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夯实基础 一 铁路与公路1 铁路 1 19世纪70年代 外国商人擅自修筑的淞沪铁路 不久被拆除 2 19世纪80年代初 清政府修筑从 到 的铁路 3 辛亥革命前夕 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 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唐山 胥各庄 4 新中国成立后 先后建成宝成 兰新等铁路 加强了内地与西北 西南地区的沟通 5 20世纪90年代 铁路建设加快 到 九五 期末 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 位 世界第四位 6 机车制造方面也有很大进展 7 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 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 2 公路 1 20世纪初 汽车开始出现在 等大城市 2 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 但由于当时政治腐败 民生凋敝 加上汽车和油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3 新中国成立以后 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一 上海 思维拓展 1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 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请回答 歌词中的 天路 指的是什么 点拨 青藏铁路 夯实基础 二 水运与航空1 水运 1 鸦片战争后 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 控制中国水上运输 2 19世纪70年代初期 洋务派创办 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3 新中国成立后 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 4 20世纪90年代以后 由于铁路 公路和 的快速发展 轮船运输业受到一定影响 轮船招商局 民航事业 2 航空 1 1909年旅美华侨 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2 1920年 中国首条空中航线 航线开通 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3 改革开放以后 航线和航班不断增加 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冯如 北京至天津 思维拓展 2 洋务运动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 中国减少外流之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 中国之航权 唯贵局是赖 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点拨 打破了列强在中国对水上交通业的垄断局面 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 夯实基础 三 通讯工具的变迁1 电报 1 19世纪70年代 丹麦的电报公司在上海建起一个电报机房 2 随后 福建巡抚在 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3 20世纪初 上海崇明还装置无线电台 设立无线电报局 2 电话 1 19世纪80年代 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台湾 2 到1949年 全国电话容量只有37万门 电话用户26万户 普及率仅0 05 3 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不断增加对电讯事业的投资 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4 改革开放以后 电讯产业快速发展 到 年末 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3 互联网 近年来 人们还通过互联网 发送电子邮件 2003 思维拓展 3 举头铁索路行空 电气能收夺化工 从此不愁鱼雁少 音书万里一时通 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点拨 电报 电话等通迅工具 中国近代交通事业发展的原因 特点和影响 要点精析 1 原因 1 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 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 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 2 列强侵华的需要 为扩大在华利益 加强控制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3 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 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4 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 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2 特点 1 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中 铁路 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 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3 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3 影响 1 积极影响 促进了经济发展 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 消极影响 有利于外国的政治 经济侵略 便利了对中国的掠夺 互动探究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邑地处海疆 操航业者甚火 通商以前 俱用沙舱 以其形似鲨鱼 故有此名 由南载往花布之类 曰南货 由北载来豆饼之类 曰北货 当时 本邑富商 均以此而获利 道光中 行海运 岁漕百万 由沪至天氏亦借沙船 官商称便 自汽船盛行后 搭客运贷 更为便利 而沙船之业遂衰 即海运亦归招商局承办 今之沙船 寥落如晨星矣 黄苇 夏林根编 近代上海地方志经济史料选辑 材料二 黄包车 之于上海或许有着特别的典型意义 他在黄浦江边无奈地转动了82年 如一位风霜尽染的老人 于1956年安然退进博物馆 图一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呼啦啦驶出的出租轿车 车轮声声 碾出了半个世纪来社会生活的沧桑变化 图二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说出材料反映的生活景象是什么 2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近代中国交通工具发生变革的原因有哪些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是如何改变交通落后状况的 1 汽船被广泛接受后 传统的沙船航运日渐衰败 2 西方列强侵略的客观影响 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活动中 自觉接受交通工具的革新 3 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大规模兴建铁路 公路 改革机车 铁路技术 发展民航运输等 中国近代邮电事业兴起的原因和积极影响 要点精析 1 原因 1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国外新技术的传入 2 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3 军事政治的需要 2 积极影响 1 加快信息传递 有利于航运 防汛等 2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 加强了国防建设 提高了军情传递的及时性与军队的机动性 4 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 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5 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互动探究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窃泰西各国 越重洋数万里来至中土 不啻出入户庭 至于遣将调兵 处分军事 虽悬隔山海 而如指掌 则尤以 之枢之 材料二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利于19世纪中期列强侵略最为便捷的工具是什么 2 材料二中图片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 说明什么问题 3 通讯工具的改进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1 电报 2 反映了电讯产业的快速发展 说明我国通讯工具变化巨大 3 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 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加快了信息的传递 提高了效率 近代交通发展的特点由上图信息可知 当时我国交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 中西合璧b 土洋分开c 中西合一d 土洋并存 导析 阅读图片 马车 与 汽车 并行 土洋并存 答案 d 近代通信事业发展1881年12月 花图新报 载 中国之设电线 电报线 也 始于同治十二年 由上海达吴淞 长三十余里 接连海底电线 其经费出自中国 操持仍属西国 后因台湾有事 力筹防御 电线公司请于闽督 光绪七年 将造电之物料 运至台湾 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 地名 约百里 皆电报局学生经办 无西人襄助 从上述史料中 