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处理.ppt_第1页
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处理.ppt_第2页
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处理.ppt_第3页
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处理.ppt_第4页
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处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处理 近年来 由于儿童保健工作的发展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预防接种的普及与治疗技术的进步 儿童死亡已发生明显变化 小儿传染性及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而意外死亡则上升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问题 一些国家意外死因占第一位 91 93年8个市县0 4岁儿童意外死亡监测资料 婴儿及1 4岁儿童意外死亡率 城市为55 8 10万 14 5 10万 农村为605 10万 84 5 10万 我国儿童意外死亡第一位死因是意外窒息 97 9 发生在农村 儿童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与成人不同 无职业关系 而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 如溺水多发生在水网地区 车祸以城市多见 农药中毒多发生在农村 其次与年龄有关 以婴儿为最多 造成意外事故原因 年龄愈小由成人照顾不慎者愈多 而随着年龄增长 小儿自己引起意外事故逐渐增多 防治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关键在于做好预防工作 一旦发生事故 则应当机立断 沉着 迅速 准确地进行抢救 减少伤亡及合并症 提高抢救及成功率 意外事故的预防儿童意外事故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 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建立意外伤害和死亡的信息网络系统和社区管理 尤其做好家长和孩子的安全宣传和教育 减少儿童意外发生 一 活动场所户外活动场所地位平整无碎石 泥沙 最好铺上草坪 室内地面应铺有草垫或地毯或备有围栏 椅角桌角 墙角以圆角为宜 以免发生跌伤和碰伤 门应向外开 不宜装弹簧 在门缝处加塑料及橡皮垫 以免挟伤手指 趾 或骨折 窗户 阳台 楼梯上应有栏杆 以免幼儿攀越 幼儿房舍应远离公路 马路 河塘 农药仓库和厕所等 以免发生车祸及溺水 二 生活用品4岁以前小儿睡的床有床栏 以防坠床 热水瓶 热烫锅 家用电器 火柴 打火机 刀 剪等 应放在小儿取不到的地方 以免发生烫伤 烧伤 触电及割伤 室内火炉暖气要有安全措施设备 三 玩具给孩子选择玩具了根据年龄特点外 还应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不给小儿玩体积小 锐利 带有毒性物质的玩具及物品 如珠子 扣子 棋子 别针 图钉 硬币 小刀 剪子等 以免塞入耳 鼻 放入口中误吞 造成耳 鼻 气管及食道异物 刺伤 割伤及中毒等 易燃 易爆物品不能给小儿玩耍 放炮 焰火要防火及炸伤小儿面 手 眼等部位 四 药物药物用量 用法 存放不宜 以及家长 医务人员粗心大意 均会造成药物中毒 家长切勿擅自给小儿用药 更不能将成人药随便给孩子服用 要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看说明服用 勿将外用药当内服药服用 家庭一切药品要妥善保管好 不让小儿随便取到 当作糖丸误服 五 食物为防止发生食物中毒 加强好食品卫生管理 儿童食品严格选择 保证新鲜 无毒 腐败变质及过期食品不能食用 食物在烹调 贮藏 运输过程中 严防污染变质 六 安全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 向社会 家长 保教人以及儿童进行各种安全教育和减少儿童发生意外事故的有效措施 1 对成人的教育 教育成人要照顾好孩子 尤其是婴幼儿期必须做到放手不放眼 放眼不放心 凡孩子活动的周围环境 应有安全措施 并对易发生意外事故的情况应有预见性 1 护理孩子时 不能用提物的方式突然提起小儿手臂 或用粗暴的动作给孩子穿脱衣服 以免引起关节脱位 2 手提开水壶时 要提防小儿旁边突然冲过来 给孩子洗脸 洗脚 洗澡要先倒冷水后再倒热水 以防烫伤 3 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进餐时细嚼 以免将鱼刺 骨片及果核吞入 4 孩子在进餐时 大人切勿惊吓 逗乐 责骂孩子 以免孩子大笑或大哭而将食物吸入气管 5 自行车带孩子 车轮应有护板 以免挟伤 乘坐机动车时注意安全 6 教育群众识别有毒植物 妥善保管好有毒物品 7 对保教人员及基层卫生人员 