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 ):最初指用土垒成的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后来指由高墙围绕、具有防卫作用的军事要塞市( ):进行物品交易的场所城市产生的时间与地点 城市是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是人类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城市,出现在埃及尼罗河下游、西亚两河流域(约35003000 BC) 人类城市的历史:55005000年周王城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考工记文艺复兴时期 巴洛克主义 古典主义 人文思想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与规律规律性: 城市化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低于30,增长速度缓慢; 加速阶段: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间里(几十年内)就达到70左右; 稳定阶段:速度趋缓,稳步提升到7090。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性城市化发展导致的积极变化: 城市规模扩大; 产业结构高级化; 促进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准提高; 促进社会的发展; 因此,城市化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城市的特征 聚集具有非农业的职能高度密集的生活居住空间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公共的人工环境和人工景观 城市发展历程总结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严谨对称、皇权至上的规划理念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天人合一、自然至上的自然理念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阜而用水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才,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管子乘马篇体国经野,城乡统筹的区域观念地方百里者,山陵处什一,藪泽处什一,溪谷流水处什一,都邑蹊道处什一,恶田处什二,良田处什四,以此食作夫五万,其山陵、藪泽、溪谷可以给其材,都邑蹊道足以处其民,先王制土分民之律也。商君书徕民篇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古希腊 希波丹姆模式 特点:方格路网系统;中心为广场古罗马 营寨城模式 特点:平面方形或长方形; 十字形城市主街道; 交叉口为广场 维特鲁威 建筑十书 理想城市模式文艺复兴与绝对君权时期 理想城市模式 两个原则:便利;美观(阿尔伯蒂 论建筑) 高雅与精英主义的营造思维 罗马改建(封丹纳)全城性结构规划; 完整的街道系统和视觉走廊;高大的纪念性建筑作为城市的关键地标 尊重文化与“后继者”原则 圣彼得大教堂及广场(罗马);圣马可广场(威尼斯) 两种城市规划思想的分野与交融 巴洛克主义 古典主义 罗马改建、巴黎改建、凡尔赛宫、华盛顿规划、堪培拉规划等等城市分散发展的规划思想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1898明日的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的定义 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田园城市的主要思想 城市与乡村结合,城市周围拥有永久性的农业用地,防止城市无限扩大 限制单一城市的人口规模;当单一城市的成长达到一定规模时,应新建另一个城市来容纳人口的增长,从而形成“社会城市”。 实现土地公有制,由城市的经营者掌管土地,并对租用的土地实行控制。将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经济利益的一部分留个社区。 设置生产用地,以保障城市中大部分人的就近就业。田园城市理论的历史贡献 提出关心人民利益的宗旨,城市规划思想立足点发生根本性转移 将城乡结合作为一个体系;摆脱了就城市论城市的狭隘观念 构筑了较为完整的规划思想与实践体系,提供了一种先驱性的城市发展模式 以改良社会为导向,将物质规划与社会规划紧密结合卫星城理论最早的卫星城:卧城、工业新城、科技新城等(单一功能)有一定独立性的卫星城(新城): 第一代新城(19461955) 哈罗(英国) 第二代新城(19561966) 魏林比(瑞典) 坎伯诺尔德(英国) 第三代新城(1967后) 米尔顿凯恩斯(英国)有机疏散理论(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1934年) 沙里宁(芬兰)有机疏散的概念:把大城市整块拥挤的区域,分解成为若干个集中单元,并把这些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有功能的集中点”有机疏散的方式: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集中;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实现有机疏散的措施: 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 把上述腾出来的地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作其它最适宜的用途; 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 有机疏散理论的实践(芬兰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广亩城市理论(赖特) 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1935年)赖特(美) 概念:完全分散、低密度、生活与就业结合的新居住形式规划方案早期其它规划思想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现代城市建设之父) 1889年,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 肯定中世纪城市在空间组织上的杰出人文艺术成就,否定古典主义风格 强调人的尺度、环境的尺度与人的活动以及它们的感受之间的协调 提高城市空间的艺术性必须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盖迪斯的综合规划、区域规划思想 城市学的创始人 1904年 城市学:社会学的具体运用 综合规划思想(城市是有机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统一体) 1919年 生物学和它的社会意义 区域协同的思想(城市与外部环境相互依存,区域规划) 1915年 进化中的城市 务实的实践观点(先诊断、后治疗;调查分析规划的标准程序)深切的人文关怀(规划须体现地方特点、个性,关注市民生活,尊重传统)芒福德(18951980) 美国 涉及城市的著作: 城市文化(The Culture of Cities) 1938 城市的发展(The City Development: Studies in Disintegration and Renewal) 1945 城市发展史 (The City in History) 1961 高速公路与城市 (The Highway and the City)1963 城市展望(The Urban Prospect) 1968 主要思想与观点 从城市发展的过程认识城市,研究文化和城市的相互作用(城市观)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有机体类似,必须与周围环境发生互作用,取得平衡。