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对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修学生正面扣球训练手段的正交实验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修学生正面扣球训练手段的优选实验研究 ii 摘 要 排球扣球技术动作是排球基本技术之一,是排球比赛中最有效的进攻 武器和得分的主要手段。而正面扣球技术则是各种扣球技术的基础,强攻、 快攻、后排攻,近网扣、远网扣、扣调整球以及各种进攻战术的扣球都是 在正面扣球基础上演变、派生发展而成的,是体育专业排球专修学生应重 点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但通过调研发现,多数高校体育专业排球专修学 生对正面扣球技术的掌握感到困难,具体表现在助跑起跳时机掌握不好, 空中击球点不准,扣球挥臂动作僵硬、速率慢等问题。究其原因,这不仅 与学生身体素质和教学时数有关,更主要的是与教师教学训练手段的选择 和练习方法的科学合理组合有关。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数,科学 选择和优化教学训练手段,以求提高排球正面扣球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已 成为各体育院系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文在查阅、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从多个正 面扣球练习方法中,筛选出了五个练习方法。运用正交实验设计和验证实 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体育专业排球专修学生正面扣球技术教学训练手段的 优选进行了研究。研究任务主要包括:设计问卷,通过问卷调查选择确 定进行实验的因子及其水;设计、并实施正交实验,对实验过程进行严 格监控;对实验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确定因子的主次顺序; 甄选影响正面扣球技术训练手段诸因素的优化组合;采用双重对照教 学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检验。 运用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排球专修学生正面扣球技术的五个实验 因素的主次顺序为:设置助跑起跳标志线(a) ,语言提示(b) ,扣固定 球练习(c) ,四号位完整扣球练习(d) ,对扣球动作进行表象训练(e) 。 其因素的最优水平都为水平2,也就是说选择这些训练手段进行练习,其 效果优于未采用这些手段进行训练的方法。而因素e经方差分析证明对指 标影响不显著,可以排除。因此,最终得到提高排球专修学生正面扣球技 术的有效训练手段为c2d2a2b2。 采用同步教学对比验证实验表明,经甄选正面扣球的组合教学训练手 段较常规教学训练法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正面扣球技术水平和成绩,能更 有效的减少学生在学习正面扣球技术时的心理焦虑,形成较好的内控性和 空间感知能力。两轮实验结果充分说明,对排球专修学生正面扣球技术教 学训练手段的优选与组合是科学合理的,所甄选的组合教学训练手段对提 高排球正面扣球技术是行之有效的。 硕士学位论文 iii 关键词:正面扣球;正交实验;因素水平;验证实验 对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修学生正面扣球训练手段的优选实验研究 iv abstract smashing technological action is one of fundamental technology projects of volleyball, is the most effective attacking weapon and the main way of getting score in competition. above all, directly smashing technique is the basis of various smashing technique, which is the derivation of strong attack, quick attack, back row attack, close net button, distant net button, button adjustment ball and various offensive tactics, and is one fundamental technology that every special field volleyball major student should master. however, by surveying find that, most students of special field volleyball major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orts feel difficult to control facade smashing technique, concrete showing on the opportunity of run up to jump is not well, the midair batting is not exact, smash the ball wielding arm action is rigid , and the rate is slow and so on. looking for