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寒杂病论中的药方讲解 JT叔叔 查查362 马象仕 2015-11-26 10:20:14当吃火锅灼伤食道、吃红豆麻薯灼伤食道(日本大冢敬节)、或喝60度酒精的烧酒引起食道出血等等,凡食道灼伤而有胸中窒感觉时就用栀子甘草豉汤。7.51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伤寒五六日是说已经病了一段时间,人有点累了。 用过下法之后,人就会心、肾脱离,于是身热不去,身体在发烧。其实倒底怎样叫发烧,JT自承他也说不准(JT云,今中暑,额头烫烫的,可也不能随意说这就是发烧!)鉴别栀子汤系的各种证:栀子豉汤证可以是7.49的心中懊憹,也可以是7.50的胸中窒,也可以是7.51的心中结痛;至于7.53栀子干姜汤证则是微烦7.53的主证是淡淡的睡不着觉。7.51心中结痛的感觉:是虚证,不要和其他病的结痛混淆。如心中结痛、心下肢满、脇下仲景很多这类条文8.26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胸脇满、微结;胸痹、陷胸汤结胸证的结痛;十枣汤证痰饮积塞也会有结痛。 那幺多的结痛,怎幺分辨呢?方法:转一转身体,栀子豉汤证的痛是在无形的灵魂身体上的,所以身体转动时不会扯到痛处。其他病证的痛是在有形肉体上的,于是 在转动身体时会扯痛。虚证在灵魂身体上的结痛是心肾不交造成的,用栀子、豆豉这两味药可让心肾之气对穿而过。心肾不交会有懊擃、结痛或胸中窒。 7.53微烦:不需要交心肾。除了栀子豉汤之外,其他药物可不可以用呢?日本的利膈汤,治膈噎(即吃东西时觉得塞塞的,吃不下去),由栀子附子汤加半夏组成;栀子、附子交心肾,附子让肾气上来,栀子让心火下去;半夏能通阴阳。如果没有寒热的问题,或病情不须那幺严谨时,可用利膈汤。7.53栀子干姜汤又名二气散(出自杨氏家藏方卷六、朱氏集验方卷八),用来治噎嗝(例如脾胃太虚、热气往上冲、吃不下时适用)胸口梗塞的病、和食道有关的病,有人用过栀子、附子、干姜的结构。7.53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汉代泻下的药物有:甘遂剂:吃了会拉出水来(泄水)(如十枣汤);巴豆剂:吃了能通大便。巴豆是很热的泻药,当吃了冰冷、寒凉的食物后,用热药来下寒积。用 热药拉过肚子以后,身体会烫得热烘烘的。肠胃拉过以后会变虚,所以虽然巴豆剂弄得全身热烘烘的,可是脾胃之气(中焦之气)也拉空掉了。阳秘乃固,一旦 脾胃之气、元气不够时,脾胃阳气不够时,就不能收摄别的地方的阳气,于是热气会一直上浮,脾胃之气则虚冷下陷,形成7.53栀子干姜汤证。栀子干姜汤证和心肾不交无关,而是虚热上浮,脾阳下陷。栀子干姜汤方用干姜镇固脾阳,用栀子降虚热。栀子干姜汤证无心肾不交的问题,故无心中懊憹的症状,只有身体热烘烘的,心中微烦;例如睡觉时还一直想事情,睡不着觉。栀子干姜汤证没有胸口的感觉,而是觉得热气飘飘的,像喝酒喝到上喉的感觉(喝酒时人已醉茫茫,故不知烦),此时人还很清醒,所以会觉得烦。7.52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枳实汤主之。栀子厚朴枳实汤方,这先不必细分厚朴、枳实的药效。厚朴、枳实一起用时能让肠胃动起来,把堆积的食物往下拉、带下去,这是很基本的结构,以后会常常遇到。至于厚朴、枳实的剂量等教承气汤时再比对,现暂略。7.52栀子厚朴枳实汤证的主证难抓。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枳实汤主之。