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与效率分析课件.ppt_第1页
标准工时与效率分析课件.ppt_第2页
标准工时与效率分析课件.ppt_第3页
标准工时与效率分析课件.ppt_第4页
标准工时与效率分析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准工时与产能分析 報告人 IE 好孩子婴幼儿集团铝合金分厂2010年培训教材 目录 产距工时 cycletime 正常工时 normaltime 标准工时 STDhour 工时 产出 与绩效指标影响产出效率因素认识现行的绩效指标计算产能分析 产距工时 cycletime 由流线的瓶颈工作站决定也等于决定整条线的最大产出值产出数量 实勤工时 产距工时 C T 所以提高产出的关键在于降低C T平衡率的定义 在减少各工作站总等待时间的所占比率 正常工时 normaltime 正常工时 码表工时X作业员评比率如 一个作业站工时为8 0秒 作业员评比率为90 其正常工时 8 0 0 9 7 2秒若该作业员评比率为110 正常工时 8 0 1 1 8 8秒預定时间标准 PTS系统 一般不计算正常工时 标准工时 STDhour 复习 正常工时 码表工时X作业员评比率标准工时 正常工时 宽放工时宽放率 依各制程不同给予不同标准 電子业和机械制造业就会有不同宽放比率宽放目的 因疲劳 私事 机械 及料況等不可控制避免因素标准工时 是指在一定标准条件下 以一定的作业方法 由合格且受有良好训练的作业员以正常的速度 完成某項作业所需的时间 标准工时 1 标准工时的定义 标准工时 是指在一定标准条件下 以一定的作业方法 由合格且受有良好训练的作业员以正常的速度 完成某項作业所需的时间 标准工时是企业进行改善 提升生产效率 降低劳动力成本 合理充分发挥生产线设备和人员的重要工具 2 标准工时的起源 标准工时是工业工程学科重要的一部分 起源于20世纪初泰勒和吉尔布雷斯的动作研究和时间分析 是通过观察熟练工人的行动特征来达到解析和继承熟练作业的有效时间 这一有效时间就是初期的标准工时 3 标准工时的动态性 标准工时也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可以随着员工熟练程度的提升 设备的更新 工程的优化而逐步提高标准工时的要求 所以 标准工时是动态的是发展的 4 标准工时的设定 标准工时的设定当然是离不开标准作业 那么什么是标准作业呢 标准作业即所谓生产管理标准作业就是 用于指导生产的模范作业 是表示必须遵守的最低标准 也可以说是排除过度 Overstrain 松懈 Waste 及无用 Uneven 作业后的作业 标准作业时间就是完成标准作业的所需要的时间 5 标准工时的计算公式 标准工时 实际作业时间 宽放时间标准工时的设定与产能的提高是改善 而改善离不开动作分析 后面将着重讲述动作分析与改善 线平衡率 LineBalance 平衡率的定义 在减少各工作站总等待时间的所占比率公式 1 NC Tpi NC X100 N 站数C C T产距时间Tpi 各工作站作业时间总合 线平衡案例 一个流线共有5个工作站 其工时分別为10秒 9秒 10秒 11秒和12秒 1 流线的C T 多少秒 2 流线的总作业工时为多少秒 3 宽放率为10 时 流线的标准工时为多少秒 4 此流线的平衡率为多少 线平衡案例解答 一个流线共有5个工作站 其工时分別为10秒 9秒 10秒 11秒和12秒 1 流线的C T取最大工时站 12秒 2 总作业工时 10 9 10 11 12 52秒 3 宽放率为10 时 流线的标准工时 12X5 X 1 10 66秒 4 此流线的平衡率 1 12X5 52 12X5 1 8 60 1 13 3 86 7 不平衡率 13 3 工时 产出 与绩效指标 绩效指标 生产效率与生产力生产效率 不反应整体的生产管理状况 仅供作业员的手脚灵活度指标或作业员绩效的标准生产力 反应经营绩效的指标 含盖干部管理经营成效及全厂性经营成效差异的异常工时部分 即为了层別各单位支援生产制造单位的无效比率 工时 产出 与绩效指标 生产效率 生产数量X标准工时 直接投入工时 除外异常工时 生产力 生产数量X标准工时 直接投入工时总生产力 生产数量X标准工时 直接 间接总投入工时 影响产出效率因素 量化因子 1 人力工时投入 直间接比 加班 支援 请假 2 人力工时损失 异常 除外及开线准备 3 产出工时 标准工时制定 产出数量 其他人为因素 1 数据不确实因素2 平衡率未达3 作业效率损失 认识现行的绩效指标计算 纳入间接人力工时投入影响1 产出与效率成正比关系更明显影响2 直接人员请假 线产出需维持影响3 间接编余人力吃掉生产效率影响4 无开线加班生产时 更不允许间接人员加班影响5 创造间接工作人力的附加价值 2019 12 20 18 可编辑 1 动作分析的意义 动作分析的意义 是分析工作中的各细微身体动作 Motions 刪除其无效之动作 促进其有效之动作 动作分析的目的 1 发现人员在动作方面之无效或浪費 简化操作方法 減少疲劳 进而定制标准操作方法 2 发现间余时间 刪除不必要的动作 进而預定动作时间标准 产能分析 