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500操作要点及操作经验介绍ppt课件.ppt_第1页
CA1500操作要点及操作经验介绍ppt课件.ppt_第2页
CA1500操作要点及操作经验介绍ppt课件.ppt_第3页
CA1500操作要点及操作经验介绍ppt课件.ppt_第4页
CA1500操作要点及操作经验介绍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CA1500操作要点及经验介绍 2 01 概述 PartOne 3 概述 1 使用目的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CA 1500用于凝血 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的检测 为出血性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溶栓及抗凝治疗的监测与疗效观察提供有价值的指标 2 检测原理 凝固法 发色底物法和免疫分析法 4 概述 2 1 凝固法 散射比浊法加百分比终点法 2 1 1散射比浊法CA 1500采用光学检测法 将血浆凝固过程中的浊度变化转变为散射光的变化后 通过光电二极管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处理器据此绘制出凝固曲线 用百分比检测法来确定凝固时间 光源为发出660nm的卤素灯 散射光信号为900直角方向的散射光 5 概述 2 1 2百分比检测法 仪器把加入试剂后最初的散射光量设为0 把反应结束后不再变化的散射光量设为100 将与50 散射光量相对应的时间作为凝固终点报告 因为50 的部位单位时间内散射光量的变化最为显著 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速度最快 这种方法称为 百分比终点法 6 2 2发色底物法 酶化学比色法 显色物质 对硝基联苯胺PNA 底物 酶检测物或酶活性相关检测物 CA 1500透射光源只有405nm 575nm和800nm三种滤光片 7 概述 2 3免疫分析法 免疫透射比浊法 抗体包被大小均一 直径15 60nm的乳胶颗粒 包被后的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形成复合物体积增大 引起透射光的变化 由吸光度的变化推算出所检测物质的含量 光源同上 3 检测参数3 1凝固法 PT APTT Fbg TT 外源性凝血因子 2 5 7 10 内源性凝血因子 8 9 11 12 等 3 2发色底物法 ATIII 2PI Plg PC等 3 3免疫分析法 D二聚体 P FDP vWF 8 概述 4 检测性能PT CV 2 APTT CV 2 Fbg CV 4 TT CV 10 PC CV 10 DD等其它 CV 5 9 02 CA1500血凝仪日常操作流程 PartTwo 10 CA1500血凝仪日常操作流程 一 开机 按下机器右边的POWER按钮开机后机器进行自检 当屏幕右上角显示 Ready 时可以进行试验二 洗针 在主屏幕上选RinseProbe键 然后按Execute进行洗针三 检查消耗品 1 准备反应杯 打开仪器上盖装反应杯的盖子查看反应杯是否够量 不足时 需及时添加 一次性最多可放300个杯子 2 准备试剂 按照仪器对试剂的要求 把每一项的试剂准备好 放到仪器内相应位置 主菜单下选择Setreagent 注意查看试剂的量和有效期 例如 Clean 放在RINSE的位置 3 查看仪器的洗液瓶和废液瓶 11 CA1500血凝仪日常操作流程 四 准备标本 将样本离心好 放入样本架 再将样本架放到仪器进样器上 样本离心要求3000转15分钟五 输入检测项目 主菜单上的按下WorkList键 进入工作菜单 输入项目 直接点击相应的实验项目键 如 按下PT键菜单由 变为 其他项目输入方法相同 重复 按屏幕下菜单的Repeat键 在屏幕弹出的键盘上输入相应测试数 仪器会自动重复与光标所在位置相同的测试信息 屏幕右侧的光标移动键 按NEXT或Pre表示翻到下一个界面 按 表示向上移动光标 或 显示下一个界面试验项目 输入样本号 按屏幕下菜单的IDNo Entry按顺序输入样本的序号或病人的病历号 开始检测 录入完所有测试信息 按下屏幕右上角STAR键 开始检测查看结果 返回到主屏幕 检测的项目如果由 变为 表明此试验已经完成 按下StoredDate 储存结果 键 出现已存储结果界面 屏幕显示已完成的测试的信息 如果查看反应曲线 按下边菜单第一项Graph查看凝集趋势 吸光度 错误信息等 12 CA1500血凝仪日常操作流程 六 洗针 当做完一批标本以后 需要洗针 按下 RinseProbe 然后按下 Execute 进行洗针 七 关机 回到主屏幕下 在洗完针以后方可关机 切断电源 每24小时应关机一段时间 因为 1 延长光源寿命 2 提高工作速度 软件 3 维持负压平衡 4 仪器的清洁维护需要 等 13 03 标准曲线的制备 PartThree 14 标准曲线的制备 在PT APTT和Fbg三个检测项目中 APTT报告结果为秒数 仪器实测 不需要制备标准曲线 PT要报告PT 要报告活动度 所以需要制备标准曲线 Fbg报告结果为浓度 所以需要制备标准曲线 制备过程如下 一 准备消耗品1 准备反应杯 打开仪器上盖装反应杯的盖子查看反应杯是否够量 不足时 需及时添加 一次性最多可放300个杯子 同时放置一清洁样本盘备用 2 准备试剂 按照仪器对试剂的要求 把每一项的试剂准备好 放到仪器内相应位置 主菜单下选择Setreagent 注意查看试剂的量和有效期 例如 Clean 放在RINSE的位置 做标准曲线之前最好更换新的缓冲液和试剂 3 查看仪器的洗液瓶和废液瓶 15 标准曲线的制备 