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9 distance education and online learning 远 程 教 育 与 网 络 教 育 2015 7 中国电化教育 总第342期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 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唐烨伟1 樊雅琴1 庞敬文1 钟绍春1 2 王 伟1 1 东北师范大学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吉林 长春 130117 2 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 长春 130117 摘要 技术的发展带动教育的进步 理念是指导教学变革的基础 近年来 网络学习空间与智慧教育分别以 其新颖 新式的教学优势逐渐走入公众的视野 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支持 该文以网络学习空间在小学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点 从真实的教学实践出发 通过课堂观察 访谈 案例研究等方法 分析网络学 习空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并以智慧教育理念为指导 从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教 学评价三个方面提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 网络学习空间 智慧教育 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智慧教育理念在学科教学中的不断应用 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尝试在课堂教 学中以智慧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 并 将其视为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内驱力 而随 之而来的智慧课堂是智慧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 物化方式 它以其个性协同化 智能跟踪化 工具 丰富化以及活动智慧化等特点逐渐得到大家的关注 和支持 本文以网络学习空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 应用为研究点 从真实的教学实践出发 通过仔细 观看课堂教学录像 实地课堂考察 亲自参与教学 设计 参与教学实施与评价等环节 在分析目前网 络学习空间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 上 从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智慧课堂教学实施和智 慧课堂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入手 提出基于网络学习 空间的小学数数智慧课堂教学策略 期望对教育研 究者和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 智慧课堂概述 智慧教育是指能让学生更有智慧的教育 智慧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 题能力 而智慧课堂是智慧教育实现的核心 智慧 课堂的构建是新时期下教育与技术双向融合的结果 一 智慧课堂的概念 智慧课堂一词由其理论基础 智慧教育衍生 而来 但对其概念的界定 目前在国内外并没有形 成一个清晰 统一的认识和理解 其中祝智庭教授 认为 智慧教育就是要培养学习者的学习智慧 使 其朝着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要充分利 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创建智慧型的学习时空环境 1 此外 有研究认为 智慧课堂应该具有一定的内在规 定性 如思维性 自主性 多元性和探究性等 2 由 此我们认为 智慧课堂是指以培养学生智慧能力为根 本目标的 以信息技术为决定力量的 以改革学与 教方式为根本途径的新型课堂 3 二 智慧课堂实现的技术路线 智慧课堂的构建是实现智慧教育理念和培养学 生智慧的基础和关键 智慧教育理念倡导培养学生 乐学好学的态度 倡导学生能够轻松愉悦的学习 因此 我们应尽可能以智慧培养为核心 以转变学 生学习方式为目标 为学生创建轻松舒适的智慧课 堂 由此 我们提出如下页图1所示的智慧课堂实 现技术路线 本文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系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自主选题资助项目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数学网络学习空间教 学模式效果测量方法体系及实证研究 项目编号 14zz2236 2013年度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效果测量 方法体系及实证研究 项目编号 mcm20130641 阶段性研究成果 钟绍春为本文通讯作者 文章编号 1006 9860 2015 07 0049 06 50 distance education and online learning 远 程教育与网络教育2015 7 中国电化教育 总第342期 其中 在上述技术路线中 问题是指在日常 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即 我们应从教学问题出 发 以智慧教育为核心教育理念 制定以智慧培养 为核心的智慧教学目标 以此 结合信息技术改革 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并创新教学模式 在智慧教 学目标和新的教学模式的指导下 对传统的教学过 程进行重新加工和改造 并最终创建智慧学习环 境 完成对智慧课堂的构建 4 二 网络学习空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 用现状分析 一 网络学习空间概念梳理及其特征分析 随着教育部颁布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 2020年 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和实施逐渐成 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工作的重点 以此 网络 学习空间 一词开始真正走进教育工作者的视野 网络学习空间研究至今 应用类 设计类文献 不断涌现 但对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概念界定 目前 国内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 清晰的认识 其中 吴 忠良认为 网络学习空间是在虚拟的网络学习环境 中专属于教师和学生的一块领地 在这里 学生或 教师可以在自己的空间内对学习资源进行创建 共 享或删除等操作 还可以组织或参加课程 可以在 线交流以及时的与学习伙伴或教师进行沟通和信息 共享 5 此外 贺斌从学习空间的概念出发 并结 合国外学者对学习空间的认识和理解 提出了对网 络学习空间概念的认识 即网络学习空间是指经过 