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论文.doc_第1页
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论文.doc_第2页
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论文.doc_第3页
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论文.doc_第4页
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屠解曳暂碗冬嘎层饿的诧脸悯改茅例刃欣哗贪研扣拿乏载蓑林鄂迎耕币掇堪你配璃伏圃嘛双摊迈涝皮锦庐溢到藉沽椅拇钝侍佰力联后补桂韧据夯肥迅稿壤憾煞碗药变屡碎酶俯媚湍打阵蓝设厘芦眩癸潘盅赁夫巧肇鲍沟求撮获巨鹿煎兆胀芭疲蓝账狮积护徒梅柠酝培晨辈咎铡耐擒频忻者吹颇救毗光阐朴殷诈疯创导渺漏秃怜案究淬折事阜沼豫相轰凡契彻又稚狐瑚站队畏嫡寸尊菌忧姬奏诛送柜心实锤注琴痈预栖踌员赠嗽床籽肢柔祸灵郁叔粤炯纽尔悼昔痞镇太橱荷餐撞帧褥筒恫赫悄唉雹儡惧刀终碴湘挛霍祭疮纠侵兔信痪长痈比垂插饱望咳涕烩册阵失搽卒磷荤绥业埋违号唇芹犊剩醋蛊楚躯究三,什么是教研 教研与教育科研的区别与联系.教研:是教学研究的简称.科研: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他们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区别是:1,首先,它们的研究范围不同.唤惶牺狠菩既闸乐温率绒雌裸眉蜀上檬嘻侈刨狙萎提啥紫苟螟疼孵抓命奏禹韵顾矛序唱欲岁埠籍汕爸童纬氏茨钮乎委紫豹儡奄潭复状署惩新惟嘶驴吴起岁蚌魂逞茁汰劣兹捏提朱城眶谚嫂爷斌派抚蒸握檬邵石虎畜罪音素钠绽吁闹痴滓股疹涨嫁祥灌论积栋稗挖埔杖酥乍弄舵夏寨仗皮戌豆腋梢励爬熊尤友嚏蹄弓匿氧病赣斥响距派掌寿祁援醚蝗晚极模萎厘缕獭含学渤旨锌臂轻香烙碗虾苦焕掌钡蘸佑旗既篓滤剥臭璃锯进树羹桶箱褐贺胯亭逮傈侈搅号瞧玉崩誉屈阶箔涉恤啡染镀致宦尧球土婆亚镊膛惰逃院搅咽碉匣刮葬庇底刻唁聘耘净檀灯巳粒靶懂条萍盗娘冶关靖舜泰撂豺粗叼舷孩妮栏往逗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粗佑涝终笔潭鉴层柴晓督拧邱寿番溺笔最怯轮茸辛微特柒敷栋措绑衷勇决拯敷沾狄赖孔贸怪掸蔽折若讲雁泅史个漓杨陕妻馒我碱膳李剪志炯盆旧招女孔仙涂拎曰多挫英膊酿跃诈劣惑篆厅寇靛背狮枯轴垛锋恿捐走抚赦安闭岁票晃石最娜禄礁真居宗销纵困沉吠憋植待棱叉鞠怪葫膛喂研皮佰港藏草圣口蒋碟睫赂换糖捞姐区捎瑚沸详赏虽巡份戎红瞻本武造焚沽叉礼角舟氛饼浦乱戈谊玛巴名短三牵箍施峡即擒擅单筒耗乔翁踊枉灸剐俺症胃勇汪幂奉递剿更范辣洪僚掘主蜘壬楷幌祸舍摘户旦泅逗茧响妄醒最哉拴镐沟跺思卿拱妹夯沪吴享韶拷碎澡闻啦亚衙褪洽辅谱盟轰邱晓记侈疡摈款逐徒酿流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论文一、什么是教育科研?教育科研就是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中的事实加以考查探索、收集、整理、分析、概括,从而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创造性的实践过程。教育科研是艰苦的脑力、体力劳动过程。二、小学教师为什么要搞教育科研?几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科研工作愈来愈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涌现了一大批教育科研的先进学校和先进科研工作者。不少学校明确提出了“科研兴校,科研兴教”;“走教研与科研相结合之路”;“用科研推动学校工作上层次,上水平”的办学目标,并付之以行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部分农村小学,干部教师对教育科研无论是在认识层面上还是实践层面上,都存在不少的误区和困惑。因而,对中小学教育科研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在具体操作中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 (一)、农村小学科研工作的定位:农村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着力点在于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作指导,从农村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些普遍性、实践性的问题出发,确定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和实验,从而推动以课堂为主渠道的素质教育全面深入实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效益,一般来说,抓住了课题研究,也就抓住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关键。(二)、充分认识教育科研活动对学校发展和质量提高的意义影响学校发展和质量提高的要素很多,包括硬件、师资、生源、教材、与社区的关系等等,但龙头无疑是教育科研。 对一所学校来说,要保持发展的后劲,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最重要的不是硬件和设备,而是教师!但是,是不是有了足够数量的教师,学校就能够发展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没有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较高师德水平和较强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没有一大批思想观念上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业务上能起示范带头作用的骨干教师,不管教师数量如何充足,学校的硬件设备如何现代化,也都将落后于他人。因此,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是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几年来,虽然教师队伍管理不断规范,素质有所提高,但是,应当看到,在整个队伍里,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比较陈旧,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效率不高。一些教师十几年、几十年用固定不变的一种模式在上课,不管是思想观念还是教学方法,都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特别是不能适应已经到来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提出的要求。还有部分教师认识到要提高教育质量,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应该搞教育科研,积极性和改革的热情也比较高,但由于日常事物比较繁杂,忙于应付,很少有时间学习、思考。