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一中2009-201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重庆市一中2009-201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重庆市一中2009-201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重庆市一中2009-201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重庆市一中2009-201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一中 2009-2010 学年上学期九年级 10 月月考语文试卷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30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 有错误 的一项是( 3 分)( ) A.她在这本书的 扉 (fi)页上,用隽秀的字体写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用以自勉。 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面对挫折,应该多一些奋起少一些 埋 ( mn)怨。 C.电视上那些庸俗鄙陋的节目, 荼 ( ch)毒着青少年们。 D.一 抔 ( pu)黄土、半碗老酒,就是我对故乡全部的怀念。 2.下列词语书写 完全正 确 的一项是( 3 分)( ) A.鞭 笞 往 返 竣 工 怨天 尤 人 B.瞻 仰 诀 窍 思 辩 不 醒 人事 C.矫 健 苍 茫 迷 惘 坐收 渔 利 D.气 概 干 燥 模 型 口 是 心非 3.下列句中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A.近几年,“知识经济”成了 炙手可热 的话题。 B.他退休后,除了做家务、上老年大学之外,还能抽空写字画画,跳迪斯科,生活得真是 游刃有余 。 C.他的演技高超,扮演起剧中人物来真是 惟妙惟肖 。 D.桂林山水黄山的松,真是 巧夺天工 。 4.下列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4 分)( ) 家长过分溺爱孩子 , 将阻止孩子的成长 。 通过社会舆论的宣传,使很多家长醒悟 , 为了孩子未来的发展,必须培养孩子自立能力、树立孩子独立意识。 第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第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第处成分残缺,应删去 第处语序不当,应将 和 调换位置 5.根据要求填空。( 2 分) 请阅读下面文段, 然后填空。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於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这段文字介绍北宋著名文学家 自号“六一先生”的出处。 中国自古以来,评价文人,在文学成就之上,更看重人格情操。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怀天下的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历来被奉为文人的楷模。 6.四大名著,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高峰,在中外都有着巨大影响。请你从四大名著中,选择一部,从人物塑造、情节设计、语言风格、主 题思想中的某一方面着眼,写一段简短的书评。(要做到有理有据, 60 字左右)( 5 分) 示例:我选择的名著是:水浒传 我推荐的理由是:三国演义情节设置巧妙、一波三折。仅赤壁之战一节,就有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赤壁、华容道等精彩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你选择的名著是: 你推荐的理由是: 7.综合探究。( 10 分) 2008 年 8 月 19 日,重庆市召开森林工程大会,会议提出用十年左右时间,把重庆建设成为人居环境优美、生态系统稳定的“森林重庆”。 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信息。( 2 分) 材料一: 自“森林重庆”工程提出以来,所有区县都 在第一时间里拿出了相应的方案和措施。 08 年 9 月 26 日,在 900 余植树点, 200 万市民共植树 500 余万棵。 材料二: 自启动“森林重庆百万千万工程”以来,重庆警备区已组织民兵植树 200万棵,并计划在 3 年内再种植 1000 万棵树。 材料三: 近日,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新西兰、比利时、叙利亚等国家的 20 名专家代表在西永寨山坪公园“外国专家林”共同植下了香樟等 18 种、共计 300 多棵树,以实际行动支持“森林重庆”建设。 材料四: 今年植树节,主城区上万群众参与了植树, 16 个义务植树基地也迎来很多单位及家庭。仅在植树 节当天,主城就新添了 2 万株以上绿树。 主要信息: 树,是城市的呼吸。在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剧的现在,飘荡在天空的乌云越来越厚重,美丽的星空越发遥不可及。幸好,我们还有树。道路边、小区里、小窗前,那一抹绿色,终于让人能够舒缓一下焦躁的情绪,品味生活原本的悠长。请仿照前文,完成划横线部分的内容。( 3 分) 重庆是一座山城,有山就得有树,山铸就了城市的筋骨,树点化了山的沉默;重庆是 一座 城,有 就得有树, , 。 为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重庆红星中学团委准备编写一本以“我的家乡美如画”为主题的重庆自然风光宣传手册。请你为这本宣传手册拟定一个书名,并设计 3 个编写栏目(不得照抄示例) ( 5 分) 书名: ( 2 分) 请你设计 3 个编写栏目。( 3 分) 【栏目示例】乌江画廊 你编定的栏目是: 、 、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25 分) (一)古诗文积累( 10 分,每空 1 分) 8.默写填空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卜算子咏梅) 池上碧苔三四点, ,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日晚倦梳头。(李清照武陵春) 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自己建功立业、名留青史这一理想的诗句是 , 。 商山早行中,作者通过细腻的观察与唯美的描写,表现出“早行”这个特点的诗句是 ,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9-12 题( 15 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 、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 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4 分) 先帝不以臣 卑鄙 卑鄙: 夙夜 忧叹 夙夜: 尔来 尔来: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 慢 慢: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 分,每题 2 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译文: 11.