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用)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定稿).doc_第1页
(生用)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定稿).doc_第2页
(生用)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定稿).doc_第3页
(生用)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定稿).doc_第4页
(生用)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定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二单元 热爱祖国)姓名:王越嶙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自主学习第一课时 黄河颂 组 姓名 【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把握诗歌内容。2.细心揣摩、领会关键词句的深刻含义。3.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建议自学时间25分钟,实际用时分钟)1请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钟)巅()屏()障()狂澜()哺()育澎()湃()九曲()连环din 峰()流 xi()发 yun()wn转()2解释下面词语。(5分钟)(1)摇篮:(2)滋长:(3)起源:(4)澎湃:(5)狂澜:(6)宛转:(7)屏障:3.作者及背景资源:整理与本课有关的作者及背景资源不少于5句(5分钟)4.激情朗读:练习朗读10分钟方法指津:要注意感情,语音和停顿。要读出“赞”“颂”的语气。还有一些动词要重读。二.课堂合作研讨(一)展示检测课前自主学习(10分钟)(二)课堂合作探究:1.课题是黄河颂,其中哪个字是关键?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整理出全诗的结构。方法指津:可以抓住诗中的比喻句和提示性的句子。2作者把黄河比作是“摇篮”、“屏障”;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这些比喻有什么表达效果?3.“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劈成”改成“分成”行不行?为什么?4.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你认为这首诗的风格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举出一二例吗?(三)根据课堂合作与检测情况,在原有错误与纰漏处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补充完善。(2分钟) 评价等级 第二课时最后一课(一) 组 姓名【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懊悔、宛转、郝、祈祷、哽”等词语的读音、字形及词义。2、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3、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4、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建议自学时间25分钟,实际用时分钟)1.给下面加点的生字词注音。(5分钟)郝叟() 懊()悔字帖() 强()迫膝()踱()步哽咽() 惩罚()赚() 钥() 匙()祈祷()诧异()挟()着 皱()2解释下面词语。(10分钟)【哽住】【踱】【捂】【惩罚】【征发】【诧异】【祈祷】【宛转】【责备】【视察】【督学】【思量】【喧闹】【布告】3.作者链接:完成下列填空(3分钟)都德,十九世纪下半叶(填国别)现实主义作家。1868年,长篇小说 出版,获得巨大成功,都德因此赢得了著名小说家的声誉。4、简介课文背景5、资料补充:小说三要素: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情节,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二.课堂合作研讨(一)展示检测课前自主学习(10分钟)(二)课堂合作探究:梳理情节、分析人物(25分钟)1、根据预习,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2、学生有目的地在每一个阶段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3、“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语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这句话表现了小弗郎士什么样的心理?4、你认为小弗朗士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那里看出来?5、小结: 三.课堂总结点评:(5分钟)根据课堂合作与检测情况,在原有错误与纰漏处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补充完善。(2分钟)评价等级 第三课时最后一课(二) 组 姓名【学习目标】1、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3、利用小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课前自主学习(建议自学时间25分钟,实际用时分钟)在文中画出描写韩麦尔先生的相关语句以及有关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在课文旁白处做简单的批注。二、课堂合作研讨:(一)分析韩麦尔先生 1、导入新课(2分钟)2、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10分钟) (1) 讨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举例分析(联系研讨与练习二) (2)*指导朗读:(4分钟)方法指津:深沉缓慢的语调来读,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3)讨论: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4分钟)(二)、环境描写在本中的作用。(10分钟)1、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这两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 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的作用?4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三)、问题研讨:(15分钟)1、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你怎样理解?2、“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请你按韩麦尔先生当时的思想状况,把在此句没说出来的话补写出来。