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质量调查(一) 语文试卷_第1页
天津市南开区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质量调查(一) 语文试卷_第2页
天津市南开区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质量调查(一) 语文试卷_第3页
天津市南开区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质量调查(一) 语文试卷_第4页
天津市南开区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质量调查(一) 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南开区 200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质量调查(一) 语文试卷 第 I 卷(基础题 共一大题 共 27 分) 一 . (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 4、 8、 12 小题每题 3 分;其他每题 2 分;共 27 分)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 1 4 题。 生命又像一颗小树,他从地底( )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 润 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啊!看见了天!他便伸出 嫩 叶来吸收空气,( )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 终使他穿枝 拂 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枝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 ),杜鹃( ),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他的叶子,由浓绿到 绯 红,秋阳下他又有一番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 1. 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rn ln f fi B. yn nn f fi C. rn nn f fi D. yn ln f fi 2. 在文中括号里依次填上的词语最符合上下文意的一项是( ) A. 积聚 享受 清唱 鸣叫 B. 聚集 承受 清吟 啼血 C. 聚集 享受 啼血 吟唱 D. 积聚 接受 清吟 啼血 3. 与“秋阳下他又有一番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 骄傲 ,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中的“骄傲”一词意思理解不一样的是( ) A. 他们所有的骄傲都 潜藏在冬天的绿色里,敦厚、坦诚,任严寒拍打,仍敞开着胸膛。 B. 这些志愿军战士是我们的祖国之花,是我们的骄傲。 C. 刚刚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的人很难做出大的事业来。 D. 那就是森林,地球尚未造就人类,却已经造就了它,植物世界骄傲的代表。 4. 对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生命就像一棵小树的生长,经历着生长、壮大的历程。 B. 生命的历程中有困难,有坎坷,也有战胜艰难之后成功的快乐。 C. 生命是顽强的,任何东西都阻止不了它的生长。 D. 生命是渺小而卑微的,因而也是痛苦和美丽 的。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5 8 题。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 1189 到 1192 年间。桥长 265 米,由 11 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 16 米到 21.6 米。桥宽约 8 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 11 个桥墩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 交头接耳 ,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 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 早在 13 世纪,卢沟桥就 闻名 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 推崇 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子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5. 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交头接耳 B. 推崇 C. 惟妙惟肖 D. 闻名 6. 选文中引用马可波罗的说法是为了突出石拱桥的( ) A. 结构坚固 B. 独一无二 C. 形式优美 D. 非常雄伟 7. 选段中没有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A. 列数字 B. 作比较 C. 打比方 D. 摹状貌 8. 对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介绍卢沟桥的建筑特点,赞美桥的设计非常美观。 B. 说明卢沟桥很早就成为了北京的胜景之一。 C. 说明卢沟桥与赵州桥一样都有悠久的历史。 D. 以卢沟桥为例,具体生动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 9 12 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 私 臣 ,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 面刺 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 间 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 朝 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 选文中加点字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之妻 私 臣。(私心) B. 群臣吏民能 面刺 寡人之过 者。(当面指责) C. 燕、赵、韩、魏闻之,皆 朝 于齐。(朝见) D. 数月之后,时时而 间 进。(间或,偶然) 10. 与“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于”一词理解不同的一项是( ) A. 刻唐贤今人诗赋 于 其上。 B. 公与之乘,战 于 长勺。 C. 