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d.doc_第1页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d.doc_第2页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d.doc_第3页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d.doc_第4页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d.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技术报告 沈阳市环境保护局 二 一 年十二月 目目 录录 1 1 总论总论 1 1 1 1 项目背景 1 1 2 目的和意义 2 1 3 指导思想与原则 3 1 3 1 实事求是的原则 3 1 3 2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原则 3 1 3 3 科学性 前瞻性 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3 1 3 4 水质达标原则 3 1 3 5 环境 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原则 4 1 3 6 公众参与的原则 4 1 4 划分范围 4 2 2 划分依据划分依据 6 6 2 1 相关法律法规 6 2 2 主要技术标准 规范 6 2 3 已经批准实施的相关规划 6 3 3 饮用水保护区区域 流域背景情况饮用水保护区区域 流域背景情况 7 7 3 1 自然概况 7 3 1 1 地理位置 7 3 1 2 地形地貌 7 3 1 3 气候特征 8 3 1 4 水文特征 8 3 2 社会经济概况 10 3 2 1 行政区划 10 3 2 2 人口及发展趋势 10 3 2 3 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 11 3 3 水资源概况 13 3 3 1 地表水系概况 13 3 3 2 水资源及分布概况 19 3 3 3 供水及用水概况 20 4 4 饮用水水源地概况饮用水水源地概况 2222 4 1 饮用水源地基本情况 22 4 1 1 大伙房水源地 22 4 1 2 李官水源地 22 4 1 3 于洪水源地 23 4 1 4 工人村水源地 23 4 1 5 丁香水源地 23 4 1 6 翟家水源地 24 4 1 7 北陵水源地 24 4 1 8 河南水源地 24 4 1 9 百鸟水源地 24 4 1 10 淞江水源地 25 4 1 11 中医水源地 25 4 1 12 龙江水源地 25 4 1 13 芳士水源地 26 4 1 14 中山水源地 26 4 1 15 河北水源地 26 4 1 16 太原水源地 27 4 1 17 久合里水源地 27 4 1 18 南塔水源地 27 4 1 19 万泉水源地 27 4 1 20 二 一水源地 28 4 1 21 东工水源地 28 4 1 22 三好水源地 28 4 1 23 李巴彦水源地 29 4 1 24 砂山水源地 29 4 1 25 竞赛水源地 29 4 1 26 苏西水源地 30 4 1 27 黄家水源地 30 4 1 28 尹家水源地 30 4 1 29 石佛寺水源地 30 4 1 30 张士经济技术开发区胜科水务一分厂水源地 31 4 1 31 张士经济技术开发区胜科水务二分厂水源地 31 4 1 32 张士经济技术开发区胜科水务三分厂水源地 32 4 1 33 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净水厂水源地 32 4 1 34 浑南新区沈阳浑南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水源地 32 4 1 35 新民市柳河水源地 32 4 1 36 辽中县西水厂水源地 33 4 1 37 辽中县新立屯水源地 33 4 1 38 康平县八家子水源地 33 4 1 39 康平县潘家岗子水源地 34 4 1 40 法库县南水源水源地 34 4 1 41 法库县东水源水源地 34 4 2 水源地水质状况及评价 35 4 2 1 监测项目 35 4 2 2 监测点位 35 4 2 3 监测方法及评价标准 35 4 2 4 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评价 36 4 3 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现状及管理状况 38 4 3 1 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现状 38 4 3 2 水源地保护区管理状况 39 5 5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方法及结果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方法及结果 4141 5 1 保护区划分的技术原则 41 5 2 保护区划分方法 41 5 3 保护区划分结果 43 5 3 1 保护区范围的确定 43 5 3 2 参数的确定 44 5 4 保护区划分的具体结果 44 5 4 1 大伙房水源地 44 5 4 2 李官水源地 44 5 4 3 于洪水源地 46 5 4 4 丁香水源地 48 5 4 5 工人村水源地 49 5 4 6 翟家水源地 50 5 4 7 北陵水源地 52 5 4 8 河南水源地 54 5 4 9 百鸟水源地 55 5 4 10 淞江水源地 56 5 4 11 中医水源地 57 5 4 12 龙江水源地 59 5 4 13 芳士水源地 60 5 4 14 中山水源地 62 5 4 15 河北水源地 63 5 4 16 太原水源地 64 5 4 17 久合里水源地 65 5 4 18 南塔水源地 67 5 4 19 万泉水源地 68 5 4 20 二 一水源地 69 5 4 21 东工水源地 71 5 4 22 三好水源地 72 5 4 23 李巴彦水源地 74 5 4 24 砂山水源地 75 5 4 25 竞赛水源地 77 5 4 26 苏西水源地 78 5 4 27 黄家水源地 80 5 4 28 尹家水源地 82 5 4 29 石佛水源地 84 5 4 30 沈阳胜科饮用水有限公司的一分厂水源地 87 5 4 31 