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1934年安徽旱灾赈济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华犬学顶士毕业论文 1 9 3 4 年安徽旱灾赈济研究 1 9 3 4 年安徽旱灾赈济研究 摘要 1 9 3 4 年安徽省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旱灾 全省受灾4 9 县 灾民达 8 7 0 余万 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此次旱灾的成因 除了高温少雨 连年灾害的打击外 政治腐败 水利和林政的废弛也是重要原因 旱灾发生后 中央与地方政府迅速做出反应 首先进行了广泛的 社会动员 其次成立了各级赈灾组织 最后开展形式多样的救济活动 与此同时 各种社会力量 包括慈善组织 同乡组织与个人也筹款 筹物 积极投入到皖灾的赈济中 新闻媒体及时向民众报道政府与社 会力量的赈灾情形 并对赈灾中的不法行为进行批评与监督 针对本年安徽旱灾 虽经各方努力赈济 由于政府事前对防灾工 作不够重视 只能算作是亡羊补牢 加上灾民多 灾区广 赈灾物资 不足 因而赈灾效果有限 尽管如此 此次赈灾工作仍有两个突出特 点 灾后赈济开展及时 赈灾措施成熟 政府与社会力量联合救灾 要根本上减轻旱灾的危害 至少要从加强防灾机制建设 制定周 密的救灾预案 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 保护生态 环境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安徽 旱灾 政府与社会力量 赈灾 经验 教调与启示 东华人举颂士毕业论文1 9 3 4 举安徽旱灾暇济研究 s t u d i e so nt h er e l i e fo fa n h u i s d r o u g h t 王n1 9 3 4 i n19 3 4a n h u ip r o v i n c es u f f e r e das e v e r ed r o u g h tw h i c hn o tl i k e l yt o h a p p e ni nac e n t u r y 4 9c o u n t i e s m o r et h a n8 7m i l l i o np e o p l ew e r eh i t b yt h ed r o u g h t r e s u l t i n gi nah u g ee c o n o m yl o s s t h ee m e r g e n c eo ft h e d r o u g h tw a sc a u s e dn o to n l yb yh i g ht e m p e r a t u r e l i t t l er a i n s u c c e s s i v e y e a r so fn a t u r a lc a l a m i t i e s b u ta l s ob yp o l i t i c a lc o r r u p t i o na n dt h e c o l l a p s eo fw a t e ra n df o r e s t r y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a f t e rt h ed r o u g h tt o o kp l a c e t h ec e n t r a la n dl o c a lg o v e r n m e n t s r e a c t e dt oi t q u i c k l y f i r s t l y t h eg o v e r n m e n t sm a d e e x t e n s i v e m o b i l i z a t i o ni nt h es o c i e t y s e c o n d l y t h ea l ll e v e l so f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o n d r o u g h tr e l i e fw e r es e tu p f i n a l l y v a r i o u sr e l i e fa c t i v i t i e sw e r ep u ti n p r a c t i c e a t t h es a m et i m e a c t i o n sw e r et a k e n b yd i f f e r e n ts o c i a l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i n c l u d i n gt h ec h a r i t y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t h ef e l l o w t o w n s m a n s o c i t i e sa n di n d i v i d u a l sa n ds oo n t h e yc o l l e c t e dm o n e y g o o d sa n d m a t e r i a l s i m p l e m e n t i n gt h er e l i e fi na n h u ia c t i v e l y t h en e w sm e d i aa l s o r e p o r t e dt h es i t u a t i o no ft h ed r o u g h ta n dr e l i e fo fg o v e r n m e n ta n ds o c i a l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t o w a r dt h ep u b l i ci nt i m e c h e c k e da n dc r i t i c i z e dt h ei l l e g a l a c t i o n sd u r i n gt h er e l i e