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防治 1 血管内置管是ICU不可或缺的处置手段 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安全输液及静脉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 血管内导管包括周围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 CVC 动脉导管 皮下隧道式导管 体内置入式输液泵 2 导管相关并发症 机械损伤 血栓形成 感染 脓毒症 心内膜炎 骨髓炎增加医疗费用 延长住院时间 置管部位受限 3 概念 4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 导管病原菌定植是导管头部 至少5cm 定量或半定量培养 微生物生长 15CFU 无临床表现导管相关感染出口部位感染 隧道感染局部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catheters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sCR BSI 全身感染 5 导管相关感染 出口部位感染 指出口部位2cm内的红斑 硬结和 或 触痛 或渗出物培养出微生物 可伴有其他感染征象和症状 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隧道感染 指导管出口部位 大于2cm的触痛 红斑和 或 的硬结 同上 6 导管相关感染 导管相关血行感染 CR BSI 有导管 有菌血症 有感染的临床表现 外周静脉血液培养至少一次结果阳性 与身体其他部位感染源无关若拔管 导管尖端培养与血培养为同一致病菌 排除其他部位感染源 7 中心静脉置管 CVC 感染发生率约为2 9 11 3 1000导管日 中心静脉插管患者中血流感染人数 同期患者中心静脉插管日数 1000 感染发生率高低与导管类型 医院规模 置管位置及导管留置时间有关 流行病学资料 8 常见致病菌 革兰阳性菌是最主要的病原体 表皮葡萄球菌占CRBSI的30 皮肤污染引起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13 4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MRSE 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导管感染增多趋势真菌比例越来越高 白色念珠菌引起的血行感染率为5 8 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可发生曲霉菌感染 9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插管部位皮肤消毒不彻底 术中操作污染 导管本身污染 静脉输液的污染 插管时间过长 患者抵抗力低下及其他感染灶的血行性播散等 CVC感染原因 10 穿刺部位与感染 多项研究证实 股静脉 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 右侧颈内静脉置管的细菌定植发生率低于左侧 31 比53 锁骨下静脉置管细菌定植发生率右侧高于左侧 27 比15 PICC感染率最低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 2007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11 穿刺部位与感染 下肢外周静脉穿刺点发生感染的危险高于上肢血管 手部发生静脉炎危险小于腕部和前臂血管 动脉导管通常留置于桡动脉 肱动脉 足背动脉和股动脉等位点 其中以桡动脉发生感染几率最低 12 CVC感染和导管留置时间 CVC感染和导管留置时间之间无相关性 且感染的危险高峰是在导管置入的前几日 2周之内CVC感染的风险相对较低 定期更换 3d或者7d 并没有比按需更换导管 显示出CVC感染发生率的降低 但留置时间 28日 感染率明显增加24 推荐意见 不需要定期更换CVC 推荐级别 B 推荐意见 血管内导管应尽早拔除 推荐级别 E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 2007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13 CVC感染和导管留置时间 PICC留置时间可长达一年 国外有资料报道 置管时间长达近2年而未发生感染 所以对长期置管者 只要未发生感染迹象 不一定要中途更换导管 因为置管后皮下潜行段导管已与皮下组织形成较紧密的结合 有一定的机械阻挡作用 只要严格无菌操作与护理 长期置管仍是安全的 14 感染和导管留置时间 周围静脉导管 定期更换不能作为预防静脉炎和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方法 推荐级别 D 重点不是72h更换 而是每天对导管位点的监测 但是当周围静脉导管不能正常使用或者出现静脉炎 皮温升高 触痛 皮肤发红 触及静脉条索 应当立即拔除 15 感染和导管留置时间 肺动脉导管 采用薄层塑料薄膜包裹可预防接触污染 导管相关感染的时间点通常为4 7d 保留通常不超过3d 研究显示若无明显临床症状 4d更换和7d更换肺动脉导管对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并无统计学意义 故需要持续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患者 可达7d 