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 中山市中医院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处方分析二级学院中药学院专 业中药学(中药分析与鉴定方向)班 级2011级(3)班学生姓名学 号指导教师2015年4月2诚 信 声 明我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毕业论文(设计)作者: 年 月 日 目 录摘要I-II1 前言12 资料与方法22.1资料来源与选择条件22.2处理方法23 结果与分析23.1 月经不调患者的年龄分布统计结果与分析23.2 处方中多频使用中药统计结果与配伍分析33.3处方中多频使用中药分类统计结果与分析53.4 月经不调的基本临床诊断症型统计结果与分析64 讨论164.1 月经不调患者的年龄组成讨论164.2 月经不调常用药物的讨论164.3 对月经不调的临床诊断和症型统计进行讨论184.4 月经不调的用药总结18参考文献19综述21致谢29中药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的处方分析 摘要:目的 通过统计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的门诊处方的用药情况,探讨用药规律,对各常见中药、中药类型、药对进行药性、药理、配伍等系统分析,为日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山市中医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两个月妇产病区门诊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的门诊处方,对单味药使用频率、中药类型、辨证分型药物配伍等用药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处方中最多使用的四种中草药分别是当归、熟地、党参、丹参。其中药类型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居多。结论 本院治疗结合中医辨证施治,针对脏腑经络对症用药,临床应用与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关系密切。 关键词:月经不调;中药;处方分析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analysis of Irregular menstruation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statistical irregular menstruation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medications, drug laws, of each common typ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to medicinal properties, pharmacology, compatibility and so on carries on the system analysis,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future in-depth study. Methods Collection of the hospital in Zhongshan city in December 2014 to January 2015, irregular menstruation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of single frequency of drug use, such as drug compatibility of Chinese drug type, dialectical points situation. Results The most used in the prescription of four kind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gelica, prepared rhizome of rehmannia, Radix Codonopsis Pilosulae respectively, Salvia miltiorrhiza.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ype to the tonic medicine,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drugs are. Conclusions Our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o suit the medicine of Zang fu organs and meridians,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oder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Keywords: Irregular menstru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analysis II1前言月经病是指以月经的期、色、质、量的异常及伴随月经周期所出现的各种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病症。