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技论文与专利指标评价“中三角”的科技产出.pdf_第1页
基于科技论文与专利指标评价“中三角”的科技产出.pdf_第2页
基于科技论文与专利指标评价“中三角”的科技产出.pdf_第3页
基于科技论文与专利指标评价“中三角”的科技产出.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o s 年 第 4 期 s i d T 点 礤 R m h 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0 7 6 9 5 2 0 1 3 0 4 0 1 7 基于科技论文与专利指标评价 中三角 的科技产出 杨弯弯 周帆琦 陈晓榕 张维昊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4 3 0 0 7 2 摘要 以武汉 长沙和南昌构成的 中三角 2 0 0 0 2 0 0 9年 间的科技产出为考察对象 分别以科学引文索引 S C I 的论文数量和质量来表征科学产出 以专利总量和发明专利比重来袁征技术产 出 并对 中三角 两种 科技产出同期的增长率进行综合分析和对比 揭示 中三角 的科技产 出水平与现状 为 中三角 后续的发 展 交流与合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三角 科技论文 专利 科技产出 中图分类号 C 9 3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7 6 9 5 2 0 1 3 0 4 0 0 7 6 0 4 Ev a l ua t io n o f S T Ou t pu t o f I n t e r me d ia t e c a m Ba s e d o n Sc i e nt ifi c a nd Te c hn ic a l Pa p e r s a nd Pa t e n t s I nd e x YANG W a n wa n Z HOU F a n q i C HE N Xia o r o n g Z HAN G W e ih a o S c h o o l o f R e s o u r c e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S c i e n c e Wu h a n U n iv e r s i t y Wu h a n 4 3 0 0 7 2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 h is p a p e r c o mp a r e s t h e S T o u t p u t o f I n t e r me d ia t e c a m wh ic h c o n s is t s of W u h a n C h an g s h a a n d N an c h a n g f r o m 2 0 0 0 t o 2 0 0 9 in t e r ms of t w o k in d s of o u t p u t in d ic a t o r s n a me l y s c ie n t if ic o u t p u t in d ic a t o r s r e p r e s e n t e d b y t h e q u a n t it y a n d t h e c it a t io n of S C I p a p e r s a n d t e c h n ic a l o u t p u t in d ic a t o r r e p r e s e n t e d b y t h e n u mb e r o f p a t e n t s a n d t h e p r o p o r t io n o f in v e n t io n p a t e n t T h e p a p e r a l s o a n a l y s e s t h e in c r e a s e r a t e o f t h o s e in d ic a t o r s A l l t h e s e d a t a r e v e a l s t h e l e v e l a n d c u r r e n t s it u a t io n o f S T o u t p u t of I n t e r