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讲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讲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讲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讲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讲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从 百家争鸣 到 独尊儒术 探究1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 1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 2 道家学说构成了我国两千多年的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 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 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 墨家思想中的尚贤精神 成为后世社会重视人才的思想来源 总之 在很大程度上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百家争鸣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活学活用 孔子说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老子说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韩非子说 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 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 从以上儒家 道家 法家言论来推断 三家都 a 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b 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 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d 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c 解析 孔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 影响四季万物 韩非子认为天是永恒的 不会消亡 天法道 老子用 道 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 道 为客观自然规律 即天也是有其客观规律的 三者都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b d项反映的是其中一个方面 上述观点是针对天人关系提出的 不涉及政治主张 a项错误 探究2孔子的思想体系及各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 孔子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 其内容非常丰富 可以用下列图示进行形象表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如下几点 1 孔子思想体系主要包括 仁 礼 中庸 有教无类 和 德治 的思想 其中 仁 的思想是其核心 2 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 爱惜民力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这是其 仁 的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 3 孔子首创私人讲学 主张 有教无类 人人有受教育的资格 这是 仁 在教育方面的体现 4 孔子主张 克己复礼 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保证 仁 的实施 5 孔子主张 中庸之道 通过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保持 仁 的常态化 活学活用 2013 浙江文综 在人类文明史上 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 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孔子 韩非 朱熹 亚里士多德a b c d c 解析 春秋末期 孔子兴办私学 打破学在官府的现象 朱熹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 故c符合题意 探究3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阅读以下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探究 材料一主好恶喜怒 乃天之春夏秋冬也 其俱暖清寒暑而以变化成功也 天出此物者 时则岁美 不时则岁恶 人主出此四者 义则世治 不义则世乱 春秋繁露 材料二今师异道 人异论 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 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 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 1 据材料一 二概括董仲舒的新儒学主张有哪些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参考答案 1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思想大一统 2 根本原因 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 直接原因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建议 其他原因 汉武帝的举贤良对策为董仲舒阐发儒学思想提供了良机 董仲舒把道家 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 加以改造 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汉武帝通过起用儒士参政 兴办太学和地方郡学 将儒家经典确定为教科书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内化训练 1 中华文化史 把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总体特征各用一个词来概括 下列四词即是对当时四个学派的总体特征的概括 其中属于儒家思想的总体特征的是 a 超逸b 冷峻c 敦厚d 谨严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儒家思想重视 仁 礼 强调 德治 仁政 如一敦厚老者 而老庄主张 无为 逍遥 具有超逸的特点 而法家主张细密 严苛的法治 故本题选c 2 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 伏羲神农教而不诛 黄帝尧舜诛而不怒 过分 及至文武 各当时而立法 因事而制礼 为此 他得出的结论是 a 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b 弱者 道之用 c 法古无过 循礼无邪 d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必法古 d 解析 材料大意是 伏羲 神农施教化不行诛杀 黄帝 尧 舜虽然实行诛杀但却不过分 等到了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时代 他们各自顺应时势而建立法度 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制定礼制 从材料意思可知d正确 b 解析 b项是 中庸 中的一句话 这句话中的 中 的本意并不是喜怒哀乐 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折中状态 就是说对喜怒哀乐等情欲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制 过度的喜不叫喜 过度的乐也不叫乐 所以它揭示了自我教育 自我约束 自我监督的目标 体现了人与自身的和谐 a c两项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d项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 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 记载 陆生时时前说称 诗 书 高帝骂之曰 乃公居马上而得之 安事 诗 书 陆生曰 居马上得之 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高帝不怿而有惭色 材料表明汉初 a 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尚未确立b 规劝谏诤的政治传统开始出现c 重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