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东城区 2008 2009 学年度初三年级综合练习一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六道大题, 23 道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I 卷共五道大题, 22 道小题;第卷为作文。 第 I 卷(共 60 分) 第 I 卷共五道大题, 22 道小题,包括选择、填空、综合性学习、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颈 椎( jng) 颁 发( bn) 层峦叠 嶂 ( zhng) B 贮 藏( zh) 巢 穴 ( xu) 迥 然不同( jing) C 氛 围( fn) 联 袂 ( mi) 斤斤计 较 ( jio) D避 讳 ( hu) 着 落( zhu) 牵 强 附会( qinq)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翘首 安详 首屈一指 B炒作 幽静 明查秋毫 C履行 创义 源远流长 D策划 双赢 夸夸奇谈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运用错误 的一项是 A重新装修 过的校舍整洁敞亮, 焕然一新 。 B小明一有问题就去请教老师,真是 不耻下问 。 C俗话说得好, 众人拾柴火焰高 。我们靠集体的力量赢得了这场篮球比赛。 D老人经常对我们说:“人要讲情义。记住, 滴水之恩 , 当涌泉相报 啊 !” 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遍布中国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 _,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它们看似陈旧,却反映着辉煌的过去。 A鲜明地折射 出中国悠久的历史,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B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C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D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饮酒 陶渊明 东晋 B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代 C醉翁亭记 欧阳修 宋代 D. 范进中举 吴敬梓 明代 二、填空(共 8 分) 6默写( 5 分) ( 1) 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 2)塞下秋来风景异, 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 3) 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4)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之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 _。 7名著阅读( 3 分) 从下面三个故事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填空。 孙悟空三借芭蕉 扇 武松打虎 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 选 _(填序号) 这个故事出自 ,作者是 _,该部名著中的另一个故事是 _。 三、综合性学习(共 7 分) 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来临,老师组织某校初三年级学生参观了北京民俗博物馆,了解关于端午节的习俗。请你完成以下三项任务。 8展厅的一块展板上有以下两则材料,请你概括它们的主要信息。( 2 分) 【材料一】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 年传承积淀下来的丰厚遗产,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和祖先的智慧。目前,由于现代时尚对传统民俗的冲击,青少年对圣诞节等“洋节”津津乐道,而对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却缺乏认知,缺乏热情。我们期待着广大青少年能借助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喜爱,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材料二】 09 年 3 月关于端午节、圣诞节的调查表 9晓华的参观笔记中有两项不属于端午节的习俗,请你把它们挑出来。(将句子的序号填 入下面的横线处)( 2 分) 举行龙舟竞渡。有白天的比赛,有晚上的比赛;有水上竞渡,有陆地上的竞渡 旱龙舟。 佩戴装有艾叶的香包,驱毒避邪。老人喜欢戴桃子、荷花形状的,孩子喜欢戴老虎、牡丹形状的。 赏月、拜月,然后按人口把月饼切成若干块,每人都要品尝一口,名 曰“吃团圆饼”。 男女老幼出去郊游,采集花草,做“斗百草”的游戏。回家后将花草煮水喝,舒筋活血,以利健康。 吃花糕,取“登高”之意。边赏菊边饮菊花酒。年轻人这一天要特别敬祝老人健康长寿。 吃粽子。有些地区尤其讲究吃黄鱼、黄瓜、咸蛋黄、雄黄酒和用黄豆饭包的粽子,称为“吃五黄”。 不属于端午节习俗的是:第 _句 第 _句 10离开北京民俗博物馆的时候,工作人员热情地要求你在留言簿上写几句参观心得。(你的留言要用上“窗口”、“传统节 日文化”两个词语)( 3 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 9 分)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 11 13 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 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 2 分) A 小惠 未徧 弗敢 加 也 B公将 驰 之 彼 竭 我盈 C 牺牲 玉帛 可以 一战 D衣食所 安 公问其 故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 子。