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理解正面教育原则.doc_第1页
全面理解正面教育原则.doc_第2页
全面理解正面教育原则.doc_第3页
全面理解正面教育原则.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面理解正面教育原则【摘要】:当前教育者片面理解正面教育原则,他们把正面教育等同于真善美教育。在片面理解的正面教育原则下,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一方面努力使教育“无菌化”,积极排斥假丑恶,消极回避假丑恶,另一方面又漠视校园内的假丑恶,消极对待社会假丑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这导致了教育实践中困境重重。首先,学生失去发展动力,真善美教育变成灌输,遭受学生消极抵抗;其次,学生是非不分,道德观念混乱,青少年犯罪率不断攀升,学生对假丑恶好奇,甚至喜欢模仿反面人物;最后,学生在假丑恶面前缺乏辨别假丑恶的能力、理性抵制假丑恶的能力以及自我保护的能力。教育者之所以片面理解正面教育原则,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片面理解教育目的;片面理解学生心理发展;片面理解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辩证关系。在教育目的方面。教育目的要求教育者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真善美与假丑恶,并提高学生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以及抵制假丑恶、追求真善美的能力。但是,教育者只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认识,忽视引导学生认识假丑恶;注重让学生接受真善美,忽视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的能力。在学生心理发展方面。学生心理发展研究显示,学生尽管抽象思维能力有限,但是他们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且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可以通过具体形象思维逐渐理解真善美以及真善美与假丑恶的矛盾。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心理水平的提高。但是教育者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看到并夸大假丑恶的消极影响;片面强调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忽视了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错误地把教育者对学生的要求与学生已有心理发展水平的矛盾代替真善美与假丑恶的矛盾,看作学生发展的动力;错误地把教育目的与学生的自然发展对立起来。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辩证关系上。真善美与假丑恶是辨证存在的,它们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但是,教育者只看到了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对立性而忽视了真善美与假丑恶的统一性;他们忽视真善美与假丑恶的相互依存关系,认为真善美与假丑恶是可以分离的;他们忽视真善美与假丑恶相互转化的关系,认为真善美是不会产生消极影响的,假丑恶只有消极影响没有积极作用。所以,教育无菌化实际上是教育者忽视假丑恶的存在而抛弃了真善美和真善美教育的存在价值。本文认为,正面教育原则是一条独立的教育原则,我们应该根据教育目的、教育活动对象学生和教育内容的特征、固有规律来理解正面教育原则。”正面教育原则”中的“正面”主要是指教育目标的正面导向以及教育方法的正面性,因为教育是一种价值活动,其本质上是一种引导,且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引导。而就教育内容而言,正面教育应该包括真善美和假丑恶。假丑恶在学生发展中能发挥积极作用。或者说,假丑恶具有教育意义。第一,假丑恶教育能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假丑恶教育能帮助学生深刻认识真善美,能通过让学生认识真实世界、提高学生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判断能力、提高学生换位思考能力、促进学生反思和借鉴能力发展。第二,假丑恶教育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正确情感来坚定学生抵制假丑恶、追求真善美的意志。第三,假丑恶教育能提高学生抵制假丑恶的能力。因为假丑恶教育能提高学生理智抵制假丑恶的能力和对假丑恶的免疫能力。第四,假丑恶教育能促进学生智慧的提升。第五,假丑恶能为正面教育提供自主选择的条件,避免灌输。因此,本文认为,假丑恶教育与真善美教育都是正面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为教育者进行正面教育提出了若干建议。首先,坚持真善美导向,正视假丑恶的存在,承认假丑恶的地位和价值,视假丑恶为一种教育资源。其次,谨慎利用假丑恶进行正面教育,针对学生困惑和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对假丑恶进行选择、加工,选择恰当的呈现形式,一般的呈现形式包括学生校园实践,叙事以及打破学校藩篱、引导学生接触社会等三种。但是,在选择假丑恶进行正面教育时,要注意呈现假丑恶时要把真善美置于真善美与假丑恶矛盾的主要方面,且不能滥用假丑恶以免造成消极影响。再次,教育者要引导学生认识、辨别和抵制假丑恶。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教育者要以尊重学生自主性为原则,切忌灌输,因为学生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认识、辨别和选择需要自主性,灌输扼杀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同时,教育者要对学生的困惑进行耐心及时的引导。教育者选用具体方法时,要注意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引导学生的主要方法有正反两面说理,真善美与假丑恶进行比较,从真善美与假丑恶中借鉴经验,激发学生对假丑恶的消极情感,引导学生抵制假丑恶。最后,教育者应该防止教育过程中评价的标签效应,不宜给学生贴标签,因为给学生贴标签不利学生发展,建议教育者在评价事物时采用“对事不对人”的评价原则。【关键词】:正面教育学校教育发展动力真善美假丑恶【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G40【目录】:摘要6-8ABSTRACT8-13导论13-31第一节片面理解的”正面教育原则”及质疑13-15一、片面理解的”正面教育原则”13-14二、对片面理解的”正面教育原则”的质疑14-15第二节文献综述15-29一、正面教育的研究15-20二、西方学者的相关研究20-21三、研究者的批评与反思21-25四、当前教育者对个体发展动力的认识25-29第三节研究方法29-31一、研究方法论意识29-30二、具体研究方法30-31第一章片面理解”正面教育原则”下的教育实践及其困境31-47第一节片面理解”正面教育原则”下的教育实践31-38一、教育者努力使教育”无菌化”31-36二、教育者漠视校园假丑恶的存在36-37三、教育者消极对待社会假丑恶的影响37-38第二节片面理解”正面教育原则”下实践的困境38-47一、学生失去发展动力,真善美教育变成灌输38-42二、学生是非不分,道德观念混乱42-44三、学生在假丑恶面前缺乏自我保护能力44-47第二章教育者片面理解”正面教育原则”的原因47-68第一节对教育目的的片面认识47-56一、我国的教育目的47-52二、从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角度理解教育目的52-53三、教育者片面理解教育目的53-56第二节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片面认识56-60一、学生心理发展状况56-59二、教育者片面认识学生心理发展水平59-60第三节片面认识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辩证关系60-68一、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辩证关系60-65二、教育者片面理解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关系65-66三、教育”无菌化”的实质66-68第三章正面教育原则68-85第一节正面教育原则的内涵68-77一、如何理解正面教育原则68-70二、何谓”正面”70-77三、正面教育的内容包括真善美和假丑恶77第二节假丑恶的教育意义77-85一、假丑恶教育能促进学生认知发展78-81二、假丑恶教育能坚定学生抵制假丑恶、追求真善美的意志81-82三、假丑恶教育能提高学生抵制假丑恶的能力82-83四、假丑恶教育能促进学生智慧的提升83-84五、假丑恶能为正面教育提供自主选择的条件,避免灌输84-85第四章进行正面教育的若干建议85-107第一节坚持真善美导向,正视假丑恶85-89一、坚持真善美导向85-87二、正视假丑恶的存在87-89三、视假丑恶为一种教育资源89第二节谨慎利用假丑恶进行正面教育89-97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