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石文化的起源与发展1【单选题】石头,学名(C),是具有稳定外形的固态集合体。 A、奇石 B、观赏石 C、岩石 D、矿物2【单选题】奇石这一名称在我国古代就有,主要指太湖石“以为玩好也”,表示出具有(D)的含义。 A、稀有、罕见、奇特 B、瘦、漏、透、皱 C、假山叠石 D、奇特、怪异3【单选题】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用(C)一词来表示奇石,这一名称出自战国时期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 A、奇石 B、石玩 C、怪石 D、雅石4【单选题】南宋时代赏石文化传人日本,日本人称为(B), 在印尼、马来西业、新加坡等国则称为“雅石”,与中国奇石的同义语。 A、寿石 B、水石 C、盆石 D、山水石5【单选题】(B)是中国赏石文化史上的第一部奇石文章,作者是白居易。 A、雨花石记 B、太湖石记 C、灵岩石记 D、大理石记6【单选题】唐代诗人(A)也是奇石收藏家、鉴赏家,他为我们留下了著名的诗句“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一直到今天为许多人的口头禅。 A、白居易 B、李白 C、杜甫 D、李商隐7【单选题】最早对奇石高下等次分类的是唐朝 (D),他把太湖石峰从大到小分为甲乙丙丁四类,每别品评为上中下三等,开了唐末宋初分类品石之风的先河。 A、李德裕 B、魏征 C、白居易 D、牛僧孺8【单选题】我国有文字资料记载最早出现奇石鉴赏的标准是白居易的(A),他提出了“丑、形、质、色、老、势、气、灵、禅” 的赏石观。 A、太湖石记 B、雨花石记 C、灵岩石记 D、大理石记9【单选题】我国的赏石术语如“奇石”一词自(D) 就开始出现开始使用,其中“假山”一词已成为园林叠山的正式名称。 A、晋朝 B、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10【单选题】(B )是唐代宰相李德裕在洛阳城精心布置一大景观庄园,内置采自各地的奇古太湖石、泰山石、巫山石、罗浮山石等。 A、沧浪亭 B、平泉庄 C、瘦西湖 D、寄畅园11【单选题】“江南家家窗,何处无远岫”指的是文人雅士对奇石的玩赏在( D)时已经相当普遍。 A、隋朝 B、唐朝 C、五代十国 D、宋代12【单选题】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奇石界最大的收藏家当属( A),他广泛搜集天下奇峰怪石、名花异卉,比较典型的是 “艮岳”园林。 A、赵佶 B、牛僧孺 C、李德裕 D、米芾13【单选题】元郝经有诗曰:“中原自古多亡国,亡宋谁知是石头。”描述的是宋徽宗因石误国。历史上有名的( B)就是玩物丧志。 A、生辰纲 B、花石纲 C、玉石纲 D、丝绢纲14【单选题】苏州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B )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A、沧浪亭 B、留园 C、拙政园 D、寄畅园15【单选题】“石不能言”的意思指(B ),出自于南宋文学家陆游的咏石诗闲居自述。 A、石头不会说话 B、石头不需要说话 C、石头不是不能说话 D、石头不需要我们说它16【单选题】尚书.禹贡称:“海岱惟青州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这里说的上贡的物品 “铅松怪石”指 ( C) 。 A、太湖石 B、灵璧石 C、博山纹石 D、泰山石17【单选题】大诗人 ( A)不但精通诗词,又精于造园,他一生曾设计营造了四处园林长安新昌坊宅园、渭水之滨别墅园、庐山草堂、洛阳履道坊宅园。 A、白居易 B、李白 C、杜甫 D、欧阳修18【单选题】宋代赏石文化最突出的成就是杜绾( B)的问世,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石谱。 A、晴谷石谱 B、云林石谱 C、素园石谱 D、芥子园石谱19【单选题】乾隆皇帝的玲峰歌:“将谓湖石洞庭产,孰知北地多无限。