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调研系列卷 九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语文(长春版)_第1页
名校调研系列卷 九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语文(长春版)_第2页
名校调研系列卷 九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语文(长春版)_第3页
名校调研系列卷 九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语文(长春版)_第4页
名校调研系列卷 九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语文(长春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校调研系列卷九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语文 (长春版 ) 一、阅读 (60 分 ) (一 )名句积累与运用 (15 分 ) 1蒹葭采采,。 (诗经蒹葭 ) 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 3,再而衰,。 (曹刿论战 ) 4,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己及人,吟唱出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 ,。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 7出师表中诸葛亮出师北伐前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 8风、霜、雨、雪是四季的语言,它们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请你写出连续两句描写其中一种现象的诗词名句,并注明作者或出处。 名句: _ _ 作者或出处: _ (二 )文言文阅读 (15 分 ) (甲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问题。 (10 分 )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 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 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 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 9送东阳马生序从文体上看属于赠序,选自 _ ,作者是我国 _代文学家宋濂。 (1 分 )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 (2 分 ) 录毕, 走 送之 ( ) 四 支 僵劲不能动 ( ) 媵人持 汤 沃灌 ( ) 腰 白玉之环 ( ) 1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宋濂在求学上所遇到的难处。 (3 分 ) _ _ 12从作者的解说看,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 习秘诀 ?(2 分 ) _ _ 13作者在文中强调了自己学习的艰难,生活条件极差,而最后却学有所成,你认为作者 意在告诉读者什么道理 ?(2 分 ) _ _ (乙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5 分 ) 阎正衡之苦学 石门阎正衡,字季蓉,少喜读书,所居僻陋,书不可得,从友人假得文选并注读之数月,皆能记。同里某翁家有史记,请借不许,请就其家读之又不许。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乃许之。正衡朝食荷薪携笔札往读之,且读且写,数月乃毕。后补诸生,应省试,益鬻产购书数千卷,日夜读之,其学益充。正衡喜抄书,九经、三史、老、庄、管、荀、韩非、墨子、韩文、杜诗莫不手抄。为文章峭劲雄悍,略如半山老泉,然不多作。尝日:“文以达理,理不足则气不充,修辞何为?吾学未至,十年内方当读书,四十后乃谋著作耳。”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 (1 分 ) 从友人 假 得 ( ) 请借不 许 ( ) 15阎正衡喜欢读书,但是“所居僻陋,书不可得”,他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 ?(2 分 ) _ _ 16读短文后,你认为阎正衡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的所作所为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 分 ) _ _ (三 )现代文阅读 (25 分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怀霜 许俊文 在我的记忆里,霜总是和生活的艰难紧紧连在一起。 幼时家境贫寒,常为衣食发愁。秋夜里,只要一听到大雁的叫声,母亲的脸上就会浮起一层愁云。大雁嘎咕一叫,霜就随着到来了。在我的印象里,母亲最听不得雁叫,寒雁一叫,她就没有了睡眠,倚着床头轻轻叹息。尽管她的叹息声压得很低,但熟睡中的父亲还是感觉到了,他心事烦乱地翻着身,然后兀自坐在黑啼中,一口接着一口把烟锅抽得滋滋直响。母亲有些于心不忍,悄悄掀开草帘的一角,朝窗外看了看,外边黑得像一口古井。她缩回了身子,温和地 说,再迷盹一会儿,到时辰我叫你。嗯,父亲含糊地应着,然而他还一是摸黑下了床。不一会儿,院子里便响起嚓嚓的磨镰声。这时,母亲摸索着燃起油灯,从油漆斑驳的柜子里翻出一件破旧的棉衣,借着微弱的光亮,一针一线地缝补着。 好静好长的“白露为霜”之夜哟,父亲嚓嚓的磨镰声总是在寅时响起,母亲昏黄的小油灯总是伴着一声声无奈的叹息,那过客似的雁声总是轮番给我的梦投下一片片阴影。诉愁的雁声消失了,我蜷曲在土炕上,二觉醒来,但见母亲的小油灯依然亮着,而疲惫的母亲却靠着床头已打起了微鼾,长长的麻线仍缠绕在手上。