沈阳胜科饮用水有限公司的二分厂水源地 88 5 4 32 沈阳胜科饮用水有限公司的三分厂水源地 90 5 4 33 沈阳浑南供水有限责任公司产业区水源地 91 5 4 34 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净水厂水源地 92 5 4 35 辽中县新立屯水源地 93 5 4 36 辽中县西水厂水源地 95 5 4 37 新民市柳河水源地 96 5 4 38 康平县八家子水源地 97 5 4 39 康平县潘家岗子水源地 98 5 4 40 法库县东水源地 99 5 4 41 法库县南水源地 101 6 6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状况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状况 102102 7 7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监督与管理措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监督与管理措施 103103 7 1 采取措施 逐渐消除地质性超标和超标水源井 104 7 2 加速我市的东水西调 大伙房引水工程 105 7 1 1 工程简介 105 7 1 2 工程进程 106 7 3 加强水源井环境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及保护区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措施 106 7 3 1 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目标 107 7 3 2 具体措施 107 7 3 3 实施保障 115 附表 1 沈阳市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结果表 116 附表 2 沈阳市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结果表 117 附表 3 沈阳市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环境状况 137 附表 4 沈阳市饮用水水源井坐标 158 1 总论 1 1 项目背景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饮水安 全状况堪忧 饮用水作为一类用途最为重要的水资源 目前在水质 水量及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老百姓饮用水安全已受到严 重威胁 据 2003 年 中国地质环境公报 我国 31 个省 自治区 直 辖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饮用水水质有关的地方病 据卫生部门的 调查统计 在我国有 65 4 的人口饮用不合标准的水 1989 年国家 环保局组织对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情况进 行调查 结果发现有 48 的地表水源 20 的地下水源达不到标准 而根据 1996 调查报告 这一数字已分别上升至 83 31 和 27 71 可见 我国由于水源地污染而引起的社会问题相当突出 饮用水水源 保护问题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与此同时 受地域 经济 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的影响 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在立法 执法水 平和管理手段上差别很大 缺乏统一的保护规划和管理 因此 制定 科学合理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保障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 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党中央 国务院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在 2005 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 要求 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 源 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 国务院印发了 关于落实科学 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国发 2005 39 号 明确提出 以饮水 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 加强水污染防治 要科学划定和调整饮 用水水源保护区 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 建设好城市备用水源 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 严 防养殖业污染水源 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强化 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的要求 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和水 源地可持续开发利用 辽宁省政府将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工作作 为省政府十大惠民工程之一 该工作旨在进一步掌握饮用水水源地 环境状况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和管理能力建设 建立完善水 源地保护相关技术方法 法律法规 解决目前危害饮用水安全的重大 问题 切实推动我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 并为后续饮 