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学生物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ppt_第1页
第三章-中学生物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ppt_第2页
第三章-中学生物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ppt_第3页
第三章-中学生物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ppt_第4页
第三章-中学生物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生物教学法 Biologyteachingtheory 中学生物学科的 执教人徐宜兰 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课程目标 和 教学任务 第二章 第一节中学生物学的课程目标 Curriculumgoals 课程目标的三个层次和三个维度 作业 结束 主要内容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 第二层次的目标 世界各国生物学课程目标的发展 第一节中学生物学的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计 第三层次的目标 请你思考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不是一回事 返回首页 课程目标的 三个层次和 三个维度 课程目标的三个层次aims goals objectives 1课程的总体目标 2学科课程目标 3教学目标 aims goals 单元教学目标 章节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 初中学段目标 高中学段目标 课程标准 教育目的 教育目标 教育宗旨 教育方针 objectives 小资料 我国的教育方针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精神 热爱社会主义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 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科学及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 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成为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 返回 课程目标具体化的过程 教育方针或教育目标 生物学课程目标 或学段目标 单元目标或模块目标 章 节教学目标 课时计划教学目标 宏观目标 中观目标 具体目标 国家制定第一层次 学科课程 专家制定 第二层次 教师制定第三层次 在课程目标具体化的过程中 我们教师担负着什么任务 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 知识目标 动作技能目标 情感目标 教育方针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垂直方向 三个层次 水平方向 三个维度 课程目标的三个层次与三个维度 认知目标 技能目标 情感目标 认知目标 技能目标 技能目标 认知目标 情感目标 情感目标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课程总目标的要求 社会 生物学学科的要求 学科 中学生的年龄特征 学生 素质教育三要义 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全面发展 个性发展 柳斌教育新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 第八次课程改革 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 第二层次的目标 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 中学生物学课程具体目标 高中学段 初中学段 知识 态度情感价值观 能力 中学生物学课程总目标 初中学段 高中学段 知识 态度情感价值观 能力 对课程目标的解读 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 概念 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 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 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 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 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 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树立创新意识 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认识科学的本质 理解科学 技术 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 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初中学段生物课程总目标 2001课程标准 高中学段生物课程总目标 2003课程标准 初中学段生物课程具体目标2001课程标准 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命活动 生物与环境 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 概念 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 获得有关人体结构 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 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 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知识 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 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发展学生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 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能力 初中学段生物课程具体目标2001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培养爱祖国 爱家乡的情感 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热爱大自然 珍爱生命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 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确立积极 