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室建设要求使用与管理办法.doc_第1页
无菌室建设要求使用与管理办法.doc_第2页
无菌室建设要求使用与管理办法.doc_第3页
无菌室建设要求使用与管理办法.doc_第4页
无菌室建设要求使用与管理办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菌室建设要求使用与管理办法一 般消毒:无菌室内的凳、工作台、试管架、天平、待检物容器或包装均无法进行灭菌,必须用其他方法进行消毒处理1工作室应矮小、平整,面积只需4米2左右,高2.22.3米,内部装修应平整、光滑,无凹凸不平或棱角等,四壁及屋顶应用不透水之材质,便于擦洗及杀菌 2室内采光面积大,从室外应能看到室内情况。 3为保证无菌室的洁净,无菌室周围需设缓冲走廊,走廊旁再设缓冲间,其面积可小于无菌室。 4无菌室、缓冲走廊及缓冲间均设有日光灯及供消毒空气用紫外灯,杀菌紫外灯离工作台以1米为宜,其电源开关均应设在室外。 5无菌室与缓冲间进出口应设拉门,门与窗平齐,门缝要封紧,两门应错开,以免空气对流造成污染。 6无菌室的使用与管理 (1)无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室内仅存放必须的检验用具如酒精灯、酒精棉、火柴、镊子、接种针、接种环、玻璃铅笔等。&不要放与检测无关的物品 (2) 室内检验用具及凳桌等保持固定位置,不随便移动。 (3)每23周用2%石炭酸水溶液擦拭工作台、门、窗、桌、椅及地面,然后用3%石炭酸水溶液喷雾消毒空气,最后紫外灯杀菌半小时 (4)定期检查室内空气无菌状况,细菌数应控制在10个以下,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彻底消毒灭菌。/无菌室无菌程度的测定方法:取普通肉汤琼脂平板、改良马丁培养基平板各3个(平板直径均9厘米),置无菌室各工作位置上,开盖曝露半小时,然后倒置进行培养,测细菌总数应置37温箱培养48小时;测霉菌数则应置27温箱培养5天。细菌霉菌总数均不得超过10个为。 (5)无菌室杀菌前,应将所有物品置于操作之部位(待检物例外),然后打开紫外灯杀菌30分钟,时间一到,关闭紫外灯待用 (6)进入无菌室前,必须于缓冲间更换消毒过的工作服、工作帽及工作鞋。 (7) 操作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定进行,操作中少说话,不喧哗,以保持环境的无菌状态。 器材及场所的灭菌消毒*无菌室建设要求使用与管理办法 微生物检验用器材及场所必须进行灭菌或消毒处理,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1 高压蒸汽灭菌:工作服、口罩、稀释液等,置高压杀菌锅内,一般采用121灭菌半小时,当然不同的培养基有不同的要求,应分别处理 2 火焰灭菌: 接种针、接种环等可直接火焰灭菌 3 高温干燥灭菌: 各种玻璃器皿、注射器、吸管等,置于燥箱中160灭菌2小时 4,采用2%石炭酸或来苏儿水溶液擦拭消毒,工作人员的手也用此法进行消毒 5 空气的消毒: 开启紫外灯照射3060分钟 即可。 操作要领 准备工作*无菌室建设要求使用与管理办法 1 先进行无菌室空间的消毒,开启紫外灯3060分钟 2 检验用的有关器材, 搬入无菌室前必须分别进会灭菌消毒 3 操作人员必须将手清洗消毒,穿戴好无菌工作衣、帽和鞋,才能进入无菌室 4 进入无菌室后再一次消毒手部,然后才进行检验操作 操作过程注意事项*无菌室建设要求使用与管理办法 1 动作要轻,不能太快,以免搅动空气增加污染;玻璃器皿也应轻取轻放,以免破损污染环境 2 操作应在近火焰区进行。 3 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器材使用前后均需灼烧,灼烧时先通过内焰,使残物烘干后再灼烧灭菌 4 使用吸管时,切勿用嘴直接吸、吹吸管,而必须用洗耳球操作。 5 观察平板时不好 开盖,如欲沾取菌落检查时,必需靠近火焰区操作,平皿盖也不能 大开,而是上下盖适当开缝。 6进行可疑致病菌涂片染色时,应使用夹子夹持玻片,切勿用手直接拿玻片,以免造成污染,用过的玻片也应置于消毒液中浸泡消毒,然后再洗涤。 7 工作结束,收拾好工作台上的样品及器材,最后用消毒液擦拭工作台。 无菌室管理规定 1. 无菌室地面、台面、其它表面每日晨擦拭1次。超净台每日晨75%酒精擦拭超净台消毒,每次使用前准备好物品,将超净台紫外灭菌30分钟后方可使用。 2. 从室外带入无菌室内的所有物品表面要用75%酒精或紫外照射预先消毒。无菌操作前75%酒精消毒手掌、手背。整个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 每人次使用后,台内物品全部取出并用消毒液喷洒消毒用后的物品归位,垃圾带出无菌室。连续使用时间超过1小时,请预约登记。 4. 无菌室内电脑生物反应器专用,闲人免用。使用后将防尘罩罩上,防止紫外直接照射。 5. 无菌室内定期消毒灭菌:喷洒3-5%石炭酸溶液并用2-3%来苏水擦洗桌面、凳子,无菌室内喷雾消毒后,紫外灭菌30分。每周一次。 6. 无菌室内无菌状况定期检测:灭菌后的接种室内桌上和桌下各放一套培养基平皿,暴露15分钟,盖上,37培养24小时,每个平皿的菌落4,则认为效果良好,否则需延长照射时间或加强其它措施。每周一次。 7. 灭菌后物品放在指定位置,注明灭菌日期,高压灭菌物品可存放7-14天,过期不能再用,需重新包装灭菌。 8. 所有准备进入无菌室工作的人员必需首先了解细胞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规范,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9. 进入无菌室前需提交相关实验计划:包括使用细胞种类、数量;所需试剂种类,试剂是否有毒;培养液种类;实验时间等。不欢迎没有计划和计划不可行的人员进行漫无目的的测试。 10. 每一个研究人员的培养细胞;细胞培养箱内的位置;培养液;消化液;消毒物品;消毒物品摆放位置等都固定化,并作好标记。禁止交叉乱用,乱放,造成可能的污染扩大,所有研究人员未经本人许可不得使用他人的物品和位置。 11. 通用性的液体(如培养液、消化液、生理盐水、钙溶液)由管理人员统一配制,专人管理,便于进行质量控制和研究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