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乡音无改识客来——《金瓶梅》鲁南方音解读.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乡音无改识客来——《金瓶梅》鲁南方音解读.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乡音无改识客来——《金瓶梅》鲁南方音解读.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乡音无改识客来——《金瓶梅》鲁南方音解读.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乡音无改识客来——《金瓶梅》鲁南方音解读.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乡音无改识客来——《金瓶梅》鲁南方音解读.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创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 明的,本栏可空)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 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一繇雕巧 新繇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勿懒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堂撞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堂 控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闰彦瓠 , 导师签字 别修 签字目期:2 0 0 7 年4 月2 0 日签字日期:2 0 0 7 年4 月2 0i = 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在语言的三要素中,语音的方言性相对较强,可以作为某一地区语言特有的区别于 其他地区的特征。然而汉语经汉字书面化之后就基本上看不出它的语音特征了,语音连 同那殊异的地方色彩,被汉字吞噬淹没了。浓厚的方言语音在汉字面前显得十分孱弱, 犹如雪花融入水中,那花的形态和特征就消失了。要想了解作品的地方色彩,语言学家 只好从方言词中去寻找一些蛛丝马迹了。然而乡音难改,这确实反映着语音生命力顽强 的另一面,就是说汉字书面化之后,语音并没完全消失,有时却像盐之入水,虽被消融, 仍留下可资品味的语音之韵味来。如果蒸发掉淹没它的水分,盐会重新凝聚成晶体。尽 管使融解的语音重新聚合是十分困难的,然而一经聚合成为晶体,倒可能是语音的“活 化石”,据此可以推测出语言的起源和它的生命历程。 上世纪前期,随着万历本金瓶梅词话的发现,金瓶梅得以广泛传播,对其 语言的研究也逐渐地发展成熟起来。金瓶梅是以北方官话为基础,同时汇集了大量 的方言,这是许多专家和读者的共识。特别是一些俗语、隐语和方言词的使用,不但增 强了小说的生动性和现实感,而且形成了金瓶梅所独有的语占特色和写作风格。作 者大量地采用了方言实录民众的唇吻口头俗语,许多方言甚至有音无字,就用同音假借、 循音赋字、随音造字的方法,像录音机一样直录不误,真实地反映了方言1 3 语语音的自 一然风貌,表现了不同的唇吻色彩。“不求字正,但求腔圆”,形成了金瓶梅“语句新 奇,脍炙人口”的效果。当然还有许多方言词现今读者难以读懂,甚至有些是研究者也 难以理解和把握,还须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关于金瓶梅的方言之争异常激烈,计有山东方言说、山西方言说、河北方言说、 河南方言说、江淮次方言说、徽州方言说等等。这些专家学者大都将方言研究与作者研 究结合起来,研究方言的目的或隐或显地带着功利的目的,说自了就是要为提出作者新 说找根据,且各说各话,互不服气,“混战”昧道颇浓。而且大都是词汇的搜集与解释, 不论“c i 音”对不对,就毫不客气地归入自己的方言内,显然会造成同一个词汇,有人 说是山东话,有人说是河北话,还有人说是吴语的混乱局面。 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了解这些方言口语,读来才能顺汤顺水,有如与妇孺谈心,琅琅上口。要想真正认 识这些方言词,必须了解它们的形体,熟悉它们的读音,进而掌握它们的含义。而汉字 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无从直接认读,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谐音名称、谐音故事、谐音歇 后语和一些俗字中了解其同音替代过程中所表现的语音特点。并根据这些词语的读音和 它们在方言中特有的含义,总结出声母、韵母和声调的规律。这样,音和形的组合才能 构成独特的有确定意义的方言词语,才能反映方言所表达的真正内涵,也只有这样才能 真正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我们试图从金瓶梅中找出一些具有鲁南特点的词语,确定它们的读音,其中有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并找出这些方言词语声母,韵母、声调的特点, 把这些特点与鲁南方音加以对比分析,说明其浓厚的鲁南方音特色。再加上金瓶梅 大量使用的“子”字,特别是作为后缀的使用,更加说明了金瓶梅语言中浓厚的方 言特色。 