在妇科临床中,月经病是发病率最高、就诊人数最多的一种病1。月经不调是妇科最常见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间期出血、崩漏、痛经、闭经、经行眩晕、经行泄泻、经行浮肿、经行风疹块、经行乳房胀痛、经行头身痛、经行情志异常、经断前后诸症等2。根据中医理论,引起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寒、热、虚、实四个方面。寒包括实寒、虚寒;热包括阳盛血热、阴虚血热、肝郁血热、虚包括气虚、血虚、肾虚;实包括肝郁、血瘀、痰湿3。而治疗月经不调所用草药根据病症类型不同,其用药从活血到止血到行气到理气调肝,差异较大,用药量也因个人体质,年龄等因素有差异。月经病的治疗不但意味着对症状的缓解,疾病的预判,也是对女性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西医治疗女性月经不调主要以激素治疗为主,但疗效不理想,存在复发及副作用较大等弊端。而中医药治疗女性月经不调是辨证施治为主,其具有副作用小、远期疗效稳定等优势,非常值得推广4。从所统计的中药处方中可以发现,中医治疗女性月经不调主要是通过对内分泌进行调节,从肝、肾、脾等脏腑入手,着眼于气、血,治法主要有疏肝解郁、温肾助阳、益气健脾、活血化瘀、补气滋阴等。利用养肝肾以及补气血等各类中药材让月经周期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从而达到根治女性月经不调的目的。毫无疑问,采用传统的中医药理论,对女性月经不调的研究进行详细的辨证分型,采用有效的内外兼治,以发挥中药功效作用,有机的结合中药药理作用,必将为女性的健康提供了更好的保障,为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收集中山市中医院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方,共386张,对治疗月经不调的用药规律进行初步分析,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月经不调治疗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2 资料与方法2.1 资料来源与选择条件本文收集中山市中医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份两个月妇产病区门诊部女性月经不调的处方,共386张。处方为中山市中医院中药房所提供。所选处方组成清楚,专治女性月经不调。2.2处理方法通过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对386张处方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包括以下4方面:1.统计女性月经不调的年龄分布;2.统计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的常用中药使用频率; 3.分析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的常用药配伍;4.统计治疗女性月经不调常用中药的分类;5.统计月经不调的临床诊断和症型。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分析结果及进行讨论。3 统计结果与分析3.1 月经不调患者的年龄分布统计结果与分析所统计的386张处方中月经不调患者年龄最小的是12岁的,年龄最大为52岁。由统计结果可得;女性月经不调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至39岁;其中20-29 岁年龄段中出现女性月经不调的人数最多(见表1)。表1 月经不调女性的年龄区间统计表年龄区间人数出现频率1019153.87%202917545.34%303913635.23%40495714.77%505930.78%3.2 处方中多频使用中药统计结果与配伍分析 统计386张处方中各味药使用的次数,选取出现77次以上的药味进行具体统计(见表2)。 386张处方中,一共使用142味药。每张处方的药物常用剂数为10种,最大使用剂数为17种,最小使用剂数为7种。而每张处方的药物常用克数为10克和15克,最大使用克数为20克,最小使用克数为3克或5克。表2 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使用频率序号中药处方出现次数百分%常用克数药典剂量1当归282 73.06 10g6-12g2熟地黄23159.84 15g6-15g3党参22959.33 15g9-30g4丹参220 56.99 15g10-15g5菟丝子187 48.45 15g6-12g6枸杞子152 39.38 15g6-12g7香附142 36.79 10g6-10g8川芎137 35.4910g3-10g9续断137 35.49 15g9-15g10益母草135 34.97 15g9-30g11泽兰128 33.16 10g6-12g12白芍127 32.90 15g6-15g13柴胡119 30.82 10g3-10g14桃仁 119 30.82 10g5-10g15黄芪 114 29.53 15g9-30g16红花 11329.27 10g3-10g17覆盆子 11028.72 15g6-12g18女贞子 10527.20 15g6-12g19淫羊藿 9925.64 10g6-10g20 赤芍81 20.98 10g6-12g21鸡血藤 81 20.98 15g9-15g注:.百分比=处方中出现次数/386。 .处方中出现77次即为使用频率为20%。由表2可以看出,月经不调常用的前21味药的用药量基本都符合药典的要求,其中只有两个药物的用药量比药典略高,分别为女贞子和覆盆子。