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用中药 七情 饮食 劳倦 痰饮 瘀血 消导药 泻下药 补益药 祛痰药 理血药 1 注 七情作用于人体 发病与否 取决于人的适应力与耐受程度不同 七情致病与六淫之别六淫 自外而入 初起多为表证 外感致病因素七情 刺激耳 目感官 直接影响相应内脏 引起气机紊乱 精神致病因素 2 三 七情致病的特点1 直接伤及内脏 影响脏腑气机七情因素 脏腑 气机升降失常 气血运行紊乱 疾病 3 横逆乘脾 纳差 腹胀腹泻怒则气上 肝气上逆 气逼血升 呕血 吐血 中风心神不宁 失眠 多梦喜则气缓 心气涣散 精神散乱 发狂 错乱 4 气虚 气短乏力 头悲则气消晕目眩 肺气耗伤 气耗 志意消沉 痿靡不振失于固摄 气陷于下 二便恐则气下失禁 遗精 滑精 肾气下却 甚则虚脱 面色苍白 四肢冰冷心无所依惊则气乱惊慌失措 痴 心气紊乱 神无所附癫 狂 5 气机郁结思则气结食欲不振 脘 脾气郁结 腹痞满 中焦阻滞大便泄泻等注 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主神 故七情致病往往首先伤及心 再累及他脏 七情内伤五脏 临床上以心 肝 脾三脏最为多见2 情志波动 可加重病情 6 一 可致病情志太过二 可加重病情 恶化强调 对患者的精神安慰 精神疗法 7 痰饮致病特点 1 外至经络肌肤全身各处 无所不至2 内至脏腑筋骨降出入失常 8 瘀血致病特点 1 疼痛2 肿块3 出血 4 紫绀5 脉象细涩或结代 9 饮食不宜致病 1 饮食不节 过饥 过饱 食无定时 2 饮食不洁3 饮食偏噬 寒热偏噬 五味偏噬 种类偏噬 10 劳倦致病 1 过劳 劳力过度 劳神过度 房劳过度 2 过逸 11 消导药 概念 以消积导滞 促进消化为主要功效 治疗饮食积滞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称为消导药 又称为消食药 12 山楂 13 一来源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成熟果实 14 15 二 主要性能归经酸 甘 微温 归脾 胃 肝经 16 三 功效与应用 1 消食化积 用于 1 肉食积滞证各种饮食积滞 尤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要药 食肉不消 单味煎服 亦可与莱菔子 神曲等同用 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可与行气药物配伍 17 2 泻痢腹痛 用治一般的伤食腹痛泄泻 脾虚食滞 纳少体倦 腹胀腹泻 便下稀薄如水 或者是嗳腐吞酸 脘腹胀痛 便溏臭秽 痢疾初起 里急后重 身热腹痛 18 2 行气散瘀止痛 用治 瘀阻肿痛 1 瘀滞胸胁痛 2 治疗产后瘀阻腹痛 恶露不尽或痛经 经闭 3 疝气痛 现代单用本品制剂治疗冠心病 高血压病 高脂血症 细菌性痢疾等 均有较好疗效 19 四 用法用量 煎服 10 15g 大剂量30g 生 炒山楂多用于消食散瘀 焦山楂 山楂炭多用于止泻痢 脾胃虚弱而无积滞者或胃酸分泌过多者均慎用 五 使用注意 20 鸡内金 21 一来源 为雉科动物家鸡的沙囊内壁 22 23 二 主要性能 甘 平 24 三 功效与应用 1 消食健胃 用治 饮食积滞 小儿疳积本品消食化积作用较强 并可健运脾胃 既直接促进食积消化 又健运脾胃以防食积 故广泛用于米面薯芋乳肉等各种食积证 1 病情较轻者 单味研末服即有效 2 配山楂 麦芽等 可增强消食导滞作用 治疗食积较重者 3 小儿脾虚疳积 可与白术 山药 使君子等同用 25 2 固精缩尿止遗 用治 遗精 遗尿 3 化坚消石 用治 结石症块 砂石淋证或胆结石 现代常与金钱草等利尿通淋药物同用 26 第十章泻下药 27 概述 1 定义凡以引起腹泻 或润滑大肠 促进排便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称为泻下药 28 2 性能特点 1 性味归经 本类药物多苦 咸 甘 寒 凉 入大肠经为主 2 作用有泻下通便 清热泻火 逐水退肿的作用 29 蓼科植物 掌叶大黄 唐古特大黄 根及根茎 药用大黄 退出 大黄 30 大黄 退出 大黄将军锦纹生军 生川军 生锦纹 生大黄酒川军 酒洗大黄制军 制川军 制大黄 二 处方用名 弘景 大黄 其色也 将军之号 当取其骏快也 李东垣 推陈出新 如戡定祸乱以至太平 所以有将军之号 31 大黄 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解毒 功效 退出 三 性能特点 凉血止血 逐瘀通经 利湿退黄 32 临床应用 1 用于热结便秘 1 阳明腑实证 芒硝 厚朴 枳实等配伍 大承气汤 2 冷积便秘 附子 干姜等 温脾汤 3 里实热结而气血虚者 党参 当归等 黄龙汤 4 热结津伤者 生地 麦冬 玄参等 增液承气汤 5 热痢初起 黄连 木香 