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 分)( ) A.出师表抒发了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情感。 B.出师的前提条件是“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C.三顾茅庐正体现了先帝“开张圣听”的美德,也是刘禅最需要继承和发扬的。 D.北伐目标 “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是一个递进的过程。 12.诸葛亮在中国民间,是智慧的化身,但其根据更多的 是“草船借箭”“借东风”这些传说、故事。那么在读完诸葛亮自己写就最能反映历史真相的出师表 后,你还认同他是“智慧的化身”吗?请结合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4 分) 三、现代文阅读( 40 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 13-18 题。( 22 分) 向一棵树鞠躬 王崇亚 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日日里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 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 它长 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 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 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非分的妄想只能毁灭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而生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 它长成了灌木丛。 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 它只得打 自己的主意。 让主干变粗变矮,让叶子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又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 一个老人背负着一棵树蹒跚而行。正是砖垛上的那棵树。 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垛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艰难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 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 我站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度过的。 老人边走边自言自语道:“当初砖每块五分,现在涨到三毛七。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竟活了十八年。若不是用砖,要活成精呢!” 我看见肩负在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竟然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几十条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背负着另一个不言不语的老人走了。 老人背负着那棵老榆,宛如沉甸甸的历史 背负着一个厚重的民族。 他就那么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 一种热热的液体,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选自散文 2009 年第 1 期,有改动 ) 13.联系全文,说说“我”为什么要向一棵树鞠躬。( 4 分) 14.揣摩第 段划线句子,体会它在表达上有什么妙处。( 4 分) 15.如何理解第 段“ 老人背负着那棵老榆,宛如沉甸甸的历史背负着一个厚重的民族。”一句在文中的意思。( 4 分) 16.作者对榆树的情感态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由 到 再到 。( 3 分) 17.品读文中描写榆树的句子,概括榆树的外形特点 ,并总结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4 分) 外形特点: 原因: 18.请简要谈谈你读了这个故事后获得的启示。( 3 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 19-23 题。( 18 分) 培植同情心 陈鲁民 我很喜欢小品演员蔡明,这倒不是因为她的演技和容貌,老实说,这两点她也就是平平而已。让我感动的是她的一件小事,蔡明每见到街上有人乞讨,总要给钱。朋友劝她说,这些乞丐看着可怜,其实有不少都是假的,人家就是靠这发财的,家里的小洋楼都盖起来了,比你住得还宽敞。蔡明点点头,若有所悟。可是下次碰见乞丐,她还照样掏钱。朋友问:你怎么还傻呢?她解释说,万一这个是真乞丐,他家里没盖楼呢?一个富于同情心 的演员,也许无法成为表演大师艺术巨匠,但可贵的同情心,却会使他的人格大放异彩,受到人们的敬重和热爱。 培根说:“同情在一切内在的道德和尊严中为最高的美德。”孟德斯鸠也说过:“同情是善良心所启发的一种情感之反映。”所以,人不可无同情心,同情心可以使人变得可亲可敬,变得伟大崇高。诗人杜甫,只有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样滚烫 的诗句,才能戴上人民诗人的桂冠;诗人龚自珍,发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肺腑心声,表现出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面似冷峻的鲁迅先生,则因“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拳拳之 心,更显其思想之深邃,道德之高尚;而不辞辛苦千里迢迢,到遇难矿工家里慰问吊唁,潸然落泪,温家宝总理用满腔真情告诉我们什么叫“情为民所系”。 同情心不仅可以升华灵魂,还可以让世界充满爱。 在 19 世纪末叶的西伯利亚,富于同情心的小镇居民,常常在深夜房外的窗台上放着酸奶、面包和旧衣服,以供那些从流亡地逃跑的十二月党人食用,一些著名的十二月党人,就是靠着这些食物和衣服才逃出了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小镇居民的名字至今谁也不知道,更不见经传史册,可他们的善举,不仅温暖了冻饿之极的十二月党人,也至今还温暖着我们的心田。 南亚海啸灾难发生后,世界各国人民纷纷解囊相助,中国人也不甘落后,短短几天就捐赠了数十亿元的现金与物资。这次灾难,也是对地球村居民同情心的一次大检阅,大洗礼。