这个方子有心烦,有腹满。心烦,就用栀子清心火,腹满,就用厚朴枳实把食物带下去。为何不用的豆豉呢?因为当食物下不去的时候,豆豉却是往上托,是上行的药,方向性不对,所以不用豆豉。桂林本7.52条栀子厚朴枳实汤,在宋本是叫做栀子厚朴汤,两者用药相同。当有消化不良,躺在床上,睡不着觉,滚来滚去,觉得满烦的等情形时,这样子就是栀子厚朴枳实汤证吗?7.52 条栀子厚朴枳实汤证的各个症状分开来看,好像日常生活中常见,不太好抓。要抓得好一点,不如想像心烦、腹满、卧起不安三个症状是连结在一起的。也就是,心 烦、肚子胀、在床上滚来滚去,三件事是一起感觉的。什幺叫一起感觉的?就是觉得肚子胀所以心烦心烦所以在床上滚来滚去睡不好。三个症状如果拆开来,就 不见得是栀子厚朴枳实汤证。栀子厚朴枳实汤方药物组成为栀子3钱、厚朴6钱、枳实6钱。以上栀子汤系的辨证介绍完毕。7.54凡用栀子汤,若病人大便旧微溏者,不可与之。 7.54宋本无大便二字。7.54是说如果病人一直以来有拉稀习惯的话,不可给他栀子汤。Why? 例如,太阴篇有某某病时用芍药,大黄,也是说如果之后拉肚子的话,则芍药、大黄要减量,因为这两味药会使大便更稀、更软、更易拉。栀子也是凉润的药,故有此问题。有些寒药并不会让人拉,比如说,黄连、黄柏都是又寒又燥的药,却有止泻的效果。得栀子豆豉汤证的人,有干燥的身体感,而栀子、豆豉都是润的,所以会让人拉。芍药在时方是泻小肠火的药,栀子能清心火,也等于清小肠火。脾阳不够的人,用了苦寒而润的药,一润之下会使脾更虚,更易拉。肠子不吸水,主要是小肠(小肠吸水多,大肠吸水少)。小肠不会吸水,用清心火的栀子,会使小肠火变弱,反更容易拉。怎样提防呢?用栀子干姜汤,或用栀子干姜汤加茯苓,因为茯苓或五苓散系的方子能补小肠火,令小肠有能量。栀子汤酌予加挂茯苓、五苓散或干姜都可以。由于栀子汤临床剂量不必很重就有效,不会使人吃到拉肚子。栀 子是寒的,干姜是热的,两味药加在一起,药性会不会对消呢?中药还好,中药有一些药性不太会对消。栀子干姜汤还好:栀子泻栀子要泻的火,干姜暖干姜要暖的 脾胃。因为每一味中药的作用点不一样,它会自己去找它要作用的地方;所以往往一个汤剂里面同时含有寒药与热药时,还是能分别发挥功能。今天天气很热,在外面走一走,晒晒太阳,回家后说不定就有栀子汤证出现,睡觉时就感觉得出来。12.39 枳实栀子豉汤和7.52栀子厚朴枳实汤这两个方剂只差一味豆豉与厚朴(12.39枳实栀子豉汤治大病差后,劳复者,就是病 才刚好就上工,忙了一天,又开始烧起来),似可由此看出豆豉与厚朴有何差异。其实不然。因为7.497.50各栀子汤方,豆豉都是用4合 (0.4碗),可是枳实栀子豉汤方的豆豉剂量是1升(1碗),可想而知,这一帖药的药性就变成宛如日本的味噌汤,用豆豉把气散布全身,以豆豉为 主,反而其他药物不能突显它的效果。含有栀子的方剂:栀子柏皮汤(9.84;治黄胆类的病;组成:栀子豉汤去豉,加黄柏、甘草)、栀子大黄汤(9.87;治酒疸,喝酒喝到生病)、茵陈蒿汤(9.60 治发黄的黄胆病)、大黄硝石汤(9.89;治发黄)。豆豉臭臭的不好吃,有替代方案:如前述之日本利膈汤以附子、半夏代替豆豉。活人书的栀子乌梅汤以乌梅代替豆豉(乌梅:可生津止渴,有类似豆豉的效果)栀子、豆豉、枳实的本草学栀(栀卮枝)子中品:一名木丹味苦寒生川谷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皶鼻白癞赤癞疮疡。栀这个字,是古时铜酒杯的形状(卮、栀才是正体字)栀子可染出美丽的黄色。栀子这味药,历来不知应归什幺经,也不知道它泻的是那里的热。