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采油平台设计优化.pdf_第1页
移动式采油平台设计优化.pdf_第2页
移动式采油平台设计优化.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4 5卷第 5期 2 0 1 6年 lO月 船 海 工 程 S HI P 0C E AN EN GI NE E RI NG Vo 1 4 5 No 5 0 c t 2 0 1 6 D O I : 1 0 3 9 6 3 j is s n 1 6 7 1 - 7 9 5 3 2 0 1 6 0 5 0 0 6 移动式采油平 台设计优化 穆胜军 。 许海东 ( 中海油能源发展 采油服务公 司, 天津 3 0 0 4 5 7 ) 摘要: 针对渤海湾 53 0 1 13 水深范围内的边际油田开发, 收集某移动式采油平台生产运行过程中所出 现的主要问题 , 从设计源头探讨相关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优化设计避免同类问题的 出现 , 为后续同类型平台的设计建造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 动式采油平台; 自升式采油平台; 根本原因; 设计优化 中图分类号: U 6 7 4 3 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 7 9 5 3 ( 2 0 1 6 ) 0 5 - 0 0 2 5 -03 可移动的 自升式采油平 台是一座适用于渤海 湾边际油田开发生产装置 , 可以在一个作业 区域 完成油 田开采后移动到下一个 目标油 田, 有着较 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 移动式采 油平 台存 在 的主要设计不足进行分析 , 并提出改进措施 。 1 平 台概 况 移动式采油平 台是一艘插销式液压升降的四 桩腿钢质 自升式采油平台 , 非 自航 , 适用于渤海湾 53 0 i n水深 范围内海域 的原油 生产 、 处理 、 储 存 、 外输 。平台主要 由主体、 机械 甲板 、 液压升降 系统 、 工艺处理系统、 原油外输系统、 电热站系统 、 公用 系统 、 桩腿、 吊机和生活楼等组成 , 在平 台主 甲板艉部布置有栈桥与井 口平台连接。 平台的桩腿为圆柱形结构, 直径 3 i n , 高 6 7 m。 通过液压桩机实现升 、 降 、 插、 拔桩和升降平 台的 操作 。平 台升降系统的主液压系统是开式并联系 统 , 四桩腿的油源来 自同一个液压泵站 , 4个桩腿 并联工作 , 各桩腿分别通过人 为在触摸屏上设 置 其主比例阀的开 口大小来选择升降速度 。 原油外输采用 2点系泊系统实现。外输作业 时 , 运输油船通过 2点系泊系统锚泊于移动式采油 平台的一端, 由柔性输油管线与移动式采油平台连 收稿 日期 : 2 0 1 6 0 71 0 修 回 日期 : 2 0 1 6 0 81 0 基金项 目: 中海石油总公司项 目( C N O O CK J 1 2 5 Z D XM 0 8 L T D NF C Y 2 0 1 40 1 ) 第一作者简介: 穆胜军( 1 9 7 3 一) , 男, 学士, 工程师 研究方 向: 边 际油 田开 发装 置生产管理 E - ma il: m u s h j c n o o o c c o m c n 接外输。输油完毕后将软管 内原油扫至穿梭油轮 舱内, 然后将软管 回收到移动式采油平 台滚筒上。 2主要 问题 2 1电热站系统 移动式采油平 台原设计的电热站系统采用热 电联供系统 , 主要由 2台蒸汽锅炉 、 2台 1 2 0 0 k W 蒸汽轮机 、 1台 1 2 0 0 k W 备用柴油机组成。 蒸汽锅炉不受燃料 限制 , 可 以充分利用油 田 伴生气 , 振动 和噪声 小, 维护简单 , 维修费用 低。 但是这种方案适用于负荷 比较稳定的场所 , 并且 蒸汽锅炉升温升压缓慢 , 启动时间较长 , 负荷出现 波动时 , 汽包水位变化大, 难以精确 自动控制。蒸 汽轮机从启动到并网时间较长 , 且机组调峰性能 不好 。移动式采油平台由于设备的加载卸载以及 设备 的自动启停 , 造成平台负荷变化较大, 再加上 平台热负荷的不断变动 , 蒸汽锅炉 +蒸汽轮机系 统难 以 自动适应 负荷变化。