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论文)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问题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问题研究 专 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研 究 生:韩 霜 指导老师:高占春 副教授 摘要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新建商品房居民区逐渐成熟,城市社区 民主参与及自治建设日渐成为我国基层民主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的过程,主要由社区居民,业主委员会,居民委员 会,物业管理公司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完成。但由于相关立法的空白和 不完善,制度上的不足以及法律法规操作性不强,加上过去“单位制”观念还有 所残留,共同导致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建设过程出现了各种问题,社区治理 纠纷不断。 本文针对我国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所存在的问题,从居民参与,立法与 法规设立,政府行政干预的程度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度的原因剖析。 最终从城市社区发展的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加上对国内外先进治 理经验的分析与借鉴,提出了若干新的想法和具体解决路径,试图为城市社区民 主参与及自治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推广做一点贡献。 我国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目前总体处于尚不成熟的阶段,还有许多课题 需要解决。但是随着中国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必将会显 示出强大的活力,推动整个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为民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发 挥出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民主参与 社区自治 社区建设 制度完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study on the issues of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in residential community, and self-government specialty: the theory of marxism name: shuang han supervisor: zhanchun gao associate professor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olitics and economy of our country, as well as the gradual maturing of newly constructed residential community, the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nd self government has became a significant part of base-level democrat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life of our country. the process of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nd self-government is mutually completed by the participation of residents, owners committee, residents committee,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and relevant government affair departments. however the unit system still remains to some degree, with imperfection and absence of legislations and weak executions result in various difficulties, and cause continuous disputes in this new community management system.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ason for existing issues in this new management system with respect of residents participation, legislation and regulation establishment, an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etc. it also puts forward many innovative and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with the intention to contribute to the theoretical study and actual promotion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nternal mechanism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municip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analysis and reference of advanced governing experience abroad. currently, this community management system is still in its early stage. there are lots of problems to be solved. however,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democracy in china, the urge for this new system would grow stronger pushing the development of base-level democratic construction, politics and, economy forward. key words: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self government,community construction, regulation refineme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目录 1 绪论 . 