me d ia t e c a m w h ic h c o u l d b e a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 e f u t u r e d e v e l o p me n t t o m mu n ic a t io n a n d c o o p e r a t io n Ke y wo r d s I n t e r me d ia t e c a m S T o u t p u t S T p a p e r p a t e n t 我国 自改革开放 以来 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到 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中部崛起的相 继出台 区域经济战略一直备受瞩 目 j 目前 长 江中游的湖南 湖北和江西三省的城市群简称 中 三角 其中长沙 武汉和南昌三座城市为 中三 角 核心 今年两会 上就有全 国人大代表提出 以 中部三省为核心 的 中三角 拥有得天独厚 的地理 优势 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 应成为我国未来区域 经济的重点发展目标 科技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与 基础 而国际上普遍公认 的衡量 国家和地 区总体科 技水平 的科技产 出指标包括反映基础科学研究水平 的科学论文产出和反映原始发明创新水平的专利技 术拥有数量两大类 j 因此本文以科技论文和专利 授权量作为科技产出的评价指标 对从 2 0 0 0年到 2 0 0 9年间 中三角 三个核心城市的科技产出进行 分析对比 为 中三角 今后的科技合作与发展提 供一定的参考 1 中三角 科技论文产 出对 比 科技论文是科学技术研究直接产出的重要形 收稿 日期 2 0 1 2 0 5 1 5 修 回 日期 2 0 1 2 0 8 2 0 式 也是全球科技共 同体 确定 和评价 科技 贡献 的 重要依据 我 国科技 论文 的数 量和质 量可 以从不 同层面反 映出我 国基 础研究 应用研 究等 方面 开 展的工作及其与国内外科技界的交流情况 J 国 际科技界公认的三大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工具包括 科学引文索 引 S C I 工程 索引 E I 和科学 技 术会议 录索 引 I S T P 考虑 到 基 础科 学 研 究 的 S C I的影响力和地位要高于 E I 和 I S T P 因而本 文选用 S C I 数据库作 为科技产 出论 文的评价来 源 其 中 S C I 指 标又 分 为 质 和 量 两个 层 面 量 的表征 为发表论 文 的总篇 数和 每年每 名研究 人 员的平均发表篇数 质的表征为期刊论文被引证 的情况 或者说论文影响力的替代性指标 本 文利用 We b o f S c i e n c e 对 S C I 数据库进行检索 以 地址和年份作为搜索条件 其中 为避免漏检 分别用三市名称拼音的大小写进行搜索 对搜索 结果进行筛选和验证 以剔除误检到的记录 以 下就 2 0 0 0 2 0 0 9年 间 中三角 三大核心城市 在 S C I 论文的数量 质量 研究学科和关键词等 方面进行对 比分析 杨弯弯等 基于科技论文与专利指标评价 中三角 的科技产出 7 7 1 1 中三 角 S C I 论文总量及增长情况对比 统计结果显示 在 2 0 0 0 2 0 0 9年期 间被 S C I 收 录的论文总量 以武汉市 长沙市和南 昌市为地址 分 别为 6 3 8 7 4篇 2 7 9 6 6篇 和 6 7 3 9篇 即总量上 武 汉市显著超 过另外 两市 且 S C I 论文数分别是长 沙 市总量的 2 2 8倍 南 昌市总量 的 9 4 8倍 而期 间 各年份以武汉市为地址被 S C I 收录 的论文数量也显 著高于以长沙市和南昌市为地址收录的论文 如图 1 说明了武汉市在科技论文发表数量上的强劲实 力 这一现象的背后 与 中三角 的高等院校分 布有一定的联系 因为武汉市共有普通 高校 7 8 所 其 中有 2所 9 8 5大学 武汉大学 华 中科 技 大学 7所 2 1 1大学 长沙共有普通高校 4 9所 3所 9 8 5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中国人 民解 