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悲剧性.docx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悲剧性.docx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悲剧性.docx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悲剧性.docx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悲剧性.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号 :24130701049南湖学院毕业论文 题目 :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悲剧性 Analysis of the tragedy in “The Great Gatsby” 作 者 届 别 2017届 系 别外语与商务贸易系 专 业 英 语 指导教师 职 称 副教授 完成时间 二一七年五月 Analysis of the tragedy in “The Great Gatsby”Long shuxianA Thesis SubmittedtoDept. of Foreign Language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Bachelor of Arts in Business EnglishSupervised byProf.Zhang guangxunNanhu College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Yueyang, HunanMay,2017摘 要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向读者全面展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社会风貌。了不起的盖茨比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这与它的悲剧性密不可分。主人公盖茨比的悲剧不仅体现了菲茨杰拉德的人生悲剧,也是当时社会悲剧的体现。同时, 当今中国的情形像极了那个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盖茨比的悲剧被不断地重演。关键词:盖茨比;悲剧;中国AbstractThe great Gatsby is an outstanding realistic work, which fully displays the social outlook of 1920s to readers. The great Gatsby can endure for a long time,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tragedy. The protagonist Gatsbys tragedy not only reflects Fitzgeralds life tragedy, but also reflects the social tragedy at that time. At the same time, the situation in China today is very similar to that of the times.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Gatsbys tragedy is constantly repeating itself.Key words: Gatsby; tragedy; China目 录摘 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 words1引 言3一、简介3(一)作者生平简介3(二)创作背景3(三)了不起的盖茨比故事梗概4二、了不起的盖茨比研究价值6三、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悲剧的表现形式及因素7(一)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悲剧的表现形式71、爱情悲剧72、“美国梦”悲剧8(二)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悲剧的因素9四、从盖茨比的悲剧中引发的实质思考12总结14参考文献15致谢词16引 言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以完美的艺术形式,讲述了 盖茨比 一个勤劳、勇敢、忠于爱情、忠于理想的美国青年追逐“美国梦”的悲剧, 深刻地展现了美国“爵士时代”那个金钱社会的冷漠与自私。古希腊大学者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 诗学 中关于悲剧创作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他认为情节和性格是悲剧最重要的两个成分。悲剧的功用在于使人产生怜悯与恐惧,以获得快感而使观众产生怜悯与恐惧之情, 主要在于情节的安排和人物性格的设定。