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2单元 第4节 水循环和洋流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第4节 水循环和洋流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第4节 水循环和洋流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第4节 水循环和洋流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第4节 水循环和洋流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才之路 地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湘教版 必修1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章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第二章 课时目标 导航 课堂导学 探究 基础训练 达标 能力提升 巩固 1 知道水循环的概念 主要环节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了解世界主要洋流的名称及分布 2 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影响 3 掌握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分析思路及评价方法 一 水循环 基础梳理 1 概念地球上的水循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 的移动 以及与之相伴的 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2 主要环节a d蒸发 c b e降水 g f下渗 h地下径流 植物蒸腾等 3 能量来源 及地球重力作用 空间位置 运动形态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太阳能 4 地理意义 1 维持全球水体总量 2 使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运动 并塑造地表形态 3 伴随着 转化和交换 4 使水成为洁净的可再生资源 5 人类活动的影响 平衡 能量 a 人工增雨 跨流域引水 合作探究读教材p59图2 39 大规模水循环示意 探究以下问题 1 下列人类活动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跨流域调水 人工降雨 植树造林 兴修水利工程 修梯田平整土地 2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请从水循环的角度解释其是否科学 提示 1 跨流域调水影响地表径流 人工降雨影响降水 植树造林影响下渗 地表径流 兴修水利工程影响蒸发 下渗与地表 地下径流 修梯田平整土地影响下渗 2 不科学 黄河之水注入海洋后 又通过海水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等环节循环不止 归纳提升1 水循环 1 概念 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 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2 形成 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及地球重力能 并通过吸收热量或释放热量以固 液 气三态相互转化 3 环节 是指实现水循环运动的途径 主要环节有蒸发 植物蒸腾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等 图注 水循环是在水圈 大气圈 生物圈和岩石圈四大圈层范围内进行的 海陆间水循环是发生在海洋和外流区域之间的水的连续运动过程 特别提醒 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 1 影响蒸发的因素 4 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5 影响下渗的因素 4 类型按照发生的领域 水循环分为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 如下表所示 特别提示 1 海陆间水循环对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和补充意义重大 海陆间水循环的环节最多 有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等 联系的水体也最多 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等 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2 四看法 确定水循环的类型一看联系的圈层 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涉及四个圈层 而海上内循环不涉及岩石圈 二看发生领域 海陆间循环发生的领域包括陆地和海洋 而海上内循环只发生在海洋上 陆地内循环只发生在陆地上 三看水循环的环节 海陆间水循环环节最多 其他两种水循环主要环节是蒸发和降水 海上内循环没有下渗环节 四看参与水量 海上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多 陆上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少 5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维护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再生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 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 水循环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特别提醒 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的状态 从这一角度讲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是可以永久利用的 但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 水资源是有限的 如果人类用水速度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 或者水资源受到污染 就会造成资源型缺水或水质型缺水 因此 水资源并不是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的 6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人类在对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中 采取了很多方式来满足人类社会的发展 因此对水循环产生了各种影响 如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 人工增雨及跨流域引水等 特别提醒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有的顺应自然规律 化害为利 如植树造林 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等 但有些行为是有害的 如大量开采地下水 围湖造田等 读下面 水循环示意图 完成 1 3 题 典例剖析 1 若图中数码 表示海洋水 大气水 地表水和地下水 则数码 依次表示 a 海洋水 大气水 地表水 地下水b 大气水 海洋水 地表水 地下水c 海洋水 大气水 地下水 地表水d 大气水 海洋水 地下水 地表水 2 若图中数码 表示降水 蒸发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五个环节 则数码 依次表示 a 降水 蒸发 地表径流 下渗b 蒸发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c 降水 蒸发 下渗 地表径流d 蒸发 地表径流 降水 下渗 3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中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a b c d 解析 第 1 题 水循环过程实际上就是海洋水 大气水 地表水 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解题时可采用尝试法解题 把四者填进去以后 结合水循环的环节 看其是否符合水循环的过程 第 2 题 在确定海洋水 地表水 地下水和大气水后就很容易得到答案 第 3 题 目前人类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 人工增雨 跨流域调水等方式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 但最主要的是通过改变地表径流来影响水循环 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植树造林都可以对地表径流产生影响 答案 1 b 2 d 3 b 