放军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3所 2 1 1大学 南昌市仅 有一所 2 1 1 大学 南昌大学 而另一方面 对 S C I 收录文章的发表机构进行排序 如表 1 可知 前 8 名均为武汉市 的高等 院校 且 对前 8名所 占的 比重 进行统计可得 武汉市 长沙市和南昌市前 8名机 构发表 的论 文数分别 占总量 的 9 3 1 9 8 6 8 8 7 这些数据说明了高等教育与科研产出的显 著相关性 蛭 20 0 0 2 0 0 l 2 0 02 2 0 03 2 0 04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0 0 8 2 0 0 9 年 份 图 1 2 0 0 0 2 0 0 9年 中三角 S C I 收录论文数量对 比 表 1 2 0 0 0 2 0 0 9年间以 中三角 三市 为地址被 S C I 收录论文数的机构排名 对 比 中三角 2 0 0 0 2 0 0 9年发表 S C I 论文的 增长情况 武汉市 长沙市 南 昌市 的年均增长率 分别为 2 5 2 2 5 2 4 1 0 即科研实力相对 薄弱的南昌市论文年均增长率高于武汉市和长沙市 说明了南昌市在科技论文数 量上 的快速前进 另一 方面 武汉市和长沙市的论文年增长率曲线相似度 很高 如 图2 但由于武汉市科技论文数量的起点 高于另外两市 因而短 期 内武汉市 的科技论文总量 将保持第一位 整体来说三市的论文数量逐年持续 增加 但增长率不够平稳 以南昌市为首 三市论 文的年增长率峰值均出现在 2 0 0 3 2 0 0 4年间 且在 2 0 0 5 2 0 0 8年间年增长率有下滑趋势 2 000 20 02 2 00 4 20 0 6 20 0 8 201 0 年 份 图2 2 0 0 0 2 0 0 9年 中三角 S C I 论文数量增长情况对比 1 2 中三角 S C I 论文质量对比 论文 引证次数是衡量科学论文的质的常用分析 指标 根据 中三角 这 1 0年来收录论文的被引频 次与论文总量来看 武汉市的均篇被引次数为 5 4 长沙市的均篇被引用次数为5 3 南昌市的均篇被引 用次数为 4 1 整体来看 武汉市的论文质量较佳 长沙市的论文质量跟武汉市差距不大 但南 昌市 的 论文质量稍有逊色 而从 图 3中每年发表论文 的均 篇被引频次来看 在 2 0 0 0 2 0 0 4年 武汉市的论文 质量都高于长沙市 但 自2 0 0 5年两市论文质量持平 以后 近几年长沙市 的论文质量有超越武汉科研论 文质量 的趋 势 说 明了长沙 市科研影 响力 的增 强 而南昌市在 2 0 0 3年和 2 0 0 4年文章质量 达到高峰后 处于三市较低值 1 3 中三角 科技论文学科和关键词分析对比 各个地区的研究热点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而对各个地区的研究热点进行综合分析 一方面可 以就相同热点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共同发展 另一方 面也可以就不同热点进行交流学习 使各地区的科 研多元化 因而利用文献计量学对 中三角 发表 S C I 论文的学科和关键词进行了综合分析对 比 由 表2可知 工程学 计算机科学 化学 物理学以 及材料科学的排名都 比较靠前 即 中三角 的研 究学科热点大致相同 但如武汉市的电子信息 长 沙市的冶金工程和智能建筑系统学 南昌市的晶体 7 8 杨弯弯等 基于科技论文与专利指标评价 中三角 的科技产出 2 000 200 l 2 002 2003 2 004 2005 2 006 2007 2 008 2009 年 份 图 3 2 0 0 0 2 0 0 9年 中三角 S C I 收录论文质量对 比 学等可作为各市 的特色学科 在今后 的合作发展 中 带动其他 市在该方 面 的科研活动 另外 根据表 3 中的关键词统计可知 中三角 研究的相 同热点 为合成 微观结构 中国 细胞凋亡等 武汉市壳 聚糖等关键词显示 了武汉研究 的特色 而长沙市 的 金属特性 稳定性等关键词显示了长沙研究的特色 南昌市光致发光等关键词也说明了南昌市研究的特 色 此外 对 比分析关键词 出现的频率 长沙市 和 南 昌市前 1 0关键词出现的频 次较武汉市前 l 0名关 键词集 中 可推测长沙市和南 昌市的研 究较武汉市 的研究集 中 武汉市的研究更为广泛 表2 2 0 0 0 2 0 0 9年间分别以 中三角 三市 为地 址被 S C I 收录论文的学科排名 表 3 2 0 0 0 