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第四单元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考地理 第四单元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考地理 第四单元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考地理 第四单元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考地理 第四单元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理解教材新知 应用创新演练 把握热点考向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一 随堂基础巩固 课时跟踪训练 知识点三 1 概括法记忆自然环境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自南向北 暖 中 寒温带 东南向西北 降水递减 最大林区 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分布有冻土和沼泽 2 顺口溜记忆土地开发与治理平 肥 连片数量多 黑土开发引冲刷 土层变薄肥力差 秸秆还田保肥力 植树治坡防冲刷 3 顺口溜记忆林业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超采过伐森林减 营林伐育要保护 4 概括法记忆湿地的作用与保护两种作用 生态作用 经济作用 三种措施 停围垦 建保护区 还湿地 1 自然环境 1 范围 黑龙江 吉林 辽宁三省及东部 2 基本特征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3 地貌 呈 外侧是河流 中间是山脉和山地丘陵 内侧是平原 内蒙古自治区 半环状 4 气候 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 自南向北跨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热量分布差异较大 降水量分布差异也较大 自递减 5 植被 以寒温带针叶林和林为主 并分布有冻土和沼泽 季风 南北 东南向西北 针阔混交 2 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1 土壤肥沃 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的黑土主要分布在的东部和北部 西部 黑钙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中西部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2 土地资源丰富 有全国最大的平原 人均耕地面积为全国平均值的2倍 耕地主要集中在 辽河平原和 3 土地开发 东北平原农业开发以为主 使昔日的 北大荒 变成了 北大仓 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 对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发已进入良性循环阶段 东北平原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开垦荒地 沼泽区 调节气候 1 教材p89图4 2 3本图旨在说明东北地区的位置 范围 地形 河流等自然环境条件 为掌握东北农林基地的建设做铺垫作用 阅读本图 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 东北地区的位置 范围 提示 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分与朝鲜 俄罗斯 蒙古接壤 从图中可看出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 吉林 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 2 图中反映出东北地区怎样的地貌特征 主要的河流有哪些 提示 东北地区呈马蹄形 其西 北 东三面分别被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地环绕 中部是广阔的东北平原 形成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的基本特征 主要河流有 松花江 嫩江 乌苏里江 鸭绿江 辽河 黑龙江等 2 教材p91图4 2 5本图旨在说明东北地区宜农荒地的分布 进而说明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优势 阅读本图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 东北地区的荒地主要分布在哪里 提示 东北地区是我国宜农荒地最多的地区之一 本区可供开垦的荒地面积超过600万公顷 从图中可看出 荒地以黑龙江省为最多 其次分布在内蒙古兴安盟 呼伦贝尔盟东部等地 2 东北地区的荒地有什么优势 提示 这里的荒地有两个优势 一是土壤的自然肥力高 二是集中连片分布 荒地地势平坦 便于开垦 3 为保护陆地生态系统 对东北地区的荒地应采取什么措施 提示 禁止开垦 已开垦的荒地逐步还林 还草 还湿地 我国是人口大国 粮食供应举足轻重 东北平原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供应基地 其发展农业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 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1 关于东北地区资源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由有机质含量很高的黑土 黑钙土构成的肥沃土壤b 荒地多 但可利用的后备耕地却不多c 森林树种丰富 主要是以云杉 冷杉为代表的针叶林d 是全国最大的林区 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西侧 长白山东侧和小兴安岭山地 解析 东北地区属湿润 半湿润季风气候 大 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分布有大面积的以红松为代表的温带针阔混交林和以落叶松为代表的寒温带针叶林 是我国第一大林区 发育有较肥沃的黑土 黑钙土 地广人稀 宜农宜林荒地较多 答案 a 2 有关东北土地资源的优势 叙述正确的是 a 耕地面积大 但分布分散b 宜农荒地多 但肥力不高c 有大面积肥沃的红土地d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 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解析 东北耕地面积广大 约占全国耕地的1 5 大部分地区是有机质含量很高的黑土 黑钙土 生产力较高 是我国肥力最高的土壤之一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 宜农荒地多 耕地集中连片分布 非常适于机械化作业 答案 d 1 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1 农业结构完整 其中农业以占主导地位 农作物以小麦 玉米 为主 是我国重要的基地及最大的生产基地 2 林区 东北林区主要集中分布在 小兴安岭 三大林区 耕作业 大豆 商品粮 甜菜 大兴安岭 长白山 2 农业布局 1 特点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具有明显的特点 地域性 2 分布 1 教材p93图4 2 8 图4 2 9 图4 2 10这三幅图主要说明东北地区的农业结构 进而说明种植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在东北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阅读这三幅图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 为什么说东北三省的农业结构比较完整 提示 东北三省的农业产值中 农业占主导地位 占一半以上 其次是牧业 占32 9 左右 渔业占8 9 左右 林业约占2 3 所以 东北三省的农业结构较完整 2 东北三省农业种植面积的构成有何特点 提示 东北三省农业种植面积构成中 