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各项工作奠定基础 1 2 目的和意义 沈阳市水源保护区划分是将全市饮用水水源 地下水水源地 取 水井 进行分类 按照水源的水质保护标准 地理位置 环境功能定 位 水源井井深 取水量 水力影响半径等一系列因素 划分水源的 红线区 一级保护区 黄线区 二级保护区 和缓冲区 确定保护区的 控制保护范围及保护级别 确定每一保护范围的保护措施 明确各级 保护区的地理界线 设立警示牌 使全市集中式饮用水地下水源的环 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通过分级划分沈阳市水源保护区和制定各级保护区的控制管理 规定 将对全市集中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起到巨大的推动和技术规范 作用 并为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 保证饮用水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3 指导思想与原则 1 3 1 实事求是的原则 基础情况调查过程中 求真务实 国内外比较分析 保护区划分 方案制定 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研究制定 防护政策制定中 均应实 事求是 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 1 3 2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原则 规划中切实体现以防为主的思想 预防和治理相结合 1 3 3 科学性 前瞻性 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坚持科学性的基础上 划分方法应体现前瞻性 可操作性 以 保证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的的可操作性 1 3 4 水质达标原则 划定的水源保护区范围 必须保证防止水源附近地区对水源的 直接污染 确保饮用水源水质达到规定标准 1 3 5 环境 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原则 沈阳市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和保护应纳入当地经济 社会和环境 保护规划 并贯彻预防为主的超前保护原则 1 3 6 公众参与的原则 饮用水安全关乎全社会千千万万民众的身体健康 饮用水水源 地的保护工作也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 1 4 划分范围 沈阳市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的范围是沈阳市负责供应建成区的所 有饮用水水源地 浑南和张士两个开发区的饮用水源地以及辽中 康 平 法库 新民 4 县 市 政府所在地的饮用水源地 具体包括 1 沈阳市负责供应建成区的饮用水源地 共有 28 个水源地 具 体包括大伙房跨界水源地和李官 于洪 工人村 丁香 翟家 北陵 河南 百鸟 淞江 中医 龙江 芳士 中山 河北 太原 久合里 南 塔 万泉 二 一 东工 三好 李巴彦 砂山 竞赛 苏西 黄家 尹家 石佛寺一期 二期等 2 浑南和张士两个开发区的饮用水源地 共有 5 个水源地 具 体包括浑南新区的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净水厂饮用水源地和浑 南供水有限责任公司饮用水源地 张士开发区的沈阳胜科饮用水有 限公司一 二和三水厂 3 辽中 康平 法库 新民 4 县 市 政府所在地的饮用水源地 共有 7 个水源地 具体包括 法库县的东水源地和南水源地 康平县 的八家子饮用水地下水源地和康平县潘家岗子饮用水地下水源地 辽中县的辽中县 西水厂 和新立屯饮用水源地 新民市的柳河水源 地 4 大伙房水源地是沈阳市的跨界水源 通过管道将大伙房水库 水引入沈阳 该水源地的保护区不在本次划分范围内 2 划分依据 2 1 相关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 2 主要技术标准 规范 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HJ T338 2007 2 国家环保局 卫生部 建设部 水利部 地矿部实施 饮用水水源 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T14848 93 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 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 85 6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CJ3020 93 7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 85 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 9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 1995 2 3 已经批准实施的相关规划 1 沈阳市水源保护区管理规定 沈阳市人民政府令 第 12 号 3 饮用水保护区区域 流域背景情况 3 1 自然概况 3 1 1 地理位置 沈阳市地处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 辽宁省的中部 东与抚顺市相 邻 南与本溪市 辽阳市相连 西与阜新市 锦州市相依 北与铁岭市 内蒙古自治区接壤 沈阳市处于东经 122 25 9 123 48 24 和北纬 41 11 51 43 2 13 之间 东西宽 115 公里 南北长 205 公里 国土 总面积 1 298 万平方公里 沈阳市具体地理位置见沈阳市位置图 图图 3 1 沈阳市位置图沈阳市位置图 3 1 2 地形地貌 沈阳市地处长白山余脉与辽河冲积平原过渡地带 以平原为主 平均海拔 50 米左右 最高海拔高度为 447 2 米 在法库县境内 最低 海拔高度为 5 3 米 在辽中县境内 沈阳地区地势东高西低不利于冬 季污染物的扩散 东部主要为低山丘陵地区 