3、“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为什么他忘不了?他永远忘不了的是什么?4、探究: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战斗英雄,把小弗郎士写成一个少年英雄,而让他们都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总结(2分钟)三、 拓展阅读:课下可以阅读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中描写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一段文字,与本文进行对比,找出异同。评价等级 第四课时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组 姓名 【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精彩的比喻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2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3欣赏文章浩荡雄奇的语言,学习先生博大磊落的英雄气概【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建议自学时间25分钟,实际用时分钟)1.根据拼音写词语或者给汉字注音。(5分钟)一xi_千里 丛山di_岭险jn_阻y_逼xi_ qq_ _奇趣横_生_ 浊_流滚滚2.解释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5分钟) 逼狭:崎岖: 阻抑: 回环曲折: 亦复如是:3.作者链接:完成下列填空(3分钟)李大钊(1889-1927),字,河北乐亭人,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著作有守常文集(1939年出版)、李大钊选集(1959年出版)、李大钊诗选注4.背景资源:整理与本课有关的作者及背景资源不少于5句(5分钟)二.课堂合作研讨(一)展示检测课前自主学习(20分钟)(二)课堂合作探究:1、“艰难的国运”是怎样的一种命运?“雄健的国民”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2、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提倡的雄健的精神?3、理解文章中比喻句的含义,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怀。(1)长江大河: (2)扬子江、黄河: (3)浩浩荡荡: (4)平原无际,一泻万里: (5)回环曲折,崎岖险阻(6)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7)浊流滚滚,一泻万里:三、拓展延伸作者认为“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由此你会联想到哪些与之描写的境界相同的什么诗句呢?四、课堂小结评价等级第五课时 9*土地的誓言 组 姓名 【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呼告、排比比喻等表现手法;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2感知课文内容,感受旧中国的苦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20分钟)1请给下面加粗的汉字注音。炽()痛嗥()鸣怪诞()亘()古谰()语蕻()镐()头默契()污秽()蚱蜢()田垄()2解释下面词语。炽痛:泛滥:谰语:怪诞:污秽:亘古:默契:3.作者及背景资源:整理与本课有关的作者及背景资源(5分钟)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批注在书上。(1)找出作者面对土地发出了哪些誓言?(2)这些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二、课堂合作研讨1、交流课前自主学习部分。(5分钟)2、深层探究(10分钟)课文分为两段,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异同?批注在书上。3、语言品析(15分钟)(1)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泛滥”的确切含义?(2)“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里喷涌着血液一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红熟的浆液”喻指什么?(3)文章结尾一句“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的含义是什么?4、手法探究(5分钟)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把自己对故乡的这种情感表达出来?试举例谈谈。5、语言习得(5分钟)文章多次运用了反复,请选择下列一组词语说一段话表达出你对某事物的依恋。A.“当我当我当我”B.“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我想起”C.“土地是土地是土地是”评价等级 第六课时 10木兰诗(一) 组 姓名 【学习目标】1 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2 初步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30分钟)1请给下面加粗的汉字注音。唧唧()机杼()军帖()可汗()鞍鞯()辔()头溅溅()胡骑()啾啾()朔()气金柝()十二转() 百千强()姊()霍霍()著()云鬓()傍()地2掌握下列多音字。骑:胡骑转:转向贴:昨夜见军贴强:百千强 骑马 转动张贴倔强勉强3作者链接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选自宋代编的,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被合称为“乐府双璧”。4文体链接乐府是指。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5熟读并背诵全诗。二、课堂合作研讨1.交流课前自主学习部分。(5分钟)2. 