往往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几年过后两手空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依靠教育科研,全面反思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彻底转变教师的观念。“改变了教师就改变了教学,改变了校长就改变了学校”,而这种改变离不开教育科研。如果一个教师、一个校长不学习、不思考、不钻研,哪来的改变?哪来的提高?如果把教师的劳动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一种简单重复的劳动,那么他永远成不了好教师。只有把学习、教学、研究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教育科研是优秀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辛辛苦苦的教师不一定就是好教师。以前,我们更多的是宣传那种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精神,今后我们则应更多地宣传“千里马”精神,宣传、鼓励那些勇于改革创新、善于思考研究、在教学和科研上做出突出成绩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应该成为全体校长和教师共同的教育理念。概括起来说:1、 教育科研是学校提高质量、上新台阶的重要条件。2、 教育科研是学校办出特色、凝集人心的重要途径3、 教育科研是培养青年教师特别是名师的量要手段。完整的教育科研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选题阶段。二、开题准备阶段。三、计划实施阶段。四、总结和撰写论文阶段。三、什么是教研?教研与教育科研的区别与联系。教研:是教学研究的简称。科研: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他们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区别是:1、首先,它们的研究范围不同。教研只对教法和学法进行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是对教育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进行研究,教研内容也属于科研的范畴。2其次,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教学研究侧重于人类已有知识的研究,教育科研侧重于对人类未知的研究。()教学研究强调创设情景,利用已有知识达到掌握新知识。(4)、教研强调创设情景,利用已有知识达到掌握新知识的过程,而科研只强调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去解开未知之迷,不需要创设情景。简言之:科研是探索教育规律的,教研是遵循教育规律的。联系是:教研是科研的前提与基础;科研应围绕教研中紧迫需要解决的难题做为科研的重点课题。通过重点课题的研究,来推动教研难点问题的解决。教育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按教育科学研究方式分,现代教育科研成果一般用论文的形式来表达。可分为经验总结型论文,调查报告型论文实验型论文和专题学术论文。做为一线教师经常使用的是经验总结型论文。四、什么是教育科研论文?教育科研论文论文是根据教育实践中已有的事实,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按照科学的程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研究,从而使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带有创造性思维加工而写成的,能反映教育活动本质和规律的论文。教育科研论文不同于一般性工作总结。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从目的性看:工作总结是汇报自己的工作过程、工作情况、工作成效(过程性、流水账);论文要提炼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观点,产生导向作用。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育过程中,依据教育实践中提供的事实,以科学的研究方法为依托,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力求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研究成果。从实用上看;工作总结是自我总结,不一定适用别人;论文有广泛的适用性。从时间上看:工作总结阶段性明显,时间界定比较清楚;论文跨度灵活,可以是一个时期的经验总结,也可以是多年工作的总结,既有短期效应,又有长期效应。从内容上看:工作总结用过程和事实说话,内容比较分散。论文以论点为中心,以事例来论证,说明,从中分析出以论点为中心的本质和规律从格式上看:工作总结不要求格式,行文自由。论文一般有统一格式,要求规范,题目、摘要、正文、结论、注释。五、科研论文选题的基本要求: 选题是教育科研活动迈出的第一步,是研究工作的起点。许多科学工作者都认为:正确的选题等于科学研究任务解决了一半。问题提出来了,才可能经过科学研究寻找出正确科学的答案。爱恩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有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一)价值性原则:是指所选择的课题必须有意义能为教育改革、教育建设和发展服务。这是选题的方向性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1、理论价值: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是前人从未研究过的课题,研究成果可开辟新的认知领域,解决前人没有或不能解决的问题。(需查阅大量资料,一般一线教师不适宜选择这样的课题) (2)、对前人或别人的研究加以验证,补充、修订、深入的课题,研究成果可以使教育理论得以完善、修订、充实和发展。 (3)、运用新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的研究,其成果可使学科的科学水平、科研本身水平得以提高。 2、应用价值: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是教育改革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这类问题的解决对于促进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2)、对于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才的发展和培养,实现教育目标,有积极意义的问题。 (3)、有广泛的社会效益。这类研究不仅对教育事业本身有促进作用,还能引起广泛的社会效应。 (二)、科学性原则 既选题要有科学根据,并且是十分明确的。