其中使用频率最多的前四个药分别为:当归、熟地黄、党参、丹参。前21味药的常用克数为15g。以下对这常用的前21味药的中药配伍进行列表分析。表3 当归的中药配伍当归配伍药物症型作用适用白芍肝血不足,血虚血瘀养血理血头晕耳鸣,痛经川芎血虚诸症,血虚兼血瘀调经止痛痛经,经闭熟地黄血虚兼阴虚补血养阴崩漏表4 熟地黄的中药配伍熟地黄配伍药物症型作用适用白芍肝血不足,肝肾不足滋阴补肾,补血养血月经不调表5 白芍的中药配伍白芍配伍药物症型作用适用柴胡肝气郁结,气血不和疏肝兼柔肝,补血兼和血胁肋胀痛,乳房胀痛香附肝郁气滞疏肝理气,养血调经痛经表6 党参的中药配伍党参配伍药物症型作用适用当归内伤气血不足诸症健脾益肺,补气养血头晕,乏力,少气懒言表7 淫羊藿的中药配伍淫羊藿配伍药物症型作用适用熟地黄肾阳不足补益精血,补肾助阳月经不调表8 续断的中药配伍续断配伍药物症型作用适用杜仲肝肾不足止崩漏补益肝肾,强筋壮腰腰膝酸痛及崩漏表9 川芎的中药配伍川芎配伍药物症型作用适用白芍血虚或阴虚有热活血行气止痛,养血柔肝止痛痛经,闭经,月经不调柴胡肝郁气滞疏肝解郁,行气止痛胁肋疼痛,月经不调表10 丹参的中药配伍丹参配伍药物症型作用适用赤芍血热瘀滞活血调经,清热凉血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表11 红花的中药配伍红花配伍药物症型作用适用柴胡气滞血瘀活血疏肝,气血同治胸胁疼痛,经期乳房胀痛表12 益母草的中药配伍益母草配伍药物症型作用适用香附肝郁气滞,淤血阻滞舒畅气机,增强血行 经前乳房胀痛,痛经,闭经红花瘀血阻滞活血祛瘀,调经止痛痛经,闭经当归血虚瘀滞补血行气,活血调经经行腹痛,崩漏下血表13 泽兰的中药配伍泽兰配伍药物症型作用适用当归血虚瘀滞补血扶正,活血祛瘀经闭痛经红花血虚瘀滞活血祛瘀调经痛经闭经丹参血虚瘀滞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经行腹痛,经行不畅或有瘀块表14 鸡血藤的中药配伍鸡血藤配伍药物症型作用适用当归血瘀血虚活血补血,调经止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3.3处方中多频使用中药分类统计结果与分析统计386张处方中用药频率前21味的中药,按中药学5分类,归纳各类中药所占比例(见表15)。表15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用药频率前21味药的中药分类统计药物分类药味百分比%多频药味中所含具体药味补虚药1047.62党参、黄芪、淫羊藿、续断、菟丝子、当归、熟地黄、白芍、枸杞子、女贞子、活血化瘀药733.33川芎、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鸡血藤解表药14.76柴胡清热药14.76赤芍理气药14.76香附收涩药14.76 覆盆子注:百分比=处方中药味出现次数/21。从表15可以看出本院治疗月经不调用药频率最多的一类药是补虚药,所占47.62%,分别是补气药(党参、黄芪 ),补阳药(淫羊藿、续断、菟丝子),补血药(当归、熟地黄、白芍),补阴药(枸杞子、女贞子);其次是活血化瘀药,占33.33%,分别是活血止痛药(川芎),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鸡血藤)。其他的中药类型使用的相对较少,解表药主要使用柴胡;清热药主要使用了赤芍;理气药主要使用了香附,收涩药主要使用了覆盆子。3.4 月经不调的基本临床诊断症型分统计结果与分析表16月经不调的基本临床诊断症型分类临床诊断主要症型处方数百分比月经提前肝郁肾虚82.07月经推后脾肾两虚、肝郁肾虚17545.34月结先后无定期肝郁肾虚4511.67月经量多脾肾两虚、肾虚92.33月经量少脾肾两虚、肝郁4611.92月经延长脾肾两虚、肝郁肾虚338.55痛经肝郁、肾虚、血瘀153.89闭经脾肾两虚、肾虚133.37崩漏脾肾两虚、肝郁肾虚 318.03经期间出血肝郁肾虚112.85由表16可以看出:月经不调的基本临床诊断有月经提前,月经推后,月结先后无定期,月经量少,月经量多,月经延长,经期间出血,崩漏,闭经,痛经。其中月经推后在临床诊断中是最多的,而月经提前和月经量多的临床诊断较为少。而月经不调的主要症型为脾肾两虚、肝郁肾虚。但是同样的临床诊断病因和症型却是不同的,以下对月经不调的各个临床诊断和症型进行具体分析统计。3.4.1月经不调各个临床诊断的统计结果与分析表17月经提前的具体临床诊断病因临床诊断处方数百分比气血不足或脏腑失调月经提前675.00放置避孕器宫内环112.5妇科炎症阴道炎112.5表18月经推后的具体临床诊断病因临床诊断处方数百分比气血不足或脏腑失调月经推后6939.43卵巢因素多囊卵巢综合症5531.43卵巢储备不良3218.26妇科炎症盆腔炎、阴道炎137.43激素问题LH低下、雌激素偏低、高泌乳素血症31.71肿瘤子宫肌瘤31.71表19月结先后无定期的具体临床诊断病因临床诊断处方数百分比气血不足或脏腑失调月结先后无定期45100表20月经量多的具体临床诊断病因临床诊断处方数百分比气血不足或脏腑失调月经量多777.78子宫问题子宫疤痕222.22表21月经量少的具体临床诊断病因临床诊断处方数百分比气血不足或脏腑失调月经量少2860.87经期头晕、便秘24.35炎症妇科炎症1123.91卵巢问题多囊卵巢综合症,卵巢储备不良36.52子宫问题子宫肌瘤、宫颈HPV感染24.35表22闭经的具体临床诊断病因临床诊断处方数百分比气血不足或脏腑失调继发闭经753.85卵巢问题卵巢早衰646.15表23月经延长的具体临床诊断病因临床诊断处方数百分比气血不足或脏腑失调月经延长,痛经927.27子宫上环引起的月经不调宫内环下移824.24炎症妇科炎症927.27肿瘤子宫肌瘤、畸胎瘤515.15卵巢问题多囊卵巢综合症26.00表24经期间出血的具体临床诊断病因临床诊断处方数百分比气血不足或脏腑失调经期出血218.18排卵问题排卵期出血981.82表25崩漏的具体临床诊断病因临床诊断处方数百分比气血不足或脏腑失调功血1238.71疾病引发的崩漏妇科炎症1135.48子宫病变619.35多囊卵巢综合症26.45表26痛经的具体临床诊断病因临床诊断处方数百分比气血不足或脏腑失调痛经1066.67子宫问题子宫腺肌症213.33妇科炎症盆腔炎213.33卵巢问题排卵期出血16.67由表17-26可以看出,月经不调的临床诊断可归纳为三大类型,分别为:一外生殖器病变及相关疾病因素:子宫、卵巢、黄体、激素出现问题都会引起月经不调,妇科炎症也会引起月经不调。