一、简介(一)作者生平简介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1896 生于美国中西部明尼苏达州保罗市的一个商人家庭, 他的一生曾写过四部小说,分别是人间天堂、美与丑、了不起的盖茨比、夜色温柔, 除此之外, 还有短篇小说集爵士时代的故事等。 了不起的盖茨比问世于 1925年。 在这本书里,菲兹杰拉德以盖茨比的爱情悲剧在道德和精神方面揭示了富人生活的丑恶面, 以清醒的旁观者的眼光批判了美国梦的虚幻性和欺骗性, 以盖茨比的死亡作为一外沉痛的教训, 唤醒人们看清纸醉金迷的生活背后的虚假。(二)创作背景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而特殊的时期,史称“喧嚣年代”,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19年到美国经济大溃败之前的1929年这10年。几个方面的因素构成了这个时代的特殊性。首先,美国正处在新旧交替的历史交叉口,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让美国从农业文明迅速进人了工业化的现代社会。同时,在一战后期参战的美国,因没有受到战争的重创反而大发战争财,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其时主要处于的政府实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即主张让自由市场自行其道地运作,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干预越少,将能使经济运作更有效率。这创造了奇迹般的“柯立芝繁荣时代”。所以,当时美国国内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交通、矿产、建筑业扩展迅速,电器、汽车制造业猛然倔起,汽车、电器设备、家庭机械、加工食品和成衣开始进人家庭,给不少美国人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舒适。地产交易、股票市场特别活跃,一些投机家在这类赌博性行业中一夜之间成为暴发户。财富的多少成了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人们开始了盲目地赚钱,赚“快”钱,赚更多的钱;追逐变富裕,变得更富裕同时,美国的享乐主义、斯宾塞的进化论和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哲学在美国大行其道,传统清教徒式的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所推崇的“勤劳节俭”等思想,逐渐被追求个人财富、享受物质生活等消费享乐主义所取代。(三)了不起的盖茨比故事梗概了不起的盖茨比并不是直接从主人公入手,而是从第三方尼克的口吻叙说了主人公盖茨比的整个故事,尼克从中西部故乡来到纽约后,他所住的地方的旁边正是盖茨比的豪宅。盖茨比的豪宅里每晚都会举行盛大的宴会。尼克和盖茨比在聚会中相识,故事情节就这样展开了。年轻时候的盖茨比并不富有,他是一个普通的少尉军官,却爱上了一位叫黛茜的姑娘,黛茜也对他情有所钟。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盖茨比派遣前往欧洲,因此黛茜却和他分手,转而与一个富豪家庭的纨绔子弟汤姆结了婚。黛茜结婚之后的生活并不美满幸福,因为她的老公汤姆在外有情妇。然而黛西即使嫁给了有钱人,但是物质上的满足并不能填补黛西精神上的空虚。黛西的离开,让盖茨比痛苦万分,他坚信是金钱让黛茜背叛了他,于是立志要成为富翁。几年之后,盖茨比成功了。盖茨比在黛茜府邸的对面建造起了一幢豪宅。盖茨比每天挥金如土,彻夜笙箫,一心想来引起黛茜的注意,以此来挽回失去的爱情。盖茨比对黛西的痴情深深感动了尼克,尼克便去拜访了久不联系的表妹黛茜,并且把盖茨比对她的心意一五一十的转达了。自此之后黛茜与盖茨比在尼克的传达之下两人经常秘密私会,黛西在与盖茨比相会中时时有意挑逗,盖茨比也欣然听她随意摆布,并且天真地以为那段失去的爱情有了回转的结局。然而盖茨比没想到真正的悲剧却在此时此刻正在悄悄上演。盖茨比所心爱的黛茜早已不是以前那个单纯美丽的黛茜,黛茜只不过是将她和盖茨比目前的这种暖昧关系用来填补自己精神上的空虚。尼克察觉到了黛西跟盖茨比的这种暧昧关系是带有目的的,但是已经为时已晚。有一次,黛茜在心绪烦乱的状态下开车,一不小心却撞死了丈夫汤姆的情妇。盖茨比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黛茜,一概承担了撞死人的责任。没想到的是,黛茜已打定主意抛弃盖茨比,并且在汤姆的唆使之下,承认这场车祸是盖茨比所为,最后汤姆情妇的丈夫开枪打死了盖茨比。盖茨比最终彻底的作为了黛西的牺牲品,到最后盖茨比到死都没有发现黛茜脸上嘲弄的微笑。二、了不起的盖茨比研究价值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的重要价值在于,它通过盖茨比的悲剧深刻揭示了美国复杂而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当时人们的价值和道德观念的颓丧。