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特征与现代启示意义司汤达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刻揭露了十九世纪法国复辟时期复杂的阶级矛盾,他在艺术上注重刻划人物内心的变化,擅长通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揭示时代的本质特征。司汤达的红与黑作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自1830年问世以来,赢得了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特别是受到年轻人的喜爱。红与黑之所以能不断引起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共鸣,主要在于司汤达塑造了一个永恒的形象于连,一个充满激情、处心积虑地为自己的人生筹划的、渴望在险恶的社会环境里获得成功的青年。对于于连形象的分析,文学理论界始终说法不一,有人认为他虚伪、阴险,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阴谋家、野心家;也有人认为他是当时反对封建权贵的勇士,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典型代表;更有人认为他是拿破仑时代的悲剧英雄。于连的确是个具有复杂性格的形象,他既有理想抱负、尊严,但也有妥协的一面,内心充满着矛盾。正因为如此,于连这一形象才超越了时空,具有了普遍性,成为一个存活到今天的丰满的艺术形象,也因此给我们现代年轻人留下深深的启示。本文将从于连的性格特征的角度出发,分析于连形象的现代启示意义。一、于连的性格特征于连是王政复辟时代受压抑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典型形象,他一生的遭遇,反映了这一时期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命运。于连是个人奋斗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有着复杂的心理特征,体现在他野心勃勃地追求名利的过程中,这个过程表现为反抗- 妥协- 反抗的曲线。虽然为追逐名利他以虚伪为信条,但同时也有真诚善良的一面,他的内心总是矛盾的,每当他在功利的道路上前进时,他的心又总是在谴责他的虚伪,使他始终无法与上流社会的人苟合,这就决定了他要反抗。一定程度来说也就是这种个性最终铸成他的毁灭。最后,他在狱中彻底的反思,明白了自己一直追求的原来毫无意义,也彻底看清了上等人的真实面目,最终他拒绝了玛特儿小姐的搭救,以死宣布和这个虚伪,罪恶的社会决裂。在于连的性格中,有理想、追求、信念、正直、善良,更有野心、贪欲、虚伪,既有勇敢、进取又有怯懦、妥协。这些性格特征在于连心中激烈冲突又矛盾统一,使他有时像一个无的勇士,毫无畏惧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奋斗,有时又像是怯懦的懦夫,自暴自弃。但于连终究不是一个庸人,他丢不掉他的激情与尊严,也只有这样的于连,才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长廊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正如高尔基曾经说过:“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于连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一系列反叛资本社会主义的英雄人物的始祖。”于连是十九世纪前期法国社会中具有反抗精神的个人奋斗者的典型,他带有个人奋斗者那种维护自我、追求人格尊严的特点。于连瘦弱,脸色苍白,从小受父兄的谩骂毒打,造就了他的反叛性格,更主要的是受老外科军医的影响,跟随拿破仑参加过多战役的老外科军医的言传身教,使于连很小就喜欢读有关拿破仑的书籍,他崇拜拿破仑,头脑中有着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老军医临终时把他的荣誉团十字勋章,半饷的欠款和三四十本书留给于连。于连酷爱当中的忏悔录、圣赫勒拿岛回忆录和大军公报,把它们当作自己的可兰经。这些书籍和身处环境铸就了于连的性格,他向往拿破仑,渴望拿破仑时代,渴当一个士兵,年纪轻轻当上拿破仑的副官,驰骋疆场,建功立业,改变这不平等的世界。这些因素的影响使于连形成敏感、细腻和倔强的个,同时于连又拥有超群的记忆力,是一个意志坚强、精力充沛、聪明能干的青年。