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 实践1 概念人们改造 的物质性活动 2 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和 性 客观世界 社会历史 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 认识的本质 主体对客体的 的反映 2 认识的发生 只有在实践中 在 和 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3 认识的获得 不论是 还是间接经验 都是实践的产物 能动 主体 客体 直接经验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 认识产生 源于 的需要 2 认识工具 提供 3 认识能力 中锻炼和提高 实践 实践 实践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 如果不超出认识的范围 人们就无法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 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 2 只有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 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3 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 加以对照 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客观事物 实践 实践所产生的结果 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 认识从 中来 最终还要回到 中去 2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 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实践 改造世界 实践 三 真理1 真理的客观性 1 真理的含义 是标志 同 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反映 2 真理的属性 最基本的属性是 性 主观 客观 正确 客观 2 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 1 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都是主观与客观 理论与实践的 的统一 2 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 真理就会变成 3 真理和谬误 1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 是难免的 2 犯错误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 具体的历史 谬误 错误 错误 四 认识过程1 认识的反复性 1 含义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 到 再从 到 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 原因 人们的认识要受具体的 水平的限制 受不同的立场 观点 方法 知识水平 思维能力 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 变化着的 其 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实践 认识 认识 实践 实践 本质 2 认识的无限性 1 含义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 的过程 2 原因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作为认识基础的 是不断发展的 永无止境 物质世界 社会实践 3 认识的上升性 1 含义 从实践到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 或螺旋式的 2 表现 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 它在发展中不断地 4 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在 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 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前进 上升 超越自身 实践 实践 1 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提示 此观点错误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不是认识世界的活动 也不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 2 2012 山东文综t24 c项 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提示 此观点错误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 人们只有在失败后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提示 此观点错误 认识来源于实践 不一定要经历失败才能获得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就可以少走弯路 4 2012 福建文综t35 b项 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提示 此观点错误 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只有一个 5 马克思主义不是终极真理 提示 此观点正确 真理是具体的 有条件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也是如此 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 要点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理论解读 1 全面把握实践的基本特征 1 客观物质性 实践不同于人的认识活动 思维 它是以人为主体 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2 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它作为人类所特有的有目的 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不像动物那样被动地适应世界 而是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 同时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3 社会历史性 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 而是处在一定经济政治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2 正确认识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 作为变革社会的实践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前进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强大动力 3 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可以加速社会前进 3 正确认识实践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 1 正确区分认识的来源与认识的途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是直接经验 通过读书等渠道学习他人实践的经验即间接经验也是人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 正确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任何主观标准都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个人的认识 权威的观点 多数人的意见不能用来检验认识 同样 被实践证明其有科学性的理论 也不能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客观事物也不能回答认识的正确与否 只有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 指导实践获得成功的认识 是正确认识 真理性认识 否则就是错误认识 是需要修正的认识 名师点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任何主观标准都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科学发展观也是意识的东西 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理论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指导作用 但不能把它当成真理的检验标准 考向聚焦 考向一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 2012 山东文综 自1956年美国科学家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中微子后 人类对中微子的研究不断深入 2011年9月 欧洲核子中心称发现 中微子超光速 现象 同时指出实验过程存在误差 呼吁全球科学家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 材料蕴涵的哲理是 a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b 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界限c 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d 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 解析 选a 题干强调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体现了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发展 