属辽东丘陵的延伸部分 西部是辽河 浑河冲积平原 冲积平原地貌是沈阳市主体地貌 面积 占全市土地面积的 49 8 沈阳市地貌类型分布情况见沈阳市地貌 类型表 表表 3 1 沈阳市地貌类型表沈阳市地貌类型表 单位 平方公里单位 平方公里 构造剥蚀 低山丘陵 山前倾斜平原冲积平原其它 地貌 类型 面积 百分比 面积 百分比 面积 百分比 面积 百分比 指标1584 3512 24830 3337 26466 2049 8100 000 8 3 1 3 气候特征 沈阳市气候属北温带受季风影响的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全年气 温 降水分布由南向东北和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 全年四季分明 冬季漫长 春季回暖快 日照充足 夏季热而多雨 空气湿润 秋季短 促 天高云淡 凉爽宜人 近年来由于世界性气候的变化 沈阳市的 平均气温亦有上升 3 1 4 水文特征 1 地表水 沈阳市地处辽河流域 境内有浑河 辽河两大水系及太子河的一 条支流河 北沙河 市区内有北运河 南运河 卫工河构成的环城 水系 其中浑河流经市区 且接纳城市污水 在沈阳市水环境中占有 重要地位 浑河主要有 5 条支流 为蒲河 细河 满堂河 杨官河 白 塔堡河 辽河属过境河流 在沈阳境内基本无污水汇入 只有流经新 民市时汇入少量城镇污水 辽河主要有 15 条支流 为八家子河 王河 拉马河 秀水河 养息牧河 长河 左小河 柳河 绕阳河 东马莲河 西马莲河 李家河 蚂螂河 南小陵河 公河 这些河流总体特点为汛 期流量大 水位高 夹砂量大 枯水期流量小 部分支流河有季节性 断流 全市现有水库 54 座 总库容 58152 44 万立方米 其中中型水库 11 座 库容 50480 万立方米 小 型水库 16 座 库容 6912 04 万 立方米 小 型水库 27 座 库容 760 4 万立方米 全市水库多数集 调洪灌溉 水产养殖为一体 部分开发为旅游和为工业 民用供水 2 地下水 全市东部低山区为裂隙水和喀斯特裂隙水 平原区主要为第四 纪冲积洪积层之孔隙潜水 地下水分布有三种区型 一是平原地区 属河流冲积扇 补给充足 属富水区 二是柳河 蒲河两岸和蒲河附 近的山前平原 为弱水区 三是东部低山区 因属吉林省哈达岭延伸 山地 山前平原地下水贫乏 为贫水区 沈阳多数地区水质较好 化 学类型为 HCO3 Ca Mg 型 矿化度在 0 5 克 升以内 3 2 社会经济概况 3 2 1 行政区划 沈阳市是辽宁省的省会 是东北地区的经济 文化 交通和商贸 中心 中国的工业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 在总人口 693 9 万人中 市 区人口 492 3 万人 占市域总人口 70 94 国内生产总值 1900 7 亿 元 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 9923 公顷 下设和平区 沈河区 大东区 皇姑区 铁西新区 苏家屯区 东陵区 沈北新区 于洪区 9 个市区和 新民市 辽中县 康平县 法库县 4 个县 市 及沈阳棋盘山国际风景 旅游开发区 区县下设街道办事处 124 个 乡政府 57 个 镇政府 64 个 沈阳市行政区划情况见沈阳市行政区划图 图图 3 2 沈阳市行政区划图沈阳市行政区划图 3 2 2 人口及发展趋势 1 人口总量 2006 年 沈阳市人口为 720 4 万人 包括外来人口 沈阳市户 籍人口 689 3 万人 沈阳市外来人口 31 1 万人 沈阳市总户数为 222 8 万户 沈阳市平均每户人口规模 3 23 人 2 人口发展趋势 到 2010 年 全市总人口控制在 1003 8 万人以内 其中 户籍人 口 799 3 万人 流动人口 204 5 万人 五年间 户籍人口增加 100 3 万 人 流动人口增加 134 5 万人 3 2 3 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 十五 前 沈阳市产业结构中传统工业企业比重过大 存在着高 投入 高消耗 高污染 低效益的问题 产业结构极不合理 不仅造成 严重的环境污染 经济效益也日益低下 沈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 低潮 为实现沈阳市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十五 期 间沈阳市进一步明确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 即坚持工业立市 改造传统产业 发展新兴产业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十五 期间 沈阳市从实际出发 彻底改变了过去全面开花 门 类混杂 大而全的发展模式 采取了有退有进 重点发展的产业结构 调整策略 同时 坚持用高新技术及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目 前沈阳市已告别了冶炼 造纸等传统高污染行业 逐步形成了以汽车 及零部件 装备制造业 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结构 首先调整支柱产业 做强优势产业 保持工业迅猛发展 沈阳市 将 三大支柱 八大优势产业 作为工业结构的调整方向 做强做大 产业规模 基本形成新的优势产业集群 即做强做大汽车 装备制造 电子信息支柱产业和飞机制造 化工 冶金及有色金属 食品饮料 纺织服装 医疗器械及制药 家用电器和林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 退 出了有色冶炼 草浆造纸 金属压延加工等高消耗 低产出 重污染 行业 城区已全部退出钢铁 有色冶炼 建材 造纸四大重污染行业 关停 搬迁装备落后 污染严重 耗能高 效益低的企业 600 多家 其次是旧有工业改造升级 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 沈阳老工业 基地通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 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和推广先进适用技 术 增强产业的技术升级能力 大力推进清洁生产 走出了一条技术 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近年来 全市 共投入技术改造资金 