在她的枕边 ,摆着几双新做的棉鞋和几项红色绒帽。绒帽是带有焐耳的那一种,想必是父亲卖山草为他的儿女买回的。我悄悄地从被窝里抽出一只手,抓一顶扣在头上,一种少有的激动折磨着我脆弱、敏感的神经,我第一回失眠了。 万籁俱寂的寒夜里,一缕游丝般的鸡鸣起自远处,亦逝之远处,然而母亲还是听得十分真切,她轻轻掀起窗上的草帘,一股寒光注满了屋子,那光白中泛青,像是从刀刃上发出的,自然有了某种逼人的硬度。月亮好亮啊 !我意识模糊的咕哝了一声。母亲没有理会我,她垂手立在窗前,好像在埋怨谁,又好像是自责,这么浓的霜,怎么就穿一双草鞋 呢 ?我猛然想起梦中的磨镰声,想起踏霜进山的父亲,在这霜天霜地里,他手中挥舞的那柄草 镰,此时又不知响在哪一个山坡 ? 草帘垂落,屋子里复归于黑暗,艾蒿的苦香和烟气从灶膛里窜出来,在老屋里四处弥漫。那是母亲在为她的儿女准备早餐。此时,我小小的心里,盛满了说不清是贫寒的温馨,还是温馨的贫寒,仿佛有一簇烛焰投射在冰块上,有一种凄凉的暖意在我的心中摇曳,并将我的身心紧紧地包裹着。这种来自阴阳两极的气息,在我的身上悄悄地融合,调和出一种平实、冲淡的品性。我在日后漫长的人生之旅中,含辛而不觉其苦、啖饴犹思世道之艰 可能就来自它吧。 那条布着霜痕的毛道,从我的豆村通往二十里外的一座古镇去,我在这条毛道上整整走过了五年的求学时光。关于这条毛道的许多际遇和感触,大都已被岁月的积尘深深地掩埋了,唯独那银霜,至今依然留在我的记忆里。一个人踏霜而行,呼吸着芒刺般冷凝的空气,心是异常明净的。此时,天上银河一抹,七星低垂,一如贫妇的霜月纤纤瘦瘦,不知是 操劳过度,还是愁绪萦怀,它没有夏月的润朗,秋月的圆融,刚走出地平线就衰老了,单薄的身影使人担心它能否走完这铺满寒霜的旅程。霜月仿佛并不介意自己衰微的生命,它将仅有的一点光投洒在我的身上,而且丝毫没有希图报答之意。这纤瘦、衰微的月儿,多像我那“白发望霜天”的慈母,她总是在每一个寒彻的霜晨默默地为我弄炊,默默地把家中最好的食物装进我的饭囊,然后默默地把我送到村外,默默地立在霜痕斑驳的石桥上,目送着我踏着那条通往古镇、通往希望所在的毛道 有一天,我顶着纤瘦的霜月,走过溜滑的霜桥,踏着寒霜闪烁的毛道走向 梦幻般的远方。此一去行踪飘忽,山高水远,故乡遂成了梦中的幻影;此一去所求多多,所得了了,每一步都走得十分沉重,走得十分艰难。这时,我望一眼苍穹的霜月,闻几声远山的寒樵,胸中便袭来一股温温的情愫。也许我的寻觅一无所获,也许我的期冀无法捕捉,但是,我不能停下越走越沉的脚步,尽管我的身后没有鞭子。 只有孜孜地追寻。 背负着纤纤霜月,聆听着悠悠樵声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2 分 ) 兀 自 ( ) 蜷 曲 ( ) 埋 怨 ( ) 期 冀 ( ) 18文中说,“母亲最 听不得雁叫,寒雁一叫,她就没有了睡眠,倚着床头轻轻叹息。”母亲为什么“最听不得雁叫” ?她为什么而叹息 ?(3 分 ) 19在作者的记忆里,他和父母是怎样面对生活的艰难的 ?(3 分 ) _ _ 20“这么浓的霜,怎么就穿一双草鞋呢 ?”这句话有着丰富的蕴含,请你试从父与母两个角度加以分析。 (4 分 ) _ _ 21“也许我的寻觅一无所获,也许我的期冀无法捕捉,但是,我不能停下越走越沉的脚步,尽管我的身后没有鞭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情感 ?(4 分 ) _ _ 22这是一篇充满诗意的抒情散文,文章的结尾写道:“背负着纤纤霜月,聆听着悠悠樵声 ”作者以此结尾有何深意 ?(4 分 ) _ _ 23作者说:“关于这条毛道的许多际遇和感触,大都已被岁月的积尘深深地掩埋了,唯独那银霜,至今依然留在我的记忆里。”请回忆你自己的家庭生活,写出一件最难忘的事,并结合其中细节,谈谈切身感受。 (5 分 ) _ _ _ (四 )名著阅读 (5 分 ) 张干办道:“这是皇帝圣旨。”李逵道:“你那皇帝正不知我这里众好汉,来招安老爷们,倒要做大 !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 !你莫要来恼犯着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的官员尽都杀了 !”众人都来解劝,把黑旋风推下 堂去。宋江道:“太尉且宽心,休想有半星儿差池。且取御酒教众人沾恩。随即取过一副嵌宝金花钟,令裴宣取一瓶御酒,倾在银酒海内看时,却是村醪白酒。再将九瓶都打开倾在酒海内,却是一般的淡薄村醪。众人见了,尽都骇然,一个个都走下堂去了。鲁智深提着铁禅杖,高声叫骂:“入娘撮鸟,忒杀是欺负人 !把水酒做御酒来哄俺们吃 !”赤发鬼刘唐也挺着朴刀杀上来,行者武松掣出双戒刀,没遮拦穆弘、九纹龙史进一齐发作。六个水军头领都骂下关去了。 24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_,作者是小说家 _。 (1 分 ) 25中国古典名著多以刻画人物细腻见长。在选文中,对于刻画梁山的众位英雄,作者运 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2 分 ) _ _ 26;请根据选文内容概括李逵的性格特征。 (2 分 ) _ _ 二、综合实践与作文 (60 分 ) (一 )综合实践 (10 分 ) 27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毕业班的生活已快过半。毕业班的生活苦吗 ?苦,每天披星戴月,直到深夜大脑才停止思考。毕业班的生活累吗 ?累, 永无止境的记忆, 永不停歇的思想。总之,只有勇往直前,才能到达梦想的彼岸,我们都需要勇气与鼓 舞,拿起笔写一段催人奋进的话吧。 (不少于 100 字 ) _ _ _ _ (二 )作文 (50 分 ) 28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 (1)题目:读书的滋味 作文 (2) 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你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只青蛙和两只大雁在水塘里愉快的生活。后来,水塘里的水越来越少,快要干涸 了。大雁商量,去寻找一个有水的好地方。青蛙听到这话着急了,说,我怎么办?要么在这里渴死,要么在路上累死,你们应该带上我。大雁说,你说出带你走的方法,我们就带你走。青蛙回答,你们俩叼着一根木棍的两端,我用嘴咬着木棍,咱们就可以一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