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原因及对人类生存带来的影响.doc_第1页
全球气候变化原因及对人类生存带来的影响.doc_第2页
全球气候变化原因及对人类生存带来的影响.doc_第3页
全球气候变化原因及对人类生存带来的影响.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球气候变化原因及对人类生存带来的影响(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摘要:气候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气候变化已成为近年来人们最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阐述了气候变化的表现,以及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影响。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变化;原因;影响国际 1765-2100年间的气候变化。图表引用IPCC的第三次评估报告,展示过去及预测未来的气温变化。本图来自绿色和平网- 1 -根据近100多年全球气温资料分析,全球平均地面温度已升高0.30.6,其中11个最暖的年份发生在80年代中期以后,全球变暖现象已成为科学界和整个人类面临的一个事实。一、全球气候问题的内涵全球气候问题主要指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从定义上来看,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1。科学研究表明,地球的温度和气候是行星能量平衡的副产品。温室气体吸收了一部分发散的红外线,防止它直接进入太空,改变了地球表面的热量平衡并导致气候变暖。这个过程被称为“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庞大的天然的温室效应的存在,对于地球上的生命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在大气中自然地发生作用,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保持在34左右。全球变暖现象是指由于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强化了这种天然的温室效应,使地球不再像以前那样适宜于人类和自然界的生存2。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焚烧了大量的化石燃料充当能源,这些燃料以碳为主要构成,燃烧时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据统计,目前有超过3/4的净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因此,解决全球变暖问题从本质上等同于减少世界能源体系中的碳。除去大气中人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与此同时,二氧化碳的整体排放量有增无减,这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稳步升高。二、全球气候变化原因众多研究表明,从上世纪末以来,尤其是从本世纪80年代到今,全球气温发生了明显变化37。目前普遍认为,温室效应是造成全球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但笔者认为,除温室效应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也应引起重视。1.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大气中CO2等微量气体能无阻挡地让太阳的短波辐射射向地球,并部分吸收地球向外发射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地面温度上升,这种现象被称作温室效应。温室气体则指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温室效应大约有90%是由H2O和CO2引起的;其余约10%则是由CH4、N2O、CFCS等温室气体引起。这些气体像玻璃温室一样,能使地表温度升高。由大气中自然存在的温室气体所引起的温室效应被称为“自然”温室效应。在导致全球升温的各种因素中,温室气体引起的温室效应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原因。事实上温室效应在远古以前就已存在了,因为只要大气中的CO2等温室气体存在,就有温室效应,只是由于近年来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如工业排放、化石燃料燃烧、森林破坏和土地利用与管理措施的变化等),导致了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使几百万年来稳定的温室效应发生了变化,并进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所以更准确地说,目前的全球气温变化是由于温室效应加强,而不是温室效应本身所致。各种温室气体中,CO2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气体,其他一些温室气体如CH4、N2O和O3等也具有重要作用。大气成分变化示意图资料来源:基于IPCC. Climate Change 2001:The Scientific Basis,2001,p36,Figure8翻译制作2植被破坏引起的温室效应由于过度开发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全球植被尤其是森林植被遭受了严重破坏。据统计,过去全球共有热带雨林2451012m2,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6%;到1995年,约有近一半已被砍伐,现存面积已减少到陆地面积的7%,而且每年还以约12.41010m2的速度递减。许多国家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正在大规模地砍伐森林。目前,发展中国家毁林与植树的比例为101。其中非洲高达301,因此森林毁灭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811。森林植被减少导致全球升温的原因被认为是森林破坏引起大气CO2浓度上升。从植物生理代谢角度考虑,这一点可完全肯定,因为植物最基本的代谢功能就是吸收CO2放出O2,而当森林大面积减少后,植被对CO2的吸收量必定下降,从而间接引起大气中CO2浓度升高。除森林外,其他植被破坏同样会导致大气CO2浓度升高,因为各种植被对大气CO2均有较强吸收功能,但一旦植被退化成荒漠,植被的这种功能便急剧降低。据估计,目前因全球森林破坏引起的CO2浓度上升约占CO2浓度增加总量的24%。三、全球气候问题的特点全球气候问题在全球问题和全球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在以下几个方面凸显其特点,这些方面同时也对于全球气候问题的治理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一,滞后性。气候变化决定于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而非排放量本身12。同时,气候治理做出的改变,也并不能在短期内得到收益。气候问题涉及的是全人类的长期利益,而对于具体的主权国家而言,所付出的成本巨大,但却无法带来直观的短期收益。第二,不可逆性。温室气体一旦排放,很难回收;气候变化的影响一旦产生,在短期内不可能改变;人类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进行的投资一旦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也很难改作他用。这些都表现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不可逆性13。第三,不确定性。从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到海平面变化、降水分布、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等气候变化的影响,再到各个部门、生态系统、人类活动等因气候变化而受到的直接损失,在每一个过程中都存在科学上的不确定性,人类行为的长期后果无法预测。第四,不精确性。在全球气候治理的过程中,一方面受到技术和监测手段的限制,另一方面国家与国家之间、非国家行为体与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性,这使得无论是对于成本收益的计算,还是对于气候相关指数的监测,都存在相当大的不精确性。四、全球气候问题的表现及其影响根据全球地表温度的器测资料(自1850年以来),1995年至2006年中,有11年位列全球最暖的12个年份之中。