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分析复习题及答案.pdf_第1页
中药制剂分析复习题及答案.pdf_第2页
中药制剂分析复习题及答案.pdf_第3页
中药制剂分析复习题及答案.pdf_第4页
中药制剂分析复习题及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一章 一、一、选择题选择题 (一)(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 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 ) A. 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进行质量分析 B. 对中药制剂的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C. 对中药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D. 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 2. 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的环节是( ) A. 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和体内代谢过程 B. 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运输过程 C. 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 D. 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运输过程 3. 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 ) A. 制剂工艺的复杂性 B. 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C. 中药材炮制的重要性 D. 多由大复方组成 4. 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 A. 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物质 B. 含有多种类型的无机元素 C. 含有多种中药材 D. 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5. 首次收载中药材及其制剂品种并分为一部、二部的中国药典版本是( ) A. 1953 B. 1963 C. 1977 D. 1985 6. 取样的原则是( ) A. 具有一定的数量 B. 在效期内取样 C. 均匀合理 D. 不能被污染 7. 中药制剂分析的原始记录要( ) A. 完整、清晰 B. 完整、具体 C. 真实、完整、具体 D. 真实、完整、清晰、具体 (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 1. 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是( ) A. 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B. 有效成分的单一性 C. 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异性 D. 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 E. 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 2. 样品前处理常用的提取方法有( ) A. 压榨法 B.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C. 升华法 D. 水蒸气蒸馏法 E. 溶剂提取法 3. 样品前处理常用的分离精制方法有( ) A. 液-液萃取法 B. 固-液萃取法 C. 盐析法 D. 结晶法 E. 透析法 二、二、简答简答题题 1. 药品标准的含义是什么? 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 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药品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2. 