大黄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止血行瘀通经清热利湿 33 大黄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清热利湿 5 心火亢盛 癫狂失心 桃仁 芒硝 实者泻其子 6 肺热咳喘 石膏 瓜蒌宣白承气汤 通府气而降肺气 清腑热而脏热亦清 7 急腹症 六腑以通为用 不通则痛 通则不痛 34 临床应用 2 用于火热亢盛 迫血上溢 以及目赤咽痛 1 血热妄行而上溢 如吐血 衄血 黄连 黄芩等 泻心汤 2 火热上炎之目赤 咽喉肿痛 牙龈肿痛 黄连 黄芩 丹皮 赤芍等 凉膈散 大黄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止血行瘀通经清热利湿 35 临床应用 3 用于热毒疮疡 烧烫伤 1 热毒痈肿 金银花 蒲公英 连翘等 2 肠痈 牡丹皮等 大黄牡丹汤 3 烧烫伤 地榆等 大黄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止血行瘀通经清热利湿 36 临床应用 4 用于瘀血诸证 1 产后瘀滞腹痛 恶露不尽 桃仁 地鳖虫等 下瘀血汤 2 妇女瘀血经闭 桃仁 桂枝 桃核承气汤 3 跌打损伤 瘀滞肿痛 桃仁 红花等 复元活血汤 大黄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止血行瘀通经清热利湿 37 临床应用 5 用于湿热痢疾 黄疸 热淋 1 湿热痢疾 黄连 木香木香槟榔丸 通因通用 2 湿热黄疸 茵陈蒿 栀子 茵陈蒿汤 3 热淋 木通 车前子 滑石 萹蓄 八正散 大黄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止血行瘀通经清热利湿 38 用量 5 15g 用法 煎服 欲攻下 宜生用 轻煎或泡服 久煎则泻下力缓 欲活血用酒军 欲止血用大黄炭 退出 大黄 五 用量用法 39 使用注意 1 孕妇 月经期 哺乳期禁用 2 如非实证不宜应用 3 脾胃虚弱者慎用 大黄 40 一 药用来源 本品为天然产的硫酸钠经精制而成 芒硝 芒硝 玄明粉 41 芒硝 退出 芒硝朴硝玄明粉元明粉 二 处方用名 42 芒硝 软坚泻下 功效 退出 三 性能特点 清热消肿 43 临床应用 1 用于实热积滞 大便燥结 燥结便秘 大黄 大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芒硝 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 44 临床应用 2 用于咽痛 口疮 目赤 痈疮肿痛 1 目赤肿痛 玄明粉配置眼药水2 口疮 咽痛 硼砂 冰片 朱砂冰硼散或西瓜霜3 肠痈初起 大黄 芒硝 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 45 用量 10 15g 用法 冲入药汁内或开水中溶化后服 不入汤剂 退出 芒硝 五 用量用法 46 药用来源 本品为大麻科植物大麻的成熟果实 火麻仁 47 药用来源 本品蔷薇科植物 欧李郁李的成熟种子 郁李仁 48 相似药物比较 火麻仁甘平脾胃大肠郁李仁辛苦甘平脾大肠小肠 润肠通便 肠燥便秘 兼能滋养补虚 治疗津血不足的肠燥便秘 兼能行大肠气滞 治疗大肠气滞之肠燥便秘 又利水消肿 治疗水肿胀满 脚气浮肿 49 药用来源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京大戟的根 大戟 50 性味归经 苦 辛 寒 有毒 归肺肾大肠经 功效主治 泄水逐饮 消肿散结用法用量 煎服 1 5 3g 入丸散 每次服1g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过量服用易中毒 醋制可减轻毒性 孕妇忌用 反甘草 51 概述 定义 凡具有补益功效 以补气血阴阳为主要作用 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称为补益药 补虚药 补养药 分类 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 52 人参 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53 人参 生晒参 54 人参 55 人参 性味归经 甘 微苦 微温 归心 肺 脾 肾经 功效主治 1 益气固脱 气虚欲脱 单用 气阴两伤之虚脱 配麦冬 五味子 2 大补元气 用于元气不足 配鹿茸 巴戟天 3 益气活血 血行无力 配川芎 瓜蒌 淤血阻络所致偏瘫 配当归 黄芪 4 益气摄血 气虚出血 配黄芪 白术 5 益气健脾 脾虚证 配白术 茯苓 脾气下陷 配升麻 柴胡 6 益气补肺 肺气虚 配黄芪 桑皮 7 益气生津 热病伤津 配石膏 知母 8 益气安神 心气不足 配酸枣仁 夜交藤 56 用量用法 煎服 5 10g 救脱15 30g 另煎 使用注意 反藜芦 畏五灵酯 人参 57 黄芪 