500 多亿元 合并 重组和改造企业 300 多家 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千余套 传统产业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三是利用高新技术 打造 绿色工业 重点围绕农业 工业和高 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性技术 开展应用研究和创新研究 攻克制 约发展的核心技术 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储备 在信息 自动化 生物及制药 新材料 节能与环保等技术领域 形成一批由 高新技术支撑 起示范作用的先导产业群 1997 年沈阳市的高新技 术产值是 214 7 亿元 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18 7 以后逐年 大幅增长 2001 年达到 520 亿元 2005 年高新技术产值已达到 1100 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沈阳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十五 期间 沈阳市国民经济保持了适度增长 五年间国内生产 总值年均值达 1676 1 亿元 比 九五 期间增长 737 9 亿元 第一产业 生产总值年均值 95 4 亿元 比 九五 期间增长 30 1 亿元 第二产业 生产总值年均值 801 3 亿元 比 九五 期间增长 390 2 亿元 第三产 业生产总值年均值 779 4 亿元 比 九五 期间增长 317 6 亿元 十五 期间第一 三产业比例较 九五 期间下降 1 3 个百分点 2 7 个百分点 而第二产业增加 4 0 个百分点 3 3 水资源概况 3 3 1 地表水系概况 1 地表河流 沈阳市地处辽河流域 境内有浑河 辽河两大水系及太子河的一 条支流河北沙河 市区内有北运河 南运河 卫工河构成的环城水系 辽河在我市康平县三门郭家入境 在法库县杨家塘房出境入铁 岭市 然后在我市新城子区鲁家窝堡重新入境 再流经新民市 最后 在我市辽中县插拉村出境 境内河长约 270 公里 八家子河源于康平李孤店 经胜利乡 北三家子 两家子乡 郝 官乡至老山头入辽河 境内河长 45 6 公里 流域面积 511 22 平方公 里 东马莲河源于内蒙古科左后旗公河来乡 东南流至康平县小城 子乡入境 再东南流经胜利乡汇入卧龙湖水库 境内河长 17 2 公里 流域面积 779 41 平方公里 西马莲河发源于内蒙古科左后旗散都水库上游哈拉勿苏草地 经张强镇入卧龙湖水库 境内河长 23 6 公里 流域面积 716 1 平方公 里 南小陵河源于方家屯 在西关乡入秀水河 境内河长 23 公里 流域面积 69 5 平方公里 现已干涸 公河发源于境内山东屯乡三门郭家 流经山东屯 北四家子 两 家子 郝官屯等四个乡 至何家屯入辽河 河长 41 4 公里 流域面积 178 98 平方公里 公河是季节性河流 非丰水期基本断流 蚂螂河为季节性河流 源于内蒙古西北吐沙地 由海洲乡葛家炉 村入境 到山东屯乡辽阳窝堡入西辽河 河长 17 2 公里 流域面积 74 9 平方公里 蚂螂河现已基本断流 李家河发源于西关乡姜家沟 经李家窝堡入法库县境东流在北 折 于东关乡赵增窝堡东南再入县境 后于郝官乡于八家子河汇合后 入辽河 境内河长 35 9 公里 流域面积 256 48 平方公里 李家河现 已基本断流 秀水河源于内蒙古新民市 在张家窑水库入沈阳境内 于新民公 主屯镇北岗村汇入辽河 全长 131 7 公里 秀水河属于季节性河流 一年中仅丰水期两 三个月有水 其他月份都处于干涸状态 拉马河发源于法库县四家子蒙古族自治乡八虎山东麓 河长 25 1 公里 流经五个乡镇 于依牛卜乡东拉马村出境 流域面积 929 05 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径流量 8429 万立方米 王河发源于法库县慈恩寺乡榛柴岗子村 在境内流经两个乡镇 河长 4 48 公里 流域面积 363 26 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径流量 5413 万 立方米 左小河源于新城子乡新南村东南田间一带 河长 24 公里 流经 五五 张家堡 三台子 八间房 拉塔湖后汇入辽河 流域面积 118 4 平方公里 占全区总面积的 13 9 河槽平均宽 30 150 米左右 河道 平均比降为 1 900 为半地下河 长河源于马刚乡邱家沟村山谷一带 于高坎村西北汇入辽河 全 长 32 公里 流域面积 112 5 平方公里 该河上 中游均为地下河 槽 深而稳定 穿越长大铁路后 始为半地下河 两岸均筑有防洪堤防 河槽平均宽 50 150 米左右 河道平均比降为 1 1000 26 1000 之间 河床多为黄 黑土 比较稳定 养息牧河发源于彰武 汇集了彰武城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在 于家窝堡乡彰武台门村流入新民 在巨流河北山村汇入辽河 养息牧 河属于季节性河流 一年中仅丰水期三 四个月有水 其他月份都处 于干涸状态 柳河发源于内蒙科尔泌砂地 从于家乡北边村进入沈阳新民 在 镇郊乡王家窝堡村汇入辽河 在新民境内全长 50 余公里 柳河属于 季节性河流 一年中仅丰水期三 四个月有水 其他月份都处于干涸 状态 绕阳河发源于内蒙库伦旗境内 在姚堡乡大路村流入新民 在新 民境内 57 公里 绕阳河属于季节性河流 一年中仅丰水期三 四个 月有水 其他月份都处于干涸状态 浑河在我市东陵区晓仁镜村入境 经市区南部后 沿苏家屯区和 于洪区边界 辽中县和灯塔县边界 辽中县和辽阳市边界流入辽中 最后在辽中上顶子村出境 沈阳市境内有 5 条支流河 浑河在我市境 内河长 172 6 公里 蒲河是浑河最大的一条支流河 发源于铁岭市横道河子想儿山 从新城子区望滨乡石砬子村入境 入棋盘山水库之前也叫望滨河 出 棋盘山水库后经新城子区 于洪区入团结水库 出团结水库后在辽中 县黑鱼沟入浑河 该河全长 205 公里 境内河段长 157 5 公里 满堂河发源于东陵区满堂乡上木匠村 流经满堂乡 英达乡 马 官桥街道 于东陵乡汇入浑北灌渠 全长 15 7 公里 每年春 夏 秋 季节与新开河 从浑河丰乐闸引水 一起流入南运河和北运河 满足 城市景观用水和北运河下游农灌需要 该河流量较小 主要靠雨水补 给 枯水期经常断流 丰水期流量在 0 5 立方米 秒左右 杨官河发源于东陵区深井子乡大台村 流经深井子 汪家 五三 乡 