城市社区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区域(区域观) 城市规划必须对城市和区域所构成的有机生态系统进行调查研究,进行科学分析,反对形式主义。正确的调查方法是调查、评估、编制规划方案和实施(规划观)现代机械理性规划思想的起源带形城市思想 马塔(西班牙) 1882年 城市的各种空间要素紧靠一条高速高运量的交通轴线串联起来、并向两侧无限延展,形成连绵不断的城市带 实践:马德里市郊建成的带形城市 带行城市规划方案 影响:哥本哈根指状发展规划 华盛顿放射长廊规划 大巴黎地区规划工业城市思想 戈涅(法) 1901年 各类用地按照功能划分明确 布局注重各类设施的本身要求和与外界的相互关系 按照严谨的秩序运行,如同一部机器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以柯布西埃为代表的现代城市设想 思想:功能主义与理性主义 集中主义城市 明日城市(1922年) 光辉城市(1933年) 设计指导思想:形式理性主义(将复杂的城市功能装载到有秩序的象形形态中) 实践(印度昌迪加尔规划) 深刻的影响(巴西利亚规划 科斯塔、尼迈耶)对霍华德和柯布西埃两类城市规划思想的比较(作业) 霍华德希望借助分散的手段,通过建设一组规模适度的城市(城市群)来解决大城市模式可能出现的空间与效率问题,遏制大(特大)城市的出现。 柯布西埃希望通过对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对既有大城市内部空间的集聚方式与功能改造,在人口进一步集中的基础上借助于新技术手段来解决城市问题,使这些大(特大)城市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霍华德从一位社会学者的角度出发,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借鉴空想社会主义来建构其理论体系,在理论中更多地体现了对人文的关怀和社会经济的关注。 柯布西埃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对建筑和工程的内容更加关心,并希望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 现代城市发展的两种基本模式:城市的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的两大方向:技术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并行发展,不断地交锋与融合)雅典宪章 1933年 国际现代建筑会议(CIAM)第四次会议 会议主题:功能城市 会后发表雅典宪章(柯布西埃倡导与亲自起草) 主要思想:功能理性主义 物质空间决定论 城市功能分区思想 人本主义 精英观念 终极蓝图式规划主要内容 提出用功能分区的方法来解决分析当时城市无计划、无秩序发展导致的问题。认为城市活动可划分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活动,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保证这些基本功能的正常运行。 确定城市规划工作是将预计作为居住、工作、游憩的不同地区在位置和面积上进行平衡;同时建立一个联系三者的交通网,建立起不同功能区的联系,保证活动可以在最经济的时间内完成。 强调城市规划是一种基于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科学,要考虑立体空间。倡导以人为本。认识到市民的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要求以人的尺度和需要来估量功能分区的划分和布置。 订立各种计划,使各功能分区按照它们的需要和有纪律的发展,并提倡要用国家法律的形式保证规划的实现。 城市与周围区域之间有机联系不可割裂;保存历史建筑和地区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对雅典宪章的基本评价(作业) 肯定 功能分区是极其重要和深远意义的创见,对城市问题起到了缓解和改善的作用。 功能分区思想是一场革命,是对传统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的变革,突破了以往追求平面构图与空间氛围的形式主义局限,引导现代城市规划向科学方向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否定与不足 机械联系。对城市采取分解认识的方式,把城市切分得支离破碎,否认了人类活动要求流动、连续空间的事实。 过度注重物质空间规划。停留在纯粹的物质空间层面,对社会、生活等不予理睬。认为只要营造出理想的空间状态,城市的经济、社会乃至文化的一系列问题就可以解决。 过于理想化的意愿。认为城市规划就是描绘城市未来的终极理想蓝图,通过城市建设活动的不断努力可以建成心目中的理想城市,没有认识到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实体,规划必须符合城市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邻里单位、居住小区与社区 邻里单位 佩里(美) 1939年 不被城市道路分割,由住宅和必要的公共设施、周边环境组成的基本居住单元 构成邻里单位的6个原则: 规模(Size) 边界(boundaries) 开放空间(Open Space) 机构用地(Institution Sites) 地方商业(Local Shops) 内部道路系统(Internal Street System) 实践(雷德朋新城)竞租理论 理论渊源:位置级差地租理论(杜能 1826) 一定位置、一定面积土地上的地租的大小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投入方式,只有当地租达到最大值时,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竞租理论(阿罗索,1964) 城市土地使用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不同地租的承受能力进行竞争的结果 由于城市土地的稀缺性和供应的无弹性,区位成为决定土地租金的重要因素 各类活动在城市的位置,由其对距市中心不同距离的地点所愿意或能承担的最高限度租金决定 由市中心到城市边缘:商业办公楼工业住宅农业现代城市规划的两次根本转型 第一次:古典城市规划运动现代城市规划科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现代城市规划后现代城市规划(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 后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重心转移 物质空间塑造城市社会文化探索 城市景观的美学考虑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城市公共空间及城市生活的创造 整齐、宏伟的城市平面构图对人心理感知的环境研究后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兴起的标志team 10“人际结合”思想Team 10 现代建筑师会议CIAM 1954 杜恩宣言行为空间理论 城市意向论 凯文林奇(K.Lynch)(美) 城市意向 1960年 空间是一种与人的行为联系在一起的场所,以人的认知为前提而影响人的行为 意向是直接感受和以往经验记忆两者的混合产物,它被转译为信息并引导人的行为 人依据产生的意向而行动。