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_第1页
β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_第2页
β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_第3页
β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_第4页
β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 受体阻滞剂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 已成为最广泛应用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之一 其主要发明者也获得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 受体阻滞剂是国内外指南中推荐的冠心病治疗基本用药 尤其对有心肌梗死病史或合并有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患者 使用 受体阻滞剂能显著改善预后 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 ESC 年会于8月26日至30日在 伊比利亚半岛的明珠 西班牙港口城市巴塞罗那盛大召开 并公布了最新的临床实践指南 下面摘录一些最新的指南更新点 指南更新点12012年ESCSTEMI指南中推荐 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 所有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均应给予口服 受体阻滞剂治疗 IIaB 2017年指南着重讨论了中长期使用 受体阻滞剂的相关循证学证据 首先 近期有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 共纳入7057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 患者 出院后给予 受体阻滞剂治疗 中位随访时间为2 1年 死亡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另有一项平均随访时间为3 7年的临床研究结果同样显示 长期使用 受体阻滞剂的ACS患者 其死亡率明显下降 HR0 90 同时指南中也指出 受体阻滞剂与生存结局间的相关性 在有或无近期心梗史的ACS患者中 各项临床研究结果差异较大 此外 一项纳入5259例ACS患者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 早期应用 24小时 受体阻滞剂能取得的生存获益大于延迟应用 因此 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中 应在发病24小时内开始使用口服 受体阻滞剂 指南更新点2012年ESCSTEMI指南中指出 早期静脉使用 受体阻滞剂的临床证据不够充分 COMMIT研究中 早期 较高剂量静脉应用 受体阻滞剂可能会增加死亡风险 因此 在ACS早期 不推荐在低血压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中静脉使用 受体阻滞剂 只有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时 才能谨慎使用 且口服优于静脉 针对静脉应用 受体阻滞剂的问题 2017年ESCSTEMI指南有了更多的循证学证据 首先 在行PCI术的STEMI患者中 静脉应用美托洛尔能取得临床获益 且使用美托洛尔能显著降低微血管阻塞 MVO 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另有EARLY BAMI研究 共入组683名STEMI患者 早期静脉应用美托洛尔 入院时5mg PCI术前追加5mg 能降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P 0 05 此外 也有研究显示 静脉使用美托洛尔在30天随访期内没有增加血流动力学 房室传导阻滞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MACE 的风险 事后分析提示 早期静脉应用 受体阻滞剂可能会取得临床获益 基于上述结果 在血流动力学稳定 行PCI术的ACS患者中 早期静脉应用 受体阻滞剂 随后调整为口服维持 是可以考虑的 2012年ESCSTEMI指南中指出 在合并有心力衰竭或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ACS患者中 推荐使用口服 受体阻滞剂 IA 2017年指南增加了左室射血分数的具体数值 LVEF 40 并强调需排除禁忌症 包括急性心衰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等 IA 2012年ESCPAD指南中提出 下肢动脉病变 LEAD 不是 受体阻滞剂的用药禁忌症 一项Meta分析共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 RCT 结果显示 受体阻滞剂并没有加重轻至中度LEAD患者的间歇性跛行症状和行走功能障碍 另外 考虑到小剂量 滴定使用 受体阻滞剂在围手术期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ESC指南推荐 受体阻滞剂在血管手术准备期间应用 IIaB 2017年ESCPAD指南中明确表示 针对PAD患者 使用利尿剂 受体阻滞剂 钙离子拮抗剂 ACEI和ARB类药物控制血压都是合适的 与2012年指南相同 2017年指南中也表示LEAD并不是 受体阻滞剂的用药禁忌 但是在慢性严重肢体缺血 CLTI 患者中 需要谨慎使用 病例简介主诉患者男性 53岁 因 活动后胸痛6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术后4个月反复胸痛 入院 病史患者4个月前因活动后持续胸痛就诊 当时冠状动脉造影提示 前降支近端99 狭窄 回旋支近中段85 狭窄 右冠状动脉近端全闭 