特别是 当原 油外输 时 , 2台原油外输泵( 每台电机功率 3 1 5 k W) 以及 2台制氮机 ( 功率 1 3 8 k W) 的启动、 停止 , 对 电网 冲击较大 , 频繁造成关停 , 最重要的是关停后恢复 时间较长 。 双燃料内燃机 +热介质锅炉, 是热效率最高 的一种系统。但双燃料柴油机对原油的消耗量较 大 , 不能利用油田伴生气 , 并且维护成本较高。电 热站系统为平 台提供动力和热源 , 如果不能正常 工作, 将严重影响平台正常生产, 建议在以后电热 站设计中尽量采用 2台双燃料主机和 3燃料热介 质锅炉的方案 , 同时尽可能预 留出 1台天然气发 电机的安装空间 , 以便在开发伴生气量较大 的油 田时充分利用伴生气进行发电。 2 5 2 01 6正 第 5期 穆胜军, 等: 移动式采油平台设计优化 船海工程 第 4 5卷 2 2总体设计 主 甲没有 吊装 口, 吊货到 主甲板极为不便 。 建议 以后设计时 , 预留吊装空间, 这样可以避免生 产期间很多的吊重方面的安全隐患, 同时也能很 好地利用主甲板空间 。 生活楼位置欠佳 , 导致 噪声超标。由于 中央 空调和制氮机安装在生活楼 的右舷 , 主机房在生 活楼艏部 , 其工作 的噪声导致生活楼房间噪声严 重超标 , 建议以后设计时合理布局。 在平台原设计中, 没有在主 甲上布置锚泊系 统 , 这给在海上就位和码头靠泊带来很大的困难。 这样的设计缺陷明显 , 在海上就位需要非常好 的 气候窗 , 如风力在 1 0 m s 以内, 浪高在 1 m以下 , 能见度在 2 n mi le以上 , 气候窗需要 4 8 h ; 同样在 码头靠泊的时候 , 由于没有卷缆设备 , 导致靠泊的 时候只能靠人力去紧缆, 既存在非常高的人 和船 体 的安全隐患 , 又不能将缆绳带紧。建议加装锚 泊系统 的设计 , 确保海上就位和码头靠泊的安全 可靠。 平 台海水泵架 为单 泵架加舷侧应 急泵 的方 式 , 并且泵架采用平台液压升降系统的液压源, 选 用 的液压油缸升降、 插销式海水泵塔。主要 问题 有体积大、 固定面少 , 操作 困难 , 应急泵使用难度 大, 在使用过程中, 还出现了海水泵从塔 中脱落到 海底 , 顶升油缸憋断、 塔架晃动撞击船体、 塔架本体 产生裂纹等问题。建议布置 2个泵架 , 采用齿轮齿 条式升降装置 , 同时加装导向条设计 , 避免晃动。 2 3 平台升降系统设计 平 台采用 液压升 降系统 , 主要 原理 见 图 1 。 控制信号用于调节主控阀的开度 , 进而控制流人 各液压缸液压油 的总流量 , 而主控 阀的方位 由 2 端的电磁信号控制。主油泵出口溢流阀用于控制 油泵出口压力 , 起安全保 护作用。液压缸实现平 台的升降作业 , 其进 出 口油路上溢流 阀用于防止 液压缸超负载 、 防爆管等安全保护作用 。液压缸 进 出口油路上液控单 向阀起液压锁的作用 , 可使 液压缸在任意位置停止升降。压力传感器用于测 量油路压力信号 。 液压系统在实 际应用 中存在 以下 问题 : 4个 提升油缸与定、 动环梁均为机械刚性连接 , 且主液 压系统 回路及各油缸液压系统中又未设计流量同 步控制功能和负载平衡功能。当桩腿与平台摩擦 导致单桩 4个提升油缸负载不均衡时 , 系统无法 26 豇 -砥 图 1平台主液压 系统 组成 自动均衡负载, 液压油会 向负载轻的桩腿流动 , 进 而导致负载轻 的桩腿升降速度快 , 负载重的桩腿 升降速度慢 , 平 台易在升降过程 中倾斜。为防止 平 台在升降过程中倾斜 , 需经通过降速 、 人工同步 干预等方式不断地调节。因此造成 了平台升降过 程操作繁琐 , 速度不能达到原技术要求 , 工作效率 低等问题。 针对移动式采油平台液压升降系统所存在的 问题 , 提出相应的改进设计。 1 ) 在主液压系统 中增加基 于负载敏感 的流 量 自动分配阀组 , 以适应负载变化时流量的 自动 调节。 2 ) 在单桩提升油缸液压 系统 中增加负载平 衡 阀组 、 油缸 同步元件及 电磁控制 阀, 以解决负载 不均而导致的平台倾斜问题 。 2 4 外输滚筒 外输滚筒的设计 主要存在 2大问题 : 滚筒 中 心与驱动端 的万 向节 的对 中; 没 有排管器 。第 1 个 问题带来的后果就是每次收放外输软管时都必 须将滚筒与万向节之间的法兰松开 , 然后连接上 才能开始外输 , 如果不松开就会将该法兰面之后 的一个弯头撕裂( 已发生过此类事故 ) ; 第 2个 问 题带来 的后果就是需要人力去实现排管 , 特别是 冬季 , 气候恶劣的情况下 , 收一次外输软管的时候 非常长 , 且特别困难。 2 0 1 6年 第 5期 穆胜军, 等 : 移动式采油平台设计优化 船海工程 第 4 5卷 1 ) 对 中问题的改进。