1 1.1 主题的由来 .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1.3 研究方法 . 3 1.4 研究框架及基本内容 . 3 1.5 创新与不足 . 4 2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6 2.1 基本概念界定 . 6 2.1.1 社区与社会结构 . 6 2.1.2 基层民主和民主参与 . 6 2.1.3 城市社区民主参与 . 6 2.1.4 自治与城市社区自治 . 7 2.1.5 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的相关主体概念 . 7 2.2 理论基础 . 8 2.2.1 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论 . 8 2.2.2 西方关于社区治理的理论 . 9 2.2.3 我国关于社区治理的理论 . 10 3 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的启动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2 3.1 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建设的启动 . 12 3.2 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过程存在的问题 . 13 3.2.1 居民参与不足 . 14 3.2.2 物业管理缺乏规范 . 16 3.2.3 业主委员会身份尴尬运作不畅 . 17 3.2.4 弱化的居委会 . 18 3.2.5 社区治理行政化 . 19 4 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1 4.1 影响社区居民参与的原因 . 21 4.1.1 长久单位制影响参与习惯 . 21 4.1.2 现代生活方式导致社区认同缺乏 . 22 4.1.3 过多政府干预影响参与心理 . 2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4.1.4 制度因素影响参与深度 . 22 4.1.5 资源相对匮乏制约参与氛围 . 23 4.2 法律法规不完善影响社区参与及自治 . 23 4.2.1 业主委员会地位不清 . 24 4.2.2 物业管理立法不完善 . 25 4.3 政府的职能错位 . 26 4.3.1 政府行政职能“越位” . 27 4.3.2 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缺位” . 27 5 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的对策建议 . 29 5.1 社区内部组织的有效治理 . 29 5.1.1 提高社区自治主体的自主意识 . 29 5.1.2 确立业委会法律地位 . 32 5.1.3 居委会与业委会分权 . 34 5.1.4 社区内部民主化运行 . 35 5.2 社区外部环境的有效构建 . 36 5.2.1 规范政府行政部门的作用范围与限度 . 36 5.2.2 规范社会物管行业准则 . 38 5.2.3 社区文化塑造 . 39 6 结论 . 41 参考文献 . 42 致谢 . 44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4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 绪论 1.1 主题的由来 我们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定位我国的长期的工作重点,那么究竟怎样来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则成为了最首要的问题。经过长期的政治经济发展实践,我们走出 了一条把国家与社会的民主相协调,把间接与直接的民主相协调的道路,其中如何 推进城市基层民主的发展是当前理论和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经过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实践的展开,政治学和社会学等一些学 科在相关理论上都有了相当程度的研究,但从基层民主建设的角度系统研究社区 民主参与及自治问题还没有更多较完善的成果,这远远不能适应实践的需要,且 实践迫切需要的是解决社区建设实际问题的方法,这些都给了笔者巨大的写作欲 望跟动力。 其次,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建设的实践正在不断丰富。发起于上世纪 90 年代的社区建设,很多城市都借助居委会改革的机遇阶段,以先前的发展实践为 基础,紧紧把握住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这一突破点,设计出一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和城市社区管理建设的新思路,迈出了社区居民自治探索性的一步。而从居委会 辖区划分到社区自治组织的重构,从社区居民自治方式转变到政府职能转变,这 些社区民主参与和自治建设的实际探索,为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问题的研究 提供了一些可靠的实证经验。 根据笔者从社区实地调查和电话调查中得到的切身感受,发现无论是主管社 区建设的行政部门还是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的参与者,都有着对理论指导的迫切 要求和寻求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强烈渴望。