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中级_第1页
经络中级_第2页
经络中级_第3页
经络中级_第4页
经络中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络中级 周永红 第一讲 在学习经络使用时 应该追求化繁为简 遵循 离穴不离经 的原则比如膀胱经是人体后面的一大经络 是所有经络中牵涉穴位最多的经络 共有67个穴位要记住它们的所有名称都要花好多时间 记住各穴位的功用则更不容易 膀胱经在背部走着两条线 第一条线上的各穴在距离脊椎1 5寸处 第二条线上的各穴在距离脊椎3寸处 第一条的穴位多是五脏 心 肝 脾 肺 肾 五腑 小肠 胆 胃 大肠 膀胱 心包 三焦的俞穴 十三背俞穴歌 第一大抒二风门 三椎肺俞四厥阴 五心六督七膈俞 九肝十胆仔细寻 十一脾俞十二胃 十三三焦十四肾 现代人的许多疾患多与膀胱经的经络不通畅 人体中的 垃圾 排放功能失却造成淤积有关 如头痛 背痛 脊椎疼痛 另外身体内部的脏腑疾患也会反映在各俞穴之上 当然很多内脏器官的疾病也还是可以通过对膀胱经各俞穴的简易处理 针灸 火罐 按摩 指压 去达到以 四两拨千斤 的医用效果的 很好处理膀胱经的方法就是靠墙角 站立在一个90度墙角 或门框角 的边上 双脚不动 身体放松 上身自然后倒 背部的脊椎边 膀胱经大致走向 与墙角碰击接触 这个时候去感觉疼痛点 如有疼痛处则一下一下地慢慢将其痛点撞开 这个方法完全是一个 求人不求己 的方法 这也是治疗因经络不通造成的正头痛 背痛 偏背痛 肩膀痛的好方法 第二讲 一 其他慢性病的经络治疗 发冷赶快刺激阳池穴 医学家介绍 有54 的女性都有发冷的现象 每到入秋至冬季期间 总有大批的女性患者到医院看手 脚冰冷 以及腰寒等疾病 手脚发冷的女性 一般只要坚持刺激阳池穴 便可不为冬天的来临而发愁 手脚冰冷 克星是阳池在人的手背手腕上 顺着小指下来有个穴位 叫作阳池穴 阳池穴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环及荷尔蒙分泌的重要穴位 只要刺激这一穴位 便可迅速畅通血液循环 平衡荷尔蒙分泌 暧和身体 进而消除发冷症 刺激阳池穴 最好是慢慢地进行 时间要长 力度要缓 最好是两手齐用 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 这种姿势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传到阳池穴内 还用不着别人帮忙 阳池穴不仅可以治惧冷症 还可以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 因此对感冒 气喘 胃肠病 肾功能失调等疾病都有益 与合谷穴一起称得上是 万能穴位 阳池穴的位置正好在手背间骨的集合部位 寻找的方法是 先将手背往上翘 在手腕上会出现几道皱褶 在靠近手背那一侧的皱褶上按压 在中心处会找到一个压痛点 这个点就是阳池穴的所在 只要以此穴为中心 互相搓揉手背就可以 在手背摩擦生热的同时 阳池穴就会得到充分的刺激 从而达到温暖全身的效果 慢性病的经络推拿 慢性病产生的机理 三大原则 1 找对同身寸2 方法对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 3 坚持 记分寸 同身寸 大拇指的指尖关节的宽度是 一寸 食指和中指并列 从指尖算起的第二关节的宽度是 一点五寸 食指和中指无名指并列 第二指关节的宽度是 两寸 把四指并拢 第二关节的宽度就是 三寸 说明 刺激穴位要在呼气时 吐气时 肌肉放松 疼痛少 传导佳 效果好 三 经络锻炼的要求 1 科学对待 正确认识2 熟悉经络 掌握方法3 环境舒适 身心同练4 合理安排 劳役结合5 老年特殊 多加小心6 心理健康 事半功倍7 积极主动 持之以恒8 注意禁忌 保证质量 高血压病的经络推拿 一 定义 在不同的时间段连续3次测量血压都高于正常值 140 90mmHg 