什么是国家药品标准? 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药品管理法规定,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中 国药典和药品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 第二章第二章 一、一、选择题选择题 (一)(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 中药制剂鉴别的目的是判断药物的( ) A. 外观 B. 优劣 C. 真伪 D. 纯度 2. 鉴别含黄酮类成分的中药制剂常用的方法是( ) A. 醋酐-浓硫酸反应 B. 盐酸-镁粉反应 C. 三氯化铁反应 D. 茚三酮反应 3. 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适用于( ) A. 用药材提取物制成份制剂的鉴别 B. 用水煎法制成制剂的鉴别 C. 用蒸馏法制成制剂的鉴别 D. 用含有原生药粉的制剂的鉴别 4. 在中药制剂的理化鉴别中,最常用的方法为( ) A. UV法 B. GC 法 C. TLC 法 D. HPLC 法 5. 在薄层定性鉴别中,最常用的吸附剂是( ) A. 硅胶 G B. 微晶纤维素束 C. 硅藻土 D. 氧化铝 6. 用 TLC 法鉴别黄柏和黄连(小檗碱)等药味时,展开剂中常加入( ) A. 浓氨试液 B. 甲酸 C. 冰醋酸 D. 氯化钠 7. 在手工制备薄层板时,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将吸附剂 1份与几份水在研钵中向一方 向研磨混合( ) A. 1 B. 2 C. 3 D. 4 8. 硅胶薄层板活化的条件为( ) A. 105,30 分钟 B. 110,30 分钟 C. 100,30分钟 D. 110,20 分钟 9. 紫外区的波长范围是( ) A. 200-400nm B. 100-300nm C. 600-900nm D. 100-400nm 10. 气相色谱法最适宜测定下列哪种成分( ) A. 含有挥发性成分 B. 含有无机成分 C. 不能制成衍生物 D. 含有大分子又不能分解的 (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 1. 中成药的性状鉴别主要通过哪些方法来实现( ) A. 眼看 B. 水试 C. 鼻闻 D. 火试 E. 口尝 2. 中药制剂的理化定性鉴别方法主要有( ) A. 化学反应鉴别法 B. 显微鉴别法 C. 升华法 D. 光谱法 E. 色谱法 3. 中药制剂中可测定的物理常数有( ) A. 折光率 B. 相对密度 C. 比旋度 D. 熔点 E. 吸收度 4. 对蜜丸进行显微鉴别时,可采用哪些方法使粘结组织解离( ) A. 气相色谱法 B. 氢氧化钾法 C. 升华法 D. 硝铬酸法 E. 氯酸钾法 5. TLC 使用的材料有( ) A. 薄层板 B. 涂布器 C. 展开缸 D. 柱温箱 E. 点样器材 二、简答二、简答题题 1. 中药制剂性状鉴别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中药制剂的性状是对药品颜色和外表的感官描述。中药制剂性状鉴别的内容主要包括 颜色、形态、大小、形状、气、味、表面特征及手试、水试、火试等。 2. 试述中药制剂显微鉴别的特点。 显微鉴别是指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以及内含物等微观特征, 以此鉴别药材品种和质量的方法。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与单味中药材粉末的显微鉴别 相比较要复杂的多。在选择制剂的显微鉴别指标时,要对处方中各药味逐一分析比较, 考虑选用能相互区别、互不干扰,能表明该药味存在的显微特征作为鉴别依据。目前 处方中每一味药多用一个最主要的特征作为鉴别指标。 3. TLC 鉴别法中为何有时采用对照药材和对照品同时对照?TLC 鉴别中,采用阴性对 照的目的是什么? TLC 鉴别法中,有时只用对照品无法准确检验出制剂投料的真实性,采用对照药材和 对照品同时对照,可以克服这一不足之处。TLC 鉴别中,采用阴性对照的目的是可以 排除干扰,确定该鉴别的专属性。 4. 气相色谱鉴别最适宜的制剂样品为哪些制剂? 气相色谱鉴别最适宜的制剂样品为含有挥发油或挥发性成分的制剂。 5. 目前质量标准研究中定性鉴别的原则是什么? 中药制剂检验首先应通过定性鉴别综合判断制剂的真伪,符合规定者,可继续进行检 查和含量测定;否则,则直接定性为假药。 