关键词:金瓶梅鲁南方言语音 分类号:h 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r e c o g n i z ey o ub e c a u s eo fy o u rd i aj e c t - t h e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o ft h ed i a i e c tu s e di nd i n p i n gm e i a b s t r a c t i nt h et h r e ef a c t o r so f l a n g u a g e ,t h eg r a m m a r i ss t a b l ea n d g e n e r a l ,b u tw i t hf e w e r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d i a l e c t b u tt h e 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i sw i t has t r o n g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b e i n gu s e di na c e r t a i n a r e a ,s o i tc a nb eu s e dt o d i s t i n g u i s hd i a l e c t s 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c a nr e p r e s e n to n ea r e an o to t h e r s w ec a n tk n o wt h e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o fac h i n e s ew o r dt h r o u g h i t sc h a r a c t e r t h ec h a r a c t e rd o e s n ts h o wu st h e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a n dt h es p e c i a lf e a t u r e sb e l o n g i n gt ot h i sa r e a t h ed i a l e c t 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i sv e r yw e a k ,c o m p a r e dw i t hc h a r a c t e r s ,l i k e s n o wi nw a t e r t ok n o wt h ew o r k sg e o g r a p h i c a l n e s s ,l i n g u i s t m u s te x a m i n ed i a l e c t b e c a u s ep r o n u n c i m i o ni sh a r dt o c h a n g e ,i ts h o w s u st h es t r o n g n e s so f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t h e r ei s 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o fe a c hc h a r a c t e rl i k es a l ti nw a t e r ,d i s s o l v e d b u ts a l t y i fw eg e tr i do ft h ew a t e rw ew i l lg e ts a l ta l t h o u g h t h ec o u r s ei s d i f f i c u l t ,w e c a r lk n o wt h eo r i g i na n dt h e d e v e l o p i n gp e r i o do f t h el a n g u a g e i nt h el a s tc e n t u r y ,j i n p i n g m e ii sm o r ep o p u l a ra f t e rw e f o u n dt h ej i n p i n g m e io fw a n l ie d i t i o n w er e s e a r c hm o r e a b o u ti t t h el a n g u a g er e s e a r c ho fj i n p i n g m e ii sd i v i d e di n t w o :o n ei st oe x p l a i nw o r d s o n ei st os t u d y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 4 查堕蔓盔堂堡圭堂垡笙壅 v o c a b u l a r ya n dg r a m m a r j i n p i n g m e ii so nt h eb a s i so f n o r t ho f f i c a ll a n g u a g e ,a n d h a sal o to fd i a l e c tw o r d s m a n ys p e c i a l i s t sa n dr e a d e r s a d m i t i t s o m ed i a l e c tw o r d sa n ds l a n g sm a k et h en o v e lv i v i d i t f o r m st h eu n i q u ew r i t i n gs t y l e i nt h er c e n t2 0y