fp r o c e s s 东华火学硕士毕业论文1 9 3 4 年安徽旱灾赈济研究 触f o ra n h u id r o u g h t a l t h o u g he v e r y o n ew o r k e dh a r do nr e l i e f t h e r e l i e fw o r k w a sr e g a r d e da sm e n d i n gt h ef o l da f t e ras h e e pw a sl o s t b e c a u s et h eg o v e r n m e n td i dn o tp a ym u c ha t t e n t i o nt od r o u g h tp r e v e n t i o n f u r t h e r m o r e t h ed r o u g h t s t r i c k e np o p u l a t i o nw a st o ol a r g e t h ed r o u g h t i a r e aw a sw i d ea n dt h er e l i e fa i d sw e r en o ts u f f i c i e n t s ot h a tt h e d r o u g h t r e l i e f i n ge f f e c t sw e r el i m i t e d f o ra l lt h a t t h i sr e l i e fs t i l lh a dt w o o u t s t a n d i n g f e a t u r e s t h er e l i e fa c t i o n sw e r et a k e ni nt i m ea n d w e l l o r g a n i z e d f o r d r o u g h tr e l i e f t h eg o v e m m e n t a n d s o c i a l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u n i t e di nt h e i rw o r k t oa l l e v i a t et h eh a r mo fd r o u g h tt h o r o u g h l y i ti sn e c e s s a r yt ot a k et h e f o l l o w i n ga c t i o n sa tl e a s t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d r o u g h t p r e v e n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 d r a w i n gu pp r e l i m i n a r yp r o j e c t so nr e l i e f e s t a b l i s h i n gs t r i c ts u p e r v i s i o nm e c h a n i s m p e r f e c t i n g w a t e rc o n s e r v a n c y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a n dp r o t e c t i n ge c o s y s t e me n v i r o n m e n t s u p e r v i s e db y h i s t o r y k e y w o r d s a n h u i d r o u g h t t h eg o v e m m e n t a n ds o c i l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r eli e f e x p e r i e n c e l e s s o n s a n dr e v e l a t i o n s 东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我恪守学术道德 崇尚严谨学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 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 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及成果的内容 论文为本人亲自撰写 我对 所写的内容负责 并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躲未1 酾 魄 叼年岁胄矽日 东华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 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 本人授权东华大学可 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 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口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叫 一猊专7 龋 日期 口 7 月归 吼唧 月 日 东华火学硕士毕业论文 1 9 3 4 年安徽旱灾赈济研究 选题缘起 引言 第一 之所以做这一选题 是因为在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后 我对社会史产 尘了浓厚的兴趣 本选题 1 9 3 4 年安徽旱灾赈济研究 属社会史范畴 它与政 治 经济 社会生活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灾荒发生有明显的地域性 因 逸然条馋的不同 地理环境的不藏 灾荒发生的种类也遇异 这就为按地域研究 灾荒提供了突破点 安徽是笔者的故乡 时常目睹家乡遭受水旱灾害的侵袭 本 人熟悉省情 便予把握该选题 第二 在现在灾荒史的学术成果中 存在着重水灾研究 