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 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主要依赖外国 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 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a b c d 导析 答案 a 审读题干 从 中国之设电线 电报线 也 始于同治十二年 由上海达吴淞 可知 正确 其经费出自中国 操持仍属西国 可知 正确 光绪七年 将造电之物料 运至台湾 皆电报局学生经办 无西人襄助 可知 正确 后因台湾有事 力筹防御 可知 正确 故选a项 学思之窗 请谈谈 火车机车的不断改进 给国民经济发展 百姓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案要点 1 火车机车的不断改进 极大地推动了各地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使人畅其途 货畅其流 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2 火车机车的改进 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和舒适 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给百姓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探究学习总结 一 本课测评请回答 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答案要点 1 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发展涉及轮船业的演变 铁路的发展 机车制造方面的新突破 汽车和公路修筑技术 飞机设计和制造等五个方面 以铁路的发展为例 19世纪70年代 外国商人擅自修筑淞沪铁路 不久被拆除 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辛亥革命前夕 中国已陆续修建多条铁路 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民国建立后 铁路发展缓慢 特别是西北 西南与内地没有铁路交通 建国后 相继修建了宝成 兰 新等铁路 加强了西北 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 20世纪90年代 国家加快铁路建设 到 九五 期末 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 世界第四位 特别是京九铁路的建成 更是加强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与祖国首都的联系 2 近代以来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主要有 电报方面 19世纪70年代 丹麦的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设到上海 并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 随后 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了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从此 清政府开始在各省架设有线电报线路 形成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 20世纪初 上海崇明还装置无线电台 设无线电报局 后来 无线电台也在各地陆续开设 不过 当时电报主要用于军事或供官商通报 普通百姓很少使用 电话方面 19世纪80年代 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20世纪初 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 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电讯网络 到2003年末 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均跃居世界第一位 从20世纪90年代起 机关 企业开始使用传真机 二 学习延伸请回答 上述两种意见 你赞成哪一种 理由是什么 答案要点 同意第一种观点的理由是 要想富 先修路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 通讯和交通发达是经济起飞的前提 高速公路在中短途运输中效率最高 虽然现在利用率不高 但从长远来看 它必定会拉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意第二种观点的理由是 高速公路的成本大 在中国现今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 多条公路的修建必然会使用大量资金 且一些公路利用率不高 经济效益差 造成很大的浪费 一 基础题1 2013 长春模拟 19世纪的蚌埠仅是个隶属于凤阳的偏远小镇 虽每逢集市 偶尔也有出售树木或木制家具的 但无人开设木行 1911年津浦铁路修成后 蚌埠一跃成为皖北水陆交通的枢纽 当地的木竹商号鳞次栉比 成为著名的木竹集散地 这最能说明 a 便利的交通是推动近代化的重要因素 b 当地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c 交通的发展促进了蚌埠自然经济的迅速解体 d 木竹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当地的近代化 a 2 19世纪70年代 我国首次打破列强垄断水上交通业的标志是 a 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的成立b 蒸汽机的发明c 西方列强和买办共同投资兴办轮船运输公司d 各大通商口岸出现一批轮船公司 a 3 2013 南京模拟 右图是晚清 点石斋画报 描绘的美国妇女驾驶轮船的情景 图中文云 男女有别 中国为重 而其等级之所判 直将霄壤 泰西各国不然 美妇有名玛丽 现赴某轮船经理一切 而其夫亦在该船为大管 夫妇共事一船 而又女先乎男 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a 该画报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 b 国人消除了男尊女卑旧观念 c 女性优于男子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之道 d 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 d 4 在现代中国 马车 人力车 电车 汽车 火车 轮船 飞机等交通工具并行使用 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c 各种交通工具大量并存d 地方政府提倡程度不同 a 5 1881年底 有人赋诗云 从此千里争片刻 无须尺幅费笔砚 枝枝节节环四海 地角天涯连一线 该诗赞颂的是津沪之间 a 有线电报的开通b 无线电报的开通c 有线电话的开通d 无线电话的开通 a 6 请你仔细欣赏右面图片 从图片中你能汲取哪些信息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20世纪初在上海等大城市有了汽车等交通工具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交通运输业近代化的具体体现a b c d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 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 因此排除含 的选项 答案 d 7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2年4月公布的数据显示 中国电话用户总数突破13亿 其中移动电话用户突破10亿 这一现象直接说明 a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b 通信技术发展迅速 c 当今中国人口众多d 电话事业分属两家 b 8 2013 盐城一模 上海洋场竹枝词 往来如织密如麻 满眼汽车与电车 谁说中华生命重 噬人虎口日增加 欲保安全维秩序 认明红绿两边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时的汽车又称蒸汽机车 b 材料反映上海已进入立体交通时代 c 该现象反映了中国交通近代化历程 d 此种现象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 c 二 能力题9 交通工具的改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极大推动力 1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挥手自兹去 萧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格心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外科专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 即兴评述高考试卷及答案
- 专职网格员考试题及答案
- 音乐考试科普知识题及答案
- 恐龙派对课件
- 江苏太仓中考试题及答案
- 急诊临床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沈阳消防考试题目及答案
- 软技能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动漫艺术概论》自考复习题库(附答案)
- 高中综评项目活动设计范文
- 《我国气候主要特点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 MOOC 大学计算机-思维与应用-周口师范学院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规划学业 成就未来
- 正常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
- (2024年)TWI培训课件完整版
-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中医药健康伴我行课件
- 防火防烟分区与分隔防火分区
- 2024年开学第一课班会 课件
- 职高数学公式与定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