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考历史三模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考历史三模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考历史三模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考历史三模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考历史三模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考历史三模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 春秋近300年,大小战争约500场,会盟数十次。春秋会盟的礼仪主要有会而定盟、除地为坛、起草盟书、歃血为盟、昭告神灵、宣读盟书、藏书盟府、飨宴等。盟主通过会盟来制定新的等级礼,请侯国的排列次序由盟主确定。这反映出()A. 礼仪规范成为争霸工具B. 宗法血缘观念荡然无存C. 春秋争霸促进局部统一D. 周王共主地位得到维护2. 史学家翦伯赞说:“汉代的统治者,把它当作一种材料,筑成了一条文化思想的狭路。在狭路的起点,写着知识分子由此入口;在狭路的终点,堆积着大堆的禄米。为了获得禄米,必须通过这条唯一的狭路。”材料中的“它”是指()A. 推恩令B. 儒家思想C. 察举制D. 恩荫制度3. 梦粱录载:“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挂四时名画,装点店面向绍兴年间,卖梅花酒之肆,以古乐吹梅花引曲破卖之”材料主要反映出()A. 商业行为的规范B. 经济重心的南移C. 商业文化的扩展D. 社会时尚的变化4. 魏源在论及元代省域时写道:“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元代这一做法()A. 使国家决策权日益集中B. 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C. 扩大了地方机构的自主权D. 保障了行省内部分权制衡5. 1884年,两广总督张树声在遗折中写道:“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驯致富强,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这主要表明,张树声呼吁()A. 认真研究世界形势B. 扩建学堂开启民智C. 进行政治制度改革D.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6. 1905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题为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的文章,首次用科学方法研究郑和,并大力宜传郑和,开启了中国人“寻找”和“发现”郑和的百年航程。在当时,梁启超研究和宣传郑和的主要目的是()A. 振奋民族精神B. 发展航海事业C. 探究历史真相D. 反对专制统治7. 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知识分子高呼:“我国青年不可不放眼以观世界”“投一国于世界潮流之中潮流所及,莫之能违。于此而执特别历史国情之说,以冀抗此潮流,是犹有锁国之精神,而无世界之智识”。先进知识分子强调的是()A. 西方文明的普世价值B. 青年应当具备国际视野C. 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D. 历史发展潮流不可违背8. 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可以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材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 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限B. 能处理国家间一切关系C. 加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D. 是中美关系缓和的产物9. 古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说:“雅典戏剧开演前的一些仪式也发挥着城邦教化的功用。比如,为国牺牲公民的子女被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会当众宣布他们可以在成年前得到城邦抚恤金,然后这些遗孤又被请到剧场里的荣誉坐席。”上述材料表明,雅典城邦组织戏剧演出旨在()A. 培育公民的独立人格B. 促进人文思想传播C. 增强城邦内部凝聚力D. 推动自由观念形成10. 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二个枢密院令,确立了公开竞争的考试制度。英国文官,不得参与党派活动,不与政府政务官员共进退,他们是“中立”的,是超党派的,他们只要没有违法犯罪的行为,是不能被轻易免职的。国家几乎所有的重要议案、法令、文件,都是由高级文官起草的。下列关于英国文官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 有利于政治局势的稳定B. 促进了行政管理专业化C. 形同于中国古代科举制D. 是内阁制度成熟的标志11. 布哈林在与托洛茨基等人论争时说:“俄国将拉着农民的大车以蜗牛爬的速度建设社会主义。”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召开前夕,布哈林向农民发出号召:“发财致富吧!发展自己的经济,不要担心有人压制你们。”材料表明布哈林主张()A. 推广大型集体化农庄B. 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鼓励农民自由耕种土地D. 降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12. 2018年,世界500强上榜企业中,美、中、日分别为126、120、52家,其中中国公司数量已保持了连续15年的增加。上榜的全球互联网六大公司中,中美两国各占三家,且所有互联网服务公司排名较前均有大幅度提升。房地产公司均来自中国。由此可以得出()A. 美国经济一枝独秀B. 中国创造引领世界C. 传统产业转型加速D. 新业态成长迅速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2.0分)1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社会。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等的平民社会。就宋代而言,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学术思想亦如艺术,亦均随时代而变。 -节选自钱穆理学与艺术材料二:除盐、铁和贵族需要的奢侈品之外,中世纪西欧的庄园可生产本身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庄园里的每一个农户也以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生产着自己所需要的布匹等日用品。 中世纪的全盛期是 10-13世纪,其标志是人口的稳定增长。