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笔者完成此次研 究的愿望,为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主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0 世纪末,随着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在我国的兴起,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发 展及社区自治才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最近的二十年,有接近三 百篇的相关学术论文相继发表,而研究相关领域的专著也有近二十余部。 主要有:由徐勇著述的中国城市社区自治 ,这是我国首部系统研究居民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治的著作;王邦佐等编著的居委会与社区治理这本书系统的研究了居民委员 会组织体制、产生过程、资源体系、法律地位等问题,是研究居民自治领域的重 要著作。研究社区居民自治的论文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个:徐勇的论城市社区建 设中的居民自治,费孝通的居民自治: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新目标,马仲良的 城市社区自治是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生长点,和王颖的论社区自治建设 。 这些文献都对社区自治权力与国家权力的关系、社区自治权力的性质,以及社区 自治权力与社区党组织权力、物业组织权力等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这些以研究居 民自治为主旨的文章数量的增加说明居民参与及自治正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 关注。 将城市基层民主政治问题与社区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是近几年才兴起的。其中 有关城市社区基层民主政治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社区参与或自治上,有三种代表观 点:一是提出了城市社区民主对未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影响。如陈伟东发 表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7 年第一期中的社区治理与公民社会的发育和李景 峰发表的中国公民社会形成中的社区自治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一书。第二种 强调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是管理城市基层社会的重点。如俞可平的社群主义 一书和雷洁琼的转型中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 。第三种介于前两者间,代表著有 闫丽娟发表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 年第 5 期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与城市 社区治理 。 西方与我国相比有较早的民主传统,在关于市民社会理论的著作中就较早的 提出了居民自治的思想。很多西方学者认为社区居民自治是社区发展和民主发展 的必要部分,因而当代西方关于居民自治的研究一般常见于有关社区发展的理论 研究中。代表作有寻找社区(philip selznick,in search of community),公 民社会:历史和可能性(s.kairaj(2)业主大会 决定提前解除物业服务合同,物业管理企业拒绝退出的;(3)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时, 物业管理企业拒绝将物业管理用房和物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 资料移交给业主委员会的;(4)其它损害全体业主公共权益的情形。 ” 因此,现阶段人民法院在审理业委会参与的案件时应认可其一般的诉讼主体 资格,并重点审查其在具体个案中是否适格:首先需要确认业主委员会的成立符合 法定程序;其次,必须确定由业委会提起的诉讼经过业主大会授权,确保诉讼能 物业管理条例.2003 年 6 月颁布.第十九条 物业管理条例.2003 年 6 月颁布.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九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4 代表大多数业主的真实意思;再次,案件是否属于物业管理纠纷,是否涉及全体 业主的公共利益。如果以上四点均符合,那么可以认定业委会在其相关诉讼中是 适格主体,成为具有加以限制的诉讼主体地位的社团组织。 业委会法律地位的确定是是城市社区实现自治其中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只有 业委会的法律地位得到确认,才能使社区民主得到确定的实现形式,才能促使业 主委员会在行使职责的时候更有法可依,更加谨慎、负责,更好的维护为广大业 主的合法权益,使业主委员会的作用在社区治理当中发挥到极致,最大限度的代 表社区居民实现其合法权益,最大程度的优化社区管理,提高社区服务,从而推 动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建设的发展。 5.1.35.1.3 居委会与业委会分权居委会与业委会分权 居委会与业委会分权,联合治理社区,是实现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的新方式。 在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建设的理论研究中,居委会与业委会的关系始终困扰 着理论工作者们,究竟两者哪一个才是真正的社区自治组织,两者在社区自治当 中的作用究竟有何不同也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而实践中如何处理居委会与 业委会的关系,两者在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中应当具体负责哪些工作,如何 合作等都成为社区管理当中的关键问题。笔者认为,居委会和业委会都应当作为 社区自治组织参与社区的民主管理和自治管理。其在身份上是统一的,但在功能 上应当通过分权,联合起来对社区自治管理产生作用。其中,居委会主要承揽其 管辖地域内社区自治相关的党政工作,而业委会应主要对外行使其对全体业主的 代表权(如参加物业纠纷之诉讼) ,对内负责除党政工作外的其他社区自治工作, 例如组织社区文体活动,雇佣或解聘物管公司等。 从居委会应当负责的工作来分析,首先,由于当前行政化了的居委会本身就通 过街道办下达的命令和任务而包揽了很多社区行政工作,如社区民政医保工作、 社区人口普查工作、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等。