轻旱灾等其他灾害 研究的现象 我分析原因有二 一是水灾的爆发时间短 危害性破坏性明显 影 响也较大 而旱灾的发生有个过程 往往需要数月的时间 危害是慢慢显现的 二 是关予水灾留下的资料较多 便于展开研究 旱灾的材料少 要想展开研究 需要花力气收集材料 1 9 3 4 年安徽的大旱灾是安徽百年近现代史上最大的一次 晕灾 爆发范圈及危害影峨都是空 誊的 但学界对此研究甚少 本选题将就此次 旱灾的灾况 政府和民间的赈灾措施展开论述 篇三 以一次大旱灾为个案 一方瑟可以更深入 更具体地去体察历史 另 方面 还可以从旱灾与政治 经济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相互关系中 揭示出有 关社会历史发展的许多本质蠹容 我国至今仍遭受各种皇然灾害的困扰 2 0 0 6 年夏 重庆 四川等地就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灾 为什么7 0 年后悲剧再次上 演 如俺开展赈灾王佟 研究旱灾 不仅能更好缝理解过去的历史 对今天和未 来的经济建设也很有意义 选此课题 研究旱灾的赈济 总结经验教训 可以举 反三 推而广之 用在安徽乃至全雷的防灾 减灾牵 东华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1 9 3 4 锥安徽旱灾赚济研究 2 学术史回顾 就笔者看来 目前史学界已发表的各种学术成果中 无论是专著还是论文 虽没有直接关于本选题的研究成果出现 相关成果还是有的 t1 民国时期 这一时期孛雷的童然灾害频繁 一些有识之士展开了对灾荒的研究 出版了 一批著作 首推邓云特的 中国救荒史 此书主要研究了我囡历史上各种灾 荒和救荒政策 史料丰富 研究时段上至传说中的茯羲氏下至2 q 世纪3 0 年代中 期 针对1 9 3 4 年军灾作者也有交待 列举了相关省份的受灾损失 梁庆椿的小 髓子 中黧旱与旱灾之分析 2 着重从灌溉和耕作方式的角度探讨翠灾的救济 认为 救济旱灾特殊政策为发达灌溉 研究旱耕技术及提倡杂耕制度 论文中 代表性的有2 篇 旱灾的救济工作 3 一文针对1 9 3 4 年发生在长江中下游的旱 灾 提出一系列救济措施 如补种抗旱作物 调剂米粮 兴修水利等 凌道扬的 由旱灾说到造林 4 论述了森林与旱灾的密切关系 认为森林可以增加雨量 涵养水源 调和气候 总之 民国时期关于本选题的成果有限 只能算是初步接 触 2 当代研究状况 从建囡到2 0 世纪7 0 年代末 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 经济 军事等领域 对社会史的研究不够重视 学术界尚未对此次旱灾具体研究 进入8 0 年代后 这种现象才有所改观 出现了一批涉及到1 9 3 4 年旱灾的研究成果 著作中 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的 安徽省志水利志 安徽省志气象 志 安徽省志民政志 5 列举了历史上安徽省遭受的破坏力巨大的各种自然 灾害 其中就有1 9 3 4 年的旱灾 李文海等主编的 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 盂 昭华的 中国灾荒史记 赵眷明等主编的 2 0 世纪中国水旱灾害警示录 8 对 1 邓云特 中匡救荒变 商务印书馆1 9 3 7 年l l 兵斑舨 1 9 9 3 年 1 9 9 8 年再版 2 梁庆椿 中国阜与旱灾之分析 社会科学杂志第6 卷第l 期 1 9 3 5 车3 月 3 中华月报 1 9 3 4 年第2 卷菊8 期 4 江苏爿报 1 9 3 5 年第3 卷第4 嬲 5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安徽省志承剩志 方志出版李圭1 9 9 9 年敝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婺员会编 安徽省志气象志 安徽人民出版社 1 9 9 0 年版 安徽省地方忠编纂婺员会编 安徽省志民政志 安徽人民出版社 1 9 9 3 年版 o 邓云特 中国裁藏交 商务固 馆1 9 3 7 年l l 旁i 荛舨 1 9 9 3 年 1 9 9 8 年再舨 2 东华嫦硕士毕业论文 1 9 3 4 年安徽旱灾滕济研究 安徽省本年旱灾也有纪录 以列举部分受灾县份的灾情为主 论文方面 从整体上研究安徽灾荒的论文有两篇 即金胜一的 近代中国地 域性灾荒政策史考察 以安徽省为例 和孙语圣的 民国时期安徽灾荒成因浅 析 2 金胜一的文章从近代安徽 内忧外患 灾荒频仍 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 坏 的历史背景出发 对安徽省近代发生过的主要灾荒及其受灾程度和原因 当 局的灾荒政策进行考察 孙语圣的论文以民国时期的安徽为例 分析了地理位置 地形 气候 河流状况等自然历史原因和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准 战争 政治状况 等社会政治原因对题然灾害形成的重大影响 为现今的防灾减灾提供历史借鉴 研究其他省份旱灾的论文有廖建林的 1 9 2 0 年北方五省大旱灾及赈灾述论 3 杨鹏程的 1 9 3 4 年湖南旱灾研究 4 和 从1 9 3 4 年湖南赈务看民鼷时期荒政近代 化的趋向 5 邢建榕的 1 9 3 4 年孔祥熙杜月笙 筹款赈灾 档案辑录 8 等 廖 建林以1 9 2 0 年发尘在河北 河南 山东 山瑗 陕嚣的大旱为研究对象 描述 了此次旱灾对生活 生产的破坏 国内外各种力量虽然积极进行赈灾 但由于国 情所限 成效十分有限 杨鹏程第一篇文章分析了1 9 3 4 年湖南旱灾造成的严重 后果 探讨了赈灾与防灾政策措施的利弊得失 他的第二篇文章从近代化的角度 考察了赈灾中的各要素 如赈灾机构 筹款方式 救灾方式 赈务人员 认为民 困时期的荒政主要沿袭了传统的方式 某些方面也有近代化的特色 邢建榕的文 耄选编了一组上海筹募各省旱灾义赈会为救济1 9 3 4 年全国大旱灾丽 筹募赈款 的档案 认为 义赈会 的领导人如孔祥熙 杜月笙等 通过筹措赈款 既解 了灾区豹燃眉之急 更为他们捞取了足够的政治资本 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李文海等 