即为高血压病 二 诱发因素 高血压的发生主要与遗传 体重 饮食 吸烟 精神和心理因素有关 三 病因病机 西医认为 高血压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全身的微小血管痉挛 之二是血管壁内有粥样斑块沉积 血管弹性下降 中医认为 高血压病的病因比较复杂 其中大多是由于肝气郁结 肝火上扰 肾阴不足 水不润木 肝失去肾水滋养 导致肝阳过盛而引起 19 五 高血压诊断标准 四 降血压三大功法 功法一 特效降压法高血压点 位于脚趾的大趾趾横纹中央 推拿时可行掐按法 配合病人的呼吸进行 呼气时强力按压此穴6秒 吸气时停止 一天10次 坚持一年 患者再高的血压会有很大的改善 21 功法二 期章捋腹法 期门 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与脐连线的中点 向外平移至乳头下即是 此穴是肝的募穴 推拿此穴可有效的疏理肝气 章门 屈肘使上臂贴于体侧 肘尖处即是此穴 此穴是脾之募穴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章门 期门行擦法 用掌根或大鱼际自期门到章门行擦法 力度由上到下逐渐减弱 速度宜慢不宜快 一次约30下 一日两次 22 功法三 点揉太冲法 太冲 位于足背部 第1 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取穴 此穴是肝经的原穴 是治疗各类肝病的特效穴 功效与中药的菊花相似 太冲穴行点揉法 点揉约10 30秒 每日两次 配合患者呼吸 呼气时按压6秒 吸气时不用力 23 其他推拿手法 开天门 头晕 头疼时可用拇指指腹推印堂 眉心处 至神庭 前正中直上入发迹0 5寸 推三十下左右 推拿至头晕 头痛症状减轻或消失为止 擦涌泉 涌泉位于足底部 约当足底第2 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的交点处 涌泉人字缝头处 以擦至脚心发热为度 此穴有引气下行的作用 十指梳头法 不仅可以降血压 还有醒脑开窍之功 24 注意事项 按摩时宜轻揉为主 以渗透为度 不主张手法过重 按摩时多在呼气时进行 贵在坚持 因其为慢性病 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善的 坚持上述方法按三个月后 效果显著 生活调护 合理膳食 低盐 小于6克 低脂 戒烟戒酒 多食蔬菜水果 良好的生活方式 定时作息 适应自然 老年人要有三平 平和的心态 平稳的脚步 平静的环境 可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 比如练太极 跳老年舞等等 但不可使身体感到劳累为度 高血压歌诀 高血压不可怕十指梳头开天门期章捋腹降压神逆揉太冲一二三特效降压大趾点配合呼吸行点按手心脚心心肾交降压功法显神效 冠心病的经络推拿 一 定义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 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在临床上此病分五型 隐匿型冠心病 心绞痛型冠心病 心梗型冠心病 心衰型和心律失常型冠心病 原发性心脏骤停型冠心病 二 诱发因素 冠心病的发生主要与年龄 性别 职业 饮食 血脂 血压 吸烟 肥胖 糖尿病 遗传等因素有关 三 从中医角度来说冠心病与经络的关系 中医称冠心病为 胸痹 主要是心经和心包经出了问题 因为心气不足 肝气郁结 气血运行涩滞 心脉淤阻 血流不畅 气虚血瘀所致 28 四 冠心病三大急救要穴 1 内关 位于腕横纹上两寸 两筋之间凹陷处 此穴是治疗心痛 心悸 胸闷 胸病的主穴 2 郄门 在前臂掌侧 当大陵与曲泽的联线上 腕横纹上五寸 此穴是心包经的郄穴 主治急性发作病 29 3 至阳 位于背部 两肩胛骨下角连线的中点 此穴有温通心阳 散寒解痉的作用 穴位推拿的手法 内关 郄门 