其次社区党组织的发展和其领导核心 作用,能够极大的推动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的发展,由居委会来承担社区党组织 的工作,有利于社区居民及时的把社区治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反应给居委会,再由 居委会负责的社区党组织反应给上级党组织及相关政府部门,使群众的意见获得 了有效的传达和及时的反馈,更充分的体现了居委会是由人民选举,为人民服务, 受人民监督的基层自治组织和居民意志的代言人。再次,由居委会负责的作为领 导核心的社区党组织还能够为社区民主参与和自治建设把握好方向,使其绝不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5 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同时通过社区党组织成员中的党员带头作用,带领和 号召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民主建设和自治建设中去,为社区管理充实群众基 础,为基层民主增添力量。 从业委会应当负责的工作来分析,在上文所述的业委会的法律地位明确之后, 业委会在具备了民事主体地位和诉讼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理应作为业主大会的执 行机构,对外代表全体业主行使应有权利,维护社区全体业主的合法权益。而对 于社区内除党政工作以外的建设与管理事务,业委会应当在物管公司和其他社会 团体的配合下共同治理,包括社区管理矛盾的调解,纠纷的解决, 社区治安的联 防,社区文体活动的组织等,号召广泛的社区民主参与,尽量让每个业主都参与 到社区的民主管理和自治建设中去,更好的为社区的和谐发展和城市基层民主的 发展做出贡献。 这种居委会与业委会分权,联合参与社区自治的方式,不仅解决了居委会与业 委会谁是自治组织的问题,同时,将社区党组织并入居委会的方法从实际上解决 了社区管理机构冗繁,权力分散、权力重叠的问题。这种更合理的分配社区自治 管理权的做法,能够为实现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提供创新方式,为社区的民 主与和谐增添动力。 5.1.5.1.4 4 社区内部民主化运行社区内部民主化运行 城市社区内部管理的民主化运行是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的重要保障,民主在 社区的有效运行是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的重要体现。 城市社区民主自治的首要条件是民主选举,社区选举必须采用直选这种民主 方式,因为直选能够更广泛的体现选民意愿。 “改革选举的提名制度,以居民群众 提名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为主,以选举委员会提名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候 选人为辅;严格地维护投票现场的秩序,避免混乱场面,切实地体现公平、公正、 公开的原则” 。 城市社区民主自治的直接体现是民主决策,应充分发挥社区业主委员会和社 区居委会的作用,允许居民列席旁听业主委员会会议和居委会会议,以走访制、 召开临时扩大会等方式,广泛听取社区群众的意见,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的民 主及自治管理中来。 城市社区民主自治的重要内容是民主管理,要以社区居民为主导,把行政指 周剑: 社区民主-中国民主发展的新生长点.理论与改革2004 年第 1 期.p1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6 导与监督和社区居民自治联合起来,大力培养城市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成 立和稳固社区居民的自治组织,使其能够与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和行政机构有着紧 密且经常的联系,提高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能力,实现其与社区自治组织间的有效 互动,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公益事业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城市社区民主 管理和自治建设。 保障城市社区民主自治良性运行的条件是民主监督,应当扩大业委会和居委 会日常公务的公开范围,将其财政收支情况、政策实施情况,人员评估情况等都 加入到公务公开之列。并在城市社区内部实行民主评议制,加强居民的实时评议 和业主大会的专项评议,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在社区管理和发展 中的监督作用。 5.2 社区外部环境的有效构建 为了保证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建设的有效发展,不仅要注重社区内部组 织的有效治理,还要注重社区外部环境的有效构建。城市社区自治与建设良好的 外部环境是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中主要包括如何规范好政府行政部门的 作用范围与限度,如何有效的规范社区物管行业的规则,以及如何发展丰富的社 区文化生活。提高社区外部环境的构建才能够最大限度的配合社区内部组织的管 理,从而有效的推动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的良性发展。 5.2.15.2.1 规范政府行政部门的作用范围与限度规范政府行政部门的作用范围与限度 规范政府行政部门的作用范围与限度,能够为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提供良性 指导与监督,从而推动城市社区建设。要真正实现社区自治,政府管理模式必须 实现从“善政”到“善治”的转变。 这就要求政府在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发展的过 程中,进行“自我革命” ,不仅需要转变观念,更需要转变职能。政府职能转变的 实质是要求政府 “有所为,有所不为” ,即适当限制政府行政部门的作用范围与 控制政府行政部门作用的限度。 首先,政府需下放一些社会职能。街道办应支持和帮助社区居委会解决其无 法解决的问题,帮助居委会树立依法自治的崭新形象。使居委会对自治事务能够 不受街道办的行政干扰而拥有自主决策和执行的权力。居委会依法协助并监督街 道办职能的履行,同时有拒绝街道办不合理行政摊派之权利。在与业主委员会及 俞可平主编: 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年版. 