以下对相关疾病进行分析:子宫疾病主要有:1.子宫肌瘤:亦称子宫平滑肌瘤,或子宫纤维瘤,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它可以引起子宫异常出血、盆腔压迫症状、疼痛及影响生育能力6。2.子宫内膜息肉:是突出于宫腔内的单发或多发的结节状肿物,它虽然是育龄妇女及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疾病7。3.子宫内膜增殖症: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增高,而无孕激素拮抗引起的子宫内膜腺体或间质增生,是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8。4.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异位并种植于子宫腔以外的部位,是一种育龄妇女常见的、多因素影响的、雌激素依赖的、慢性良性疾病。5.子宫腺肌症: 是指子宫内膜向子宫肌层良性浸润并在其中弥漫性生长,如果侵入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周围的肌纤维聚合成结节称为子宫肌腺瘤,其特征是子宫肌层中出现了异位的内膜和腺体,伴有其周围的肌层细胞肥大和增生,有子宫内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称9。6.宫颈HPV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感染与宫颈癌之间存在病因学关联,特别是高危型HPV 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变的首要因素,被认为是宫颈癌前病变和浸润性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10。子宫与月经息息相关,子宫出现病变,则会直接引起月经量多和痛经。卵巢问题主要有:1.多囊卵巢综合症:是妇科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发病率可达5% -10% 11。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不论青春期或育龄期卵巢中雄激素过高而抑制卵泡发育使卵泡闭锁致排卵稀发或无排卵,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或婚后不孕12。2.卵巢储备功能:又称卵巢储备,是指卵巢产生卵子数量和质量的潜能,间接反映卵巢的功能。月经是子宫内膜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呈现周期性变化。卵巢出现问题会引起月经推后、月经量少、闭经、痛经、月经延长、经期间出血、崩漏、痛经。黄体问题主要有:黄体功能不足:它是指因黄体发育不良或过早退化使孕酮分泌不足或子宫内膜对孕酮反应性降低而引起的分泌期子宫内膜发育迟缓或停滞,或基质和腺体发育不同步,不利于受精卵种植和早期发育,而引起不孕、流产及月经紊乱等现象13。激素问题主要有: 1.雌激素:是一种重要的女性激素,女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卵巢就开始分泌雌激素,以促进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本身的发育,同时子宫内膜增生而产生月经,雌激素偏低会引起女性的月经推后。2.高泌乳素血症:是指外周血泌乳素偏高,常导致不孕及卵巢功能减退,间接引起月经推后。3.LH(促黄体生成素)低下: 促黄体生成素是由垂体产生的一种激素。在男性中能刺激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男性激素,在女性中刺激卵巢分泌女性雌激素。若其偏低则间接影响月经不调。妇科炎症主要有: 1.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2.阴道炎: 即阴道炎症。正常健康妇女阴道对病原体的侵入有自然防御功能。当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受到破坏时,病原体易于侵入,导致阴道炎症。3.附件炎:指输卵管和卵巢的炎症。但输卵管、卵巢炎常常合并有宫旁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且在诊断时也不易区分。盆腔炎、阴道炎会导致卵巢附近的炎症,导致排卵紊乱,从而诱发月经不调。而附件炎则是直接引起月经不调。二功能性因素:是功能性子宫出血,指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由内分泌调节系统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是月经失调中最常见的一种,常见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14。三月经不调伴随症状:由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月经不调常常会伴随其他症状,如经期头晕,经期乳房胀痛,经期腰酸腹痛等。