a项符合题意 从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来看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科学实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杠杆 c项表述有误 b没有看到真理与谬误的区别 材料没有强调改造世界 d与题干无关 考向二实践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2 2012 安徽文综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 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 为传染病 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 这表明 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 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a b c d 解析 选c 创造理想的世界 夸大了认识的作用 错误 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认识的改变开辟了防治疾病的新道路 体现了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正确 夸大了认识深化的意义 错误 人们发现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 体现了真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正确 考向分析 科学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是高考的必考内容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 无论是全国统考卷还是地方自主命题卷 这一考点频频出现 必须作为复习的重点来抓 要点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理论解读 1 对真理的客观性的理解误区 1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一种认识符合客观对象就是真理 否则就是谬误 2 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就是客观性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 只能看它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而绝不能因人而异 或以某些人的主观需要为转移 3 某种认识是否是真理 并不在于承认人数的多少 而在于其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就应当坚持 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 追求真理过程的特点 1 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 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 认识具有无限性 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 客观世界无垠的广阔性 无限的层次性 人类的世代延续性 决定了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 认识具有上升性 从实践到认识 再从认识到实践 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而是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3 从谬误到真理 1 谬误之所以发生 往往是因为它超出了真理存在的条件 因而 只要再回到论题适用的范围 恢复它存在的条件 谬误就会转化为真理 2 人们在犯了错误后 只要善于分析犯错误的原因 认真总结教训 就能使错误成为认识发展的重要环节 进而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实现谬误向真理的转化 名师点睛 从每一具体认识 人的现实认识能力上看 任何认识都是有限的 任何认识都不是终极认识 从认识的目的 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上看 认识又是无限的 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考向聚焦 考向一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3 2012 福建文综 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 许多科学家认为 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 永恒定律 20世纪初 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牛顿力学的 永恒定律 神话被打破 这启示我们 a 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 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c 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d 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 解析 选a 牛顿的 永恒定律 神话被打破 他发现的运动定律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都是主观与客观 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项符合题意 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只有一个 b c观点错误 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d项错误 考向二追求真理过程的特点4 2012 海南单科 2011年9月 科学家在 中微子振荡实验 中测量出中微子的运行速度超过光速 但随即发现实验存在问题 测量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最新测量结果显示 中微子的运行速度并没有超过光速 原测量结果存在误差 由此可见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认识随实践发展而发展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无止境的a b c d 解析 选b 考向分析 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正确理解和贯彻科学发展观 正确理解和贯彻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 是中学教学的核心 也是高考的主线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观是理解上述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 势必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所在 蛟龙 深海潜水社会实践再报佳音 热点观察 蛟龙 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 自主集成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 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 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蛟龙 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 8 的广阔海域中使用 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的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与载人航天技术同为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是高考命题的重要素材 社会广角 2012年6月27日 蛟龙 号载人深潜器第五次下潜 新深度突破7062米 取得了3个水样 2个沉积物样品和1个生物样品 完成了标志物布放 进行了潜水器定高 测深侧扫和重心调节试验 还利用诱饵吸引了很多生物过来 抓拍了大量照片和视频 完成了全流程验证计划 这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 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 标志着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理论透视 1 怎样理解 蛟龙 号载人深潜器海试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提示 科学实验是人们为实现预定目的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 通过干预和控制科研对象而观察和探索科研对象有关规律和机制的一种研究方法 是探索世界发展规律的实践活动 是加速社会前进的杠杆 突出地体现了社会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2 怎样理解 蛟龙 号载人深潜器海试取得成功的哲学价值 提示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蛟龙 号载人深潜器海试活动取得成功 意味着认识的发展 理论的超越 实践的成功 蛟龙 号载人深潜器是认识的新工具 也是认识发展的物质条件 蛟龙 号载人深潜器海试满足了海底科学和资源勘探实践的需要 锻炼了海试团队科研与工作的能力 提供了强大的认识和实践手段 极大地推动了认识的发展 创新预测 1 蛟龙 号载人深潜器7000米级海试活动属于 a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b 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c 探索规律的科学实验d 指导实践的认识活动 解析 选c 蛟龙 号载人深潜器7000米级海试活动属于科学实验活动 是重要的实践形式 c项入选 a b两项没分清实践的三种形式 