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数量象似性视野下的汉语重叠系统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重叠是汉语这一形态不丰富的语言中一种典型的形态,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 点。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数量象似性理论,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栗基础上,贯穿 现代汉语种种复杂的重叠形式,并归纳现代汉语重叠现在之全貌。第一次建立起 现代汉语重叠形式层级系统。 文章分为三大部分: 首先,将前人对重叠研究的成果做了简要的回顾和总结,尤其是认知语言学 引入之麓,对重叠的研究更呈现出由浅入深、由零散走向系统,出孤立走向普遍、 从描写发展到解释的趋势,对重叠所对应的语义量进行了总结归纳,概括前人研 究的焦点、共识和争议,为本文张目。 接着,本文较为详尽地整理、归纳了现代汉语重叠的各类形式及相关语义, 贯通音节、词、短语、句子等不同层级的语言单位的重叠,并打破构词法、句法 和语用等不同层面的重叠的界限,播写了重叠形式中语义量的各种表现,概括指 出以往研究的矛盾和不足之处。 然震,在考察了大量的语料的基础上,笔者概括了与重叠形式呈正相关的语 义主观大量尤其是亲昵量的增加。其中,主观大量包括主观的数量、物量、 动量和度量,亲昵量则是一个语用量,表达亲昵、喜爱、积极的感情。两者同时 发挥作用,并相互影响。且主观大量是一个模糊的大量,只表示一个模糊的范围, 而不是一个精确的量。文章依次对数量、物量、动量、度量和亲呢量在不同的 语言单位:音节、+ 各种词类、短语和句子中的主观大量表现进行了详细地描写和 分析。并以此解释以往研究中所不能尽述、难以阐释的矛盾和不足,如物量的减 小、动量的弱纯与度量的轻微态等等看似与数量相似性相违背的现象。 综合来看,重叠所对应的语义总量呈增加状态,完全符合数量象似性原则, 更多的形式( 语言单位更多、更长) 表达出更多的意义( 所指数量更多、范围更 大、意义更强) 。这一意义反映在主观量上,尤其表现在语用量上。 关键词数量象似性主观大量亲昵量 a b s t r a c t a sah o ts p o ti na c a d e m i cr e s e a r c h ,d u p l i c a t i o ni so n eo ft h et y p i c a lm o r p h o l o g yi nc h i n e s e l a n g u a g e o nt h eb a s i so ft h ee x i s t i n gr e s e a r c h e s ,t h i st h e s i su s e sq u a n t i t a t i v ei c o n i c i t yt h e o r yt o p i c t u r et h ep a n o r a m ao fm o d e r nc h i n e s ed u p l i c a t i o nt h r o u g hv a r i o u sf o r m s i ti st h ev e r yf a s t t i m et oe s t a b l i s had u p l i c a t i o ns y s t e mo fm o d e r nc h i n e s ei ne v e r yl e v e l t h et h e s i si s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p a r t s : f i r s t ,i tr e v i e w sa n ds u m m a r i z e st h ep r e v i o u sr e s e a r c h e sa b o u td u p l i c a t i o n e s p e c i a l l ya f t e r 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c o g n i t i v el i n g u i s t i c s ,t h es t u d yo fd u p l i c a t i o nh a sb e c o m em o r ep r o f o u n d , s y s t e m a t i c g e n e r a l l ye x p l a i n e do nt h e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q u a n t i t yo fm e a n i n g s t h i st h e s i ss t a r t sw i t h t h ef o c u s ,c o n s e n s u sa n dc o n t r o v e r s yo fp r e v i o u sr e s e a r c h e s t h e n ,i tm a k e s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r e s e a r c ha b o u tc h i n e s ed u p l i c a t i o no fs y l l a b l e s ,w o r d s , p h r a s e sa n ds e n t e n c e st h r o u g ht h r e el e v e l s ,n a m e l y , m o r p h o l o g y , s y n t a xa n dp r a g m a t i c st o d e s c r i b ea