经过动作分析与改善就可以提高标准工时 提高产能 2 动作分析的方法 1 目視动作分析 visualmotionstudy 即以目視观测方法而寻求改进 2 动素分析 细分动作之构成要素 得17种动素 將工作中所用之各动素逐項分析 谋求改进 一般用在较具重复性且周期较短的手操作之研究中 3 影片分析 filmAnalysis 即以摄影机对各操作拍摄成影片 由影片放映而加以分析 影片分析因其拍摄速度之不同 又可分为细微动作研究 micro motionstudy 及微速度动作研究 memo motionstudy 两种 经过动作分析与改善就可以提高标准工时 提高产能 3 动素 从操作者手动作之研究 吉尔布雷斯夫妇发现 所有操作是由一连贯之基本动作 Fundamentalmotion 所组成 经研究結果 统计人体动作之基本要素 或基本动作 可细分为十七种动素 为了使读者对这些动素之定义 范围及其特性有所了解 故將此十七种动素归成三大类 第一类 进行工作之要素 1 8 第二类 阻止第一类工作要素之进行 9 13 第三类 对工作无益之要素 14 17 经过动作分析与改善就可以提高标准工时 提高产能 4 动作经济的意义 1 动作经济的意义 利用动作经济的意义为改善之工具 其重点不在与改变整个制造程序的工作计划 工作说明书的內容 不良的机器 生产进度跟催或耽搁等问题 而是在与以上条件不改变之下使工人工作效率提高 並使工人本身确感身心舒适愉快 2 动作经济原则的目的 a 減少工人的疲劳 b 缩短工人的操作时间 经过动作分析与改善就可以提高标准工时 提高产能 5 动作经济原則 16条 1 关于人体动作方面 1 双手并用的原则 2 对称反向的原则 3 排除合并的原则 4 降低动作等级的原则 5 减少动作限制的原则 6 避免动作突发的原则 7 保持轻松节奏的原则 8 利用惯性的原则 2 工具设备方面 9 手脚并用的原则 10 利用工具的原则 11 工具万能化的原则 12 易于操纵的原则 3 关于环境布置方面 13 适当位置的原则 14 安全可靠的原则 15 照明通风的原则 16 高度适当的原则 6 动作经济原则之检讨 7 动作改善的原则 1 需要用力气的工作 亦即必須用手 腳或全身用力方能完成的工作 或向膝蓋下方伸手及蹲下拿起物品的动作 因为这些工作会引起肌肉的疲劳 2 不自然的姿勢 例如蹲在地上做事 或弯着腰工作等 这些不自然的姿势亦会引起肌肉的疲劳 3 需要注意力的工作 例如必須仔细对准的工作或必須谨慎挑选的工作等 因为这些工作会引起精神上的疲劳 4 厌恶的工作 例如噪音很大 空气污染 机器容易故障的工作 以上四者均是改善的重点 只要稍加留意 就可发现许多工作可以大大改善 7 动作改善的原则 删除 合并 重排 简化 1 删除 1 删除所有可能的作业 步骤或动作 2 删除工作中的不規律性动作 3 删除以手作为持物工具的工作 4 删除不方便或不正常的动作 5 删除必須使用肌力才维持的姿势 6 删除必須使用肌力的工作 而以动力工具取代之 7 删除必須克服重量的工作 8 删除危險的工作 9 删除所有不必要的间置时间 经过动作分析与改善就可以提高标准工时 提高产能 2 合并 1 把必須突然改变方向的各个小动作结合成一个连续的曲线动作 2 合并各种工具 使成为多用途 3 合并可能的作业 4 合并可能同时进行的动作 3 重排 1 使工作平均分配与两手 两手之同时动作最好呈对称性 2 组合作业时 应把工作平均分配与各成员 3 把工作安排成清晰的直线順序 经过动作分析与改善就可以提高标准工时 提高产能 4 简化 1 使用最低级次的肌內工作 2 减少视觉动作并降低必须注視的次數 3 保持在正常动作范围內工作 4 缩短动作的距离 5 使手柄 操作杆 足踏板 按钮均在手足可及之处 6 在須要运用肌力时 应尽量利用工具或工作物的动量 7 使用最简单的动素组合来完成工作 8 减少每一动作的复杂性 经过动作分析与改善就可以提高标准工时 提高产能 经过动作分析与改善就可以提高标准工时 提高产能 8 作业测定 作业测定是制定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完成工作所需时间 达到减少人员 机器和设备的空闲时间 制定标准时间有三种方法 经济判断法 历史记录法 作业测定 而在三种测时方法运用中 作业测定又是更较为客观 令人信服的决定标准时间的方法 9 作业测定的作用 一 提供估算标价 销售价格和交货合同的基础资料 二 平衡工序作业时间 寻找瓶颈工序进行设备 人员重组和改善 三 作为现场部门生产产量的依据 并依标准工时对现场如何提高产量制定基础 10 作业测定四种方法 1 时间研究 秒表时间研究 2 工作抽样3 预定时间标准法 MOD 4 标准资料法 11 作业测定的时间研究法 企业目前还是以时间研究 秒表时间研究 居多 它是利用秒表或电子计时器在一段时间内对作业的执行情况作直接的连续观测 记录操作时间并给予一个评定值 并遵照组织结构所制定政策允许的非工作时间作为宽放值 作业确定该项作业的时间标准 12 标准工时的三大应用 提供估算标价 销售价格和交货合同的基础资料 平衡工序作业时间 寻找瓶颈工序进行设备 人员重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