the reason, which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students physical constitution and teaching time, but is also more relevant to the choice of tuition method and the rational combination of the training methods. therefore, how to make use of limited teaching time and to choose rationally the training means in order to obtain the yard adapting to volleyball facade smash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mass, which is already becoming the current problem demanding prompt solution of every sports college. on the basis looking up, collecting large amount of document datas and by the questionnaire, five exercise methods have been sifted out from several facade smashes exercise methods. applying the method which orthogonal experiment and verify experiment to be tied in wedlock each other, we do the research for giving preferential treatment of facade smash technology of teaching to sport special field of volleyball students. the mission of studying is included mainly: (1)design a questionnaire, to choose and ascertain the factor carrying out an experiments and their level; (2) design and put orthogonal experiment into practice, strict supervisory control on process of the experiment; (3)carry out statistics treatment on the data that the experiment reaches, ascertain the factors primary and secondary order; (4) select the optimization grouping which affects the facade smash technology all factors; 硕士学位论文 v (5)adopt double the collation teaching experiment to check the experiment bear fruit. applying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result indicate: five experiment factors primary and secondary order of the technology affecting the volleyball major student facade smashing is: interpose an approach run taking off line mark (a) , language hint (b), buckle fixed ball exercise(c), the entire smash of number four place practice (d) , action carries out presentation on the smashing (e). the optimum factor level is all horizontal 2, which is to say the effect of having these training methods to train better than not having these ones. however, by that the method difference analysis factor e can be excluded because of its unmarked index effect. therefore, the final effective training method of improving a volleyball major student facade smash technology is c2d2a2b2。 