n da n a l y z ea l lt h ef o r m so fd u p l i c a t i o na n d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m e a n i n g sa n dp o i n t so u tt h e 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sa n di n a d e q u a c i e so f p r e v i o u ss t u d i e s a f t e r r e v i e w i n gl a r g en u m b e ro fl a n g u a g ed a t a ,t h i st h e s i ss u m m a r i z e st h ep o s i t i v e c o r r e l a t i o ns e m a n t i c so fd u p l i c a t i o n ,t h a ti s ,s u b j e c t i v em a j o r i t y t h es u b j e c t i v em a j o r i t yi sv a g u e n u m b e ri n c l u d i n gq u a n t i t y , p h y s i c a lv o l u m e ,m o m e n t u m ,m e a s u r e m e n ta n dt h ei n t i m a c yw h i c h s h o w sp o s i t i v ef e e l i n ga n dl o v ei nt h ep r a g m a t i c sl e v e l 弧es u b j e c t i v em a j o r i t ya n di n t i m a c y w o r k st o g e t h e ra n dv a r yi nr e l a t i v ee f f e c t i nt h i sp a r t ,t h es u b j e c t i v em a j o r i t yi nq u a n t i t y ,p h y s i c a l v o l u m e ,m o m e n t u m ,m e a s u r e m e n ta n dt h ei n t i m a c yi nd i f f e r e n tu n i t ss u c ha ss y l l a b l e ,v a r i o u s w o r d s ,p h r a s e sa n ds e n t e n c e sa r ed e s c r i b e da n da n a l y z e di nt u r n m o r e o v e r , i te x p l a i n st h e 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sa n ds h o r t c o m i n g so f p r e v i o u ss t u d i e sw i mt h et h e o r yo fs u b j e c t i v em a j o r i t y , s u c h 雒 t h er e d u c e dv o l u m e ,m o m e n t u ma n dt h ew e a k e n i n go ft h em e a s u r ew h i c hs e e mc o n t r a r yt ot h e q u a n t i t a t i v ei c o n i c i t yt h e o r y a f t e ra l l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m e a n i n gt od u p l i c a t i o ni se n t i r e l yt a l l yw i t hq u a n t i t a t i v ei c o n i c i t y t h e o r y m o r eo ff o r mi sm o r eo fc o n t e n t ,n o to n l yi nl o g i cq u a n t i t y , b u ta l s oi np r a g m a t i c sl e v e l k e y w o r d sq u a n t i t a t i v ei c o n i c i t y s u b j e c t i v em a j o r i t yi n t i m a c y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 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 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口矿占,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 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 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 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 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薅糟导师签名:1 彳欲) 日期:趔:亟:量 日期: 们子、6 苫 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1 1 选题缘起 重叠是汉语中非常显著的形式标记。