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固氮ppt课件.ppt_第1页
生物固氮ppt课件.ppt_第2页
生物固氮ppt课件.ppt_第3页
生物固氮ppt课件.ppt_第4页
生物固氮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生物固氮 高考考点 1 生物固氮2 固氮微生物的种类3 生物固氮的意义4 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5 生物固氮研究的前景 2 知识回顾 含氮的主要化合物 蛋白质 包括酶 抗体 载体等 核酸ATP NADPH有些脂质 如卵磷脂 脑磷脂等 多种激素 如胰岛素 生长激素等 叶绿素吲哚乙酸 氮元素 大 必 矿 再 糖有吗 所有的酶都有吗 氮的功能 氮的污染 3 无机环境中的氮素又以什么形式被植物体吸收 无机环境中的氮素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 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 4 一 生物固氮 自然界主要的固氮形式 3 过程 2 反应式 1 概念 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N2还原为NH3的过程 4 意义 5 优点 固氮微生物 N2 NH3 还原反应 常温 常压 固氮酶 质粒中具有固氮基因 次级代谢产物 固氮基因与固氮能力大小有关固氮基因特点 5 通过某些微生物的作用 把空气中游离的氮素固定转变为含氮化合物 这一过程就是生物的固氮作用 为确定固氮的最终产物 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1 把固氮菌培养在含15N2的空气中 细胞迅速固定氮素 短期内细菌的谷氨酸中出现大量的15N 2 如果把细菌培养在含有15NH3的培养基中 固氮能力立刻停止 但吸入氨态氮迅速转入谷氨酸中 由此可以推断 该微生物固氮产物是A NH3B NO2C NO3 D 谷氨酸 A 6 二 固氮微生物的种类 7 1 共生固氮微生物 与植物共生时才能固氮 代表生物 指与一些绿色植物互利共生的固氮微生物 概念 固氮条件 根瘤菌 固氮原因 由于质粒中具有固氮基因 土壤分布广泛 与相应豆科植物共生时才能固氮 显微镜 根瘤菌 棒槌形 T 形或 Y 形 原核单细胞 互利共生 形态 结构 生活方式 8 异养需氧型 消费者 特点 一种根瘤菌只能侵入一种或多种特定种类的豆科植物 大豆根瘤菌只能侵入大豆的根 蚕豆根瘤菌能侵入蚕豆 菜豆和豇豆的根 代谢类型 生态地位 根瘤的形成 固氮量及固氮能力 提取及分离菌种 应用 注意 不能用缺氮的培养基分离共生固氮菌 拌种 豆科植物做绿肥 拌种 用与豆科植物相对应的根瘤菌 遮光条件 多 强 9 08理综 下列对根瘤菌的叙述 正确的是A 根瘤菌在植物根外也能固氮B 根瘤菌离开植物根系不能存活C 土壤淹水时 根瘤菌固氮量减少D 大豆植物生长所需的氮都来自根瘤菌 C 05天津 下列有关根瘤菌及其生物固氮方面的叙述 正确的是A 制备根瘤菌DNA时需用纤维素酶处理细胞壁B 根瘤菌的固氮基因编码区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C 大豆种子用其破碎的根瘤拌种 不能提高固氮量D 根瘤菌固氮量与其侵入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关 D 10 代表生物 指土壤表层中能独立固氮微生物 概念 固氮条件 固氮原因 由于质粒中具有固氮基因 2 自生固氮微生物 独立进行固氮 独立进行固氮 能用缺氮的培养基分离 圆褐固氮菌 土壤表层 独立固氮 显微镜 11 异养需氧型 形态 结构 生活方式 特点 代谢类型 生态地位 固氮量及固氮能力 提取及分离菌种 应用 注意 能用缺氮的培养基分离自生固氮菌 圆褐固氮菌 分布 土壤表层 杆菌或短杆菌 单生或对生 成对的菌体呈 8 字形排列 外面有荚膜 原核单细胞 腐生 分解者 作用 固氮 分泌生长素 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 制成菌剂 释放进入土壤 少 弱 12 分离培养土壤中的硝化细菌 自生固氮菌应使用的培养基分别是 A 无氮培养基 无有机物培养基B 含氮培养基 含有机物培养基C 无有机物培养基 无氮培养基D 含有机物培养基 含氮培养基 C 13 共生固氮微生物和自生固氮微生物的差别 根瘤菌 圆褐固氮菌 共生有专一性 无 异养需氧型 异养需氧型 氨 氨 提供氮素 提供氮素和生长素 大 小 总结 1 固氮微生物细胞类型 2 固氮微生物基因类型 3 固氮微生物代谢类型 4 