健康的生活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中学段生物课程具体目标2001课程标准 高中学段生物课程具体目标2001课程标准 知识 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 概念 原理 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 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 生产 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 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高中学段生物课程具体目标2001课程标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局部与整体 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 对我国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认识 更加热爱家乡 热爱祖国 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 乐于学习生物科学 养成质疑 求实 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 能正确理解科学 技术 社会之间的关系 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热爱自然 珍爱生命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高中学段生物课程具体目标2001课程标准 能力 1能够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 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 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 生物绘图等技能 2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 学会鉴别 选择 运用和分享信息 3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初步学会 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 可以探究的问题 分析问题 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确认变量 作出假设和预期 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实施实验方案 收集证据 利用数学方法处理 解释数据 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用准确的术语 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 阐明观点 听取他人的意见 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 课程目标的解读 知识方面的目标要求 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能力方面的目标 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生物学基础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方面的目标要求 分析与讨论 新课程是 淡化 知识了吗 新课程是 淡化 知识了吗 事实 有些专家认为 本次课改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就是要改变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因此 在新课程教学中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而有些专家却认为 对于知识和能力 过程与结果这样的问题 谈哪一个更重要在本质上是没有意义的 这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一样 过去的一些做法将知识本身看得过重 而不管知识如何获得 结果留给学生的知识结论变成了一堆死的东西 学生的能力发展自然也就谈不上了 现在是要把那些流失掉的东西补回来 而且在知识上也要有更高的追求 这就是说 要让学生学到更有价值的知识 更深入他们心灵的知识 为此 我们的智慧应该花在 双赢 的追求上 分析 你认同哪一种观点 收集有关对知识的论述 请分析 新课程是 淡化 知识了吗 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生物学观点和科学的世界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能力方面的目标 实验操作技能 科学探究技能 获取信息的能力 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 下面是 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的具体内容标准 请你给它们分类 哪些分别属于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计 第三层次目标 怎样设计教学目标 专家荐言 教学目标设计的内容与层次要求 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 1要在充分理解一 二层次宏观目标的基础上 依据高层次目标创造性的拟订可操作 可实现的具体目标 2拟订中观目标和具体目标还要依据生物课程标准中相应的内容标准 并充分考虑到具体教学任务和内容的特点 根据学生特点和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制定具体的 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在处于不利地区 生活和资源条件薄弱的学校 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即可 对于条件好的学校 教师应考虑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 专家荐言 刘恩山 树立 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的观点 增强环抱意识 知识目标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2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多种方法 技能目标 1提高分析资料和交流合作的能力2进一步尝试科学探究的科学方法 情感目标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教学目标有没有作层次上的要求 3怎样陈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设计的内容与层次要求 知识教育目标 能力培养目标 情感教育目标 知识教育目标在层次要求上的变化 新课标知识教育方面的层次要求 能力培养目标在层次要求上的变化 新课标能力培养方面的层次要求 情感教育目标在称谓上的变化 