根据数量象似性原则( l a k o f f j o h n s o n l 9 8 0 ) 形式越多、内容越多( m o r eo f f o r mi sm o r eo f c o n t e n t ) ,即更多的 形式( 语言单位更多、更长) 往往表达更多的意义( 所指数量更多、范围更大、 意义更强) 。标记理论与此相通,即有标记的语言形式比无标记的形式更复杂, 因此相应地前者的意义也往往比后者复杂。换言之,在概念上信息量大,更重要, 更难预测的信息,其语言表达就更长、更复杂。重叠毫无疑问就是这样一种形式。 首先相对于无标记的基式而言,重叠式无疑属于有标记的形式。但是学界对重叠 的研究却一直众说纷纭,至今未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它究竟表达什么意义呢? 在纷繁复杂的重叠现象中,是否有统一的内在规律呢? 这就是本文的兴趣所在。 1 2 研究目标 本文拟在数量象似性理论的指导下,对重叠这一现象作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研 究,目标有三: ( 一) 对现代汉语各类重叠进行系统的梳理,贯通音节、词、短语、句子等 不同层级的语言单位的重叠,并打破构词法、句法和语用等不同层面的重叠的界 限,搭建现代汉语重叠的整体框架,展现其全貌。 ( 二) 考察、分析、总结汉语各类重叠所对应的语义。 ( 三) 修正、完善已有的对重叠语义的分析和解释,论证重叠的语义主 观大量尤其是亲呢量。 1 3 研究价值 本文可能的研究价值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一) 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贯通音节、词、短语、句子等不同层级 的语言单位的重叠,并打破构词法、句法和语用等不同层面的重叠的界限,第一 次建立起现代汉语重叠形式层级系统;以此贯穿现代汉语种种复杂的重叠形式, 以此归纳现代汉语重叠现在之全貌。 ( 二) 对现代汉语重叠系统中的每一重叠形式逐一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写、 分析及其相应的语义。 ( 三) 全面从形式与语义对应角度对现代汉语中的重叠现象进行系统的观 察、描写,并作出统一的语义解释,即主观大量尤其是亲昵量的增加。 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二章汉语重叠研究综述 正如石毓智( 2 0 0 1 ) 所言:重叠是汉语的一种典型形态。在汉语这一形态不 丰富的语言中,这一明显的形态标记就格外引人注意。对于汉语重叠现象的研 究历时久,研究者众多、研究广泛深入,成果卓著。 2 1 重叠研究的历史简述 从时间来看,2 0 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关重叠的研究,集中在形容词和动词 身上。形容词重叠研究的开创者是朱德熙,他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 语 言研究1 9 5 6 1 ) ,被赵元任称为“同类研究中最优秀的”。动词重叠研究较 为出色的有何融略论汉语动词的重迭法( 中山大学学报1 9 6 2 1 ) 、王还 动词重叠( 中国语文1 9 6 3 1 ) 、李人鉴关于动词重叠( 中国语文 1 9 6 4 4 ) 、范方莲试论所谓动词重叠( 中国语文1 9 6 4 4 ) 等。从总体 上讲,这个阶段的研究还比较零散,不成系统。 八、九十年代专论重叠的论文就有近百篇。跟前期相比,不仅数量大大增 加,而且研究视角开阔了,研究方法也更新了,引进了语义学、语用学等研究 方法,对重叠现象各个方面都作了比较深入而细腻的探索。朱德熙在语法讲 义后,大多是从重叠式的结构类型、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这三个方面来展开 的。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有的学者运用动态的研究方法,比如邵敬敏a b b 式形 容词动态研究:有的学者运用比较的方法,比如李珊双音动词重叠式a b a b 功能初探:有的学者运用统计、定量分析方法,比如曹瑞芳普通话a b b 式 形容词的定量分析:有的运用了语义特征分析方法,比如陈光现代汉语双 音动词和形容词的特别重叠式。 认知学、类型学的研究方法也在九十年代术期被引进,对重叠的研究从单 纯的描写进入到理论的解释,从而使重叠研究推进了一大步。最为突出的有李 宇明的论词语重叠的意义、张敏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 和石毓智在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中提出的重叠式的定量化与其肯定 否定用法等。 从研究内容来看,对于重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分类、句法功能和语法意 义上,少部分还提到了韵律的变化和作用( 吕叔湘、江蓝生、郑懿德、李宇明) 。 就具体的词类而言,主要集中在形容词、动词、名词和副词上,其他词类的研 究相对较少。这也从侧面说明,主形容词、动词、名词和副词的重叠情况最为 复杂。 2 2 0 0 8 届硕+ 研究生学位论文 下文会就各类重叠的语法意义分类讨论,在此不详述。 综上所述,对重叠的研究呈现出由浅入深、由零散走向系统,由孤立走向 普遍、从描写发展到解释的趋势。而所有的研究中,对形容词、动词、名词和 副词的研究又占据了大部分。 