adopt synchronism teaching and contrast verify experiment to indicate, the combination teaching training method of faade smashing is more effective than routine teaching of means to improve student facade smash engineering level and achievement, and to decrease student mentality anxiety during the period of learning smashing technique directly , forming fairly good internally piloting and space perception. two wheels of experiments bear fruit show clearly, giving preferential treatment and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nd training method to the volleyball students facade smashing technique is rational, what be selected combination teaching train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 volleyball facade smash technique is effective. keywords: the facade smashing; orthogonal experiment; factor level; verify experiment 对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修学生正面扣球训练手段的优选实验研究 viii 插图索引 图 1.1 研究工作流程图 5 图 2.1 排球扣球达标评分方法示意图 10 硕士学位论文 ix 附表索引 表 2.1 问卷统计表.8 表 2.2 因素水平表.8 表 2.3 l8(27)不考虑交互作用正交实验表.10 表 2.4 实验前身体素质方差分析表.11 表 2.5 实验前技术评价指标方差分析表.11 表 3.1 l8(27)不考虑交互作用的扣球达标成绩正交实验表.13 表 3.2 l8(27)不考虑交互作用的扣球技评成绩正交实验表.14 表 3.3 达标成绩方差分析表.25 表 3.4 技评成绩方差分析表.26 表 4.1 双重对照实验分析表.27 表 4.2 实验前有关指标对照表.28 表 4.3 scl90 量表 .28 表 4.4 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28 表 4.5 验证实验前后正面扣球达标成绩比较表.29 表 4.6 验证实验前后正面扣球技评成绩比较表.29 表 4.7 验证实验后 scl90 量表 .29 表 4.8 验证实验后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29 i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湖湖 南南 大大 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 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 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 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 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硕士学位论文 1 第 1 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扣球是排球基本技术中攻击性最强的技术,它是衡量一个球队水平高低和 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得分的主要手段,在比赛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扣球是在二传配合的基础上,完成进攻战术的最后与最关键的 一环,一个球员如能熟练的掌握多种强有力的扣球技术,就能较好的掌握比赛 的主动权,为比赛的胜利打下一定的基础。扣球技术按扣球动作方法可分为正 面扣球、勾手扣球、和单脚起跳扣球等。 随着现代竞技排球的飞速发展,对排球扣球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从最初的“力量型”强攻扣球过渡到前飞、背飞、交叉、重叠等“技术型” ,直 至今天的全方位“立体型”进攻,扣球技术的动作和手法都在不断的得到提高。 而在普通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排球教学中,重点还是学习与掌握最基础的 正面扣球技术。正面扣球由于面对球网,便于观察防守队员的站位,准确性较 高,加之正面扣球力量大、速度快、挥臂动作灵活,能根据对方防守情况,随 时改变扣球线路和力量,便于控制击球落点,因此进攻效果很好。而且正面扣 球是其它扣球技术的基础,强攻、快攻、后排攻,近网、远网、调整扣以及各 种战术进攻的扣球都是在正面扣球的基础上演变、派生而成的。因此,掌握好 正面扣球技术,对排球的教学与训练有着极重要的作用。 由于扣球技术是各项排球基本技术中最难学也最难掌握的一项技术,在调 研了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理工学院体育系,吉首大学体育系和湖南文 理学院体育系的排球专修学生后发现,学生对排球正面扣球技术的掌握并不理 想。对这些排球专修班学生扣球动作技术测试评定统计显示,大部分学生都存 在:助跑起动过早或过晚;助跑节奏乱;助跑步幅不正确;起跳过早或过晚; 击球点过后;击球臂动作不正确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对排球扣球动作的概念不 清晰,技术动作不定型、动作不规范是引发这一系列问题的主导因素。