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PPT课件.ppt_第1页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PPT课件.ppt_第2页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PPT课件.ppt_第3页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PPT课件.ppt_第4页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章自身免疫病 1 第一节概述 2 一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 autoimmunity 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 即在某些情况下 自身耐受遭到破坏 机体免疫系统针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 体内检出自身抗体 autoantibody 或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 autoreactiveTlymphocyte 3 自身免疫病 autoimmunedisease AID 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而导致的疾病状态 4 二 自身免疫病的分类与特征 5 一 分类1 按自身抗原分布的范围分类 1 器官特异性 2 非器官特异性 3 中间型 6 2 原发性或继发性自身免疫病继发性自身免疫病 由特定外因所致 如眼外伤后的交感性眼炎 原发性自身免疫病 与外因无明显关系 可以是器官特异性 非器官特异性或中间型 7 3 按病程分类 1 急性局限性 如特发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 急性全身性 如EB病毒感染后出现的多种自身抗体 3 慢性局限性 如重症肌无力 4 慢性全身性 如类风湿 SLE 8 表17 1自身免疫病的图谱 器官特异性 非器官特异性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原发性黏液性水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甲状腺毒症特发性白细胞减少症恶性贫血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活动性肝炎Addison病隐源性肝硬化绝经过早 少数病例 溃疡性结肠炎重症肌无力Sj gren综合征少年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Goodpasture综合征硬皮病寻常天疱疹皮肌炎类天疱疹盘状红斑狼疮交感性眼炎多发性硬化症晶状体源性葡萄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9 二 自身免疫病的共同特征1 某些AID有明显诱因 但多数病因不明2 女性多见 随年龄增高发病率增高 有遗传倾向3 患者外周血中存在自身抗体和 或 针对自身抗原的致敏淋巴细胞4 疾病的重叠现象5 病情迁移 发作与缓解反复交替6 免疫抑制药物有一定疗效 10 第二节异常自身免疫应答的发病机制 11 一 自身抗原方面的因素 一 自身抗原的改变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暴露新的抗原决定簇1 自身抗原生物因素抗原发生构像改变抗原被修饰或降解视为异物而被排斥2 自身抗原量的改变 12 二 隐蔽抗原的释放体内某些组织或器官 如脑 眼晶状体 睾丸 精子 由于特殊的解剖部位 在正常情况下不与免疫细胞接触 称为隐蔽抗原 这些抗原在胚胎期不与免疫细胞接触 故相应免疫活性细胞未被消灭或抑制 隐蔽抗原外伤 感染隔绝屏障被打破释放入血或淋巴系统激活相应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AID 13 三 针对外来抗原的抗体与自身抗原发生交叉免疫反应 14 二 免疫活性细胞方面的因素 一 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逃避 克隆丢失 在胸腺或骨髓内的分化或成熟过程中自身反应性T B淋巴细胞基质细胞提呈的自身抗原肽 MHCII类分子凋亡此为阴性选择所致的 克隆丢失 胸腺或骨髓功能障碍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可逃避阴微环境改变性选择免于被排除进入外周血循环后与相应自身抗原应答AID 15 二 淋巴细胞突变淋巴细胞理化 生物因素淋巴细胞突变抗原识别能力异常对自身抗原产生应答 16 三 淋巴细胞旁路活化1 Th细胞旁路2 多克隆激活3 独特型旁路 17 无辅助信号无自身免疫病耐受TH自身抗原辅助自身免疫病交叉抗原或与药物结合 A B A 正常情况下 针对自身抗原的Th细胞或克隆被排除 或功能受到抑制 故不能辅助效应T B细胞发生自身免疫B 交叉抗原或药物与自身抗原结合 可通过其新的抗原决定簇激活相应的新的Th 导致自身免疫病 18 自身免疫病 膜相关抗原图17 2TH细胞旁路活化机制示意图 C 19 2 多克隆激活 TH T或B 多克隆激活剂 如EBV 细胞内毒素 自身免疫病 无辅助信号 自身抗原 耐受TH 图17 3多克隆激活剂示意图自身反应性T B细胞可通过多克隆激活剂 如EBV或细菌内毒素 直接被激活 20 EBV感染患者体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 少部分是特异性抗EBV抗体 抗肌蛋白抗体 抗RBC抗体 抗核蛋白抗体 抗淋巴细胞抗体 21 辅助 图17 4A独特型旁路自身反应性T B细胞带有的 公有独特型 可与微生物诱导的抗体或微生物本身发生交叉反应 从而引起自身免疫反应 22 图17 4B独特型旁路 抗病毒抗体在结构上与病毒受体相似 其抗独特型抗体即是针对宿主细胞膜上病毒受体的自身抗体 23 三 免疫调节机制紊乱1 MHC II类抗原表达异常2 细胞因子产生失调3 抑制性免疫调节作用减弱 24 四 生理性因素1 年龄2 性激素五 遗传因素的作用1 AID发病的家族性倾向2 MHC与AID易感性关联 25 第三节自身免疫病患者检出的自身抗体 一 抗核抗体 二 RF 三 APL 四 ANCA 26 第四节自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