( 4 分) (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3文中划线句子对刻画曹刿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 ?( 3 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 26 分) (一)阅读我爱北京的小胡同,完成第 14 16 题。( 11 分)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 季羡林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北京的小胡同也爱我,我们已经结下了永恒的缘分。 六十多年前,我到北京来考大学,就下榻于西单大木仓里面一条小胡同中的一个小公寓里。白天忙于到沙滩北大三院去应试。北大与清华各考试三天,考得我焦 头烂额,精疲力尽。夜里回到公寓小屋中,还要忍受臭虫的围攻,特别可怕的是那些臭虫的空降部队,防不胜防。 但是,我们这一帮山东来的学生仍然能够苦中作乐。在黄昏时分,总要到西单一带去逛 街。街灯并不辉煌,“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会令人不快,我们却甘之若饴。耳听铿锵清脆、悠扬有致的京腔,如闻仙乐。此时鼻管里会蓦地涌入一股幽香,是从路旁小花摊上的栀子花和茉莉花那里散发出来的。回到公寓,又能听到小胡同中的叫卖声:“驴肉 !驴肉 !”“王致和臭豆腐 !”其声悠扬、深邃,还含有一点凄清之意。这声音把我送入梦中,送到与臭 虫搏斗的战场上。 将近五十年前,我在欧洲呆了十多年以后,又回到了故都。这一次是住在东城的一条小胡同里:翠花胡同,与南面的东厂胡同为邻。我住的地方后门在翠花胡同,前门则在东厂胡同,其大可知。里面重楼复阁,回廊盘曲,庭院错落,花园重叠。一个陌生人走进去,必然是如入迷宫,不辨东西。 然而,这样复杂的内容,无论是从前面的东厂胡同,还是从后面的翠花胡同,都是看不出来的。外面十分简单,里面十分复杂;外面十分平凡,里面十分神奇。这是北京许多小胡同共有的特点。 据说当年黎元洪大总统在这里住过。我住在 这里的时候,北大校长胡适住在黎元洪曾经 住过的房子里。我住的地方仅仅是这个大院子中的一个旮旯,在西北角上。但是这个旮旯也 并不小,是一个三进的院子,我第一次体会到“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我住在最深一层院子的东房中,院子里摆满了汉代的砖棺。黄昏时分,总会让人感觉到鬼影憧憧,毛骨悚然。所以很少有人敢在晚上来拜访我,我每日“与鬼为邻”,倒也过得很安静。 第二进院子里有很多树木,我最初没有注意是什么树。有一个夏日的晚上,刚下过一阵 雨,我走到树下,忽然闻到一股幽香。原来这些是马缨花树,树上正开着繁花,幽香 就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 这一下子让我回忆起十几年前西单的栀子花和茉莉花的香气。当时我是一个十九岁的大 孩子,现在已经成为中年人。相距将近二十年的两个我,忽然融合到一起来了。 不管是六十多年还是五十年,都成为过去了。 现在北京的面貌天天在改变,层楼摩天,国道宽敞。然而那些可爱的小胡同,却日渐消逝,被摩天大楼吞噬掉了。看来在现实中小胡同的命运和地位都要日趋消沉,这是不可抗御的,也不一定就算是坏事。可是我仍然执着地爱着我的小胡同。就让它们在我的心中占一个地位吧,永远,永远。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 ,北京的小胡同也爱我。 14“我们这一帮山东来的学生仍然能够苦中作乐”这句话中的“乐”具体体现在哪里 ?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 分) ( 1)“我”对街灯并不辉煌且“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的街道甘之若饴; ( 2) _; ( 3) _; ( 4) _; 15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点:朴实、自然、幽默、生动、深情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特点,试举一例进行分析。( 3 分) 16文中划线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小胡同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自己对小胡同的观感或体验,就这段话中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说说你的理解或感受。(不超过 150 个字)( 5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17 19 题。( 8 分) 玉,积山川之精,人文之美。玉 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它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审美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战国时期有名的“和氏璧”价值连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和氏璧”雕琢成传国玉玺,并由宰相李斯书大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刻于其上。明清时期,中华民族国粹之一的玉文化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此时的作品,集数千年玉文化之大成,玉质之美,品种之多,雕琢之精,应用之广,都是空前绝后的。 管子说:“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古代封禅用的书文,刻在玉上,称之为玉牒;外交使节用的信物,称之为玉节。由此可见,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玉,致密坚硬,滑润光莹,古人把玉加以人格化,认为玉有“仁、义、智、勇、洁”五德,故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玉,是吉庆、祥和、幸福等精神美的象征,因而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往往运用象征寓意或谐音取意的手法把玉制成丰富多样的器物、饰品等,借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玉和金一样,是宝贵的象征。