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宣传介绍ppt课件.ppt_第1页
南京师范大学宣传介绍ppt课件.ppt_第2页
南京师范大学宣传介绍ppt课件.ppt_第3页
南京师范大学宣传介绍ppt课件.ppt_第4页
南京师范大学宣传介绍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综合性强、办学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开启“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新征程,一、百年荣光先贤开山劈路,校史岁月峥嵘,百年荣光开山劈路五十年(1902-1952),三江师范学堂(1902年),张之洞“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两江优级师范学堂(1905年),李瑞清手书的“两江师范学堂”校牌,三江院牌匾,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百年荣光开山劈路五十年(1902-1952),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5年),校训:诚,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门,南高师首届体育专修科毕业生合影,南高师的全国第一1915年开办全国第一个体育专修科1919年率先改教授法为教学法1920年成立第一个新型地学系1920年首创大学男女同校1920年开始面向社会开办暑期学校,国立东南大学(1920年)第四中山大学(1927年)江苏大学(1928年)国立中央大学(1928年)国立南京大学(1949年)南京大学(1950年),百年荣光开山劈路五十年(1902-1952),国立中央大学校门,中央大学校训:诚、朴、雄、伟,“寓师范于大学之中”,南高师、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通才与专才平衡人文与科学平衡学术与事功平衡师资与建设平衡国内与海外平衡,百年荣光开山劈路五十年(1902-1952),私立金陵大学(1910年),金陵大学堂校门,汇文书院第三任院长金陵大学第一任校长包文(美国),校训:诚、真、勤、仁,南京师范大学的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首位担任金陵大学校长的中国人陈裕光,创办扬子江流域妇女联合大学(1913年)更名为金陵女子大学(1914年)改名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30年),金陵女子大学校长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院长吴贻芳,金陵女子大学第一任校长德本康夫人(美国),百年荣光开山劈路五十年(1902-1952),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与私立金陵大学合并,改为公立金陵大学(1951年),公立金陵大学办公楼,百年荣光开山劈路五十年(1902-1952),抗日战争时期西迁成都华西坝时金陵大学办公楼,百年荣光不断跨越五十年(1952-2002),建立南京师范学院(1952年)南京师范学院设在金陵女子大学旧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所在的随园校区,有着“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美誉。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1984年),南京师范学院首任院长陈鹤琴,南京师范大学成立大会,百年荣光不断跨越五十年(1952-2002),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1997年启动仙林新校区建设(2001年成为主校区,校区内的仙鹤观六朝墓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目前为紫金校区)2002年隆重庆祝南京师范大学百年华诞,南师大“211工程”部门预审开幕式,百年校庆世纪华章,扬妇子女江联流合域大学,私女立子金大陵学,私立金文陵理女学子院,三江师范学堂,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国等立师南范京学高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江苏大学,国立南京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汇文书院,基督书院,益智书院,宏育书院,私陵立大金学,公立金陵大学,南京化工动力专科学校,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金陵大学堂,南京师范大学历史沿革图,百年荣光校史沿革图(1902-2014),百年荣光星光璀璨,校训,二、今日南师深化内涵建设,实现办学转型,今日南师学校师资队伍,学校教职工人员分布图,专任教师职称-学历分布图,创新师资培养制度,今日南师学校师资队伍,今日南师学科、学位点建设,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排名,今日南师厚生育才,本科生教育1.本科专业95个在校本科生16408人2.强化培养模式3.大学生发展计划4.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5.自主选择专业制度6.英才培养计划7.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8.长三角地区高校交换生计划9.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游学驻学制度10.大学生学业发展与指导中心11.第二学位与辅修专业制度,我校学子参加第十三届“挑战杯”竞赛荣获“特等奖”,其中,教师教育专业(方向)17个,占18%,47%17%20%16%,今日南师厚生育才,教师教育特色2005年,成立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揭牌,我校加入长三角教师教育联盟,教师教育创新模式2.5+1.5本科教师教育培养模式“4+2”研究生学历基础教育教师培养模式“未来教育家”培养计划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项目,今日南师厚生育才,研究生教育1.目前在校研究生9961人(学术型6122人,专业型383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62人;硕士研究生8899人。2.博士研究生“学校发展计划”优质生源基地建设计划优秀本科生夏令营计划科技新苗资助计划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博士学术新人培育计划博士学位论文优秀选题资助计划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博士研究生境外访学资助计划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资助计划3.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成立揭牌暨研究生教育发展论坛,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科技文化月”系列活动,今日南师厚生育才,今日南师厚生育才,今日南师校园文化,今日南师科学研究,学校拥有各类国家级、省级重点研究机构48个,部分重要哲学社会科学基地及机构,今日南师科学研究,部分重点实验室及重要科技创新条件平台,协同创新中心,今日南师科学研究,今日南师科学研究,部分重要科研项目(文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9项),今日南师科学研究,部分重要科研项目(文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部分重要科研项目(理工科),今日南师科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2项、国家海洋局项目1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8项),部分重要成果(文科),部分重要成果(文科),今日南师科学研究,中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4项),我校文学院赵生群教授主持、历时8年修订的点校本史记,入选光明日报“2013十大文化亮点”和中华读书报“2013十大文化事件”。,今日南师科学研究,部分重要成果(理工科),部分重要成果(理工科),今日南师科学研究,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际化发展战略首批对外开放高校之一最早在港澳台地区招收学生的高校与世界33个国家和地区的177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每年接受外国留学生1800余人,今日南师海外交流,培训基地和研究中心,今日南师海外交流,孔子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3个)刑事司法学硕士学位(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3+1”工学学士学位(英国洛桑比亚大学)“1+2+1”中美双学士学位(美国州立大学)学生海外学习计划学校与世界15个国家(地区)49所大学设有学生海外学习计划,今日南师海外交流,今日南师社会服务,校地合作:南京师范大学常熟发展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苏州文化产业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苏州智慧创意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发展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重庆大足发展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淮安发展研究院产学研联合:南京师范大学科技创新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南京仙林物联网产业基地、南京师范大学亿力吉奥地理信息研发中心、江苏省无锡餐厨固废处理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连云港阻燃剂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新型动力电池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三维打印装备与制造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云锦研究院继续教育:形成了包括成人高考、自学考试、非学历培训等多类别、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联合办学:与省内外联合办学高等院校10所、中小学19所,获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典型经验集体”。,南京师范大学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10月,资产经营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持有并经营管理学校对企业投资的股权和经营性资产,在整合学校经营性资产,调整校办产业结构和资本结构,促进学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今日南师社会服务,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办社靠特色,出书重名品”出版图书约3870种,今日南师社会服务,1997年9月,成立南京师范大学董事会2002年5月,成立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2007年6月,成立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今日南师社会服务,三、发展蓝图实现宏伟目标,开启崭新征程,“十一五”为第二步,实现转型,构建综合性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框架,重点建设成效显著,“十五”为第一步,为建设综合性有特色教学研究型大学打基础并开始重点建设,“十二五”为第三步,实施全面建设,基本建成综合性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新世纪初“三步走”战略,“十五”、“十一五”期间,我校深化内涵建设,构建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体系、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框架以及社会服务平台,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基本实现了办学转型。,“十二五”期间,我校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实现办学转型,建成综合性强、办学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十二五”奋斗目标,AddYourText,“十二五”发展三大战略主题,增强动力战略,优化结构战略,“高原造峰”战略,“十二五”战略重点,弘扬大学文化,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服务,优化资源配置,保障体系,A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