1906年至2005年的观测到的温度线形趋势为0.74,这一趋势大于1901至2000年观测到的0.6的相应趋势。全球温度普遍升高,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温度升幅较大。陆地区域的变暖速率比海洋快。海平面的逐渐上升与变暖相一致。自1961年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平均速率为每年1.8毫米,而从1993年以来平均速度为每年3.1毫米。已观测到的积雪和海冰面积减少也与变暖相一致。自1978年以来的卫星资料显示,北极年平均海冰面积已经以每十年2.7%的速率退缩,夏季的海冰退缩率较大,为每十年7.4%。南北半球的山地冰川和积雪平均面积已呈现退缩趋势14。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多尺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有正面的,有负面的,有全球性的,有区域性,有社会经济方面的,也有人口健康方面的,甚至还有政治军事方面的。有关的科学研究和事实表明:全球变暖对人类将是一场大规模的灾难。它会引起气候带北移,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布,冰川和冻土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从而直接影响水资源,还将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波及全球植被分布、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土壤发育等,并将最终影响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这些由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受人们的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已经或将来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态系统。气候变化与其他全球性人为因素的作用造成了生态系统的适应弹性空前减弱,陆地生态系统本身所具有的碳净吸收减弱甚至出现逆转,非但无法抵御气候变化,还可能对气候变化起到放大作用。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为动植物带来灭绝的风险,“气候系统变化的速度远远超过物种能够适应的速度,温度上升摄氏3度,20%到30%的陆地物种可能濒临灭绝15”,并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产品和服务方面都产生不利的后果。第二,粮食问题。一年中温度、降水分布是决定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的降水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分布类型。气候变化对于粮食问题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中纬度地区,平均温度增加1至3,预估农作物生产力会略有提高,而低纬地区即使温度有1至2的小幅增加,农作物生产力也很有可能会降低。全球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加重。全球进一步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有很大变化。第三,海平面升高问题。海平面升高不仅体现在观测数据上,同时使人类生存受到直接影响。200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报道,沿海旅游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其产值为2503亿元,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34.6%,假如南极冰融化,将造成海平面上升50-60米,这意味着大连、秦皇岛、青岛、北海、三亚滨海旅游区向后31-366米,沙滩损失24%。沿海和岛国居民占世界人口1/3,如果极地冰冠融化,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会被海水吞没,一些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而诸多繁华的海滨大城市也将难逃厄运。本图片来自绿色和平网站第四,健康问题。极端天气将直接导致死亡,地面臭氧浓度增加将导致心肺疾病的发病率上升,传染性疾病的空间将发生改变,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极有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第五,水资源问题。气候变化将加重目前人口增长、经济变革和城市化对于水资源所造成的压力。山地积雪、冰川和小冰帽对于区域可用淡水起到关键作用。冰川物质损失和积雪减少导致可用淡水总量减少。气候变暖造成地区之间径流和可利用水量的进一步失衡,而暴雨、洪水、干旱等灾难事件将更为频繁和严重,进一步威胁人类的生存。本图片来自百度图片上述五个方面的影响不仅会单独发生作用,而且它们将同促进人类发展的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和生态进程共同产生更大、更全面的影响。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传播机制相结合,产生因地而异的影响。未知的领域还相当大。但可以肯定的是,危害性气候变化将跨越国家界限给人类发展带来全局危害,并且这类危害可能被证明是不可逆转的。五、总结中国应采取适合自己的措施应对全球变暖问题。通过以上分析和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给人类带来更大的是灾难,而不是利益,因此我们要尽一切努力减缓气候变暖趋势甚至解决气候变暖问题。参考文献:1百度百科:全球气候变化,/view/2097170.htm2崔大鹏:国际气候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第6页3王绍武.近百年我国及全球气温变化趋势.气象,1990,16 (2):11-154王绍武.近百年气候变化与变率的诊断研究.气象学报,1994,52(3):261-2935 Hansen J, Lebedeff S. Global trends of measured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J Geophy Rev,1987,92:13345-13376Jones PD. The influence of ENSO on global temperatures. Climate Monitor, 1988, 17:80-897Vinnikov KY, Groisman PY, Lugina KM. Empirical on contemporary lobal climate changes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J Clim, 1990, 3: 662-6678尹荣楼,王玮,尹斌,编著.全球温室效应及其影响.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9胡玉华主编.环境保护纵横.北京:同心出版社,199710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世界资源研究所编.世界资源报告.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11世界资源研究所主编.民办资源研究报告(19941995).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12林云华:国际气候合作与排放权交易制度研究,第14页13同上14 IPCC,2007:气候变化2007:综合报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第二、和第三工作组的报告,第2页15联合国开发署2007/2008人类发展报告:应对气候变化:分化世界中的人类团结,转引自低碳经济论,第573页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the impact of human existenceGe Yutong(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 China)Abstract: the climate is the important human survival environmen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