当整个胸口都有热闷着,用栀子泻下来,似乎栀子有作用到肺的区块,泻了肺的区块的火,食道是属于脾胃的区块也泻到了。有人说栀子泻三脏一腑(心、肝、肺、胃),有人说栀子专泻三焦之火,这类说法很多;JT认为干脆不谈栀子的归经,只说栀子泻郁火即可,就是火在那里塞住不通,栀子就有办法。同样是把塞住的火打通,还是有方向性的。栀子的药性会往下走并把热从小便带出来。所以当身体有上火时,吃了栀子后,接下来小便就是茶色的,它会把热从小便带出来,走的是小肠、膀胱这条路。栀子往下泻血分之火,另有其他药物也是专门泻血分之火,如连翘。连翘的药性是散的,它能把火从皮肤表面逼出来,不是往底下泻的。栀子和牡丹皮是好搭档,例如逍遥散;逍遥散的临床疗效就远不如加味逍遥散。虽然加了栀子、牡丹皮,整个药变寒掉了,有时容易拉肚子的人,吃了牡丹皮血分会寒掉,栀子也满厉害,牡丹皮比较厉害,可是加味逍遥散就是有这个力道,效果比逍遥散好很多。牡丹皮能泻阴中之火,什幺地方愈阴,它愈能泻。这是什幺意思呢?比如脏腑相比,脏比较阴,腑比较阳,动力高的,流动的身体是阳,固定的身体是阴。人体中最固定的身体是骨头,所以牡丹皮可以泻骨头发炎。牡丹皮可以泻阴中之火,泻脏火或骨头之火。栀子能泻郁火,故本经云栀子主五内邪气,就是好像有什幺东西塞在里面的热。栀子又主胃中热气:有一个方子,把栀子炒焦打成粉,加生姜的汁一起吞,可治胃部灼痛(胃酸过多引起,可让胃酸不要再冲上来)伤科的吊筋药就是当撞伤,整块肉红肿起来,有水、有伤、有瘀血,发炎好像散不掉时:拿生的栀子粉末,加一点面粉,加烧酒(酒精40度以下的酒),弄成糊状,敷在伤口肿的地方,可消肿,能把瘀住的火气逼散掉。因此栀子消肿消炎的效果很好。栀子药材的选择:仲景方如果用到栀子,用生的栀子即可,不用加工,到药房直接买栀子即可。后代方如果指定用炒焦的栀子、炒黄的栀子:栀子在药房又可分成炒到微焦的,与炒到全部黑的;如果古代说是炒黄的炒栀子(栀子炒过比较不寒),药房给的是已经炒成黑炭的,那就变成栀子炭了。很多药烧成炭就变成止血药,寒凉的药性就改变了。在台湾买炒栀子会买到焦栀子,炒成炭的栀子就变成止血药。流鼻血拿烧成灰的栀子吹到鼻子里面,能止血。如果买不到炒栀子,就直接买生栀子自己用炒菜锅炒一炒即可。栀子主面赤、酒疱皶鼻、白癞、疮疡。(酒疱皶鼻即酒糟鼻)脸 上长青春痘或皮肤表面乱长东西,可能是体内有热邪。皮肤的病可能是肺里有热邪,酒糟鼻可能和肺或胃有关。栀子配生姜能退胃热。内脏的热气发作在皮表或脸上 时,对这一类牵扯不清的热,可用栀子。代表性的治酒糟鼻的方见宋许叔微本事方, 拿老山栀子打成粉,和同量的蜂蜡熔在一起做成蜡丸;每颗蜡丸如弹丸大。像口香糖般嚼食,可配茶或配酒,约半个月至一个月就可慢慢拔掉酒糟鼻的火。要 现代人去嚼腊恐怕不容易。这些听听就好了,因为栀子的用途太广了,乃至于JT觉得在课堂教什幺也不是办法,不如去了解栀子的特质是什幺,然后看别的医方怎 样使用它。比如说明代普济方:若想用栀子治青春痘、敷脸可下载档案或到图书馆借阅普济方,其中有一本是讲敷脸药,有几百个敷脸药,有哪些方用到栀 子,就可以了解栀子在某一类方子有特效。由于栀子的用途太广,JT大概介绍了栀子的药性,同学以后自己看别的方剂,或临床上怎幺用这味药,自然能够理解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仲景方,之后讲黄胆、黄热病时会再次遇到栀子,届时就可看到临床上怎样使用栀子。豉:名医别录:味苦寒无毒主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吸两脚疼冷又杀六畜胎子诸毒。豆豉是由黑豆腐败发酵而成,故豆豉的药性好像能把肾脏里面的气推出来充塞全身。