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鸿门宴》、《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培优教案.doc_第1页
高一语文《鸿门宴》、《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培优教案.doc_第2页
高一语文《鸿门宴》、《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培优教案.doc_第3页
高一语文《鸿门宴》、《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培优教案.doc_第4页
高一语文《鸿门宴》、《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培优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一语文鸿门宴、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培优教案网上课堂一本讲主要内容:(一)生字: 飨(xing)、姬(j)、尹(yn)、鲰(zu)、与君少长(sho zhng)、要(yo)、卮(zh)、戮(l)、郤(x)、玦(ju)、哙(kui)、瞋(chn)、帷(wi)、眦(z)、跽(j)、参乘(cn shng)、彘(zh)、啖(dn)、俎(z)、杓(sho)、癸(gu)、禊(x)、湍(tun)、觞(shng)、骋(chng)、晤(w)、趣(q)、曾(zng)、殇(shng)、飏(yng)、熹(x)、眄(min)、憩(q)、遐(xi)、岫(xi)、翳(y)、畴(chu)、棹(zho)、窈窕(yo tio)、曷(h)、遑(hung)、耔(z)、皋(go)(二)词语:实词:(1)飨:用酒食款待宾客,这里指稿劳。(2)欲王关中:王(wng)称王。(3)善:友善,交好。(4)要:同邀,邀请。(5)籍吏民:籍,登记造册。(6)戮力:合力。(7)若属:你们这些人。(8)翼蔽:掩护。(9)具告以事:具,完全,全部;以,把。(10)从百余骑:从,使动,使跟随。(11)数目项王:数(shu),多次;目,名词做动词,看,使眼色。(12)故:特意。(1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至,全到;咸集,都聚集。(14)修竹:高高的竹子。(15)激湍:流势很急的水。(16)映带:映衬,围绕。(17)相与:相处,相交接。(18)晤:(w)相遇,见面。(19)曾:(zng)乃,竟。(20)向:过去,以前。(21)期:至,及。(22)其致一也:致,情趣。(23)固知:本来,当然。(24)世殊事异:殊,不同。(25)芜:荒芜。(26)往之不谏:谏,改正,挽救。(27)追:挽救,补救。(28)熹微:光亮微明。(29)眄:(min)斜看。(30)策扶老:拄着拐杖。(31)盘桓:(hun)徘徊。(32)窈窕:深远曲折。(33)行休:行将结束。(34)委心:随心,顺从自己的心意。虚词:之:乃夜驰之沛公军。(到。动词)以示之者三(代词,指项羽)交戟之卫士(助词,的。)人之相与(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曾不知者之将至(同)向之所欲(助词,用在时间词后加强语气,不译。)恨晨光之熹微(助词,不译。)审客膝之易安(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以:具告以事(介词,把。)以之兴杯(介词,因。)以心为形役(介词,让。)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而。)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以待大王来(介词,来。)何以至此(介词,凭。)以剑舞(介词,用。)为:为击破沛公军(介词,把。)为大王为之计(wi,动词,出。)已为陈迹(动词,成为。)皆为龙虎(动词,判断词“是”。)若属皆且为所虏(介词,被。)窃为大王不取也(动词,认为。)通假字:距关(距,通拒。)毋内诸侯(内,通纳。)要项伯(要,同邀。)倍德(倍,通背。)蚤自来谢(蚤,通早。)与臣有郤(郤,通隙。)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景翳翳(景,同影。)趣舍可殊(趣,通趋。)句式特点:为击破沛公军!(省略句,“为之击)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以事具告”)孰与君少长(“就与”,用在单句中做动词谓语时,表示主语与宾语间的比较关系,可译成“比怎么样”。)今日之事何如?(宾语前置,“如何”。)取诸怀抱(取诸 ,从中取得。)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当其于所遇欣”。)所以兴杯(“所以”用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结构,译为“引发感慨的缘由”。)载欣载奔(载载,即“一边一边”。)(三)语文知识:1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人。继父职,任太史令。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面貌。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背景材料:鸿门宴:秦末起义军刘邦,项羽的队伍,在消灭强秦,失去了同盟基础后,为争夺起义的胜利果实,刘、项在鸿门会面,从而揭开了“楚汉之争”的帷幕。兰亭集序: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集会,饮酒赋诗。王羲之为游宴诗集作了一篇序,借书盛会,言死生,咏感慨。归去来兮辞:陶潜家贫,就彭泽令,乃本性直率,厌弃官场,旋即解职辞官,赋归去来。(四)阅读重点:1了解鸿门宴人物描写特点,认识文中通过人物间矛盾斗争及人物个性化语言,行动、情态等刻画人物的方法。