2 0 0 9年间分别以 中三角 三市为地址被 S C I 收录论文的关键词排名 2 中三角 专利产 出对 比 专利分为三种类型 即发 明专利 外 观设计 和 实用新型 专利数可表征技术发明活动的产出 借 助专利数据的比较可对地区 的发明活动 技术发展 水平和方向以及科技竞争力进行对比 因而对 中 三角 的专利产出进行分析尤为重要 2 1 中三角 专利总量对比 根据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 分别以武汉 长沙 和南昌为关键词搜索所得 的 中三角 2 0 0 0 2 0 0 9 年问发明专利 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三类专利 的数 量 三市 的 总量分 别为 4 2 9 4 0件 2 0 7 9 5件 l O 1 7 4件 由图4可知 武汉市专利无论在总量还是在 各种专利量上依 旧 占绝对优势 南 昌市相对处于弱 势 进一步对 中三角 1 0年来的年专利量和年增 长率分析如图5可知 武汉市的年专利量在 2 0 0 3 年 和2 0 0 4年低于长沙市 其余年份均保持第一 年均 增长趋势最为稳定 均值为 2 3 9 长沙市的年专 利量在 2 0 0 0 2 0 0 4年间飞速增长 在 2 0 0 3年 时年 增长量高达 8 3 8 但在 2 0 0 4年时陡然降落 在 2 0 0 5 2 0 0 7年间出现 负增长 自2 0 0 8年逐 渐恢 复 年均增长趋势变化剧烈 但年均增长为 2 3 4 与 武汉市相近 南昌市 的年专利量与武汉市和长沙市 相差甚远 在 2 0 0 3年快速增长后呈平缓 上升趋势 年均增长率为 1 9 5 由此可见 虽然长沙市专利 的年增长率波动较大 但整体来看其增长率跟武汉 市相差甚小 南昌市则相差较大 武汉市的专利量 在短期内将保持优势 专利总量发 明专利外观设计实用新型 图4 2 0 0 0 2 0 0 9年间分别以 中三角 三市为地址发表的专利总量对比 2 2 中三角 发明专利比重对比 由于发明专利是反映地 区技术开发能力和核心 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中三角 的专利总量相差较 大 因而分析发明专利的比重比较合适 由图 6可 知 武汉市这 1 0 年间发明专利的比重变化较小 集 中在3 1 4 4 2 6 比重均值为 3 6 6 长沙市 发明专利比重的起点虽然较武汉市低 仅为2 6 7 2 0 8 6 4 2 0 暖 搂 杨弯弯等 基于科技论文与专利指标评价 中三角 的科技产出 7 9 1 0 O 8 0 6 0 4 0 褂 2 0 0 2 0 40 2 年份 年份 图 5 2 0 0 0 2 0 0 9年 中三角 发表专利数 a 与增长率 b 对比 但在 2 0 0 0 2 0 0 3年间发展迅猛 在 2 0 0 3年发明专 利的 比重达 到 6 3 O 然 后稍 有 降低 维持 在 4 3 3 4 8 7 比重 均值 为 4 3 7 南 昌市发明 专利 的 比重在 2 0 0 0年仅为 1 9 7 在 2 0 0 0 2 0 0 3 年间也迅速增长到了5 1 3 然后下降到 3 2 4 4 1 1 比重均值为 3 2 5 整体来看 武汉市近 1 O年来发明专利 的比重较低 没有保持初期 的三市 之首 发明专利作为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核心应受到 武汉科研机构的重视 长沙市近 1 0年来比重均值居 于最高 但是自2 0 0 3 年以后比重波动较小 南昌市 近 1 0 年来发明专利的比重发展较为显著 但在 2 0 0 4 年以后发展还是稍显缓慢 誉 嚣 上 件 蚤 2 0 0 0 2 0 0 2 2 0 04 2 0 0 6 20 08 2 01 0 年份 图6 2 0 0 0 2 0 0 9年 中三角 发表发明专利比重对比 3 结论 本文对 中三角 2 0 0 0 2 0 0 9年 1 0年来 的科 技论文和专利进行了分析对 比 中三角 的科技 论文产出都呈显著增长趋势 但武汉市的科技论文 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来说都有 明显 的优势 长沙 市的科技论文数量上 明显少于武汉市 但质量上与 武汉市相差不大 南 昌市 的科技论文数量和质量上 都处于弱势 但是论 文数 的年增 长率高达 4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