至阳均行点揉法 点揉穴位时局部有酸胀 轻微疼痛的感觉 点揉至绞痛减轻 穴位下有股热气蕴覆为度 30 救心三大功法 功法一 上推任脉1 膻中 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2 巨阙穴 位于上腹部 前正中线上 当脐中上6寸 可用大鱼际或掌根由巨阙至膻中行擦法 擦至胸骨后感到热度为宜 31 功法二 敲打心包经 循经敲打法 从肩部敲打手臂内侧至手掌 重点敲打以下两穴 1 曲泽 位于肘窝肌腱内侧凹陷处 此穴是心包经的合穴 是经气汇聚之所 2 劳宫 当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处即是此穴 32 功法三 撞心经 两手臂小指侧相撞 重点撞击或点按以下三穴 1 少海 屈肘 在肘横纹内侧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此穴有减缓心率 降血压的作用 2 灵道 在前臂掌侧 当尺侧桡肌腱的桡侧端 腕横纹上1 5寸 此穴可以防心率早搏 房颤 减缓心率 平静心神的作用 3 神门 在腕部掌侧 腕横纹内侧凹陷处 此穴是心经的原穴 是本脏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 善治本脏腑的疾病 33 注意事项及生活调护 手法不宜过重 随时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饮食 以清淡为主 要低盐低脂 心理调节 情绪切忌急躁 保持精神愉快 不可受刺激 不要造成精神紧张 生活调节 戒烟戒酒 不可过度劳累 有规律的生活 生活有节有度 冠心病 心脏疾病要人命上推任脉敲心包一二三四曲泽穴二二三四郄门穴三二三四内关穴四二三四拍拍掌撞撞心经保平安一二三四少海穴双手交叉神门穴三二三四灵道穴急性发作不要慌内关郄门和至阳点按三穴解苦痛经络防护显神功 脑中风的经络推拿 一 定义 中风是指突然昏仆 不省人事 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 语言不利 或不经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为主症的一种病症 是一类以心脑病变为主的疾病 西医上分为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 中医上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 二 从中医角度来说脑中风的病因 病理机制 中风多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 复因劳欲过度 情志所伤 饮食不节 外邪等触发 引起脏腑阴阳失调 气血逆乱 血随气逆 肝阳暴涨 内风旋动 横窜经络 蒙蔽神窍 从而发生猝然昏仆 半身不遂之诸症 本病的病理基础为肝肾阴虚 气血衰少 36 四 中风四大功法 功法一 兔子洗脸用手掌的掌根或掌面搓面颊 地仓 位于面部 口角外侧 上直对瞳孔 颊车 在面颊部 上颌角前下方约一横指 中指 当咬紧牙关时 咬肌隆起处 按之凹陷处 下关 在面部耳前方 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闭口有孔 开口即闭 宜闭口取穴 头维 在头侧部 大约在眼角外侧直上入发际0 5寸 按摩时一次十五下 一天两次 早晚各一次 38 功法二 上敲大肠经 左右手交替敲大肠经 合谷 位于手背 第1 2掌骨间 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 手三里 屈肘取穴 在肘横纹头下两寸 曲池 屈肘 肘横纹头肌肉最高处 按之有酸痛的感觉 肩髃 在肩部 臂向前伸时 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39 功法三 下敲胃经 敲打胃经 足三里 在小腿前外侧 