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置入前降支支架1枚 回旋支支架2枚 行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 CTO 开通术 未成功 术后予冠心病规范化药物治疗 仍有反复活动后胸痛 血压 血糖控制未达标 既往高血压史20余年 糖尿病6年 辅助检查心脏超声示 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 左室顺应性下降伴舒张末压增高 心脏射血分数 EF 30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8 2 总胆固醇 TC 4 6mmol 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 2 8mmol L 尿酸420mmol L 血浆脑钠肽 BNP 1252pg ml 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示 前降支 回旋支支架内通畅 右冠状动脉近端完全闭塞 查体血压 BP 146 88mmHg 心率 HR 92次 分 诊断高血压 极高危 心肌梗死后 PCI术后 糖尿病 治疗继续服用培哚普利片 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 5mg 1次 天 降压 瑞舒伐他汀钙片强效降脂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片双联抗血小板聚集 同时继续予以硝酸酯类药物抗心绞痛 并调整降糖药物方案 因患者仍有胸痛症状发生 逐渐增加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剂量至142 5mg 1次 天 3周后胸痛缓解 BP110 66mmHg HR54次 分 Q1该患者为什么要加用 受体阻滞剂 该患者加用 受体阻滞剂的目的是加强降压及缓解心绞痛 受体阻滞剂用于降压治疗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阻断心脏 1受体 使心率减慢 心肌收缩力减弱 心输出量减少 从而减少静脉回流和血浆容量 使血压下降 阻断肾脏中的 1受体 减少肾素和血管紧张素 分泌 舒张血管 外周血管阻力的适应性降低 改善血管顺应性 降低血压 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 受体 使其兴奋神经元活动减弱 减少交感神经冲动的传出 阻滞突触前膜上 1受体 减少去甲肾上腺素 NA 释放 从而起到降压作用 重建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 减弱运动或应激时儿茶酚胺的增压作用 增加血管组织中前列环素等舒张血管物质水平 使血压下降 Q2该患者是否适合服用 受体阻滞剂 每一种降压药均有其最佳适用人群 受体阻滞剂适用于不同严重程度的高血压患者 尤其适用于年轻 心率快 高肾素型 肾上腺素能和血管紧张素 缩血管反应强的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伴心绞痛 高血压伴心肌梗死 高血压伴心律失常和高血压伴心力衰竭和妊娠高血压患者 多国指南中均提出合并冠心病 心肌梗死后 心力衰竭 快速型心律失常及交感神经活性增高的高血压为 受体阻滞剂应用的强适应证 2011年英国国立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 NICE 指南同时提出 受体阻滞剂可考虑用于年轻高血压患者 特别是不适宜使用ACEI或ARB治疗者 育龄期妇女及高交感神经张力者 目前最常用的交感神经活性测定方法仍为心率 持续基础心率 80次 分提示交感神经活性增高 这类患者选用 受体阻滞剂 降压效果更佳 心血管获益更显著 而心率为55 70次 分时则较理想 该患者患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 心肌梗死 心功能不全 糖尿病 查体BP146 88mmHg HR92次 分 属于 受体阻滞剂应用的强适应证者 Q3选择 受体阻滞剂时考虑哪些问题 在选择 受体阻滞剂时 首先要了解 受体阻滞剂的不同类型 肾上腺素受体分布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不同效应器细胞膜上 分为 1和 2两种类型 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肌 肾小球旁细胞 可激动引起心肌收缩力增加和心率加快 肾素释放 2受体存在于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 肝 胰及脂肪组织 可激动引起支气管扩张 血管舒张 内脏平滑肌松弛 胰岛素释放 糖原分解及合成 脂肪分解等 此外 存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 肾上腺素受体 可激动引起血管收缩 Q4 受体阻滞剂有哪些异质性 受体阻滞剂具有明显异质性 不同的 受体阻滞剂作用可能会不一样 受体阻滞剂的异质性来自3种主要差异 包括心脏选择性 1 脂溶性及内在拟交感活性 ISA 这些差异可表达为死亡率的高低 此外 选择性的 1受体阻滞剂对 2受体影响较小 基本不会引起支气管痉挛或血糖血脂代谢紊乱 受体阻滞剂的亲脂性是影响其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高亲脂性 受体阻滞剂具有明确的心脏保护作用 而低亲脂性的则没有 Q5 受体阻滞剂有怎样的作用特点 受体阻滞剂的作用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异质性方面 降压强度最强的是第三类 受体阻滞剂 不良反应最小的是第一类 受体阻滞剂 起效最快的是水溶性类 受体阻滞剂 作用时间最长的是高亲脂类 受体阻滞剂和缓释剂 有心血管疾病一 二级预防作用的是亲脂类 受体阻滞剂等 剂量依赖性也是 受体阻滞剂另一作用特点 同一类 受体阻滞剂作用的强弱与剂量大小呈正相关 最近一项研究头对头地比较了美托洛尔缓释片 95mg d 190mg d 和氨氯地平 5mg d 10mg d 的降压效果 结果显示 美托洛尔缓释片降低收缩压 15 2mmHg 和舒张压 11 4mmHg 的作用都显著优于氨氯地平 分别为 11 6mmHg和 7 0mmHg 