新课标情感教育方面的层次要求 新旧情感目标在可操作性方面的变化 比较 新课标 比较 比较 比较 新课标 新课标 知识教育目标在层次要求上的变化 返回 2000年大纲 新课标 知道 即对所学的知识有大致的印象 识记 记住所学知识的要点 能够说出它们的大意 能够在有关的情境中识别它们 理解 在识记的基础上 能够理解和说明所学知识的含义 能够对不同知识采用适当的形式予以表达 如文字的形式 图表的形式等 应用 在理解的基础上 能够分析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能够在新的情境中初步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知道 识记 理解 应用 返回 新课标知识教育方面的层次要求 返回 能力培养目标在层次要求上的变化 2000年大纲 新课标 返回 1 练习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 对生物学实验的方法 步骤 观察 记录 绘图等进行初步的训练 如学生学习制作徒手切片 2 初步学会在教师的指导下 在初步训练的基础上 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实验任务 如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3 学会在教师的指导下 在初步学会的基础上 能够较熟练地进行实验 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 如观察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4 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 亲自参与设计实验 练习确定实验目的 材料和方法 能观察实验现象 记录和整理数据及报告实验结果 如探究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的关系 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探究条件反射的形成等 初步学会 练习 学会 探究 返回 新课标能力培养方面的层次要求 返回 情感教育目标在称谓上的变化 返回 新课标情感教育方面的层次要求 返回 所采用词语的内涵不同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程度不同在目标是否具体化方面存在差异目标的涵盖面不同 新旧情感目标的主要区别 返回 总例 1确定行为主体 学生 2确定行为内容 行为动词 行为对象 3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 4规定符合要求的行为标准 以前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 让学生了解 或理解 掌握 XX等现在 通过本节课的交流 探讨 学生能够获得XX知识 学会XX方法等 以前 了解了 理解了 掌握了 现在 描述 识别 列举 说出 说明 区别 解释 处理 阐明分析 设计 评价 撰写等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学生能 依据植物分类检索表 学生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学生能 依据植物分类检索表 学生能 通过学习碱基互补配对规则 行为条件 学生 行为主体 能从已知DNA双链中腺嘌呤所占比例正确 行为标准 推算出鸟嘌呤所占比例 行为内容 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 人体的营养 的教学目标 1比较课标增加了哪些内容 2课标删除了哪些内容 3在目标陈述上 课标与大纲有什么不同 世界各国生物学科教学目标的发展 资料3 世界各国生物学科教学目标的发展 1传授描述性知识阶段 2传授描述性知识 实验技能训练阶段 3 双基 教学 能力培养 科学主义 4双基 教学 能力培养 实际应用 科学与人文趋向于融合 资料1 资料2 使学生了解植物与人生之关系 植物与动物之关系 植物彼此间之关系 使学生了解植物生活之方法及对环境之适应 认识本土的及习见的应用植物 培养欣赏植物之嗜好 培养采集及研究植物之兴趣等等 小资料 我国1929年的 初级中学植物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返回 1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关于植物和动物的形态结构 生理 分类 2通过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3要求学生掌握使用显微镜 制作临时装片和徒手切片 做简单的生理实验 4培养学生自学生物学知识的能力 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 形态结构 生殖发育的能力 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初步能力 1中学生物课的教学目的 是使学生获得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所必须的生物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为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打好基础 2通过学习 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关于生物体和生物界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 了解这些知识在农业 医药 工业 国防上的应用 初步掌握生物实验的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986年 全日制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 1978年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生物学教学纲 返回 生物学教学目标 应用生物学知识了解自我 改善人类生活素质 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 协助学生解决周围的一些社会问题 以及道德 伦理 价值和美学的关系 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好准备 美国 2061计划 小资料 2061计划 这是美国1985年开始的一项科学教育国家改革计划 提出了全民科学素质的标准 这项计划由美国科学促进会 AAAS 启动 为什么叫做 2061计划 这是因为 1985年 哈雷慧星正好飞临地球 他们希望在2061年哈雷慧星再次飞临地球时 在1985年入学的孩子的身上将会全部展现这次教育改革的成果 这一代孩子将会代表他们国民的科学素质 2049计划 与此相似 我国2000年由中国科协制订了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也叫 2049计划 也提出全民科学素质的标准 意指到建国100周年时 希望我国国民将达到的科学素质 2061计划 与 2049计划 返回 1自己找一节中学生物学课 最好是新教材 设计教学目标 2收集有关对知识的论述 分析新课程是 淡化 知识了吗 第二节中学生物学的教学任务 Teachingmission 生物学基础知识的传授 作业 结束 主要内容 生物学基本技能的训练 培养能力与发展智力 中学生物学的教学任务 渗入思想的营养 生物学基础知识的传授 