因此, 加强对排球专修学生正面扣球技术教学与训练手段的研究,科学合理的选择与 优化组合教学训练手段与方法,这对提高排球教学的效率与效果,全面完成教 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专业培养的目标要求,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 义。 黄汉升主编.球类运动排球(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对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修学生正面扣球训练手段的优选实验研究 2 1.2 研究内容 本文以正交实验设计为主要研究方法,对高校排球专修学生的正面扣球训 练方法与手段进行实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 影响排球正面扣球技术训练手段因素的调查; 筛选实验因素以确定因素水平和各实验因子的主次关系; 制定正面扣球技术的评价指标,包括扣球技术评定指标和扣球达标的量 化指标; 对实验结果的定量分析以及对实验结果权重系数的比较和对实验结果的 直观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得出实验结论。 1.3 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对高校排球专修学生正面扣球技术教学与训练手 段的优化组合进行实验研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比较甄选,力求寻找 出影响排球正面扣球技术教学训练因素及水平的有效组合,为改进教学与训练 方法,提高高校排球专修学生的正面扣球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提供科学合理 的理论基础与切实可行的途径。 1.4 文献综述 1.4.1 排球扣球技术研究现状 现代排球比赛中扣球是得分的重要武器,历届世界大赛夺冠的队,扣球进 攻实力均排在世界前列。从近些年国际大赛看,前、后排进攻已融为一体。中 国男排在 80 年代初曾进入世界前列,获 1981 年第 5 届世界杯第 5 名,名列亚 洲之首。90 年代前后,由于欧美国家排球崛起,世界强队进一步增多,我国男 排则显得相对落后。 从 80 年代初开始,国外诸多排球界学者对排球技术的运动学研究,尤其是 对在比赛中作为主要得分手段的扣球技术的运动学研究更显重视。一些先进科 研手段的运用,也使得对扣球技术的研究向前迈出了一大步。随着排球运动的 不断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后排扣球和跳发球等新技术日渐完善。进入 90 年 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研手段的不断更新,特别是三维高速录 像和计算机分析软件的不断开发,对扣球技术的运动学研究也从实验条件下的 研究向临场比赛状态下的研究转化。拍摄分析方法也从三维高速摄影分析向三 硕士学位论文 3 维高速摄像分析过渡。与此同时,对世界男排优秀运动员或不同水平运动员之 间的比较研究,也得以进一步的不断深入和深化,其中研究较为突出的为日本 学者。日本学者从 80 年代至 90 年代多次采用三维高速摄影和三维高速摄像对 世界部分优秀选手和日本选手的扣球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到了许多有益的 运动学参数和结果。对中国选手和世界优秀选手的比较研究则显得极为重要。 1980 年日本排协科学委员会砂本秀羲等利用 5 台摄影机,从不同角度拍摄了日 本古巴对抗赛的技术影片,并对所拍到的技术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古 巴队在扣球高度、拦网以及扣球的速度上都优于日本队。古巴队扣球高平均为 3.120m,日本队平均为 3.111m,拦网高古巴队平均为 3.109m,日本队平均为 2.197m,扣球速度古巴队平均为 25.16m/s,日本队平均 22.18m/s。日本筑波大 学排球科研组朽堀申二等对世界部分优秀男排选手进行了三维高速摄影研究, 并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主要有助跑速以 4m/s 左右为宜,挥臂速在 15 17m/s 左右;扣球躯干运动中,以腰角变化幅度大则可以增大肩的速度,揭 示了世界优秀选手前排扣球技术的运动学特征。 在 19941996 年,日本排协科研委员会八坂刚史,采用三维高速录像对意 大利、荷兰、美国、日本等国家男排比赛中扣球高度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大量 数据,结果表明,荷兰队平均扣球高度 3.125m,意大利队 3.111m,日本队为 3.116m,美国队为 3.104m,日本队已接近世界水平。但从各队最高扣球高度看, 荷兰为 3.136m,意大利为 3.134m,日本队 3.128m,美国队 3.120m,世界冠、 亚军意大利和荷兰的扣球高度还是优于其他各队。 美国、英国和前苏联的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扣球和跳发球技术进行了研究, 但从所查阅到的文献看,大都为定性分析或数据不尽详细,在此不一一叙述。 国内对排球扣球技术的研究同国外基本是同步的。但运用高速摄影对扣球 技术研究略晚于国外,而且基本上都是用二维高速摄影进行研究。从 1988 年开 始,在刊物上陆续见到了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在 90 年代初,天津体院首次尝试 了在比赛条件下对我国女排选手扣球技术的三维高速摄影研究,获得了有关击 球高度和挥臂速度的有关数据,但对动作未见分析。