因为肾是人体最深的脏,所以当肾气被推出来时,体内的外来邪气也一并被推出去。豆豉可以和其他药物形成催吐剂。所以遇到有毒的东西或感冒时,豆豉有把邪气推出去的效果,因此豆豉主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这一类的用途就可以理解了。开药方开豆豉时,要写淡豆豉。仲景方写香豉,香豉还是很臭的,和臭豆腐一样。为何写淡豆豉呢?因为菜市场的豆豉是有盐巴的,很咸,咸豆豉煮到药汤中喝不下去。 中药用的豆豉是没有放盐的。豆豉可动肾气、排肾邪,药性凉润,故适合使用于栀子豉汤证。豆豉5钱水煮,治尿血或尿道炎。凉润的豆豉对肾的区块有消炎的效果。葱 豉汤用葱和豆豉一起来治感冒。晋朝葛洪创此方,针对一种很像温病类型的感冒,一感染就分不清是太阳还是阳明是哪一经,症状是感冒、头痛、脉洪大。搞不清 楚要当太阳病还是当阳明病来医。葛洪用1豆豉1碗,葱白一虎口,就是一把手指握住的葱白,用3碗水煮成1碗水,顿服,靠着豆豉与葱白的药性来袪除感冒。像这几天天气很热,在这种天气得到桂枝汤、麻黄汤证,感觉会很奇怪,这是因为同时惑冒又中暑,所以怪怪的。因此如有感冒、脉洪大,分不出是什幺证时,有可能是温病,用葱豉汤治。豆 豉能起肾气、排邪气,加葱白一大把是作为发汗剂;如果加盐巴就变成吐药;如果加酒,就可以到皮肤表面袪风;如果加薤白(仲景治胸痹的药;市场名为蕌头 或荞头,有点像葱,有点像蒜)搭配豆豉,可以把肠里不干净的东西推出去,让拉肚子停下来;豆豉加大蒜可以止血。以上是豆豉的基本搭配法。如果在经方的话,豆豉搭配栀子可做到交心肾的效果。夜心肾的药物有些排列组合,例如之前的讲义有带到过,治失眠用肉桂和黄连。肉桂点起命门火,黄连降心火,这样也可以交心肾。肉桂和黄连是交泰丸的结构。栀子豆豉帮助睡觉的组合,要有心中懊憹的证。 编注交泰丸出自韩氏医通:本方由黄连、肉桂两味药物组成。用于心火偏亢,肾阴不足之心烦失眠,多梦怔忡,盗汗遗精等症。有清心火,温肾阳, 交通心肾之功。心属火,主藏神,位居于上;肾属水,主藏精,位居于下。在正常情况下,心火下交于肾,以温肾阳;肾水上承于心,以养心阴。心肾交通,水火 既济,则百病不生。反之,心火亢于上,肾阳衰于下,则诸证丛生。本方药仅两味,黄连苦寒以清心火,肉桂辛热以温肾阳,有交通心肾的作用。服之可使水火既 济,心肾交通,心火、肾水两者,泰然共处,相安无事,故名交泰丸。 薤白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过去曾以江苏、浙江所产为正品,喜生于山地阴湿处。古时收种宜火熏,故俗人称火葱。古人又说: 物莫美于芝,故薤为菜芝。民间俗称力葱,入药以个大、质坚、饱满、黄白色、半透明、不带花者为佳。元代农学家王祯曾说:薤生则气辛,熟则甘美,种之 不蠹,食之有益,故学道人资之,老人宜之。但也有人指出:薤不可共牛肉作羹,食之成瘕。还有说生用能引涕唾。现代医家朱石华说:世人竟不及 药,以为薤菜本食料之品,焉能治大病,药店置之苦敝履,医生视为无用,呜呼!薤白何其不幸之甚也。从这些话看来,唐朝诗圣杜甫重视薤白作为食饵疗法,对 付慢性病尤其是难能可贵了。薤白的功用,最早见之于神农本草经,仅仅说它主金疮疮败,这只是其外用之物。南京民间药草中曾有记载:打烂外 敷,沾各种疮疖。岭南米药录也有治金疮的描述:和生盐揭烂敷疮。被铁针伤,留铁锈于肌肉,敷之可以吸出。然而,薤白另有两种作用,其一、消症 结,其二、安眠。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曾记载:安陆郭坦兄得天行病后,遂能大餐,每日食至一斛,五年家贫行乞。