基本知识 生物学基础知识的传授 衍生知识 一般知识 新课程是 淡化 知识了吗 小资料 LearningtoRead inCollege 返回 LearningtoRead inCollege Dad Whatdidtheyteachherinpublicschoolandhighschool Dad Shewenttoschoolfor12yearsandshecan twriteasentence Theymadeanilliterateoutofmydaughter Dad IthoughtLgotA sinmathinhighschool Mum Thatwasconceptionalmaths Shenevercouldaddorsubtract Don tyourememberwhenyoucomplainedonceaboutitandL steachertoldyou shecanalwayslearntoaddsubtractwhenshegetstocollege 返回 从分子水平表达生命的物质基础 如蛋白质 酶 核酸 ATP从细胞水平表达生物微细胞活体的结构 如细胞膜 细胞器动态表达各种活的 微妙的生理过程或生活史 如光合作用表达生命的基本特征 如新陈代谢 生殖概括自然界生命物质运动的种种变化发展的规律性 如碱基配对原则反映生物之间 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如共生 适应 生存斗争反映宏观世界的锦秀景观 如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 基本知识 布鲁纳与 结构教学论 返回 布鲁纳 JeromeSeymorr Bruner1915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新教学论思想家和教育家 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1945年 哈佛任教 1952年 任教授 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J Piaget 的认知心理学影响下 研究思维过程以及概念形成过程 1960年 创办了 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 并担任该中心主任 1961 1972 形成了以认知心理学研究为基础的教育思想 布鲁纳于1959年担任了美国科学院教育委员会主席 主持中小学数理学科教育改革 人们称此次改革为结构主义教学改革 1972 1978年 布鲁纳任英国牛津大学心理学教授 主要教育著作有 教育过程 1960 论认知 教学论探讨 1966 教育适合性 等 在布鲁纳看来 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的和富有活力的简便方式表达出来 这个最简便方的式就是学科的基本结构 这就是布鲁纳的 结构教学 思想 所谓的 学科基本结构 就是指某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在他看来 学生掌握 学科基本结构 应该是学习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 学生如果掌握了 学科基本结构 就能更好地掌握整个学科 所以 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 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为什么要教授和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呢 1 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 2可以更好地记忆学科知识3掌握了基本概念或原理 是通向适当的 训练迁移 大道 有利于迁移 4 能缩小 高级知识 和 初级知识 之间的间隙 布鲁纳其人 布鲁纳论 知识结构 返回 第一次飞跃 第二次飞跃 感知 具体 抽象 概括 应用 活化 怎样进行概念的教学 概念习得的一般过程 优秀教案 返回 生物学基本技能的训练 技能的概念和类型 生物学技能的主要教学内容 生物学技能的形成过程 生物学基本技能的训练 返回 智慧技能 侧重于对概念 规则的掌握和进行逻辑推理的效能 如对事物在头脑中进行比较 分析 综合等 它属于内潜的技能 操作技能 主要表现外部的 能合理组织 顺利进行的实际操作活动 它属于外显的技能 如实验 测量 劳动等 广义的生物学技能 狭义的生物学技能 操作技能 返回 生物学技能的主要教学内容 1使用实验仪器 器具的技能 2采集 培养和处理实验材料的技能 3制作装片和徒手切片 解剖动植物和做简单实验的技能 4绘图 记录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的技能 返回 生物学技能的形成过程 操作的认知阶段操作的模仿阶段操作的练习阶段操作的应用阶段 返回 培养能力与发展智力 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 培养科学的实验能力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培养严密的思维能力 培养独到的创造能力 培养独立的自学能力 培养能力与发展智力 技能与能力是不是一回事 返回 技能是运用一定的知识 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在实践中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和程序 能力通常是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 包括完成某种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保证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征 技能与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技能可以通过训练形成 而能力则需要培养 如实验技能通过训练 一般人都能学会 而实验能力的获得却是一种综合素质 它是在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 所形成的观察能力 动手能力 思维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 技能与能力是一回事吗 返回 在演示实验中 老师问学生 看到 了吗 学生回答 看到了 老师问学生 看到 了吗 学生回答 看到了 事实 请你回答 以上谈及的观察是否成功的观察 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 观 是感觉 知觉 察 是分析 综合 因而观察并不是单纯地感知 它是指通过有目的 有计划并和主动思维紧密结合的认识事物特点的能力 所以这种能力 是一种综合能力 并不是指 看到了 就算完成任务了 还要能够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即还要进行假设 分析 综合 推理等各种思维活动 我既没有突出迅速的理解力 也没有过人的智慧 只是在对事物进行仔细观察的能力上 我是超过中等水平人们的 达尔文 看见 看清 看懂 感觉 知觉 理解 完整的观察过程 返回 培养科学的实验能力 事实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它和物理 化学 地理等学科一起 实现基础教育阶段的基本科学教育 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是生物学教学基本的教学方法 请回答 