许多新的农业村落的建立、城镇的发展和原有乡村可耕地的稳定扩大,都证实了这一点。在那个时期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辉煌壮观的建筑、秩序井然的政府组织、封建骑士制废和大学-都取决于朝气蓬勃、发展壮大的农民社会所增加的农业财富。军事、政治和经济权力在领主手中的集中,鼓励了自治封建诸邦的发晨。 -改编自美布莱恩蒂尔尼、西德尼佩因特西欧中世纪史等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欧庄园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庄园对西欧近代社会转型起到的作用。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如表前清历朝财政收入结构比较表年代田赋盐课厘金关税岁入(两)比重(%)岁入(两)比重(%)岁入(两)比重(%)岁入(两)比重(%)175329387270117/43011184129437274711/435111888332442751101360182317301903371938130513162517305332注:厘金是中国自清代至中华民国初年征收的一种值百抽一的商业税,创行于1853年。-摘自申学锋清代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变化述论从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5. 材料:在义和团事件后,当清政府积极打算采用西法来富国强兵时,它终于看到了需要按西方模式修订法律。自从政府开始主动提倡工商业以来,对民法和商法的需要就变得明显起来了;与此同时,中国人终于逐渐认识到不平等条约的种种不利,并希望取消治外法权。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按照西方模式修改法律和修改司法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事实上,英国、美国和日本在它们1902年和1903年签订条约时已经要求修改。结果,清政府在1902年决定着手修订法律和司法管理的准备工作。从1906年起,政府聘请日本法律专家帮助編纂新的刑法以及民法和商法。新刑法的草稿则在1908年完成,以日本刑法为范本;新刑法规定,惩罚限于死刑、监禁或罚款。这样,以前所有的肉刑都被废除了,同时又引进了缓刑和假释的新的做法。在犯罪名目中,又增加了涉及外交事务选举、运输和交通以及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犯罪行为。结果,它实际上与其说是大清律例的修订本,不如说是一本崭新的刑法典。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根据材料,指出清政府修订法律的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所编纂的新刑法的特点。16. 材料: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提出美国收缩战线、越南战争越南化、用亚洲人打亚洲人的“新亚洲政策”。西方报刊称之为“尼克松主义”或“关岛主义”。尼克松在1970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以“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为三大支柱的“新和平战略”,并指出后两点是对共产党国家政策的两个方面。在以后一些政策声明里,他又把这一“新战略”与尼克松主义”交替使用。1971年和1973年,尼克松又宣布,此主义代表美国对全世界的基本立场,是美国对待其全球主要盟国的方针的中心。狭义上,这个主义只限于美国调其海外义务,以及与其盟友的关系;广义上,还包括对中苏政策的总方针,即“实力”加“谈判”。 -改编自简明国际关系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尼克松主义”提出的背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尼克松主义”。17. 材料:霍英东先生是著名的爱国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他年轻时就有为国家做事的志向、激情和胆略。抗美援朝期间,在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全面禁运、港英当局武力“缉私”的情况下,他在香港组织了颇具规模的船队,为祖国运送了大量急需物资,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改革开放伊始他就着手筹划到内地投资。1979年,他授资兴建中山温泉宾馆,成为最早到内地投资的香港企业家之一。他坚决拥护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衷心拥护中央对香港的方针政策,为确保香港平稳过渡、顺利回 归和长期繁荣稳定殚精竭虑,做出了突出贡献。霍英东先生为国家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捐出巨款设立各种基金会支持内地教育,捐资建成大批教学设施。迄今为止,他的基金会对全国各地教育文化事业的捐赠累计达7.6亿港元。他不遗余力地支持国家的体育事业。1974年,在他的大力奔走和积极努力下,中国恢复了在亚洲足球联合会的席位,此后他又积极推动中国重返羽毛球、篮球、排球、自行车等体育项目国际组织。 -摘编自谷球“红色慈善家”霍英东根据材料,列举霍英东的重大贡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霍英东能够做出上述重大贡献的原因。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盟主通过会盟来制定新的等级礼,请侯国的排列次序由盟主确定”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礼仪规范成为争霸工具,故A正确。 B说法绝对,不合史实,排除。 C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材料显示,周王共主地位遭到巨大冲击,故排除D。 故选: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春秋争霸战争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盟主通过会盟来制定新的等级礼,请侯国的排列次序由盟主确定。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2.【答案】B【解析】“汉代的统治者,把它当作一种材料,筑成了一条文化思想的狭路。在狭路的起点,写着知识分子由此入口;在狭路的终点,堆积着大堆的禄米。为了获得禄米,必须通过这条唯一的狭路”指的是汉代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解题的关键是“汉代的统治者,把它当作一种材料,筑成了一条文化思想的狭路。在狭路的起点,写着知识分子由此入口;在狭路的终点,堆积着大堆的禄米。为了获得禄米,必须通过这条唯一的狭路”。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获得“独尊”的地位。3.