不同人对同一空间环境会有不同意向,导致不同的行为 城市意向构成要素:路径(Path)、边缘(Edge)、地区(District)、节点(Node)和地标(Landmark) 上述五项要素建构成对城市空间的整体认知,这些要素相互交织、重叠,形成了我们对城市空间的意向地图(或称心理认知地图)城市活力论 雅各布思(J.Jacbos)(美)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1961年 街道和广场是形成城市骨架的基本要素,两者决定了城市的基本面貌马丘比丘宪章 国际建协(IUA) 1977年 秘鲁利马 会议主题:以雅典宪章为出发点,对近半个世纪尤其是二战后的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思想、理论和方法的演变进行总结,展望了城市规划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主要思想:社会文化主义 系统整体观念 过程循环规划思想 公众参与的观点主要内容 肯定雅典宪章的正确性和地位,指出有些指导思想已不能适应时代和城市发展,必须进行修正 认为雅典宪章过分强调功能分区破坏了城市的有机性与活力, 指出不应把城市当作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考虑,而要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强调使私人汽车从属于公共运输系统的发展 强调了人与人的关系对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宜人生活空间的创造重在内容 提出城市规划不仅包括规划的制定,还包括规划的实施。城市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确定性,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注重城市的特征与个性,防止照搬照抄不同条件、不同变化背景的解决方案 强调公众参与对于城市规划的极端重要性 提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文物和历史遗址的保存和保护须同城市建设过程结合 不应着眼于孤立的建筑,而是要追求建筑、城市、园林绿化的统一 科学技术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要正确运用不对雅典宪章否定 而是补充与发展马丘比丘宪章对雅典宪章的修正与改进不应因机械的分区而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城市规划应努力创造综合的多功能环境;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在安排城市居住功能时应注重各社会阶层的融合,而不是隔离;改变以私人汽车交通为前提的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优先考虑公共交通;注意节制对自然资源的滥开发、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包括文化传统在内的历史遗产;技术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应认识到其双刃剑的特点;区域与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同时包含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建筑设计的任务是创造连续的生活空间,建筑、城市与园林绿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对霍华德和柯布西埃两类城市规划思想的比较(作业) 霍华德希望借助分散的手段,通过建设一组规模适度的城市(城市群)来解决大城市模式可能出现的空间与效率问题,遏制大(特大)城市的出现。 柯布西埃希望通过对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对既有大城市内部空间的集聚方式与功能改造,在人口进一步集中的基础上借助于新技术手段来解决城市问题,使这些大(特大)城市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霍华德从一位社会学者的角度出发,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借鉴空想社会主义来建构其理论体系,在理论中更多地体现了对人文的关怀和社会经济的关注。 柯布西埃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对建筑和工程的内容更加关心,并希望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 现代城市发展的两种基本模式:城市的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的两大方向:技术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并行发展,不断地交锋与融合)从两个宪章的比较看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从理性主义向社会文化主义思想的转变 从空间功能分割向城市系统整合的转变 从终极静态向过程循环的规划思维转变 从精英规划观点到公众参与观点的转变城市规划的工作对象我国城市规划编制的阶段与层次两个阶段: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详细规划(建设控制引导)五个层次: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含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分区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规划调查的方法现场调查 踏勘性的调查 专项性的调查抽样或问卷调查条、块分类调查 条各专业系统 块各行政区划专题访谈或座谈会文献、统计资料的收集运用城市规划基础资料的分析方法定性分析(因果分析法和比较法)定量分析(频率、集中量、离散程度、回归分析等)空间模型分析(实体模型、概念模型)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指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全局性的谋划 