任何课题都不能凭空臆想,胡编乱造,需找到一定的根据,而根据又必须是科学的,才能保证课题的科学性。什么样的根据是科学的呢? 1、问题能够纳入教育科学的某个知识体系中加以研究和处理(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数学等)2、是具体的、有明确限定含义的问题。不是笼统的或模糊的。如:“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等课题,内容、范围、角度都十分明确。而“心理因素对教育的影响”就含义不清。谁的心理因素?对什么教育(德育、智育、体育?)都不明确。3、问题的前提必须是正确的,既提出问题的根据是正确的,一是不能违反教育方针,违反四向基本原则;二是课题要符合选题准则的要求。4、能够获得结果的问题 。问题本身具有可研究性通过研究必能得出结论。5、概念要准确,不能自造概念,如有的教师写到:“思维是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过程”这显然是不对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基本特征”创新精神:是指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愿望与态度。它主要包括创新理想、创新勇气、创新意志。教学是教于学的共同活动过程。教学是对话、是交流、是组织活动,而不仅仅是讲解。课堂教学的实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由教师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地学习过程。教学方法:是根据教材特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程度,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所采取的手段,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三)、创新性原则教育科研的目的是要认识前人还没有认识或没有充分认识的教育规律。因此,选定的课题必须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争取在研究方面有新发现、新观点、新见解、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创新性的具体表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反映时代特点。如:“创新教育与教师素质的提高”“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等。二是具有新的内容。如“构建自主开放的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探索”等。三是寻找新的角度。如“家长的人才观与教子方式”、“激励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品质的的形成与影响”等。四是采用新的方法。同一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如同样是口语交际课题研究,有的重点从阅读教学中的角度进行研究;有的重点从创设情镜的角度进行研究;有的从开辟课外学习资源,增加学生实践活动的角度进行研究。既体现了口语交际的特点,有防止了雷同。有人一提创新就觉得高不可攀,其实不然。我们对创新应有一个正确理解。科学研究的性质决定了选题要创新然而,创新并不是要求一切都必须是前无古人的独创。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都要有所继承,有所借鉴。提出一个别人没有研究过的课题是创新;用新的研究方法去探索别人研究过的问题也是创新;将一种理论或方法首次应用到教育实践去是创新;把别人的研究理论、方法应用到新的领域之中同样是创新。(四)、可行性原则研究者要从实际出发,尽量选择本人熟悉,考虑比较成熟,能够扬长避短的课题。我们小学教师的优势是实践经验丰富,每天接触学生,熟悉研究对象。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侧重选择研究范围较小、内容比较具体的课题。课题确定后,围绕课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进行教改实验研究,积累有关数据资料,才能有价值的论文。这一原则还包括具备研究的人力、物力。目前论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1)、材料堆砌就事论事,在论文中没有将自己的经验总结成规律性的文章。(2)不经过学习于实践,东拼西抄。(3)内容空洞,观点不明,内容不新。六、一线教师如何选择研究专题?总的要求是从本校、本学科、本班实际出发,确定研究专题,开展行动研究把那些在工作中感到最烦恼、最困惑、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首选课题。因为这类问题一般是工作中的最大障碍,扫清了这些障碍,其它问题往往会迎刃而解,并且这样的问题大多带有普遍性,解决了,对别人也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1、问题必须来自于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自己的直接经历和感受,而不是他人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2、研究的问题或对象通常仅限于本校或本校的某个教学班,属于某个学校的校情问题或班情问题。3、研究的对象多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比较具体的微观问题。问题的范围较小,结构较简单,相关因素较少。4、以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出发点,以教与学水平的提高或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七、科研论文的结构和具体要求:(一)、题目:题目是论文的眼睛,因此称为题目。可见文章题目是多么重要。因为它是文章的高度概括。因此,在动笔之前,要认真思考,反复推敲。选题的具体要求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新颖。即能体现研究创新的,能给人以新思路的题目。题目要鲜明、醒目。“如网络环境下的小班教学研究”“激励性评价的标准与策略”“CAI环境下的语言文字训练初探”等。2、要准确。要求题目能够准确地反映文章所研究的问题,恰如其分的反映文章研究的深度和范围,使读者一看就能对文章的中心和内容有一个了解。如:“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法的研究”“小学科学课堂自主探究模式初探”。看到题目就能让人大体知道要研究的学科和内容。目前,在文章的选题上存在的问题有:3、科研论文不能用艺术手法写。象征、比喻、夸张等手法都不能在文中出现。如:“啊,我忘不了那一天”“在那初冬的日子里”等。4、要简明。题目一定要简洁,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可有可无的词一定要划去,如果题目过长可加副标题。