在五三乡杨官屯入浑河 河流全长 15 7 公里 河流流量较小 主 要靠雨水补给 丰水期流量一般为 0 5 立方米 s 左右 杨官河河宽最 窄处还不到 0 5 米 白塔堡河发源于东陵区李相乡老塘峪村 流经李相 古城子 五 三 白塔镇和浑河站乡 在东陵区浑河站乡曹仲屯西北入浑河 主河 道长 51 3 公里 在东陵区张沙布村有沈抚污水灌渠的张沙布渡槽与 之交汇 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2790 万立方米 细河原发源于沈阳市区南郊汪家河子一带 系浑河河套 河水主 要来源于浑河 水质很好 水生生物较多 因此又名仙女河 1957 年 卫工 肇工明渠与细河接通 沈阳市西部污水进入河道 改变了细河 原来的面貌 整个河流的生态环境日益遭到严重破坏 细河现为浑河 北岸一条排水河道 起源于沈山铁路揽军屯站西 沈山联络线 其上 接铁西区卫工明渠 主要接纳卫工明渠 肇工暗渠 重工暗渠 张士 明渠等排放的废水 细河河道全长 78 2 公里 在于洪区总流经长度 为 34 2 公里 其中杨士乡 8 9 公里 大潘镇 11 0 公里 彰驿站镇 14 3 公里 河宽约 15 18 米 水深 0 5 1 5 米 流量 1 6 米 秒 河床坡降 0 26 河道弯曲系数 1 81 细河蜿蜒曲折流经于洪区的杨士乡 大 潘镇 彰驿站镇 铁西新区的翟家镇 辽中县的宽场 土台子等乡镇 在辽中县黄腊坨子流入浑河 北沙河为太子河水系 是沈阳市苏家屯区主体河流 该河发源于 抚顺班猫岭 在苏家屯区河段全长 47 公里 区内流域面积 421 平方 公里 北运河又名新开河 始于大二环新立堡立交桥 流经大东 皇姑 于洪区 止于大二环大芳士屯分水闸 全长 27 8 公里 水面面积 58 2 公顷 沿途有昭陵静湖 位于北陵公园内 蓄水量约为 54 万立方米 受自然和人为控制的影响 平均流量 20 立方米 秒 南运河始于大东区东塔桥 流经大东 沈河 和平区 止于龙王 庙排污口 全长 14 5 公里 水面面积 31 5 公顷 沿途有 4 个公园湖 动物园湖蓄水量 7 8 公顷 万柳塘公园湖蓄水量 15 公顷 青年公园 湖蓄水量 15 公顷 南湖公园湖蓄水量 12 5 公顷 卫工河原名卫工明渠 始于于洪引水闸 流经于洪 皇姑 铁西 区 在沈辽路与大二环之间与肇工明渠 卫工暗渠汇合进入细河 全 长 8 7 千米 水面面积 14 4 公顷 沈阳市地表河流分布情况见沈阳市 地表河流分布图 2 水库 全市现有水库 54 座 总库容 58152 44 万立方米 其中中型水库 11 座 库容 50480 万立方米 小 型水库 16 座 库容 6912 04 万 立方米 小 型水库 27 座 库容 760 4 万立方米 全市水库多数集 调洪灌溉 水产养殖为一体 部分开发为旅游和为工业 民用供水 图图 3 3 沈阳市地表河流分布图沈阳市地表河流分布图 3 3 2 水资源及分布概况 沈阳市水资源匮乏 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 354 立方米 年 是 全省的三分之一 全国的八分之一 沈阳市 2007 年水资源总量为 21 85 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 6 54 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 22 53 亿立方米 具体情况如下 沈阳市地表水资源量 6 54 亿立方米 折合年径流深为 50 4 毫米 比多年平均值减少 40 6 比 2006 年减少 10 5 沈阳市 11 座中型 水库 六月末蓄水总量 1 29 亿立方米 比上年同期少蓄水 0 55 亿立 方米 十二月末蓄水总量 1 27 亿立方米 比上年同期少蓄水量 0 38 亿立方米 蓄水量占总库容的 25 6 沈阳市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 22 53 亿立方米 由于 2007 年 产水系数比上一年有所减少 地下水资源量也相应减少 全市地下水 资源量为 19 97 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减少 11 4 比 上年增加 15 2 3 3 3 供水及用水概况 1 供水概况 2007 年沈阳市供水总量 29 21 亿立方米 其中 地表水供水量 7 2 亿 立方米 占供水总量的 24 7 地下水供水量 21 47 亿立方米 占供水总量 的 73 5 污水回用供水量 0 53 亿立方米 占供水总量的 1 8 全市供水 总量比 06 年增加 1 97 亿立方米 沈阳市供水情况见沈阳市供水情况分布 图 图图 3 4 2007 年沈阳市供水情况分布图年沈阳市供水情况分布图 地下水供水量 73 50 污水回用供水量 1 8 地表水供水量 24 70 地表水供水量 地下水供水量 污水回用供水量 2 用水概况 2007 年沈阳市用水总量 29 21 亿立方米 其中 农田灌溉用水量 18 63 亿立方米 占用水总量的 63 8 工业用水量 2 86 亿立方米 占 用水总量的 9 8 居民生活用水量 3 20 亿立方米 占用水总量的 11 0 城镇公共用水量 1 71 亿立方米 占用水总量的 5 8 林牧渔 业用水量 1 10 亿立方米 占用水总量的 3 8 生态环境用水量 1 71 亿立方米 占用水总量的 5 8 全市用水总量比 06 年增加 1 97 亿立 方米 沈阳市用水情况见沈阳市用水情况分布图 农田灌溉用水量 63 80 工业用水量 9 80 城镇公共用水量 5 80 居民生活用水量 11 生态环境用水量 5 80 林牧渔业用水量 3 80 农田灌溉用水量 工业用水量 居民生活用水量 城镇公共用水量 林牧渔业用水量 生态环境用水量 图图 3 53 5 20072007 年沈阳市用水情况分布图年沈阳市用水情况分布图 4 饮用水水源地概况 4 1 饮用水源地基本情况 沈阳市共有县 市 以上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41 个 除大伙房水 源地外 全部为地下水源地 4 1 1 大伙房水源地 大伙房水库位于抚顺境内 是我市唯一的一处地表水源 属于跨 界水源 该水库位于辽河支流浑河中上游 抚顺市境内 距抚顺市 18km 距沈阳市 68km 控制流域面积 5437 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流量 52 3 秒立米 设计洪水流量 15600 秒立米 总库容 21 81 亿立米 设计 灌溉面积 129 万亩 装机容量 3 2 万千瓦 是一座防洪 供水 灌溉 发电 