但是时代不同了,拿破仑已烟消云散,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复辟势力,在拿破仑时代,泥瓦匠可以当将军。波拿巴,一个默默无闻又没有财产的中尉,靠他的剑做了世界的主人。在复辟的波旁王朝,贵族就是贵族,平民就是平民,以出身排地位、定荣辱,界线分明,等级森严,占统治地位的是教会和贵族。怎样才能呼风唤雨,一展雄才呢? 于连看到教会在社会具有非凡的权势,炙手可热,于是他就梦寐以求地想当教士,以期到达胜利的彼岸。但于连有着极其敏锐的平民阶级意识,他清楚地看到自己是一个“可怜虫”,地位不同、阶级不同的观念时时刺激着他,他唯恐自己因平民的出身而受到上层阶级的轻贱。他崇尚绝对的自由和独立,认为人应当拥有对自己的一切权力,个人的行为只需要接受自己心灵的指挥,只要认为自己的目的正当,为达目的甚至可以不择手段。但于连在社会上又受到统治阶级的歧视和压抑,当父亲要他去德瑞那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时,一贯敢怒而不敢言的于连却以“我不愿意做奴仆”表示拒绝。在德瑞那市长家做家庭教师,具有平民意识的他应聘的条件是和主人同桌吃饭,显示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在市长家,于连是为了报复市长大人对自己的轻蔑,与市长夫人发生了暧昧的关系。即使在与德瑞那夫人进行热恋时,于连的这种仇恨心理和反抗也从未停止过。他始终把爱情看成是他向贵族阶级的报复和争取自由平等的手段。这一点,在于连和玛特儿侯爵小姐的交往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敢于轻视傲慢的玛特儿小姐,并曾想:“我知道保持我的自尊心,我没有向她说我爱她。”正如于连自己所说的那样:“在这场尚在准备的战斗里,身世的骄傲,像一座高山,是她和我当中的军事阵地,这高山,便是我进攻的目标。”由此看来,于连并不仅仅把她们作为女人去“占有”,而是当作一个阶级去“征服”的,反映了于连在爱情方面的反抗精神。入狱后,他开始反省,认识所走的道路的虚伪和痛苦,他悔恨自己为了漂亮出色的虚荣而放弃了简单平凡的真理。在法庭上,他慷慨陈词,指责法庭借这个机会惩戒那些受过教育并敢于混迹上流社会的下层青年,以维护贵族特权,有力地控诉了上流社会对平民青年的压制和摧残。尽管他知道特赦后他仍然可以得到财富和美人,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拒绝向资产阶级贵族阶级控制的法庭求饶,也正因为如此,使于连最终拒绝了整个社会并成为深深打动我们的人物形象。于连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人,受压后就反抗,当个人名利得到满足后就妥协、投降。他只承认自我,只考虑自我,既不顾及传统,也不考虑道德。他只对自己负责。或者说,他的心中只有一种道德,那就是:肯定自己的价值,维护自己的尊严。作为一个平民青年,他在生活中处处压抑的痛苦,对社会阶级有着“一种天生的敏感”,他寻找着一切机会向这个社会进行报复,同时出于向上爬的心理,他又不得不常常向他所憎恨的那些贵族、憎侣阶级实行妥协,以图谋挤进上流社会的圈子。他最敬慕的人是拿破仑,却害怕别人知道而闭口不提;他根本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却装出一副虔敬天主的样子;他把全部圣经看作谎言,却将整部拉丁文圣经背诵如流。当他看到教会盛极一时,他决定穿上黑色教会服,通过教会的门路向上爬。在贝尚松神学院,为了出人头地,于连在险恶的环境中把对教会的仇恨埋在心底,不信教却是神学院最虔诚的教徒,又是彼拉院长的宠儿。在这里具有反抗意识的青年逐渐成了一个和教会同流合污的野心家。为了确立自我,寻找个人幸福,顺应环境,于连不惜为复辟势力效劳,表现出一种妥协性。在木尔侯爵府,于连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忠心为侯爵效劳、和侯爵女儿玛特儿恋爱、结婚最终得到了一份可观的地产和官衔。于连逐步地向贵族势力妥协,他以虚伪为武器、以反抗和妥协为手段,开始了个人奋斗的道路。他常常口是心非,言不由衷,把自己的真实感情深藏起来,通过种种妥协,他得到了实惠,爬到了社会的上层。但于连最终扮演了“一个叛逆的平民的悲惨角色”,成了“一个跟整个社会作战的不幸的人”,在红与黑的交织中,于连始终挣扎地前进着时代容不下这样一个出身平民的青年凭借他自己的才能踏入上流社会,这就是残酷的无法逃避的现实,于连最终成为统治阶级阴谋的牺牲品。司汤达以细致有力的笔触剖析了于连性格的发展和社会环境在形成于连矛盾性格和双重人格中的作用。