三、实例分析三、实例分析 排石颗粒的鉴别:取本品 1 袋,研细,加乙酸乙酯 50mL,超声提取 30 分钟,滤 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 0.5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 加无水乙醇制成每 1mL 含 0.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B) 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5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 甲酸(24: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10%硫酸乙醇溶液,于 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 斑点。 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药典收载的对照品除化学对照品外,还有 对照药材 和 对照提取物 展开剂中甲酸的作用是 提高分离效果 若需要展开剂 35mL,应如何配制? 甲苯 24mL,乙酸乙酯 10mL,甲酸 1mL 第三章第三章 一、一、选择题选择题 (一)(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 中国药典规定恒重是指供试品 2 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多少毫克以下( ) A. 0.1mg B. 0.2mg C. 0.3mg D. 0.5mg 2. 采用烘干法测定中药样品中的水分含量,应干燥至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多少毫克 ( ) A. 0.2mg B. 0.3mg C. 0.5mg D. 5mg 3. 采用甲苯法测定水分时,测定前甲苯需用水饱和,目的是( ) A. 减少甲苯的挥发 B. 减少甲苯与微量水混溶 C. 增加甲苯在水中的溶解度 D. 减少水的挥发 4. 检查崩解时限的剂型是( ) A. 大蜜丸 B. 片剂 C. 散剂 D. 胶剂 5. 检查片剂崩解时限时应取样品的片数为( ) A. 4 片 B. 5片 C. 6片 D. 8片 6. 除另有规定外,测定相对密度时的温度为( ) A. 20 B. 25 C. 15 D. 4 7. 外观均匀度是哪种剂型的检查项目( ) A. 颗粒剂 B. 片剂 C. 散剂 D. 软膏剂 8. 显微镜法中的粒度,系以何种仪器下观察到微粒的长度( ) A. 显微镜 B. 放大镜 C. 凹透镜 D. 凸透镜 9. 除另有规定外,所含水分不得过 3.0%的剂型是( ) A. 蜜丸 B. 不含糖块状茶剂 C. 含糖块状茶剂 D. 散剂 10. pH值测定法主要是测定药品水溶液的( ) A. 氢离子浓度 B. 氢离子活度 C. 氢氧根离子活度 D. 氢氧根离子浓度 11. 乙醇量系指制剂在何种温度时乙醇的含量(V/V%)( ) A. 20 B. 40 C. 25 D. 任意温度 12. 用 GC 法测定乙醇量时常采用的定量方法为( ) A. 外标法 B. 内标法加校正因子 C. 外标一点法 D. 内标对比法 13. 某药检所进行某中成药的水分检查(烘干法),测定数据如下:仪器:AE-200 电 子天平,DHG-102 型电热干燥箱;破碎度:直径3mm;干燥温度:105;室温: 19;扁瓶恒重:23.7557g 23.755g;供试品重 3.2673g;扁瓶加供试品干燥 5h 称 重:26.6282g;再干燥 1 小时称重:26.6252g。则该中成药的水分含量(%)为( ) A. 10.2% B. 11.2% C. 12.2% D. 13.2% 14. 今有一批二冬膏(煎膏剂)需检查其相对密度,方法如下:称取二冬膏 10.26g, 加水 20.52g混匀,作为供试液,按相对密度检查法测定,已知比重瓶(20mL)重 24.26g,充满供试液后共重 46.48g,充满水后共重 44.26g,则该批二冬膏的相对密度 为( ) A. 3.33g/ mL B. 3.0g/ mL C. 2.222g/ mL D. 1.111g/ mL 15. 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是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哪部分内容中( ) A. 凡例 B. 附录 C. 正文 D. 索引 16. 杂质限量是指药物中所含杂质的( ) A. 最大允许量 B. 最小允许量 C. 