包括战略目标、战略内容(重点)、战略措施(部署)等层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书)市域城镇体系概念 市域范围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城镇)群体工作内容:一化二系三结构 一化:城市化水平 二系:公共服务设施系统 生态环境系统三结构:规模等级结构 职能结构 空间布局结构城市性质的概念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致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城市职能是城市的现状职能;城市性质表示的是城市规划期里城市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城市职能有很多个;城市性质仅反映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的;而城市性质带有规划发展意向联系: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城市规模的构成人口规模 用地规模城市人口变动的类型自然增长:人口再生产的变化量 公式:机械增长: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 公式:人口平均增长率:每年人口增长的速度(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 公式:城市流动人口:居住在城市,但无本市户籍的人口 分为常住流动人口和临时流动人口两类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总体规划编制的目标不同发展阶段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注重于城市布局、空间结构等城市化稳定时期注重于城市的健康发展、城市社会的公共安全等我国现阶段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促进经济发展优化城市环境保障社会公平调控人口发展改善城市交通统筹安排城市用地协调城乡发展提升现代化水平形成城市特色城市用地的组成与相关概念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它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依照自然环境条件对用地使用性的影响,划分为三个级别:适宜修建用地(一类用地)基本适建用地(二类用地)不适修建用地(三类用地)居住用地在城市中的分布形态集中布置分散布置轴向布置旧城工业布局改造留改并迁公共设施用地在城市中的分布形态性质相似、相互之间能产生良性互动作用的公共设施安置在一起形成城市中各个不同等级、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公共活动中心绿地在城市中的分布形态点状绿地带状绿地楔状绿地环状绿地城市总体布局的形态集中式:城市各项用地集中成片布局优点布局紧凑,节约用地容易低成本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居民工作、生活出行距离较短,城市氛围浓郁,交往需求易于满足缺点城市用地功能分区不十分明显城市用地大面积集中连片布置,不利于城市道路交通的组织城市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摊大饼”的不良现象适用城市规模不大,建设项目不多的中小城市没有大规模、高污染及其它特殊要求的工业城市分散式:城市分成不连续若干块用地,之间被农田、森林、河流、山地等分隔优点布局灵活,城市用地发展和城市容量有弹性环境优美,贴近自然各城市物质要素的布局井然有序,疏而有致缺点城市用地分散,浪费土地各城区不易统一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分开建设成本较高如果每个城区的规模达不到一个最低要求,城市氛围就不浓郁跨区工作和生活出行成本高,居民联系不便适用城市受地形、水系等自然条件限制的城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工矿业城市城市总体布局形态的演变一般遵循由集中分散集中分散的演变历程集中:在发展初期是集中式的,连片向郊区拓展用地分散:用地进一步扩大,受时空距离影响或遇到障碍时,改以分散的“组团式”发展集中:城市进一步发展,原先分散的各组团彼此吸引在空间上又联为一体,城市趋于集中分散:城市规模太大必须加以需要控制,不得不以分散的方式,在远郊发展卫星城、新城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按组群方式布置工业,形成城市工业区按梯级布置的形式组织城市生活居住区配合城市各功能要素,组织城市绿化系统,建立各级不同类型的休憩与游乐场所按照居民活动特点,组织公共建筑群,形成城市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按交通性质和交通速度,划分城市道路的类别,形成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构成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城市道路系统(交通行为的通道)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行为的控制)城市交通的分类城市对外交通(市际交通、市域交通)城市内部交通(市区交通)城市道路分类国标 快速路 主干道 次干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环保认证服务合同
- 2025年度高科技企业保密及竞业禁止全面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新型环保二手机械设备交易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度承包工地食堂智能化管理服务合同
- 2025版电商平台直播带货主播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2025版燃料电池催化剂供应与研发合作协议
- 2025版车辆租赁公司车辆租赁合同保密条款合同
- 2025年养老院场地租赁及养老服务合同汇编
- 2025版新能源汽车租赁服务合同标准模板
- 2025年步行街商铺租赁合同范本(包含物业管理条款)
- 供应商纠正预防措施报告
-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课件
- 1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线路工程)
- 市热电厂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 GB/T 239.2-2023金属材料线材第2部分:双向扭转试验方法
- 四年级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案
- 《廉洁从业》企业文化培训课件
- 《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
- 《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国际组织课件
- 绪论(遗传学)课件
- 滴定管使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