二 制备标准曲线 每次制备一项 复溶一支标准品 1ml蒸馏水 室温复溶15 25min 放到样本架的第一个位置上 在主菜单下按Setting键 出现Analysissetting键盘 进入分析设置菜单 按more键 按Param setting键出现参数设置界面 并按以下设置 16 标准曲线的制备 PT CalcItemUnitsNumberFormatCurveFit Calc Parameter1PT XXX XLogLine Calc Parameter2PTRXX XX Calc Parameter3PTINRXX XXISIInputFbgC CalcItemUnitsNumberFormatCurveFit Calc Parameter1FbgCg lX XXXLogLineOFFCalc Parameter2OFFCalc Parameter3 17 标准曲线的制备 定标路线图 mainmenu StandardCurve SelectTests AnalysisSetting Calibrator 移动光标输入标准血浆含量值 仪器将按照倍比稀释方式自动稀释 Enter 返回MainMenu WorkList StandardCurve 选择做标准曲线的项目 Return Start完成后 MainMenu WorkList StandardCurve 按两次Update储存PT试剂更换批号后需要更改ISI值Fbg试剂更换批号后需重新定标 18 04 质控样本检测 PartFour 19 质控样本检测 编辑质控文件 在仪器主菜单上按QC键 再按下SelectGroup 此时会出现多个空白文件 选择任一空白文件 点击Groupedit 再点击Input 选择需要进行的质控项目和编号 例如 QC01 01 20代表不同质控文件 每一文件可储存三个项目 执行质控检测 复溶一支质控品 放到样本架相应的位置 在仪器主菜单上按WorkList键 再按下IDNo Entry 在弹出的数字键盘上输入 QC01 01 20代表不同质控文件 选择需做质控的试验项目 按STAR键开始检测 质控完成后 到主菜单 按QC查看质控结果及图形 20 05 常见错误报警提示及处理 PartFive 21 常见错误报警提示及处理 1 InsufficientReagent 试剂不足 相应试剂位号码 加入相应试剂2 InsufficientTube 反应杯不足 加入反应杯3 EmptyTubeTrashBox 清空垃圾箱 倾倒垃圾箱中的废反应杯4 LightShieldOpen 遮光盖打开 关闭遮光盖5 ReagentProbeCrash 试剂针撞针 检查试剂瓶盖是否去掉 或调整位置 6 NoReactiveTube 没有反应杯 放入反应杯7 NoSample 没有标本 在相应位置放入标本8 VacuumPumpError 真空泵错误 调整负压9 WasteBottleisFull 废液瓶满了 倒空废液瓶当仪器报警时主屏幕左上角会出现 Alarm 按下SYSMEX 可消除报警 22 06 PT测定原理及相关知识 PartSix 23 PT测定原理及相关知识 原理 在待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 兔脑 人脑 胎盘 肺组织等浸出液 和Ca2 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后者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本试验不仅反映凝血酶原水平 也是反映因子 X和纤维蛋白原在血浆中的水平 故是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 试剂 1 组织凝血活酶液常用人或兔脑粉浸出液 2 0 025mol I 氯化钙溶液 24 PT测定原理及相关知识 凝血酶原时间比值 PTR 的计算 PTR 待检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 s 正常参比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 s 国际敏感度指数 internationalsensitivityindex lSI 及计算1 ISI 由于不同来源 不同制备方法的组织凝血活酶对结果影响很大 造成结果的可比性差 特别影响判断口服抗凝剂的治疗效果 世界卫生组织 WHO 提出以人脑凝血活酶67 40批号作为标准品 并以国际敏感度指数 internationalsensitivityindex lSI 表示各种制剂与67 40之间相互关系 67 40为原始参考品 定lSI为1 0 因此各种制剂必须标以lSI值 2 患者INR PTRISI 25 PT测定原理及相关知识 参考区间1 PT值男性10 13 7s 女性10 14 3s 男女平均为 12 1 s 待测者的测定值较正常对照值延长超过3s以上才有临床意义 2 凝血酶原时间比值 PTR 0 82 1 15s 1 00士0 05 S 3 INR依ISI不同而异 26 PT测定原理及相关知识 注意事项 1 采血后宜在1h内完成 置4 冰箱保存不成超过4h 20 下可置2周 70 下可放置6个月 2 水浴稳定控制在 37士1 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结果 3 抽血要顺利 抗凝要充分 决不可有凝血块 这将影响凝血酶原时间的准确性 4 市场上供应的组织凝血活酶制剂应注明ISI值 选用lSI55 时 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须按公式 抗凝剂 ml 100 Hct 血液 ml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