e a r s ,t h e r ea r e m a n yb o o k sa b o u tj i n p i n g m e i w o r d s t h em e t h o di s b e t t e r b e c a u s eo fp a y i n g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 d i a l e c t t h e r ea 1 eal o to fd i a l e c tw o r d si nj i n p i n g m e i t ok n o w t h e w o r d s w em u s tk n o wt h e i r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c a no n l ys h o wm e a n i n g s ,n o t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f r o ms o m e s y m p h o n i ct e r m s ,s t o r i e s a n dw o r d sw ek n o ws y m p h o n i c c h a r a c t e r a c o r d i n gt o t h e m e a n i n go fn o u n s ,v e r b s , 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w i t hs o u t hs a n g d o n gc h a r a c t e r a n dw e c a n g e tt h er u l e so f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a n dc h a r a c t e r f o r mt h es p e c i a ld i a l e c t ,s h o w i n gu st h es u b s t a n c eo f d i a l e c t b vt h e mw ec a nu n d e r s t a n dt h eo p i n i o n a n df e e l i n go fw o r k s w ec a nk n o wt h ed i a l e c tc h a r a c t e ro fj i n p i n g m e ib yt h e r u l e so f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t h ea n a l y s i so f “z i ”,a n dt h ea n a l y s i s o f s t 】仟i x k e yw o r d s :j i n p i n g m e i l u n a n d i a l e c t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语音、词汇和语法三要素构成。语言因地域而形成的差异,叫方 言,即一个地区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相对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方言特征最为明显最 为直接的就是语音。语音是语言的外在形式,相对于词汇和语法来说最易受地域的限制, 只是,这最具方言特色的语音,多以口语形式而存在,呈现于口耳之间,表现出稍纵即 逝的不可记录性,一旦形之于文字和作品,语音的方言特性就难以表现出来。 汉字基本上属表意体系的文字,一般从书写形式上不能直接看出它的读音,且汉字 经过多次的规范之后,形体格式标准也得到了完全统一。也就是汉语经汉字书面化之后 就基本上看不出它的语音特征了。语音连同那殊异的地方色彩,被汉字吞噬淹没了。浓 厚的方言语音在汉字面前显得十分孱弱,犹如雪花融入水中,那花的形态和特征就消失 了。要想了解作品的地方色彩,只好从方言词中寻找一些蛛丝马迹了。然而乡音难改, 这确实反映着语音生命力顽强的另一面:汉字书面化之后,语音并没完全消失,有时却 像盐之入水,虽被消融,仍留下可资品味的语音之韵味来。如果蒸发掉淹没它的水分, 盐会重新凝聚成晶体。尽管使融解的语音重新聚合是十分困难的,然而经聚合成为晶 体,倒可能是语音的“活化石”,据此可以推测出语言的起源和它的生命历程。 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抒写了作者晚年返回故乡悲喜交加,百感交集的 情景。其中“乡音无改鬓毛衰”这句话在抒情的同时客观地描述了个少年时离家的老 人,即使背井离乡几十年,即使鬓发稀疏斑白了,但是从小习得的语言面貌仍旧难以改 变,当他听到乡音时感到亲切无比,一下子便能领会其中的内涵,乡亲们也能从他的i :i 音里确定他的地域身份和情感认同。这句诗同时也告诉我们同一地域方言的顽固和难以 改变,特别表现在语音的差异上。试想,我们竟然在一部数百年前的古代小说里,那么 多人“听到”了熟悉的“乡音”,“看到”了一些似陌生又熟悉的面孔,这是一种多么奇 特的感受啊! 金瓶梅是有史以来被争议最多的一部小说,由于其内容丰富博杂及作者身份不 明,因此,一问世,即引起人们强烈的好奇和浓厚的兴趣。一部百万字的洪篇巨制,写 到了各色各样人物的言谈举止,而且主要人物都属于市井细民,其衣食住行,百态各具。 数百年来,中外学者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然而其谜团之多,悬案之难解, 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总让人莫衷一是。特别是语言之谜争议尤其之多,因为语言是解读作品和解开其他悬念 的把钥匙,找准了这把钥匙,可以一打开 金瓶梅诸多谜团的真面目。