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 湖南教育出版社 1 9 9 3 年版 纛昭华 中国灾荒支记 中国社会出版社 1 9 9 9 年舨 赵春骧等 2 0 世纪中国水旱灾害警示蒙 黄河水利出版社2 0 0 2 年敝 北京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 9 9 7 年第4 期 安徽人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1 年第1 期 成 学院学掇 2 0 0 4 年第4 麓 船山学刊 2 0 0 1 年第4 期 湖南科技人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5 年第3 期 搂案与史学 1 9 9 6 年第3 期 3 榔火学硕士靴论 文 1 9 3 4 年安徽旱灾赈济研究 本文在研究方法上坚持历史唯物史观 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首先 在论述 安徽省灾情时采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 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褥出安徽此次灾情 不但为本省百年来最重 在1 9 3 4 年全国旱灾各省中也是受灾比率最高的 其次 运用了相关统计知识 在阐述各种赈灾措施的执行情况时 制订了一系列的图表 使得各种措施一嚣了然 便于分析 归纳 整理 本文第一次系统研究1 9 3 4 年旱灾受灾最重的省份 安徽的赈灾情况 从 灾情和灾因着手 基本上梳理清各赈灾机构和组织在救灾中的活动情况 在此基 础上进丽分析其特点 效果与经验教 l 4 研究框架 本文除引言外 由四部分组成 分别为1 9 3 4 年安徽旱灾及原因 政府赈灾 社会力量赈灾和此次赈灾的特点 效果 经验教训 正文第一章 首先介绍安徽及其他各省的受旱情形 以介绍安徽灾情为主 然后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蕊探讨此次旱灾发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包括高温 少雨 连年灾害的打击 社会原因包括政治腐败和水利 林业的废弛 正文第二章着重探讨了政府采取的各种赈灾措施 首先介缨政府对早灾的紧 急应变 广泛的救灾动员 成立各种赈灾机构 筹集赈款 接着分急赈 工赈 农赈等几方面对各种赈灾措施展开论述 正文第三章主要研究民间社会力量为赈济灾民所做的努力 分慈善团体 丽 乡组织和个人 上海筹募各省旱灾义赈会 媒体四个部分 在赈灾中 社会力量 发挥了臣大的能量 为减少旱魃的危害做出很大努力 无文第四章分析了1 9 3 4 年赈灾措旄的特点 效果及经验教训 此次旱灾的 赈灾效果虽不明照 但就其赈灾措施而言 还是有两个特点 一是赈济工作开展 及时 各秘赈灾攒施相对成熟 二是民间救灾组织参与旱灾的救助 政府与社会 力量合作 自然灾害不可避免 防灾 减灾是减轻其危害的最好方法 本章后半 段就此润题展开论述 4 刺袱擘硕士毕蚍文 1 9 3 4 年安徽旱灾赡济研究 5 几点说明 研究时间 本文研究时间从1 9 3 4 年5 月至1 9 3 5 年5 月 1 9 3 4 年5 月受旱 番县降雨量相毙往年器始锐减 加之6 旁份开始的连续高温 键成了本年旱灾的 形成 1 9 3 5 年5 月幽省政府领导的第一次工赈结束 标志着针对1 9 3 4 年旱灾赈 济工作基本结束 研究范围 此次安徽省旱灾区域主要是淮河以南各县 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淮河以裁虽有零星地区受旱 送灾情不重 在政府和民阚的统诗数据孛很少涉及 在本文不做重点介绍 研究对象及耋点 本文从此次旱灾的灾情和灾因着芋 论述了致府和社会力 量赈灾情形 进而分析赈灾工作的特点 效果和经验教训 重点是政府和社会力 量的赈灾活动 本文的主要难点 由于此课题尚无前人做过系统研究 没有资料索引可以追 踪 医此搜集资料较为困难 笔者先震多次赴合肥 南京 查阕了安徽省档案馆 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大学图书馆 南京中国第 历史档案馆的相关资料并结合上 海市档案馆 上海市图书馆 复量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和华东师范大学图书 馆的馆减资料 整理出1 9 3 4 年安徽省旱灾赈济的相关资料 但仍不全面 安徽 省档案馆藏相关资料有限 只有一些政府公报可以利用 因此拘予资料上的束缚 对这一选题只是初步研究 1 上海图专 馆古籍阅览窒藏有涯苏吉籍出版挂 主海书癌和邑饕摹社联会编写黪 孛国她方 志集成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藏肖台湾成文出版社所编的 中圈方志丛书 这两套 火型丛 饽中的安徽县志编纂年代主要集中在清朝中厝期和民圈初期 2 0 世纪3 0 年代以后的 版本寥寥 5 刺默举硕士毕业论文 1 9 3 4 年安徽旱灾赈济研究 一 19 3 4 年安徽旱灾及成因 1 9 3 4 年的中国可谓是多灾多难 内外交困 国内 蒋介石奉行 攘外必先 安内 的方针 国芙双方 内战还在继续 1 9 3 3 年9 月 蒋介石调集1 0 0 万军 队 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 围剿 由于错误军事路线的领导 红军虽经一年的浴皿奋战 还是失败了 被遍于1 9 3 4 年l o 月开始长征 对夕卜 圜民党政廨继续对豳妥协 使得日本的侵略野心越来越大 日本在占领东北后 不断挑起事端 妄图侵占华北 扩大侵略战争 在这内忧外患的背景下 这一年 的初夏 一场罕见的旱灾席卷了中国东南部 已经灾难深重的人民又遭受一场浩 劫 1 特大干旱 干旱的预兆往徒是长时间的高温少雨 1 9 3 4 年的旱灾也不例终 这一年的6 7 月闻 华中与华东的广大地区持续高温少雨 江南各地因梅雨少 均苦旱 上海 安徽 江苏 浙江 