2 2 认知视野下的重叠研究 h a i m a n ,c h a f e 等人的象似性观点在我国的推介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术, 一些研究用“象似 来解释汉语语法,认为汉语句法在时间,空i 日j 数量等方面 体现象似性。其中,戴浩一等分析了汉语重叠动因的性质,t a i ( 1 9 9 3 ) 指出,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将两个或多个相同的物体归在一起,会在一段时间内重复 相同的动作,会表达某种状态的程度的加深。若语言在词法和句法构造上用重 叠或重复的形式去表达这些意义,就可以说这种结构是以类象的方式构造而成 的,他将这种重叠动因定义为:“语言表达形式的重叠对应于概念领域的重叠。” 在汉语中,形式的量( 指语音的物理纬度、包括音素和音节的数量、语音元素 的单位发音时间及强度,可称为物理量) 和语义的量( 认知系统中的主观性度 量,是主体对于客体在量度方面的心理表征,可称为心理量) 必然呈正相关。 李宇明( 1 9 9 6 ) 指出词语重叠的主要表义功能是“调量”,使基式所表达的 物量、数量、动量、度量向加大或减小两个维度上发生变化。具体来说,词语重 叠对物量的调整非常有限,只能让它向减小的维度变化,表达空间缩小的意义。 对于数量,词语重叠只能让它向加大的维度变化,核心语义是表“多数”,并由 “多数 加入定量观念而引申出“所有 ( 包括“每一) 、“定量反复”和“逐 一 等次范畴。对于动量,词语重叠可让它向减小和加大两个相反的维度发生变 化。减小动量的基本语义是表示“次少时短 ( 动作反复的次数少、持续的时间 短) 。由次少时短派生出“轻微”、“不经意”的语用含义,并由此进一步引申 出“尝试语法范畴。加大动量的基本语义是表“多量,并由多量与“轻微、 不经意 结合引申出“惯常 的语法意义。对于度量,词语重叠主要是让它向加 大的维度变化,表达“程度加深 。由于句法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在特殊情况下 词语重叠也可使度量向减小的维度变化,具有“减弱程度”的功能。 词语重叠的表义体系可以简略图示如下: 3 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减小 一量空间缩小 i加大定量广所有( 每一) 卜一数量多数_ l il 定量反复逐一 调量一 i加大轻微 l 广一多量川常 卜_ 动量一 li 减小 轻微 i l 一次少时短尝试 i加大 i 广_ 程度加深 l _ 度量一 l 一程度减弱 张敏( 1 9 9 7 :3 8 ) 把类型学视野引进重叠的研究,他指出重叠分布在许多 语言当中,它是汉藏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等亚太地区语言中最常见的现 象之一。在阿尔泰语系、达落毗荼语系( d r a v i d i a n ) 、乌拉尔语系、闪含语系、 霍坎语系、尼日尔一科尔多凡语系、尼罗一撒哈拉语系、美洲印第安语系、印 欧语系中,也有重叠现象。同时,重叠现象普遍存在于诸多语言和许多汉语方 言之中,且具有相似的语法意义,这种情况从认知语法的角度解释,体现的是 l a k o f f j o h n s o n 、h i r a g a ( 1 9 9 7 ) 等人所说的,“数量类象”原则,是“形式元 素的重复出现以图样的方式反映的意义元素的复现 。指出众多语言中相似的形 式( 即重叠) 多表达相似的意义( 如持续、反复、周遍等) ,更严格地将重叠共 性之下的理据表达为:形式元素的重复出现以图样的方式反映了意义元素的复 现。同时也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即按照最自然的理解,重叠的动因的实质似乎 是形式数量的增加反映概念世界的量的增长。但形容词在定语和谓语位置上时 表示一种微量的程度( 朱德熙,1 9 5 6 ) 以及动词表示动量减轻以及时量缩短的 意义却与之不符。尚待更可靠的解释。 石毓智( 2 0 0 0 ) 则认为重叠的功用是使基式的概念义定量化。汉语的数量 范畴之一一一定量化是用重叠的形态加以表示。他指出汉语中有两类完全不同 的重叠:一是构词重叠,即叠前和叠后意义和功能都一样的那一类,如妈妈、 4 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姐姐等;二是句法重叠,基式和重叠式的意义和功能都有明确的差异的。他打 破词类的限制,提出了重叠在各词类中表现出来的共性一一定量化。不论哪个 词类,基式通常是中性量的,然而相应的重叠量都是定量的。并把定量的结果 细化分为两类:一是对于体词,重叠式是对某一特别范围的所有成员的遍指; 二是对于谓词,重叠式是确定某一量级。如对于形容词,重叠式确立一个程度。 动词则一般表示一个较弱的量级,即时量短或者动量小。 综上所述,各家对重叠和语义量之间的必然关系己基本得到公认,只是就 重叠如何对量进行调整还有争议,且这个量究竟性质如何,大家还各执一词。 1 涉及到哪些量? 2 是对量的调整还是确定? 3 是量的增多还是减少? 如何增加和减少? 下文将就这些问题,仔细地进行探讨。我们将首先整理汉语中所有重叠的 种类,对各类重叠的意义逐个进行分析,考察其中量究竟有怎样的变化,是否 有统一的意义,是否符合数量象似性原则。将其中有疑惑和矛盾的地方进行重 叠的解释和分析,力图呈现一个汉语重叠系统的全景 第三章重叠的种类及其意义 陆宗达、俞敏( 1 9 5 4 ) 最早提出重叠是汉语一种重要的形态变化,但是对其 内部类型没有加以区别。朱德熙( 1 9 8 2 ) 则把重叠分为音节的重叠、语素的重叠和 词的重叠三种类型。前两种属于构词法范畴,第三种属于构形法范畴。后人在此 之外,又发现了重叠式短语。因此,又有人把重叠分为三种:构词重叠、构形重 叠与句法重叠。李宇明( 1 9 9 6 ) 则从语言的不同层面看,提出了非词重叠、词语 重叠、语句重复三类。