膝盖的髌骨下3寸 向外侧一横指 中指 丰隆 在小腿前外侧 当外踝尖上8寸 向前点按时有胀痛感即是此穴 应避开骨头 40 功法四 敲打肝胆经 风市 直立时 手臂自然下垂 中指指尖处即是此穴 善治各种风症 阳陵泉 屈膝 小腿外侧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筋会阳陵 41 注意事项 推拿使用点揉 点按法时 手法要柔和 以力度渗透为度 刚开始时手法可略微重一点 推拿时不宜在饥饿或饱餐时进行 可选在饭后半小时进行 也不宜在劳累时进行 要坚持 脑中风的治疗并不是一时半会可见效果的 长期坚持才会对病情有利 日常饮食生活保健 饮食上做到 杂 粗细粮搭配 混 荤素搭配 以素为多 淡 低盐少糖 清谈为主 清 不吃油炸食物 不饮酒吸烟 动静结合 劳逸适度 可进行轻度活动 但要在不引起自身劳累的情况了为度 若还处于急性发作病期时绝对卧床休息的 善待病症 处变不惊 保持心态良好 心情不要大起大落 不能着急 更不能产生消极心理 休闲娱乐 轻松悠然 脑中风 中风老年易发病时时防护保健康莫生气莫着急口眼歪斜兔子洗手臂不举敲大肠一二三四合谷穴二二三四手三里三二三四曲池穴四二三四敲肩髃腿脚不灵敲胃经一二三四往下敲二二三四足三里三二三四丰隆穴肝经胆经敲一敲手臂下垂敲风市顺经直下取阳陵经络防治好轻松 糖尿病的经络推拿 一 定义 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慢性 复杂的代谢性疾病 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 引起的葡萄糖 蛋白质和脂类代谢紊乱的综合症 它的主要表现是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异常 空腹血糖大于6 1 餐后血糖大于11 1 和尿糖 临床表现为 三多一少 即多饮多食多尿 体重下降 二 从中医角度分析糖尿病病因 病理机制 糖尿病的病因比较复杂 禀赋不足 情志不畅 饮食失调 劳欲过度 是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病变的脏腑在肺胃脾肾 其主要病机在于阴液亏损 燥热偏盛 而以阴虚为主 燥热为标 两者互为因果 阴愈虚燥热愈盛 燥热愈盛则阴愈盛 45 三 降糖四大功法 功法一 捋腹法胰点 位于脐的斜上方2cm左右 中脘 在上腹部 前正中线上 当肚脐上4寸 此穴是胃的募穴 可调理胃脏 不拘时的摩腹 最好在早晚进行 46 功法二 捶腰法 1 脾俞 在背部 当第11胸椎棘突下 旁开1 5寸 2 胃俞 在背部 当第12胸椎棘突下 旁开1 5寸 3 三焦俞 在腰部 第1腰椎棘突下 旁开1 5寸 可通调三焦水道 47 功法三 敲手背 液门 在手背第4 5指间赤白肉际处 此穴有增加津液的作用 可治疗口干舌燥 太渊 在腕掌横纹桡侧 桡动脉搏动处 48 功法四 搓脚面 太溪 在足内侧 内踝尖与跟腱连线中点凹陷处 三阴交 位于小腿内侧 当内踝尖直上3寸 此穴是脾经的穴位 又是足三阴的交会穴 可有效的补阴健脾 内庭 在足背部 当第2 3趾间 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此穴是胃经的穴位 有降胃热的效果 太冲 位于足背 第1 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此穴有降虚火 引火下行的作用 49 注意事项 推拿时手法不可过重 不可把患者皮肤弄破 因为糖尿病患者易感染 所以应注意 糖尿病是一种顽症 不可单指望推拿 生活调护 一要节食 多素少沾荤 二要勤锻炼 慢走多步行 三是药治疗 用药要对症 民间有偏方 红枣与花生 黄豆加黑豆 同煮做早餐 常吃效果灵 饭前一杯茶 控制血糖升 糖尿病 三多一少糖尿病少吃油腻少甜食特效降糖四法宝揉脐捋腹显神效背部俞穴捶捶腰脾俞胃俞三焦俞敲敲手背增津液一二三四液门穴双手交叉太渊穴搓搓脚面就降糖太溪三阴解口干内庭太冲去内热经络降糖最轻松 