月经不调的治疗首先应区别是由其他病引起的月经不调还是月经不调引起了其他病。如果是其他病引起的月经不调,则先治疗其他病,其他病好了,月经不调也随之改善了,如果是月经不调引起了其他病,则要先治疗月经不调,月经不调好了,其他病也得到改善了。3.4.2月经不调各个症型统计分析表27月经提前的症型分类症型处方数百分比脾肾两虚夹湿112.50脾肾两虚112.50肝郁肾虚540.00肝郁血瘀112.50表28月经推后的症型分类症型处方数百分比气滞血瘀74.00肾虚(血热,夹湿,血瘀)126.86脾肾两虚(血瘀,血热,夹湿,肝郁)8649.14肝郁血瘀2011.43肝郁肾虚(血瘀,夹湿)4525.71肝郁(夹湿,湿热)31.71肝郁脾虚21.14表30月结先后无定期的症型分类症型处方数百分比肾虚3782.22肝郁817.78表31月经量多的症型分类症型处方数百分比肾虚333.33气滞血瘀夹湿111.11脾肾两虚333.33肝郁肾虚111.11肝郁气滞血瘀111.11表32月经量少的症型分类症型处方数百分比血淤12.17湿热下注36.52肾虚36.52气虚48.70脾肾两虚2145.65肝郁1430.43表33闭经的症型分类症型处方数百分比脾肾两虚753.85肾虚430.77气血虚弱215.38表34月经延长的症型分类症型处方数百分比脾肾两虚1854.54肝郁肾虚1030.30肝郁肾虚夹湿20.60表35张经期间出血的症型分类症型处方数百分比肝郁肾虚654.54肝郁肾虚夹湿327.27血瘀218.18表36崩漏的症型分类症型处方数百分比肾虚血瘀39.68肾虚26.45气滞血瘀 26.45脾肾两虚夹湿26.45脾肾两虚1341.95肝郁肾虚929.03表37痛经的症型分类症型处方数百分比肾虚血瘀16.66肾虚16.66气滞血瘀213.33脾虚血瘀16.66脾肾两虚320.00肝郁肾虚320.00肝郁血瘀320.00肝郁肾虚血瘀16.66由表27-37可以看出月经不调的症型主要为脾肾两虚,肝郁肾虚,并有时伴随气滞,血瘀,血虚,血热等症状。下文对其的各个临床诊断的症型进行具体分析。一月经提前: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月经提前的其主要症型有肝郁肾虚,其主要处方为:党参15g,黄芪15g,炙甘草3g,当归10g,熟地黄15g,白芍15g,川芎10g, 红花10g,桃仁10g,香附15g,陈皮10g,枳壳15g,柴胡10g,山茱萸10g。肝郁肾虚处方多用党参、黄芪、炙甘草补脾益气;当归、熟地黄、白芍补血活气;川芎活血止痛行气;红花、桃仁活血调经;香附、陈皮、枳壳、柴胡疏肝解郁,益气健脾;山茱萸补益肝肾。二月经推后:月经周期推迟7天以上,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月经推后的主要症型为脾肾两虚,而脾肾两虚又伴有血瘀,血热,夹湿,肝郁。其主要处方为:党参15g,当归10g,熟地黄15g,白芍15g,川芎10g,丹参15g,红花10g,桃仁10g,益母草15g,泽兰10g,香附10g,川牛膝15g。脾肾两虚处方多用党参补气,气生则血托,白芍和营敛阴,用熟地、当归滋肝肾,用川芎活血行气,用香附疏肝理气,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活血通经,川牛膝逐瘀通经。三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周期或先或后均在7天以上,连续出现3 个月经周期以上。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临床诊断都为脏腑失调,其症型主要有肝郁,肾虚。其肝郁处方:当归10g,续断10g,菟丝子10g,丹参10g,红花5g,桃仁5g,泽兰10g,鸡血藤10g,香附5g,赤芍10g。肝郁处方常用香附疏肝解郁;赤芍活血凉血;丹参、红花、桃仁、鸡血藤活血通经;当归活血补血,续断、菟丝子滋补肝肾。其肾虚处方: 当归10g,续断10g,菟丝子10g,丹参10g,红花5g,桃仁5g ,泽兰10g,鸡血藤10g,赤芍10g,香附5g。肾虚处方用当归补血活血;续断、菟丝子补益肾阳;丹参,红花,桃仁,泽兰,鸡血藤活血调经,赤芍清热凉血,香附理气行气。四月经量多: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增多,在50毫升以上,或时间超过7天。月经量多的患者较少,其症型有肾虚,脾肾两虚,气滞血瘀夹湿,肝郁肾虚,肝郁气滞血瘀。肾虚处方:当归10g,熟地黄10g,菟丝子10g,杜仲15g,仙矛10g,枸杞子10g,香附15g,川芎10g,山茱萸10g。肾虚处方常用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滋补肝肾,菟丝子、杜仲、仙茅补肾助阳,香附疏肝解郁,当归、川芎养血调经。脾肾两虚处方:党参20g,黄芪15g,白术10g,甘草3g,白芍15g,莪术10g,川牛膝15g,陈皮15g,茵陈15g,浙贝母15g,当归10g,肉桂5g,牡丹皮15g,升麻15g,山茱萸15g。脾肾两虚处方常用党参、黄芪、白术、甘草、补中益气,陈皮理气,莪术消食化积,白芍和营敛阴,川牛膝逐瘀通经,牡丹皮活血化瘀,茵陈清热利湿,浙贝母清热化痰,肉桂补元暖胃,用升麻助黄芪升阳举陷,气升则血升。五月经量少: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很少,不足30毫升,甚或点滴即净。月经量少的患者也是较多的,其症型主要有脾肾两虚、肝郁肾虚。若不及时治疗,进一步会发展为闭经。脾肾两虚处方:当归10g,熟地黄15g,丹参15g,泽兰10g,益母草15g,鸡血藤5g,川芎10g,赤芍15g,川牛膝15g,香附10g。脾肾两虚处方常用川芎活血祛瘀,赤芍行滞止血,川牛膝逐瘀通经,仙鹤草收敛止血,丹参、泽兰、益母草、鸡血藤养血调经,当归、熟地滋阴补血,香附理气行滞。