含量 D. 含量范围 17. 肉桂油中重金属检查:取肉桂油 10mL,加水 10mL与盐酸 1滴,振摇后,通硫化 氢气使饱和,水层与油层均不得变色。该杂质检查方法为( ) A. 目视比色法 B. 目视比浊法 C. 灵敏度法 D. 含量测定法 18. 若中药总灰分超过限度范围,则说明中药中含有( ) A. 杂质 B. 一般杂质 C. 特殊杂质 D. 掺杂物 19. 测定酸不溶性灰分所选择的滤纸是( ) A. 无灰滤纸 B. 慢速定性滤纸 C. 中性定性滤纸 D. 快速定性滤纸 20. 灰分测定时,供试品需粉碎,使能通过几号筛( ) A. 一号筛 B. 二号筛 C. 三号筛 D. 四号筛 21. 古蔡氏法检砷时,产生的砷化氢气体与下列哪种物质的作用生成砷斑( ) A. 氯化汞 B. 溴化汞 C. 碘化汞 D. 硫化汞 22. 砷盐检查法中,在检砷装置导气管中塞入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 ) A. 吸收砷化氢 B. 吸收溴化氢 C. 吸收硫化氢 D. 吸收氯化氢 23. 硫代乙酰胺法检查重金属,是比较供试液管和对照液管的( ) A. 颜色深浅 B. 浑浊程度 C. 沉淀颗粒 D. 产生气体量 24. 重金属检查中,加入硫代乙酰胺时溶液的最佳 pH是( ) A. 2.5 B. 3.5 C. 4.5 D. 5.5 25. 重金属检查中,供试品中如含高铁盐可加入何种物质而消除干扰( ) A. 维生素 C B. 硫化钠 C. 盐酸 D. 硫酸 26. 古蔡氏检砷法中,加入碘化钾和氯化亚锡的主要作用是( ) A. 将 As5+还原 As3+ B. 将 As3+氧化 As5+ C. 排除硫化物的干扰 D. 加快氢气的产生 27. 古蔡氏法检查砷盐,制备标准砷斑应吸取标准砷溶液的量为( ) A. 1g B. 2g C. 1mL D. 2mL 28. 取标准铅溶液(每 1mL相当于 0.01mgPb)2mL,供试品 2g,依法检查重金属。则 供试品中重金属的限量是( ) A. 百万分之十 B. 百万分之五十 C. 百万分之五 D. 百万分之一 29. Ag-DDC 法检查砷盐的原理:砷化氢与 Ag-DDC 试液作用,生成( ) A.棕色砷斑 B. 黄色砷斑 C. 黄色胶态银 D. 红色胶态银 30. 中药制剂的灰分测定法中,供试品炽灼的温度是( ) A. 200-300 B. 300-400 C. 500-600 D. 700-800 31. 第二法(炽灼法)检查重金属,供试品炽灼的最佳温度是( ) A. 800以上 B. 500-600 C. 300-400 D. 700-800 32. 古蔡氏法检查砷盐所用锌粒的大小以能过几号筛为宜( ) A. 二号筛 B. 一号筛 C. 三号筛 D. 四号筛 33. 处方中有川乌的中药制剂需要进行的限量检查为( ) A. 乌头碱 B. 焦袂康酸 C. 土大黄苷 D. 蒽醌类物质 34. 中国药典规定,各种非灭菌中药制剂均应依法进行( ) A. 无菌检查 B. 微生物限度检查 C. 热原检查 D. 黄曲霉素检查 35. 无菌室操作台面的洁净度应达到( ) A. 50 级 B. 100 级 C. 500级 D. 10000 级 (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 1. 在干燥剂干燥法中,常用的干燥剂有( ) A. 变色硅胶 B. 五氧化二磷 C. 浓硫酸 D. 无水氯化钙 E. 氯化钾 2. 下列哪些方法可用作中药制剂的水分测定( ) A. 常压烘干法 B. 甲苯法 C. 减压干燥法 D. GC 法 E. 卡氏滴定法 3. 除另有规定外,所含水分不得过 9.0%的剂型是( ) A. 水丸 B. 糊丸 C. 浓缩水丸 D. 散剂 E. 硬胶囊剂 4. GC 法主要适用于下列哪些中药制剂中水分的测定( ) A. 含微量水分的中药制剂 B. 需精确测定水分含量的中药制剂 C. 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制剂 D. 热稳定性差的中药制剂 E. 任何中药制剂 5. 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制剂的水分测定方法有( ) A. 减压干燥法 B. 气相色谱法 C. 甲苯法 D. 烘干法 E. 红外干燥法 6. 可用比重瓶法测定相对密度的药物有( ) A. 薄荷油 B. 二冬膏 C. 肉桂油 D. 蜂蜜 E. 益母草膏 7. 需进行重量差异检查的剂型有( ) A. 丸剂 B. 片剂 C. 贴膏剂 D. 栓剂 E. 颗粒剂 8. 需做最低装量检查的剂型有( ) A. 糖浆剂 B. 合剂 C. 注射剂 D. 酒剂 E. 滴眼剂 9. 中国药典收载的粒度检查法包括( ) A. 显微镜法 B. 放大镜法 C. 筛分法 D. 光散射法 E. 