万钟异石大房山,有奇心偶斯为伴。”写的是(A )。 A、青芝岫 B、青莲朵 C、青金石 D、青须弥20【单选题】1921我国地学第一人( B)编写石雅,第一本从地质角度阐述奇石的著作。 A、许问石 B、章鸿钊 C、张轮远 D、王猩酋21【单选题】宋朝时期赏石活动空前发展,赏石理论研究相继问世,出现了许多的赏石大家,( A)是第一个提出以“瘦、漏、透、皱”四要素作为相石标准的赏石爱好者,至今还在沿用。 A、米芾 B、欧阳修 C、苏东坡 D、唐寅22【单选题】元郝经有诗曰:“中原自古多亡国,亡宋谁知是石头。”描述的是宋徽宗因石误国。历史上有名的(B)就是玩物丧志。 A、生辰纲 B、花石纲 C、玉石纲 D、丝绢纲23【单选题】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奇石界最大的收藏家当属(A ),他广泛搜集天下奇峰怪石、名花异卉,比较典型的是 “艮岳”园林。 A、赵佶 B、牛僧孺 C、李德裕 D、米芾24【单选题】“江南家家窗,何处无远岫”指的是文人雅士对奇石的玩赏在(D )时已经相当普遍,奇石已成为知识阶层和上流社会的普遍审美对象,所以说我国赏石进入文化成熟期。 A、隋朝 B、唐朝 C、五代十国 D、宋代25【单选题】(B)是唐代宰相李德裕在洛阳城精心布置一大景观庄园,内置采自各地的奇古太湖石、泰山石、巫山石、罗浮山石等。 A、沧浪亭 B、平泉庄 C、瘦西湖 D、寄畅园26【单选题】我国有资料记载做到“人石合一”的第一人是( A),他“与石为伍,朝夕相对”,“与顽石交流待之如宾,亲之一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 A、牛僧孺 B、李德裕 C、白居易 D、魏征27【单选题】我国的赏石术语如“奇石”一词自( D)就开始出现开始使用,其中“假山”一词已成为园林叠山的正式名称,开创了中国赏石文化的一个新时代。 A、晋朝 B、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28【单选题】我国有文字资料记载最早出现奇石鉴赏的标准是( A),他提出了“丑、形、质、色、老、势、气、灵、禅” 的赏石观。 A、太湖石记 B、雨花石记 C、灵岩石记 D、大理石记29【单选题】我国有资料记载最早对奇石高下等次分类的是唐朝( D),他把太湖石峰从大到小分为甲乙丙丁四类,每别品评为上中下三等,开了唐末宋初分类品石之风的先河。 A、李德裕 B、魏征 C、白居易 D、牛僧孺30【单选题】唐代诗人( A)也是奇石收藏家、鉴赏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著名的诗句,其中“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一直到今天为许多人的口头禅。 A、白居易 B、李白 C、杜甫 D、李商隐31【单选题】( B)是中国赏石文化史上的第一部奇石文章,作者是白居易。 A、雨花石记 B、太湖石记 C、灵岩石记 D、大理石记32【单选题】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燮,一生有三爱:爱竹、爱兰、爱石,他常以此寄托自己耿直的个性,因爱而画,由画而咏,诗画中“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D )”的品格情操成了郑板桥理想、精神、人格的艺术化身,体现了他的执着追求。 A、廉 B、烈 C、刚 D、骨33【单选题】1921我国地学第一人(B )编写石雅,第一本从地质角度阐述奇石的著作,应用了近代科学的一些观点,对我国传统赏石文化与西方赏石文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比较和分类论述。 A、许问石 B、章鸿钊 C、张轮远 D、王猩酋34【单选题】乾隆皇帝的玲峰歌:“将谓湖石洞庭产,孰知北地多无限。万钟异石大房山,有奇心偶斯为伴。”写的是(A )。 A、青芝岫 B、青莲朵 C、青金石 D、青须弥35【单选题】苏州留园至今仍以艮岳遗石(A)名满天下。 