读 水循环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丁 甲 丙 丁过程属于 循环 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是 2 水循环对乙图所示地区直接提供的资源主要有 和 资源 丙图中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3 目前 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水循环的 填字母 环节 人类可以通过 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解析 本题图像新颖 巧妙地将课本中的水循环示意图进行了简化 并添加了景观示意图 图中甲 乙 丙 丁四幅景观图分别代表了大气降水 河流上游 河流下游和海洋 a b c三字母分别表示蒸发 降水和径流输送等水循环环节 在此基础上即可得到丁 甲 丙 丁过程属于海陆间循环 乙图为河流上游地区 不仅有水资源 还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再根据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地表径流 修水库可以调节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 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善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得到第 3 题的答案 答案 1 海陆间维护全球水量平衡 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使地球各圈层及陆地 海洋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2 水水能流水沉积作用 3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二 河流的补给类型 基础梳理河流的补给水源按来源可分为 雨水补给 积雪融水补给 冰川融水补给 湖泊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等类型 其具体内容如下表和下图所示 归纳提升 特别提醒 1 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方法根据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各月份的数值以及降水的分布特点可判断河流的补给类型 若河流径流量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呈正相关 说明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若河流径流量曲线在春季较高 说明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若流量曲线起伏特别和缓 可能主要为地下水补给 若河流流量曲线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河流可能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2 河流水与湖泊水 地下水相互补给 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潜水面时 河流水补给湖泊或地下潜水 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时 湖泊水或潜水则补给河流 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 如黄河下游 长江荆江段 因其为 地上河 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3 庐山小天池有 久雨不溢 久旱不涸 的特点 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两个特点的含义 久雨不溢 说明小天池里的水有下渗 即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久旱不涸 说明有地下水补给小天池 即地下水补给地表水 2013 上海 下图为 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 据此回答 1 3 题 典例剖析 1 在下列月份中 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a 1 2月b 3 4月c 6 7月d 11 12月 2 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a 冰川 地下水b 雨水 地下水c 雨水 海洋水d 海洋水 冰川 3 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 可导致 a 丰水期a变小 枯水期b变大b 丰水期a变小 枯水期b变小c 丰水期a变大 枯水期b变小d 丰水期a变大 枯水期b变大 解析 第 1 题考查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湖泊 能够对长江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 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湖泊水 降低长江水位 枯水期洞庭湖湖水补给长江水 提高长江水位 箭头a表示长江水补给湖泊水 长江处于丰水期 夏季6 7月份长江流域降水量大 为丰水期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第 2 题 甲水体和长江水 洞庭湖水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 地下水与长江水和洞庭湖水之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 冰川水可以补给长江水 但是长江水不能补给冰川水 长江水可以补给海洋水 但是海洋水不能补给长江水 长江水和洞庭湖水经过蒸发补给雨水 雨水能补给长江水和湖泊水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第 3 题考查湖泊调节河流径流量的作用 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湖泊水 降低长江水位 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 提高长江水位 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 洞庭湖的面积增大 蓄水能力增强 则丰水期a补给增大 枯水期b补给也增大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答案 1 c 2 b 3 d 下图表示重庆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 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 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 所示的补给类型为 a 地下水补给b 雨水补给c 冰雪融水补给d 湖水补给 2 导致 补给类型春多夏少的主要因素是 a 春季增温快 冬季积雪多b 夏季气温高 蒸发旺盛c 春季多风 流域内多地形雨d 夏季受单一暖气团控制 少锋面雨 解析 第 1 题 由图中可知补给类型 随季节的变化很小 补给类型 在春夏季较多 秋季较少 冬季没有 补给类型 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可判断 是雨水补给 是积雪融水补给 是地下水补给 第 2 题 积雪融水补给量一般随气温及融雪量的大小而变化 图中 的补给最高值出现在春季的理由主要是 一方面春季的气温回升快 融雪量增加快 另一方面随融雪量的增加 高山地区积雪量在减少 答案 1 b 2 a 三 洋流 基础梳理洋流是指大洋 常年大规模地沿 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 2 主要意义 1 促进地球高低纬度地区间的 2 改变地理环境特征 表层海水 一定方向 能量交换 3 南北半球的洋流模式 副热带 25 30 副极地 中 高纬度 赤道洋流 赤道逆流 合作探究读教材p62图2 41 全球洋流分布 北半球 探究以下问题 1 描述南北半球中低纬海环流的中心位置 流动方向和两岸洋流性质 2 描述北半球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的中心位置 流动方向和两岸洋流性质 3 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不同季节的流向是怎样的 为什么 提示 1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 北半球顺时针方向流动 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 大洋东侧为寒流 大洋西侧为暖流 2 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大洋东侧为暖流 大洋西侧为寒流 3 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 海水自西南向东北流 呈顺时针 