湖北等地气温节节攀升 屡创历史新高 上海气温酷热无比 6 月2 5 日的气温是徐家汇天文台自1 8 7 3 年成立以来的 最高纪录 连续的麓温创下了2 0 世纪上海气象史上惊人的 百年之最 j 全年气 溢在3 5 以上的时间 自6 月2 5 日至8 月3 1 日期间 共有5 5 天 7 月1 2 日出 现历史上极端最高气温4 1 2 夏季6 月 7 月 8 月降水量分别比多年同期 1 8 7 3 1 9 7 2 年 均值偏少7 6 7 6 8 5 2 江苏南京7 月1 2 日室内气温达3 9 4 3t 9 3 4 年南京1 7 月降水量3 1 7 毫米 其中6 7 月降水量是6 6 8 毫米 分别为历年平均值的5 成和2 成 国民政府要员顾维钧也在南京中暑 5 浙江入 久公掇 1 9 3 4 年6 爿2 6 墨 注 中报 大公报 当时报道气温单位均为华氏 笔者将其换算成摄氏温度 二者换 算公式为 华氏下 掇氏 9 5 3 2 摄氏 2 赵春明等 2 0 稿 纪中国东旱灾害警示录 黄河水利密舨社2 0 0 2 年舨 第9 5 页 火公报 1 9 3 4 年7 月1 3 日 4 赵春明等 2 0 世纪中国水旱灾害警示录 黄河水利出版社2 0 0 2 年版 第9 4 页 审掇 1 9 3 4 年 砖1 5 墨 利队荆贼毕业论文 1 9 3 4 颦安徽旱灾赈济研究 夏以来 三月无雨 省内河流大多干涸 水道航行大半停止 除太湖 曹娥日 钱塘江沿江临近田商尚可假入力挽救外 其余巍亢及距水源较远者已无希望 统 计秋季绝收已达三分之二 其余三分之一 本甸内若再无雨 亦将完全绝望 杭 市丁家圩 火烧浜两处受灾最重 一片黄革 土亦发自 稻秧全枯 荡水千涸 农民鱼菱副产亦告无望 据统计 1 9 3 4 年 苏 浙两省特别是太湖地区的梅雨 量仅及历年平均值的六分之 2 位于华中的湖北武汉是长江流域著名的 火炉 7 月1 2 日室内达3 9 5 c 市民中暑者极多 鄂南 鄂东两月没有下雨 3 高温也 蔓延到了疆北 西安室内温度竟然高达4 2 2 4 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安徽省地处1 9 3 4 年全国高温少雨的中心地带 皖属长江 流域更是酷热无比 以沿江重镇安庆和芜湖为例 安庆久旱不雨 7 月中旬 每 h 午间的室内气温均在4 3 3 上下 开六十年酷热之新纪录 5 芜湖自入夏以来 7 0 余只 亢旱无雨6 7 月王3 嗣芜潮室内气温达4 0 5 以至于公安局长不得不 通令人力车夫 午后不得狂跑 以免中暑丧生 7 皖中南其它各县也大致如此 空叠孑豹干旱 给安徽各县造成了严重的旱情 全省 片灾声 歙县 山田尽成陆地 塘池水竭 饮料已呈不济 早稻山穑 皆成由秕 东乡秋收无 望之霹 约在2 7 5 余宙 衣食不继之农民 约三手余人 拳南一带背系高山峻岭 今年 灭气久旱 一般山坑田 干死甚多 现在收获结果 最好田仅有五六成 以三四成者占大多 数颗粒无收者 亦颇不少 祁门 久旱 迟谷无法下种 高霹之禾 着火百着 低霹之汞 有半数颗粒元收 摔 全椒 该县去冬既无雨雪 今春又遭亢旱 田塘蓄水 泡种已感不足 勉力在查者 不及十分之嚣 满拟得雨补种 谵如下以来 亢旱益甚 点雨俱无 其已栽种之田禾 大半 糖稿 未福之臀亩 均成龟襞 塘竣千涸 河水断流 赤地百里 形成六十年采采有之奇灾 该邑素称贫瘠之区 民鲜盖藏 自辛未水患后 浩劫余生 元气未复 今誊又遭雹灾 二麦 收成锐减 现复经此旱劫 全境壮丁流离失所者约量万四千余人 耕牛什丸均被事食 儿 滏县 本年t 3 废历驾月初八以来 羊魃肆虐 雨量缺乏 镶皆龟圻 禾尽括稿 溪澜 火公掇 1 9 3 4 年 箕1 3 基 2 赵春明等 2 0 世纪中国水旱灾害警示录 黄河水利出版社2 0 0 2 年版 第9 4 页 大公报 1 9 3 4 年7 月1 3 日 4 人公报 1 9 3 4 年7 月1 3 嚣 人公报 1 9 3 4 年7 旁2 4 目 6 人公报 1 9 3 4 年8 月2 0 日 7 火公报 1 9 3 4 年7 月1 7 日 5 宰季瑟 1 9 3 4 年8 麓1 2 鑫 9 徽州日报 1 9 3 4 年9 月1 9 暖 w 中报 1 9 3 4 年8 月1 2 日 h 审报 1 9 3 4 年8 冀1 4 墨 7 利从学硕士毕业论文 1 9 3 4 年安徽旱灾赈济研究 断流 仅存大河一线之水 各处饮料维艰 查全县灾区已逾十分之八 灾民数达十余万之 多 诚未有之巨灾 空前之浩劫也 贵池 本年旱灾惨重 据中央赈务会之调查 被灾百分之八十三 安徽省政府委员会 复勘 实达百分之八十五 2 关于各县灾情的惨状 各种报刊上的记载还有很多 每县具体的受灾情形请 看下表 表1 1 19 3 4 年安徽省各县旱灾统计表3 县别 耕地亩数 被灾田亩数全县人数灾民人数 太湖 3 9 3 6 8 31 7 7 8 9 44 2 0 9 9 31 9 4 2 0 3 怀宁 3 7 6 8 3 12 6 4 7 6 05 3 1 1 0 52 0 2 5 3 0 桐城4 2 5 1 5 02 9 8 5 5 9 9 5 7 8 3 61 0 0 8 0 0 潜山 2 8 3 5 3 86 6 5 7 43 8 2 1 3 01 7 0 5 2 6 宿松 4 4 1 8 8 73 5 0 3 3 7 3 5 6 6 1 31 7 9 2 4 0 望江 2 7 3 2 7 02 2 2 2 0 02 3 8 9 7 7 1 7 5 7 9 3 芜湖3 2 4 1 6 36 6 0 03 3 9 5 1 87 1 0 0 当涂9 7 6 3 6 77 2 0 0 03 0 3 1 9 83 5 1 0 0 繁吕2 5 6 7 6 48 5 6 1 72 1 5 0 6 28 3 2 9 4 南陵 5 6 7 3 9 22 3 5 1 9 32 4 6 8 8 6 1 8 9 0 2 9 铜陵1 7 4 3 9 36 3 7 0 01 6 3 0 5 24 1 7 6 3 无为1 3 6 4 5 1 23 7 2 9 3 57 2 5 4 9 12 6 9 7 0 3 庐江1 0 3 6 7 l l5 5 2 1 1 05 5 1 0 8 63 4 4 0 0 0 巢县8 0 6 1 7 93 8 0 3 8 43 6 0 5 9 81 4 0 0 2 5 人安 1 4 3 5 7 9 43 6 6 2 2 07 4 3 9 6 83 7 5 6 8 2 合肥 3 