经过多次调研分析 , 对 中不好主要是 由于滚筒在转动过程中 , 支架也在 发生颤动 , 这样无论怎样调整万向节处的法兰面 , 也不可能解决该问题 。一种措施是对滚筒支架结 构进行加强 , 确保支架 的稳定。另一种优化措施 是外输滚筒输油硬管与旋转接头连接形式优化为 弹性橡胶软管 、 旋转接头及弹性连接装置的形式 , 降低 了法兰之间同心度的精度要求 , 减少振动、 应 力、 同心度差等因素对旋转接头寿命的影响。 2 ) 排管难 问题 的改进。对 于外 输软管排管 难 的问题 , 建议在外输 滚筒下方安装辅助排管设 备, 其驱动源可以取 自外输滚筒的液压单元。这 样可以在滚筒收管 的过程 中限制软管 , 并跟 随滚 筒收管的速度进行相应操作, 使得软管不产生过 大的倾斜角度 , 顺利排人滚筒的沟槽 中。 2 5桩腿外加电流保护装置 桩腿外加电流保护系统在设计 中主要存在以 下 3方面的问题 。 1 ) 桩腿顶 部到固桩 室的 电缆 与桩腿 摩擦严 重 , 并受损。 2 ) 参比电极块收放困难 , 全靠人力实现。 3 ) 每升降一 次桩腿 , 电缆 都得剪 断破坏 一 次 , 不利于重复多次使用。 建议在 以下方面进行优化改进 , 即 : 1 ) 用以承重 钢丝绳从 桩腿顶部牵 引到 固桩 室顶部 , 连接处采用花篮螺栓来调节松紧度 ; 电缆 采用防水防爆插座代替硬连接 , 然后将 电缆 固定 到钢丝绳上 。这样 即可规避电缆摩擦 的问题 , 同 时解决每次升降都会被破坏的问题。 2 ) 采用绞车来代替原来 的人力提升 , 方便参 比电极块 的收放 , 同时提升绳也采用一种可 以负 重的加强 电缆来代替原来 的尼龙绳和电缆。这样 既可 以降低操作难度 , 也 可以很好地规避尼龙绳 老化 的问题 。 2 6 吊机 在原设计建造 阶段 , 吊机未作三联动功能设 计 , 在实际生产期 间, 由于吊机反应慢 , 跟不上风 浪流对补给船的影响节奏, 发生 了多次安全隐患。 吊机三联动是一个 比较重要 的功能, 建议在 设计时配备三联动功能 , 确保满足海上安全操作 要求 。 3 结 论 移动式采油平台是为海上边际油 田开发研制 的第一座新型生产平 台, 经过长期 的生产运营管 理 , 各种问题呈现。通过对移动式采油平台原设 计中存在的主要缺陷进行分析, 并经过大量调研 提出合理改进措施 , 将会对后续同类型平台的设 计提供一定指导 。 参 考文献 1 刘海超 分体 自升式平台对接实验模拟及分析 J 中国造船 , 2 0 1 1 , 5 2 ( 2 ) : 9 8 1 0 1 2 孙东 昌, 潘斌 海洋 自升式 移动平 台设计 与研究 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 0 0 8 3 中国船级社 海上移动平台入级规范 S 人民交通 出版社 , 2 0 1 2 0 4 黄冬云 荔湾 31 浅水平台设备布置研究 J 中国 造船 , 2 0 1 1 , 5 2 ( 2 ) : 3 2 1 3 2 6 5 尹树孟 自升式海洋平台齿轮齿条升降装置有限元 分析 J 中国造船, 2 0 1 1 , 5 2 ( 2 ) : 2 6 8 - 2 7 3 De s ig n Op t imiz a t io n o f t h e Mo b ile 0il P r o d u c t io n P la t f o r m MU S h e n g u n X U Ha i- d o n g ( C N O O C E n e r g y T e c h n o l o gy & S e r v i c e O i l P r o d u c t i o n S e r v i c e s C o , T i a n j i n 3 0 0 4 5 7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Mo b ile o il p r o d u c t io n p la tf o r m is s u it a b le f o r t h e d e v e lo p me n t o f t h e ma r g in a l o il fi e ld in t h e 5 3 0 m w a t e r d e p t h r a n g e in B o h a i b a y T h e ma in p r o b le ms o f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