他( 2 0 0 0 a :2 9 8 ) 用“复叠 一词指“叠合重叠“重 复 三类现象:叠合指构词层面的复叠、又可分为音节叠合和音素叠合。这类复 叠不表示语法意义。重叠是句法层面的复叠,能出现在大部分的实词和虚词语类 中。如名词、量词、数量结构、形容词、动词、副词、拟声词等。重复是句法和 超句法层面的复叠。重复的次数在理论上没有限制,多表示语用意义。 本文所讨论的”重叠”横跨了词法、句法和语用三个层面。将音节、语素重叠、 各类词重叠以及语用重叠均囊括其中。我们基本采用非词重叠、词语重叠、短语 重叠和句子重叠四类。非词重叠基本为音节的重叠。因此我们认为,有人提出所 谓无基式的的重叠是不存在的,没有基式就无所谓重叠,重叠必是在一定的基础 上的重叠。如有人认为“毛毛虫”无基式,在本文中则把“毛归为名词的重叠。 5 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所谓基式是指被重叠的单位,从中的a ,a b a b 中a b 等等,可以是音节、词、短 语或句子。基式是我们讨论重叠的起点。下文以重叠的基式为序,从音节、词、 短语到句子,依次展开。 3 1 重叠的形态格式 重叠的使用非常普遍。其主要的形态格式有以下十类: 1 a a 式 这是重叠最基本的形式,可以此方式重叠的单位也最多。 叮叮天天看看样样红红 一个一个 走啊走啊 去! 去1 2 a a b 式 毛毛雨洗洗手刷刷牙写写字 3 a b b 式 眼巴巴水汪汪凉丝丝亮堂堂一个个一次次 4 a a b b 式 高高兴兴认认真真三三两两滴滴答答 5 a b a b 式 雪白雪白飞快飞快漆黑漆黑一个一个 6 a a 式这是动词重叠的特殊形式 看一看试一试热一热猜一猜 7 a 了( 一) a 式这也是动词特有的重叠的特殊形式。 看了看试了试摸了摸拍了拍 看了一看试了一试 8 a 呀呵a 式这同样也是动词特有的重叠形式。 唱呀唱游呀游走呀走读啊读 6 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9 a 着a 着式这同样也是动词特有的重叠形式。 说着说着数着数着跳着跳着 1 0 a 里a b 式这是表贬义的特殊重叠形式。多为形容词。 糊里糊涂傻里傻气娇里娇气罗里罗嗦 此外,a b a c ( 一举一动) 和a 都a 不式( 爬都爬不) 等格式,并非典型 的重叠,暂不收集归类。 下文以重叠单位的长短及其复杂程度为序,由短即长、由简及繁,对汉语中 各种重叠形式及其意义进行例举和整理。 3 2 音节重叠 叠音词中被重叠的单位是音节,音节单独使用时没有意义。如狒狒、嬷嬷、 孜孜、潺潺等。张静把叠音词分为两种,一种是可叠可不叠,叠后没有附加意义, 如爸一爸爸。一种是必须重叠才能表示意义的,如“孜孜”。不重叠就不是词, 或者变成别的词。我们认为,张静所说“可叠可不叠的音节其实是一个独立成 词的语素,实质上是词的重叠,这类重叠我们下文会逐类讨论。在此我们只考虑 必须重叠的音节。 音节重叠的形式有从、a b b 、a a b b ,如寥寥、区区、坦荡荡、战战兢兢、郁 郁葱葱。可重叠的音节中单音节占大多数。音节重叠之后构成词,主要构成名词、 形容词和副词。我们看几个例子: 名词:姥姥狒狒嬷嬷 副词:区区连连 形容词:谆谆悄悄侃侃熊熊切切依依坦荡荡战战兢兢郁郁葱葱 叠音构成的名词带有一定的亲昵、可爱之意。叠音构成的副词依其意义,可 限制频率、范围等。叠音构成的形容词多为古汉语的遗留,多用于刻画,带有描 写性,有强调之意。 3 3 各种词类重叠 不同词类的重叠占汉语重叠的重头。邢红兵对6 0 0 万字的标注词性的语料库 和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全部重叠结构进行了汉语词语重叠结构的深层结构 类型以及产生方式的分析,文章对可以重叠的各类词的主要重叠形式进行了统 7 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计,发现汉语的各类实词几乎都有重叠结构,其中动词和形容词的重叠结构最为 常见,部分名词、象声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等也可以重叠,依其对1 0 5 0 个重叠结构进行统计,得出各类词的可重叠情况,给出了具体数据见下表: 堋la 】隧1 2a b b 3a a b la a b 2a a b 3a a b b ia a 豳2a a b b 3a a aa 璺a l l会计 形容谰5 52 62 5 7 7i l o 2 2 基 盼 3 3o97 2 5 动词 4 o6 4 l2o5 嚣5 2 loo 1 3 7 笔词3 02 521 971 9 2 勰 oo1 0 5 像声词9 o l l lo 01 91 2o9l6 2 爱词ooo ooo223oo7 副词 loo0oo4oo 0 o5 数词 ooo 00o4oloo5 叹词 3o 10oo0oooo4 7 52 63 3 05 l 3 27 3 3 4 绚弱 合计 9i o1 0 5 0 4 3 l9 05 i o 邢的收录并不全面,我们依其繁简程度重新排序,整理排序如下文。 ( 一) 象声词 ( - - ) 叹词 ( 三) 数词 ( 四) 代词 ( 五) 量词 “ ( 六) 副词 ( 七) 名词 ( 八) 形容词 ( 九) 动词 接下来,我们将各个词类的重叠形式及其意义进行梳理、描写和总结。 3 3 1 象声词重叠 象声词是声音的重叠,主要有以下几种: a a a a b a b b a b a b a a b b a b b b a 里a b 哗哗呼呼潺潺飒飒萧萧 咚咚呛滴滴答 哗啦啦轰隆隆 叮咚叮咚叮当叮当 乒乒乓乓嘻嘻哈哈叽叽喳喳 轰隆隆隆哗啦啦啦 呼里呼噜 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象声词的重叠长度可长可短,可较自由地增加或减少重复的音节。其表现出 来的意义也较为单一,模拟各种声音,可表示逐一、重复、量多之意,描述声音 之妙。 郭绍虞曾指出:“汉语的象声词有曲尽形容摹绘客观声音之妙 3 3 2 叹词重叠 叹词和象声词类似,但不如象声词那么富于变化。