积累词语(20分钟)重点实词惟:何:忆:爷:辞:旦:但闻:胡骑:戎机:关山度若飞:朔: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出郭相扶将:傍地走:通假字对镜帖(ti)花黄:古今异义爷(古义;今义 )走(古义;今义)但(古义;今义 )郭(古义;今义 )户(古义;今义)迷离(古义;今义)十二(古义;今义)一词多义市东市买骏马()愿为市鞍马()愿为市鞍马()愿驰千里足()词类活用策勋十二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成语扑朔迷离:3速读课文,将诗歌分成四部分,每部分用四个字简单概括内容:(5分钟)第一部分(段)第二部分(段)第三部分(段)第四部分(段)4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的主旨。(5分钟)三.课堂总结点评:(5分钟)评价等级 第七课时 10木兰诗(二) 组 姓名 【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15分钟)翻译以下句子:(1)军书十二卷:(2)同行十二年:(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4)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5)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6)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语文积累: “巾帼英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巾和帼是古代妇女戴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巾帼英雄即女中豪杰。”那么,除了出征打仗,还有哪些女性称得上巾帼英雄呢?二、课堂合作研讨(一)交流课前自主学习部分。(5分钟)(二)分析形象(15分钟)学生再读课文,讨论:要求以“我从课文中读到木兰是一个_的人”句式来说。(三)写法探究(15分钟)1这首诗在叙事中十分注意繁简详略的安排,哪些详细写,哪些简略写?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2分析诗歌凝练生动的语言。3、熟读背诵全诗三、课堂总结点评:(5分钟)根据课堂合作与检测情况,在原有错误与纰漏处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补充完善。(2分钟)评价等级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黄河,母亲河【活动目标】、了解黄河历史,接触黄河文化,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深入全面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中的,从而歌颂黄河的贡献,学习黄河的精神。2、识记并赏析有关黄河的古诗文名句。3、引导学生关注母亲河,加强环保意识4、创设浓郁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热爱黄河,热爱祖国之情。多形式文本展示学生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认识。【活动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完成在课外积累本上课前六个探究性主题:探究黄河流域五千年的古国文化。探究黄河自然、人文地理特征。探究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探究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成语等。探究黄河有关的古今诗词、歌曲、民谣等文化。探究黄河的过去、现状和未来。这六个主题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二至三个主题,然后几个兴趣相同的同学自发地分成一组,为完成一个共同的主题去收集资料。也可以和父母合作完成其中的一个或数个主题。二、课堂合作展示(一)播放歌曲黄河颂。提问,倾听着这样激昂的歌声,你听出什么了?可以从以下角度讲:民族精神、联想到的古诗词、联想到的故事、历史事件、从影视剧讲。(二)交流展示课前自主学习内容文化篇:走近黄河的文化,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源地“成语小组”汇报成语。“谚语小组”汇报谚语。“诗歌小组”汇报关于黄河的古诗、名谣。“故事小组”汇报黄河古战场发生的故事。文明篇:走近黄河的文明,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你能举出黄河流域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的名称吗?旧石器文化: 新石器文化: 青铜器文化: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了哪些都城吗?你能说出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的名称吗?你知道“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这句话是谁说的吗?地理篇:、黄河颂诗中写到“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请你说出黄河有多长?从哪发源流到哪里?2、关于黄河两岸秀丽的风光你知道哪些?用图片和解说词的形式向全体同学展示:例:壶口瀑布黄河在这里以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过来,咆哮而去,壶口瀑布既是黄河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雄壮的歌声唱出了黄河的风采,更唱出了中华民族战无不胜,奋发向上的英雄气概。3、关于黄河的地理知识你还知道什么?现状篇:1、俗语“跳进黄河洗不清”是什么原因?、黄河的现状究竟如何?用图片和说明文字的形式展示。(1)黄河断流图:(2)黄河流域水污染图:拯救篇:我们把黄河亲切地称为母亲河,看着母亲遭受这些灾难,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会无动于衷。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位院士联名向海内外炎黄子孙郑重发出呼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请大家思考讨论: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治理黄河,拯救黄河?(三) 小组辩论:(激情导入)有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有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忧患。你的观点呢?黄河是其中之一,还是二者兼有?辩论过程(略)。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写作黄河,母亲河【活动目标】1.多形式文本展示学生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认识。