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上至美国政府推行外交政策, 即 “金元外交”,下至平民老百姓的拜金热,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发生了严重的裂变,形成了空前的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金钱取代了上帝,整个传统秩序全面解体。“美国给了全世界每一个人均等的机会,只要努力奋斗,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一“美国梦”已经失去了它最原始的意义,对于金钱的盲目追求使人们渐渐失去了人情味,头脑日趋空虚, 信仰出现危机, 人类的悲剧不断地上演。自一九二五年四月 了不起的盖茨比 正式出版起, 到如今已经八十多年过去了, 这部小说被一版再版,对它的评论也层出不穷,好评不断。 这样一部小说缘何能够经久不衰? 有人曾说:真正伟大的作品,一般都是悲剧,人类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因此,笔者认为,正是由于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所体现出来的悲剧意识,使得这部小说成为美国现代甚至世界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盖茨比的悲剧不仅仅反映了菲茨杰拉德的人生悲剧及当时的社会悲剧,也反映了整个人类的悲剧,而且,在当今的中国盖茨比的悲剧正不断地被重演。三、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悲剧的表现形式及因素(一)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悲剧的表现形式1、爱情悲剧小说主人公盖茨比的爱情悲剧正是因为在自己年少时爱上了一个叫黛西的姑娘,黛西也对盖茨比情有独钟,但是最后他们两人并没有获得美满的爱情结局。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盖茨比被派遣前往欧洲,因此心爱的姑娘黛西于是就和他分手了。不久之后,黛西嫁给了一个纨绔子弟汤姆。这也正是盖茨比爱情悲剧的初始阶段。盖茨比由于黛西的离开伤心欲绝,他坚信是金钱让黛西背叛了自己心灵的纯洁,于是立志要自己有所作为。几年之后,盖茨比成为了富翁。为了挽回自己失去的爱情挽回自己的爱人,他就在黛茜府邸的对面建造起了一幢豪宅。每天晚上邀请很多豪门贵族来参加聚会,为的就是能够在参加聚会点人群里得知黛西的消息。最终,在一次聚会上,遇到了尼克,得知他是黛西的远房表亲,盖茨比欣喜万分,希望能够让尼克邀请黛西到自己加来做客,这样他就能跟她就续前缘。就这样,尼克成功的做了盖茨比与黛西的牵线搭桥人。黛西和盖茨比再次重逢,但是这次重逢引起了黛西的丈夫汤姆的不满与憎恨,于是,盖茨比,黛西与她的丈夫汤姆三人一起决定摊牌讲清楚。盖茨比急切渴望黛西能够和他的丈夫离婚,希望能和自己重新在一起,但是汤姆却在大庭广众之下,奚落嘲弄着盖茨比的出身平凡卑贱,完全配不上自己的妻子,并且盖茨比所获得的钱财是靠走私各种非法私酒而大大发了一笔横财,是一种不义之财,称不上是豪门贵族之人。此后黛西由于精神上受到了强烈的刺激,有一天晚上开车不小心撞死了丈夫汤姆的情妇-茉特尔。(茉特尔是威尔逊的妻子)到这里,盖茨比的爱情悲剧正在慢慢上演。在这场不幸的事故发生之后,盖茨比依旧还是渴望着黛西能够回心转意。在盖茨比的心目中,他心爱的姑娘黛西一直都是那么的纯洁无暇,温柔美丽。可是实际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黛西一直都是虚伪的,她是一个在拥有美丽的外表下,却一心只看中金钱并且既自私又自利的女子。在她不小心撞死威尔逊的妻子莱特尔那一夜,她却毫不犹豫的将罪名嫁祸于无辜的盖茨比,然后跟着汤姆悄悄的逃走了。然而一心想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的盖茨比却始终相信黛西会跟他远走高飞,并且盖茨比为了黛西而顶替是造成这场车祸事故的罪魁祸首,但是这一切并没有盖茨比想象的那么简单而美好。我们都知道黛西对盖茨比的爱是建立于金钱的基础上。盖茨比对黛西的认识以及对他和黛西的这段感情的认识全都是错误的,并且他们的这种爱都是盖茨比一厢情愿的,所以这也就是盖茨比的爱情悲剧中的升华。黛西和汤姆策谋着把车祸事故的肇事者嫁祸给无辜的盖茨比,此后,失去理智的茉特尔丈夫威尔逊,用枪打死了杀死是他妻子茉特尔的“凶手”盖茨比。盖茨比死了之后,黛西和汤姆选择到外面旅游,认识他们的人当中没有谁会清楚他们夫妻二人的去向,而仅仅只有尼克给拥有悲剧人生的盖茨比举办了一场及其简朴的葬礼,冷冷清清的葬礼现场,没有人来参加,没有人来送盖茨比最后一程,甚至也没有人对死去的盖茨比表达一些尊重。这就是主人公盖茨比的爱情悲剧,他就这样以悲剧的人生开头,同样的以悲剧的人生了结了他的一生。2、“美国梦”悲剧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人公盖茨比出生于美国中西部明尼苏达州的一个小镇上的贫苦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庄稼人,盖茨比的出生卑微和出生于“名门望族”的黛西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之间的阶级等级性也由此而显得更加的突出。