衍射法 10. 下列剂型中需要进行 pH值检测的有( ) A. 煎膏剂 B. 糖浆剂 C. 合剂 D. 注射剂 E. 洗剂 11. 中药制剂的杂质来源于( ) A. 中药材原料不纯 B. 制剂贮存过程中成分的化学变化 C. 制剂生产过程中加入的试剂未除尽 D. 高压灭菌药物氧化及水解 E. 制剂生产过程中与器皿接触 12. 药物杂质对药物的影响有( ) A. 影响药物安全性 B. 影响药物的有效性 C. 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D. 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E. 影响药物的均一性 13. 供静脉注射的中药注射剂应检查的有关物质是( ) A. 草酸盐 B. 树脂 C. 蛋白质 D. 鞣质 E. 钾离子 14. 关于古蔡氏法检查砷盐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反应生成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 B. 加碘化钾使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 C. 加酸性氯化亚锡可防止碘还原为碘离子 D. 金属锌与酸作用可生成新生态的氢 E. 在反应中氯化亚锡不会和锌发生作用 15. 检查中药材和中药制剂中的有机氯类农药残留,测定的成分包括( ) A. 敌敌畏 B. DDT C. BHC D. 乐果 E. PCNB 16. 中药制剂遭受微生物污染的环节有( ) A. 制剂原料 B. 包装材料 C. 制剂辅料 D. 制备过程 E. 贮存过程 17. 静脉滴注用注射剂应依法进行下列卫生学检查( ) A. 无菌检查 B. 热原检查 C. 细菌内毒素检查 D. 微生物限度检查 E. 活螨检查 二、简答二、简答题题 1. 何为干燥失重?其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药品的干燥失重系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重量。 主要检查药物中 水分、结晶水及其他挥发性物质如乙醇等。由减失的重量和取样量计算供试品的干燥 失重。 一般包括常压恒温干燥法、干燥剂干燥法、减压干燥法和热分析法。 2. 干燥失重测定和水分测定有何区别?常用水分测定方法有哪些? 干燥失重测定法除测定水分外尚包括挥发性成分,而水分测定仅仅是测定供试品中的 水分。水分测定方法主要有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和气相色谱法等。 3. 什么是重金属?检查方法有哪些?如供试品溶液有色应如何处理? 重金属指在规定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而显色的金属杂质。中 国药典2010 年版附录收载三种方法,即硫代乙酰胺法、炽灼后的硫代乙酰胺法、硫 化钠法。若供试品溶液有颜色,可在对照液管中加稀焦糖液或其他无干扰的有色溶液, 使之与供试液颜色一致 。 4. 什么是“生理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中药经粉碎后加热,高温炽灼至灰化,其细胞组织及其内含物成为灰烬而残留,“生 理灰分”。总灰分加盐酸处理,得到的不溶于盐酸的灰分称“酸不溶性灰分”,主要 成分是外来掺杂物,如泥土、砂石等无机杂质。 三、实例分析三、实例分析 1. 二陈丸的水分测定:二陈丸是由陈皮、半夏(制)、茯苓和甘草四味中药制成 的水丸。 取 10 袋供试品内容物,研细,取约 50g(约相当于含水量 1-4mL),精密称定 (ms),置 A 瓶中,加甲苯约 200mL,将仪器各部分连接,自冷凝管顶端加入甲苯, 至充满 B管的狭细部分。将 A瓶置加热套中缓缓加热,待甲苯开始沸腾时,调节温度, 使每秒钟馏出 2 滴。待水分完全馏出,即测定管刻度部分的水量不再增加时,将冷凝 管内部先用甲苯冲洗,再用饱蘸甲苯的长刷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将管壁上附着的甲苯 推下,继续蒸馏 5 分钟,放凉至室温,拆卸装置,如有水黏附在 B管的管壁上,可用 蘸甲苯的铜丝推下,放置,使水分和甲苯完全分离(可加亚甲蓝少许,使水染成蓝色, 以便分离观察)。检读水量(mw),并计算供试品中的含水量(%),判断是否符合 规定(9.0%)。 回答下列问题: 为什么采用甲苯法测定本品中的水分?由于本方中陈皮含较 多挥发性成分 本方中主要是哪一味药含有挥发油? 陈皮含有较多挥发油 为什 么在操作中使每秒钟馏出 2 滴?不宜过快,否则易造成水分损失 为什么用亚甲蓝 使水染成蓝色?