【答案】C【解析】A悬挂字画和演奏音乐是商业行为规范不符合史实,故A错误; B材料体现不出经济重心南移,故B错误; C根据材料“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挂四时名画,装点店面向绍兴年间,卖梅花酒之肆,以古乐吹梅花引曲破卖之”可知,从北宋汴京店铺悬挂字画到时南宋杭州演奏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商业营销手段,而逐渐形成了一种商业文化,并扩展到各商业部门,故C正确; D题文阐述是商业文化的扩展,立意不在“变化”,故D错误。 故选:C。本题以梦粱录载商业文化的发展切入,考查了宋朝的商业发展,宋朝商业发展有利于移风易俗,改变社会风貌,促进社会进步。本题考查了宋朝的商业发展,关键是对材料的准确把握,考查了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及分析判断能力。4.【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元代行省打破山川形态的隔离,有利于防止地方借山川险要进行割据独立,巩固国家统一,故B项正确。 A项,题干与国家决策权无关,排除。 C项,题干现象加强了中央集权,不利于地方自方权的发挥,排除。 D项,题干与行省内部分权无关,排除。 故选:B。本题考查元代行省制度的确立,根据材料进行分析。本题考查元代行省制度的确立,本题掌握行省制确立背景进行分析解答。5.【答案】C【解析】通过材料“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可以看出,张树声强调中国应该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故C正确; 材料叙述的主旨不是研究世界形势,排除A; 在材料信息中并没有看出扩建学堂,开启民智的主张,排除B; 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对洋务运动认识的批判,否定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排除D。 故选:C。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主要考察晚清时期先进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解答本题要求学生能够正确通过材料理解材料叙述的主旨,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6.【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梁启超用郑和下西洋事件开启中国学习西方的进程,结合题干时间,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严重,梁启超大力宜传郑和的目的是振奋民族精神,以挽救民族危机,故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不是主要目的,排除。 故选:A。本题考查梁启超的思想。考查梁启超的思想及其目的。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注意材料时间,结合近代中国时代特征分析即可。本题考查对梁启超的思想及其目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我国青年不可不放眼以观世界”、“投一国于世界潮流之中潮流所及,莫之能违”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是青年应当具备国际视野,故B项正确。 A项在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CD两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 故选:B。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对“我国青年不可不放眼以观世界”、“投一国于世界潮流之中潮流所及,莫之能违”的分析理解。本题考查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8.【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可以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可以看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出了意识形态的界限,成为国与国的基本准则,故A项正确。 B项说法绝对化,排除。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在20世纪60、7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中美关系缓和是在20世纪7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A。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对“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可以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的分析理解。本题考查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答案】C【解析】A从小可以看出雅典城邦组织戏剧演出,不是为了培育公民的独立人格。 B演出戏剧主要是为政治服务,不是为传播人文主义思想。 C戏剧演出让大家一起来观赏,增加集体活动的时间和机会,有利于增强城邦内部的凝聚力。 D戏剧并不一定能促进自由观念的形成。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城邦,要求学生结合古希腊的城邦政体和民主制度特征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10.【答案】D【解析】A材料反映的是英国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度有利于保持政治制度的延续性和行政的稳定性,有利于政治局势的稳定。 B更专业的人士进入社会管理,能够促进行政管理专业化发展。 C材料中英国的文官制度改革,借鉴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 D材料与内阁制度成熟无关。 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责任内阁制,要求学生结合英国政体发展特征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11.【答案】C【解析】A扩大大型集体农庄应该是在27年以后。 B材料内容应该是要让农民获得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发挥新经济政策的作用,而不是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从材料可以看出,鼓励农民自由经营,自由耕种土地。 D材料看不出降低农产品收购价格。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经济建设,要求学生结合苏联经济建设探索过程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特征,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12.