1 7 0 2 9 14 0 0 0 0 01 3 5 6 1 1 94 2 0 0 0 0 舒城6 9 4 8 7 7 2 5 5 3 5 24 9 1 7 2 11 4 3 8 0 9 霍山3 1 2 6 7 9 1 8 9 4 0 0 1 7 4 3 6 41 0 3 6 7 8 1 中报 1 9 3 4 年8 月2 7 日 2 申报 1 9 3 4 年1 1 月3 0 日 3 注 关于安徽省的受灾田亩数 不同的出版物有不同的统计数字 甚至同一种出版物前后 的统计数字也是不一样的 3 7 0 2 7 0 0 0 亩 1 9 3 4 年9 月1 5 日的大公报 引用中央农 业试验所的数据 1 9 3 4 年第3 卷的 台州教育月刊 1 9 3 5 年第6 卷第l 期的 人文 l 亡国二十三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成绩报告 第四编引用此数 2 5 5 3 5 0 0 0 亩 为华 洋义赈会统计数 1 8 1 6 1 4 2 6 亩 为1 9 3 4 年1 1 月6 日的 大公报 引用安徽省政 府递交国民政府是文中的数字和 民国二十三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成绩报告 第六编的数字 1 1 9 2 l 8 2 1 亩 为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度安徽省统计年鉴 的统计数字 由于灾情 的发展由轻到重是个过程 随着政府各项赈灾措施的施行 统计出的受灾面积和受灾人口 也是个动态的过程 例如1 9 3 4 年9 月正值旱灾最重的阶段 灾情肯定比1 9 3 5 年年鉴中的 统计数字为重 因此本文在引用的受灾面积和受灾人口前后有不同之处 在此说明 8 刺队举颀l 靴论文 1 9 3 4 年安徽旱灾赈济研究 立煌1 5 1 9 1 89 2 1 3 02 3 8 7 7 41 4 1 9 5 2 寿县2 4 5 8 5 8 98 5 7 5 0 07 4 6 7 3 51 9 8 0 8 0 攀曩51 2 7 2 6 81 0 2 7 5 95 3 1 5 8 62 7 5 2 0 风阳9 9 7 5 3 24 5 3 2 1 03 1 5 6 1 3 1 2 7 1 8 5 定远 1 7 7 5 8 2 0i 0 1 0 0 9 5 3 4 5 6 2 81 4 6 7 6 9 滁县 6 0 8 2 9 6 4 9 4 2 21 5 7 4 1 l1 6 9 9 1 灭l 囱然原因 第一 本年夏秋降雨量奇少 安徽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 气候 温和 雨量适中 光照充足 全年冬寒 春暖 夏热 秋凉 四季分明 气候的 时空分布随高度的变化较为明显 有南部高 北部低 丘陵高 由区低的特点 降水量南部多于北部 山区多于丘陵 初夏江淮地区有梅雨 全年降水量在7 7 3 1 6 7 0 毫米之间 夏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4 0 6 0 2 1 9 3 4 年的气候极其 反常 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普遍少雨 这一点在上文照已点到 但不全砸 再做 以下补充 是年 1 9 3 4 年 定远县的总雨量只有3 4 0 4 毫米 为历每平均雨量戆3 了 8 蕊 l 胃至5 月的累计雨量2 7 4 毫米 只占常年同期的1o 6 月至1 1 月的累计雨量2 4 5 毫米 也仅占 常年同期的4 0 7 桐城县年雨量5 6 1 2 毫米 为历年平均雨量的4 4 1 j 1 6 月份降雨7 4 5 毫米 7 月份渡雨泰下 只有常年藏期憨1 6 9 鬟 8 胃至1 0 月的雨量为1 6 8 毫米 又宠掌争 简期少4 4 宿县 合肥 当年雨量分另1 1 只占多年平均值的5 5 s 和5 6 1 i 沿江的安庆市 芜 湖市年降雨量分别只是历年平均雨量的5 9 和6 5 安庆市5 月至8 月降雨量偏少近6 0 n 芜湖市6 冀至s 曩降薅量臻少避7 0 i 皖尚的太乎葵从6 月份起到1 2 兵份止 降雨量4 0 1 5 毫米 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少5 3 5 宣城 郎溪 广德一带5 月置l o 月无雨或基本无 雨 3 又免 含山l 一一7 月降雨3 8 5 1 毫米 6 7 月降雨3 2 6 毫米 分别为历年平均值的5 成 和1 成 妊涂5 一一7 月没有下雨 塘坝尽竭 田禾枯槁 广德县更是从4 月初到9 月基本 龙雨 4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啭馆2 0 0 5 年版 第 5 3 7 页 安徽街地方 占编舔委员会编 安徽省志气象志 安徽人民出版社1 9 9 0 年版 第1 页 3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安徽省态水利志 方志出版社1 9 9 9 年版 第5 1 2 页 4 赵赛明等 2 0 繁纪中国东攀灾害警承蒙 黄溺承利出版裢2 0 0 2 年舨 第9 5 烫 1 3 东华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1 9 3 4 年安徽旱灾赈济研究 从以上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本年夏秋两季的降雨量比历年平均值偏少5 0 以 上 可以说是严重干旱 为了更好地了解1 9 3 4 年的少雨状况 下面选取受灾的 几个县 把它与历年平均值比较 理解会更直观 请看 表卜4 安徽省部分县1 9 3 4 年7 8 9 月降雨量与历年平均降雨量比较表 县别 怀 产无为巢县至德青阳 当涂 芜湖繁昌 月份 七月 2 84 2 41 3 4 6 7 o3 8 63 83 6 5 5 5 8 1 9 0 71 6 8 91 6 1 41 7 1 62 3 3 61 8 3 02 0 3 81 6 7 6 八月 8 4 58 2 o 5 1 21 7 76 4 41 5 1 8 6 03 3 5 1 1 0 o1 1 4 69 