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及急救方法.doc_第1页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及急救方法.doc_第2页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及急救方法.doc_第3页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及急救方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及急救方法一、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中职学生了解认识一氧化碳产生、中毒原理和懂得预防中毒事故发生,初步掌握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方法,教育学生珍惜生命,防止有毒气体伤害人体。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预防CO中毒措施2、教学难点:CO中毒原理及急救方法三、时间安排:45分钟四、教学过程(一)认识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性质我们在九年级化学教材里学习了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常温下显气态,密度比空气小,是一种可燃气体。容易被误认为有味而造成中毒事故,不易溶于水。一氧化碳气体的产生原因一氧化碳是大多数含碳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燃烧不充分时产生的可能性大,化学反应过程:;从上面的化学反应过程可知:火灾、山火可燃物燃烧时在高温或空气不流通(如在冬天因天气寒门窗紧闭的情况下用木炭、煤火烤火取暖,在室内安装燃气热水器等情况下,极易发生一氧化碳气体中毒事故。一氧化碳的中毒原理一氧化碳有害气体被人体吸入肺部,CO与人体的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很稳定,极难分离,影响了血红蛋白对氧气的运载能力,从而造成细胞缺氧而死亡。正因为CO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溶于水的气体,所以人体接触容易造成中毒不知觉而死亡,是很危险的气体。事例分析(一氧化碳中毒案例)2010年3月22日南方日报讯:21日中午,花都警方在狮岭镇一出租屋内现3名死者,经现场勘查和法医检验,排除他杀可能。下午1时许,花都江防根据群众报警,在狮岭镇合成村某出租屋内发现了3名死者,分别为曹某、曹某妻子刘某(均为湖南人)及刘某的母亲。经勘查,现场门窗紧闭,无任何外人进入痕迹,无任何财务损失,在现场发现一个以燃烧完成的蜂窝煤炉,经法医检验了3具已腐烂,体表无损伤尸体,推断,死者极有可能是CO(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从案情分析看,CO中毒死亡可能性最大,根据CO的性质和中毒原理,烧煤炉,门窗紧闭,死者无伤痕,极有可能是煤燃烧过程中空气不流通。碳不完全燃烧和高温产生大量CO气体。加上气体无味,人在睡觉过程中毒昏迷易失去知觉而死去。预防一氧化碳气体中毒措施1.在燃烧含碳的燃料时,一定要把窗户打开,让空气流通,防止产生大量CO气体。2.遇到火灾逃生时,一定要用湿毛巾捂鼻子猫腰逃离,因为大多数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含有一氧化碳成分。3.平时用石油气做饭或洗澡都要保持门窗空气流畅。4.尽量少用煤等易产生CO气体并污染环境的燃料。5.在学校集体宿舍中不要乱点蚊香,抽烟,防止烧着被子或衣服,易产生CO气体。6.垃圾要回收处理不要点火焚烧。7.在酒店或歌舞厅尽量不要用明火或蜡烛、抽烟,同时要把窗户打开让空气流通。(二)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1、我们若发现有人发生了一氧化碳气体中毒时,不要慌张,要迅速打开门窗,关掉煤气罐、火源等危险源,不要打开电源,如开抽油烟机、开灯等避免发生爆炸,把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场所。2、要使被救者呼吸道通畅,事先要解开衣领平躺,清除口、鼻内的污物。3、让被救者仰卧,颈下垫高,使头后仰,口张开。在口上盖上一层纱布。4、救护者深呼吸一口气后,对准被救者的口用手捏住被救者的鼻孔,进行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立即松开捏鼻的手,每分钟内吹气次数为1618次。5、气吹入后,如果被救的胸廓略有隆起,则为成功,如果没有反应,则应检查被救的呼吸道是否畅通,或者吹气是否得当等。注意:进行人工呼吸,有时需要半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有效果,因此一定要有耐心上、坚持,要尽最大的努力来挽救生命。同时拨打120求助。五、小结只要我们了解CO气体的性质和中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