且美托洛尔缓释片降低心率与收缩压乘积显著优于氨氯地平 P 0 0001 因此 好的 受体阻滞剂应具备高 1受体选择性 高亲脂性 而无ISA 且是长效制剂 Q6 受体阻滞剂如何与其他降压药联合使用 受体阻滞剂可单用或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受体阻滞剂与其他药物的合用在降压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可使更多的高血压患者获益 受体阻滞剂与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CCB 的合用在降压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氢吡啶类CCB有扩张血管及轻度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 在协同降压的同时 可以抵消 受体的缩血管作用及降低心输出量的影响 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的作用可拮抗某些CCB致心率加快的副作用 因此 受体阻滞剂与长效二氢吡啶类CCB的联合 不仅能获得协同降压作用 还可以抑制CCB引起的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 从靶器官保护的角度来讲 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RB 的联合是目前推荐使用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的标准治疗 ACEI或ARB对糖代谢的有利作用可能抵消 受体阻滞剂潜在的对糖代谢的不良影响 至于 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是否可以联合使用 2010年修订的指南将这种组合列为次要推荐 指南指出 对无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的高血压患者 应避免大剂量 受体阻滞剂与噻嗪类利尿剂单独联合使用 以减少糖 脂代谢紊乱的发生 在心力衰竭等特殊情况下 应尽量用高选择性的 受体阻滞剂 利尿剂的剂量尽可能小 且注意血钾变化 必要时加用ARB或ACEI三药联合以协同降压并减少副作用 对代谢综合征和易患糖尿病 且无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或快速性心律失常 如窦性心动过速 心房颤动 的高血压患者及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 不推荐 受体阻滞剂作为初始治疗选择 但在心力衰竭等特殊情况下 还是可以考虑选择的 但应尽量用高选择性的 1受体阻滞剂 上期病例中患者伴有冠心病 心功能不全 且心率为92次 分 未选择与BBC联合 而选择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与培哚普利片联合 这是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的标准治疗 在临床上也取得了降低血压 缓解心绞痛 改善心功能的理想治疗效果 Q7长期服用 受体阻滞剂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1受体被阻断可能导致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心动过缓 传导阻滞 心力衰竭加重 掩盖患者的低血糖症状 这是由于药物对 1受体的阻断 降低了交感神经张力 减少心输出量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并抑制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心脏的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所致 老年患者或使用剂量较大时更易发生 2受体被阻断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支气管痉挛 肢端循环障碍 加重外周循环性疾病 导致脂质代谢及性功能的不良影响 这是由于药物对 2受体的阻断 使支气管收缩 呼吸道阻力增加 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 外周血管收缩 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这些不良反应在大剂量 长期用药时可能发生 高亲脂性的 受体阻滞剂易通过血脑屏障 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出现多梦 幻觉 失眠 疲乏 眩晕以及抑郁等症状 因此 为增强降压效果 减少药物不良影响 临床上应尽量选择高 1受体选择性 高亲脂性 而无ISA的长效 受体阻滞剂 尤其是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外周动脉疾病 PAD 或糖尿病及中青年男性患者 Q8 受体阻滞剂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吗 受体阻滞剂的多数不良反应与药物的使用剂量有关 大剂量及长期应用时 患者对 1受体阻滞作用产生不耐受 进而出现交感神经过度抑制 且 1受体阻滞剂的心脏选择性也会减弱甚至消失 产生 2受体被阻断的不良影响 因此 在服药时应注意药物初始剂量 应从小剂量开始 尤其是老年人 须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步增加剂量 以达到降压目标 若达到一定治疗剂量 例如美托洛尔缓释片用于无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时 无论作为一线还是二线药物 剂量一般不超过95mg d 血压仍未达标者 应考虑联合用药 而不是继续增加药物剂量 若患者在增加 受体阻滞剂剂量时 出现不耐受 心率过慢或血压偏低 或伴随疾病病情加重 可酌情暂时减量进行观察 但不可突然停药 以免发生撤药综合征 待临床情况稳定后再加量或继续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