16 CVC感染与导管选择 导管越粗 越硬 越复杂 带囊导管 多腔导管 越容易发生感染 尽量选择导管接头和管腔最少的中心静脉导管 不反对使用多腔导管以满足临床治疗需要 推荐级别 D 不常规推荐抗生素涂层导管 推荐级别 A 导管材料要求表面光滑 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不易引起血栓 17 CVC感染与导管选择 血栓形成与感染密切相关 超声提示 ICU中静脉血栓发生率约33 15 是导管相关性血栓 股静脉血栓发生率约为21 5 而颈内静脉血栓发生率是锁骨下的4倍 导管继发血栓形成患者的CRBSI发生率为非血栓患者的2倍之多 Stillmun发现27 导管培养阳性者存在肉眼可见血栓 而所有无血栓形成的导管培养均阴性 另一研究中 6例有血栓形成的病人中有5例随后发展成菌血症 18 CVC感染临床表现 包括发热 寒颤或置管部位红肿 硬结 或有脓液渗出等 严重者可并发心内膜炎 骨髓炎和其他迁徙性感染 有研究显示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CVC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但该菌很少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征象 若置管部位有明显的炎症表现 特别是当患者同时伴有发热或严重全身性感染等临床表现时 应考虑感染系由金葡菌或G 杆菌引起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 2007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19 CVC感染诊断标准 当怀疑CRBSI而拔除导管时 导管培养是诊断CRBSI的金标准 半定量和定量导管培养置管时间少于1周 培养结果最可能的是皮肤表面微生物 它们沿着导管外表面进入引起感染或其他感染灶的微生物通过血行播散到导管并在导管上黏附定植 腔外途径 半定量培养技术协助诊断更敏感 置管时间大于1周 病原微生物从导管尖端进入管腔并蔓延是感染的主要机制 腔内途径 定量培养结果更准确 20 1 确诊 具备下述任1项 可证明CVC感染 CVC感染诊断标准 有1次半定量导管培养阳性 细菌数 15CFU 或定量导管培养阳性 细菌数 1000CFU 同时外周静脉血培养阳性并与导管为同一微生物 从导管和外周静脉同时抽血做定量血培养 两者菌落计数比 导管血 外周血 5 1 从导管和外周静脉同时抽血培养 导管血培养阳性出现时间比外周血培养阳性至少早2h 外周血和导管出口部位脓液培养均阳性 并为同一株微生物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 2007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21 菌血症或真菌血症患者 有发热 寒颤和 或低血压等临床表现 但导管培养阴性 且没有其他可引起血行感染的来源 至少两个血培养阳性 其中一个来源于外周血 2 临床诊断 具备下述任1项 提示极有可能CVC感染 具有严重感染的临床表现 导管培养阳性 血培养阴性 除了导管无其他感染来源可寻 并在拔除导管48h内未用新的抗生素治疗 症状好转 CVC感染诊断标准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 2007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22 菌血症或真菌血症患者 有发热 寒颤和 或低血压等临床表现且至少有一个血培养阳性 导管血或外周血均可 导管培养阴性 且没有其他可引起血行感染的来源可寻 3 拟诊 具备下述任一项 不能除外CVC感染 具有导管相关的严重感染表现 在拔除导管和适当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消退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 2007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CVC感染诊断标准 23 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 24 CVC感染的预防 包括手部卫生 穿刺导管时提供最大无菌屏障 使用洗必泰消毒皮肤 选择最理想的置管位置及每日检查患者是否需要保留导管 25 1 手消毒 CVC感染的预防 导管穿刺及护理操作者的无菌操作技术非常重要 手部消毒是其中最主要的环节 选用70 酒精进行手部消毒 较之皂液洗手明确而显著地降低了ICU内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 推荐意见 正确的手部消毒是减少CVC感染的有效措施 推荐级别 A 导管置入 更换 查看 触诊 调整或更换敷料前后均应清洁双手 即便佩戴手套 也应注意手部清洁 26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 2007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CVC感染的预防 推荐意见 在进行导管相关操作时 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推荐级别 A 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时如果没有提供最大无菌屏障 CRBSI感染率可高达6倍 最大无菌屏障是指进行置管时 无论操作者还是其助手都应严格洗手 戴帽子 戴口罩 