固氮微生物生态地位 原核单细胞 质粒中具有固氮基因 自养型 异养型 需氧型 厌氧型 分解者 消费者 生产者 14 1 固定氮素肥料 减少化肥使用量 节约了能源 保护了环境 2 对豆科农作物进行根瘤菌拌种 提高产量 3 用豆科植物作绿肥 提高土壤肥力 改良土壤结构 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4 使用自生固氮菌剂 提供农作物氮素营养和促进农作物生长 5 通过转基因技术 可将固氮基因转到非豆科植物中 四 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生物固氮研究的前景 固氮基因工程 将固氮细菌体内的固氮基因转移到非豆科粮食作物的细胞内 在固氮基因的调控下 让非豆科粮食作物的细胞内合成出固氮酶并且固氮 这是解决非豆科粮食作物自行固氮的一条重要途径 这一途径叫做固氮基因工程 15 固氮酶的转基因过程 如果小麦 水稻等非豆科植物也能自行固氮 将给人类带来哪些方面的好处 减少施用氮肥 降低粮食成本 减少氮肥生产 有利节省能源 避免过量施用氮肥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6 工业固氮 高能固氮 生物固氮 有机氮合成 氨化作用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O2不足 硝化细菌 反硝化细菌 亚硝酸盐 五 生物固氮的意义 氮循环 17 固氮作用 有机氮合成作用 氨化作用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1 氮循环分析 自然界的存在形式 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及流动及动植物的利用 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及形式 涉及到的微生物及生理过程 含氮的有机物 含氮的无机物 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植物的吸收形式 氮的循环形式 固氮形式 N2 铵盐 硝酸盐 NH4 NO3 工业固氮高能固氮生物固氮NH390 主要 N2 18 涉及到的微生物及生理过程 19 1 大气中的氮主要通过 进入生物群落 其次通过 和 等途径也可少量供给植物氮素 2 老百姓有 雷雨发庄稼 之说 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3 图中A物质代表 可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形成B B物质在土壤中 细菌的作用下形成C C物质代表 4 一些细菌可将C物质最终转化成 返回大气中 由此可见 土壤中这些微生物在包括氮循环在内的自然界中的 中起着重要作用 5 很显然 图中的 过程对农业生产不利 为什么 6 据以上知识 你认为养鸡场可以利用什么微生物除臭 7 目前 全世界每年施用的氮素化肥大约有8 107t 这样做对环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请你提出既不会影响环境 又能满足农作物对氮素需求的方案或设想 答案 1 生物固氮 闪电固氮 工业固氮 3 尿素及动植物遗体硝化硝酸盐自养需氧型 4 氮气 5 氧气不足 硝酸盐分解成氮气 6 硝化细菌 7 水体的富营养化将固氮微生物的固氮基因分离出或人工合成后导入农作物中 并使之表达 例2 20 21 A B C D E 判断 ABCDE分别代表什么 22 3 氮循环和碳循环的差异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等自养型生物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生物固氮 高能固氮 工业固氮后被植物吸收 固氮微生物 反硝化细菌的反硝化作用 23 例1 图为生态系中碳循环和氮循环的一部分 A B C三类微生物参与其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 A类细菌是自养需氧型 B类细菌是异养厌氧型B C类微生物只能是异养厌氧型的 否则只能得到氮氧化物C 进行C过程的微生物 有的是自生的 有的是共生的 但一般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D A和C的活动可增加土壤肥力 而B的活动导致土壤氮素丧失 24 硫循环 25 根瘤的形成 侵入根细胞内 繁殖 刺激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