一日大飢,至一园,食薤一畦,大蒜一 畦,便闷极卧地,吐一物如龙,渐渐缩小,有人撮饭于上,即消成水,而病寻瘳也。李时珍据此认为:薤散结,蒜消症之验也。说明薤、蒜有消症结的效果。 唐?孟认为薤白安魂魄。神农本草经亦记它有轻身不飢耐老之功。唐代食医孟诜说可以作羹食之,并指出学道人长服之,可通神,安魂魄,益 气,续筋力。南北朝时着名的养学家陶弘景认为:薤性温补,仙方及服食家皆颂之。自东汉大医家、中医之圣张仲景开始,薤白就成了治疗胸痺的重要 药物,着名代表方剂有三,其一瓜蒌薤白白酒汤,主喘息、咳唾、胸背痛。其二枳实薤白桂枝汤,主胸痺,心中痞。其三瓜蒌薤白半夏汤,主心痛彻 背。所谓胸痺者,主要是由于胸阳不足,阴邪搏结而导致胸背痛或心痛彻背。薤白辛温通肠,豁痰散结。正因如此,孙思邈才认为:薤白,心病宜食之。此处 所说的心病,指的是冠心病、心绞痛的心血管疾病。借助薤白利窍、滑肠、散结气之力,前人又多用于治疗泻痢之证,且多做成酒、粥、饼、菜等药。唐代大诗人白 乐天有诗云:酥暖薤白酒,谓以酥炒薤白投入酒中。李商隐亦有薤白罗朝馔的诗句。唐?昝殷食医心鉴中有薤白粥:治赤白痢下、薤白一握、同米煮 粥,日日食之。王焕华在长寿药粥谱中介绍,每次取薤白10至15克(鲜品30至45克),同粳米二两煮粥,对老年人虚寒性慢性肠炎菌痢,颇为适宜。还有一组交心肾的药菖蒲远志可治健忘,见讲义页47孔圣枕中丹。(栀子花很香)菖蒲很香,叶子捏一捏香味很浓,但风一吹便会折伤,因为叶子不会转弯,故古人认为菖蒲有阳刚之气,连稍微转一转都不会(没有阴柔之气),和人的心火同类,菖蒲像是阳气形成的一把宝剑。菖蒲能通九窍,所以菖蒲能把心中的阳气通到上面的七窍和下面两窍,能把心阳降到满低的地方。仲景若要把心火导入小肠,是在当归四逆汤里放入细辛、木通。倪海厦说把心火导入小肠的是细辛,一般本草研究认为是木通,扶阳讲记卢火神是用菖蒲把心阳导下来。(以上讲)菖蒲能使心阳往下和肾碰到,远志能使肾阳上来和心碰到。远志的根很大丛,可是露出地面的草只有一点点,形而上好像人的志气,灵魂在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活很久,偶而到地球上出生为人。远志的苖称为小草,因为它的苗只有一点点,所以它凝聚气的力量很强,像小炮台一样,把肾脏的气像打水枪一样打得很高。远志被用来嘲笑人说在家为远志,出外为小草(指远志苗)。菖蒲从心交肾,远志从从肾交心,用菖蒲远志交了心肾之后,能治失眠吗?像栀子豆豉的治失眠,或黄连肉桂的治失眠,半夏用转阳入阴治失眠呢?菖蒲远志像接电线一样,把心、肾之间的电线接起来(即交心肾),会比较不会忘记事情,能防治健忘。远志和枳实一起用于壮阳方,能把肾水打出来,打偏,往下打。续讲义页47孔圣枕中丹龟甲和龙骨皆来自有灵性的东西,龟甲能滋阴、镇固阳气,龙骨能收摄身体的阳气。孔圣枕中丹是用四味药打成粉,每次吃几公克。这个药很难吃,龟甲、龙骨粉都是很难消化的,所以吃下去后,真是胃中懊憹。比 如说,天雄散很有效,可是JT很讨厌吃天雄散,因为龙骨打成粉消化不动孔圣枕中丹要食后水服方寸匕是有道理的,所以要先吃饭,有食物在胃里面垫 底了再服用。如果空腹吃,直接入胃,会很痛苦。这个药可以食后吃,也可以食间吃,就是饭吃到一半,服药,然后继续把饭吃完,用饭来夹药;也可以食 前吃药,一吃完就吃饭,让饭把药压下去。总之,若单独吃孔圣枕中丹会很难过。JT已前吃过孔圣枕中丹,是因为当时上班,觉得有健忘情形。吃了之后还是会忘,可是好像有补到直觉。孔圣枕中丹不好消化,同学可改吃定志小丸。定志小丸是把孔圣枕中丹中的龟甲、龙骨拿掉,换成人参、茯苓这两味补心阳的药,即定志小丸由远志、菖蒲、人参、茯苓制成,能改善记忆力。