什么是实验 实验是依据假设 在人为控制条件下 对实验变量 或因子 的变化和结果进行捕获解释的科学方法 设计实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出假设 识别变量 控制变量 捕获解释 对比实验 1识别变量 2控制变量 3对比实验 返回 识别变量 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 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实验变量亦称自变量 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 给定的因素或条件 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或应变量 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通常 实验变量是原因 反应变量是结果 二者具有因果关系 实验的目的即在于捕获解释这种前因后果 无关变量亦称控制变量 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变化和结果的因素或条件 额外变量亦称干扰变量 指实验中由于无关变量所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无关变量是原因 额外变量是结果 显然 额外变量会对反应变量起干扰作用 返回 单一变量原则主要是对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的控制而言 它有两层意思 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 实验实施中要尽可能避免无关变量及额外变量的干扰 单组实验法对一组 或一个 对象 既用 法 又用 法 顺序随机或轮流循环 这是科学实验常用的实验方法 例如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实验 通常是将做好的洋葱紫色鳞片叶表皮细胞装片 先用蔗糖溶液做质壁分离观察 接着有用清水做质壁分离复原观察 这就是单组实验法 由于对象同一 无关变量影响也就被平衡和抵消了 等组实验法将状况相等的对象 分成两组或多组 一组用 法 另一组用 法 这也是科学实验常用的实验方法 例如 植物激素与向性实验 设计了5组实验 其对象 玉米幼苗 要求品种 萌发期 粗细 大小 长势状况都是相同的 这就是等组实验法 它可以对无关变量的影响起到平衡和消除作用 轮组实验法对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对象 轮番循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处理 如甲组 法 法 乙组 法 法等 这样能有效地平衡和抵消无关变量的影响 例如 植物向光性 实验 可随机取2株 组 生长状况并不相等的玉米幼苗 作如下处理 甲组 先用 不透光 处理 后用 单侧光 处理 乙组 先用 单侧光 处理 后用 不透光 处理 实验结果则是 不透光 和 单侧光 之比较 这就是轮组实验法 返回 空白对照空白对照组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例如在 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的鉴定 的实验中 向甲试管溶液中加入试剂 而乙试管溶液中不加入试剂 一起进行沸水浴 比较它们的变化 这样 甲为实验组 乙为对照组 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 即不另设对照 单组法和轮组法 一般都包含有自身对照 如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实验 则是典型的自身对照 自身对照 方法简便 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 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 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条件对照条件对照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 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 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 例如 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 的实验 采用等组实验法 起实验设计方案是 甲组 饲喂甲状腺激素 实验组 乙组 饲喂甲状腺抑制激素 条件对照组 丙组 不饲喂药剂 空白对照组 相互对照相互对照指不另设对照组 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 在等组实验法中 若不设空白对照 则大都是运用相互对照 如 植物激素与向性实验 的等组实验中 5个实验所采用的都是相互对照 采用相互对照 能较好地平衡和抵消无关变量的影响 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返回 培养严密的思维能力 某日 老师在课堂上想看看一学生智商有没有问题 问他 树上有十只鸟 开枪打死一只 还剩几只 他反问 是无声手枪或别的无声的枪吗 不是 枪声有多大 80 100分贝 那就是说会震的耳朵疼 是 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 不犯 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 确定 偶已经不耐烦了 拜托 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 OK OK 树上的鸟里有没有聋子 没有 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 没有 边上还有没有其他的树 树上还有没有其他鸟 没有 有没有残疾的或饿的飞不动的鸟 没有 算不算怀孕肚子里的小鸟 不算 打鸟的人眼有没有花 保证是十只 没有花 就十只 偶已经满脑门是汗 且下课铃响 但他继续问 有没有傻的不怕死的 都怕死 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 不会 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吗 完全可以 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 学生满怀信心的说 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 那么就剩一只 如果掉下来 就一只不剩 老师当即晕倒 返回 自学能力是一种发展性能力 按照现代建构主义的观点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 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 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 经验为基础 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和理解 由此 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 同时 