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 大伙房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 划中的第一个大型水库 是当时全国第二大水库 现已成为沈阳 抚 顺两大城市居民饮用水的重要水源地 经由地下输水管道至沈阳市 取水点位位于东陵区八水厂 供水总量约 35 83 万立方米 日 占全市 供水总量的近三分之一 4 1 2 李官水源地 李官水源地位于于洪区 隶属于沈阳市自来水总公司一水厂 建 成于 1958 年 现有水源井 60 眼 采水方式为深层地下水 设计采水 量 20 万立方米 日 实际取水量 12 31 万立方米 日 供水量 8 4 万立 方米 日 供水人口 13 万人 主要为于洪区和铁西区的生产和生活用 水 净水处理工艺为液氯消毒 采用管网输水 输水长度 13097 9 米 4 1 3 于洪水源地 于洪水源地位于于洪区 隶属于沈阳市自来水总公司一水厂 建 成于 1954 年 现有水源井 13 眼 采水方式为深层地下水 设计采水 量 5 万立方米 日 实际取水量 4 1 万立方米 日 供水量 2 4 万立方米 日 供水人口 5 万人 主要为于洪区和铁西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净 水处理工艺为液氯消毒 采用管网输水 输水长度 4866 7 米 4 1 4 工人村水源地 工人村水源地位于于洪区 隶属于沈阳市自来水总公司一水厂 建成于 1953 年 现有水源井 1 眼 采水方式为深层地下水 设计采 水量 0 5 万立方米 日 实际取水量 0 35 万立方米 日 供水量 0 3 万 立方米 日 供水人口 600 人 主要为铁西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净水 处理工艺为液氯消毒 采用管网输水 4 1 5 丁香水源地 丁香水源地位于于洪区 隶属于沈阳市自来水总公司一水厂 建成 于 1969 年 现有水源井 10 眼 采水方式为深层地下水 设计采水量 4 万 立方米 日 实际取水量 2 64万立方米 日 供水量 1 3万立方米 日 供水 人口 3 万人 主要为于洪区和铁西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净水处理工艺为 液氯消毒 采用管网输水 输水长度 5655 6 米 4 1 6 翟家水源地 翟家水源地建成于 1997 年 隶属于沈阳市自来水总公司九水厂 现有水源井 32 眼 采水方式为深层地下水 设计采水量 9 0 万立方 米 日 实际取水量 9 0 万立方米 日 供水量 9 0 万立方米 日 净水处 理工艺为液氯消毒 采用管网输水 4 1 7 北陵水源地 北陵水源地位于皇姑区 隶属于沈阳市自来水总公司二水厂 建 成于 1958 年 现有水源 12 眼 采水方式为深层地下水 设计采水量 20 万立方米 日 实际取水量 9 5 万立方米 日 供水量 9 5 万立方米 日 主要为皇姑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净水处理工艺为液氯消毒 采 用管网输水 4 1 8 河南水源地 河南水源地建成于 1975 年 位于皇姑区 隶属于沈阳市自来水 总公司二水厂 现有水源 5 眼 采水方式为深层地下水 设计采水量 1 2 万立方米 日 实际取水量 1 32 万立方米 日 供水量 1 32 万立方 米 日 主要为皇姑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净水处理工艺为液氯消毒 采用管网输水 4 1 9 百鸟水源地 百鸟水源地建成于 1983 年 位于皇姑区 隶属于沈阳市自来水 总公司二水厂 现有水源 2 眼 采水方式为深层地下水 设计采水量 0 48 万立方米 日 实际取水量 0 9 万立方米 日 供水量 0 9 万立方米 日 主要为皇姑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净水处理工艺为液氯消毒 采 用管网输水 4 1 10 淞江水源地 淞江水源地建成于 1984 年 位于皇姑区 隶属于沈阳市自来水 总公司二水厂 现有水源 1 眼 采水方式为深层地下水 设计采水量 0 24 万立方米 日 实际取水量 0 24 万立方米 日 供水量 0 24 万立方 米 日 主要为皇姑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净水处理工艺为液氯消毒 采用管网输水 4 1 11 中医水源地 中医水源地建成于 1978 年 隶属于沈阳市自来水总公司二水厂 位于皇姑区崇山路 北陵大街 宁山路和黄河大街 现有水源 4 眼 采水方式为深层地下水 设计采水量 0 78 万立方米 日 实际取水量 0 79 万立方米 日 供水量 0 79 万立方米 日 主要为皇姑区的生产和 生活用水 净水处理工艺为液氯消毒 采用管网输水 4 1 12 龙江水源地 龙江水源地建成于 1986 年 位于皇姑区 隶属于沈阳市自来水 总公司二水厂 现有水源 1 眼 采水方式为深层地下水 设计采水量 0 192 万立方米 日 实际取水量 0 15 万立方米 日 供水量 0 15 万立 方米 日 主要为皇姑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净水处理工艺为液氯消 毒 采用管网输水 4 1 13 芳士水源地 芳士水源地建成于 1968 年 位于皇姑区 隶属于沈阳市自来水 总公司二水厂 现有水源 5 眼 采水方式为深层地下水 设计采水量 1 3 万立方米 日 实际取水量 1 2 万立方米 日 供水量 1 2 万立方米 日 主要为皇姑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净水处理工艺为液氯消毒 采 用管网输水 4 1 14 中山水源地 中山水源地建成于 1915 年 位于和平区 隶属于沈阳市自来水 总公司二水厂 现有水源 4 眼 采水方式为深层地下水 设计采水量 0 182 万立方米 日 实际取水量 0 182 万立方米 日 供水量 0 182 万 立方米 日 主要为皇姑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净水处理工艺为液氯 消毒 采用管网输水 4 1 15 河北水源地 河北水源地建成于 1957 年 位于皇姑区 隶属于沈阳市自来水 总公司二水厂 现有水源 18 眼 采水方式为深层地下水 设计采水 量 3 93 万立方米 日 实际取水量 4 万立方米 日 供水量 4 万立方米 日 