其是水溶性的指示剂 2. 鹿角胶中砷盐的检查方法如下:标准砷斑的制备:精密量取标准砷溶液(每 1mL 相当于 1gAs)2mL,加氢氧化钙 1g,混匀,置水浴上加热,放冷,加盐酸中和, 置检砷瓶 A中,加盐酸 5mL与水适量使成 28mL,再加碘化钾试液 5mL与酸性氯化 亚锡试液 5 滴,在室温放置 10分钟后,加锌粒 2g,立即将照规定方法装妥的导气管 密塞于检砷瓶上,并将检砷瓶置 25-40水浴中,反应 45分钟,取出溴化汞试纸,即 得。供试品检查:取鹿角胶 1.0g,加氢氧化钙 1g,混合,加少量水,搅匀,干燥后, 先用小火灼烧使炭化,再在 500-600炽灼使完全灰化,放冷,加盐酸中和,再加盐 酸 5mL和水使成 28mL,照标准砷斑的制备,自“再加碘化钾试液 5mL”起,同法操 作。将生成的砷斑与标准砷斑比较,不得更深。 回答下列问题: 标准砷斑的制备中为什么要加氢氧化钙 1g?因为制备样品砷 斑时,加入氢氧化钙 1g,故制备标准砷斑时也应加入等量的氢氧化钙,以消除测量误 差 检砷装置中导气管填充的醋酸铅棉的作用是什么? 吸收硫化氢气体 加入碘化 钾、酸性氯化亚锡试液主要作用是什么?使样品中的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 计算砷 盐的限量。为百万分之二 第第四四章章 一、一、选择题选择题 (一)(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 样品粉碎时,不正确的操作是( ) A. 防止粉尘飞散或挥发性成分损失样品 B. 尽量避免粉碎过程中设备玷污样品 C. 粉碎颗粒不必全部通过筛孔,只要过筛的样品够用即可 D.不宜粉碎得过细 2. 对水溶液样品中的挥发性被测成分进行净化的常用方法是( ) A. 沉淀法 B. 蒸馏法 C. 直接萃取法 D. 离子对萃取法 3. 标准曲线的纵坐标是( ) A. 吸光度 B. 吸收系数 C. 吸收浓度 D. 测定时间 4. 测定醇溶性浸出物所采用的提取溶剂是( ) A. 甲醇 B. 乙醇 C. 正丁醇 D. 甲醇、乙醇或正丁醇 5. 挥发性醚浸出物的测定采用的提取溶剂是( ) A. 石油醚 B. 乙醇 C. 乙醚 D. 甲醚 6. 对于轻于水的挥发油,中国药典采用何种方法测定其含量( ) A. 甲法 B. 乙法 C. 两者均可 D. 两者都不行 7. 药品检验采用的薄层扫描仪的光束为( ) A. 单波长、单光束 B. 双波长、双光束 C. 单波长、双光束 D. 以上均可 8. 薄层扫描法中供试品的吸光度与物质的浓度及液层厚度间呈线性关系的方法有 ( ) A. 透光法 B. 反射法 C. 荧光法 D. 均可 9. 薄层吸收扫描法的定量关系符合( ) A. 朗伯比尔定律 B. Kubelka-Munk 方程 C. 阿基米德定律 D. 其他规律 1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测定时不需对照品的是( ) A. 标准曲线法 B. 对照品比较法 C. 吸收系数法 D. 以上均可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用以完成流动相的输送任务的系统是( ) A. 减压阀 B. 色谱柱 C. 高压输液泵 D. 均可 12. 在中成药检验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最常使用的柱填料是( ) A.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B. 硅胶 C. 凝胶 D. 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13. 在中成药检验中,气相色谱法最常使用的检测器是( ) A. 热导检测器 B.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C. 质谱检测器 D. 氮磷检测器 1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成药含量主要采用( ) A. 峰面积归一化法 B. 外标法 C. 内标法 D. 其他方法 15. 化学分析法主要适用于测定中药制剂中哪些成分分析?( ) A. 含量较高的一些成分及矿物药制剂中的无机成分 B. 微量成分 C. 某一单体成分 D. 生物碱类 (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 1.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中,进行样品处理的主要作用是( ) A. 使被测成分有效地从样品中释放出来,制成供分析测定的稳定试样 B. 