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加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因此 由建构主义观点看来 学习的实质应是自我获得的过程 是自主学习的过程 培养独立的自学能力 学会学习 返回 培养独到的创造能力 答 船工40岁 返回 新 一是 前无古人 的 具有首创性的事物谓之 新 二是 概率不大 的 在特定群体中少见的 新 从教育学 心理学的角度看 创新就是个体意义上的创新 也就是说 创新不创新是就他个人而言的 而不是与别人比是否有创新 从个体思维发展的角度说 一名小学生发现了他个人未曾发现的东西 虽然在社会价值上相差十万八千里 但与科学家发现了人类未曾发现的东西是等价的 创造 新 并不神秘 返回 1998年年底 一个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到上海访问 希望听一堂中学科学公开课 接待人员安排了一所很有名的重点中学为他们开了一堂高一物理课 任课教师是一位很有名气的特级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目的明确 教学内容清晰 教学方法灵活 有理论 有实验 教学过程活跃 教师问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气氛热烈 教师语言准确简练 教学时间安排精当 当老师说 这堂课就上到这里 的时候 下课铃声正好响起 下面近百名听课的教师掌声雷动 可是5位美国人却没有表情 第二天 当接待者请他们谈谈他们的感想时 他们的回答出乎我们的意料 这堂课老师问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 这堂课还上它干什么 去问题 教育 科学研究是从观察开始还是从问题开始的呢 事实 问题 返回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 扩散思维 辐射思维等 它是根据已知信息 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和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辐射性思维方式 创造思维 发散思维 辐合思维 创造需要发散思维 返回 智力不等于创造力 事实 我国有一个时髦的词汇 叫做 开发智力 孩子在呀呀学语的时候 父母便开始了开发孩子智力的20年计划 如一岁学识字 两岁学算术 三岁背唐诗 四岁学英语 的确 我们在开发智力方面做的不错 我们的学生年年能击败众多的对手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各种奖项 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讨论 据统计 一般立国30年便会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前苏联1917年立国 39年后得了第一个诺贝尔奖 捷克41年 波兰46年 巴基斯坦29年 印度30年 平均是35年 中国已立国50多年 还没有一位得主 以上事实证明我们的智力不差 但为什么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 还没有一个中国的学校能培养出诺贝尔奖人才呢 开发智力不等于培养创造力 智商高的学生可以赢得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各种奖项 但是惟有创造力及强的人才具备获诺贝尔奖的前提 因为创造力除了含有所有的智力因素外 还包含了很多非智力因素 如人的个性和独立性 一个智商高的人 可能是一个依赖性很强的人 可能是一个非常懒惰的人 可能是一个意志力非常薄弱的人 但创造力很强的人 必须是有独到见解 独立性很强的个性完善的人 必须是一个意志坚定百折不挠的人 同时有是一个具有很强记忆力 丰富的想象力 敏锐的观察力 深刻的思考力 清晰判断力的人 因此 创造力强的人智商一定高 但智商高的人 创造力不一定强 换句话说 即培养创造力一定要开发智力 但仅仅开发智力是远远不够的 还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这恰恰是我们教育的弱点 素质教育在美国 黄痊愈 返回 实践活动是源泉 返回 创造力不能无土培养 知识的积累孕育灵感的产生 有灵感 有能力才会有创新 所以掌握知识 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是教与学永恒的主题 陶行知 返回 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 生物课程中的探究 inquiry 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 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课程标准 理解科学探究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返回 理解科学探究 1 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 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2 意识到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础 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3 意识到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 实验 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4 意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 实验 调查 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5 体会到科学探究需要正确地表达 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 返回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案例1 案例2 注意事项 返回 课时 1课时 目的 探究哪些环境因素影响鼠妇的分布 材料器具 培养皿 吸水纸 纸板等 方法步骤 1 学生分成若干组 每组在课前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 捕捉鼠妇若干个 注意 不能破坏学校或社区的草坪或花坛等 针对鼠妇的生活环境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2 通过交流自己是在什么地方捕捉到鼠妇的 对影响鼠妇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作出假设 作出假设 3 利用教师提供的器具和实验室可利用的其他器具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制定计划 4 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 进行实验 观察并记录鼠妇在一定时间内的活动变化 实施计划 5 各组交流实验数据 分析小组和全班的数据 讨论实验数据是否支持假设 得出结论 6 讨论 环境中的阳光 温度 水分等因素对于鼠妇的分布有什么影响 问题后 交流与撰写探究报告 表达 交流 活动完成后将鼠妇放回大自然中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