引论. p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7 其他社区组织和团体的关系方面,政府应对其进行培育和监管,把社区保障、社 区服务等事务性工作从行政职能中分解出来,并交由业主委员会和其他社区组织 承担,社区业主委员会和其他社区组织应具有其独立性,与政府部门不应有行政 依附关系。政府在下放社会职能的同时,也应将社区内部事务之决策权、监督权、 财务自主权等同时下放,以实现社区的实质性自治。 其次,政府需回收一些行政职能。政府部门要从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中回收应 该由其独立承担的行政职能,如下派给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行政性收费项目、行政 数据统计项目等,杜绝将行政职能向社区业主委员会摊派。通过回收行政职能, 社区自治组织才能真正从政府的手中实现“松绑” ,从而改变自身严重的行政化倾 向,维护自身的独立性和社会性,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以推动社区自治的良性 管理和良性运转。 再次,必须严格规范政府的行政职能。目前我的过社会保障与服务体系的发 展还并不成熟,许多社会机制还需要更深入的自我调节,政府理应积极培育社区 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和团体。作为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建设的组织者,政府 应通过行政资源的有效应用大力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并从资金和政策 上对居委会工作给予持续性的支持与指导,维护居委会和业委会作为城市社区自 治组织的合法性地位,支持其在体制上的创新。 另外,政府还应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物业管理企业参与社区自治活动提供 良好的政策保证,并大力扶持社会物管企业的发展,对其实施强而有效的监督, 促使其积极参与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活动中去。政府还应积极培育城市社区 居民的参与意识,强化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的投入机制,加强相关资金投入。同 时,行政职能的行使需要严把尺度,避免过度干预,同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与政策体系,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最后,政府需要大力加强与居民沟通的职能。加强政府与城市社区居民的沟 通,不但能使居民增强民主参与及自治的积极性,还能更有效的帮助居民管理社 区事务。政府可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与社区居民的接触,并通过网络开展网 上自治。笔者建议可由居委会建设居民区局域网或论坛,或由业委会建立业主论 坛,使用信息发布和提供便民服务等形式逐步赢得居民信任,并取代各类商业网 站的小区论坛。居委会和业委会也可开设网上信箱,接受居民群众监督建议。试 着拓宽自治思路,实施网上“自治” ,根据现实情况,方便各个阶层的居民运用网 络参与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管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8 5.2.25.2.2 规范社会物管行业准则规范社会物管行业准则 规范社会物管行业准则是推动社区民主管理个自治建设的重要环节,能够为 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提供保障性服务。随着城市新建商品房的规模化,物业管理 成为社区民主管理及自治中一项非常重要内容,它关系到社区居民的民生大事,在 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当中是不可或缺的重点环节。对于城市商品房社区来讲, 只有社区内的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及服务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的协助社区业主 委员会和其他社区组织共同对社区进行自治管理,从而有效地推动城市社区民主 参与及自治的建设,为社区民主提供保障性服务。从前面造成社区民主参与及自 治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对社会物管行业进行规 范: 首先,需要对物管行业的法制进行完善。物业管理涉及到社区参与及自治中 各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必须以法律法规明确界定。例如香港就通过香港建 筑物业管理条例和众多法规对业主、物管企业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作了详尽的 具体规定。为此,国内物业管理行业要解决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学习 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加大行业法制工作力度,以完善行业的法治缺陷。 政府应当适时修订物业管理法 ,尽快完善相关立法条款和其他配套规章。 对于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来说,在文章前两章分析中,前期物管公司的选聘是影 响目前竞争市场行为不规范的主要因素,造成了社区民主和自治当中出现的很多 问题。笔者建议在前期物管企业的聘用条款中加大对开发商的行为约束,这样, 开发商虽可能与前期物管企业存在连带关系,但仍会关注该企业的业主满意度, 从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同行业竞争。从处理物业费欠缴问题的角度看,各国的处理 方法不同,新加坡法律允许物管部门对欠费住户实施断水以示惩戒,而香港主要 通过律师立案起诉来完成。我国物管行业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积极争取政法 部门支持,组建专门法庭和快速审判程序处理欠缴物业费问题。 其次,应当完善物管行业中介体系,建立招投标制度,健全竞争机制。要想 让城市社区民主管理和自治有一个质量和服务都有较高保障的物业管理公司来有 效的配合,就必须提高物管行业的准入,因为只有高质量的物业管理公司才能够 高效的配合城市社区相关自治组织的工作,从而推动社区民主和自治的发展。提 高物管市场准入的关键是推动市场中介体系建设。