从 19972001 年间,李毅 钧采用三维高速摄像比赛现场拍摄的方法对中国、古巴、波兰、加拿大等国家 男排优秀选手前排扣球、后排扣球、扣快球技术动作进行了研究,而且对扣球 高度、速度又进行了专门研究。结果表明,扣球技术中国选手具有起跳节奏快、 腰腹动作幅度小,但击球点低的特点,古巴选手具有起跳节奏慢、腰腹动作幅 度大,但击球点高的特点。 1.4.2 排球扣球技术教学的研究现状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在排球教学与训练理论研究中,专门 彭蕾.现代排球扣球技术研究成果分析.四川体育科学,1997.2,34-38 对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修学生正面扣球训练手段的优选实验研究 4 对排球扣球技术动作教学进行探讨研究的论文并不多。 有依据信息加工理论、计算机和人工智能运行程序,将“信号纲要图示” 、 “电子模拟” 、 “三维技术”等现代手段引入排球教学;也有依据行为主义心理学, 把教学看作是一种行为控制和不断修改的过程,将程序、分支程序、模糊相关、 掌握式、组集诱导等方法引入排球教学;还有以人格心理学和人本主义思想作 为基础,着眼于“不定型”分组,提出“非指示性教学” 、 “自我引导”等方法; 也还有依据社会互动理论, “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影响和社会联 系,把人际关系看作是教学目标,又看作是教学手段” ,运用了“施力帮助法” 、 “竞赛评比法”等,除此之外,还有将零散的、个别的教学法归纳上升为一种理 论体系“术科自学辅导体系” 。通过归纳总结后可发现,就此方面的研究成 果相对较为缺乏,涉及的领域也较为局限,研究工作还在进一步进行。 另一方面,有部分学者运用逆向教学、多媒体教学、念动训练、认知训练 等教学方法对排球扣球教学与训练进行了大胆的设计与探新,可其尚处于初期 阶段,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扣球技术教学训练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还是凭借自己 的主观经验来选择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既没有优化技术训练手段的组合,又 缺乏合适的评价量化标准,具有较大的盲目性。而在研究中还发现,目前我国 专门对排球扣球技术动作教学与训练的科研文献也寥寥无几,对此方面的研究 以赵淑清排球正面扣球技术教法程序的研究 ,杨光浅析学校排球扣球技术 动作及教学训练方法 ,宋玉梅、史洪举对高中男生扣球技术教法的研究 , 陈新桢,李炎炎论排球扣球技术的教学方法 ,吴践析、刘志国排球扣球教 学中重点、难点的教法为代表。这些科研工作有的是从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 阶段来分析如何进行排球教学与训练,有的则是从准备姿势、助跑、起跳、空 中击球、落地等将排球扣球的技术动作进行分解来探讨排球教学。诸如此类的 文章只是传统的提出了在排球教学的过程中应如何教,按什么顺序教,每个阶 段应有何特点,并未研究与探讨应通过哪些手段来巩固和加强教学效果,选择 哪些有效的练习组合、如何进行练习,哪些练习手段,甚至是哪些练习手段的 组合更为有效,能更好的提高排球正面扣球教学训练的效果。 1.4.3 正交试验对扣球教学手段的优选 本文试图通过运用数理统计中的正交实验进行优选的方法,对体育教育专 业排球专修班学生正面扣球教学训练方法与手段的优选进行实验研究,力求寻 找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对照实验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有效的检验,最 终确定排球正面扣球教学训练手段与方法的优化组合,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排球 徐福生. 现代排球扣球技术研究与进展.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6-68 硕士学位论文 5 专选学生的正面扣球技术水平。 所谓正交试验是指在实际问题中,影响指标的因子往往有很多,这就 提出了多因子的试验设计问题。在研究时间中,人们发现,多因子试验遇到的 最大困难是试验次数太多,太复杂,让人无法忍受。例如有 10 个因子对排球扣 球教学训练产生影响,每个因子取两个水平进行比较,那么就有 2101024 个不 同的试验条件需要比较,假定每个因子取三个水平比较的话,那么就有 310 59049 个不同的试验条件,由于量大面广以致实际操作极其困难,因此我们只 能从中选择一部分因子进行试验。 然而,选择哪些条件进行试验十分重要,这便是试验的设计。一个好的设 计,可以通过少量试验获得较多信息与成功,达到试验的目的。 试验设计的方法有许多,而正交试验设计便是其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利 用“正交表”选择进行试验的条件,并利用正交表的特点进行数据分析,找出 最好的或满意的试验条件。例如作一个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按全面实验要求, 须进行 33=27 种组合的实验,且尚未考虑每一组合的重复数。若按 l9(33)正交 表安排实验,只需作 9 次,按 l18(37)正交表进行 18 次实验,显然大大减少了 工作量。因而正交实验设计在工农业生产、医药及教育等很多领域的研究中已 经得到广泛应用。