这样就可 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地了解作品,更好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 金瓶梅是一部划时代的文学巨著,也是一个空前规模的语言资料宝库,特别是 口语资料。因此,我们力图从金瓶梅的部分方言词语中,认识它的真正读音。汉字 虽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无从直接认读,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谐音名称、谐音故事、谐音 歇后语和一些俗字中了解同音替代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语音特点。根据这些语音特点,推 测出它们的实际发音,总结出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特点。并把这些特点和鲁南方音加以 对比印证,确定词语的含义。这样,音和形组合而成的独特方言词语,才是一个活生生 的词语,才是方言词语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 和感情。 说明: 1 、本文依据的版本是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 9 9 4 年出版的会评会校金瓶梅, 文中简称金瓶梅。目的是通过鲁南方音的认读,更好地了解一些方言词语的含义, 从而进一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2 、本文中所列方言词语,标注的是在鲁南方言中的实际读音,为认读方便,用汉 语拼音标注,声调用调值表示,标注在音节后,有些方言词还注明了在普通话中的词义。 3 、本文所选用的方言词有可能在其他方言中使用,但它们的读音一般不会完全相 同,所注读音皆为鲁南方音。 4 、因为时间、精力有限,所选鲁南方言词语不可能穷尽金瓶梅中所有的鲁南 方言词语,只是选取其中的代表,以便从中总结出方言语音的规律来。 5 、所举读音只证明鲁南地区有此读音,并不排斥其他地区也有此读法。如:金瓶 梅中有一个常用词“合气”,这个词中的“合”应该如何读? 你可备细说与我:哥哥和甚人合气? ( 第9 回) 如今春梅姐又是个合气星,天生的都出在他屋里。( 第6 4 回) 大舅快去,我娘在方太和人合气哩。( 第8 4 回) 许多辞书辞典上都注为h e q i ,但从现在仍然存在的语言现象看,“合气”,应读作“9 e q i ”而不是“h e q i ”。李申先生著的徐州方言志就收入了这个词,他写成了“格气”, 释为“因闹意见而生气”。其实“格气”即“合气”。西游记第八十三回:“你那索儿 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颇重,一时捆坏他,阁气。”这里把“合”写成“阁”,正说明二者应是同音。蒲松龄在 聊斋俚曲集里则把这个词写成“咯气”,可见清代山东地区也是这个读音。吴振清 河北、天津方言中元曲词语例释谓河北部分地区也有“合气”一词,“合”亦读为 “g e ”,声调有小异。那么,这一“合气9 e q i ”可能就是许多地方的读音了,这里牵涉 到语言的融合和人口的迁移问题,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 一、金瓶梅方言研究 ( 一) 方言研究综述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是共同语的分支。一个大的区域方言,包括大体上近 似的而有个别差异的许多地点方言。鲁南方言是指以山东南部为中心波及其毗连的苏皖 之北的地区。 汉语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中,语法的一致性较强。词汇的变化虽然比语法快, 也还基本一致,某些词语,覆盖面往往比较广。比如有人说“毛司”( 厕所) 、“杩子”( 便 桶) 是江浙吴语,实际上直到现在,北京土话和山东许多方言中都还有这种说法,山东 很多地方,直到上世纪中叶,仍然有新妇陪送“杩子”的风俗。“近人研究汉语方言, 着重语音系统的分析和比较,虽然不够全面,但在草创阶段还是切实可行的,因为长期 的书面语言的统一对各方言有很大的约束力,方言间的词汇语法差别往往是细微的,不 是十分显著的。”“1 这就是说,汉语各地方言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上。 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拓者赵元任说过:“言有易,言无难”。意思是说:一种语言现 象,在一个时代、一个地区存在过,这很容易证明;而证明没有某种语言现象,非常困 难,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去穷尽一种语言的所有事实。对你熟悉的方言尚且如此,对你不 熟悉的方言,你说人家那里没有某种说法,那就更卤莽了。因此,我们就选择了金瓶 梅中的鲁南方音进行解读,而不排斥其他。 金瓶梅在语言方面的特色是十分鲜明的,它使用的是纯正的白话,它是我国小 说史上第一部真正以口语写作的作品,是我国古代书面语由文言向白话发展进程中的一 个里程碑,在近代汉语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其主要的人物都是市井小民, 主要场景也是日常生活、家庭琐事,今天的读者阅读起来,同样能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 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息。