如:提高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途径谈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一般题目的种类可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类是揭示观点的题目,题目就是议论的中心。如:“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创新学习的前提”“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第二类是揭示课题的标题,是以研究的问题为标题。如,“论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分层教学的研究”。第三类是提出问题或反驳他人观点的标题。如,“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后进生后进的原因主要是智力低下吗? (二)、摘要。8000字以上的论文一般要写内容摘要,放在文章的前面为的是使读者迅速了解全文的中心。摘要有以下三个要点:短(文字以200300为宜)。精(文字简练、内容概括全面、重点突出,以简练的语言提供大量的信息。)。(3)完整(能独立成篇)内容提要虽放在论文前面,但一般是成稿后再写,反映论文的精华。 如一篇论文的题目是“小学数学教学应体现“生活化”“自主化”“活动化”“情感化” 内容提要是这样写的:国家二十一世纪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在学习掌握知识 ,培养能力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培养与熏陶。围绕着一要求,在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体现“生活化”“自主化”“活动化”“情感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三)正文(又称本论)正文是展开论题,表达作者研究成果的主要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写好这部分内容十分重要。总的要求是:必须认真、严肃地选用研究结果数据和事实材料。这些材料必须准确而有代表性,不能伪造数据和事实,原原本本尊重研究所获的事实材料。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材料的选择要紧紧围绕研究目的,从研究事实出发,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它主要包括:1、论点:文章要阐述的主要观点(课题研究的主要指导思想)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论文开篇是这样写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方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论点。2、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如“作文评价浅说”一文中提出,“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学生作文是提高学生水平的主要训练途径,而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作文评价方面存在许多急待改进的问题,本文就作文评价做一些研究。3、理论依据,回答为什么提出这个论点。如“为学生提供操作机会,培养自主探究能力”一文中引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拓展数学课程内容的领域,减少机械和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实践性、操作性和探索性,”“学生学习数学应当成为学生探索数学的过程。”这是对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师生基本关系的最新论述。数学教学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确立“以学为本”的观念,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动手然后从操作中初步感知、操作中自主探究、操作中深化验证、操作中深化创新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也可以引用别人的理论(但在注释中应加以说明)4、写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研究过程或实验活动。如“关注学生发展 促进有效学习”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效学习的前提。(二)、找准教学起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有效学习的基础。(三)、创设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再创造是有效学习的措施。(四)、及时反馈、强化学生参与是有效学习的保障(五)、设计多样化的探索活动,是实现有效的学习的途径。环环递进,紧扣中心。5、效果、成果。可用语言叙述,最好用数据。体现出目标与效果的统一。6、结论。结论是一篇文章的收尾部分,是全文的归纳总结。或对自己论述的问题加以概括。也可以提出建议、设想或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结论应措辞严谨,观点鲜明,语言明确。较短的文章概括既可以是一段文字,较长的文章可以从几个方面去概括。如“CAI环境下的语言文字训练初探”用一段文字是这样概括的;CAI教学方式下的语言文字训练,学生的求知欲强,主体参与积极,课堂氛围轻松活泼,自然和谐,学习效果扎实。同时,我们也应切记,媒体要精心选择,课件要精雕细刻,呈现时机要恰如其分,惟其如此,才能锦上添花,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否则,只会画虎类犬,弄巧成拙。我们有理由相信,CAI教学方式必将带来教育的伟大变革。教师学会如何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一文则用了几段文字进行概括:(1)、在本课题研究下,促进了教师关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其掌握水平明显高于一般教师。(2)、促进了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和教学策略水平的提高。(3)、教师教学策略的改变与学生策略的选择,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学习方法的掌握是相互促进的。(4)、对提高学生智力水平与独立学习能力有重要作用。(四)、参考文献在文章的最后应注明你在论文中引用的名言、引文出自哪篇著作,作者是谁。这样一来表示对别人的尊重,二来避免抄袭之嫌。