肝郁肾虚处方:党参15g,甘草10g, 石斛15g,当归10g,白芍10g, 柴胡10g,山药10g, 香附10g, 生地黄15g,巴戟天10g ,山茱萸10g。肝郁肾虚处方常用柴胡、香附疏肝解郁,山茱萸、巴戟天滋补肝肾,党参、山药、甘草、石斛补益脾胃,白芍和营敛阴,当归养血调经,生地黄滋阴养血。处方主要治肾而兼顾肝脾,冲任得养,经自如期。六闭经:从未有过月经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停止的现象。症型有脾肾两虚、肾虚等。脾肾两虚处方:川芎10g,熟地黄15g,泽兰10g,黄芪10g, 香附10g,白芍10g,鸡血藤15g,当归10g,丹参10g,川牛膝15g,菟丝子10g,益母草10g。肾虚处方用药主要以补肾气、益精血、调肝脾为主,加鸡血藤以增强补血之效。脾肾两虚处方常用黄芪补中益气,当归、白芍、熟地养血调经;目的在于补气生血养营,以益生发之气。 七经期延长: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或淋漓半月方净者,称为月经延长。其症型主要有脾肾两虚,肝郁肾虚,肝郁肾虚夹湿。脾肾两虚处方:党参15g,仙鹤草15g,续断15g,女贞子20g,煅牡蛎25g,茵陈15g,黄芪15g,茜草15g,墨旱莲20g,海螵蛸25g,棕榈炭15g。脾肾两虚处方常用党参、黄芪补脾益气,仙鹤草、茜草、海螵蛸、棕榈炭收敛止血,续断、女贞子补肝肾,煅牡蛎收敛固涩,软坚散结;墨旱莲滋补肝肾,凉血止血,茵陈清热利湿。肝郁肾虚处方:柴胡10g,川芎10g,香附15g,炙甘草3g,女贞子15g,丹参15g,白芍15g,枳壳15g,陈皮10g,菟丝子15g,墨旱莲15g,仙鹤15g。肝郁肾虚处方常用柴胡、香附疏肝解郁,白芍和营敛阴,甘草、陈皮、枳壳理气健脾,丹参活血祛瘀,菟丝子、女贞子墨旱莲滋补肝肾,仙鹤草收敛止血。夹湿则加薏苡仁去湿。八经间期出血:是指以即排卵期周期性出现子宫少量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若出血期长,血量增多,不及时治疗,进一步发展可致崩漏。症型有肝郁肾虚、肝郁肾虚夹湿、血瘀等。肝郁肾虚处方:党参15g, 续断15g, 柴胡10g, 射干10g,墨旱莲20g, 海螵蛸25g,煅牡蛎25g, 玄参15g,地榆15g, 牡丹皮15g, 仙鹤草15g,栀子炭15g。肝郁肾虚处方常用柴胡疏肝解郁,全方合用能滋肾益阴,固冲调经,故出血可止。若头晕耳鸣酌加牡蛎。如出血期酌加墨旱莲、地榆。肝郁肾虚夹湿处方:党参15g,黄芪15g,石斛15g,白芍15g,续断15g,墨旱莲20g,茵陈10g,柴胡10g,海螵蛸25g,煅牡蛎25g,地榆15g,牡丹皮15g,茜草15g,仙鹤草15g,栀子炭15g。夹湿处方用药分析常用茵陈清热解毒、利水除湿,柴胡理气活血;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地榆、牡丹皮凉血止血,若出血期间,酌加茜草、海螵蛸。九崩漏: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病因有肾虚,脾虚、血瘀等。肝郁肾虚处方:党参15g, 仙鹤草15g, 续断15g, 女贞子20g, 煅牡蛎25g,白芍15g, 黄芪15g, 茜草15g, 墨旱莲20g,海螵蛸25g, 柴胡10g, 棕榈炭15g。肝郁肾虚处方用药分析常用附子温补命门之火,强壮肾气;用杜仲,菟丝子,女贞子温补肾阳,熟地黄补养精血。脾肾两虚处方:党参15g, 仙鹤草15g, 茜草15g, 墨旱莲20g, 海螵蛸25g,血余炭15g,柴胡10g,黄芪20g,蒲黄15g, 续断15g,女贞子20g,煅牡蛎25g,棕榈炭15g。脾肾两虚处方常用党参,黄芪补气培元,固中摄血,熟地养血滋阴,血余炭、棕榈炭温中止血。柴胡疏肝解郁,海螵蛸涩血固冲。十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型有肝郁血瘀、脾肾两虚、肝郁肾虚。肝郁血瘀处方:柴胡10g, 川芎10g, 香附15g ,炙甘草3g, 艾叶15g, 益母草15g, 红花10g, 白芍15g, 枳壳15g, 陈皮10g, 郁金15g, 当归10g, 桃仁10g。肝郁血瘀处方常用枳壳、香附理气调肝,当归养血和血。川芎、益母草、桃仁,红花、牡丹皮活血行瘀,甘草缓急调和诸药。脾肾两虚处方:当归10g, 白芍15g ,莪术10g, 甘草5g ,鸡血藤15g, 川芎10g,肉桂5g, 牡丹皮15g ,川牛膝15g ,党参15g。脾肾两虚处方常用当归、白芍养血和血,川芎、桃仁、红花、莪术活血祛瘀,香附调气止痛。肝郁肾虚处方:当归10g, 山茱萸10g,甘草10g, 柴胡10g, 白芍10g, 巴戟天10g, 山药10g, 郁金15g。肝郁肾虚处方常用巴戟天、山茱萸滋补肾阳,山药补益脾胃,柴胡、郁金疏肝解郁。4 讨论4.1 月经不调患者的年龄组成讨论由表1可知:月经不调的女性患者年龄小至12岁大至52岁。这反映了各个年龄段的女性都会受到月经不调的困扰。而20-29岁这个年龄段是出现月经不调情况最多的。可能是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刚步入社会,她们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因而她们的身体机能比起其他年龄层的女性更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月经几乎伴随着女性的一生,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现象对于其生命健康是有一定的影响的15 。如果调理不好,则会导致不孕。为了保证好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调理好女性的月经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4.2 治疗月经不调常用药物的讨论本文选取本院治疗月经不调常用中药类型的前两种(即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及其归类的多频中药进行讨论。