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工作流程图 图 1.1 研究工作流程图 对体育教育专修学生排球正面扣球技术手段的优选研究 查阅相 关文献资料、座谈、面访、问卷调查设计影响排球专修学生扣球训练手段的 选 小样本问卷调查 择意向问卷 专家检验 信度、效度 调整问卷 确定因素、 大样本问卷调查,回收问卷 水平、评价指标 正交实验设计,实施 直观分析,方差分 析 对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修学生正面扣球训练手段的优选实验研究 6 验证实验设计、实施 双重对照实验与分析确定扣球技术 训练手段的优化组合 撰写论文 1.5.2 研究对象 (1)第一阶段进行正交实验,实验对象为湖南理工学院 2004 级体育教育专 业排球专选班男生 32 人。 (2)第二阶段进行验证实验,实验对象为湖南第一师范 2004 级体育教育专 业排球专选男生 32 人。 1.5.3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走访、问卷调查 (1)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排球运动 、 球类运动排球 、 中国体 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排球) 、 排球教学与训练 、 最新排球训练理论 、 运动训练学 、 排球等相关的体育书籍和期刊,并检索有关网站,在中国 知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总局(http:/ www. )上查阅了和本课题相关的期刊论文、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 纸全文和新闻资料等,进行分析和利用;在因特网上用百度、google 等软件进 行搜索,查找、收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 据和基础。这些资料的占有与运用对本研究的开题与继续深入起到了至关重要 的作用,本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归纳、分析、总结 前人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 (2)问卷调查法:走访、咨询专家,向专家发放问卷调查表,向学生发放 心理测量表。 (3)访谈法:本文研究阶段,走访了湖南师大,湖南理工学院,湖南科技 学院等多名排球专职教师,并通过信函、问卷等方式向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 育学院等体育专业院校的专家进行了请教。 在验证实验阶段,对学生发放 scl90 量表及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 量表,以此来对学生训练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 正交实验设计 正交试验设计(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一种设 计方法,它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这 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正交试验设计是分式析 因设计的主要方法,它是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利用一套现成规格 硕士学位论文 7 化的表格正交表来科学地安排多种实验因素,能经济、快速地计算和分析 讨论实验结果的一种数学方法。在本文研究中,考虑到不仅单个因素对指标分 别有影响,而且因素间还会联合起来对指标产生影响,这种联合作用称为交互 作用。因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本文仅选取国内专家对正面扣球手段中 研究相对较少且在认识上有争议的五个因素为研究内容,五个因素孰主孰次?各 水平之间的有效组合方案如何?这些问题可以用正交实验去解决。 验证实验 为了揭示并检验已进行的实验中的因素是否存在此作用的实验方法。在大 多数情况下,是在理论分析后寻求实验验证时,才使用这种实验方法。为此, 我们采用双重对照实验对所得的技术训练手段的实际意义进行检验,以证明本 实验结果的实际效果。 统计方法 对正交实验和验证实验结果所得数据采用方差分析,x,t 检验等,数据处 理采用 spss12.0 for windows 简体中文版统计分析软件。 特勒.正交设计.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6 对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修学生正面扣球训练手段的优选实验研究 8 第 2 章 研究的实施 2.1 因素水平的确定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对提高排球正面扣球运动技能有关的训练手段与 方法制成问卷,于 2006 年 10 月期间向省内外专家函寄调查表或通过亲自登门 求教的方式,共发放问卷调查表 50 份,回收有效表 44 份(回收率 88%) 。通过 对问卷调查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表 2.1)和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最后确定 不考虑交互作用的五个因素分别为:扣固定球练习,设置助跑起跳标志线,语 言提示信息,四号位完整扣球练习,表象训练练习。 表表 2.1 问卷统计表问卷统计表 等级(相对较好-相对不好) 练习方法7654321得分率排序 1. 对墙扣9%7 2. 