以上是补充交心肾的药物枳实中品:味苦寒生川泽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热结止利长肌肉利五藏益气轻身。汉唐方书,仲景、孙思邈写的枳实,到药房买药时药单上要写枳壳。这个果子外形像又酸又苦的小橘子。成熟的果子里面有果肉,晒干做药后,果肉空掉,变成一个圈圈,此即枳壳。如果是很嫩的果子,像槟榔的青仔,里面尚未长出果肉,像棉絮一样,切片后中间不是空的,此为枳实。嫩果子叫枳实,成熟的果子叫枳壳。唐代甄权药性论之后才有枳实、枳壳之分。所以汉代人写的枳实,是成熟的果实,在现在的药单上要写成枳壳。青嫩又小的枳实,临床使用并不安全,除非搭配足够的补气药,否则会伤身,因为小小的枳实,力道很猛,破气的效果很强。枳实较温和、安全。仲 景的方剂用的是枳实还是枳壳呢?开胸口的气是用大的枳壳;例如,傅青主治脇痛、肋骨痛,如果是左边的肋骨痛,用柴胡,右边的肋胃痛用枳壳,就 可以把胸腔的气打通;能用在胸腔的是大颗的枳壳。仲景的枳实xx方用在胸痹、胸腔、气喘这些问题上,既然仲景的枳实能够作用在胸腔那幺高,或像 伤科的排浓散等,JT认为仲景用的不是小颗的枳实。所以使用古方时,枳实在药单上,要写成枳壳。编注:比较不同的见解:本 草衍义:枳实、枳壳,一物也。小则其性酷而速,大则其性和而缓。故张仲景治伤寒仓卒之病,承气汤中用枳实,此其意也;皆取其疏通、决泄、破结实主义。他 方但导败风壅之气,可常服者,故用枳壳,其意如此。沈括笔谈云六朝以前,医方唯有枳实,无枳壳,后人用枳之小、嫩者,为枳实;大者,为枳壳。JT认为枳实较有副作用。但偏偏近代的研究发现小的枳实对内脏下垂有相当好的疗效,现代人这幺应用的话,虽对但有一点险恶,说明如后。治子宫下垂的基本组合是小颗的枳实,搭配益母草(古书上又名充蔚子),后来也用于治疗胃下垂等。临床上这幺用时,一定要搭配足够的补气药,不然在治疗内脏下垂的过程中,有可能使人虚掉,这是前述之险恶所在。讲义页44枳实相关方剂补充提垂汤: 提垂汤是温氏奔豚汤作者温碧泉的方子,由温氏的学生写的。温氏用升麻、柴胡、枳实、益母草四味药来做提垂,初未用补药,后另加黄耆。提垂汤方:黄耆60克、(小)枳实60克、升麻6克、柴胡6克、益母草18克。注意:黄耆好的坏的药效可差10倍,如果本方用了坏的黄耆就不妙。生元的黄耆不错,其他家偶而也有不错的;JT建议买生元的黄耆以确保疗效。讲义页43本经云,枳实能利五脏,益气轻身。枳实对五脏六腑有破阴实的效果,能把堆积在五脏六腑的痰水、浊气邪气往下打掉,使内脏变得比较轻而提得起来。所以,完整的升提的做法,要通血也要打掉不该有的痰水与邪气,并加补气药来升提。这 就像从前讲过的厚朴汤系的平胃散:肌无力的病,最轻微的症状是一只眼角垮下来、下垂了;用含有升提药物柴胡、升麻、黄耆的补中益气汤(编注:补中益 气汤,出自金?李东垣脾胃论;组成黄耆、党参、生姜、甘草、当归、白朮 、陈皮、升麻、柴胡、大枣;功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而引起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水、子宫脱垂等。)来提无 效,改用平胃散却往往会好。Why?内脏、肌肉下垂是因为脾胃太湿,这阴实,不是阳虚,所以这个问题要先用平胃散把湿气化解掉了,内脏就会自然提起来。用枳实治疗内脏下垂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当枳实把不该有的东西都往下拔掉后,内脏就会轻飘飘的提起来。以上是说明枳实利五脏,益气轻身的效果。