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上物理期末总复习提纲刘佳琪第一章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声音的传播:(1)声音能在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介质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2)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传播最慢。3、回声(1)产生: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就形成了回声。(2)应用:回声测距。4、人耳听声:(1)听声过程:外界的声波进入人耳,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等听觉器官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给大脑。(2)听声条件:物体振动发声;声音的频率在听觉范围之内;具有传声的介质;有良好的听觉器官。5、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6、响度:声音的强弱。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与声源的远近和声音是否集中有关。7、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音色是“听声辨物”的根据。8、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看:噪声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声音。9、噪声的控制:(1)为了保护听力,噪声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能超过70dB;为了不影响休息睡眠,噪声不能超过50dB。(2)控制噪声的方法: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途径;防止噪声进入人耳。10、超声与次声: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低于20Hz的是次声,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11、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2)传递能量。第二章光现象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电灯、燃烧的蜡烛等是光源,但月亮不是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光在同种均匀的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同介质或者不均匀的介质中的传播路线不一定是直线。(2)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森林中地面上的阳光。(3)应用:激光准直、打靶时的“三点一线”、木工观察木料的平直等。3、光速: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空气中略小,水中光速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玻璃中的光速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4、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 反射分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这两种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3) 球面镜:凸面镜: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凹面镜: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对光线有会聚散作用,应用于太阳灶、太阳炉等。5、平面镜成像(1) 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2)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像在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上。(3) 应用:潜望镜等。6、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2)折射现象: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星光闪烁、池水“变浅”(3)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测;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垂直射向界面(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7、光的色散(1)定义:太阳光(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2)颜色之谜: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原色:红、黄、蓝。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颜色决定。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颜色决定。8、不可见光(1)光谱:棱镜把太阳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现颜色的光,把它们按照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2)红外线:光谱中排在红光以外的一种不可见光。有较强的热效应,适用于遥控技术。(3)紫外线:光谱中排在紫光以外的一种不可见光。有较强的生理效应和荧光效应,适用于杀菌和防伪。第三章透镜1、透镜对光的作用(1)透镜分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做凸透镜;中间薄边缘薄的叫做凹透镜。(2)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F表示。在凸透镜的中心有一个特殊的点,过该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这个点叫做光心。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3)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又叫做发散透镜。平行光线经过发散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也会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u、像距v、凸透镜的焦距f(1)当u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2)当u=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v=2f;(3)当fu2f;(4)当u=f时,无法成像;(5)当u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的大小的调节:增大物距同时减小像距(即镜头向后缩),像变小;减小物距同时增大像距(即镜头向前伸),像变大。(2)投影仪原理:物距当fu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的大小的调节:增大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屏幕上的像变小;减小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屏幕上的像变大。(3)放大镜原理:当物距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的大小的调节:在uf的前提下,物体越靠近焦点,虚像越大;越靠近凸透镜,虚像越小。4、眼睛与眼镜(1)眼睛的构造及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2)近视眼及其矫正: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所造成,需要佩戴凹透镜来矫正。(3)远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前后方向上太短所造成,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5、显微镜与望远镜(1)显微镜:显微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通过物镜成一个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放大镜,对这个像进行二次放大。(2)望远镜: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目镜的焦距以内靠近焦点的位置成一缩小的实像,目镜的作用是把该实像放大。(3)显微镜和望远镜都由两组凸透镜(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实质是成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的实质是增大了观察者的视角。第四章物态变化1、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温度计:(1)作用:测量物体的温度;(2)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3)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最小刻度值即分度值是0.1。3、温度单位(1)摄氏温度:用符号来表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0和100之间有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2)热力学温度:国际单位制中把273.15规定为绝对零度,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单位是开尔文,符号K。(3)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Tt+273.15K。4、温度计的使用规则(1)使用前,首先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和的位置;(2)使用时要注意: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这样才能保证温度计玻璃泡的温度与被测物体温度相同;读数时不能把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取出(体温计除外);待温度计的求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体温计可离开人体读数,但再次使用前须用力甩几下,使体温计内的水银柱回到玻璃泡内。5、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在凝固过程中需要放热。(3)晶体熔化必须要同时满足的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要达到熔点,二是要继续吸热;(4)晶体凝固必须要同时满足的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要降低到凝固点,二是要继续放热。(5)熔化与凝固的比较:晶体非晶体物质海波、冰、各种金属等蜡、松香、玻璃、沥青等。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熔化前吸热,温度不断上升;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完成后继续吸热,温度继续上升。从加热开始,温度持续上升,先变软,再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熔化温度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点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化图象 温度/ 时间/min 温度/ 时间/min凝固图象 温度/ 时间/min 温度/ 时间/min6、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在汽化过程中需要吸热。(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在液化过程中需要放热。(3)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且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只在一定温度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蒸发与沸腾的比较:蒸发沸腾不同点只发生在液体表面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必须达到液体的沸点是缓慢的汽化是剧烈的汽化使液体的温度降低液体的温度保持不变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收热量液体要沸腾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液体的温度必须达到沸点,二是要继续吸热。(4)液化的优点:气体液化后体积小,便于贮存和运输;另外,将混合气体液化后,根据沸点的不同,便于提纯和分离。(5)液化方法: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降低温度;压缩体积。(6)影响蒸发的因素: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积: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的气流: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越快。7、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在升华过程中需要吸热。(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在凝华过程中需要放热。(3)实际应用:人工降雨、制作舞台烟雾第五章电流和电路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的是静电。2、带电体的性质:吸引轻小物体。3、自然界只有正、负两种电荷。人们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4、电荷间力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5、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Q,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电子是带电量最小的电荷,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e=1.610-19C。6、电路:(1)电路的组成: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2)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断)路、短路;(3)电路图:用统一规定的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7、串联电路特征:(1)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2)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一个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3)串联电路中的用电器互相影响。8、并联电路特征:(1)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在电路的两点之间叫做并联;(2)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有干路和支路之分;(3)并联电路中的用电器互不影响,干路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中所有的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其所在的支路上的用电器。9、电流:(1)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2)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3)电流方向: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4)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在电路中,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流回电源的负极。10、电流表:(1)电流表是用来测量电流大小的仪器,表盘上标有A;(2)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标有“-”的是负接线柱,标有数字的是正接线柱,每次只选用一个,根据被测电流的大小而选用。(3)电流表有两个量程,表盘上面是03A的量程,每小格表示0.1A,每大格表示1A。表盘下面是00.6A的量程,每小格表示0.02A,每大格表示0.2A。11、正确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业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客服专项考试题及答案
- 颗粒剂工岗位操作规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机制砂石骨料生产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二次雷达机务员设备维护与保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推拿治疗学考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环氧丙烷装置操作工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磨工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真空电子器件装配工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高炉运转工转正考核试卷及答案
- 《 人体解剖学 》课程标准-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2022年修改)
- 格构柱、杯形基础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202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考试题(解析版)
- 质量为纲-华为公司质量理念与实践
- 心脏手术同期房颤射频消融路径图课件
-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23年版》
- 浅论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蚂蚱养殖疾病用药研究报告
- TCALC 003-2023 手术室患者人文关怀管理规范
- 直播粉丝画像及行为需求分析课件
- 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