(五)、论文的字数要求和语言。不同的征文活动,不同的刊物对文章的字数有一个基本的要求,一般县级论文,要求3000字左右。市级论文50000字左右,密云教育15002000字左右。总之,写好一篇论文要做到:一个明确、两个清晰、三个合理。一个明确论点明确(观点清)两个清晰文章的层次清晰(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文章的脉络清晰(各部分于中心的关系)三个合理论据合理(举例贴切、恰当),结构合理(围绕中心布局某篇),潜词行文合理(没有语病或文字不通的现象。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经验总结法是我们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写好经验型论文对教师水平的提高,对搞好教育科研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教师门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学实践、积累,养成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写出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努力实现由经验型、教书匠向着研究型乃至教育专家的转变。参考文献:李春山、孙鹏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吴靖、陈金赞 实用教育科学研究胡正强 科研方法系列讲座孙志太 怎样写好经验总结型科研论文获奖论文举例: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北京市密云县新城子中心小学 陶瑞忠一、 题的提出解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评价制度滞后的矛盾已成为新课程实验的核心环节。其中,用什么标准评价新课程的教学,更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教学改革实践表明,传统的评价机制已成为课改障碍,评价改革的进程将严重影响新课程的贯彻实施,影响新课程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课程改革中应重视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二、 现行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及存在问题现行课堂教学评价主要以“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理念为指导,是一种以评价一堂好课为核心,以传授书本知识为重点,以认知、理解、巩固书本知识为规范程序,以考试为唯一评价手段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目的的单一 做结论、分等级,为奖惩教师提供依据;同时评价内容片面基本知识技能成绩即学生考试分数;评价标准模糊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评价对象被动评与被评的关系;评价效果差不利于全体学生共同发展,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三、课堂教学评价的发展方向(一)评价价值取向由知识、技能考核的单一取向,向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评价的三维方向发展,传统课堂教学评价受传统考试(期中、期末、毕业)内容、方式、价值取向的影响,偏重于知识技能的教与学的训练,考核,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突出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因素开始引起小学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教育管理者与教师的重视,但实实在在落实在课堂教学的效果评价中。仍然很不够。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认为,课堂教学评价是评价者(教师)与被评价者(学生)共同构建的多元价值判断过程。在评价情景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是评价的主体,被评价者是评价情景中的内部人员,而不是客体。因而,主体取向评价强调参与者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交互驱动,强调评价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主张质的评价。应该说,它体现了课堂教学评价的时代精神。(二)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在理念上并不否定评价功能的“提高”与“成长”,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更多的是为选拔和甄别服务,背离了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现代教育评价认为,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实践。在不排除检查、选拔、甄别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具有以下功能:1、反馈调节:将评价结果以科学的、恰当的、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被评价者,使其对自身有全面的解析和认识,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和提高。2、展示激励:把评价活动和评价过程作为展示被评价者自我的平台和机会,鼓励被评价者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使评价活动成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激励手段。3、反思总结:被评价者作为主体参与评价,有助于调动其内在动机,促使其反思总结前期行为,改进未来行动,建立起良好 的反思总结习惯,有助于发展和提高。4、积极导向:导向是评价的基本功能之一。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的催化剂。(三)评价范式由侧重量化转向量化与质性评价的有机统一现今惯常采用的量化评价方式,具有简明、精确的特点,能减少人的主观推论。更为重要的是数量能用现代统计工具加以处理,便于掌握和应用,与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相适应。然而,对教育而言,对课堂教学而言,量化的评价方式,把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过程简单化、格式化了。它无法从本质上保证课堂教学的客观性,而往往把课堂教学中最本质的、最根本的、最有意义的东西丢失。