作品通过描写于连的矛盾性格和悲剧命运,揭示了小资产阶级对复辟社会的强烈反抗以及在反抗中表现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动摇性和软弱性,对复辟时期的法国社会作了深刻有力的揭露和批判。于连既高尚又卑鄙,志向与野心、正直与虚伪融为一体,使其短暂而又不平凡的一生几乎成为西方平民阶层命运的一个缩影。也正是因为于连复杂的性格特征和他在现实里失败的因素,使他成为能存活到今天的一个丰满的文象,成为现代青年足以从中产生某种共鸣的艺术形象。二、于连形象的现代启示意义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实生活中的许多矛盾和烦恼,尽管年代不同,地域不同,可人的本性却是相通的。从于连身上,每个人似乎都能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在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中,也许我们就在某一个时期,或在某一个方面面临着与他相同或相似的处境。于连能打动我们,能深深触动我们的心,使我们在阅读的同时给予于连极大的同情,在其中让我们感悟人生、明辩是非,获取一种精神力量,关键是红与黑能于细微处生动地道出人性的光辉以及人性的弱点,能够深入人心。于连虽然伪善,但他敢于直面人生,向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壁垒发起冲击,无疑更具英雄气概。这一点在他的爱情道路上也有体现。他的爱情道路也是他小资产阶级个人反抗道路。不论在与德瑞那夫人,还是与玛特儿小姐的恋爱中,于连身上的“公民的热情”,即他作为一个平民青年要求在恋爱和婚姻上获平等地位的热情,都远远超过恋人的柔情。他第一次追求德瑞那夫人,或者出于他平民的“责任”,或者因为要减轻她对他这个刚离开锯木厂的可怜工人十之八九会有的“轻蔑”。他要博取玛特儿小姐的爱,是想证明平民子弟的他比贵族的公子哥们更有被爱的价值。这种平民青年的自尊心、进取心,乃是时代给他的爱情生活打下的烙印。当时,没有这种向统治阶级偏见挑战和斗争的热情,就不可能有爱情的平等自由。从总体上看,于连的两次恋爱,在复辟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小资产阶级争取个性解放和平等自由的积极意义。在狱中,于连终于清醒了,他懂得了贵族阶级决不会让他这样的出身微贱的人混迹于上流社会。他悔恨自己为了漂亮出色的虚荣而放弃了简单平凡的真理。在法庭上,他慷慨陈词,指责法庭借这个机会惩戒那些受过教育并敢于混迹上流社会的下层青年,以维护贵族特权,有力地控诉了上流社会对平民青年的压制和摧残。被判死刑后,他拒绝上诉,拒绝营救,用死向不平等的社会投出了最后一枪。这是于连反抗性格发展的高峰。于连一生的遭遇,有着超越时代的思想品性,他的希望、追求、奋斗、失败,似乎让每一个读者都能感同身受。于连强烈地渴望改变自身卑贱的命运,他义无反顾地与封建专制时代抗衡,于连就像许多年轻人一样,怀着美好的理想和热情,敢于直面人生,向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壁垒发起冲击,卖尽力气和他的命运搏斗,于连的英雄式悲剧具有永恒的意义,它能引起青年人内心的共鸣。同时,红与黑中相反两极的对比,呈现了一类人的生活模式,它虽然不能绝对完美地套用在所有人身上,但是对于每一个时代的人来说,人们至少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启示。从于连的整个奋斗过程来看,他为实现自己的幻想,靠的是自己出众的才能和顽强奋斗,而不是他人的施舍。对他来讲,最重要的是个人的荣誉和尊严。他所追求的是靠自己的力量赢得的。他曾先后拒绝市夫人、木尔侯爵的钱财,靠着他的高傲和才能,征服了市长夫人和侯爵女儿。他不需怜悯,也不容玷污爱情,而希望像拿破仑那样靠个人的力量和奋斗来取得功名。他争的是骨气而非虚荣。正是为了雄心和骨气,他才给自己规定了反抗上层社会的责任。现代社会中,有许多“于连”式的人物,他们的心理日趋复杂,面对灯红酒绿的种种诱惑,面对商品社会中激烈的利益冲突,有的人精神失落了,有的人灵魂迷乱了,有的人终日烦闷痛苦。尽管对权力和优越的追求是大多数人的基本生存动力,但每个人却是以不同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由此便产生了人的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人要是没有生活目标,没有一种信仰,一个理想,就失去了人生动力。只有为理想信仰拼搏,才能体现生活的价值。但对权力和优越生活的过分追求必然或多或少地显示出对他人的攻击性,而在遭到他人的抵制或反对时,“于连”们要么致力于征服他人,要么便是倾向于毁灭自己。