相与步 于 中庭。 D. 是故所欲有甚 于 生者。 11.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 A. 由此看来,大王的弊病实在太多了。 B. 由此看来,大王受的蒙蔽太深了。 C. 由此看来,大王隐蔽的太多了。 D. 由此看来,受大王的蒙蔽太深了。 12. 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喻治国安邦之道,劝齐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 B. 曹刿劝谏鲁庄公“取信于民”,终使弱小的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 C.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D. 孟子关于“义”的论说,对今人仍然有启迪和教育的作用。 第 II 卷(综合题 共四大题 共 43 分) 二 . 古诗文积累和诗歌鉴赏( 12 分) 将诗词补充完整,或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句子。( 10 分) 13. 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诗经关雎) 14.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15. 醉里挑灯看剑, 。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16. 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 之时,第二次是在 , 之时(用原文填空)。 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完成 17 题。( 2 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7. 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出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状况。 B. “而无车马喧”一句,说明作者对过去的官场生活仍然有些留恋。 C. 诗中四句写景句子传神地描绘了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 D. 全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表现了诗人细微的内心感受。 三 . 课外文言文阅读( 6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 18 20 题。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 生:出生。 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郑氏。 守节自誓:意思是郑氏决心守寡,不再嫁人。 俾( b):使。 毋:勿要:不可。 累:牵累。 18.请用“ /“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2 分) 喜 宾 客 其 俸 禄 虽 薄 常 不 使 有 余 19.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 分) 毋以是为我累! 译句: 20. 从太夫人的话中,你能看出欧阳修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 分) 答: 四 . 课外现代文阅读( 15 分) 心泉 张佐香 初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我浸在晶莹的碎得满地的月光中, 寻找“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凝神倾听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淌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地流向远方。从此,这一涧清泉,便在我生命的最深处。 泉是古诗文中极富韵致的意象。漫步在唐诗宋词明清小品里,耳畔不时传来冷冷的泉声,眼前晃动的是一溪甘冽鲜洁的清泉,以及观泉、听泉者的身影。这身影,杂夹着青石、鸟影、梅枝、掺和些月光、清风、松色。 我曾许多次在旅途中邂逅泉,泉水像那些绿色透明的藤蔓,不时地从脚下的石缝里爬出,从头顶的峭壁上挂下来,或滴珠,或一线,或几绺,或成瀑。它在大地上漫步行走时,随时随地会把不同形状的山体的不同 情态,用水质的声音演奏出来,像琴,像笛,像钟,像磬。发出的铮铮泉水声是人间最美的音乐。立于澄澈的泉边,让泉水映照着身影,我掬泉浣面,饮泉入腹,以泉为镜,发现微涩的一张脸已“水色”丰足。 东山魁夷说:“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的烦乱生活,遮蔽了它的声音”。人生的生存秩序 结婚、生子、柴米油盐等等淹没了它的身影。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好,失也好,最要紧的是心间不能没有一泓清泉。清泉从地层深处喷涌而出,历尽了脱胎换骨的磨砺,只剩下一身的清白。它是尘世间最纯净的东西。从古至今,它不间断地流淌着,阅尽世间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它何曾因风霜雨雪而萎缩移易,又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适自得。眼中有泉的人,心中亦应有泉。 心中有泉才能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才能做到一步一个脚印的 攀登,不变心性;也才能有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心中有泉的人,一生都在用心泉浇灌真善美之花 。他们为人类留下了夹着热血带着体温的生机勃勃的精神的清泉,屈子字字珠玑的楚辞;李白气概奇伟的诗歌;东坡闳肆奔放的散文;司马迁的传记,黑格尔的哲学,莎士比亚的戏剧,贝多芬的钢琴曲,梵高的绘画这些历尽磨难的艺术家以精神的清泉赋予人类文明以尊严与高贵。也有一些心中有“圣泉”的人,以其化育万物的慈爱熔铸一个民族的精神,譬如孔子,释加牟尼,还有圣雄甘地。 这些源于高贵的心灵的精神清泉,汩汩流进我的心灵,源源不断地渗入我的 肌肤与内脏,在我的血管里流淌。它洗去我肺腑中的浑浊,还我以洁净;它冲刷我骨子里的怯懦,还我以刚健;它扑灭我脾脏里的躁火,还我以平和。它疏通血脉,打通经络,以便我更和谐灵敏地感应大地与天宇的生命潮汐。我呼吸天地的湛然清气与浩然正气。清泉流入我的身体。我会从心灵深处听到絮絮低语的泉声。每逢在人生的旷野上迷失,我会观照着流泉的走向,寻找前进的方向。 奔波于万丈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心中都有一汪清泉。只因尘世的琐碎,生活的纷杂,才遮掩了它的清碧透明。生命不能承受无泉之痛,真正优秀的人生更是如此。现代人的心灵缺少清泉 。这种清泉是要自己去创造的,就像爱。我等凡俗之人,当用淡泊宁静的心怀澄清心泉,用心泉冲刷人欲物欲,用心泉涤尽如尘的烦扰。 