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整合 一 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1 秦朝时期 嬴政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确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皇帝总揽国家一切大权 通过三公九卿的相互牵制和对郡守 县令的直接任免 加强了皇帝对中央和地方的控制 中央设立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 是中枢决策机构 2 汉武帝时期 建立新的由皇帝直接控制的中枢决策机构 中朝 由皇帝亲信充任 三公九卿机构 逐渐成为执行机构 外朝 削弱了相权 加强了皇权 3 唐朝时期 实行三省六部制度 作为中枢权力机构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相权被分割 并相互牵制 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 有利于加强皇权 4 北宋时期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 另设立 中书门下 作为宰相办公机构 但相权已经被分割 设立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 设立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 原来的宰相成为一个没有实权的虚职 同时 设立 三衙 三衙 与枢密院相互牵制 保证皇帝控制禁军 在地方上 削弱节度使的权力 由文官做知州 设立通判 转运使 达到了 以大系小 丝牵绳联 总合于上 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5 元朝时期 废除三省 实行一省制 只设立中书省 中书省的长官是元朝的宰相 元朝后期宰相权力过重 不利于中央集权 6 明朝时期 明太祖废除丞相 丞相的权力分给六部 皇帝亲自掌管六部 直接管理国家政事 宰相制度被废除 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由于事务繁多 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 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 并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时期 正式设立内阁 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7 清朝初期 沿用明朝内阁制度 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重要的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 议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 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 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 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 军机处的设立 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 全面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 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 从未中断 因此源流分明 沿革清晰 2 以君权为中心 高度集中权力 在人神关系上 鼓吹君权神授 君权至上 以神权服务于君权 在君臣关系上 宣扬君令臣从 下级依附上司 全国依附君主 在权力配置原则上 君主一人全面垄断了全国的一切大权 国家所有政治制度内容的设置 无一不是为了确保这种权力的集中 确保君主意旨的畅通无阻 3 人治高于法治 人治的实质是权治 官治 是独裁统治 4 完备性 周密性和成熟性 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是相当完备的 从君主到臣僚 从中央到地方 上下相依 交叉相连 统治网络严密周全 5 宗法关系的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 父权观念渗入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动物源性食品跨境电商搭建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为农民无公害蔬菜市场营销培训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素养提升计划
- 二级建造师考试题及答案
- 电竞战队管理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届高三历史提升答题速度计划
- 品德考试题目及答案
- 海外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
- 护理质控整改措施内部审核
- 高中作文科学家和演艺明星关注度现状分析范文
- 医院住院患者管理
- 《铁路工务维修现场实战技巧》课件 任务3.12 钢轨钻孔作业
- 《配电箱安装》课件
- 【MOOC】中国传统艺术-篆刻、书法、水墨画体验与欣赏-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5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年级上册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一模)附答案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第2版)》课件 王雷 项目1、2 汽车发动机基本知识;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检修
- 腹腔镜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
- 202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经验交流
- 中核集团中辐院招聘笔试真题2022
- 泡沫箱子合同范本
- 智能制造装备与集成 课件 02 智能制造架构与装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