失眠的经络推拿 一 定义 失眠 中医称 不寐 是因为阳不入阴所引起的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症 表现在睡眠时间 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 恢复体力与精力 轻者入睡困难 睡时易醒 醒后不能再睡 亦有时睡时醒等 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睡 临床常兼见头晕 头痛 心悸 健忘 以及心神不宁等症状 二 从中医角度分析失眠的病因病机 失眠的原因主要是情志失调 饮食不节 病后 年迈及禀赋不足 心虚胆怯等造成心火炽盛 肝郁化火 痰热内扰 心脾两虚 心胆气虚 阴盛火旺的病理局面 其主要病机是阴阳失调 气血失和 阳不入阴 以致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宁 病位在心 52 三 失眠四大功法 功法一 雀啄法安眠穴 位于翳风 耳垂后 和风池 在项部枕骨外下方凹陷处 大约与耳垂相平 连线的中点 53 功法二 百敲法 失眠穴 位于脚后跟处 可以用虚握拳轻敲击此处 故此穴又称 百敲穴 54 功法三 点神门 神门 在腕部 腕横纹内侧凹陷处 此穴具有调心气 养心神的作用 点按此穴三十下 每晚睡前点按此穴 55 功法四 下敲肝经 平坐床上 让自己的大腿内侧面朝上 中间那条线就是肝经 用拳头敲就可以 56 日常保健 注意心理调节 压力不可过大 不要经常生气 情绪稳定开朗 适当户外活动 学会减压 学会交流 睡前养成用热水泡脚的习惯 再配上足部穴位按摩效果好 饮食正常规律 食之七分饱 失眠经验方 炒酸枣仁30克 泡水代茶饮 失眠 睡不着觉真苦恼平肝养神睡的香治疗此病四法宝雀啄耳后安眠穴脚跟百敲睡得着点按神门养心神下敲肝经平肝阳 头痛的经络推拿 一 定义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 发生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 二 病因 头痛的病因常见的有风邪侵袭 情志不畅 肝阳上亢 气血亏虚 肾虚精亏等 59 三 祛除头痛四大功法 功法一 按百会百会 位于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即是此穴 功法二 掐风池风池 位于后项部 枕骨下外侧凹陷处 大约于耳垂相平 60 功法三 揉合谷合谷 位于手背 第1 2掌骨间 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 功法四 按肓俞肓俞 位于腹部 脐中旁开0 5寸 专治肾虚头痛 61 从疼痛位置来分治疗方法 前额痛 阳明经疼痛 头维 在头侧部 大约在眼角外侧直上入发际0 5寸 一侧或两侧痛 少阳经疼痛 侠溪 位于足背外侧 当第4 5趾间 趾蹼缘赤白肉际处 巅顶痛 厥阴经疼痛 太冲 位于足背部 第1 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取穴 后头痛 太阳经疼痛 束骨 在足外侧 足小趾趾关节后方赤白肉际处 62 头痛 头痛病症苦痛多四大法宝头脑清按按百会掐风池揉揉合谷按肓俞疼痛分部来治疗前额头维后束骨侧头侠溪颠太冲 肩周炎的经络推拿 一 定义 以单侧或双侧肩关节酸重疼痛 运动受限为主症 多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 所以又称 五十肩 冻结肩 二 病因 肩周炎常见病因之一 气血虚弱 筋脉失养 脉络不通 不通则痛 之二 感受外邪或劳累挫闪 气血阻滞 不通则痛 64 三 治疗肩痛的三大功法 功法一 敲肩背法方法 用手掌敲肩背 或是敲其疼痛部位 交替敲三十下左右 功法二 收肩法方法 两肩膀尽力向后牵引 头尽量向前伸 连续做十下 一天两次 65 功法三 敲阳条 阳陵泉 位于小腿外侧 