4.2.1 补虚药及其多频药物的用药讨论补虚药是指能够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不足,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消除虚证的药物。补虚药味甘,可滋补疗虚。可分为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中医认为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不足是导致虚证的主要病机,其病理性质主要为气、血、阴、阳的亏耗;其病损的部位,主要在于五脏。一般来说,气血以脾肺为主,病重者可影响心肾,血虚以心肝为主,涉及心胃;阳虚以脾肾为主,严重者会影响到心。本院治疗月经不调的补虚药主要有补气药党参、黄芪;补阳药淫羊藿、续断、菟丝子;补血药当归、熟地黄、白芍;补阴药枸杞子、女贞子。其中以补血药中的当归、熟地黄和补气药中的党参使用频率最多。当归味甘、辛而性温,入肝、心、脾经。其甘润以补血,其辛散温通则活血。能调经止痛。因此血虚、血滞、气血不和,冲任失调之月经不调,闭经,痛经都可用当归进行调理。当归的化学成分主要含挥发油、有机酸,多糖等。当归有机酸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当归多糖是当归促进造血功能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熟地黄甘微温,入肝肾经,质地柔润。熟地黄长于“生精血”,为补血要药。可用于治疗血虚诸症。熟地黄主要含苯乙烯苷类成分,还有多糖和氨基酸等。其中熟地黄多糖能促进细胞的造血功能。党参甘平,入脾经,不燥不腻,善于补脾养胃,健运中气,鼓舞清阳,功效近似人参,为常用补中益气之品。党参单糖有降血糖作用。可用于治疗气血双亏,面色萎黄,头晕心悸。4.2.2 活血化瘀药及其多频药物的用药讨论中国传统医药学十分重视人体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气停滞不行则为气滞,津液停滞不行为痰湿,血停滞不行则为血瘀。中医认为血瘀证通常是因气虚、气滞、寒凝、火热等原因,导致血瘀而血行不畅16。活血化瘀药主要分为活血调经药,活血止痛药和活血疗伤药。本院治疗月经不调的活血化瘀药主要为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鸡血藤和活血止痛药川芎。其中以活血调经药丹参、桃仁、红花和活血止痛药川芎用的居多。丹参味苦性凉,归心、肝经,主入血分,活血通经,善调妇女经脉不均,尤为调经要药。因其药性偏于寒凉,故多用于血热瘀滞的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等。桃仁味苦甘,性平和,入心、肝血分,能活血化瘀,常用于治疗闭经、痛经。红花性温味辛,入心肝血分,有辛散温通之性,功能活血调经,散瘀止痛,为活血祛瘀要药,常用治疗血滞闭经,痛经。川芎气香,味苦,性辛温,归于肝、胆、心包经。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川芎所含主要有效成分为川芎嗪和阿魏酸等,具有清除氧自由基、钙拮抗、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多种作用,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月经不调17。 4.3对月经不调的临床诊断和症型统计进行讨论月经不调中月经量多的处方数为8张,闭经的处方数为13张,经期间出血的处方数为11张,因为这三个的处方数太少,所以不具备统计学的意义,上文对其的临床诊断和症型的百分比统计不能反映出实际情况。由此可见,统计2个月的处方数远远不够,若以后要深入研究,则应该统计更多的处方数。4.4月经不调的用药总结中医治疗月经不调,主要是通过对内分泌进行调节,帮助患者活血通经,利用养肝肾以及补气血等各类中药材让月经周期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月经失调与脾、肾、肝的关系最为密切18。即月经是经络、气血以及脏腑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治疗上应先调理脏腑,尤其是肝肾以及脾胃。利用中医治疗月经失调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根据患者不同的类型来给予辨证施治,其中主要判断的条件包括患者的月经周期、月经量、月经颜色、质地及全身症状等,归纳为寒、热、虚、实是个方面来配备具有针对性的中药治疗,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19 。根据辨证分型,对于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淤血阻滞的月经不调,处方中多用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进行调理。对于肝郁气滞,脾肾两虚的月经不调,处方多用发散风热药柴胡和理气药香附、陈皮疏肝解郁,益气健脾。对于阴虚血热的月经不调多用清热凉血药进行活血通经,清热凉血。而对肝肾不足的月经不调常用收涩药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处方的加减变化。本文对月经不调处方中的多频使用药物,常用药物配伍,患者的临床诊断和症型进行归纳分类,并列表分析,为日后临床研究月经不调提供一定的参考。参考文献1 陈秀琴.