专门设计的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构建 的支持学习发生的虚拟空间 6 钟绍春认为 在建 设数字校园时 需要根据学生 教师 管理人员以 及家长等不同人员的不同需求建设应用系统 也就 是说 我们需要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 个性化 的应用服务 而这个在网络上能够为不同的用户提 供的个性化服务就是网络学习空间 7 虽然各学者对网络学习空间的概念界定和理解 都不尽相同 但不难发现其中的共同之处 1 强调 空间的虚拟化 认为网络学习空间是以一种虚拟资 源和虚拟空间的形式在支持学生的学习 而这种虚 拟性可以摆脱物理空间 时间上的局限性 2 强调 学习的可管理性 包括资源的可管理性和活动的可 管理性 资源的可管理是指各科各类学习资源可创 建 共享 删除等操作 活动的可管理是指学习者 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参加的学习活动 3 网络学 习空间以网页 平台为依托 因此可为学习者提供 交流 讨论平台 为学生答疑解惑 提供帮助 4 网络学习空间以其独特的服务优势 可以为学习 者提供个性化 差异化的服务 可为终身学习 社会化学习提供平台基础 从而更好地改善人们 的学习 二 网络学习空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中 的主要问题 如上文所述 网络学习空间以其诸多的优势 能够为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 支撑 本文将以智慧教育理念为指导 观摩了来 自厦门海沧区的30节课堂教学录像 并在长春当地 观摩了25节课堂现场教学 参与设计了来自银川 天津 长春等地共20节课程的教学设计 实施及评 价 从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分 析小学数学应用网络学习空间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以期提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 学策略 1 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仔细研读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 或者 直接参与教学设计的制作过程 发现在大多数教学 设计中 教师都已经认识到网络学习空间的作用及 其独特的优势 并在教学过程及活动中体现出来 但还是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 部分教师虽然用到了 网络学习空间 但只是将传统教学中的数学学习资 料上传到空间 供学生查阅 学习 本文认为这只 是将资源从空间外搬移到空间内 并没有实现真正 的网络学习空间的意义和价值 2 网络学习空间用 以支撑小学数学教学 会对传统课堂上的数学教学 活动产生一些变化和影响 因此 传统教学活动需 要有重组和改进以促进网络学习空间的作用发挥和 价值最大化 而现行多数教学设计中的活动依然是 传统课堂上的活动组织 并无因网络学习空间而有 所改变和适应 3 网络学习空间相比于传统的学习 方式 它打破了师生 生生之间交流在地域和时间 上的局限性 因此更多的教师和学生选择在学习空 间上进行交流 这样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及时的学 习反馈和更多的信息交流 但与此同时 教师将课 问题 智慧教育 理念 智慧教学 目标 学与教的 方式 教学模式的 变革 技术 教学 过程 学习环境 构建 图1 智慧课堂实现的技术路线 51 distance education and online learning 远 程 教 育 与 网 络 教 育 2015 7 中国电化教育 总第342期 堂上与学生交流的时间缩短了 答疑课的课时也相 对减少了 我们认为 面对面交流时面对的是真实 的人 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愉 悦是虚拟交互所不能替代的 因此 在运用网络学 习空间进行教学时 教师需要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在 网络上和在现实中进行学习交流的时间 之后 本文以上文提到的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 题为三种不同的角度 对来自厦门 天津 银川 长春等地的一共75节小学数学课进行等级划分 依 次为 不好 一般 好 我们根据案例中教 师在某一方面完成的质量情况进行等级划分 如在 网络学习空间深度应用方面 如果教师只是将学习 材料简单地从空间外搬到空间内 则将其等级划分 为 不好 如果教师利用空间进行资源共享 学 习交流等活动 则认为其等级为 一般 如果教 师除此之外还有利用空间进行更多的学习探索 如 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 小组合作学习等活 动 则认为其等级为 好 以便从量上和对比 程度上对教师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了 解和掌握 教学设计中存在问题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 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看教学设 计 大都是中间浅灰色柱最高 说明大部分教学设 计都处于中等一般的水平 但在 学习空间深度应 用 这一层面 可以明显看出黑色柱最高 它代表 大部分教师的学习空间深度应用水平都不是很高 因此 在利用智慧教育理念指导策略设计时 需要 更多的关注这一方面的问题 2 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设计的实施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即便 是完美无缺的教学设计在实施中也会出现意想不到 的瑕疵 通过观察教学录像和真正走进课堂观察课 堂教学 我们发现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于小学数学 的教学当中依然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主要问题 1 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形式化 比如小学六年级 圆 的面积 一节课 整节课下来 教师只是将本节课 的教学设计上传到了空间 以及本节课的习题 练 习等内容 而其他的教学活动 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都与传统课堂并无较大差距 这体现在教学设计上 与上文提到的第一条问题相对应 2 教学活动或环 节没有围绕网络学习空间展开 或者完全围绕空间 而忽略了其他教学工具 资源的利用 出现一种片 面化认识及利用空间的现象 网络学习空间可以说 是一种资源的集合 也可以说是一种教学的工具 不能因空间而空间 也不能完全不接受它 每一种 事物都有的优缺点 教师应该在充分认识其优劣的 前提下合理利用它 3 教师在运用网络学习空间进 行教学时 有时会因为网速 设备等问题造成页面 打不开或打开缓慢 以致影响教学 使得教学中出 现暂时无声的现象 按照同样的方法 依次将教学实施中存在的 三类问题作为三种不同的方向 对课例进行统计分 析 得出如图3所示的比重图 从图3中可以看出 不论是 学习空间形式 化 空间资源 工具的使用 还是 灵活应对 技术故障 方面的问题 都是 一般 的最多 这 说明在教学实施层面 大部分教学也是处于一般水 平 表现很好或很差的属于少数 推其原因 可能 