2.锻炼学生的“我手写我心”的写作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在写作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活动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20分钟)认真品读以下关于“黄河”的作文,并赏析点评黄河变奏曲(哈密石油外国语学校 初一三班)刘云帆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个是诗人刘禹锡被人们千古吟诵的名句。回味其间,我心中激荡起一股热血。黄河水和黄河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在古老的黄河流域,演出了一幕幕壮丽辉煌的剧目,回报母亲河的养育之恩。一股洪流奔腾而来,随即想起了令人振奋人心的而又令人沉思的黄河变奏曲。激昂奔放的进行曲指挥家中的指挥棒跳跃在空中,这时我听见了一曲远古的声音150万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其后,100万年前的兰田猿人和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生活繁衍,继续为黄河文明的诞生默默耕耘。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人,奏响了古老黄河文明的序曲。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帝王统领着中华民族把古代黄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顶峰。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唐诗、宋词、元曲是黄河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发明创造和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指挥家顿了顿,极不情愿的又挥动指挥棒,然而,响起的却是这样的声音愤怒咆哮的交响曲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是万里黄河流经的第一县。过去,这里以拥有个大小湖泊而有“千湖之县”的美誉。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黄河频频断流。到现在,全县面积大于平方公里的湖泊只剩下个了。年后,牧草返青期持续推迟。过去,草在月中旬可以返青,到月甚至月还是绿的。今年估计得到月底才能返青。牧草匮乏,牛羊没草吃,将直接导致母畜怀胎率低,畜牧业生产遭受灾害性的打击。源头断流,活水不见,这里的人们都在担忧,“九曲黄河”还能一泻千里、奔腾不息吗?指挥家再也抑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使劲的挥舞指挥棒。他又在再一次呼唤。美好憧憬的圆舞曲依旧是澎湃的气势,高昂的旋律;依旧是激情的呐喊,湍急的波涛;依旧是清澈的河面,碧波的荡漾;依旧是低声的歌调,不凡的气概!多少年后!多少年后!黄河才会以它雄伟的气概再回到我们身边?一曲完毕,但黄河的乐章是永无止境的,它将会以永恒的旋律回荡在我们身边简评:【方法指津】看看这篇作文中题目与小标题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每一个板块的写作有什么不同?黄河的悲唱我是黄河,一条黄色的河,我的身体中藏匿着中国这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最悲壮的歌。我的肩膀上站立着披发的李白高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目睹着沧海桑田之巨变,日月星辰之光辉,汹涌的浪头吞吐着历史的记忆。我是黄河,一条黄色的河,我从高原而来,入中原而去,几经沧桑,默默注视着这黄色的大地,直到将清亮的眼睛看得浑浊,变成泥土的颜色。生命的绿色渐渐被头脑逐渐发达的炎黄子孙们所汲取,留下这突兀、裸露的本质。我是黄河,一条黄色的母亲河。每天,风在我耳边狂舞,卷起的尘土是生命驻足的痕迹。直到隆隆的机器,碾下轮子的脚印,在我的脸庞刻下老去的纹络,我才明白,这是开发的预言,也是死亡的来临。直到欢腾的污流融入我的身体,我才发现,自己的血液上流淌着冰冷的尸体。直到步入信息时代的儿女给我喷洒上农药的气息,我才觉醒,黄河在他们脑中已有了化学反应,锈成斑斑痕迹。直到疯狂的塑料袋占领我的心脏,我才知道我僵硬的身体已不能恢复往日的奔流,只好独守着人类带给我的眼泪,试图想冲刷这被玷污的心灵。我是黄河,一条不再美丽的河。摇曳的水草不再婀娜多姿,嬉戏的鱼儿不再给我挠痒痒,清亮的冰川之源也凝成沉重的黑色。我在布满砾石的地面艰难爬行,往日的倩影如同一部神话电影压得我无法呼吸。如果可以,我愿意不做华夏子孙的母亲河,而拥有一份淡泊的心境。我是黄河,一条愤怒的河。我品尝了人的欲望带来的痛苦。我怒吼的身体试图想冲跨现实的大坝,翻滚的河水是抗议的声音。人类,请铭记黄河的悲唱。报复,是大自然不可反驳的真理!简评:【方法指津】看看这篇作文中题目中的关键词的作用,每一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母亲河的哭泣 今天,是五年一度的“全球最佳河流”的评选日。这一天,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众多大河济济一堂,他们全都胸有成竹,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 大会时间到了,主持人宣布大会开始,先按照抽签的顺序登台发表演讲。要求演讲的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切合实际。 第一个上场的是伏尔加河。他说:“我来自俄罗斯,那是个遥远而广大的国家,我被亲切地成为母亲河。我们那儿可凉快了,特别是冬天,雪下得可大了,特好玩儿。我被评为全球最佳河流当之无愧!” 众评委听了以后,都说不行。他们认为那里气温太低了,他们可受不了。因此,不能把“全球最佳河流”的称号给伏尔加河。 第二个上场的是尼罗河。他热情洋溢地说:“我叫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古埃及人就在我的身边建造了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各位如果觉得在俄罗斯太冷的话,就到我这儿来吧,我这儿全是沙漠,可暖和了。你们一定会很喜欢的。” 众评委听完以后,一致反对尼罗河当选“全球最佳河流”,理由是埃及那儿气候太炎热,他们都会被烤干的,完全不能适应那里的环境。 随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密西西比河都上台作了演讲,但是都未能当选。 最后,黄河上场了。他彬彬有礼地向观众及评委问过好之后,流利而又清晰地作了演讲:“我来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我们那里风景如画,气候宜人。在我的身上,可以看到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还可以” 听到黄河的演讲后,这时,叶尼塞河按捺不住,起身发言了:“我反对!