关于讲义页4344枳壳的临床新用一文:这礼拜JT的助教依照本文试验用枳壳治疗颈椎的毛病。单用枳壳没啥了不起,这篇文章为了探讨枳壳的疗效,才单用枳壳,临床用药不必如此拘泥于单线。体 内管状的地方塞住不通或受压变形了(的阴实症),可以用枳实来通,例如治疗痔疮的漏管,可用(小颗的)枳实做成药丸,每次30颗药丸,用皂荚(皂角刺)煮 水吞服。出血的痔疮(尤其是有血管的那种痔)有个特效药,就是将3两枳壳用500cc水煮成200cc,然后加2两白糖,将枳实糖水喝下去,约3帖即愈; 这个药好像能把漏管或血管里面的什幺东西清掉。静脉曲张是血管的变形,也可以用枳实。枳实是向下的药,吃太多可能会脱肛,但是它的升提作用也正是从它的向下的药性来的;也就是当它把体内某部位多余的东西排除之后,该部位自然就会升上去了。 枳实是方向性不易定义清楚的药。总之,提垂汤用的是枳实,黄耆的用量要够;但其他古方就尽量用枳壳。枳壳排结石的功能也可以在仲景方看到,例如仲景的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此即宋本的四逆散)是排胆结石最好用四药方之一。 编注:四逆散出处伤寒论;组成:柴胡6克、枳实6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主治:1. 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2. 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本方常用于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附件炎、输卵管 阻塞、急性乳腺炎等属肝胆气郁,肝脾(或胆胃)不和者。上述之四逆散中,芍药甘草松开(松开胆管吗?)、枳实柴胡能走入肝的系统,把石头拔出来。排胆结石最强的方是大柴胡汤,可是临床通常不用,因这个方剂会把胆结石硬抓出来,会拉伤胆管,极痛。有些胆结石是矿物或油脂凝结而成的,可用化石药如海金砂。例如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方酌加海金砂,喝了就会慢慢排出胆结石。矿物凝结成的结石又可用芒硝来化,例如仲景的柴胡加芒硝汤,服后能把结石化小一点。能让结石变小的药,除上述之海金砂,鸡内金亦是。对于肾结石,加葶苈子可以帮忙把结石喷出来。总之,以上的加减方法都有效,不必傻傻的直接用大柴胡汤。用小颗的枳实有风险,枳壳则否。这是因为枳实破气的作用强。但是用于提垂的方剂里,小颗的枳实效果较好。JT手边医案有吃枳实吃到死的,但是吃枳壳不会。小 颗的枳实破泄元气时,有两个警讯:拉肚子。例如有人治疗胃下垂,每天煮几钱枳实喝,喝一阵子以后发现常常拉肚子,这表示他的气已经在脱、在散了。这时要 赶紧加补气药或者停用。这是第一个警讯。喘不过气。当枳实或枳壳把气往下打时,会有破坏人的胸中大气的副作用,表现在外,就是会有喘不过气来的感 觉。所以当拉肚子或喘不过气这两个警讯出现时,知道要改药,则是安全的。本经枳实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中医治疗皮肤发痒、长疹块的药物很多,现今不见得要单靠枳实。关于本经枳实治皮肤中如麻豆苦痒的应用,有一个外用古方:到药房买枳壳(古方的枳实是枳壳),将枳壳用醋泡过,用电锅蒸热,蒸热后拿出用手帕包住,然后熨皮表有风疹块或是一坨坨的地方,可使之消失。这类毛病有其他药可用,在此只是示范本经所述药性的应用。由本经的叙述知道枳实的药性能作用在皮肤表面;例如仲景的排脓散方含有枳实,能把身体里面的脓洗掉。 