作家高考时.doc_第1页
作家高考时.doc_第2页
作家高考时.doc_第3页
作家高考时.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家高考时张光茫作家余华,参加了恢复考试制度后的第一次高考。对于自己的高考,余华在十九年前的一次高考一文中写道:“高考那一天,学校的大门口挂上了横幅,上面写着,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教室里的黑板上也写着这8个字,两种准备就是录取和落榜。一颗红心就是说在祖国的任何岗位上都能做出成绩。我们那时候确实都是一颗红心,一种准备,就是被录取,可是后来才发现我们其实做了后一种准备,我们都落榜了。”后来,余华在卫生学校学了一年,然后分配到小镇卫生院,当上了一名牙医。空闲的时候,余华呆呆地望着窗外的大街,突然感到没了前途。就是这一刻,他决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开始写小说了,终于写出了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作家麦家,当年参加高考,成绩勉强够提档线。麦家在隐密之魅一文中写道:“高考后我去医院参加体检,天很热,医院里的气味很难闻,我在一棵小树下乘凉。不一会儿出来一个戴眼镜的同志, 50来岁,胖墩墩的我由于自小受人歧视,养成了对人客气谦让的习惯,见此情况主动让出大片荫凉给他。”来人友好地和麦家攀谈起来。此人正是负责招生的首长。首长知道麦家数学是满分、物理94分且体格优秀以后,破格录取了他。进校以后,麦家才知道毕业后将从事军队情报工作,俗称特工。但后来麦家发现自己的兴趣在文学上,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暗算作品的问世。作家迟子建在人生就是悲凉与欢欣一文中,笑言自己的高考作文只得了5分,但她感谢判卷的老师。“我高考不理想,居然把作文写跑题了,只考上了大兴安岭的一所专科学校,学中文。因为课业不紧,我有充足的时间阅读从图书馆借来的中外名著,使我眼界大开。”那所学校面对山峦草滩,自然风景壮美。迟子建写了大量自然景色的观察日记,这应该算是最早的文学训练了。后来迟子建开始尝试写小说,从而走上文坛。迟子建早期的代表作北极村童话,就是在大兴安岭创作的。后来迟子建说:“我觉得图书和大自然对我的帮助很大。”作家莫言说:“谈高考,人人痛恨,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好大学。”莫言在陪女儿高考的这一整天一文中,写高考这天女儿的心情:“从7点开始,女儿就一趟趟地跑卫生间。我想起了我的奶奶,当年闹日本的时候,一听说日本鬼子来了,我奶奶就往厕所跑。解放后许多年了,我们恶作剧,大喊一声,鬼子来了!我奶奶马上就脸色苍白,把提着裤子往厕所跑去。唉,这高考竟然像日本鬼子一样可怕了。”而莫言在考场外的心情,也不比女儿强多少:“距离正式开考还有一段时间,但方才还熙熙攘攘的校园内已经安静了下来,杨树上的蝉鸣变得格外刺耳。一位穿着黄军裤的家长仰脸望望,说,北京啥时候有了这玩意儿?另一位戴眼镜的家长说,应该让学校把它们赶走。”对于高考,莫言只能感慨说:“高考很坏,但没有高考更坏。”不愿意被考验的一代薛涌2013年,中国多地紧锣密鼓地设计改革高考的方案。10月份先有“英语退出高考”之说,11月又有了“数学退出高考”的设想。网上的民调显示,有大约九成网民支持英语退出高考,近75%的网民支持数学退出高考。这些网民,往往是年轻人。说这些民调多少反映了年轻一代的意见,恐怕并不过分。拥护这些“改革”的年轻人,理由也是叹为观止:英语半天学不会,浪费精力!数学太难,学了半天,毕业后除了领工资数钱,根本派不上用场许多反对考试的中国人总说:美国的教育不看分数,更注重创造力。其实,美国的大学录取,绝大部分还是要看分数,虽然不是仅仅看分数。我14岁的女儿,学校里也几乎每天都有考试。平时的表现不敢有一点疏忽,因为高中平均成绩对于申请大学至关重要。当然,还有每天一两个小时的体育训练,5公里的山地越野赛也几乎是每周都有。无论是申请大学还是竞争性较强的私立学校,如果你有某种体育爱好,往往要填报具体的成绩。这和考试的分数有什么区别?像她这样的美国孩子,也往往晚上用功到12点以后。回头看看中国,给孩子“减压”的呼声响成一片。似乎高考太残酷了。学子愤愤然地要让英语、数学“滚出高考”。可是,看看2013年的高考录取率,大部分省市超过了80%,有几个省份达到了90%以上。我们这代人30多年前高考时,录取率仅百分之四五。那时的考试,也比现在僵化得多。可是,大家为有这样的机会兴奋不已,觉得这是中国最为公正的竞争规则。为什么我们这代人会被大得多的压力激励,而不是吓倒?现在这代人,面对那么一点点压力就叫苦不迭,乃至不停地怪罪环境、制度、家庭、运气就是不怪罪自己?在我看来,中国的公众,包括家长和学生,在年轻一代的教育问题上普遍出现了误判。当今的首要之务不是减压。恰恰相反,是要帮助年轻人迎接生活的压力。缺乏压力,是他们成长中的最大问题之一。一句话,富裕时代的流行病就是富贵病。治疗这种富贵病的办法是什么?当然不是让社会重新回到贫困中,而是让成长在良好环境中的年轻人,接受新的挑战。学业的挑战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难道年轻一代不知道自己正面对一个英语日益成为国际语言的全球化浪潮吗?难道热衷于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