盖茨比和黛西之前之所以能够对上眼,是盖茨比虚幻的家财万贯给黛西造成的一种物质上的安全意识,黛西认为经常挥金如雨的盖茨比和自己是同属于同一个阶级地位的人,实际上我们看到的真实的盖茨比却不是这样的。我们引用小说中的一段文字,例如:“每个星期五从纽约的水果商那里运来的五个板条箱的橘子和柠檬,在周一的时候会变成果皮,仍在屋子后门外,堆的像个小山,数百尺的篷布和大量的彩灯可以把盖茨比巨大的花园装饰成一颗圣诞树,自助餐桌上摆满了各种凉菜,加了香料的烤火腿,鲜亮动人的沙拉,金黄的烤乳猪和火鸡,吧台上还放满了各式各样的洋酒。” 小说中描写的盖茨比这一炫富的场面其实都是带有目的性的,是想通过这样的场景来展示盖茨比的财富,然而盖茨比天真的以为自己能够通过所累积的财富以此来摆脱自己卑微的地位,成为上流阶级社会的人。盖茨比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在当时的美国社会里机会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白手起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发家致富,过上有钱人的生活,来实现自己的美国梦。例如,众所周知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他同样跟盖茨比一样出生于贫苦家庭,他十岁就辍学,但是凭借着自身的不懈努力与奋斗从印刷厂的穷学徒变成了富有的企业家,同时也是在美国文学史上享有丰厚名誉的政治家。还有依靠搞个人发明和创作的科学家爱迪生,还有发明汽车的福特等等,他们都是跟盖茨比一样有着相似的卑微出身,却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社会的认可与尊敬。但是像盖茨比这样的人来说,想通过财富来摆脱自己的命运是往往行不通的。就像小说中的汤姆和乔丹的对话:“乔丹调凯道:“调查结果显示他是个牛津校友啊!“牛津校友!”汤姆露出鄙夷的神色。“他要是牛津校友才活见鬼呢!”“你们瞧瞧他穿的那身粉红色的衣服。”“和衣服没关系,他是个牛津校友。”“恐怕是墨西哥州的牛津吧。”汤姆不屑一顾。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即使盖茨比现在家财万贯,那些出身显赫的上流社会阶层的人对盖茨比依旧是不屑一顾,他们也不承认盖茨比现在的社会地位,认为盖茨比骨子里依旧是穷光蛋一个,不可能融入到上流社会的生活圈子当中。由此可见,盖茨比想要实现他的“地位梦”恐怕也是很难实现的。(二)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悲剧的因素所谓悲剧,它渊源于古希腊,由酒神节祭祷仪式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 在悲剧中,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受尽磨难,甚至失败丧命,但他们合理的意愿、动机、理想、激情预示着胜利、成功的到来。 在作者的身上我们明确地找到了盖茨比的身影, 作者自己也曾经说过:“有时我不知道姗尔达和我到底是真人,还是我一部小说里的人物。”菲茨杰拉德家境并不富裕,早年随父母去美国东部,父母失去工作后,他又随之返回西部老家,一九一三年,他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学习,一九一七年应征入伍,在此期间,他认识了名叫姗尔达赛尔的富家小姐,但由于他身无分文, 他的求婚被拒绝了,这件事给年轻的菲茨杰拉德很大的打击,一九一九年他退伍后去了纽约,决心要挣大钱,赢回姗尔达。 在他的第一部小说人间天堂出版后,他一夜成名,并火速同姗尔达结婚,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婚后他们夜夜歌舞升平,过着放荡不羁、纸迷金醉的生活。 在这个时期,“有的是没完没了的宴会,唯独没有工作”。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于一九二七年去了好莱坞,靠编写电影脚本来维持生计。 一九三零年姗尔达患上了精神病,经常住院治疗,医疗费高昂,不堪负担,菲茨杰拉德借酒消愁,结果嗜酒成癖,于一九四零年因心脏病发作去世,时年仅四十四岁。 菲茨杰拉德在年轻时拥有“合理的意愿、动机、理想”,并暂时得到了实现,但是人生本身的悲剧性即使是菲茨杰拉德也摆脱不了, 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黄土一抔。那么菲茨杰拉德的生命旅程恰恰就体现了悲剧的因素,这也正是了不起的盖茨比悲剧性的源头之一。菲茨杰拉德的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盖茨比, 这个出身低微,家境贫寒的小人物,从小就有远大的理想,为了追寻自己心爱的女孩而不断奋斗,五年后他成了暴发户,自认为自己的努力能够赢得往昔女友的心,并希望能够和这位“黄金女孩”重温旧梦,可是盖茨比的梦想只是空中楼阁, 而他至死都没有意识到他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一场梦。 年轻的菲茨杰拉德天性敏感,一致认为自己是个“富人中的局外人”,通常因“自惭形秽而痛苦万状。”这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心态是金钱造成的,然而但作家因为金钱而被拒之婚门之外更是痛苦不堪,他就像盖茨比一样发誓要赚大钱,以赢得美人归。