d项没分清实践与认识的区别 均不选 2 我们平常想象深海海底会有各种各样奇怪的鱼 潜航员杨波乘坐 蛟龙 号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深的海底发现 海底的鱼一般都是长条形的 像龙一样 比如鼠尾鱼 狮子鱼等 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想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 不能靠主观想象 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错误认识都能够变成真理a b c d 解析 选c 主观想象不一定与事实相符 想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 入选 科学实验作为实践活动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来源 入选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错误 本身说法错误 故选c 3 材料一 蛟龙 号7000米级海试团队中 有3个溧阳市人 他们都是 蛟龙 号年轻科技人员队伍中的骨干 邱中梁 液压与作业分系统主任设计师 程斐 电力与配电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 汤国伟 压载与纵倾调节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 形象地说 他们全程不断创新 锐意进取 参与了 蛟龙 号的血脉 心脏和肺部的研发 制造 总装 试验及维护 材料二10多年来 他们与 蛟龙 号同呼吸共命运 3名年轻的科技人员得到了历练与成长 除了具体操作实践 他们还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的科研成果 3个人共计获得国家专利17项 其中邱中梁还荣获2012年 中国专利金奖 他的研究生毕业论文 7000米载人潜水器可调压载系统设计研究 为 蛟龙 号研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1 结合材料一说明实践的特征 2 结合材料二说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解析 主观题的设问一般都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但从指向上有两种 一种是要求用理论说明问题 二种是用事实说明理论 要求不同 其答案的组织要领不同 本题属于后者 解答时必须注意这些细节上的要求 答案 1 蛟龙 号7000米级海试团队全程参与了 蛟龙 号的血脉 心脏和肺部的研发 制造 总装 试验及维护 说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蛟龙 号7000米级海试团队的素质说明了实践的主体是客观的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蛟龙 号7000米级海试团队不断创新 锐意进取 体现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2 他们与 蛟龙 号同呼吸共命运 3名年轻的科技人员得到了历练与成长 除了具体操作实践 他们还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的科研成果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邱中梁的研究生毕业论文 7000米载人潜水器可调压载系统设计研究 为 蛟龙 号研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1 我国以国产微处理器为基础研制的第一台超级计算机 神威蓝光 2012年9月在山东省的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安装 超级计算机性能的发展遵循千倍定律 即每隔10年超级计算机的性能就会提高1000倍 而实际上发展的速度可能更快 这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具有无限性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真理是客观的 绝对的a b c d 解析 选b 超级计算机性能的变化发展表明人们的认识会不断发展 同时说明人类实践的内容 形式和水平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同 入选 与材料中心意思无关 真理是客观的 但又是具体的 有条件的 不选 2 袁隆平常说 电脑很重要 书本知识也很重要 都是基础 但是电脑和书本里面是种不出水稻来的 他的话从哲学上说明 a 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b 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是认识的来源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d 掌握的理论越多 实践活动越有效 解析 选c 袁隆平的这句话说明认识离不开实践 不能夸大书本知识的作用 c入选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都是获取认识的途径 a错误 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是意识的东西 b错误 实践活动效果跟按规律办事的水平有关 d错误 3 莫言获奖后对凤凰卫视表示 同样一部小说 张三认为是黄金 李四认为是马粪 不能说认为是马粪的人就不对 所以谁说谁有多了不起 谁说谁多差根本没有必要认真 评判一个作家最好的办法不是听别人说这个作家怎么样 而是找这个作家的书读一两本 你自己会得出结论 这体现了 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 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 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a b c d 解析 选a 对一个作家的评判 是认识活动的表现 既来自事物本身 又存在主观的倾向和价值的选择 入选 认识对象是客观世界 表述错误 认识的唯一来源是实践 错误 4 号称中国股市散户第一人的杨百万说 股市是没有围墙的社会财经大学 只有留级和重读 永远没有毕业生 这告诉我们 a 股票是一种高收益的投资方式b 认识具有无限性 反复性c 有些事情是人们不能认识的d 真理是客观的 解析 选b 股市是经济生活的重要领域 它是 没有围墙的社会财经大学 意为它是人们获得投资知识的来源 只有留级和重读 永远没有毕业生 则说明人们的知识要不断深化和发展 b项符合题意 a c两项观点错误 d项材料没有体现 5 2013 东海模拟 100多年前 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 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可以说没有孙中山的 三民 主义理论 就不可能有辛亥革命的发生 革命党人把 三民 主义理论变成了一次变革社会的实践 这说明 a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来源和动力b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解析 选c 三民 主义理论属于认识的范畴 辛亥革命属于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没有孙中山的 三民 主义理论 就不可能有辛亥革命的发生 体现了正确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6 2012 新课标全国卷 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贞观政要 中这句富含哲理的名言给我们的启迪是 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是促进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 避免重蹈他人覆辙 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犯错误 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 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有利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a b c d 解析 选b 材料强调了总结经验教训 交流借鉴等对我们认识世界的作用 符合题意 忽视了问题和错误的多样性 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 7 2013 东海模拟 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举行的国家天文学会议上 来自英国普茨茅斯大学和德国马克斯 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的一群科学家肯定了爱因斯坦在宇宙膨胀方面的理论 他们称研究显示 爱因斯坦在宇宙膨胀问题上的观点 精确得令人难以置信 他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有偿雇佣童工合同范本
- 房屋赠予过户合同范本
- 药品品销售合同范本
- 2025浙江温州乐清市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招聘43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湖南邵阳绥宁县中医医院招聘11名编外合同制人员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门厂控股合同范本
- 景区转让房子合同范本
- 抵押个人房屋合同范本
- 纯资金投资合同范本
- 2025年急诊医学院前抢救困难病例处理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产前筛查答案及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中国保密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保密观试题含答案2025年
- 应急救援人员的心理培训
- DB11T 2441-2025 学校食堂清洁和消毒规范
- 肩关节护理课件
- DB42T 1917.1-2022 中药材 水蛭(日本医蛭)养殖与加工技术规程 第1部分:种苗繁育
- 头疗课件培训
- 透视高考政治真题研究山东高考政治命题特点
- 牙周疾病治疗沟通讲课件
- 幼儿园开学卫生消毒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