A、冠云峰 B、瑞云峰 C、玉玲珑 D、皱云峰36【单选题】苏州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B )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A、沧浪亭 B、留园 C、拙政园 D、寄畅园37【多选题】长江石的种类很多其中包括:(ABD)()()等等。 A、江水墨石 B、芙蓉石 C、泰山石 D、绿泥石38【判断题】我国从唐朝开始称为奇石、峰石,明清称呼就以奇石为主了,之后唐宋以后赏石文化传至韩国,韩国称为寿石。正确39【判断题】中国园林起源于殷商,最初叫囿,是帝王奴隶主放养猎取的剩余动物的场所。正确40【判断题】“寿山艮岳” 是中国山水园林中运用假山的典型例子。( 正确)41【判断题】李鸿章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中国地质学第一人”。 (错误 )第二章 奇石收藏基础1【单选题】奇石的采集是一项生动而有意义的活动,采石觅石的好时机每年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是从 (D)份。 A、3月-6月 B、6月-9月 C、9月-12月 D、12月-2月2【单选题】白居易双石:“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语,许我为三友。”这个三友,来自于论语,是表示具有(A)的品格特征。 A、梅、兰、竹 B、松、竹、梅 C、正直、坚强、廉洁 D、直率、宽容、博学3【单选题】奇石配座是奇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奇石配座主要有(B)三大作用。 A、托举、美化、提示 B、托举、衬题、补缺 C、托举、衬题、提示 D、托举、美化、补缺4【单选题】奇石的摄影属于纪实摄影,应该遵守真实的原则,拍摄时,尽量利用室外散射光摄影,尽量避免使用闪光灯,造成图片 。D A、曝光过度 B、局部过亮 C、背景不清 D、明暗层次丢失5【单选题】每一枚奇石都是唯一的,所以我们说这是奇石独特的(A)。 A、收藏性 B、自然石 C、奇石 D、观赏石6【单选题】(B)是指无任何人为行为的原始石头。 A、天然石 B、自然石 C、奇石 D、观赏石7【单选题】(C)则是指自然石经过人工处理后的观赏的仍然是天然构成的图案或者外形。 A、工艺品 B、造假石 C、天然石 D、加工石8【多选题】我国古代的四大名玉包括(BCD)。 A、孔雀石 B、岫岩玉 C、蓝田玉 D、独山玉9【多选题】收藏价值分为:ACD A、玩赏价值 B、市场价值 C、艺术价值 D、人文价值10【多选题】奇石的稀有性主要在于(ABC ) A、整体上的数量是不足 B、不可再生性 C、唯一的 D、昂贵的11【多选题】我国著名的的四大印石包括(ABCD)。 A、青田石 B、昌化石 C、寿山石 D、巴林石12【多选题】我国现代著名的的四大名砚包括(ABCD)。 A、广东端砚 B、安徽歙砚 C、甘肃洮河砚 D、山西澄泥砚第三章 奇石鉴赏基础1【单选题】战国时期尚书.禹贡记载:“淮海惟扬州,扬州贡瑶琨”。瑶琨就是指( A). A、玛瑙雨花石 B、和田玉 C、翡翠 D、蓝田玉2【单选题】民国以来最值得称道的收藏家民国石坛三杰“北张南许天津王”分别指的是(A)。 A、张轮远、许问石、王猩酋 B、胡汉民、汪精卫、廖仲恺 C、孙中山、黄兴、宋教仁 D、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3【单选题】奇石玩赏中的硬度,是以摩氏硬度为标准,标准矿物中磷灰石、黄玉、石膏的摩氏硬度分别为(C) 。 A、3 B、4 C、5 D、64【单选题】我们可以采用常见的生活用品来代替标准矿物,例如替代物小刀的为摩氏硬度(B) 。 A、4 B、5 C、6 D、75【单选题】石头的颜色是石体对不同波长的自然光吸收后所呈现颜色,比较典型的当矿物含有铁离子常会出现(D)。 A、绿色 B、蓝色 C、粉红色 D、黄色6【单选题】按矿物颜色产生的原因,石头的颜色可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奇石因含有铬离子常会出现(A)。 A、绿色 B、蓝色 C、粉红色 D、黄色7【单选题】(A)提出赏石的“丑石观”,把赏石的感性审美,提升到精神层面上来,形成了近一千年的传统的赏石观念。 