主要为皇姑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净水处理工艺为液氯消毒 采 用管网输水 4 1 16 太原水源地 太原水源地建成于 1934 年 位于和平区 隶属于沈阳市自来水 总公司二水厂 现有水源 1 眼 采水方式为深层地下水 设计采水量 0 5 万立方米 日 实际取水量 0 4 万立方米 日 供水量 0 4 万立方米 日 主要为皇姑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净水处理工艺为液氯消毒 采 用管网输水 4 1 17 久合里水源地 久合里水源地现有水源 1 眼 隶属于沈阳市自来水总公司二水 厂 采水方式为深层地下水 主要为皇姑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净水 处理工艺为液氯消毒 采用管网输水 4 1 18 南塔水源地 南塔水源地建成于 1962 年 位于我市东陵区 隶属于沈阳市自 来水总公司三水厂 现有水源井 42 眼 按分布情况 分为 6 个井群 分别为老南塔 坝北 坝南 杨官 张官和铁匠井群 采水方式为深层 地下水 设计采水量 20 万立方米 日 实际取水量 13 7 万立方米 日 供水量 13 7 万立方米 日 净水处理工艺为液氯消毒 采用管网输水 4 1 19 万泉水源地 万泉水源地建成于 1935 年 位于我市东陵区 隶属于沈阳市自 来水总公司三水厂 现有水源井 4 眼 采水方式为深层地下水 设计 采水量 2 万立方米 日 实际取水量 1 7 万立方米 日 供水量 1 7 万立 方米 日 净水处理工艺为液氯消毒 采用管网输水 4 1 20 二 一水源地 二 一水源地建成于 1954 年 隶属于沈阳市自来水总公司三水 厂 隶属于沈阳市自来水总公司三水厂 现有水源井 7 眼 采水方式 为深层地下水 设计采水量 2 万立方米 日 实际取水量 1 8 万立方米 日 供水量 1 8 万立方米 日 净水处理工艺为液氯消毒 采用管网输 水 4 1 21 东工水源地 东工水源地建成于 1968 年 位于沈河区 隶属于沈阳市自来水 总公司三水厂 现有水源井 2 眼 采水方式为深层地下水 设计采水 量 0 8 万立方米 日 实际取水量 0 6 万立方米 日 供水量 0 6 万立方 米 日 净水处理工艺为液氯消毒 采用管网输水 4 1 22 三好水源地 三好水源地建成于 1968 年 位于沈河区 隶属于沈阳市自来水 总公司三水厂 现有水源井 2 眼 采水方式为深层地下水 设计采水 量 0 6 万立方米 日 实际取水量 0 58 万立方米 日 供水量 0 58 万立 方米 日 净水处理工艺为液氯消毒 采用管网输水 4 1 23 李巴彦水源地 李巴彦水源地建成于 1969 年 位于东陵区 隶属于沈阳市自来 水总公司八水厂 现有水源井 18 眼 采水方式为深层地下水 实际 取水量 5 0 万立方米 日 供水量 4 6 万立方米 日 服务人口约为 10 万人 净水处理工艺为液氯消毒 采用管网输水 输水长度为 9 公里 4 1 24 砂山水源地 砂山水源地建成于 1943 年 位于和平区砂山街 隶属于沈阳市 自来水总公司四水厂 现有水源 21 眼 采水方式为深层地下水 按 水源井分布情况 分为夹河和院内 2 个井群 设计采水量 7 5 万立方 米 日 实际取水量 7 0 万立方米 日 供水量 7 0 万立方米 日 主要为 和平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净水处理工艺为液氯消毒 采用管网输水 4 1 25 竞赛水源地 竞赛水源地建成于 1975 年 位于苏家屯区 隶属于沈阳市自来 水总公司四水厂 采水方式为深层地下水 按水源井分布情况 分为 前赛 苏北和浑河 3 个井群 设计采水量 10 0 万立方米 日 实际取 水量 7 7 万立方米 日 供水量 7 7 万立方米 日 主要为和平区的生产 和生活用水 净水处理工艺为液氯消毒 采用管网输水 4 1 26 苏西水源地 苏西水源地建成于 1981 年 位于苏家屯区 隶属于沈阳市自来 水总公司四水厂 采水方式为深层地下水 设计采水量 3 1 万立方米 日 实际取水量 2 0 万立方米 日 供水量 2 0 万立方米 日 净水处理 工艺为液氯消毒 采用管网输水 4 1 27 黄家水源地 黄家水源地建成于 1991 年 位于沈北新区 隶属于沈阳市自来 水总公司七水厂 设计采水量 5 万立方米 日 实际取水量 3 4 万立方 米 日 供水量 3 4 万立方米 日 平均井深 53 01 米 净水处理工艺为 液氯消毒 采用管网输水 4 1 28 尹家水源地 尹家水源地建成于 1986 年 位于沈北新区 隶属于沈阳市自来 水总公司五水厂 设计采水量 7 万立方米 日 实际取水量 7 万立方 米 日 供水量 6 37 万立方米 日 平均井深 54 25 米 净水处理工艺 为液氯消毒 采用管网输水 4 1 29 石佛寺水源地 石佛寺水源地位于沈北新区 共有一期和二期两期工程 一期工 程建成于 1986 年 隶属于沈阳市自来水总公司六水厂 设计采水量 20 万立方米 日 实际取水量 10 立方米 日 供水量 7 35 立方米 日 平均井深 50 47 米 二期工程 2000 年建成 设计采水量 10 万立方米 日 实际供水量 6 万吨 日 共有 22 眼井 投入使用 21 眼井 采取水 量供给二水厂 五水厂 4 1 30 张士经济技术开发区胜科水务一分厂水源地 张士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有 3 个饮用水源地 全部为沈阳胜科水 务有限公司所有 分别为胜科饮用水有限公司一 二 三分厂 共有 饮用水源井 42 眼 其中一分厂 32 眼 二分厂 7 眼 三分厂 3 眼 2007 年开发区水源供水约 1756 万立方米 具体情况如下 沈阳胜科饮用水有限公司一分厂 1998 年建成 服务区域为开发 区一 二 三期 设计采水量 12 万吨 目前取水量 6 2 万吨 净水厂 采用管道方式供水 设置净水池 处理工艺为生物除锰铁 锰沙 加氯 消毒 有饮用水井 32 眼 分布于松花湖街沿线 开发大路 十三号街 中央大街沿线 现开启 22 眼 备用 10 眼 4 1 31 张士经济技术开发区胜科水务二分厂水源地 沈阳胜科饮用水有限公司二分厂 2006 年建成 服务区域为开发 区民营工业城 设计采水量 3 万吨 目前取水量 0 5 万吨 净水厂采 用管道方式供水 设置净水池 处理工艺为生物除锰铁 锰沙 加氯消 毒 有饮用水井 7 眼 分布于曹后线与浑河大坝交界处 现开启 4 眼 备用 3 眼 4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