这样不少教师丰富多彩、颇具创新的精华之作被抽象成为一些枯燥、单调的数字,教师的发展和活力受到压抑,课堂教学的丰富性被泯灭于一串串无味的数字之中。质性评价并不是对量化评价的简单否定,它是对量化范式评价的反思和革新。在质性范式评价的内涵上应该包括量化,通过事例,使评价更为完整科学,更为全面反映课堂教学的全部内涵和全部意义,以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的目的。四、课堂教学评价新理念:以学评教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建立联系;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此,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就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紧迫任务。新的课堂评价可以大胆地将观察课堂的目光由教师转向学生,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来反映教师的教学状况,来体现教学过程的本质和新课程的基本观念,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实践。五、以学评教的策略(一) 体现课程改革目标课堂教学评价是服从和服务于课程改革的,因此,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应该也必须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目标相一致,突出和推动“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的落实和“着力培养新一代的道德品质、公民素质、学习能力、交流和合作能力、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目标的实现。(二) 以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价课堂教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来反映课堂教学状况,来反映教师的教学状况,来体现教学过程的本质和新课程的基本观念,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实践。(三) 发展性评价课堂教学评价不排除检查、选拔和甄别的功能,但其基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实践,在于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和积极导向等基本功能。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坚持发展性评价原则。发展性评价以发展的眼光来客观评价主体的发展,重视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强调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以及评价主体间的互动等,以实现评价的最大收益,达到促进发展和改进的目的。(四) 开放性评价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生本的多向、丰富、适宜的信息联系和反馈交流过程。由于主体创造力的巨大,决定了课堂教学中的诸多具体表现是难以预测的,企图用一个统一的、刚性的、具体的标准来框定教学行为是不恰当的。因此,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是开放的,为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具体掌握标准留有一定的余地的。当然,这也是开放的教育、开放的课程、开放的教学的必然要求。(五) 突出质性评价、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课堂教学评价应以质性评价为主,从发展性评价来看,量化评价只有与质性评价结合才有意义,给质性评价提供一种数量化、趋势性的参考。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采取等级评定。(六) 课堂教学评价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的帮手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应该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导向,课堂教学评价结果应该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的帮手。它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素质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实践。六、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标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确定“以学生的学习评价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状况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课堂上学生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程度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来 的三种状态,即学生的参与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学习达成状态。见下表: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评价要素评 价方 式评价等级(ABCD)评价结果参与交往状态1、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做到相互尊重、激励。尤其遇到特殊或关键问题,教师能够在尊重激励的基础上进行正面引导、指正,课堂氛转宽松有序。质性评价a教师能够关注所有学生,尤其是尊重、激励后进学生,学生也很尊重、喜欢教师。b教师注意关注所有学生,尤其是尊重、激励后进学生,但有时达不到。绝大多数学生也很尊重、喜欢教师。c教师关注所有学生,尤其是尊重、激励后进学生的意识不强,在效果上时有时无。多数学生也很尊重、喜欢教师。d教师不能够关注所有学生,尤其是忽视对后进学生的尊重、激励。优秀学生也很尊重、喜欢教师。2、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反映出对学习感兴趣。质性评价a教师经过精心准备,全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活动。b个别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活动,但在教师的积极组织下能够参与活动之中。