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 海水自东北向西南流 呈逆时针 归纳提升1 洋流的概念 分类及分布规律 1 概念洋流又叫海流 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 2 分类 根据洋流同其流经海域水温差异划分为暖流 寒流 其中暖流比流经海域的水温高 寒流比流经海域的水温低 特别提醒 1 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 寒流的水温也不一定比暖流低 比较两条洋流的水温高低 必须在同一纬度条件下才能比较 同一纬度的海区 暖流水温高 寒流水温低 不同纬度的海区 寒 暖流的水温不能比较高低 2 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不一定是暖流 如索马里寒流 夏季 由于吹离岸风 受上升补偿流影响 深层水温低于表层水温 虽然从低纬流向高纬 但仍是寒流 3 寒 暖流及洋流流向的判断 根据等温线的弯曲判断洋流的流向 等温线的凸向 即为洋流的流向 如图中箭头代表的是洋流的流向 它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一致 对于等温线图中洋流的判断 可以借鉴 凸高为寒 凸低为暖 的规律 即等温线向温度高的区域凸出的海域为寒流 如图中的b区域 等温线向水温低的区域凸出的海域为暖流 如图中的a区域 纬度判断法 海水表面温度的分布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所以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即为暖流 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洋流即为寒流 如图 c为暖流 d为寒流 3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图注 受近地面风带 地转偏向力及海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洋流的分布 流向及性质呈现出较明显的规律 因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广 海陆相间分布 因此北半球的低纬和高纬海域都形成了朝某一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 而南半球因海洋面积较大 只有在低纬海区形成了逆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 在高纬海区则为环绕地球一周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 特别提醒 1 世界洋流的分布洋流分布受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很大 因此我们在理解和掌握洋流模式图时 要熟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与洋流分布之间的联系 如赤道暖流与信风带 西风漂流与西风带的对应关系 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 在考虑海陆分布 季风环流等因素影响的基础上 最终归纳出洋流的分布图 2 北印度洋海区冬 夏环流系统的区别在北印度洋海区 由于受季风影响 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在冬 夏两个季节 该海区的环流系统不仅流向不同 而且组成环流系统的洋流也不同 冬季盛行东北风 季风洋流向西流 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 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见图甲 夏季 季风洋流向东流 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 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 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 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 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 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见图乙 2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作为物质输送和能量交换的动力之一 对全球地理环境有较大影响 主要体现在对沿岸气候 海洋生物 海洋航行和海洋污染等方面 如下表所示 特别提醒 由果及因法分析渔场形成条件渔场即渔业资源丰富 鱼类汇集 渔业活动频繁的场所 据此可由果及因推理出渔场的形成条件 具体见下图所示 2013 江苏 左图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 右图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 图中a b c为等温线 a b c 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读图回答 1 2 题 典例剖析 1 左图甲处的洋流与右图中 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 b c d 2 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a 加快途经海域海轮航速b 形成著名的渔场c 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d 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解析 第 1 题 首先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南半球 因此从气温分布规律上来说 北高南低 又材料中所给图中a b c为等温线且a b c 所以由北向南为a b c 排除 和 又因为马达加斯加岛位于中低纬大洋西岸 所以该处为暖流 故选择 第 2 题 该处为暖流 暖流可以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选择c项 a选项 顺风顺水才能使航速加快 逆风逆水反而会使航速减慢 b选项 寒暖流交汇处或者上升补偿流处易形成渔场 该处不符 故排除 d选项 洋流应该是扩大海洋污染的范围 答案 1 d 2 c 读 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 完成第 1 2 题 1 关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b 呈顺时针方向流动c 大陆东岸为寒流d 大洋西岸为寒流 2 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说法正确的是 a 洋流 对欧洲西部气候降温减湿作用明显b 洋流 对南美洲西岸气候增温增湿作用明显c 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d 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海域 解析 第 1 题 属于识记题 第 2 题 洋流 是北大西洋暖流 对欧洲西部气候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洋流 是秘鲁寒流 对南美洲西岸气候减温减湿作用明显 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可以被北大西洋暖流带到欧洲西岸海域 答案 1 a 2 c 一 单项选择题读 水循环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1 2题 1 该示意图中四个箭头共同表示的水循环是 a 海上内循环b 陆地内循环c 海陆间循环d 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循环2 下列对图中的分析 错误的是 a 环节直接为陆地降水输送大量水汽b 环节对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有重要意义c 环节水量受地表植被条件影响很大d 环节与地形起伏无关 解析 第1题 该水循环连接了海洋和陆地 为海陆间循环 第2题 受地形影响 造成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答案 1 c2 d 下图分别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 图a 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 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 图b 读图完成3 4题 3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 地b 地c 地d 地4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 主要是因为甲 乙水文站之间 a 河道淤积b 河谷变宽c 湖泊分流d 湖水补给量减小 解析 本组题考查河流流量变化曲线图的判读和湖泊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