穿无菌隔离衣和戴无菌手套 对患者应采用一整张无菌单从头到脚整个覆盖 只露出穿刺部位 2 无菌操作穿刺导管时提供最大无菌屏障 27 CVC感染的预防 2 洗必泰常作为首选 其次2 碘酊 1 碘伏或70 酒精 洗必泰和碘酊的效果优于碘伏 范围要大 直径15cm 消毒用力 时间 30秒 待干酒精30S 碘伏待干60S 洗必泰不宜用于小于2个月的婴儿 3 皮肤消毒剂选择 推荐意见 血管内导管置管和局部换药时的皮肤消毒 宜选择2 洗必泰或1 2 碘酊 推荐级别B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 2007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28 CVC感染的预防 4 选择最理想的置管位置 首选锁骨下静脉5 每日检查患者是否需要保留导管 导管留置愈久 产生CRBSI的风险愈大 所以 当导管不再需要时应立即拔除 如果置管时没有保证无菌操作 紧急置管 则应尽快于48h内更换导管 29 6 敷料选择及更换 穿刺术野的覆盖保护一般使用透明 半透性聚安酯敷贴或纱布等材料 应根据临床情况和各种敷料不同的优缺点进行选择 对于成年患者 敷贴1周更换1 2次 纱布则需2d更换一次 足够大 9 11cm或10 12cm敷料潮湿 松动或受到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CVC感染的预防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 2007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30 7 专业队伍培训与质量管理 缺乏置管和护理经验 护理人员不足 人员流动等均可增加CVC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严格培训 标准化无菌操作 详细的工作流程 详实的记录 加强质量监督等可显著降低CRBSI提倡建立专业化的固定的医护队伍 操作熟练 CVC感染的预防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 2007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31 7 专业队伍培训与质量管理 推荐意见 应持续对医护人员进行导管相关操作的培训和质量控制 推荐级别 A 条件允许时 应采用床边B超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的放置 推荐级别 B CVC感染的预防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 2007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32 CVC感染的预防 其他策略 CVP监测尽量选择一次性密闭式压力传感系统 并将压力监测系统和液体输注途径分开应用导管稳定装置 StatLock 正确封管 沉积在导管中的纤维蛋白性血栓是微生物定植的好发部位 肝素可降低血栓发生而减少感染 使用持续的低剂量肝素可能是方便且有效的预防CRBSI的方法 封管肝素液 10 50u ml 33 ACL导管维护三部曲 A评估导管1导管功能评估导管穿刺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局部情况评估 34 C冲管抽回血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项目投标保证合同书
- 2025版绿色有机农资采购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医疗器械委托运输与环保回收服务合同
- 2025版团购活动策划合作框架协议
- 2025版套房租赁合同(含特色主题装饰)
- 2025年度出口贸易绿色金融合作合同范本
- 2025版供应链金融担保合同协议书
- 2025版网络安全外训技术支持合同
- 2025年度高新技术产业商务咨询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智能化住宅租赁合同签订风险防范指南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炎德·英才·名校联考联合体”高二第一次联考(暨入学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
- 夹娃娃机合同模板
- 维修人员技能提升与企业绩效关联研究
- 2024-2030年中国儿童室内游乐园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GB 44263-2024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安全要求
- 项目资金融资合同范本
- DL∕T 1945-2018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变压器标准化接口规范
- DL∕T 1848-2018 220kV和110kV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保护技术规范
- 人教PEP版(三起)五年级英语暑假专练-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 YDT 4484-2023物联网云平台技术要求
- QB/T 2660-2024 化妆水(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