他非常了解姗尔达的内心及她向往的生活,像黛西在盖茨比的心目中一样。作家把姗尔达及她所属的社会阶层看作一体,作为自己的至上理想来追求。 在小说中,盖茨比心中的梦正是被作家所实践了的,但是作家却没有把小说写成自己的自传,他对于人生有一种本能的悲剧感,在他的一篇自传性文章崩溃中讲到,在他的文学生涯刚开始时,“所有进入我头脑的故事便都包含着某种灾祸 在我的长篇小说里, 可爱的青年走向毁灭,短篇小说里的宝石炸得无影无踪,我的百万富翁也如托马斯哈代的农民一样,是美丽的,注定要遭到厄运。”盖茨比把黛西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对象,可悲的是,黛西远没有他的梦想那样美好,盖茨比不惜一切代价奋力追求的理想化身不过是个外表美丽、心灵空虚的世俗佳人。最后由于黛西的背叛导致盖茨比无辜惨死,盖茨比被他的理想化身所遗弃,为空虚的梦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盖茨比的悲剧在于他一直不能理解黛西的思想动机,不能理解她所属的那个世界的复杂性。他只看到那个世界表面上的欢快和高雅,却不明白隐藏在背后的冷酷。那世界上的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一直采用表里不一的手腕,利用狡诈、尖刻的手段。作者通过尼克的观察,让读者看到那一时期盲目的物质追求引发的悲剧,看到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后面精神的脆弱和道德的败坏。 唤醒人们对错误的“美国梦”的认识。 与那些有钱人相比,盖茨比与他们有着本质的不同。正如尼克所说的:“他们是满不在乎的人 他们砸了东西,毁了人,然后就退缩到麻木不仁、漫不经心,或者不管什么使他们维系在一起的东西中去,让别人去收拾他们的烂摊子” 四、从盖茨比的悲剧中引发的实质思考 盖茨比的悲剧在反映了作家的悲剧意识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反映了“美国梦”的破灭。“美国梦”有着悠久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美国历史的早期。 它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也有人曾把“美国梦”诠释为“财富梦”、“出人头地梦”、“爱情梦”的综合体。小说中的盖茨比是“美国梦”最忠实的信奉者,然而,梦毕竟是梦,人人都能获得平等,人人都有信仰自由, 这只不过是美丽的泡影, 随时会破灭。 当时的美国,传统的人生信仰和道德准则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一吹而散, 正义与信仰都成为了骗人的鬼话, 战后美国年轻人眼中的世界正如菲茨杰拉德所说的那样:“所有的神明统统死光, 所有的战争都已打完,所有的信念全部动摇。 ” 在这样一个丧失了理想的社会中, 盖茨比依然拥有热烈而浪漫的光辉人物性格, 他的希望和浪漫的天赋阻碍了他看清当时社会的真正面目, 并不顾一切追求子虚乌有的浪漫爱情, 而他的心灵始终没有因为金钱而被腐蚀,为了爱情他宁愿挥霍所有的钱财。 盖茨比对于“美国梦”的执着追求,他忠于自己和自己理想的精神,将自己的意志坚持到底,他的梦想与现实不可调和的矛盾虽然导致他最终走向了极端, 为此他甚至可以付出生命的代价,他的悲剧也就由此而生。 盖茨比的悲剧被一而再,再而三地阐释,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盖茨比的悲剧在一些大中城市上演,它具有的其他作品不可取代的现代意义。今天的中国与那个时代如此相像:虚荣、金钱、权力,以及非法的商业操作,欲望在灯火辉煌中毫无保留的释放,人们整日谈论名流和名牌,没有哲学、诗歌和真正的学校。 走在大城市的街道上,迎面而来的全是陌生的人,你渺小得如同撒哈拉沙漠里的一粒沙子,高高楼房是你企及已久的家,然而却要背负沉重的贷款,橱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你可望而不可及,有时你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如今中国人民的物质欲望已经位居全球榜首,赚钱成了人们的唯一目的。地铁里来来往往的人,脸色苍白,面无表情,似乎你所见到的都是同一个人。在金钱的时代,人情如同纸薄,到处都是人走茶凉,人们的精神生活更是不堪一击,作为社会主力的年轻人每个夜晚总是沉醉在灯红酒绿之中,然而却无法逃脱时代的囚笼,他们在不断地自我追求和自我超越中推动着时代的发展,最终成为历史的牺牲者,继续演绎盖茨比的悲剧。 总结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最成功的一部作品,它的悲剧性不仅存在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同样也存在于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中。 它不仅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 也引发了我们对当今社会的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