以粮食作物最大 其次分别为油料作物和蔬菜作物 3 东北三省的粮食产量构成有何特点 提示 粮食产量构成中 谷物占绝对优势 其次是豆类和薯类 谷物类中 玉米比重高达65 76 其次为稻谷 小麦 2 教材p93图4 2 11本图反映了东北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商品基地的主要分布状况 阅读本图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 东北商品基地县主要有哪几类 提示 东北的商品基地县主要有商品粮基地 商品糖基地 商品粮糖基地 商品粮油基地和商品粮棉基地五类 2 东北的粮食作物有哪些 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哪里 提示 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 商品粮基地分布比较广泛 在各省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三江平原 3 东北的糖料作物有哪些 主要分布在哪些省区 提示 甜菜 商品糖基地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的东部 黑龙江的西部和吉林省的西北部 4 商品粮油基地在哪里 提示 商品粮油基地主要分布于辽宁省的中南部 3 教材p94图4 2 12本图旨在通过东北地区林地的分布 说明东北地区丰富的林业资源 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 阅读本图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 本区的林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提示 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三大林区 2 本区主要有哪些树种 如何分布 提示 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山区 小兴安岭南部有一部分 长白山也有零星分布 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大 小兴安岭南部 长白山及辽东丘陵东部 经济林主要分布在辽河平原中南部及辽东半岛南部沿海 3 本区林地在全国的地位如何 提示 东北林区是我国主要的森林分布地带和重点林区 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 是全国最大林区 林木蓄积量大 木材产量高 位居全国三大林区之首 4 本区还有大量的人工林 如何分布的 有何重要生态作用 提示 除了以上山区分布的天然林以外 东北地区还有人工防护林 东北地区的西北部 即东北平原西部地区为风沙干旱区 林木稀少 风沙危害较重 防护林能起到防风固沙 保护农田的作用 这也是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一部分 东北商品粮基地特点及成因东北耕地平坦 肥沃 集中连片 尤其适合机械化作业 同时东北地区人口较少 其人均占有耕地是全国平均值的2倍左右 所以农产品的商品率较高 加之机械化生产又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的劳动生产效率 区内的地理环境差异又有利于地区专业化生产 所以东北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其特点及成因如下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地域性特点 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该说法错误 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的基本格局 体现了两种地域分异规律 自东向西 随着距海远近的变化 依次为以林为主的林农交错地带 以农为主的农林 农耕 农牧地带和牧业地带 这种分布主要是水分差异造成的 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而由于热量等条件的差异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又分为海洋渔业地带 农耕地带和农林牧交错地带 这种分布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3 关于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受自然条件地区差异的影响 东北商品粮种植范围仅在南部地区b 三江平原提供的商品粮比重在全国最大c 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玉米 棉花d 大豆 甜菜是东北最具特色的农产品 也是最主要的商品粮食作物 解析 东北地区由南向北均有商品粮的种植 只是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 种植的农作物不同 棉花 甜菜均为经济作物 答案 b 1 黑土开发 1 问题 尚未充分发挥 表土流失较为严重 土壤肥力下降 2 对策 实行 少耕深松 耕松结合 深松蓄水 的耕作制度 注意加强黑土的培肥 增施有机肥 生产潜力 2 林业的发展 1 问题 森林资源不断减少 日益下降 2 对策 以为主 合理采伐 加强的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 防止的恶化 3 湿地的保护 1 问题 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 湿地逐年减少 植物生长环境和动物的栖息环境日益恶化 2 对策 建立湿地 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 采取工程措施 已经退化的湿地 覆盖率 营林 自然保护区 生态环境 面积 保护区 恢复 1 黑土利用中的问题及措施黑土在开发前被茂密的草甸覆盖 开发后由于失去表层植被的保护 土层会出现冲刷现象 导致土层变薄 肥力下降等问题 进而会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应的治理措施主要是针对土层变薄 采取治沟 治坡 恢复植被 阻止进一步的冲刷 针对肥力下降采取培肥等措施 具体的问题及措施如下图所示 2 林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3 湿地利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湿地即沼泽该说法错误 湿地是指沼泽 湖泊 河流 河口以及海岸带的滩涂等 沼泽只是湿地的一种类型 湿地的范围要比沼泽大得多 4 关于黑土的利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建设商品粮基地 以保持黑土较高的生产力b 加强对坡面 沟壑的治理 以提高土壤肥力c 注意土壤培肥 以避免土壤冲刷d 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解析 黑土的合理利用主要在于水土保持和土壤的培肥 加强坡面 沟壑治理既可防止黑土冲刷 又可抑制黑土肥力下降 但并不能提高土壤肥力 而通过增施有机肥料来实现黑土培肥才能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故a b选项是错误的 黑土定点试验表明 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故d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 d 例 2010 四川高考 读以下两幅区域图 完成下列要求 1 图a中 河流与图b中 河流补给的差异是 河流 河流 与 河流域相比 河流域农业气候资源条件的明显优势是 2 分析图a中乙地的湿地形成原因 并指出湿地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解析 第 1 题 根据两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 图a为我国东北地区 图b为中亚地区 河流为松花江 河流为锡尔河 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由于 河地处内陆降水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