是由于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一 般 对网络学习空间的驾驭能力也就一般 不能很 好地利用空间进行教学以及应对教学中出现的技术 故障问题 3 反思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跟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束后的教学反馈 及评价工作 发现多数教师还是对自己的教学会有 思考和改进 每一次的教学活动安排和教学内容呈 现都会根据上一次出现的问题作出适当的调整和变 化 但究其改进质量和程度而言 往往存在几点问 题 1 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 没有对自己教学中存 在的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抓不住问题的归因 及解决办法 例如在五年级数学 不规则物体的体 积 一节课中 该教师在第一次课上所存在的问题 是没有很好的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的优势 只是将练 习题放在了平台上 而第二次课上 该教师只是在 资源上作了丰富 上传了更多的学习资源 但还是 不好 一般 好 学习空间 深度 教学活动 组织 学习空间 时间分配 图2 教学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比重图 不好 一般 好 学习空间 应用形式化 空间资源 工具的使用 灵活应对 技术故障 图3 教学实施中存在问题的比重图 52 distance education and online learning 远 程教育与网络教育2015 7 中国电化教育 总第342期 没能利用起空间的其他功能和优势 2 面对同行 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部分教师不重视 甚至不予理 会 只是敷衍了事 此外大多数的评价中 缺乏学 生对网络学习空间的评价 我们知道 学生是学习 的主体 为了更好地安排教学和组织教学活动 我 们需要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内心感受 3 对于学生在网络学习空间上的学习记录 交流内容 等学习情况 多数教师并没有对此进行深入剖析 这部分学习者的资料就被流失掉了 其实通过仔细 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记录等内容 可以很好地帮助教 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从而教师能够更有针对性 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 习支持 同样将上述三个问题作为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课 例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如图4所示的比重图 从上图看出 反思与评价 方面问题的比重 图与 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方面问题的比重图 都很相近 大部分教师教学水平或技术应用水平 教学反思能力都处于中等水平 存在表现优秀的教 师 但也有教师在教学及其反思方面存在不足 尚 需提高 三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 学策略分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明确提出 要积极 推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促进技术与教 学的深度融合 逐步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 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和特点为学生 学习和教师教学创设有效的环境 提供优质的资源 和强有力的学习工具的支撑 8 网络学习空间作为 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一种技 术体现 应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和价值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 学策略研究 即是在智慧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提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 本文将依据网络学习空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 在的问题 并结合网络学习空间的特点和优势 从 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提出相应 的策略 一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何克抗等人认为 教学设计是指将学与教的 理论转换成对具体的教学实施环节 如教学目标设 计 教学内容设计以及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的确定 等 的具体计划 在这一过程中 是以促进学习者 学习为目的 以系统性的方法分析问题 并创设有 效的学与教系统 9 在本文中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主要是指 以智慧教育理念所指导的 以促进学生 智慧培养为目的 对教学活动或教学环节进行的组 织和管理 以此本文将从以下几点来论述智慧课堂 下教学设计策略 1 要以培养智慧型学习人才为目标 智慧型学习人才是指 能够创造性的学习 能 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而不只是学会知识内容 能够形成自己智慧的人才 而网络学习空间能够为 目标培养带来一定的技术和资源支撑 如网络学习 空间能够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实现学生之间或者 师生之间的跨地域 跨时间的交流等 因此 在智 慧课堂下教学目标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教学 目标的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中心 要体现学生的主体 地位 不能出现类似于 使得学生正确数出100以 内物体的个数 的口吻 2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以培 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为核心 不能只是简单的 学会操作 学会动手等 要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 方法 要明白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 无论事物如何 变化 要能抓住它的本质属性和特征 3 在目标设 定时关注到学生智慧的形成 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要 形成学生自己的学习经验 学习体会 学生要对知 识内容或更广的领域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要会自 己思考 