除去杂质,净化样品,以提高分析方法的重现性和准确度 C. 进行富集或浓缩,以利于低含量成分的测定 D. 衍生化以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E. 使试样的形式及所用溶剂符合分析测定的要求 2. 通常分光光度计由哪些部件组成?( ) A. 光源 B. 单色器 C. 吸收池 D. 检测器 E. 显示器 3. 目前中国药典收载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测定法有( ) A. 三波长法 B. 标准曲线法 C. 吸收系数法 D. 导数分光光度法 E. 对照品比较法 4. 高效液相色谱法系统适用性试验的项目有( ) A. 校正因子 B. 理论板数 C. 拖尾因子 D. 重复性 E. 分离度 5. 薄层扫描法含量测定的系统适用性试验的项目有( ) A. 理论板数 B. 灵敏度 C. 拖尾因子 D. 分离度 E. 重复性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脱气的方法有( ) A. 抽真空脱气法 B. 超声脱气法 C. 吹入惰性气体脱气法 D. 在线真空脱气法 E. 加热回流脱气法 7. 在中药制剂检验中,可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的有( ) A. 甲醇量或乙醇量的测定 B. 挥发性组分的含量测定 C. 含水量的测定 D. 非挥发性组分的含量测定 E. 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二、简答二、简答题题 1. 薄层扫描仪的扫描方式有哪些? 根据薄层扫描时光束的轨迹不同,扫描方式有线性扫描、锯齿扫描、圆形扫描、倾斜 扫描及多通道自动扫描。 2. 分别写出紫外吸收系数法和标准曲线法中供试液浓度(C供)的计算公式。 C供= A供/E1%1cm 回归方程:A供=a+bC供 3.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为什么不能有气泡的存在? 如果流动相中含有气泡,在分离的过程中,气泡在高压下会自溶剂中逸出,影响高压 泵的正常工作和检测器的灵敏度。 4.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保护柱的作用是什么? 具有防止供试品和进样阀垫圈中固体颗粒的进入分析柱作用。 三、实例分析三、实例分析 1. 取牡荆油胶丸 100 丸,加乙酸溶液(1 10)500mL,照挥发油测定法测定, 得总油量 2.1 mL(相对密度为 0.897).已知:供试品(100丸)重 8.245g,标示含量 为 20mg/丸,药典规定每丸含牡荆油应为标示量的 85.0%-110.0%。 回答下列问题: 应采用甲法还是乙法测定?采用甲法 写出含量计算公式, 并计算挥发油的含量(保留三位有效数字)。W/W%=V油 D相对密度/W;每丸含油量为 标示量的 94.2% 含量是否符合规定?符合规定 为什么要用乙酸溶液提取挥发 油? 乙酸溶液如何配制?加速胶丸的崩解;取 5mL乙酸,加水稀释至 500mL即得 2. 某中药片剂总蒽醌的含量测定方法:取样品 10 片,精密称定(3.150g),研细, 再精密称取 25mg,加混合酸溶液回流 15 分钟,放凉,用乙醚提取 3 次,合并提取液, 用水洗涤 2 次,弃去水层,再用混合碱溶液萃取 3次,合并碱液置 100 mL量瓶中, 加混合碱液至刻度,摇匀,分取,分取约 20mL置 100mL锥形瓶中,称定重量,水浴 回流 15 分钟,放凉,再称重,用氨试液补足减失重量,混匀,得供试液,置分光光 度计中,在 525nm 处测量吸光度(A=0.325)。对照液(每 1mL含 1,8-二羟基蒽醌 10g的碱水液)在相同波长处测量吸光度(A=0.520)。计算该药品总蒽醌的含量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药典规定,每片总蒽醌以 1,8-二羟基蒽醌计不得少于 7mg)。 回答下列问题: 本药品采用的是哪种分光光度测定法?对照品比较法 为什 么样品要用混合酸溶液加热回流? 水解样品中的蒽醌苷,使成苷元而被分离检测 测量吸光度之前,供试液为什么还要加热回流?使显色反应完全 光源应选择钨灯 还是氘灯?钨灯 计算总蒽醌含量。W=(A样/ A对) C对 V样 稀释倍数= (0.325/0.520) 10 100 (3150/25 10)=7.9mg;每粒含总蒽醌为 7.9mg 第五章第五章 一、一、选择题选择题 (一)(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 分析中药制剂中生物碱成分常用于纯化样品的担体是( ) A. 