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4.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4.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4.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4.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4.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演示结束 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人类活动 开发强度 1 每年春天 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发生的沙尘暴是哪种环境问题的反映 提示 沙尘暴是干旱 半干旱地区因植被破坏而导致的 属于生态破坏问题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开采 与破坏 数量 质量 环境质量下降 生存发展 生活污水 二氧化硫 放射性元素 2 可再生资源可以再生或循环利用 是否就不会出现资源枯竭问题了 提示 不是 虽然可再生资源具有再生能力或者可以循环利用 但是可再生资源的补给 再生和繁殖需要一定的时间 如果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的再生速度 就会产生资源枯竭问题 正确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分析环境问题成因 问题导思 1 2013年1月份 受特殊天气系统的影响 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持久的雾霾天气 该现象是否属于环境问题 为什么 提示 属于环境问题 该现象是由于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 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 按性质划分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四种类型 分析下列现象 判断应属于哪一类 1 南方某地发生儿童血铅超标事件 2 如今的渔民在舟山渔场已经难以捕获到野生大黄花鱼 3 我国青藏高原上的冰川退缩加剧 4 许多天然湿地遭围垦 提示 1 环境污染问题 2 自然资源枯竭问题 3 由环境污染演变来的问题 4 生态破坏问题 1 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类与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 既对立又统一 可运用图示法记忆人类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关系 2 环境问题源于人类与环境关系失衡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 反过来环境也会影响人类 人类如果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则能与环境协调发展 否则就会产生环境问题 如下图 1 图中箭头a b表示出环境问题的两个主要原因 a表示 b表示 2 图中箭头c d表示的含义是 c表示 系统的反馈作用 d表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和 4 将下列选项的代号分别填入a d 与图中箭头含义相同 空格内 乱采滥用石油等资源 燃油产生的烟尘 工业 三废 排放 过度抽取地下水 土地沙化 农业减产 酸雨 水利工程 环境保护a b c d 思路点拨 从图中可提取下列信息 人类系统和环境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整体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有遵循自然规律和违背自然规律两种 因此 环境对人类系统的反馈作用也有积极和消极两种 思考时要注意联系人类行为的过程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进行分析 解析 图中a箭头由人类系统指向环境系统 说明人类作用于环境 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b箭头由环境系统指向人类系统 说明人类获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由于人类过度索取资源和排放废弃物 且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 因而出现了环境问题 人类的不同活动从正反两个方面作用于环境 反过来 环境也从正反两个方面反馈于人类 答案 1 人类社会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人类的经济活动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 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2 环境 3 环境污染 4 a b c d 正确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问题导思 1 导致我国山西省的土地大面积破坏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煤炭资源的开采 2 目前 我国已经有多年没有在野外观测到华南虎了 这说明了什么环境问题 提示 生态破坏 导致生物多样性受损 3 分析总结一下水污染的污染物 污染源及危害各有哪些 提示 1 污染物 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 农药 化肥 禽畜粪便等 2 污染源 工农业生产 生活等 3 危害 造成水质恶化 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 1 三大环境问题的区别与联系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生产 生活过程中任意排放有害物质 引起环境质量下降 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 造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显著下降和结构显著改变 从而引起的环境问题 如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 乱采滥捕使珍稀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下降等 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是基于资源数量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基础上产生的 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 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2 主要环境问题的分布差异 1 城乡差异 在城市地区 由于人口和产业过度聚集 造成污染物集中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在广大的乡村地区 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2 国家差异 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 造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显著下降和结构显著改变 从而引起的环境问题 如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 乱采滥捕使珍稀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下降等 2002年 1 据图简述我国酸雨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点 2 2006年 降水ph值小于5 0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有 最少写3个 3 上述省级行政区ph值偏低的共同原因是 双选 a 重工业占优势地位 能源消耗量大b 气候湿润c 山地丘陵分布广d 水稻土分布广 4 在防治酸雨方面我们可采取什么措施 解析 题干中介绍了酸雨的界定标准 两图中明显的显示出我国南方的酸雨比北方严重 结合图例从图中的行政划分中可以读出酸雨分布比较轻的省份 确定了这些省份后可以结合这些省份的经济发展特点及能源的利用方式和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综合分析酸雨影响较轻的原因 酸雨的防治应主要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和发展清洁技术等方面分析 