每一个叹词通常是独立于 句子之外,单用,不重叠。只有一小部分可以重叠。 从呵呵哼哼哈哈 a b b 哎呀呀哦哟哟 从b b 呵呵哈哈哼哼哈哈 a b a b 啊呀啊呀哦哟哦哟 叹词重叠,通常只是反复性的重复。语义上加强感叹语气。 哟,你可别多心啊 哟哟哟,你可别多心啊。 的语气比明显重得多。 3 3 3 数词重叠 数词重叠基本只有一种形式:从,极个别可重叠为a a b 、a b b 、a a b b 、a b a b , 如千千万、千千百、一万万、千千万万、千万千万。 可重叠的数词是有限的,主要是系数词和位数词,而约数、概数。分数、倍 数没有重叠形式。除了固定成语三三两两、七七八八、九九归一等,位数可以较 为自由地重叠,千千万万、万万千千、千千万、千千百、一万万等。 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众人划桨 开大船 数词重叠可组成四字格,在语义上多表示众多,如三三两两、七七八八、千 千万万。数字越大,所表示的数量就越大。“三三两两 一般表示数量不多,但 与一相比,三、两大于一,仍是量大的意思。 另外,有人认为数词重叠语义上表示相乘,如“二二得四 、“九九八十一”。 我认为,这和数词重叠并没有关系,只是其中省略了“乘 ,不代表数词的语法 意义。 数词“一”和“万”重叠后作副词,“一一”是一个一个地,表示逐一、按 序,如一一否认、一一展开。也有概括全部的意思。“万万”表示绝对、无论如 9 2 0 0 8 桶硕十研究生学位论文 何。“万 表示大量,引申为绝对,强调极端。 3 3 4 代词重叠 代词可重叠性较弱。一般代词不能重叠,能重叠的主要是疑问代词。如“谁、 什么、哪里、怎么、多少”。形式比较单一,多为a a ,有时可三次重叠,如“谁 谁谁”。有少数a a b b 、a b a b ,如卿卿我我、彼此彼此。 指示代词“某”彼此 均可重叠。人称代词可以重叠的只有我,卿卿我我。 代词重叠在句中起强调作用,例如“卿卿我我”,强调卿和我,进一步强调男女 难分的恋情,“多少多少场 强调很多场,“怎么怎么不对强调不对的地方很多。 “彼此彼此 强调双方。重叠式强调所指代的对象不止一个,并且具有较强的描 写意味。如: 他家里啥啥都好。 “啥啥指代任何事物,强调没有例外,全部如此。重叠式强调程度更重, 更加突出了它所指代事物的周遍性。 疑问代词重叠后,往往不再表示疑问,而是一种细节化或描写性的陈述。如: 姜昆转身跑回排练大厅,一个一个地扒这肩膀,向在场的歌手、演员、主持 人介绍情况,从有怎么怎么一回事,到群众和我们说什么什么啦,你和他和她扣 他愿不愿意捐这个款? ( 张建术,杜卫东天佑中华当代1 9 9 8 :5 ,1 5 5 ) 接着便念出哪里哪里几亩地,哪里哪里几间房。( 赵树理) 另外,“哪里哪里 表否定,是习惯用法,是一种特有的非指代含义。 3 3 5 量词重叠 能重叠的量词基本上为单音节量词,形式为a a ,如个个、种种。一部分量 词可以组成四字格,a a b b 式,如“双双对对”、“口口声声”。 量词重叠所表达的语法意义多为周遍,包括“所有的”、“每一 。赵元任先 生把量词重叠称为“遍称式重叠”,差不多所有的单音节量词都适用。 个个都是英雄好汉。 “个个”指每个人,所有人。 次次都输,回回皆败。 “次次 “回回 是时间事件上的遍称。 有时量词不表示周遍,只表示大量。如: 1 0 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的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 塘夜色) 劲风阵阵,呼啸而来。( 曹靖华飞花集) 同“多量”相比,表示“少量”的数量词语复叠现象则是较为少见的。在搜 集到的材料中只见到“一点点 、“一点一点”和数词的叠加形式“三三两两” 的用例,例如:例旬不足,不能一律归为少见。至少了逻辑上难以成立 我4 f l 有不计年华的流逝,才能干成一点点事。我们只有突破一般人的人 生常律,才能期望有一点点收获。( 张曼菱让心再跳一次,当代1 9 9 7 年 第3 期第6 9 页) 然后又有三三两两的人上来了。( 徐迟江南小镇,收获1 9 9 1 年第2 期 第1 5 7 页) 但是,“点点”却表示多量而不表示“少量”,例如: 萤火点点在他前后飞舞,在夜色中划出一条条优美的光辙,如同一个个探 马飞骑,频繁地把季蒙的消息报告给林子里所有的生命。( 张波五羊,花城 1 9 9 0 年第4 期第1 1 7 页) “一点点 虽然也有少量的含义,但那是“一点的作用,而不是重叠的作 用,且“一点点”作状语的主要作用是描写动作的进程,而不是表示小量。例如: 鳗捧了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来,有两颗荷包蛋,一点点给爹喂了下去( 路 远青盐垛,当代1 9 9 2 年第1 期第6 8 页) 郭继懋认为量词重叠只表示一种概括的总语法意义:表达一种主观感受到 的物体( 对名量词而言) 或事件( 对动量词而言) 重复存在的状态,简单地说,即表 达物体或事件重复存在。这个总语法意义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体现。大致可 以这样说,“重复存在这个意义既可以体现在空间意义上,也可以体现在时间意 义上,体现在空间意义上时表现为周遍意义和“多 类意义,体现在时间意义上时 表现为“连续 的意义。 我们认为这个概括是比较科学的,不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重叠都表示一种多 量的意义,只是多的性质和程度有所不同。 另外,某些固化的成语如“口口声声”,其意义已超出了重叠式所表达的语 法意义,需要整体认知。然而就从其重叠的基式来看,口口声声在一定程度上仍 反映出量多义,并非一口一声。 郭继懋,再谈量词重叠形式的语法意义,汉语学习,1 9 9 9 年第四期 l l 2 0 0 8 崩硕+ 研究生学位论文 3 。