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此穴为八会穴之 筋会阳陵 条口 位于小腿前外侧 当犊鼻下8寸 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中指 此穴胃经的穴位 推拿此穴可以达到活血 散寒祛瘀的效果 66 肩周炎 肩周炎五十肩肩痛治疗三法宝一二三四阳陵泉肩背敲敲收收肩 肩臂上举难上难敲敲阳条肩臂伸二二三四条口穴举手伸臂不费劲 胃痛的经络推拿 一 定义 胃痛又称胃脘痛 是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 二 从中医角度分析胃痛的病因病机 胃痛的病因主要有寒邪犯胃 饮食不节 情志所伤 素体脾虚 肾阳不足 中阳不足 热病伤阴 其主要病机是胃气失和 气机不利 不通则痛 胃失濡养 温煦 不荣则痛 68 三 治疗胃痛的三大功法 功法一 临床急救法梁丘 屈膝 在大腿前面外侧 髌骨底上两寸 此穴是胃的郄穴 可以治疗急性胃痛 此穴可用点揉法 直至胃痛缓解 69 功法二 揉腹法 1 天枢 当脐旁开2寸 此穴是大肠的募穴 2 中脘 在前正中线上 当脐上4寸 此穴是胃的募穴 是胃的经气汇聚于腹部的位置 按揉3 5分钟 从根本上把胃扶起来 有效防治各种胃病 70 功法三 敲打足三里 足三里 在小腿前外侧 膝盖的髌骨下3寸 向外侧一横指 中指 此穴是四总穴歌中 肚腹三里留 每天不定时按揉足三里3 5分钟 可以达到治疗胃肠道的疾病效果 71 胃痛 十八九胃真难受胃酸胃胀胃痉挛急性胃痛梁丘寻慢性胃痛不要急揉揉肚子敲三里远离胃痛康又乐 腰痛的经络推拿 临床引起腰背部疼痛的原因很多 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 1 风寒湿邪袭络 气血阻滞 寒湿腰痛 2 劳累闪挫 络脉受损 劳损腰痛 3 肾气疲惫 精血不足 肾虚腰痛 73 治疗腰痛的四大功法 功法一 热蕴捶腰法 肾俞 位于腰部 当第2腰椎棘突下 旁开1 5寸 命门 位于腰部 当第2腰椎棘突下 热蕴后轻捶腰十下左右 早晚各一次 74 功法二 弹拨委中法 委中 位于腘窝中点处 此穴是四总穴中的 腰背委中求 用拇指指腹弹拨此穴 可以治疗腰背部疾病 75 功法三 点揉手三里 手三里 位于手臂外侧前方 当曲池下2寸 此穴治疗腰椎一侧夹脊部位疼痛 选同侧穴位 76 功法四 点按腰痛点 腰痛1 5穴 腰痛1穴 位于手背部第5掌骨尺侧 近腕骨处 腰痛2穴 位于手背部第4 5掌骨间 近腕骨处 腰痛3穴 位于手背部第3 4掌骨间 近腕骨处 腰痛4穴 位于手背部第2 3掌骨间 近腕骨处 腰痛5穴 位于手背部第1 2掌骨间 近腕骨处 77 腰痛 老年腰痛多又多人说缺CA又缺FE莫烦莫慌听我言捶腰弹拨委中法点揉三里转转腰腰痛五穴全息论迅速见效显奇功 便秘的经络推拿 一 定义 便秘是指大便涩滞 秘结不通 秘结时间超过2天以上 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的病症 二 病因 素体阳盛 喜食辛辣香燥之品 情志不畅 气机阻滞 肝失疏泄 气血亏虚 转运无力 阳气虚惫 阴寒凝结 79 三 治疗便秘两大功法 功法一 增液法之点阴溪法 三阴交 位于小腿内侧 当内踝尖直上3寸 太溪 位于足内侧 内踝尖与跟腱连线中点凹陷处 两穴可以用拇指从三阴交推到太溪 推十下 80 功法二 行舟法 行舟法之 揉腹法天枢 位于腹部 当脐旁开2寸 此穴是大肠的募穴 顺时针揉腹法 行舟法之 敲丰隆法丰隆 位于小腿前外侧 当外踝上8寸 距胫骨前约一横指 中指 81 快速通腹推手法 方法 用拇指指腹推另一手的第二手指桡侧 从指根部推向指尖 82 便秘 老年便秘不得了出血血栓毒素留增液行舟便秘除阴溪点按增津液天枢揉腹舟可行待有便意来临时速用推手便可通 膝骨关节炎的经络推拿 定义 膝骨关节炎是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致软骨丢失 破坏 伴有关节周围骨质增生的反应 主要症状 