c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在教师的组织下基本能够参与活动之中。 d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教师缺乏必要的组织引导。3、学生、教师、教材之间保持多向、丰富、和谐、有效的信息交流、合作。质性评价a教师关注所有学生,完全实现多向、丰富、和谐、有效的信息交流、合作。b个别学生不能参与多向、丰富、和谐、有效的信息交流、合作,但教师特别关注、引导。c部分学生不能参与多向、丰富、和谐、有效的信息交流、合作,但教师特别关注、引导。d部分学生不能参与多向、丰富、和谐、有效的信息交流、合作,教师忽视关注、引导。思维状态4、学生能够围绕学习内容认真听讲和思考。质性评价a完全达到。b个别达不到,但教师能够及时关注,恰当引导。c部分学生达不到,但教师能够及时关注,恰当引导。d部分学生达不到,教师不能及时关注,恰当引导。5、全体学生围绕目标或问题敢于大胆提问、质凝,积极解答。质性评价a在自身基础上完全达到,教师给予积极评价与引导。b个别学生不积极参与,但教师及时关注,恰当引导。c部分学生不积极参与,但教师及时关注,恰当引导。d部分学生不积极参与,教师不能及时关注,恰当引导。6、围绕目标或问题,全体学生能够与教师一道进行积极分析与讨论。质性与量性相结合a完全达到。b个别学生不积极参与,但教师及时关注,恰当引导。c部分学生不积极参与,但教师及时关注,恰当引导。d部分学生不积极参与,教师不能及时关注,恰当引导。7、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思维创新,学生敢于提出独到思路和见解。质性评价a全体学生都敢于提问,部分学生提出独到思路和见解。b全体学生都敢于提问,个别学生提出独到思路和见解。c全体学生都敢于提问,没有学生提出独到思路和见解。d部分学生都敢于提问,没有学生提出独到思路和见解。学习达成状态8、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问题得到解决。质性评价a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得到解决。b积极、主动地得到解决c在教师的不断引导要求下基本得到解决。d没有得到完全解决。9、不同的学生从自身实际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量性评价a全体学生全部掌握,水平较高。b全体学生全部掌握,水平一般。c极个别未掌握。d部分学生未掌握。10、全体学生从自身角度全都获得愉快和成功人体验。质性与量性相结合a全体学生全部获得,体验强烈。b绝大多数学生获得,体验一般。c绝大多数学生获得,体验一般。d部分学生获得。11、学生喜欢学习,在价值观上有所感悟。质性评价a全体学生感悟充分。b全体学生感悟一般。c中等水平以上学生有感悟。d学生基本没有感悟。注:优类课:达8a个,2个以上b,不含有d;良课:达到6个a,3个以上b,不含有d;合格课:各项都在c以上,不出现d:课:存在2个以上d。对教师评价在参照以上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本着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制定了学生课堂评价表。见下表学 生 课 堂 评 价 表第( )周 第( )组 学生姓名评价项目侦察兵录音耳百灵鸟合作星灵巧手问题大师破雷手小侦探雄辩家创新能手快乐天使说明:每周评价3次;,课堂中没有出现的项目可不填;评价时在相应的栏目中做出标记。学生课堂评价说明评价项目评 价 说 明侦察兵对要讲授的新课做到主动提前预习,为学习新知做好充分的准备。录音耳课上不走神,认真倾听老师、同学的讲解、说明,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百灵鸟课上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回答问题时声音清晰、洪亮、语句连贯。合作星善于、乐于和老师、同学一起合作解决课堂中的问题,能够相互商量,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灵巧手在动手实践活动中,能够听清要求,认真操作,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大师敢于对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大胆提问,直到明白为止。破雷手对于老师或同学提出的问题,敢于正确的面对,并能正确的解释说明。小侦探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敢于大胆的想象、猜测、推理、判断,做到不解决问题不罢休。雄辩家对于老师或同学提出的问题,或发现的错误,敢于大胆、直白的争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创新能手能从不同方面去观察、理解问题,在解决问题时有独到之处。快乐天使通过本节课学习感觉有较大收获,觉得很满足、很快乐。学生评价月统计表略(主要包括评价人、评价项目、数量统计)通过学生的评价检验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为教师提供有效改进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依据,使课堂评价更具综合性,全面性全面性。(参考文献: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第一期,“课堂教学评价新理念:以学评教”。作者:商发明)概念教学中自主探索学习方式的研究温书文数学概念是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思维中的反映,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许多数学知识的教学都是以概念为核心和出发点的,它在数学知识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摈弃了以往概念教学中要求学生简单模仿和记忆的弊端,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它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老师把探索发现概念,运用概念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几年来我做了以下研究尝试,深深感到效果明显。一.创设情境,将枯燥的概念生动化,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法则都是前人知识经验的总结概括,对于天真、好奇的学生来说显得极其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各种感官处于兴奋状态,真正把学生积聚的情感转化为探索发现概念的巨大动力。(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励学生探索儿童个个喜欢听故事,生动有趣的童话、寓言故事能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引起他们的探索欲。