3 6 副词重叠 副词重叠的形式主要为从,有少数a a b b ,如陆陆续续。 篡叠式尉饵 重叠捌谱篁叠 童词谰又 慧纛总簸 玩镑 双音节三蠹节四音节 八酉词, 90o92 1 04 3 纛调锈释 ,童oo3 重4 6 4矗珲 王自强寝溺潮典,3 33o3 65 9 26 1 侯学翘虚词蠲典”oo3 76 5 is 7 张壤纛谬谗美 3 2o鑫筻5 簸s j 磊 l 湛j 幺馕息弱襄详解 5 6o76 37 1 98 8 张滚生剐词淡5 6oo5 6l 憾65 3 攀蘩辫逶爱 3 4鑫o 3 4 秘s5 1 强 李字明先生对现代汉语副词做过深入的考察,从意义上分把重叠式副词分为 七种类型,即说明程度,说明范围,说明时间处所,说明重加和频率,说明方式和情 况,说明语气和说明数量。我们略作调整,将重叠式副词分为以下七类: 一、程度副词:略略稍稍微微 二、频率副词:渐渐屡屡陆陆续续 三、判断副词:断断确确实实 四、情态副词:暗暗连连津津 五、时精j 副词:常常初初忽忽每每 六、范围副词:处处单单恰恰通通 七、语气副词:偏偏 赵晶( 2 0 0 7 ) 指出:汉语是一种形态手段较弱的语言,形容词没有比较级或 最高级的形态变化。除程度副词以外,副词本身无法完成表达程度差异的任务。 作为补偿,汉语以重叠式副词作为表示量级差别的重要手段,具体说,即j 以基式 表示“基本级,指一般的程度:以重叠式表示“毒# 常级 ,指高级的程度,如“最 最、永远永远表示“非常 的意思。 段业辉( 1 9 8 7 ) 认为,“大部分重迭式副词,在句中同具体的动词或形容词发 生语义关系时,都能加重语气起到强调动词或形容词的作用。这又可分为两种情 况:种是使程度更深,范围更大,语气更重,频率更快等:种是使时间更短, 1 2 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_ _ _ _ _ _ _ _ _ _ _ - _ _ _ - _ - _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_ _ - _ _ 。_ 。- 。_ 。一q 1 _ _ - - - _ _ - _ - _ - _ - _ _ _ - - _ _ _ _ _ _ _ _ - - _ _ - _ _ - _ - _ _ - - _ _ _ - - _ - - - _ - _ _ _ _ _ _ - - _ _ _ 。1 。_ _ _ _ _ _ _ - _ _ _ - _ _ _ - _ _ - -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一 程度更浅,范围更小等。”根据李宇明( 1 9 9 6 ) 的观点,即“量变”在加大和减小 双向维度上变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副词主要对程度、频率、时间、语气等进行双向的强 调。 如“略略“微微”“稍稍”是往小量的方向进行强调,而“偏偏 “连连” “通通则是往大量的方向加强。且由于副词的特殊性,它可调整的范围遍及物 量、动量、力量、度量以及语气等各个方面。然就其相对于基式而言,重叠都是 在基式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微微笑”比“微笑”更言其浅淡,“稍稍改动 比 “稍改动”更强调改动得少。 由于副词重叠的基式来源广泛,如名词( 革草、初初、津津) 、形容词( 暗 暗、白白、断断) 、数词( 万万) 、等,区分不便,且放在副词一类。另一方面, 此类重叠后得到的副词的意义发生了转移,与基式意义差别甚大。就基式与重叠 式紧密相连的副词来看,如恰恰、常常、略略,其重叠的意义是比较单一的,即 强调。总体来看是在其基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更深一层。 3 3 7 名词重叠 对名词重叠的各种形式进行全面讨论的有胡习之、邢红兵、太田辰夫等,胡 习之将名词重叠分出四类如下 从爸爸妈妈 a b b 山沟沟布兜兜 a a b毛毛虫担担面 a a b b 山山水水上上下下 可重叠的名词主要有以下六类: 1 称谓 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多表亲昵。 2 事物名称 如“花花 、“手手”、“脚脚、“果果 等。表“喜爱”、“亲切”色彩,华玉明、 王小芳、邓海清等有这种看法。这种意义一般存在于儿童语言、民歌之中,具有 修辞作用。华玉明认为这“源于歌谣儿语的名词重迭是儿语特征之一。可表亲呢、 喜爱的感情色彩,具有通俗、粗朴、浅近直观的口语化特色。圆 华玉明,歌谣和儿语中的名词重叠,学语文,1 9 9 1 年第二期 1 3 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爸爸变了棚中牛,今日又变家中马,笑跪床上四蹄爬,乖乖儿,快来骑马 马! ( 流沙河哄小儿) 小孩刚一岁多点,刚会说话,大人为教他们说话,哄孩子这么说“慢慢走, 我带你上街街,叫叔叔,叫姑姑,叫妈妈,戴帽帽,穿袜袜,我带你去买肉肉, 吃饭饭,买包包”。( 侯宝林相声自选集) 这种重叠是儿童语言区别于其他语言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儿童在学习 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质,是章趣的一种反映,也是亲切喜爱之情的体现。随着 年龄的增长,这种词的使用频率不断下降。 现在流行语叫“b b 语 ,这个说法来自香港,b b 即b a b y 的意思,也就是 儿童语用,但使用者并非只有儿童,更多指成人,尤其是年轻女子。如现在女孩 子撒娇,就会使用重叠,比如,我们晚上去哪里吃饭饭? 用上海话说就“嗲”起 来了。 现在流行语还有一种叫“b b 语”,这个说法来自香港,b b 即b a b y 的意思, 也就是儿童语用,但使用者并非只有儿童,更多指成人,尤其是年轻女子。