A、苏轼 B、黄庭坚 C、米芾 D、蔡襄8【单选题】、一直以来我国赏石文化的发展,是由浅到深逐步深化的,由逐步进入哲学思想的过程,即“感性赏石文化赏石哲学思想 (B) ”的发展体系。 A、总结规律,形成一门新的学科 B、悟道而养性,指导人生价值观 C、探讨自然规律,促进学术研究 D、理论研究,反过来应用于实践9【单选题】古代以“瘦漏透皱”为特征的“丑石文化”,融和了古代儒、释、道的思想,把赏石文化升华为“以石为师,( A)”的阶段。 A、修身养性 B、由玩到用 C、理论研究 D、探讨自然10【单选题】奇石的瘦感性认识就是纤细、挺拔,硬也,“瘦”上升到哲学范畴就是一种风骨,它们是人格的象征。它体现了一个字(D )。 A、智 B、义 C、洁 D、坚11【单选题】奇石的漏是石体溶洞贯通、连环透空,石体在起伏的曲线中,其“凹凸明显,似有洞穴,却不存”富有深意,是指水、尘不沾不滞,自由无碍,表达( C)的精神品格。 A、智 B、义 C、洁 D、坚12【单选题】奇石的透是以大小不等的穿洞为标志,指构架透光,深刻澄明之美。“理自外,可知其中”,内外澄明,一览无余、表里如一。透的石头特征体现着(B)。 A、智 B、义 C、洁 D、坚13【单选题】奇石的皱是指石头的外观有比较多的褶皱,带有历尽沧桑的风霜感,兼有曲折生动之美。这样的石头特征体现着(A)。 A、智 B、义 C、洁 D、坚14【单选题】以“(C)”命名的化石的发现,向我们揭开了“寒武纪地层的标准地层剖面”,成为为国际划分地层的标准化石之一。 A、三叶虫 B、燕子石 C、蒿里山 D、珊瑚虫15【单选题】古代赏石的品种主要是(A)、灵璧石、英德石及昆石等形态石为主要赏石种类。 A、太湖石 B、泰山石 C、雨花石 D、长江石16【单选题】“石不能言”来自于诗人(B)闲居自述,被玩石界传为广泛的口头禅。 A、白居易 B、陆游 C、李白 D、苏轼17【单选题】我国历史上名石头“冠云峰”是江南四大名石之一,位于苏州留园,高6.5米,重5吨,是我国以(A )扬名的观赏太湖石。 A、瘦 B、漏 C、透 D、皱18【单选题】现存于苏州第十中学校园内的瑞云峰,出自洞庭湖,为江南四大名石之一,以(C)冠石届。 A、瘦 B、漏 C、透 D、皱19【单选题】位于杭州江南名石苑的英石名品“皱云峰”江南四大名石之一,是( D)的典型代表。 A、瘦 B、漏 C、透 D、皱20【单选题】大山深处一块很不规则的石头,奇丑无比,后来却发现这是一枚价值连城的玉石,这块丑石在这里表现出来的美是因为它是(C)。 A、玉 B、坚 C、忍 D、媚21【单选题】“丑石不以悦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市场场地租赁合同附件一4篇
- 约定婚前财产婚后收益协议2篇
- 气候协议执行机制-洞察及研究
- 统编版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卷(含答案)
- 部队交通安全培训计划表课件
-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一中二中三中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部门安全培训汇报课件
- 迁徙动物导航分子基础-洞察及研究
- 国际标准与区域监管冲突下的人造宝石出口合规性思考
- 四氟苯甲酸衍生物在极端工况下的热稳定性与结构演变关系研究
- 第26届北京市高中力学竞赛决赛试题
- 中成药合理应用专家讲座
- 清梳联设备及工艺流程
- 手性新药的注册要求
- 图形创意设计的课件完整版
- SH/T 0660-1998气相防锈油试验方法
- GB/T 4956-2003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
- 第三、四章-证据的分级、来源与检索课件
- 《计算机系统结构(第二版)》配套教学课件
- 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退费申请表
-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戏曲人物》 浙美版(2014秋) (2)(共13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