尤其是人物对话,潘金莲的泼辣,应伯爵的油滑等等,口吻毕肖,鲜活生动。 金瓶梅的语言问题早就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注意,学者们对金瓶梅的语言特 点作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一些难词、难句、歇后语、俏皮话等被专家关注、探讨,许 多难题被逐渐破解。上世纪前期,随着万历本金瓶梅词话的发现,金瓶梅得以 广泛传播,对其语言的研究也逐渐发展起来。对金瓶梅的语言的研究可以分成两种。 一种是所谓“瓶外学”,参加者以文学研究者为主,主要内容是解释词语。清初张竹坡 评点金瓶梅时就写有“寓意说”一文,专门讨论书中人名地名的寓意,可以说是“瓶 外学”的起始。另一种是纯粹意义上的“语言研究”。参加者多是专业的语言工作者, 研究内容包括语法、语音和词汇各方面。 近2 0 年来,考释金瓶梅词语的论著很多,从方法上说也有进步,那就是注意 了引证方言。金瓶梅中确实有些词语不见于前代文献,却存在于现代方言,随着“作 者考证”的争论,金瓶梅的方言属性也成了热门话题。有关金瓶梅所用方言的 归属问题,不少学者发表过很多不同意见,计有山东方言说,河北方言说。北京方言说, 河南方言说,山西方言说,内蒙古西部方言说,兰州方言说,江淮次方言说,武当山伍 家沟方言说,吴方言说,扬州方言说,湖南平江方言说,临川方言说等十多种说法。一 些学者还认为该书多种方言并存的现象明显,并对其成因及该书方言研究的方法提出了 看法,这些意见对汉语史与文学史的研究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但是,作品毕竟是4 0 0 年前写的,那时的语言习惯与现在不同,一些当时当地很俚 俗的东西,用今天的白话却不容易理解。而且方言俚语用文字写出来又难免走样,即使 今天的作家,用文字记录方言也常觉的很难,不熟悉当时当地俗语的读者也颇费猜想。 还有,今天见到的版本,是经过手抄流传相当一段时间后才付诸坊刻的,其间漏落舛讹, 乃至妄加窜改补写,都是难免的。较早透露出金瓶梅信息的是明代万历年间的沈德 符,他在万历野获编中说:“原本实少五十三回至五十七回,遍觅不得。有陋儒补 以入刻,无论肤浅鄙理,时作吴语,即前后血脉,亦绝不贯串,一见知其赝作矣。”所 谓“时作吴语”,显然是指补刻的这五回,言下之意大部分原作则非以吴语创作,此理 甚明。此外,这段话还告诉我们,金瓶梅在语言上的地方特色是很明显的,否则, 沈德符不会特地将“吴语”作为后补的这五回与原作加以重要的区别。金瓶梅首先 是在吴中“悬之国门”的,万历版词话也是在吴中初刻的。既然金瓶梅的早期流传 经过了众多吴人之手,出现一些吴音痕迹的错讹就不足为怪了。 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金瓶梅是以北方官话为基础,同时汇集了大量的方言,这是许多专家和读者的 共识。特别是一些俗语、隐语和方言词的使用,不但增强了小说的生动性和现实感,而 且形成了金瓶梅所独有的语言特色和写作风格。 金瓶梅问世百余年后,陈相在为第一奇书本金瓶梅作跋时就发现书中有山 东土白。到了近代,黄人确认金瓶梅中用的是山东话:“小说固有文俗二,然所谓 俗者,另为一种言语,未必尽是方言。至金瓶梅始尽用鲁语,石头记仿之,而 尽用京语。川”他不但认为金瓶梅用的是山东话,而且肯定它是最早以方言进行创作 的古代长篇小说。进入现代,郑振铎先生对金瓶梅的方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有 许多山东土话,南方人不大懂得的。”“但我们只要读金瓶梅一过,便知其必出于山 东人之手。那末许多的山东土白,决不是江南人所得措手其间的。”“他在解放后出版的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仍然坚持这个观点:“金瓶梅词话的欣欣子序云:兰陵笑 笑生作金瓶梅传,寄意于时俗,盖有谓也。兰陵为今山东峄县,和书中之使用山东 土自一点正相合”。吴晗先生也说:“金瓶梅用的是山东方言,便知其必出于山东人 之手。”。1 鲁迅先生也说:“还有一件是金瓶梅词话被发见于北平,为通行至今的同 书的祖本,文章虽比现行本粗率,对话却全用山东的方言所写,确切地证明了这决非江 苏人王世贞所作的书。”“1 此后,一直到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山东说”一直是主流 观点。 当代主张金瓶梅用的是鲁南方言或大量运用鲁南方言的,较早有上个世纪八十 年代初的赵景深,他认为这部书绝大部分是山东峄县话。张远芬先生则认为金瓶梅 中运用了大量的峄县方言,他在推出金瓶梅作者“贾三近”的同时,以多篇论文论 证金瓶梅中的方言是峄县方言。此后陆续有学者支持这一观点,作了大量考释工作, 所述例证,或具体指认为某方言点,或亦泛指为鲁南方言,涉及地方除了峄县,还有枣 庄、苍山、金陵等,大概在鲁南南部极其毗连的苏北地区。张鸿魁认为金瓶梅词话 运用了大量徐( 州) 枣( 庄) 间的“山东声口”,徐( 州) 枣( 庄) 之间,地同一域,人共一情, 日操一语。后来又有许多同志继续研究金瓶梅中的鲁南方言,也有很多的突破和成 果。 金瓶梅独特的写法为语言研究者提供了大量活的语音材料,只是大多数研究者 没有注意它们。傅憎享指出:在方言的三要素中,语音更能突现方言的特色,金瓶梅 最显著的特点是“实录乡音口语”,为人们保留了鲁音的音证。他还例举了大量的方言 l o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读音词语作为例证。 张鸿魁先生巧妙地利用了书中大量存在的谐音、通假、词曲材料,整理出大量同音 字,再跟切韵、中原音韵反映的语音系统进行分析比较,构制了金瓶梅声韵 调系统的框架,推测当时的轻声、儿化等音变现象,总结了金瓶梅作者用词的语音 特点,据此得出结论说:“金瓶梅的语言反映了当时鲁西方言的特点”,“金瓶梅 作者不可能是操吴语的南人。