扣固定球练习25103321087.6%2 3一步助跑起跳扣球练2%6 4球网高度1796413475.3%8 5设置助跑起跳的标志线2294332182.4%5 6语言提示信息23114212185.3%3 7表象训练练习20153212184.7%4 8原地起跳扣球练习10117344567.5%10 9自抛自扣扣球练习1483475368.5%9 10原地徒手挥臂鞭打树叶练习51023116754.8%12 11网前双脚起跳在最高点抓球练习7113476660.0%11 12四号位完整扣球练习24133211088.9%1 五个因素的水平主要依据实验的条件、人力、物力,选取较有代表性的两 极点水平。各因素处于哪一水平效果更好,认识上存在争议。因此,我们把这 些不同水平纳入正交设计及其实验,希望通过实验分析解答这些问题。因素水 平表见表 3.2 表表 2.2 因素水平表因素水平表 因素语言提示助 跑 起 跳 标 志钱 扣固定球完 整 扣 球 练 习 表象训练 abcde 水平一无无无无无 水平二有有有有有 硕士学位论文 9 2.2 表头设计 2.2.1 实验的任务 (1)五个因素的主次顺序; (2)五个因素的水平搭配; (3)进一步实验的方向。 2.2.2 评价指标 本文主要依据:朱征宇,李仲坤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招生排球专项考试 方法的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6):69-72;范凯斌,孙全洪湖南 省高考排球专项测试指标体系与评分方法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 , 88-90;刘传进,顾伟农对我国体院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修课考评体系现状 的调查与分析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4):107-110,对排球考试评分方 法,并通过参考各大体育院校对排球专修学生扣球考试评价方法,以及各省对 体育高考学生参加排球专项考试的评价方法为依据,通过综合考虑,并在咨询 有关专家后,设计了以下评价指标: 本指标包括达标和技评两部分,总分为 10 分,其中技评成绩占 2.5 分,达 标成绩占 7.5 分。 (1)技评:技评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学生基本技术动作的规范程度。 排球扣球技术动作可分为助跑、起跳、空中击球和落地四个技术部分,根 据技术要求,在技评阶段,我们主要从以下五个维度对其技术动作进行评定: 助跑中的加速与节奏情况;起跳时两腿、臂动作以及配合情况(如蹬、摆 的积极程度与配合以及起跳速度等) ;空中击球动作情况(如空中动作的幅度、 正确性以及击球点的准确性等) ;落地技术的合理情况(如安全等) ;全程 技术的结合情况以及效果。 并给予五个评分等级: 等级 1 为 0.5 分, 等级 2 为 1.0 分,依此类推,直至等级 5 为 2.5 分。 (2)达标:用线将排球场地划分为四个区域,根据对扣球落点控制的难易 程度,给予不同的分值(如图 2.1) 。其中,标有数字 3 的两个区域为平时最难 朱征宇,李仲坤.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招生排球专项考试方法的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6),69-72 范凯斌,孙全洪.湖南省高考排球专项测试指标体系与评分方法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88-90 刘传进,顾伟农.对我国体院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修课考评体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山东体育学院学 报,2006,(4):107-110 对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修学生正面扣球训练手段的优选实验研究 10 2 米 扣到,而又是在排球比赛中防守最薄弱的区域,因此给予最高分值 7.5 分,标 有数字 2 的区域为大斜线区域,给予分值 4.5 分,而区域 1 则为扣球时最容易 将球扣进的区域,给予分值 1.5 分。 图 2.1 排球扣球达标评分方法示意图 2.2.3 表头的选取 表表 2.3 l8(27)不 考虑交互作用正交实验 表 )不 考虑交互作用正交实验 表 列号 试验号 a 1 b 2 c 3 d 4 e 5 67 11111111 21112222 31221122 41222211 52121212 62122121 72211221 82212112 3 2 1 3 硕士学位论文 11 2.3 正交实验的实施 2.3.1 实验时间 2006 年 11 月 13 日至 2007 年 1 月 11 号,共进行 8 周,16 次实验。 2.3.2 实验对象 湖南理工学院体育系 2004 级排球专修班男生 32 人,随机分为 8 组,每组 4 人。实验前的形态和技术评价指标经过分析无显著性差异, (如表 3.4、3.5) 可进行实验研究。 表表 2.4 实验前身体素质方差分析表实验前身体素质方差分析表 离差平方和均方fp 变异 来源 自由 度 移动摸高移动摸高移动摸高移动摸高 组间70.8710.0050.1240.001 0.3360.7100.050.05 组内248.8810.0260.3700.001 表表 2.5 实验前技术评价指标方差分析表实验前技术评价指标方差分析表 离差平方和均方fp 变异 来源 自由 度 技评达标技评达标技评达标技评达标 组间70.0711.0020.0100.143 0.3590.4870.050.05 组内240.6737.0570.0280.294 2.3.3 实验的组织 1各组严格按照表 2.3 设计的方案进行控制: 第一组学习正面扣球技术动作时,以常规的,普通的方法进行教学,不结 合任何五种实验手段中的任何一种练习方法进行教学与练习; 第二组学习正面扣球技术动作时,给予四号位完整的扣球练习和表象训练 两种练习手段; 第三组学习正面扣球技术动作时,给予设置助跑起跳标志线和扣固定球这 张海涛.