9 71 5 3 31 8 3 01 1 5 81 3 9 01 2 3 3 l 月 9 5 21 4 1 21 0 8 66 7 95 1 14 0 76 0 o8 7 3 8 6 1 7 4 58 4 51 0 4 51 2 8 68 6 79 9 8 9 8 9 注l 单位 毫米 以上每月的降雨量有2 组 上面l 组为1 9 3 4 年各月数值 资料来源 安 徽省二十三年度行政成绩报告 第四编第4 6 页 下面1 组数值为平均每月降雨量 资料来源为相关各县县志 怀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怀宁县志 黄山书社1 9 9 6 年版 第9 l 页 巢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巢湖地区简志 黄山书社1 9 9 5 年版 第5 7 页 东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东至县志 安徽人民出版社1 9 9 1 年版 第9 0 页 青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青阳县志 黄山书杜1 9 9 2 年版 第5 5 页 当涂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当涂县志 中华书局1 9 9 6 年版 第5 9 页 芜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芜湖县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 9 9 3 年版 第4 3 页 繁吕县地方忠编纂委员会编 繁昌县志 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3 年版 第5 6 页 注2 无为县 巢县均属丁 巢湖地区 所以历年平均各月降雨数据均来自 巢湖地区简志 东流 至德两县后合并为尔至县 故至德县的历年平均各月降雨数据取自 东至县 志 从表中能看出 怀宁 当涂两县1 9 3 4 年7 月的降雨量只有2 8 和3 8 毫米 还不及历年平均值的一个零头 其余六个县也分别只有历年平均值的2 5 8 3 9 1 7 1 8 3 3 其它各县如桐城 望江7 月份滴雨未降 宿松为1 2 毫米 歙县为9 0 毫米 广德为8 5 毫米 定远为7 o 毫米 几乎没有降水 起不到缓 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用水恐慌的作用 1 这三个月对于庄稼的生长与来年作 物的播种是很重要的 如此少的降雨 是旱灾形成的重要因素 第二 连续的高温 以安庆一地为例 见下表 1 安徽省二十三年度行政成绩报告 第四编 第4 6 页 1 4 刺愀鞘贴靴论 文 1 9 3 4 年安徽旱灾赈济研究 表卜5 安庆1 9 3 4 年与历筇平均气温对照表 卜1 2 月 爿份六月七月 弋月九月 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1 9 3 4 年 2 6 23 1 8 3 1 52 5 32 1 11 2 58 3 平均气瀑 2 5 22 8 8 2 62 3 王8 0王王 96 o 注 l 温度单僚 2 1 9 3 4 年安庆各月温度资料来源 安徽省 十三年度行政成绩报告 第四编第4 6 页 3 平均温度资料来源 安徽省志气象志 第3 页 放上表可看出1 9 3 4 年下半年气温都高予历年的气温 8 月份尤其明显高 出近3 到了冬季气温也没有恢复正常 1 1 月高了0 6 c 1 2 月高了2 2 本年的降翁原本就眈往年少褥多 爵加上长时闻的高温 太陌持续地炙烤着大缝 势必造成水分蒸发量的加大 江河沟渠里的蓄水日渐减少 百姓的生活用水和农 敛生产罔水断绝 透此离温也是旱灾的诱因之一 第三 连年灾荒造成了政府和酉姓抗灾能力的减弱 进入2 0 世纪3 年代 安徽进入了塞然灾害频发阶段 从1 9 3 1 年到1 9 3 3 年 每年都遭受各种囱然灾害的侵袭 不但灾害发生的频度高 范围广 危害性也强 1 9 3 1 年 江潍流域爆发了百年不遇的大水灾 江淮流域一片汪洋 安徽凡乎 全境被淹 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无数 合计受灾4 8 县 占全省县数十分之八 被 淹嗣亩3 2 9 3 万余亩 占土地总面积7 0 灾民1 0 6 9 万 占人隧总额4 9 以上 死亡l l 万余人 为江淮地区遭灾最重的省份之一 至 了1 9 3 2 年 现实并没有老吾姓期望的那样能够有个风调雨顾的好年景 是年安徽春荒夏早 灾民以水藻 树叶为食 流亡载道 皖北2 0 余县及芜湖 安庆一带疾病流行 重疫之区全家丧生 全省灾民达百余万人 2 不容全省苦难的百姓喘一口气 紧接着1 9 3 3 年4 月到6 月 安徽连续大雨 沿淮 沿江及皖南山区1 0 数县遭水患 加以旱 蝗 雹灾 灾区5 7 县 灾民 8 0 0 余万人 3 连续三年严重的鲁然灾害耗尽了安徽省原本不太丰裕的民力 使褥贫困百姓 苟且偷生 中等人家也到了频临破产的边缘 天不遂人愿 1 9 3 4 年江淮大地再 李文海等 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 湖南教育出版社1 9 9 3 年版 第2 9 9 页 2 李文海等 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 湖南教育出版社1 9 9 3 年版 第3 6 5 页 3 李文海等 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缡 湖南教育滋舨社1 9 9 3 年舨 第3 9 4 页 1 5 东华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1 9 3 4 年安徽早灾赈济研究 次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旱灾 雪上加霜 连年的灾荒的打击也是本年旱灾惨烈的重 要原因 2 社会原因 邓云特在 中国救荒史 