生黄芪 炙黄芪 豆科植物内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 58 黄芪 性味归经 甘 微温 归脾 肺经 功效主治 1 补气升阳 中气下陷 配人参 升麻 2 益卫固表 气虚自汗 配麻黄根 浮小麦 易感人群 单用 预防感冒 3 益气利水 气虚水肿 配白术 陈皮 4 益气摄血 气不摄血所致出血 配人参 白术 5 益气活血 气虚血瘀所致中风 配地龙 红花 6 托毒生肌 脓成不溃 配穿山甲 当归 溃久不敛 配人参 当归 用量用法 煎服10 15g 补气升阳宜蜜炙 59 熟地黄 玄参科植物地黄块根的加工品 60 熟地黄 性味归经 甘 微温 归肝 肾经 功效主治 1 补血调经 用于血虚证 配当归 白芍 月经后期或量少色淡 配黄芪 阿胶 2 滋阴填髓 肾精不足 配山茱萸 山药 肝阴不足 配枸杞子 菊花 用法用量 煎服 10 15g 清热凉血用鲜地黄 滋阴生津用生地黄 养血填精用熟地黄 使用注意 本品甘润黏腻 凡脘腹胀满 食少便溏者忌用 61 当归 全 酒 归身 归尾 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 62 当归 性味归经 甘 辛 温 归肝 心 脾经 功效主治 1 补血调经 血虚证 配白芍 熟地 2 活血止痛 跌打损伤肿痛 配乳没 桃红 风寒湿痹疼痛 配羌活 防风3 润肠通便 血虚肠燥便秘 配肉苁蓉 牛膝 用量用法 煎服 5 15g 补血用当归身 活血用当归尾 使用注意 湿盛中满 大便溏泻忌用 63 沙参 性味归经 甘 微寒 归肺 胃经 功效主治 1 养阴清肺 用于燥热伤肺所致干咳少痰 配麦冬 天花粉 2 益胃生津 用于胃阴不足所致口燥咽干 配生地 麦冬 用量用法 煎服 10 15g 使用注意 反藜芦 北沙参长于滋阴润肺 治疗肺阴不足 南沙参长于清肺化痰 治疗肺热咳嗽 64 麦冬 性味归经 甘 微苦 微寒 归胃 肺 心经 功效主治 1 养阴润肺 用于燥热伤肺所致干咳痰粘 配桑叶 沙参 2 益胃生津 用于内热消渴 配沙参 玉竹 用法用量 煎服 10 15g 65 鹿茸 鹿科梅花鹿 马鹿等未骨化的幼角 66 鹿茸 性味归经 甘 咸 温 归肾 肝经 功效主治 1 补肾壮阳 肾阳不足所致阳痿 宫冷不孕 配人参 肉桂 2 强筋壮骨 肝肾不足所致筋骨痿软 配熟地 杜仲 3 固冲止带 冲任不固所致崩漏不止 带下清稀 配当归 阿胶4 托毒起陷 阴疽久溃不敛 配黄芪 当归 用量用法 1 2g 研末吞服 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剂量宜小 逐渐加量 不可骤用大量 发热当忌 67 杜仲 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 生用或盐水炒用 68 杜仲 性味归经 甘 温 归肝 肾经 功效主治 1 补肾助阳 用于肾阳虚 配人参 巴戟天 下元虚冷 配山药 益智仁 2 强筋健骨 肝肾不足所致腰膝酸痛 无力 配牛膝 续断 3 补肾安胎 肾虚不固所致胎动不安 配续断 桑寄生 用量用法 煎服 10 15g 使用注意 炒用效果好 阴虚火旺慎用 69 祛痰药 1 概念 化痰 指消除痰涎的方法 2 特点与应用 化痰药有温化寒痰与清化热痰之别 温化寒痰药性温燥 温肺祛痰 燥湿化饮的作用 适于治寒痰 湿痰证 清化热痰药性寒凉 可清热化痰兼能润燥 适于治热痰 燥痰证 尚可治疗痰热痰火所致的癫痫 中风 惊厥 部分药物味咸 兼能软坚散结 主治瘰疬 瘿瘤 痰核 3 注意 分清不同痰证 据成痰之因进行配伍 70 贝母 神农本经 TendrilledFritillaryBulb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cirrhosaD Don 暗紫贝母F unibracteataHsiaoetK C Hsia 甘肃贝母F przewalskiiMaxim 或棱砂贝母F delavayiFranch 的鳞茎 前三者按不同性状习称 松贝 和 青贝 后者称 炉贝 川贝母主产于四川 云南 甘肃等地 夏 秋二季采挖 除去须根 粗皮 晒干 生用 松贝以质坚实 颗粒均匀整齐 顶端不开裂 色洁白 粉性足者为佳 青贝以粒小均匀 色洁白 粉性足者为佳 炉贝以质坚实 色白者为佳 71 72 性能 苦 甘 微寒 归肺 心经 功效 清热化痰 解毒散结 应用 1 虚劳咳嗽 风热燥热痰热咳嗽2 瘰疬 疮痈 肺痈 乳痈等证 用法用量 煎服 3 10g 研末服 每次1 2g 川贝母药性凉润 用于肺燥咳及阴虚咳嗽 浙贝母苦寒 用于肺热咳嗽及瘰疬痰核 使用注意 反乌头 73 前胡 性味归经 苦 辛 微寒 归肺经 功效主治 清化热痰 降气平喘 疏散风热用法用量 煎服 3 10g 74 半夏 神农本草经 PinelliaTuber 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 Thunb Breit 的块茎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 