观照心泉,让思想走向深刻,走向纯净;倾听心泉,让生活愈加鲜活,愈加丰盈。更重要的是创造心泉,创造精神的心泉。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选自思维与智慧) 21. 作者阅读了王维的山居秋暝后,对“泉”的感知和认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3 分) 答: 22. 第自然段中,作者说:“我浸在晶莹的碎得满地的月光中。”请品味这句话中“ 浸”字的妙处。( 2 分) 答: 23. 那些“源于高贵心灵的精神清泉”给了作者怎样的帮助和影响?( 4 分) 答: 24. 如何理解“人生之美,正在于此”这句话?( 3 分) 答: 25. 阅读第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联系自己阅读或欣赏过的某一文学艺术作品,谈谈它是如何给你以精神的洗礼的。( 3 分) 答: 五 . 综合性学习和名著阅读( 10 分) 26. 综合性学习( 6 分) ( 1)填空。( 2 分) 孔子(前 551 前 479) 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孟子(约公元前 372 公元前 289), 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后人并称“孔孟”,他们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 2)阅读论语中的名言警句,你会发现它们对今人仍有教育意义,其中 和 告诉我们要 ; 和 告诉我们要 。( 4 分) A.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D. 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7. 名著阅读( 4 分) 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往林冲脑袋上便劈下去。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听松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两个公 人看那和尚,生的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高八尺,腰阔十围。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着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 ( 1)这两段话选自一部古典小说,其中选段中的“胖大和尚”是 ,从原著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性格特点)。( 3 分) ( 2)上文是小说中很有名的故事情节,这一节故事叫做 (用简要的语句概括)。( 1 分) 第 III 卷(作文 共一大题 共 50 分) 28. 作文( 50 分) 人生道路上,总有一些人、一些事,甚或一句话、一则故事 在不经意间触动你的内心,启迪你的灵魂,点亮你的心灵。 请以点亮心灵的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 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思想历程。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天津市南开区 200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质量调查(一) 语文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 (本大题共 12 小题,第 4、 8、 12 小题每题 3 分;其他每题 2 分;共 27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C 2. B 3. C 4. D 5. B 6. C 7. C 8. D 9. A 10. D 11. B 12. B 第 II 卷(主观题 共四大题 共 43 分) 二 . 古诗文积累和诗歌鉴赏( 12 分) 将诗词补充完整,或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句子。( 10 分)每空 1 分,写错别字不给分。 13. 白露未晞 在水之湄 14.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15.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 沙场秋点兵 16. 彼竭我盈 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17. B( 2 分) 三 . 课外文言文阅读( 6 分) 18. 喜 宾 客 / 其 俸 禄 虽 薄 / 常 不 使 有 余(分两处,每处 1 分) 19. 不要因为这些(财物)使我受累。(“以是”、句子疏通各 1 分) 20. 为官清廉、乐善好施的人。(“清廉”、“乐善好施”各 1 分) 四 . 课外现代文阅读( 15 分) 21. 在阅读中品味泉(原文有“泉是古诗文中极富韵致的意象”);在生活中追寻泉(原文有“我曾在旅途中邂逅泉”);从心灵中感受泉(原文有“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最要紧的是心间不能没有一泓清泉”“眼中有泉的人,心中亦应有泉”)。(用原文语句或自己组织语言作答均可,意思对即可)( 3 分,每 1 点 1 分) 22. “浸”字既再现了月光的晶莹透明、 无处不在,也写出了作者的深深陶醉之感。( 2分)(只写出陶醉之感给 1 分。) 23. 还我以洁净、刚健、平和;使我更和谐灵敏地感应生命;指引我人生前进的方向。(意思对即可)( 4 分)写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24. 人生之美,美在心泉。通过对心泉的创造、观照、倾听,人们的思想、精神更加深刻纯净,生命更加鲜活丰盈,人生更加充实美丽。意对即可)( 3 分)(“美在心泉”点题 1分;使人们的思想精神更深刻纯净,或净化人们的心灵 1 分;人生更加美丽 1 分。) 25. 点出文学艺术作品的名称;简单概括其内容或主旨;说出作品对自己精神上的 正面影响,体现“洗礼”的效果。( 3 分)三个方面各 1 分。 26. ( 6 分) ( 1)填空 2 分。春秋 战国 每空 1 分。 ( 2) AD( 1 分) 要讲信用( 1 分) BC( 1 分) 要虚心学习。( 1 分)(共 4分) 27. ( 4 分) ( 1)鲁智深 粗犷豪放 行侠仗义 疾恶如仇 粗中有细(写出两点即可)。人物 1 分,性格 2 分,( 3 分)( 2)(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1 分) 第 III 卷 28. 作文 50 分。 参照 2007 年中考评分标准。 2007 年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类别 内容 A. 内容 B. 语言 C. 篇章 评分细则 一类卷 ( 43 50 分) 切合题意 思想健康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