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与不良反应.ppt_第1页
中药注射剂与不良反应.ppt_第2页
中药注射剂与不良反应.ppt_第3页
中药注射剂与不良反应.ppt_第4页
中药注射剂与不良反应.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注射剂与药物不良反应 药学部临床药学室李彩君 药物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 一 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药品不良反应 AdverseDrugReaction ADR 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药物不良事件 AdverseDrugEvent ADE 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是指药品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利临床事件 但该事件未必与药物有因果关系 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品不良事件界定 1 药品质量 药物不良反应使用的是合格药品 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使用的是合格药品和 或 不合格药品 2 用法用量 药物不良反应按正常用法 正常剂量使用 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不强调与用法 剂量的关系 3 反应性质 药物不良反应是有害且非期望的反应 不可避免 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是不利的临床事件 部分可避免 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品不良事件界定 4 用药行为 药物不良反应排除了意向性和意外性过量用药与用药不当的行为 即不包括药物滥用和治疗错误等 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不排除意向性和意外性过量用药与用药不当的行为 包括药物常规使用 滥用 误用 故意使用 药物互相作用等所引起的各种不良后果 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品不良事件界定 5 因果关系 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与不良反应有因果关系 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是药物与不良事件未必有因果关系 6 风险责任 药物不良反应不属医疗纠纷 不承担赔偿责任 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常规使用药物 且药物与事件有因果关系 不属医疗纠纷 误用 滥用 故意使用 使用不合格药品等的后果因医方导致 属医疗纠纷并承担相应责任 二 ADR的种类及其临床表现 一 副作用 Sideeffect 治疗量下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 产生副作用的原因是药物选择性低 作用范围广 治疗时所用一个作用 其它作用就成了副作用 随着治疗目的不同 副作用也可以转为治疗作用 二 毒性作用 Toxiceffect 指治疗量下出现的毒性反应 可由病人的个体差异 病理状态或合用其它药物引起敏感性增加而出现毒性 如因用量过大而产生的毒性作用 则不属于药品不良反应 三 后遗效应 Residualeffect 四 停药反应 withdrawalreaction 五 变态反应 Allergicreaction 六 特异质反应 Idiosyncraticreaction 又称特异质遗传素质反应 七 其它 依赖性 致癌作用 致突变 致畸作用 三 如何评价药品不良反应 关联性评价 ADR因果关系评价原则 时间方面的联系是否密切 报表不良反应分析栏中 用药与不良反应的出现有无合理的时间关系 除了先因后果这个先决条件外 原因与结果的间隔时间也应符合已知的规律 如氰化物中毒 几秒 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几分到几小时 吩噻嗪类引发肝损害一般为用药3 4周以后出现 ADR因果关系评价原则 是否具有联系的一贯性 与现有资料 或生物学上的合理性 是否一致 即从其它相关文献中已知的观点看因果关系的合理性 如动物试验的数据 病理生理学的理论 其它有关问题的研究成果等等 另外以往是否已有对该药反应的报道和评述 即相当于报表不良反应分析栏中 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 ADR因果关系评价原则 联系强度 即发生事件后撤药的结果和再用药的后果 相当于报表不良反应栏中 停药或减量后反应是否消失或减轻 及再次用药是否再次出现同样的反应 即激发试验是否阳性 一般情况下 如病人用药间隔小于24小时 属连续用药 ADR因果关系评价原则 是否存在剂量 反应关系 A型ADR的反应程度一般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 给药剂量越大或血药浓度越高 反应也越严重 此时测定血药浓度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 对判断因果关系有直接的帮助 有否其它原因或混杂因素 如并用药物 原患疾病及其它治疗的影响或特殊敏感体质等 我国SFDA ADR中心推荐的关联性评价 1 开始用药的时间与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有无合理的先后关系 是 否 2 所怀疑的不良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品已知不良反应的类型 是 否 3 停药或减量后 反应是否减轻或消失 是 否 4 再次接触可疑药品是否再次出现同样的反应 是 否 5 所怀疑的不良反应是否可用并用药的作用 病人的临床状态或其他疗法的影响来解释 是 否 药品不良反应的判断方法 四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上报原则 可疑即报 不良反应 事件的过程 包括不良反应 事件出现的时间 主要表现 体征 处理措施 有关临床检查结果及动态变化 不良反应结果及对原患疾病的影响 不良反应持续时间等 不良反应 事件的处理 主要是指针对这次临床上出现的不良反应 事件表现而采取的医疗或诊断措施 不是指对原患疾病的治疗 要填写具体采取何种治疗措施 应用何种药及最终基本恢复正常的时间等 如属抢救病例应记录抢救持续时间及过程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一 中药注射剂的定义中药注射剂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 从中药 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体内的灭菌制剂以及供临床前配制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 二 中药注射剂的历史发展 1 第一个中药注射剂 柴胡注射液柴胡注射液始创于太行根据地百团大战之后 八路军在山西武乡成立了 野战卫生部卫生材料厂 后定名为利华药厂 1941年 根据一二九师卫生部长钱信忠同志的建议 由利华药厂研究室主任韩刚提出了用柴胡制作针剂的主张和设计方案 并牵头研制 经过他们艰苦工作终于研制成了柴胡注射液 而且效果良好 无副作用 中药注射剂的历史发展 2 70年代大发展 在70年代 大搞中草药运动 中制出上千种中药注射液 除了中国药典收载外 各省市卫生部门不定期陆续制订了 中草药制剂规范 标准 收载了大量的中药注射剂 据统计 有资料报道的就达700余种 但由于盲目性大而技术不太过关 现在已所剩很少 中药注射剂的历史发展 3 目前SFDA供给予中药注射剂批准文号1266个 涉及中药注射剂品种141个 按批准的产品名称统计 改剂型品种则按不同品种计算 由于发生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 2009年10月1日以后 SFDA再未给予新的中药注射剂品种批准文号 之前批准的中药注射剂品种除加强了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外 依然可以在市场正常销售 三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 1 不良反应的多发性和普遍性几乎所有的中药注射剂均出现过不良反应 2 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常涉及多系统 多器官 常见的多为皮肤 心血管等3 不良反应的不可预知性由于中药成分中过敏反应物质的不确定性及过敏种类众多 亦无法通过预试验减少 因而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存在不可预知性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 4 不良反应种类的不确定性现在还不能确切地知道一种中药注射剂可能会发生多少种不良反应 如复方丹参注射液有报道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多达十几种 5 批与批之间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由于工艺技术条件和药材质量 制剂质量标准控制水平的制药 不同厂家 不同批次的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可能不同 无法做出较为确切的结论 三 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 2007年1月至2011年11月 共申报不良反应611例 其中涉及中药注射剂的共计180例 所占比例29 46 ADRs累及的系统及临床表现 ADRs所涉及的药物及累及的系统 热原反应 热原反应临床上在进行静脉滴注大量输液时 由于药液中含有热原 病人在0 5 1h内出现寒战 高热 出汗 昏晕 呕吐等症状 高热时体温可达40 严重者甚至可休克 这种现象称为热原反应 热原的检测方法 1 家兔法 本法系各国药典规定的检测注射剂热原的法定方法 其优点是经长期应用证明其检测结果与临床应用结果基本一致 2 鲎试验法 本法是应用鲎变形细胞溶解物检测热原 内毒素 的生化方法 本法检测内毒素特异性强 灵敏度高 操作方法简便 因药物的pH值 溶媒及药物中的附加剂 如表面活性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