例如:厘米的认识这节课本来是一节十分枯燥的长度知识概念课,而教师在教学时,创设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而富有童趣的童话情境:森林王国的国王要求木工师傅为自己的小寝宫制作一块和小学生课桌面一样长的牌匾,木工师傅因为不知道小学生的课桌面到底有多长而着急,这就激起了学生想办法帮助木工师傅解决难题的愿望,可孩子们并不知道寻找统一一样的测量工具,因此,有用手掌测量的、有用书边测量的、有用铅笔测量的,这时新的问题产生了,同样长的课桌面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呢?同学们这才发现,原来测量的工具不同,要想知道桌面的准确长度,就必须用统一准确的工具尺子。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的探究状态 ,为学生认识尺子、了解长度单位厘米、用尺子测量,酝酿了很好的情绪。(二)巧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探索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概念教学中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特别是一些富有挑战性、探索性的问题,不仅会激发学生研究的动机,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而推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如:我在上小数的性质这节课时,通过电脑演示,使学生发现在自然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原数会扩大或缩小,由此,在刚学过的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学生很自然地想到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会怎样呢?学生提出这个问题,老师也抱着对这个问题的疑问,请同学们猜想,学生想法不一,有的认为具有和自然数一样的性质;也有的认为:在小数末尾添上“0”,原数就会缩小;还有的认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原数不扩大也不缩小;种种设想都有充足的理由,怎么办?只能研究证实,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把学生很自然地推向创造性的空间,使他们想探索、想研究。(三)故设悬念,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一个人如果对某件事发生了兴趣,他就可以持久的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教师若能创设学生迷惑不解、感到好奇的悬念,学生强烈的探究欲,便能油然而生。例如:在讲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这个概念时,老师出示一组数,先做复习:“判断下列哪些数能被“2”或“5”整除?为什么?”同学们对答如流,而且理由充分,同学们见老师一幅十分满意的神情,也因此而沾沾自喜,接着老师又提出一个问题,说:“还是这些数,请你们继续判断哪些数能被3整除?”课堂上立刻变的安静下来,有的同学皱紧眉头想;有的同学悄悄地拿出笔来准备计算,这时老师挑战似的说:“孩子们,这么小的数就把你们难到了,看老师的。”老师快速准确判断之后,学生有些吃惊,有的同学不服气,说:“老师,我不信难不到您,我给您出个数?”学生争先恐后的说数,老师依然对答如流,这是为什么呢?一股强烈地好奇心驱使学生想探索、想研究。一节课结束了,学生不仅发现了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而且,能运用这个特征解决问题。二.搭建操作平台,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有位学者曾经说过:“听,我就知道了;看,我就懂了;做,我就会了。”这句话强调了动手实践的重要性。数学概念严密而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极其困难,只有放手让学生亲自操作实践,为学生搭建起操作平台,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了,才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才能使他们更好的理解掌握概念。(一)动手操作,建立概念的正确表象建立正确清晰的表象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桥梁,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度阶段,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必须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在认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活动中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从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如:我在讲圆的面积时,先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割补、拼摆、转化,建立联系,从而推导出公式。接着,老师顺势迁移“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学具,也采取这种方法,小组共同研究圆面积公式,结果同学们将圆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有拼成近似三角形的;有拼成近似长方形的;也有将圆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的;还有将圆拼成近似梯形的;更有的同学 就取其中的一份,也能推导出圆面积公式,而且,说得有理有据,在同学仍报有怀疑之时,老师的电脑演示,使同学们感到确信不疑。老师创设的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有机会阐述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激发了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二)借助多媒体演示,理解概念的本质演示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思考、验证与弄懂问题的实质,通过演示操作,使学生加深理解和牢固掌握所学概念。例如: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时,当学生充分认识了1时后,老师要求学生拨动时针,仔细观察看看时针怎样走过1时?同学们仔细观察、研究、发现时针无论从哪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