这种性格特征的人不可能从生活中获得幸福与满足;他们的性格是畸形的,他们的成功是暂时的、有限的,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甚至有的人经不起种种诱惑,一步步滑向罪恶的深渊。另外,红与黑中于连的悲剧所展现的是作为物欲时代象征的金钱、地位、私欲、美貌等对人性的侵蚀,特别是对人的灵魂、信仰的腐蚀。对于于连而言,“上帝死了”。宗教信仰的丧失,它一方面意味着自我上帝,在自我生命中,解脱了一切束缚,生命变得自由开阔,自我实现成了人生中最高的奋斗目标和生命生存的最高境界;但另一方面,它也意味着私欲膨胀,内心痛苦,矛盾重重,由于生命生存没有价值根基,灵魂无所归依,因此,人生危机四伏。这样,在于连的生命体验中,他经常痛苦地徘徊在自由与禁锢、禁欲与放纵、自尊与自卑、虚伪与正直、反抗与妥协、雄心与野心等相互纠葛、相互冲突而又相互转化、难辨真伪的道德情感的怪圈之中。而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种状况依然存在,在现代的都市社会,我们难道又能否认每个人身上不是多多少少有着于连思想的影子吗? 现代的社会也是一个动荡变革的社会,处于时代中的人们都有着向上冲击的目标,而金钱、声明、私欲、美色这些东西依旧在我们身边萦绕,个人如果没有足够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很容易就为之所引诱而走上邪路。自我奋斗的目标就是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在没有任何精神信仰支撑的过程中,人要支配物质,而物质又反过来要支配着人,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于是造就了现代人生存的困境。司汤达敏锐地捕捉住了人物的内心,而且以鲜明、强烈、富有挑战意味的姿态点明主题.于连的悲剧既是社会迫害一代青年的悲剧,也是自私自利、目光短浅的小私有者个人的悲剧。现代人幸运地生活在一个尊重个性,鼓励、支持重视青年人发展的社会下,但在我们的周围仍有许许多多的“于连”出现,在急于走上一条阳关大道时却盲目地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正确地引导青年人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是当务之急,或许我们可以从于连的悲剧得到启示。让于连的悲剧不再上演,首先是帮助“于连”了解自己人生的目标以及树立这些目标的深层次原因,剖析自己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方式。于连给人的启示,尤其是给年轻人的启示是,一个人为了成功,他或许必得向社会妥协,然而,他不能妥协到把青年人最宝贵的素质激情、梦想和尊严,都一起抛弃了。现代社会很多年轻人没有树立起明确的人生目标,不清楚自己的真正兴趣在什么地方,很容易满足于现状,缺乏高远的眼光,失去进一步奋斗的动力。因此,青年人一定要牢固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黑龙江伊春森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5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研究生复试常见试题解析
- 2025年儿科常见疾病药物治疗考试答案及解析
- 金属首饰保养方法
- 奋发向上共创未来致辞
- 传染病医院感染监测规定
- 识字教学经验总结与改进建议
- 简单步骤助你打造室内中空花园
- 大数据存储架构规划
- 2025年病理学病理标本切片观察评估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DBJT15-147-2018 建筑智能工程施工、检测与验收规范
- 华为鸿蒙课件
- 全站仪使用课件
- 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2025)解读
- 202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民法真题及答案
- 2024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参考答案详解
- 初中普法主题教育
- 多发骨折病人疑难病例讨论
- 草果种植技术课件大全
- 2025年水利A证考试题及答案
- 新疆就业政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