如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一节在传统教学中的教学目标部分内容如下 a 让 学生对100以内数的物体进行数数 体会数数的规 律 学会数数 b 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 单位 一 十 和 百 理解数的组成 在智慧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中的教学目标修改为以下内容 a 学生能够正确数 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并且知道这些数 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构成的 b 学生能够掌握100 以内数的顺序 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并形成 自己数数的技巧 会运用自己的数数技巧 c 学生 能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能够正确且熟练地将 好 一般 不好 评价内容多样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 深刻性反思 图4 反思与评价中存在问题的比重图 53 distance education and online learning 远 程 教 育 与 网 络 教 育 2015 7 中国电化教育 总第342期 100以内的数读写出来 对以上两种目标进行对比可以看出 智慧课堂 下的教学目标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并且不仅关 注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 还将学生的学习方 法 思维能力考虑在内 更关注学生的智慧培养 而不只是知识的灌输 2 要以问题或任务来引导学生学习 而不只是 机械式的知识灌输 问题或任务是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学习的诱 饵 问题 即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人们为满足某种 需要或完成某一目标所面临的未知状态 10 学习活 动是指为了完成特定的学习目标 学习者及其与之 相关的群体 包括教师 所进行的操作的总和 11 可 见 问题或任务都能激发学生学习 能挖掘出学生 内心的学习需求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而不是教师 讲 学生听的灌输式学习 在设计问题或任务时 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设置的问题或任务要 适中 不宜过难 让学生感到挫败感 也不宜过简 单 没有挑战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机 因此教师 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 理解能力等设计合理的问 题或任务 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成就 感 喜悦感 2 所设置问题的答案或任务要具有 一定的开放性 答案或结果不要过于呆板 机械 这样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会抑制学生的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如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有趣 的七巧板 一节课 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 如 何利用你手中的七巧板拼凑出以下图形 如图5所示 呢 这种问题就会局限住学生的想象思维 学生就 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只有这两种图形 而不去考虑其 他的形状 因此 我们可以将问题作如下修改 观 察图中的七巧板 说出它是由几块七巧板组成的 你能把它拼凑出来吗 还能不能拼凑出其他形状 这样就给学生的思维想象创造了足够的空间 3 在 问题解决或任务完成的过程中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 习的指导者 促进者 而不是放之任之 让学生完 全自己学习 而不去指导 学生自学容易走入误区 或盲区 此时教师应给予合理的引导或帮助 3 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及其情感体验 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立的生命体 有其独特的生 活体验和理解能力 因此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教 师需要关注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如 有的学 生喜欢自学 可能就需要给他 她 准备更多 更丰 富的学习材料 有的学生喜欢问问题 那么教师就 应该组织小型的学习交流活动或者由教师在合适的 时间解答学生的问题 此外一点还应关注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 体验 有研究表明 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是学生学 习的终极目标 12 我们的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 识的掌握 对学习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更重要的是 要让学生快乐的学习 健康的成长 这也是育人为 本思想的体现所在 二 智慧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相比于不同媒体的特性及其对教学所产生的 影响而言 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对教学质量的高低 有着更重要的关联和影响 13 因此 教学实施的重 要性可见一斑 虽然教学设计也相当重要 它是对 教学的统筹和规划 是教学实施的准备工作 但不 实施 一切都无从谈起 教学设计可能是完美的 但在实施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 题 而在智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智慧课堂教学实施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的合理化 网络学习空间作为新时期技术与教育的一种 融合 愈来愈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喜爱 但我们不要跟风 不能因空间而空间 要确确实实 将空间用到我们的教学中 为教学服务 为学习服 务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学科 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 数学知识 还要懂得知识的渊源 要动手去操作 在做中学 因此 在一堂课中 整节课的活动不能 只是发生的在空间内 也要关注空间外 如在小学 数学四年级上册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节课上 