应当成立为物管交易服务的中 介组织,以形成有形的物管市场并制订交易规则、引入竞争机制,并成立监督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9 织,如投诉中心和仲裁机构等对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另外,我们可以借鉴已 被国外广泛使用的“无标底二步法” 来作为我国城市物管行业的招投标制度,这 有利于竞争的同时还能促进物管新技术的推广,能够引导消费升级,使各企业良 性竞争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发展。 再次,物管行业应当注重业企经营,树立品牌。针对目前城市社区业主对于 物业管理服务的满意率较低的情况,物管行业中要积极推行行业标准和质量体系 认证,便于对物管企业进行市场定位,以专业、规范的管理与服务,得到广大业 主和社会的认可。加强企业间的良性竞争,积极争创优,为业主提供更高品质的 产品与服务。物业管理中所涉及的工作大多很琐碎,因此物管工作必须在细节上 体现质量,赢得业主的信任与支持。另外物业管理企业不光要学习引进先进理念 和管理方法,更要结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积极创造竞争优势,树立企业形象, 打出品牌,培养优秀的物管工作者,优化服务质量,提升企业价值,进而有效推 动社区管理和建设,促进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的发展。 5.2.35.2.3 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塑造塑造 塑造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能够为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提供强有力的人文支 持。社区文化是中国城市社区管理的特色,和谐社区的发展要求较高居民文化素 质,搞好城市社区文化是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发展上档次的体现。社区自治 组织和社会团体通过动员志愿者活动等,倡导人们关怀和奉献,潜移默化地培育 社区居民的公德心和公益心。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还能满足城市社区居民的精神 需求,传播先进文化,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氛围,推动 精神文明建设。物管企业和业主委员会也能够通过社区文化建设使自己成为社区 住户的核心,增进相互的信任感和依赖感,从而提高住户自觉配合社区参与及自 治活动、积极遵守各项管理制度的意识,对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产生极大的 推动作用。 通过电话采访,笔者了解到北京望京西园的社区文化有着相当蓬勃的发展, 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极大的推动了社区民主自治的建设,笔者将这些宝贵的经验 总结为以下几点,可供借鉴参考: 首先,抓队伍建设,培养社区文化建设人才。根据社区群众的不同特点和业 余爱好,社区先后组建曲艺书画、棋艺等多个协会,还组建了羽毛球、乒乓球、 詹林坚: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招投标方法探析.北京房地产.2007 年第(02)期.p80-8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0 太极拳等多支队伍,参加人数多达 400 余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同时,主动加 强社区与辖区单位、学校等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他们文体人才众多的优势,为 塑造社区文化出力。经常组织各个协会各支队伍和辖区单位的文体骨干开展比赛、 表演和娱乐活动。 其次,抓阵地建设,建立社区文化载体。其一是宣传教育阵地建设。社区设 有宣传长廊、阅报栏、图书阅览室、党员电教室等,定期更换宣传专栏内容,组 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还经常举办时事、法律、健康、科普等方面的知识讲座, 一年来共举办了 10 多场知识讲座,受到居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其二是文艺表演阵 地建设。每逢元旦春节和“五一” 、国庆等重大节日都举办不同专题的文艺演出。 今年就和辖区单位联合举办了三场大型的社区演出活动,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响 应和踊跃参与,观看节目和参与的人数累计达 1 万多人次。既丰富了社区居民的 文化生活,又营造了积极向上、文明祥和的社会氛围。三是体育活动阵地建设。 办事处本身设立了健身活动室,购置了乒乓球台及一批健身器材,辖区群众参加 健身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都比较高。 再次,抓活动开展,丰富社区文化内容。紧扣时代脉博,与时俱进,开拓创 新,把社区党建与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将社区党建工作融入到社区文化 活动之中,形成了本社区党建的特色,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 根据北京望京西园的社区文化建设经验,城市社区必须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 活动中,使社区各种人才得到培养和锻炼,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得到充实和丰富, 使社区党建工作在社区文化活动中能得到了良好的体现与发展,溶社区文化建设 于社区民主参与和自治当中,推动社区建设的发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1 6 结论 通过对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问题的剖析, 笔者认为我国城市基层社区建设 的根本问题在于,必须加快适应社会体制和结构变革的需要,重新塑造城市基层 民主治理框架。而重塑城市基层民主治理框架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社区自 治” ,也就是说,要从培育和适应人的自主性出发,建立社区自治机制,使城市社 区民主参与及自治方式能够达到平等参与,民主协商和相互合作。 只有制度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推进城市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建设的发展。 