中认为灾荒是自然和社会两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他认为 自然条件虽为构成灾荒原因之一 而实非终极唯一原因 自然之地理环 境与气候变迁固无时无地而不有招致灾害之可能 然其所以能成其为灾害且达于 严重之境地者 实由于社会内部经济结构条件之恶劣所致 故自然环境之外部条 件 惟有通过社会经济结构之内在条件 方能发生影响 1 也就是认为在灾荒形 成过程中 社会原因项相比于自然原因更为重要 本次安徽旱灾的社会原因主要 有以下几点 第一 政府主要精力放在内战上 对水利工作不重视 投入的物力 财力不 足 安徽在历史上兴修了许多水利设施 对当时的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 用 民国以后 由于战乱等原因 水利建设逐渐荒废 以寿县安丰塘为例 原为汉代名臣孙叔敖所创 其功用在开引淠水 以灌溉淮南田地 在历史上与陕西泾 渠同为吾国重要之灌溉工程 历代迭加整治 迄有清不辍 故水利尚溥 民国以来 久失修 治 致淠源于断 小水之年 水仅能及塘外十二里 水大可远至十八里 然一遇旱年 则塘 田荒歉 收获大减 农民苦之 2 安丰塘只是民国时期废弛水利的一个典型例子 当时无论是中央还是安徽省 政府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内战上 其时 安徽省的西南部正处于战区 无论是对 鄂豫皖边区的 围剿 还是阻击江西的红军北上 安徽省在蒋介石的 剿共 计划中都居于重要地位 1 9 3 4 年4 月 国民党豫鄂皖3 省边区 剿匪 总部移 设安徽六安 由安徽省主席刘镇华坐镇围剿红军 1 0 月 国民党政府任命刘镇 华兼任安徽省保安司令全力 剿共 军费开支巨大 这在当时安徽省的概算中 得到了直接的反应 请看下面两表 1 邓云特 中国救荒史 商务印 e 馆1 9 3 7 年1 1 月出版 1 9 9 3 年 1 9 9 8 年再版 2 民国中央统计处编 中国水利问题与二十四年之水利建设 第5 6 页 1 6 刺袱举硕上毕业论文 1 9 3 4 年安徽旱灾赚济研究 袭i 6 安徽省地方1 9 3 3 1 9 3 5 年建设费概算表 窆缈 1 9 3 31 9 3 4 1 9 3 5 类别 经常f 2 5 0 1 4 12 4 4 2 2 31 8 4 1 9 1 i f i i 时门 3 0 0 0 06 3 5 0 02 5 7 5 0 0 注 单位元 资辩来源 安缴省二十四年度省县地方预算汇编 第1 9 一l l 页 表i 7 安徽省地方1 9 3 3 1 9 3 5 年公安赞概算表 年份1 9 3 31 9 3 41 9 3 5 类别 经棠f l 1 3 7 8 4 8 41 4 8 1 6 9 01 4 1 2 1 5 5 临时门3 0 3 4 4 0 3 8 2 8 6 2 3 7 7 0 1 7 注l 单位元 注2 公安费雹捺傺安团及矗剿共 费雳 资料爿乏源 安徽省二十四年度省县地方预算汇编 第9 页 从以上两表可以看出 建设费用远远小于公安费用 在这三年预算的经常门 中 建设费分别占公安费的1 8 1 6 1 3 原本不多的建设费分配到水利建设 上能有多少可想雨知了 虽然经过1 9 3 4 年的翠灾后 1 9 3 5 年建设费中临时门增 加了2 5 7 5 0 0 元 但相对于数目庞大的公安费 这一数字显得太渺小了 根本不 够包括水利建设在内的各种费用 因此 当1 9 3 4 年的旱灾发生时 安徽全省 所 设水站仅有十二处 盖因省库支绌 事先无力多购机器 届时则值各省同时纷购 致沪 锡 常 汉各厂 均告缺货 久之始在沪购得两架 连同建设厅原有西架 及向全经委会借来四架 职业学校借来一架 电灯厂调来一架 以之安设而已 偌大的 个省 只有这么几件灌溉设备 能有何用 杯水车薪都谈不上 第二 官员的腐败 安徽省主席多由军阀担任 他们不懂也不想发展生产 改善人民生活 只想掠夺民脂民膏 进入3 0 年代慝 安徽的省主席更替频繁 1 9 3 0 年1 月 囡民党政府免去石 友三省主席之职 以王金钰继任 不久 王电辞 2 月 任命程天放为省主席 3 月 又革去程的职务 任命马福祥为省主席 4 月 孙殿英又当上了省主席 4 个月的时间换了4 位省主席 这在民国的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9 月 国民党政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甜品考试题及答案
- 天津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
- 角膜再生微环境调控-洞察及研究
- 2025年高压电工复审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高级健康管理师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高级化工仪表维修工业务理论知识题库与答案
- 远程实时指导-洞察及研究
- 西藏养护工程管理办法
- bt项目公司管理办法
- 电气师属地管理办法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必刷】
- DB31∕T 1487-2024 国际医疗服务规范
- 防灾减灾安全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化妆品检测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2
- 机动车定损课件
- 心衰中医护理课件
- 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
- 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 课件 第七章 婴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
- 2025广西公需科目真题续集(附答案)
- 202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课件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