据我所知,由于人类的破坏,黄河已成为了一条肮脏、浑浊、危险的河流。” 的确,黄河以前是一条多么美丽的母亲河啊!可看看现在,简直成了一条臭水沟了,真令人担忧啊! 叶尼塞河语出惊人,评委们经过讨论后,决定黄河也不能当选“全球最佳河流”,大会继续进行 大门外,黄河看了看自己肮脏的垃圾堆满在身上,血液是黑黄色的,头发早已被人们剃光黄河不禁流下几滴老泪,“谁来救我?”黄河的哭声响遍了苍茫的宇宙。简评:【方法指津】看看这篇作文的体裁有什么特点?细节描写有何特点?二、课堂展示写作(一)交流课前自主学习(10分钟)(二)静心写作:以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感受为话题,创新写作形式,写一篇作文。(30分钟)【方法指津】可以尝试以下创新形式:1、 自述告白。以黄河的身份选取一个点火几个点来叙述自己的历史贡献或现状忧患。2、 书信抒情。给黄河写一封情真意切的信,来抒发自己的感受。3、 三曲变奏。以“XX曲”为小标题,分三个部分写别写黄河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第一单元定点阅读:写景散文抓住特征、层次井然、融情于景【学习目标】学会写景散文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问题的解题思路【课前自主学习】一阅读下面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文后问题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1.这段文字从多角度对百草园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视觉: 听觉: 味觉:方法指津:写景散文,作者要抓住景物特征,通常都要调动五官感觉,细致观察事物。2. 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先写整体 ,再写局部 ,二者之间的过渡句是,第二层景物主要围绕词语“”来写。“泥墙根一带是特写镜头,作者写了四件童年趣事:3.这段文字写景物详写 ,略写 。这样安排的原因是 。方法指津:写景散文的景物写作顺序,有空间顺序、观察的先后顺序、时间的推移顺序、景物的不同类别顺序、情感的变化顺序等。4.这段描写语言生动,作者用()()来描写菜畦和桑葚,用()()来形容黄蜂和叫天子,这是分别从()和()两个方面生动而形象的描写百草园的景物,表现了。方法指津:“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就是为了更好地抒情,表达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二阅读下面课文春选段,完成文后问题(一)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光,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1.对课文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这段文字是按“树上花下遍地”三个层次,从高到低地描写春花。作者写树上的花,是从花多、花艳、花甜三个角度来写的。写花下的蜂闹蝶舞是侧面表现花多、艳、甜。“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两个比喻描绘了闪亮摇摆的野花,也暗写了阳光和轻风。A、 B、 C、 D、2、景物本身没有思想感情的,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同时融入作者的情感。选段中有这样的例子,你认为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 (二)“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春风本是无形、无味、无声、难以捉摸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形、味、声俱全。请给本语段划分层次,并说说作者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观察、抓住了春风的什么特征来写的? (三)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1这段文字描绘的是_图。作者抓住了_的特点是_和_,从静景写到_,从_写到人,由近写到_。方法指津:描写景物一般情况下要做到各种方法的相互结合,如虚实结合、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等。2.“可别恼”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3文中“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喻体分别侧重描绘了春雨的特点是_ 、_ 、_。【课堂合作交流】一展示反馈课前自主学习成果(10分钟)二课堂合作巩固(25分钟)(一)把下面这段话里的句子重新排列,使之成为一段意思连贯、句序合理的短文:(3分钟)绿是生命的颜色。春雨过后,草尖上、树梢上冒出了一簇簇嫩绿的叶芽,更会使你觉得新的生命在跳动。你看那春天的原野,绿油油的,生气勃勃,欣欣向荣,令人感到鼓舞和振奋。道旁的树木,青翠欲滴;田间的秧苗,郁郁葱葱。到了夏天,大地上一片葱茏。面对着这充满蓬勃生机的大地,便会感到自己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正确的语序应该是: 。(二)阅读下面济南的冬天选段,回答问题。(7分钟)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B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1、第段的描写对象是,其特征是_ 。2、第段呼应开头,点出“温暖”之意的句子是_ 。 3、“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此句中的“卧”字用得极妙,理由是_ 。 4、划线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水写得。句中“绿的精神”指的是:。(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5分钟)十月湖上(英国)贝慈十月的木叶已经簌簌落满湖上。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它们成千上万地停留在此刻已色泽转暗的水面;这无数黄色小舟般的落叶大多为白杨树叶,纷纷不停地从那些即使在无风天气也颤动不已的高树之上淅淅沥沥地飘落下来,但是遇上雨天或是雨后,它们便又被漂得无影无踪。于是,除了那在盛夏时节宛如翡翠的盏盏瓷盆把湖面盖个满当当如今色作橄榄黄的睡莲残叶之外,这时湖上是一片利落。就连不少睡莲也已不在;那在蓓蕾时期有如浪里金蛇似的一种色黄头细的水草以及茂密的芦苇也都稀疏起来,它们被风霜编织成了许多凌乱的篮篓似的汀渚,这里的大松鸡一听到什么陌生者的响动便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