教师不能让学生一味地在空间上学习资料 虽然空 间上资源很丰富 可以让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 形的性质 特征等内容 但还要把知识内容从空间 上搬下来 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平行四边 形和梯形形状的图片 还有一些既不是平行四边形 又不是梯形的图片来作为混淆 将图片发给不同的 学习小组 小组内讨论 交流关于这些图片的认识 和理解 然后每个小组以及组内每个成员都要将自 己对图片观察的心得 体会等上传到自己的网络学 习空间中 以备其他同学查阅学习 也可作为教师 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的依据 以及时了解学生的 学习动态等 2 灵活应对课堂上的技术故障 网络学习空间不像书本那么易拿易得 随时可 看 因其特殊的技术与教育结合的性质就决定了外 界对网络学习空间使用的影响 在上课中 出现网 图5 七巧板图形 54 distance education and online learning 远 程教育与网络教育2015 7 中国电化教育 总第342期 页打不开或打开缓慢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时 部分 教师会采取先介绍将要展示的内容或进行另外一项 活动来等待网页打开 但也有个别教师可能由于教 龄不长 同行听课紧张等因素 在这种特殊情况发 生时会措手不及 不知该如何进展才好 因此建议 教师在上课之前 将设备 网络等问题考虑在内 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想好对策才不至 于课上慌乱 三 智慧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1 关注教师自身的教学评价 在跟进教师教学的过程中 了解到大多数教师 还是很愿意认识到自己的教学问题并及时修订的 在一节课当中 教师作为当事人往往看不全学习的 整个过程 此时 旁听者则可以很好地了解到教师 所关注不到的一些细节 比如 有的学生举手好几 次都没有被提到 之后就会显得受挫而不愿意再次 举手 对课堂开始不管不问 有的学生性格内向 不爱主动举手 主动发言 有时教师注意不到这一 点 一堂课下来 活跃的还是那几个学生 因此 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 作为一个旁听者能很好地观 察到这些 讲课教师应该虚心的与听课教师进行交 流 以发现自己课堂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力求使 得自己的课堂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此外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很重要 教师在很 多时候都不能了解到一个行为 一个语言或活动过 程 学习结果对学生自身的心理产生怎样的影响 有时候教师觉得很不错的一项活动 可能学生很反 感 或者这项活动在组织 管理上不够井然有序 使得学生过于散漫或过于拘束 此时 教师与学生 进行必要的课后交流是很重要的 教师要了解学生 对活动的亲身感受 以此作出调整和再次规划 2 关注学生学习记录 保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 进行及时 全面的了解 学习记录包括学生在网络学习空间上的学习内 容记录 创建的知识文档 所分享过的内容类型 交流的时间及次数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教师 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生 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习方式 学习弱项等内容 以此 教师就可以 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记录信息分析学生的学习困 难 学习需求而作出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和疑难 解惑 同时 这也是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 很好的时机 五 结束语 智慧教育的实现和发展依托教育与技术的完美 结合 网络学习空间作为技术与教育融合的一种体 现 能够为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视角 基于 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对教师的教学设 计 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 进一步的要求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目的 教 师需要将网络学习空间与教育教学充分融合 灵活 运用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 贺斌 智慧教育 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 j 电化教育研 究 2012 12 5 13 2 吴永军 关于智慧课堂的再思考 j 新课堂研究 基础教 育 2008 4 5 7 3 唐烨伟 庞敬文 钟绍春 王伟 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 及案例研究 j 中国电化教育 2014 11 23 29 4 dan berrett how flipping the classroom can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lecture j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12 31 a16 18 5 吴忠良 赵磊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j 中 国电化教育 2014 4 121 126 6 贺斌 薛耀锋 网络学习空间的建构 教育信息化思维与实践的 变革 j 开放教育研究 2013 4 84 95 7 钟绍春 教育云 智慧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的界定与关系研究 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 6 3 8 8 教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eb ol http www moe html 2015 05 05 9 何克抗 郑永柏 谢幼如 教学系统设计 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 2002 53 57 10 钟志贤 信息化教学模式 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 m 北京 教育 科学出版社 2005 144 145 11 杨开城 学生模型与学习活动的设计 j 中国电化教育 2002 12 16 20 12 段金菊 余胜泉 学习科学视域下的e learning深度学习研究 j 远 程教育杂志 2013 4 43 51 13 陈丽 远程教学中交互规律的研究现状述评 j 中国远程教 育 2004 1 13 21 作者简介 唐烨伟 在读博士 研究方向为智慧教育和数字化学 习环境 tangyewei1029 樊雅琴 