还有一件事也使我们很感动,今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为悼念海啸遇难者,在演奏中取消了最欢快的拉德斯基进行曲。音乐中断了,主持人走上台,悲壮地讲到海啸灾难,讲到此刻要向灾民捐款,为此,今晚将不再演奏拉德斯基进行曲。可以说,这是历年来最 人性 的一次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是多么冷酷残忍!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世界,是多么冷漠可怕!因此,我们要精心地培植和维护同情心。心灵里播下爱的种子,才能长成同情之花;全社会都为同情心叫好呐喊,才能形成一个充满同情心的好环境。 (摘自大河报,有改动) 19.对“我们为什么要培植同情心”的问题,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请简要回答。( 4 分) 20.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 分) 诗人杜甫,只有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样 滚烫 的诗句,才能戴上人民诗人的桂冠。 可以说,这是历年来最 人性 的一次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1.文章一开篇就讲述了小品演员蔡明的故事,请简要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3 分) 22.具体说说第段划线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3 分) 23.请结合下面两则材料,谈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同情心。( 4 分) 材料一: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 (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四、作文( 55 分) 24.以下两题 选做一题 。 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500 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 A、 B、 C 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不得抄袭。 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我国清代杰出文学家吴敬梓,生活贫困。在他创作儒林外史时,经常因为家中 无米下锅而挨饿。有一次一连两天吃不上饭,饿得头昏眼花,躺在床上 喘气,还向妻子要笔继续写书。妻子流着泪劝阻他。恰好此时,有亲戚送来三斗米、两千文铜钱。吴敬梓吩咐妻子点火做饭,自己立即从床上爬起,走到桌 前奋笔疾书。 一位久别的友人,一幅曾经心动的面庞,一份蕴藉的怀念,一种不经意间的似曾相识再次相逢时,遍寻心底,最后能吟诵出的,要么是“正是江南好 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要么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三分苍凉,七分疲惫,人生终究是如那日渐清癯的河床,我们,还是败给了时光。 请你以“再见 ”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重庆一中初 2010 级 09 10 学年度上期月考 语 文 答 卷 1. ( 3 分)( ) 2. ( 3 分)( ) 3. ( 3 分) ( ) 4. ( 4 分) 应删去 应将 改为 应删去 应将 和 调换位置 5. ( 2 分) 6. ( 5 分) 你选择的名著是: 你推荐的理由是: 7. ( 2 分) 主要信息: ( 3 分) 重庆是一座 城,有 就得有树, , 。 书名: ( 2 分) ( 3 分)你编定的栏目是: 、 、 8. ( 10 分) , 。 。 。 , 。 , 。 9.( 4 分) 卑鄙: 夙夜: 尔来: 慢: 10. ( 2 分) ( 2 分) 11.( 3 分)( ) 12.( 4 分) 13.( 4 分) 14.( 4 分) 15.( 4 分) 16.由 到 再到 。( 3 分) 17.( 4 分)外形特点: 原因: 18.( 3 分) 20. (分) ( 分) 20. (分) (分) 21.( 3 分) 22.( 3 分) 23.( 4 分) 重庆一中初 2010 级 09 10 学年度上期月考 语 文 答 案 1.( 3 分) C。 荼 ( t)毒。 2.( 3 分) B。思辨 不省人事 3.( 3 分) C。 A 项“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贬义。 B 项“游刃有余”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不能用来指生活多姿多彩; C 项“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D 项“巧夺天工”形容技艺高超,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4.( 4 分) 应删去“过分”;应将“阻止”改为“阻碍”;删去“通过”或者“使 ”;必须培养孩子自信、鼓励孩子自立。 5.( 2 分) 欧阳修;范仲淹 6.( 5 分)答案示例: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很多人物,每个人物都能够突出其特点,让人印象深刻。比如曹操,就着重从他“奸雄”一面入手,即写出了他的“雄才大略”,也表现出了他的“奸猾阴狠”。评分标准:要有论点、论据。(选择 1 分,观点2 分,例证 2 分) 7.( 2 分)“森林重庆”得到了社会各届的热烈响应( 1 分),成果初显。( 1 分) ( 3 分)答案示例:重庆是一座水城,有水就得有树,水陶冶了城市的性情,树增添了水的妩媚。(拟人 1 分、 句式 1 分、语言 1 分。) ( 2 分)示例一:巴渝美 示例二:巴渝美景(语言简洁,有概括力,符合宣传重庆自然风光的目标即可) ( 3 分)示例:歌乐风情、缙云览胜、巫山云雨(符合自然风光) 8.( 10 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叶底黄鹂一两声 燕然未勒归无计 风住尘香花已尽 斜晖脉脉水悠悠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9.( 4 分) 身份低微,目光短浅;早晚;自那以来;怠慢、疏忽。 10.( 4 分) 苟且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希求因诸侯知道我而 获得显贵。希望陛下将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重任交托给我,不能取得成效,就治我的罪。 11.( 3 分) C 12.( 4 分)诸葛亮确实具有高度的政治智慧。他明白立国之本在善用人才,所以在出师表中,诸葛亮不仅反复劝谏后主要“亲贤臣远小人”,“要赏罚分明”,还将一系列适宜的人选推荐给后主。所以,诸葛亮不愧为“智慧的化身”。(观点 1 分,理由 3 分,若未联系文章内容来谈,不得分) 13. ( 4 分)因为长在砖上的榆树代表了不畏艰辛磨难的顽强生命力和坚毅不屈的精神( 2 分),“我”被这种精神所感动,以鞠躬来表达敬意。( 2 分) 14.(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