膝关节酸痛 活动不灵活 特点是早晨起床或久坐后觉关节僵硬疼痛 稍稍活动才能行走 不能久行 上台阶费力 下台阶腿软 膝关节伸曲听到 喀嚓 的摩擦音 活动过度膝关节会肿胀疼痛加剧 中医认为本病病在筋骨 与肝肾亏虚 内感风寒有关 治疗膝关节炎四法宝 功法一 热敷膝盖法两手心搓热 用手心的劳宫穴敷在膝盖部 功效 劳宫为心包经之穴 为火穴 这个手法可以起到温通经络 舒郁散寒的功效 功法二阳陵点揉法 点揉阳陵泉位置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合穴 胆之下合穴 八会穴之筋会 此穴为治疗筋骨病的要穴手法 用同侧手的指关节点揉该穴 功法三背揉大抒 按揉大抒穴 位置 在背部当第一胸椎脊突下 旁开1 5寸 功效 此穴为膀胱经之穴 取其骨会大抒之效 对骨关节疾病有特效 灵枢 说 膝痛不可屈伸 治其背内 手法 在大抒穴附近找硬结 用泻法点揉此硬结 力度可稍重 注意不要把皮肤弄伤 功法四尺泽点按法 揉尺泽位置 在肘横纹中 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功效 对于膝关节痛部位在内侧的 可选用对侧手的尺泽穴 在对侧尺泽穴找到压痛点行泻法点按 一天两次 一次三十六下 膝关节炎歌诀 膝骨关节痛难治经络功法有奇效双手热敷温经脉膝下阳陵关节揉背部大抒压痛点若是内侧尺泽寻多做练习膝痛消 腓肠肌痉挛 定义 中医叫抽筋 转筋 俗称小腿肚抽筋 患者常在睡眠中小腿肌肉突然抽搐拘挛 扭转急痛 必须忍痛用力伸足 甚至下床挺立才能缓解 原因 中医认为此病多由气血不足 寒湿侵袭或局部肌肉过劳 如游泳 过度运动 所致 病位在膀胱经 病机在筋 治疗腓肠肌痉挛二法宝 功法一热蕴小腿法 阳气者 柔则养筋病生于筋 治之以熨引 两手搓热 把手放于小腿部进行热蕴 功法二点按承山穴 承山 腓肠肌两肌肤之间凹陷的顶端处腓肠肌痉挛的部位正好是承山穴所在 手法 用手食指点按承山穴 点揉十下 补法 抽筋歌诀 世人不知难治愈小腿抽筋常见病经络功法治此疾热蕴小腿温筋脉揉揉承山疾病消手到病除健如飞 支气管哮喘 定义 反复发作的 以呼吸急促 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甚至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病症中医认为 哮喘的发作与肺 脾 肾三脏有关 多因痰饮内 风寒袭肺 痰湿内阻 肺络不通 治疗支气管哮喘四法宝 功法一 点按三脘三脘 上脘 中脘 下脘 位置 脐中上2 4 5寸方法 用食指 中指 无名指点按三穴五分钟左右 功法二舒胸通气法 膻中 穴位于人体的胸部人体正中线上 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 心包经之募穴 八会穴之气会 天突 位于颈部 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阴维 任脉之会 手法 手掌大鱼际自上至下行擦法 36下 天突 膻中 功法三点揉背俞穴 肺俞 位置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 5寸 肺的背俞穴 操作 用食 中二指端在穴上按揉 约揉15 30次 脾俞 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 5寸 操作 用两拇指在两侧脾俞穴上按揉 约按揉1 3分钟 功法四按揉天突穴 位置 位于颈部 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阴维 任脉之会 手法 食指点按天突穴 配合呼吸进行 支气管哮喘歌诀 哮喘心下烦闷痛呼吸费力又难受此病治疗四法宝点按三脘舒胸气膻中肺脾天突穴点点揉揉祛病痛 第三讲 二 经络养生操 舒心养生保健操 经络学说 是中医学的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