作者的方音发展到今天,尽管可能有相当大的变化,但绝 不会再恢复浊音,恢复辅韵尾,等等。就是说,不会发展为今天的吴语”。张先生的研 究不但被业内专家赞作“为近代汉语语音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1 而且令人信服地解决 了某些研究者争论不休的问题。 在金瓶梅的方言研究中,对方言词语的研究较多,但对方音的研究还较少。而 方音又最能体现方言特色,所以本文试从鲁南方音的角度去分析识别金瓶梅中的一 些方言词语的含义。语音是方块汉字无法直接表现的,但是从字与字的同音关系上可以 找出声、韵、调使用的一些基本规律来。这些方音现象和方音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确定 这些方言词语的读音和真正含义,从而进一步了解金瓶梅方言的独特风格。 ( 二) 鲁南方音简介 鲁南方言属北方方言。在词汇、语法等方面与普通话的差别较小,但语音的差别较 大,表现出许多明显的特点。 第一,声母。鲁南方言有二十二个辅音声母:其中b 、p 、m 、f 、d 、t 、n 、1 、9 、k 、 h 、j 、q 、x 、z 、c 、s 这十七个声母和普通话中的声母基本对应,只是在塞音、塞擦音 的送气与不送气时有混用的现象。如:b 与p ;d 与t ;9 、k 、h ;z 与c 等分不清。在鲁 南方言中没有普通话里的z h 、c h 、s h 、r 这四个舌尖后音。 鲁南方言的 p f 、 p f 、 v 、 1 ( 舌间后边音,其发音部位和普通话的舌间后 音z h 、c h 、s h 、r 相当,但舌尖要更靠后一些) 、 z ( 仍、热、染的声母) 五个声母是 普通话里没有的。 第二,韵母。鲁南方言二合元音韵母较多,普通话里的三合韵母多读作二合韵母。 普通话的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大都读成鼻化元音了。鲁南方言有些韵母和普通话完 全相同;有些和普通话虽一一对应,但发音有些差别;有些韵母甚至分化为普通话的几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个韵母了。主要特点有: l 、韵母u 、u o 、o u 不分。 2 、e i 韵母特别多。 3 、前后鼻韵母不分,前鼻韵母经常鼻化。 第三,声调。鲁南方言有四个声调,调类和普通话相同,调值不同。阴平调值2 1 3 , 阳平调值5 5 ,上声调值2 4 ,去声调值4 2 。鲁南方言和普通话都没有入声,古入声字分 别派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但在方言中分派的具体情况却和普通话有所不同, 古入声字在鲁南方言中大部分念阴平2 1 3 值,其次是阳平5 5 值,再次是去声4 2 值,念 上声的最少。这就形成鲁南方言阴平字多而去声字少的特点。 第四,轻声。鲁南方言中,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的字都可变为轻声。 这是在连读时产生的一种音变现象,只有在语流的过程中才能感受的到。轻声不但能引 起音高的变化,还会引起音色的变化,对声母或韵母都会发生影响,从而帮助我们考察 方言的地域性。如鲁南方言“耳朵”的“朵”,念轻声时,就把不送气的塞音声母d 变 读为送气清塞音声母t ,于是“耳朵”就成了“耳头”。 第五,“子”缀。鲁南方言中的儿化来源不如北京话广,儿化的使用也不如北京话 多,卷舌的动作比北京话更靠后些。鲁南方言中的韵母在儿化之后一般会发生或大或小 的音变,因多受卷舌动作的影响,有的韵母的韵腹带卷舌色彩,有的失掉韵尾或增加元 音等等。儿化不仅是一种语音现象,而且也同词汇、语法有密切联系。在鲁南方言中儿 化现象较少,名词的重叠及由“予”构成的名词特别的多,遍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小孩儿”之意,在鲁南方言中说成“小孩子”或“孩孩”。我们选取了金瓶梅 中大量的“子”缀词语来证明鲁南方音的这一特色。 二、谐音字词分析 最能证明方言身份的是语音。特别是一些方言词只在口头中流传使用的,没有与之 相应的书写形式,于是在文字作品中就用同音替代的方式来表达,替代词有时和被替代 的词完全同音,有时只能相近表音。我们就从金瓶梅中找出一些常用的名词、动词、 形容词、副词、介词等,寻找其鲁南的方音特色,然后把它们用鲁南方言读音认读出来, 与大家共识共赏,期望对金瓶梅的阅读理解有一定的帮助。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一) 俗音语词 这里的俗音语词主要指一些具有独特的地域色彩的方言词语,从这些发音上表现独 特的俗字中,可以观察金瓶梅一些方言词语的语音情况。特别是有些没有相应文字 的方言话,要记录下来,难度很大,只好新造很多的字,我们从这些新造的形声字中, 可以从其选用的“声符”观察其时音的一些情况。如:从“捂”耳朵写作“握”,“捋” 写作“搂”,“扶桑花”写作“佛桑花”等可以看出韵母o u 、u o 和u 不分的情况。 同一个词语、同一个人名,在不同章节写法不同,从这些不同写法中也可以观察这些 词语的读音。如:“周济”又作“周给”,“搅计”又作“搅给”,可知入声字的声调经常 念成降升调。“捉风捕影”又作“促风扑影”,“四脯着地”又作“四捕着地”“四扑着地”, 等可以看出声母b 和p 不分的情况。金瓶梅中方言的书写常无定字,音同或音近者, 即可拿来记录,如“横竖”常写成“恒属”“恒数”“恒是”等,也可以看出韵母弱化的 使用情况。宝剑记引黄氏女卷“终朝孽识茫茫”,金瓶梅写作“终朝业试忙忙”, 可以看出“孽”写作“业”,也就是念作y e 2 1 3 ,这是鲁南方言中n 声母自成音节时有丢 失声母变成零声母的现象。当然金瓶梅曾长期手抄流传,我们也不排除抄手和刻工 都有可能是不同用字的制造者,甚至有可能就是没有道理的讹错,但是方音的渗透力是 隔不断掩不住的。 