大学生男排队员身体素质评判方法探讨.体育与科学,1999,11 对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修学生正面扣球训练手段的优选实验研究 12 两种练习手段; 第四组学习正面扣球技术动作时,给予设置助跑起跳标志线,扣固定球练 习,四号位完整的扣球练习和表象训练这四种练习手段; 第五组学习正面扣球技术动作时,给予语言提示信息,扣固定球练习和表 象训练这三种练习手段; 第六组学习正面扣球技术动作时,给予语言提示信息,扣固定球练习和四 号位完整扣球练习这三种练习手段; 第七组学习正面扣球技术动作时,给予语言提示信息,设置助跑起跳标志 线和表象训练这三种练习手段; 第八组学习正面扣球技术动作时,给予语言提示信息,设置助跑起跳标志 线和四号位完整的扣球练习这三种练习手段。 2每周两次课,每课两学时,第八周第十六次课进行测试。在实验过程中 主要通过观察法检查受试者的生理负荷,学生的肤色、呼吸、汗量、完成动作 的质量、注意力等方面判断运动量大小。 3实验中,球网高度为 2.43 米。 4课的主要部分和测试时,受试者均穿着运动服,整个实验教学期间均在 标准正规排球场地进行。 硕士学位论文 13 第 3 章 实验结果分析 3.1 实验结果的定量分析 对于每项评价指标,我们都将 8 次实验的原始数据填入表的右边,并将各 列相同水平对应的数据相加,求取平均值 jx1 , jx2 ,然后,从 jx1 , jx2 出发, 求出这一列的平方和 1 4 i亖 ijj x亅x亖s)(,其中, 1 8k亖 k x亖x是总均值。具体算 法是,把 jx1 , jx2 看作样本,x就是样本均值, j s 就是样本方差再乘以n8。 表表 3.1 l8(27)不考虑交互作用的扣球达标成绩正交实验表)不考虑交互作用的扣球达标成绩正交实验表 abcde列 号 试验号 1234567 观测值 得分 k x 111111114.2 211122224.8 312211225.0 412222117.2 521212126.0 621221216.6 722112217.2 822121126.2 jx15.555.205.055.355.755.805.80 jx26.455.756.556.605.805.855.90 8 1 8 1 k亖 k x亖x 5.92 j s 1.672.184.612.640.170.070.05 43.11 7 1 2 8 1 亖s亖 x亅x亖s j亖 j k亖 kt )( 说明:因子 a 是语言提示,因子 b 是助跑标志线,因子 c 是扣固定球,因子 d 是四号位完整扣球练 习,因子 e 是表象训练。 (1)寻找各因子最优水平: 对于因子 a,a1的均值为 jx1 5.55, jy1 5.95,a2 的均值为 jx2 6.45, jy2 6.83,其中 jx1 jx2 , jy1 jy2 ,所以 a2 是最优水平。 对于因子 b,b1的均值为 jx1 5.2, jy1 5.35,b2 的均值为 jx2 5.75, jy2 5.85,其中 jx1 jx2 , jy1 jy2 ,所以 b2 是最优水平。 对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修学生正面扣球训练手段的优选实验研究 14 对于因子 c,c1的均值为 jx1 5.25, jy1 5.23,c2 的均值为 jx2 6.55, jy2 7.05,其中 jx1 jx2 , jy1 jy2 ,所以 a2 是最优水平。 对于因子 d,d1的均值为 jx1 5.35, jy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合同法与劳动合同法对比
- 钻床夹具的装配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机械制造技术-装备制造大类
- 2025企业借款合同范本
- 2025成都市正规劳动合同样本
- Unit 9 Section B 1a-1e 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七年级英语下册同步教学(人教版)
- 1.2 Arduino 操作基础与开发流程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6 开源硬件项目设计-教科版2019
-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海底世界图片展 2说课稿 冀教版
- 2025合同管理人员如何审查合同风险
- 居民瓶装液化石油气供用合同
- 第5课 进退有序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上册华文版
- 混播草草坪施工方案
- GB/T 33881-2017罐车用铝合金板、带材
- GB/T 2951.2-19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2节:热老化试验方法
- 安全生产知识题库(2000道)
- 完形填空完整版教学设计
- ICU患者的人文关怀课件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教案
- 放射培训考试习题及答案
- DB33∕1050-2016 城市建筑工程日照分析技术规程
- 道路、桥梁、隧道、地铁施工标准化手册(专业篇)
- 第十四章 环合反应天津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