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专题五 西寨山怀古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_第1页
高中语文 专题五 西寨山怀古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_第2页
高中语文 专题五 西寨山怀古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_第3页
高中语文 专题五 西寨山怀古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_第4页
高中语文 专题五 西寨山怀古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卡片1 作者名片刘禹锡 772 842 唐代文学家 字梦得 洛阳 今属河南 人 因避安史之乱 举族东迁 刘禹锡出生于嘉兴 今属浙江 公元793年 贞元九年 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 一同参与永贞革新 结果一同贬谪远郡 历尽坎坷 晚年回到洛阳 任太子宾客 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 后加检校礼部尚书衔 世称刘宾客 刘尚书 其诗精炼含蓄 生前与白居易齐名 世称 刘白 白居易则称他为 诗豪 2 文题背景 西塞山怀古 是刘禹锡于公元824年 唐穆宗长庆四年 由夔州调任和州刺史 在赴任的途中 经西塞山时 触景生情 抚今追昔 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诗人把这场历时五个多月纷纭复杂的历史过程全部删去 只截取了王濬发兵和吴国灭亡这两个开始与结束的场面 便集中概括了历史的全部过程 下 与 收 二字 连贯而成 相互呼应 前者表明王濬兵来之迅猛 后者写出东吴政权覆灭之命运 冠以 黯然 更见凄惨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是承上联具体地写出金陵政权 黯然收 的景况和原因 千寻铁锁 是东吴在西塞山下江险要处的设防 它包含有两层意思 一是表明孙皓政权尽管腐败 但还是不愿轻易失国 而进行拼死抵抗的 二是渲染王濬的足智多谋 英勇善战 当时的东吴 为防御晋武帝的讨伐 曾在西塞山一带筑营垒 设江防 并用铁锁链横截长江 以阻挡王濬的楼船 但王濬用木筏数十 上载麻油火炬 烧融了铁链 直抵金陵城下 迫使吴主孙皓举 降幡 投降 从历史上看 当时的东吴 非兵不多 将不广 城不固 地不险 只因孙皓不修内政 荒淫误国 致使 上下离心 莫为皓尽力 三国志 吴书 孙皓传 所以必然要导致 铁锁沉 降幡出 的下场 这个历史教训是深刻的 不能不令人感慨深思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两句是诗人触景生情 对历史上的兴亡发出伤心的慨叹 眺望金陵的西塞山依然巍峨耸立 其下的长江在寒秋中滚滚东流 可是当年在金陵的帝王都不见了 往事 二字 包蕴深沉 它指自东吴以后在金陵相继建都的东晋 宋 齐 梁 陈六个朝代 这些政权的灭亡 大都有相似的原因 但是人们总不接受历史的教训 在循环往复地因袭着前人的失误而不自省 正如杜牧在 阿房宫赋 中所说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具有政治家头脑的刘禹锡 对这一点自然理解得很深 所以他积极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集团 奋起改革时弊 力求挽救衰败的唐王朝 可是残酷的现实 使自己的愿望不仅不能实现 反而使自己与集团其他诸人都屡遭迫害与打击 所以这里的 几回伤往事 不仅有对前朝兴亡的感叹 也有对自己一生遭遇的悲诉 一个 伤 字 充分表现了悲痛之情 今逢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是全诗的主旨 诗人对往事的 伤 是根于当世的忧 伤往事是次 忧当世是主 唐朝自 安史之乱 以后 虽然表面上还维持着统一的局面 但是几代皇帝都宠信宦官 排挤忠臣 藩镇割据愈演愈烈 如诗人认为 这种情势若继续维持下去 必然要加速衰败 重蹈历史的覆辙 所以 今逢四海为家日 既是诗人欣喜唐王朝这个暂时还统一的局面 又是警喻世人这个局面恐怕很快就要失去 故垒萧萧芦荻秋 大概将会成为唐王朝未来的真实写照 后人会和此时的诗人一样面对前朝的故垒遗迹 在一片秋风芦荻的摇曳之中伤心叹喟 如此在内容上则深化了诗的主题思想 在感情上和前面的 人世几回伤往事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西塞山怀古 一诗叙说的内容是历史上的事实 状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实景 抒发的感叹是诗人胸中的真情 诗人巧妙地把史 景 情完美地糅合在一起 使得三者相映相衬 相长相生 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 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 n f n zh n xi o d 帝王之气 投降的旗帜 指天下统一 一片降幡出石头 山形依旧枕寒流 故垒萧萧芦荻秋 考点链接 咏史怀古诗咏史诗 怀古诗 凡是以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 历史陈迹为题材 借登高望远 咏叹史实 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 寄托哀思 借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都可以称做咏史怀古诗 2011年课标全国卷考查了此类诗歌 代表人物 刘禹锡 杜牧等 怀古诗的标题中有古迹 古人名 或在古迹 古人前冠以 咏 或在古迹 古人后加 怀古 览古 咏怀 等 结构 临古地 思古人 忆其事 抒己志 咏史诗常表达的情感 1 缅怀前贤表达敬仰 2 昔盛今衰感慨盛衰无常 3 对比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4 借古讽今感慨国运衰微 5 抒发爱国情怀 6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奢侈淫逸 咏史诗常见的写法 1 用典 好处 言简意赅 丰满诗歌形象 丰富诗歌内涵 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使作品显得典雅 含蓄 婉转 2 借古讽今 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3 对比 对比可突出事物的特点 使好的事物显得更好 坏的显得更坏 如李白的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鲜明的对比 4 借景抒情 阅读下面两首同题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台城 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刘禹锡台城六代竞豪华 结绮临春 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 台城 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 结绮临春 陈后主营造的两座楼阁 1 这两首怀古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答 2 这两首诗所用的主要艺术手法各有特色 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答 解析台城 旧址在现在南京鸡鸣山南 原为三国时吴国的后苑城 东晋成帝时改建 从东晋到南朝结束 台城一直是朝廷台省 就是中央政府 和皇宫所在地 是政治的中心 也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地方 南朝消逝后 台城也就随之衰败 答案 1 吊古伤今 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