“玉楼”、“玉堂”指华丽的宫殿或 住宅。道教中的玉皇大帝、玉虚仙境、玉宇,也都离不开一个“玉”字。皎洁的月亮中有一团黑影,古人不知其奥秘,臆想出“月中何有,玉兔捣药”的故事,此后,文人便常用“玉兔”一词指代月亮,既文雅又神秘。 玉,是权力的象征。除了玉玺外,“金科玉律”用来指不可变更的法律。玉,又是和平的象征,如“化干戈为玉帛”。助人成功用“玉成”一词。至于玉色纯净,质地坚密,常用来比喻节操,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此外,玉还被广泛用来描写大自然的景色。“风花雪月”中,除了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风”之外,后三者都常用“玉”来吟咏 赞颂:槐树花朴素洁白,便有了“玉树”之称。一些纯白素雅的花,常在其名前冠以“玉”字,如玉兰花、玉茗(白山茶花)等。而以“玉龙”来比喻漫天大雪,多么壮观! 17文章第段引用管子“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 2 分) 18文章第段列举的带“玉”字的词语,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玉和金一样,是宝贵的象征”的 ?( 3 分) 19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鱼形玉器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 zh)文化”,到了唐代、宋代开始盛行。特别是明、清两代 ,鱼形玉器造型繁多,工艺精湛,最常见的是把莲花和鲤鱼雕刻在一起,代表美好和富足。还有的玉器把佛手、寿桃和石榴雕刻在一起,称为“三多”,意指多福、多寿、多子。 请你写出“莲花和鲤鱼雕刻在一起”这种造型的玉器的象征义,并借助文中相关知识,对这种造型的玉器的象征义作简要解说。( 3 分) 象征义: (请用四字词语作答) 解说: _ (三)阅读学问和智慧,完成第 20 22 题。( 7 分) 学问和智慧 罗家伦 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学问是积铢累寸而来的,常是各有疆域独自为政的。它可吸收人生的兴趣,但它本身却是人生的工具。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思,一种远瞻;它是人生蕴 含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同时它可以烛照人生的前途。 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 ?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 人,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终身都跳不出书本的圈子,实在说不上智慧二字。这种人西洋称之为“有学问的笨伯”,中国称之为“两脚书橱”。反过来说,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有一种人,读书虽然不多,但他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凭借经验,运用心得,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 ? 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 的学问。有许多人从事研究工作,搜集了很多材料,但往往矻矻穷年,找不到问题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结果,纵有结果,亦复无关宏旨 这便是由于没有智慧。而有智慧的人则不然,他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其问题虽小,而其映射的范围,却往往甚大。譬如孟德尔研究豆子,居然悟出遗传的定律,奠定了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基础,就是一个例子。现代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人称他为牛顿后第一人,他的相对论是科学上一个稀有的创获,但是他自己却对人说:“我的发明其实很简单,只是你们看不见罢了 !”他能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 ,便是他的智慧过人之处。 学问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有学问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和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它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即破。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它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最为精澈,最 可宝贵。 若把学问比作建筑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 有木、有石,甚至有水泥钢骨,决不能成为房子;就是懂得材料力学、结构原理,也只可以造成普通的房子,而决不能造成庄严壮丽的罗马圣彼得教堂或巴黎圣母教堂。这种绝代的美术作品,是要靠艺术家的匠心的。但是材料愈能应手,匠心愈能发挥;构造的原理愈进步,艺术家愈能推陈出新。材料与技术对于作风的影响,整个美术史,尤其建筑史,都可以证明。所以,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 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注释 : 积铢累寸: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就能积少成多。铢( zh),古代重量单位。 矻矻穷年:终年都非常努力、勤劳。矻,读 k。 无关宏旨:不关涉主要的宗旨。多指于大局无碍。 探骊得珠:历难冒险才能求得珍品。比喻做文章等抓住了要点。