中性氧化铝 B. 硅藻土 C. SiO2 D. 聚酰胺 2. 薄层色谱法鉴别麻黄碱时常用的显色剂是( ) A. 10% 硫酸乙醇溶液 B. 茚三酮试剂 C. 硝酸钠试剂 D. 硫酸铜试剂 3. 可用于中药制剂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是( ) A. 高效液相色谱法 B. 薄层色谱法 C. 气相色谱法 D. 分光光度法 4. 不宜采用直接称重法进行含量测定的生物碱类型是( ) A. 强碱性生物碱 B. 亲水性生物碱 C. 挥发性生物碱 D. 亲脂性生物碱 5. 生物碱成分采用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主要依据是( ) A. 生物碱在水中的溶解度 B. 生物碱在醇中的溶解度 C. 生物碱 pKa的大小 D. 生物碱在酸中的溶解度 6. 天然牛黄是( ) A. 牛的结石 B. 牛的胆结石 C. 由人工培育而成的牛胆结石 D. 由牛胆汁提炼而成 7. 熊胆中主要化学成分是( ) A. 胆色素 B. 胆红素 C. 胆汁酸类 D. 胆红素与胆酸 8. 中药朱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 ) A. HgO B. HgS C. HgCO2 D. Hg2Cl2 (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 1. 中药制剂中总生物碱含量测定可选用( ) A. 重量法 B. 气相色谱法 C. 苦味酸比色法 D. 酸碱滴定法 E. 酸性染料比色法 2. 中药中黄酮苷成分的提取可用( ) A. 甲醇回流提取 B. 氯仿回流提取 C. 甲醇-水回流提取 D. 甲醇-水超声提取 E. 氯仿超声提取 3. 牛黄中所含的化学成分有( ) A. 胆色素 B. 胆汁酸 C. 胆固醇与脂肪酸 D. 氨基酸类 E. 无机元素钠、钾、钙等 4. 属于麝香含量测定方法的是( ) A. 气相色谱法 B. 薄层扫描法 C. 分光光度法 D. 高效液相色谱法 E.化学滴定法 第第六六章章 一、一、选择题选择题 (一)(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大蜜丸、小蜜丸和浓缩蜜丸中水分不得超过( ) A. 15.0% B. 12.0% C. 10.0% D. 8.0% 2. 滴丸的性状要求不包括哪项( ) A. 大小均匀 B. 表面光亮 C. 表面的冷凝液应除去 D. 颜色均匀 3. 复方丹参滴丸中用升华法检查的是哪一成分( ) A. 丹参素 B. 原儿茶醛 C. 人参皂苷 D. 冰片 4. 平均片重为 0.2 的牛黄解毒片剂,重量差异应在哪一范围内合格( ) A. 5% B. 7.5% C. 5.5% D. 3.5% 5. 合剂若需加蔗糖,除另有规定外,含蔗糖量应不高于( )(g/mL) A. 10% B. 20% C. 30% D. 40% 6. 除另有规定外,口服酊剂含甲醇量不得过( )(mL /mL) A. 0.005% B. 0.05% C. 0.5% D.5% 7. 除另有规定外,酒剂含甲醇量不得过( )(mL /mL) A. 0.005% B. 0.05% C. 0.5% D.5% 8. 糖浆剂含蔗糖量不低于( )(g/mL) A. 15% B. 25% C. 35% D. 45% 9. 液体中药制剂一般质量要求不包括( ) A. 性状 B. 相对密度 C. 装量差异 D. 溶散时限 10. 在贮存时间内允许有微量轻摇易散的沉淀的剂型是( ) A. 合剂、口服液、酒剂、酊剂 B. 合剂、口服液、注射剂、酊剂 C. 合剂、口服液、酒剂、注射剂 D. 合剂、口服液、滴眼剂 11. 进行相对密度检查的剂型是( ) A. 注射剂 B. 滴眼剂 C. 口服液 D. 酒剂 12. 进行总固体量检查的剂型是( ) A. 糖浆剂 B. 酒剂 C. 酊剂 D. 合剂 13. 测定蜜丸中脂溶性成分的含量时,可采用哪种方法除去蜂蜜( ) A. 水洗法 B. 超声法 C. 回流法 D. 吸附法 14. 进行融变时限检查的剂型是( ) A. 栓剂 B. 滴丸剂 C. 蜜丸剂 D. 软膏剂 15. 需进行溶化性检查的剂型是( ) A. 栓剂 B. 颗粒剂 C. 蜜丸剂 D. 软膏剂 16. 需进行溶散时限检查的剂型是( ) A. 颗粒剂 B. 栓剂 C. 丸剂 D. 软膏剂 17. 同一品种的中药注射剂的 pH值允许差异范围不超过( ) A. 1.5 B. 2.5 C. 2.0 D. 1.0 18.肌肉刺激性检查的实验动物为( ) A. 大白鼠 B. 家兔 C. 小白鼠 D. 蟾蜍 19. 橡胶膏剂特有的质量要求是( ) A. 外观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