【答案】D【解析】A材料看不出美国经济一枝独秀。 B材料也不能体现出中国创造领先世界。 C材料看不出传统产业加速转型。 D充材料可以看出,在世界500强的格局之中,中国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强,说明新的业态正在迅速形成。 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要求学生结合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13.【答案】【小题1】(1)根据“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等的平民社会”分析宋代科举制的影响,根据“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学术思想亦如艺术,亦均随时代而变”,联系宋代经济、思想、文化发展的史实回答。 (2)特点通过材料“中世纪西欧的庄园可生产本身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庄园里的每一个农户也以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生产着自己所需要的布匹等日用品”总结即可。作用我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等角度回答。 故答案为: (1)政治上:宋代科举制发展,彻底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经济上: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市民阶层兴起;自晚唐两税法改革以后,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文化上:宋代理学诞生,儒学思想进一步走进广大平民的日常生活;世俗文化流行。 (2)特点:西欧庄园制是封闭的,独立完整的经济单位。 作用:由于庄园制度适应了当时的历史状况,中世纪经济逐渐在废墟中恢复和发展。然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使西欧在近代领先于世界。庄园客观上形成了西欧近代对抗中央王权专制的传统,深刻影响着近代由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小题2】【解析】(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主要考察宋代的政治制度变化。 (2)本题考查西欧的庄园制。主要考察修庄园制的特点及对社会的影响。解答本题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材料正确分析答案,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14.【答案】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要能从两幅表格中找出清代前后税制的不同构成,尤其理解现代税制变化的成因。学生可以从税制变化角度、清晚期税制构成角度拟定论题,并进行解读即可。 故答案为: 示例论题:清代财政收入构成的变化反映出清代经济结构的嬗变。 论述:清代前期的财政收入结构是以田赋为主、其他收入为辅的传统型模式。地丁银一项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始终在71%87%之间,表明农业经济是清朝前期财政收入的基础。其他诸项所占比重最多时也不到40%,说明当时以白然经济为主体。鸦片战争尤其是咸丰之后,这一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田赋在整个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关税收入的比重明显上升,厘金等收入形式则从无到有,反映了商品经济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清代财政收入结构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清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注:“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学生若答其他且符合要求亦可)【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考查清代经济结构变化引起税制变化。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主要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图表中的信息变化,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15.【答案】【小题1】(1)通过材料“清政府积极打算采用西法来富国强兵时,它终于看到修订法律”“政府开始主动提倡工商业以来,对民法和商法的需要就变得明显起来了”“希望取消治外法权。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按照西方模式修改法律和修改司法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英国、美国和日本在它们1902年和1903年签订条约时已经求修改”进行总结即可。 (2)通过材料“聘请日本法律专家帮助”“以日本刑法为范本”“以前所有的肉刑都被废除了,同时又引进了缓刑和假释的新的做法”“增加了涉及外交事务选举、运输和交通以及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犯罪行为”“不如说是一本崭新的刑法典”概括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 (1)原因:采用西法实施富国强兵的需要,政府提倡工商业的需要,取消治外法权的需要,英美日等国的要求。 (2)特点:外国参与。以日本刑法违反本。废除以前的肉刑刑罚人性化。罪名与刑罚与时俱进。是全新编撰。【小题2】【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主要考查晚清政府修订法律相关知识解答本题主要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材料具体分析信息来回答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提炼能力。16.【答案】【小题1】(1)背景通过材料中给的时间“1969年”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美国经济危机进入滞胀阶段,美苏争峰中美国处于劣势地位,美国在越战中陷入泥潭,西欧日本崛起,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等角度回答。 (2)评价通过材料及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提出的背景是在美国国力衰落的情况下,通过继续推行与国家力量相适应的外交政策,企图继续维持美国霸权地位。另外我们可以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