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分) 21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过程。( 3 分) 22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第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2 分) 第卷(共 60 分) 第卷为作文。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 六、作文( 60 分) 23题目:心愿 要求:( 1)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 2)不少于 600 字; ( 3)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师生姓名。【试题答案】 第 I 卷(共 60 分) 一、选择(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 C 2 A 3 B 4 C 5 D 二、填空(共 8 分) 6默写(每空 1 分,共 5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 1)造化钟神秀 ( 2)衡阳雁去无留意 ( 3)沉舟侧畔千帆过 ( 4)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7名著阅读( 3 分) 示例:选 西游记( 1 分) 吴承恩( 1 分) 孙悟 空三打白骨精( 1 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 7 分) 8示例:青少年对圣诞节等“洋节”认知程度和热情程度都很高,而对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却缺乏认知,缺乏热情。( 2 分,意思正确即可) 9第句 第句 ( 2 分,每空 1 分) 10示例:通过参观北京民俗博物馆,我了解了端午节的习俗,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希望借助北京民俗博物馆这个窗口,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和热爱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3 分,意思正确即可) 四、文言文阅读(共 9 分) 11 C( 2 分) 12( 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也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2分,意思正确即可) ( 2)我看见他们的车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2 分,意思正确即可) 13反衬出曹刿的爱国心、责任感和深谋远虑。( 3 分,意思正确即可) 五、现代文阅读(共 26 分) (一)记叙文阅读( 11 分) 14( 2)“我”能听到仙乐一样铿锵清脆、悠扬有致的京腔( 1 分,意思正确即可) ( 3)“我”能闻到路旁小花摊上栀子花和茉莉花散发的幽香( 1 分,意思正确即可) ( 4)“我”能伴着悠扬、深邃而略带凄清的叫卖声入梦( 1 分,意思正确即可) 15示例:“但是这个旮旯也并不小,是一个三进的院子,我第一次体会到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 1 分)这句话运用了引用的修辞,生动地表现了院子的大而深。( 2 分,意思正确即可) 16遗憾、豁达、留恋和热爱。(第一问 2 分,答出两点即给满分;第二问 3 分,扣住题意作答 2 分,语言表达 1 分) (二)说明文阅读( 8 分) 17说明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分,意思正确即可) 18建筑、宗教和文化。( 3 分,意思正确即可) 19象征义:连年有余( 1 分) 解说:示例:玉,是吉庆、祥和、幸福等精神美的象征,“莲”与“连”谐音,“鱼”与“余”谐音,莲花和鲤鱼代表着美好、富足,所以这种造型的玉器的象征义是“连年有余”。( 2 分,意思正确即可) (三)议论文阅读( 7 分) 20学问与智慧相辅为用,缺一不可。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 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2 分) 21首先作者提出“学问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的观点;其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电池基纸原纸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评估分析
- 2025至2030中国电动食品脱水机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瑞格列奈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玻璃环氧层压板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安宁疗护上半年考核试卷(附答案)
- 物业客服前台培训课件
- 供水安全培训课件
- 教育心理学在提升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中的应用
- 医疗保健基金的投资策略及风险控制要点
- 智慧港口安全监管先进技术应用
- 2025至2030中国工业设计行业现状动态与未来前景展望报告
- 天猫养车加盟合同协议
- 2025年乡村全科助理医师助理医师资格证考试必刷题库(500题)
- 景区抽成合同协议
- 网络安全知识手册
- 铁路公司质量管理制度
- 物业公司接管公寓楼项目工作时间倒推计划表(T日为入驻日)
- DB1304T 500-2025民用水表、电能表、燃气表计量纠纷处理规范
- CRRT的枸橼酸抗凝(ICU)培训课件
- 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论竞赛题库与答案(960题)
- 医院反恐防暴培训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