2体会兰亭集序一文写景与抒情结合的表达效果。3了解归去来兮辞一文淡远潇洒的艺术风格。二学习指导:1鸿门宴人物塑造艺术手法。文中把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放到典型环境中去表现,特别是放到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展现。在矛盾发展发过程中,通过典型的细节和个性鲜明的对话来描写人物,没有作静止的心理描写。刘邦,野心勃勃、智勇双全,善于用人,能言善变,巧于应变。听到项羽要击破他时,惊呼“为之奈何”,一面向张良求教,一面将责任推到别人头上。又详细查问项伯与张良关系,定出拉扰项伯为己开脱的计谋。在项伯面前,低声下气,赢得同情和信任。到鸿门后,谦虚恭顺地用如簧巧舌哄骗项羽,满足其自高自大的心理,躲过杀身之祸。把一代枭雄的性格魄力再现于眼前。项羽,沽名钓誉,自矜功伐,轻敌自大。不善用人,优柔寡断的直率的赳赳武夫。听曹无伤密告则大怒,决心灭刘邦,可见寡谋轻信,鲁莽乏智;听项伯“善遇之”的建议,改变主意,轻信刘邦诺言而说出情报来源,揭示其图慕虚荣,缺乏心智。宴会上,不顾范增示意,在刘邦虚伪“仁义”幌子前,感到内疚,均揭示其性格特点。2兰亭集序一文运用情景结合手法。首段叙事、写景与抒情紧密相联,环环相扣。景物描写为抒情打下了基础,抒情是景物描写的自然发展,同时也为下文抒怀述志作了铺垫。后部分议论紧承首段展开,表达了作者对死生的看法,在悲伤与感慨中流露了对生活的热爱。3归去来兮辞表现出一种沉远潇洒的艺术风格。作者辞官只因鄙弃官场的黑暗,但文中并无只言片语涉及官场中的黑暗情形,只说“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的心情;对已往的居官求禄,也只说“不谏”和“昨非”,而不作深究;辞官场去园田,用“息交以绝游”一语带过,胸怀洒脱。其旷而真的情感,飘洒于心的文风,与作者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的态度完全一致。网上能力训练题: 二能力训练部分(一)基础性训练题:1选出读音有误的一项:A飨(xing)士卒 与臣有郤(x) 道芷阳间(jin)行 我为刀俎(z)B窈窕(yo tio) 熹(x)缴 晤(w)言 曲水流觞(shng)C修禊(q) 流憩(q) 西畴(shu) 遐(xi)观D要(yo)项伯 玉玦(ju) 戮(l)力 参乘(shng)2指出下面各句中的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 )(2)张良出,要项伯(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5)令将军与臣有郤 ( )(6)趣舍万殊 ( )3说明下表中加点词古今不同意义:例词古义今义(1)当是时(2)范增说项羽(3)沛公居山东(4)亡去不义(5)所以遣将者(6)出入与非常也(7)将军战河北(8)我为鱼肉(9)列坐其次(10)策扶老以流憩4翻译下列句子:(1)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译文:(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译文:(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译文:(4)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译文:(5)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译文:(6)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译文:(7)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译文:(8)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译文;(9)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译文:(二)提高性训练题:1判断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写出正确的解释:(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稿劳) (2)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宏幸) (3)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味) (4)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动词,穷尽) (5)景翳翳以将入(景物) (6)曷不委心任去留。(违背) 2说明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1)范增数目项王 ( )(2)臣活之 ( )(3)欲止不内 ( )(4)素善留侯张良 ( )(5)齐彭殇为妄作 ( )(6)或棹孤舟 ( )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作状语的作用:(1)常以身翼蔽沛公 ( )(2)吾得兄事之 (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4)斗折蛇行 ( )4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方为鱼肉,何辞为?”中的三个“为”都是作动词用。 ( )(2)归去来兮辞一文表现了作者仕途挫折,因怀才不遇而悲叹。( )(3)西汉文学家司马光的史记共130篇,分五类:本纪、世家、列传、表、书。鸿门宴,则选自高祖本纪。 ( )(4)兰亭集序一文中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 )5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一项( )(1)沛公军霸上 (2)常以身翼蔽沛公(3)范增数目项王 (4)籍吏民,封府库(5)吾得兄事之 (6)臣活之A(1)(3)(4)/(2)(5)/(6) B. (1)(2)(5)/(3)(4)/(6)C(2)(6)/(3)(4)(5)/(1) D. (3)(6)/(5)/(1)(2)(4)(三)研习性训练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 ) 范增数目项王 引壶觞以自酌A B. 瞋目视项王 引以为流觞曲水 临清流而赋涛C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D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与”同“则与一生彘肩”句中的“与”意思相同的是( )A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C玉斗一双,欲与亚父。,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3辨析下面的词句,写出句中所含成语:(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2)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3)如今人方为万俎,我为鱼肉,向辞为? ( )(4)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 )(5)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6)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 )(7)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 )4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问题:庚寅冬天,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小书僮)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孰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子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门栓)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1)文中有三个“束”字,对其意义,用法理解正确一项( )A都作动词,意思为捆绑。B都作名词,意思为绳子。C两个为动词,一个为名词。D两个作名词,一个作动词。(2)“其犹是也夫”中的“其”字意义是( )A那个B. 大概C. 它的道理D. 难道,岂(3)作者写“西日沉山,晚烟萦树”的用意是: _。(4)这篇短文讲明的道理,可以用一个五字的成语概括,它是:_ 二能力训练题点拨与解答:(一)基础性训练题:1C(禊应读“x”;畴应读“chu”)2(1)距通拒,内通纳 (2)要通邀 (3)倍通背 (4)蚤通早 (5)郤通隙 (6)趣通趋3(1)代词,这,此。 判断词,是 (2)劝说,劝告。 说话。 (3)崤山以东。 山东省。 (4)离开。 死去。 (5)名词性词组,的。 表因果关系连词,原因。 (6)意外变故。 程度副词,很、太。 (7)黄河以北地区。 河北省。 (8)鱼和肉(喻受欺凌、屠戳) 鱼肉。 (9)它的旁边。 表第二位的。 (10)拐杖。 扶助老人。4(1)杀人如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如恐不能用尽酷刑。 (2)特意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强盗入关和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 (3)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是菜刀砧板,我们是被宰割的鱼和肉,辞什么行呢? (4)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 (5)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人们的情趣是一样的。 (6)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 (7)我悔悟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但坚信未来的岁月中可以补追。实际上我入迷途还不算迟,已觉悟到回家为是而做官为非。 (8)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开颜;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更觉得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 (9)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二)提高性训练题:1(1) (2) 幸亏,幸而 (3) 往,取 (4) (5) 日光 (6) 顺从2(1)动词,以眼睛示意,使眼色。 (2)使动,使活。 (3)使动,使止。 (4)动词,与交好。 (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看作同样”。 (6)名词活用为动词,划船.3(1)表示行为状态。(2)表示待人态度。(3)表明运输工具 (4)表明状态4(1)(何辞为,“为”是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