经前经期杂症治4则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 :195-196.2 李欢军, 张瑞明. 调经浅议J. 内蒙古中医药, 1994,3:96-973 程玲.中医周期疗法在治疗月经病中的临床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24(3):57-584 季春红,陆启滨.治疗月经病经验探析J.广西中医药,2010,33(1):41-425 赵越.中药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6 陈庆云,张小燕.子宫肌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12:950-952.7 王树鹤.子宫内膜息肉研究进展J. 武警医学,2012,10:829-832.8 Kurman R J,Kaminski P F, Norris H J. The behavior of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A long-term study of untreated hyperplasia in 170 patients J.Cancer, 1985, 56: 403-412.9 高虹.子宫腺肌症不同术式的临床效果和对卵巢功能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11,17:2704-2705.10 Hong D,Ye F,Chen H,et alDistribu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genotypes in the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rcinoma and its precursors in Zhejiang Province,ChinaJInt J Gynecol Cancer,2008,18 ( 1) : 104-109.1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下册) M2 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44912 李立楠,任卫东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发生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 12) :13713813 杨维. 中医药治疗黄体功能不足性不孕症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01:94-95.14 周晓丽.妇女月经失常的常见因素与治疗方法研究J.临床研究,2014,3:130.15 钟家敏.引起月经不调多种因素的相关分析J.中国实用药,2011,6(20):67-70.16 颜正华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2005:61361317 舒冰,周重建,马拥军,等. 中药川芎中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9:1043-104718 王质刚.多脏器功能衰竭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的进展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06,3:135-13719 杨协清,方企扬,徐小倩中药治疗月经不调的处方用药分析J. 中外医疗,2009,22:106-107 综述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现代研究进展中医脏腑功能活动的综合作用与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及机体的体液调节等功能有一定的联系1。而月经是经络、气血以及脏腑共同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生态园林树木种植与养护服务合同
- 2025范文企业数字化转型咨询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电商品牌独家销售授权合作协议
- 贵州省正安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度数字文化遗产数字化加工保密合同
- 贵州省金沙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互联网金融质押担保合同范本
- 2025不锈钢管材批量采购及加工服务合同
- 建筑施工各工种一会三卡样表(安全生产班前会、作业要点卡、风险提示卡、应急处置卡)
- 2024年山东省《宪法知识竞赛必刷100题》考试题库附答案【考试直接用】
- 配网检修管理
- 债务转让合同模板
- DBJ04-T 312-2024 湿陷性黄土场地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标准
- 颈椎病课件完整版
- 数字化时代家园共育的创新实践研究
- 女性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存
- 《海洋遥感技术》课件
- 2024版体育赛事赞助对赌协议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度德国企业博士实习生招聘与雇佣合同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