如现 在女孩子撒娇,就会使用重叠,比如,我们晚上去哪里吃饭饭? 用上海话说就“嗲” 起来了。 这种重叠式也出现在网络语言中。如:介素虾米东东? ( 这是什么东西? 尸这种 语言通常被人们认为是“新新人类 语言,在网络上出现的频率极高。网络语言 因其幽默诙谐、风趣生动而走进我们的生活,并迅速传播开来锄。 那么令人喜爱的东西豆豆、猫猫、狗狗、包包等,也可以自然地重叠起来使 用。 a b b 式的重叠,如山沟沟、线团团、布兜兜、面糊糊、树根根、羊羔羔、山 窝窝、酒盅盅、烟嘴嘴这种重叠式一般出现在民歌民谣或文学作品中。如: 我走过了山沟沟,别说你心里太难受;我,我要为你唱首歌,唱那白云悠悠; 我走过了山沟沟,那风它总是吹不够;我,我要为你唱首歌,唱那大河奔流。 ( 毕晓世山沟沟)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 大。( 贺敬之回延安) 这类重叠式在口语中一般儿化,含有说话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对于事物的喜 网络语言介素虾米东东,n 删x i n h u a n e t c o r n2 0 0 5 年1 月6 日 蔡朝辉,探析汉语中名词的重叠,扬州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 0 0 7 年5 月第 1 1 卷第3 期 1 4 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爱之情充斥在言语之中。 3 名量词 如:人人、村村、处处、家家、物物、户户、门门、年年、天天、日日、月 月。这类名词在重叠之后有了量词的特点,有些学者称其为准量词或名量词。名 量词的情况与量词基本一致。根据赵元任先生的观点这些词应属“遍称重叠式”, “遍称重叠式的一个重要的语法特点是,因为它们指一类事物的全体,因而是有 定的性质,它们就必须占据句子里较前而不是较后的位置”。如: 年前,几乎家家都要打年糕,那是一件很隆重的事。( 顾瑞芳我的家) 可见,名量词重叠后表达周遍、大量。 4 方位词。 如上上下下、前前后后等,有指代作用,表遍指。 另有一类较为特殊的是“上上签”,“上上 有程度义,向形容词转移,表强 调、程度加深。 5 一般名词 一般名词的重叠多表示逐一、遍指、泛指或繁多之意。如事事、字字、环环、 官官、条条、框框、本本。有时指称意义有所改变,如头头。 四字对举的情况也比较多,如日日夜夜、花花草草、山山水水、子子孙孙、 瓶瓶罐罐等,表示类义或众多。 也有部分意义向形容词转移,如规规矩矩、形形色色。表程度加深。 综上来看,名词重叠后主要表示每一、逐一、泛指、遍指、类指或众多。有 些名词重叠后向形容词转移,有描写之意,表程度加深。 需要指出的是,也有些名词重叠后意义发生了改变,如“头头脑脑 。 3 3 8 形容词重叠 形容词重叠的形式比较丰富。主要有六种: 1 a a大大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一李清照) 2 a b b 红彤彤白茫茫白皑皑 3 a a b 喷喷香晶晶亮 4 a a b b 干干净净平平静静轰轰烈烈 1 5 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5 a b a b 雪白雪白通红通红冰冷冰冷 6 a 里a b 胡里胡涂 石锓( 1 9 9 5 ) 对有关形容词重叠的意义进行了周全地归纳,主要有以下 五种: 1 表程度。李宇明指出,此种重叠的主要表义功能是“调量”,使形容词本 身所表示的物量、数量、动量、度量向加大或减小两个维度上发生变化。石毓智 谈道,重叠式的语法意义是使基式定量化,而不同数量特征的基式其定量结果会 有或大或小的差异。对于形容词,重叠式确立了一个程度。 2 表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色餐饮企业食堂泔水处理与环保认证协议
- 2025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检测委托抽样合同单
- 韩国娱乐圈艺人离婚后财产分割与债务清偿协议
- 商业综合体自来水费结算与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 退股协议书模板:外资企业股权退出合同范本
- 遗产分割与子女长期抚养教育服务协议范本
- 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验资及担保业务服务协议
- 2025年湖南省怀化市协警辅警笔试模拟题(附答案)
- 2025企业管理资料范本某科技公司员工签订技术合同范本
- 2025年建筑工程类施工员装饰-市政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旅游业税务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基于企业所得税的视角
- 南大版一年级心理健康第15课《走进大自然》课件
- QC主管转正述职报告
- 2024年大连银行授信审批部招聘笔试真题
- 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个案分析
- 液压系统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人脑的结构》课件
- T-GXAS 729-2024 胃脘痛脐灸技术操作规范
- 小学音乐开学第一课教学课件
- 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废物处理
- 学校食堂菜谱及定价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