排脓散能加速深度烧伤创面液化脱痂,原方见于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排脓散方:枳实十六枚,芍药六分,桔梗二分,右三味,杵为散,取鸡 子黄一枚,以药散与鸡子黄相等,揉和令相得饮,和服之,日一服。用法用量:枳实15g,芍药9g,桔梗6g,鸡子黄一枚上方加水500ml,煎取 200ml,兑入鸡子黄温服,1日2次。比较枳实和厚朴的方向性:厚朴的走法是由里到外,垂直于皮肤表面出去。枳实的走法是平行于皮肤表面。 例:用发汗药麻黄来发邪气时,可以和厚朴同用,不能和枳实同用。 用柴胡清淋巴时,可以和枳实同用。(皮下的血管、淋巴管可视为和皮肤表面平行,故适合用枳实)和皮表垂直的方向适合用厚朴;例,厚朴治胀满(肚子胀起来)。 枳实(古方的枳实是指枳壳)治坚满(一坨硬硬的凸出来)(例如:14.76枳实白朮汤证的心下坚,是心下凸一坨出来)。枳实能排除硬硬的、具体的东西。 其他用到枳实的方子:16.16枳实芍药散。 以后看多了用枳实、厚朴的方子,就会更清楚两者药性的不同点。关 于本经枳实能-除寒热结:体内有寒水等纠结在一起时,可用枳实将之清空。关于本经枳实止痢的应用较少见,在千金方里有治拉肚子的 枳实散。(编注: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脾脏方枳实散:治少小久痢淋沥,水谷不调,形羸不堪大汤药者宜此方。枳实二两,治下筛,三 岁以上服方寸匕。若儿小,以意斟酌,日三服)枳实的应用大多是加在补药里帮助虚劳的人健脾开胃;像在健脾丸里加入枳实,可帮助把食物拉下去;像张元 素的枳朮丸也是。编注:枳朮丸源于金匮要略的枳朮汤。枳朮汤主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因水饮所作的证候,枳 实、白朮用量比为2:1,行气健脾,消痰逐水,用作汤剂,以取其见效迅速。张元素将此方枳实、白朮用量比例变为1:2,并改汤剂为丸剂,用于饮食所伤而致 之痞证,称为枳朮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机器人操作员初级面试题集
- 2025年食堂会计招聘考试题集
- 2025年安全生产安全评价50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员考试安全生产知识题库
- 2025年爆破员安全员技能考核题集
- 2025年宠物推拿AI师笔试模拟试卷
- 2025年无人机植保初级考试易错题解析
- 课件aoe教学课件
- 2025年宠物店宠物健康档案管理考试题
- 2025年导游笔试bi备冲刺题
- 2025年营养师考试冲刺押题试卷:营养师实操技能考核与解析
- 2025秋季开学第一课完整版课件
- 2025重庆对外建设集团招聘4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投标造价委托协议书范本
- 新粒子生成与生长机制-洞察及研究
- 六年级下册数学竞赛试题-抽屉原理习题(含答案)
- 2025年军队专业技能岗位文职人员招聘考试(炊事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液相色谱柱使用记录
- 项目检查汇报报告(52张)课件
- 直螺纹套筒现场平行检查及记录表
- JJG 856-2015 工作用辐射温度计检定规程-(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