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为智慧学习环境 sdnufyq 庞敬文 在读博士 研究方向为数字化学习环境 pangjw330 钟绍春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智慧教育 数字化学习环境 sczhong 王伟 博士 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智慧教育和数字化 学习环境 dorrisww 下转第65页 65 distance education and online learning 远 程 教 育 与 网 络 教 育 2015 7 中国电化教育 总第342期 作者简介 叶甲生 副教授 硕士 研究方向为现代远程教育 法学 yejiasheng 朱祖林 教授 硕士 研究方向为现代远程教育 教 育评价 zzl 郭允建 馆员 硕士 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 远程教 育 guoyunjian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 engagement ye jiasheng1 zhu zulin2 guo yunjian1 1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anhui open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22 2 institute of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anhui open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22 abstract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 engagement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index to measure the quality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nsse and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in china nsse china and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 this research developed a questionnaire about distance learner engagement and conducted an investigation contains 1394 samples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levels of distance learner engagement are higher in general from high to low in turn for academic requirements individual effort college support an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the levels of distance learner engagement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me factors the learning level learning grade has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imension of academic requirements and the age has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imension of individual effort we suggest that the distance education institutions establish education monitoring mechanism with the core of student engagemen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and diagnose the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 teaching process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keywords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quality student engagement 收稿日期 2015年3月15日 责任编辑 李馨 赵云建 上接第54页 research on the wisdom classroom teaching strategies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based on e learning space tang yewei 1 fan yaqin1 pang jingwen 1 zhong shaochun1 2 wang wei 1 1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7 2 ministry of education digital learning suppor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hangchun jilin 130117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drives the progress of education and concept is the founda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热线中心考试模拟题
- 幼儿园小不点教学课件
- 2025年安全员证考试重点案例及答案
- 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讲座
- 2025年宠物店员初级面试常见问题集
- 2025年工程造价工程师专业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与课件融合
- 2025年财务管理专业求职面试指南与模拟题答案
- 2025年新媒体运营师中级考试知识点详解与模拟题
- 2025年慈善组织传播总监考试备考
- 幼儿园教职工保密协议内容
- 校园安全工作专题培训会
- 《大数据基础》 课件 项目一 走进大数据
- 橡皮障隔离术知情同意书
- 临床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 营区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单元整备课》word版教案
- 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
- 血浆置换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教学课件
- 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练习题(2022年新教科版)
- 沉井下沉纠偏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