1 、名词 ( 1 ) “僻”b e i 4 2音同“背”,偏僻。 我在这僻哈喇子,谁晓的! ( 第2 1 回) 到于僻处,呼跟随人拉过马来。( 第7 0 回) 我这后圆里有儿间小房儿,甚是僻净。( 第7 l 回) 在僻巷内居住。( 第9 3 回) “狗背石”谐音“背时”不合时运,倒霉晦气。狗背石,即倒霉晦气的狗东西。 这样狗背石东西,平白养在家里做甚么? ( 第7 6 回) 只见僻鬼儿一般,看着二人说话,再不敢言语。( 第7 2 回)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2 ) “大”d a 5 5亲爹。 教你拿酒,你怎的拿酒与你爹吃? 原来你家没大了。( 第3 0 回) ( 3 ) “接”j i e 4 2 同“祷”,尿布。 大娘预备下绷接、草纸不曾。( 第1 3 回) 只见雪娥后边和小玉抱着草纸、绷接并小褥子儿来。( 第3 0 回) ( 4 ) “炮仗”p a 0 4 2 z h a n g o鞭炮。 姑父你放过元宵炮仗我听。( 第2 4 回) 在门首踢键子,放炮仗。( 第7 8 回) ( 5 ) 皮子p i 5 5 z i o黄鼠狼。 他娘子镇日着皮子缠着哩! ( 第6 7 回) “皮”指人的皮肤或物外的薄皮,在方言中也喻指象外皮一样厚实,常说厚脸皮为“皮 脸”,如: 夜晚等老身慢慢皮着脸对他说。( 第3 7 回) ( 6 ) “嚏喷”t i 4 2 f e n o喷嚏。 卖瓜子儿开厢打嚏喷,锁碎大堆。( 第5 l 回) 梦里心头想,嚏喷鼻子瘁。( 第6 7 回) 2 、动词 金瓶梅中一些动词及动词性短语,如“跳”“襦”等,是地域性很强的方言词, 经常在口语中使用。还有一些动词,如“蒿”“拾”“裹”“强”“情踮”“摆话”“突 了下来”等在汉民族共同语中也有使用,但其意义不同,不能按其意义去理解,这些词 在这儿只是表音,它的意义还要根据方言的意义和整个句予去把握。还有一些词,因无 法找到同音替代或受方音影响,只能近似表音,这些词不能按书写形式去念,更不能按 本意去理解,只有按方言读音去念,按方言意义去理解,这样文句才通顺,句义才更明 确。 ( 1 ) “喃”a n 2 4口的动作,把细碎食物一起入口吞食,相当于“揞”a n 2 1 3 。 先将符药一把揞在口内。( 第5 3 回) 这伯爵把汗巾儿掠与西门庆,将瓜仁两把喃在口里都吃了。( 第6 7 回) 1 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见他早时两把挝去,喃了好些。( 第6 8 回) 此处写郑春将月儿送与西门庆的两盒茶食及一小描金方盒呈上,“早被伯爵一手挝 过去,打开是一方回纹锦,同心方胜桃红绫汗巾儿,里面裹着一包亲口磕的瓜仁儿。这 伯爵把汗巾儿掠与西门庆,将瓜仁两把哺在口里都吃了。这个“喃”字在鲁南方言中常 出现,此处用“喃”,极为形象地描述了把爱食之物贪婪地以手掌满满地捂进口中,不 及细嚼慢咽的贪吃之相。鲁南方言中,有丢失n 声母,变成零声母音节的现象。如“拟” “倪”“霓”读n i 为y i ;“虐”读n i l e 为y t l e ;“孽”n i e 读为y e 。于是在金瓶梅中 才会出现用“喃n a n 3 5 ”代替a n 2 4 这个音的词。 ( 2 ) “湃”b a 5 5放在冷水中浸泡降温。 秋菊掇着果合,合予上一碗水湃的果子。( 第2 7 回) ( 3 ) “标、标住、摞着”b i a 0 4 2同“摞”,亲近,依附,纠缠,紧跟不舍。 ( 妇人骂道) :你安下人标住他汉子在院里过夜,却这里要他老婆。( 第1 3 回) 有孙寡嘴、祝麻子、小张闲日逐标着在他家行走。( 第6 3 回) “标、探”b i a 0 4 2 ,纠缠着不放之意。如和某人一块儿行动,不让他有单独活动的机会, 就叫“标( 揉) 着某人”。 ( 4 ) “摆话、百u 划、别划”b a i 2 4 h u o摆弄、安排、整治。 说他爹爹怎的跪着上房的叫妈妈,上房的又怎的声唤,摆话的碜死了。( 第2 1 回) 教他任意端祥,被他褪衣百u 划。( 第3 0 回) 想当初同行同坐同欢爱,到如今孤另另怎别划。( 第4 3 回) ( 5 ) “敝”b i 4 2方音借字,同“闭”,堵塞、憋闷。 不想把孩子哭的那口气敝下去不语言了。( 第5 2 回) ( 6 ) “踏”c h a 2 4踩。 我诌你去,倒把我一只脚踏在雪里。( 第2 1 回) 一个战马啪嗒嗒喳番歌舞地。( 第7 8 回) ( 7 ) “跳”c i 2 4脚踩。 吴月娘在炕上跳着炉壶儿,孟玉楼、潘金莲两边打横。( 第1 4 回) 跳小木板凳儿糊险道神,还差着一冒头子哩。( 第3 0 回) 潘金莲用手扶着庭木儿,一只脚跳着门槛儿,口里磕着瓜子儿。( 第3 0 回) 不听里面动静,不免跳着太湖石扒过粉墙去。( 第8 2 回)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等到晚夕,龇着梯凳越过墙,顺着遮隔我这边接你下来。( 第9 0 回) ( 8 ) “踮”d i a n 2 1 3用脚尖轻快地跑。 金莲蹑足潜踪,踮到卷棚后面。( 第5 3 回) ( 9 ) “担”d a n 4 2找个点支撑放稳。 桂姐慢慢才拿起琵琶,横担在膝上。( 第5 2 回) 此处读降升调。动词,多用于将一器物找一个支撑点支撑,如把一条腿担在单杠上。 把板子担在立拄上。在鲁南方言中是个常用词,“横担”即“平躺”、平放”的意思。这 里写桂姐弹琵琶前,先将两腿叠放,一条腿置于另一条腿上,然后慢慢拿起琵琶,用腿 作支撑点把琵琶放稳。 “墩”d u i 2 4恶语顶撞。 他又来我跟前说话长短,教我墩了他两句,他今日使性子家去了。( 第5 8 回) q d “提溜”d i 5 5 1 i u o提起。 那活宝溺的裤子提溜不动。( 第9 5 回) q 乃“断”d u a n 4 2 追赶,撵上。 这冯金宝收泪道:“自从县中打断出来,我妈不久着了惊唬,得病死了,把我卖在郑五 妈儿家做粉头。”( 第9 3 回) “扛”9 0 n 9 4 2方音借字,改字符也写作“讧”,顶嘴、顶撞。 