主产于四川 湖北 江苏 安徽等地 夏 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 除去外皮及须根 晒干 为生半夏 味辛辣 嚼之发粘 麻舌而刺喉 以个大 皮净 色白 质坚实 粉性足者为佳 生用有毒 炮制后始入药用 75 76 性能 辛 温 有毒 归脾 胃 肺经 功效 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 外用消肿止痛 应用 1 湿痰 寒痰证如二陈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 2 胃气上逆之呕吐3 心下痞 结胸 梅核气等4 瘿瘤痰核 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等 用法用量 煎服 3 10g 外用生品适量 研末以酒调敷 使用注意 有毒 内服宜制用 反乌头 阴虚燥咳 血证及孕妇慎用 77 天南星 神农本草经 ArisaemaTuber 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天南星Arisaemaerubescens Wall Schott 异叶天南星A heterophyUumBl 或东北天南星A amurenseMaxim 的块茎 天南星主产于河南 河北 四川等地 异叶天南星主产于江苏 浙江等地 东北天南星主产于辽宁 吉林等地 秋 冬二季采挖 除去须根及外皮 晒干 即生南星 以体大 色白 粉性足 有侧芽者为佳 用姜汁 明矾制过用 为制南星 78 79 性能 苦 辛 温 有毒 归肺 肝 脾经 功效 燥湿化痰 祛风解痉 外用消肿止痛 应用 1 湿痰 寒痰证如导痰汤 2 风痰证 如眩晕 中风 癫痫 口眼喎斜及破伤风如青州白丸子 治破伤风角弓反张 3 痈疽肿痛 毒蛇咬伤等 用法用量 煎服 制南星3 10g 生南星一般不内服 内服则多入丸散 每次0 3 1g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80 半夏 天南星功用的异同 相同 皆性温燥 祛痰而主治湿痰及风痰 兼可外用治疮癣 不同 半夏 长于祛痰而治证广泛 尤长于治脾湿生痰 又为止呕要药 兼可消痞散结 天南星 善走经络 尤多治风痰惊癫及破伤风 81 杏仁 性味归经 苦 微 寒 有小毒 归肺 大肠经 功效主治 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 用法用量 煎服 3 10g打碎入煎 使用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航空器材维修工程师职业技能认证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航空企业机械师安全生产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主厂房检修班技能培训试卷及答案
- 3.1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 高速公路沥青施工合同(3篇)
- 安徽导游证试题及答案
- 爱尔三基考试题库及答案
- oppo会计笔试题目及答案
- 互联网房地产投资合作框架协议范本
- 2025国税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ARDS患者肺康复训练专家共识解读
- 生物防治技术-免疫接种技术(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 中远海运(上海)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22
- 必胜客简介ppt模板
-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资料(全十册汇编-通用版)
- 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分析
- GB/T 17505-2016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
-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网络 课件 【知识精讲+备课精研+高效课堂】 教育科学出版社选择性必修二网络基础
- 神经外科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课件整理
- 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结果记录表
- IATF16949-2016内审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