需要逐 步创立社区治理过程中各种参与要素和制度要素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健康 体系。这种健康的体系从根本上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需要明确各参与主体的权 限,划分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管理活动中各参与主体间的责权,尤其要注意对政 府行政权力的限制。其次需要规定准入的标准,必须保障各社区自治组织和参与 社区民主及自治管理的物管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是符合行业准入的,且其行为的 实施是合法的,正当的。再次,需要实行民主的决策,建立起参与社区民主管理 及自治建设的各主体均认同并且能够遵照执行的民主决策规则,如过半数通过原 则和一致性原则等。另外需要强化监督体制,强而有效的监督体制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管理活动中的各个主体,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过 程中必须进行相互监督;其二,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对城市社区民主及自治 管理建设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积极的监督;其三,社区参与主体必须对政府相关职 能部门的权力行使进行监督。最后需要执行信息的公开,具体包括居委会事务公 开、业委会事务公开、政府事务公开等规则,保障社区民主管理及自治建设参与 者的知情权。这五个方面的规则不仅需要渗透到各个社区参与者的观念中,使之 形成行为习惯,还应当在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中充分体现出来,两者缺一 不可。否则,就会造成无法可依、无规可循或者有规矩而不遵守的局面,使得社 区民主参与及自治建设无法有序有效的进行。 从整个文章的分析,得到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我国社区建设的实践已开始向 多元民主治理和居民自治方向发展,虽然当前还有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但随着 法律法规趋于完善,市场体制逐步发展,社会结构加速转型,政府职能不断转变, 这些问题将逐一被攻破,良好的社区民主参与及自治建设必将成为未来社区发展 的大原则与大趋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2 参考文献 a a连续出版物连续出版物 1傅鼎生: “物权原理与物业管理”j.政治与法律2004,(6). 2冯俊: “物业管理中若干法律关系的思考”j.法学杂志2003,(24). 3任远、章志刚:“中国城市社区发展典型实践模式的比较与分析” j.社会科学研究 2003,(6) 4朱健刚:“城市街区的权力变迁: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j.战略与管理1997,(4) 5魏娜:“城市社区建设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 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1) 6冷熙亮:“国外城市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 j.城市问题2000,(1) 7周四新: “完善我国物业管理立法的构想”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0,(3). 8何彪、吴晓萍:“西方城市社区建设历程及其启示” j.城市问题2002,(3) 9孙荣等:“全球化过程中的城市管理与社区发展一一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j.中国 行政管理2005(2) 10 陈庆云等: “公共管理理念的跨越:从政府本位到社会本位” j. 中国行政管理 2005, (4) 11杨寅:“城市社区行政体制改革:方向、要点与法律修改” j.中国行政管理2005, (3) 12夏阳: “业主、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者关系之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 (8) 13严红: “业主委员会监督机制之法律思考”j.政治与法律2006,(1). 14丁刚毅: “新法规实施后物业公司的定位”j.现代物业2008,(9) 15陈雅丽: “社区参与: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j.党政干部论坛2002,(11) 16夏建中: “城市社区社会管理组织及其主要原因建造新的城市社会管理和控制的模 式”j.江苏社会科学2002,(1) 17walters m. & kent p., 2000,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property strata titlea survey and case study” j. journal of property research. 213. 18paul pierson. dismantling the welfare state? j.reagan, thatcher, and the politics of retrenchment, cambridge univ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方案设计中标公告范本
- 水库下穿隧道施工方案
- 泸州引流方案咨询
- 冠锦教育咨询方案
- 平安建设方案(初步定稿)
- 建筑总平面方案设计思路
- 造价咨询方案保障措施
- 航空运输行业工艺流程与规范
- 家具租赁合同示例
- 工程项目保修期专项工作方案(含工作安排与保障措施)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 部队军事体能训练课件
- 国有企业外部董事个人履职报告
- 2025年公共营养师三级考试试卷及答案
- 开工前安全培训教学课件
- 2025年皮肤科学常见皮肤病鉴别诊断练习试卷答案及解析
- 高铁隧道配套施工方案
- 足浴前台礼仪培训课件
- 三人合伙工程合同协议书
- 2025曲靖市事业单位定向招聘驻曲部队未就业随军家属(8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西现代物流集团第三次招聘109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