答案 1 空间分布特点 我国酸雨主要发生在南方 或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 或华中 华东沿海地区酸雨严重 长江以北酸雨不明显 空间变化特点 酸雨影响范围扩大 2 浙江 江西 广东 湖南 3 b 4 加大科技投入 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降低单位产值能耗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提高清洁能源 水能 核能 天然气 所占比重 实施清洁生产 减少酸性气体排放 教材p87活动 点拨 环境问题的分类标准不是唯一的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 可将环境问题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环境要素划分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土壤污染 本分类法强调了环境组成要素的环境问题 按生产类型划分 工业环境问题 农业环境问题 生活环境问题 本分类法强调了不同生产领域的环境问题 按地理空间划分 局部环境问题 区域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 本分类法强调了环境问题发生范围的大小 教材p88活动 点拨 1 滥垦草地 过度垦耕 过度放牧 工交建设和住房用地扩大等 都是土地资源破坏的主要形式 滥伐森林 毁林开荒是森林资源破坏的主要形式 2 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 而世界人口是在不断增长的 因此 从土地资源来看 全球人口密度不断增加 人均土地面积减少 地球上各种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数量是有限的 某些资源的总量虽然巨大 但是人类可利用的部分是有限的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条件下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范围是有限的 因此 随着人口的增加 人均资源占有量会不断减少 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受损害的前提下 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环境对污染物的容量是有限的 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时会出现严重环境污染 总之 随着人口的增加 人均资源占有量会减少 同时对资源消耗的增加会导致资源总量的减少 2 对照上图可以看出 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 两者的比重达63 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 比重达60 3 渡渡鸟的灭绝启示我们应当保护生物资源 一方面要禁止捕猎野生动物 另一方面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教材p91活动 点拨 该造纸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切碎 蒸煮 分离黑液 漂白 增蓝等环节会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 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教材p92活动 点拨 1 当地的大气污染源是工业生产 燃料燃烧和交通运输等 污染形式主要是烟尘和汽车尾气 污染程度可参考当地环境质量预报 2 大气污染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危害 可从大气能见度降低 动植物的生长受损等方面回答 例如 so2增多可形成酸雨 酸雨降落地面对动植物和土壤造成危害 对建筑物加重腐蚀 酸雨落到河流湖泊里 会造成水生生物死亡 酸雨还会诱发人体各种疾病等 大气污染的治理可从改善燃料的质量 改进能源结构 改变供热方式 改造锅炉 消除烟尘 烟气脱硫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植树造林 立法并加强法制等措施来考虑 教材p93活动 点拨 1 原因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施用化肥 农药 可直接进入土壤 造成污染 也可通过污染大气而间接地污染土壤 另外 人类堆放的各种固体废弃物中有毒 有害物质 以及污水也能对土壤形成污染 后果 导致土壤退化 作物减产甚至危及人类健康 2 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可以被农作物吸收 并且在农作物体内聚集 导致农作物病变和质量下降 3 人们吃了有农药残留的食物会引起各种疾病 如中枢神经中毒及肝脏损害 致癌 致畸等 土壤污染的防治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 这是防止污染的根本措施 具体包括控制和消除工业 三废 排放 加强土壤污染区的监测和管理 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增加土壤容量和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其次 对已经污染的土壤 要采取有效措施 消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或控制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使其不能进入食物链 如利用植物吸收去除重金属 施加抑制剂 改变耕作制度等 1 关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是人们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产生的b 是人们在生存过程中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而产生的c 是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 导致了环境的破坏和退化造成的d 是由于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严重依赖造成的 解析 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人类在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 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答案 c 2 下面的环境问题属于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的是 a 大气污染b 酸雨c 生物物种减少d 矿产资源减少 解析 环境问题的种类很多 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问题 生物物种减少是生态破坏问题 矿产资源减少是自然资源枯竭问题 酸雨则是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答案 b 3 关于地球生物多样性受损的说法 正确的是 地球上物种的灭绝完全是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 人类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物种的灭绝速度 地球物种自然的繁衍与灭绝过程是相当缓慢的 人类活动不影响地球上生物物种的灭绝速度a b c d 解析 自然原因造成的地球物种的灭绝速度是非常缓慢的 人类活动只是加快了地球物种的灭绝速度 并不是说地球物种的灭绝完全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答案 c 4 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的是 a b c d 解析 图片中的环境问题依次是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包括森林 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第5题的图片反映的是大气污染事件 答案 4 a5 c 1 图中甲 乙 丙 丁图例各代表一类环境问题 请将甲 乙 丙 丁填入下列环境问题的括号内a 酸雨危害 b 森林锐减 c 水土流失 d 水体污染 2 环境问题乙在我国的 地区最为严重 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3 甲 乙 丙 丁四类环境问题中 目前在欧洲表现最突出的是 分析其多发的原因 4 甲 乙 丙 丁四类环境问题中 对生物多样性威胁最大的是 解析 1 甲分布于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