若不喜欢,拉倒他主子根前,就是打。着紧把他的讧的眼直直的。( 第2 2 回) 交我扛了两句走出来。( 第5 2 回) 他一个亲娘的也不认的,来一遭便扛的哭了家去。( 第6 4 回) 我就劝他,他就讧的我失了色。我来你家讨冷饭吃来,你下老实那等讧我? ( 第7 8 回) 金瓶梅第5 8 回:“那潘姥姥听见女儿这般证他,走那边屋里呜呜咽咽哭起来了。 此处“证”,也应是“讧”的误刻,意为“抢白、顶撞”。后文孟玉楼批评金莲“你这个 没教训的子孙,你一个亲娘母儿,你这等讧他”,可证。 “裹”9 u 0 2 4 吸吮。 双手执定那话,用朱唇吞裹。( 第5 0 回) “格”9 e 5 5 方音借字,硬物触动,使人不适。 强如这根托子,格的人疼,又不得尽美。( 第7 2 回) “蒿”h 0 0 2 1 3方音借字,同“薅”“揪”。 1 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还不与我抬了去,我把花子腿折了,把淫妇鬓毛都蒿净了。( 第8 9 回) “强”j i q n 9 4 2 通“犟”,固执己见,强词夺理。 你这厮亲手打死了人,尚还口强,抵赖那个? ( 第1 0 回) 如何打小厮身底下提出来,你还口强什么? ( 第1 2 回) 慌了月娘道:“我说是时候,这六姐还强说早哩! ”( 第3 0 回) 嘴头儿还强哩,你赌几个誓? ( 第6 1 回) 六姐你也耐烦,两个只顾强什么? ( 第7 3 回) 贼奴才还强嘴! 你不偷往那里去了? ( 第7 3 回) “咕聒”j i 5 5 9 u o 相当于“叽咕”,小声说话。 你这两口子咭聒了这半日也勾了,( 第8 回) 每日唁聒着算帐,查算本钱。( 第1 9 回) 大姐和经济正在屋里絮聒。( 第5 l 回) o 毋“桄嘴吃”k u a n 9 2 1 3 方音借字,谐音“诓”,骗取、混取。 望,没的扯躁淡( c a 0 4 2 d a n 4 2 ) ,不说来桄嘴吃罢了。( 第3 5 回) 这是月娘辱骂白赉光平白无故、有事无事地到她家来骗饭吃,混饭吃。所谓“桄”, 只是依方音所造之字。许多方言中的俗词语都很难依据字书去查解的。皆因有词无字, 依声托事罢了。不过,此处所用“扰”与“诓“义相通,有“哄骗”义。方言中常用, 如“诓人家东西吃”。“骗人”说成“诓人”,读作k u a n 9 2 1 3 。白赉( 1 a i 5 1 ) 光谐音意思是 平白无故只是耍赖。巧借名字“光”谐音“桄”。 “跨”k u a 2 4同“挎k u a 5 1 ”或“捱k u a i 2 1 3 ”,挂在胳膊上。 盒子里跨着乡里来的四块黄米面枣儿糕,两块糖,几个艾窝窝。( 第7 回) q 1 ) “剌扒”l a 4 2 b a o张开,难以聚合。 打的刺扒着腿儿走那屋里。( 第3 5 回) “笼”l o n 9 2 1 3 方音借字,笼络、哄骗。 于是出门骑上驴子,他儿子笼着,一直去了。( 第6 9 回) 围“掠”l i a 0 4 2同“撂”,扔。 只见掠过一块瓦儿来,打在面前。( 第1 3 回) 如是把来旺掠番在炕上,面里酩睡如雷的了。( 第2 5 回) 把灯笼掠下,说道:“好呀! 我赶着了! ( 第5 0 回) 1 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银子还在床地平上掠着不是! ( 第6 7 回) 隔墙掠筛箕,还不知仰着合着哩! ( 第6 9 回) 伽“犁”i i 5 5 刀割,划破。 但溺尿,尿管中犹如刀子犁的一般,溺一遭,疼一遭。( 第7 9 回) 0 奇“捻”n i e 5 5 用手指撮取,借指细小量词。 一捻捻杨柳腰儿。( 第2 回) 好贼王八,你怎的捻我的手调戏我? ( 第2 2 回) 向袋中包儿里打开,捻了些闺艳声娇,涂在蛙口内。( 第2 7 回) “捻”n i a n 2 1 3 鼻韵母弱化后念成n i e 5 5 。 “骗、偏”p l a n 2 4 方音借字,同“谝”,夸耀,显示。 卖弄杀偏俏的冤家。( 第2 回) 你恁的骗口张舌的好淡扯。( 第7 回) 头里骗嘴,说一百个二百个。( 第3 3 回) 没廉耻,弄虚脾的臭娼根,偏你会养儿子哩。( 第5 7 回) a 1 7 ) “揪”q i u 5 5 方音借字,同“瞅”c h o u 2 1 4 ,看。 把奴冷丢不来揪揉。( 第6 回) 把武大灵牌丢在一边,用一张自纸蒙着,羹饭也不揪不探。( 第6 回) 又见常二不揪不探,自家也有几分惭愧了。( 第5 6 哑) “抢”q i a n 9 4 2方音借字,顶撞、逆行;轻擦。 这张四见说不动这妇人,到吃他抢了几句话,好无颜色。( 第7 回) 他挨挨抢抢又到跟前,扒在地下磕头。( 第9 3 回) 龟9 ) “情”q i n 9 5 5方音借字,一切由别人办理,自己只管放心享用。 你母子情住着,我家去自有处理。( 第9 9 回) “蠕”r u 2 4随便而简慢地递给、放置。 只认的你爹,与他磕头望着俺每孺一拜。( 第6 8 回) “拾”s h i 5 5方音借字,冲撞。 ( 宋惠莲) 一头拾到屋里,直睡到同沉西。( 第2 6 回) 忽然见一个黑影子,从桥底下钻出来,向西门庆一拾。( 第7 9 回) 方言中,常说“一头拾到床上”或“一头拾到南墙上”,前者有“栽”义,侧重疲 1 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惫或患病不能自持,后者则有“撞”义,指直来直去,认死理,不能回心转意。“拾” 归阳平,在方言中读作平调s h i 5 5 。 a 园“款”s a 2 1 3穿鞋不提跟或不提跟的鞋。 裙腰不整,倒款了鞋,只是关闭房门哭泣,茶饭不吃。( 第2 6 回) 脚下款着一双乍板唱曲儿、前后弯绝户绽的古铜木耳儿皂靴。( 第3 5 回) 只见把鞍鞋儿系好了。( 第5 7 回) 国“上”s h a n 9 4 2 到、去。 这娘子不上二十五、六岁。( 第7 回) 手里现银子,他也有上千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