要普及各种常见意外事故急救知识 2 不同年龄期的安全教育 1 在婴幼儿期要建立安全习惯 不要给孩子玩细小的颗粒物品 以免发生异物别吸入气管 婴儿要独立睡小床 切忌边睡边哺乳 以防捂着母亲乳头或母亲部分身体 衣被等堵塞婴儿口鼻而发生窒息致死 2 幼儿期 此期小儿模仿性强 要注意安全行为教育 如不要爬高 玩火柴 打火机 热水瓶 小刀等物品 以免发生跌伤 烧伤 3 学龄前期 给小儿建立安全概念 启发诱导他们知识什么是安全的与不安全的 以及后果如何 4 学龄期以后 使他们对安全有正确认识 训练他们怎样去预防和处理意外事故 意外事故的急救处理一 创伤 分简单性创伤 复杂性创伤两类 一 简单性创伤 包括皮肤擦伤 挫伤 切割伤 刺伤 裂伤等 急救处理 1 检查伤口大小 深度 有无污染及异物存留 及时用冷开水或肥皂水将伤口洗净 异物清除 2 擦伤及挫伤 轻者涂碘伏 重者需消毒包扎 3 切割伤 创口浅表 边缘整齐 出血不多者 局部清洁后涂碘伏或用创可贴和蝶形胶布牵拉伤口 一般能自行愈合 重者送医院处理 4 刺伤 创口虽小 但创底较深 易有污物带入 清创后同时用抗生素及破伤风类毒素 5 头部血肿 早期用冷敷 48小时后热敷 大多可吸收 较大血肿到医院处理 二 复杂性创伤 除局部创伤外 尚有其他组织与脏器的损伤 必须送医院及时处理 在送医院时尽量较少体位及肢体的移动 用消毒巾包裹创面 达到止血及避免污染 包扎勿过紧 以免影响局部供血 二 骨折好发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 分闭合骨折与开放性骨折两类 处理治疗也不同 直接影响到愈后 处理不当造成肢体严重残疾 甚至危及生命 急救处理 紧急情况下就地取材 选择长短 宽窄适合小儿的竹竿 木棍 雨伞等 用来作为夹板临时固定 固定范围应超过骨折部位上下各一个关节 及时送医院 对开放性骨折应立即用消毒巾或棉垫将伤口加压包扎 止血 又可防止污染 用夹板固定 将伤肢适当抬高 并检查绷带松紧是否适度 搬运时上肢骨折由成人抱着 下肢损伤用担架或卧于木板上搬动 切忌1人或2人将患儿呈屈曲状抱或抬起应在6 8小时内将患儿送医院 三 脱位多见于肩关节肘关节和桡骨头半脱位 处理不当导致习惯性脱位及关节骨折等并发症 脱位后局部疼痛 肿胀 变形和伤肢主动 被动功能丧失 急救处理 立即将脱位肢体用三角巾适当固定 送医院桡骨头半脱位复位后无需固定 易复发 到8 9岁后多自行痊愈 四 脑震荡 小儿头部很易受外力损伤 伤后易发生脑震荡 立即出现暂时性意识障碍 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轻者仅意识恍惚 重者意识丧失 出现轻度休克 缓脉 面色苍白 躁动不安或恶心呕吐 然后嗜睡数小时或过夜后清醒 重症意识恢复后 仍伴有头痛 烦躁不安 恶心 呕吐或眩晕等 甚至可长久失去知觉 并发脑水肿及脑出血的可能 急救处理 轻者休息1 2日后无特殊变化 即可下床活动 继续观察1周 凡伴有休克 昏迷或头痛呕吐者 立即送医院进一步检查 五 鼻出血 小儿鼻出血以鼻外伤常见 鼻粘膜干燥 经常挖鼻孔引起鼻粘膜出血 血液性疾病 可发生在鼻腔任何部位出血 出血量多少不一 急救处理 立即将小儿抬起取半卧位 安慰小儿别惊慌 取消毒棉球擦去流出血液 用蘸上1 麻黄素或0 05 肾上腺素的消毒棉球 填入出血的鼻腔 压迫出血侧的鼻翼 约5 10分钟 在头部颈部 鼻根部冷敷 数分钟后多数可止血 将堵塞鼻腔的棉球取出 如经以上处理仍出血不止者 立即送医院 六 异物 小儿鼻腔 外耳道 咽部 气管 支气管及食管 常因不慎进入异物 为小儿五官科中常见急症 一 鼻腔异物 因小儿玩耍时好奇心将异物塞入鼻腔 最常见的异物如豆类 谷类 棉球 纽扣 纸团 塑料小玩具 果核等 大孩子就诊时会说出有异物进入史 在年幼小儿则病史不清 异物留在鼻腔时间较久 直到患儿出现一侧鼻塞 鼻臭 流出脓血性分泌物时 才被发现而就诊 急救处理 对较大小儿 异物较小者可用手按紧没有异物的鼻孔 嘱小儿擤鼻动作 将异物擤出 或用棉花或纸捻刺激鼻腔 使其打喷嚏将异物喷出 经上述处理无效者 应送医院处理 二 外耳道异物 因玩耍将异物砂 石子 草棍 谷物等塞入耳内 或睡眠时小昆虫爬入 体积小而光滑的异物 又未伤及鼓膜和外耳道壁 可存留很久而无明显症状 体积大的异物可引起听力障碍 耳痛及反射性咳嗽 如刺激鼓膜引起疼痛 耳鸣 脑晕 植物性异物在耳内遇水膨胀 出现阻塞症状 可继发外耳道炎 若伤及鼓膜引起中耳炎 急救处理 较小异物可用3 双氧水冲出 较大小儿合作者 可嘱小儿头歪向异物侧 单脚跳 让异物自行脱出 一般异物可用耵聍钩钩取 沿异物边缘深入 伸向异物的背面 将异物钩出 对动物性异物 可先滴入75 乙醇 乙醚消毒的麻油或1 酚甘油 将虫杀死后 用双氧水冲出或钩出 或用手电灯光诱其自行爬出耳外 三 眼异物当一些细小的异物 如灰尘 砂石 粗砂子等吸入眼结膜 即可引起局部刺激 流泪 不适 当异物嵌入角膜时症状更重 急救处理 立即滴眼药水 将异物冲出 或翻开眼睑用冷开水冲洗 或用消毒棉球蘸上等渗盐水将异物拭去 切勿用手揉擦 以免将角膜擦伤引起感染 如异物嵌入角膜时 送眼科处理 四 咽部异物 以鱼刺 碎骨类多见 常嵌入扁桃体及附近 引起咽部异物感 刺痛或吞咽困难 急救处理 勿轻易嘱小儿用饭团咽下 以免引起局部损伤 处理不了送医院 五 喉部异物 较小 尖锐的异物嵌顿与喉头 常引起呛喉 喘鸣声音嘶哑或失声 有呼吸困难及紫绀等症状 若异物过大 声门梗塞会立即发生窒息死亡 急救处理 如为液体或油类 速将小儿抱起头低拍背 引起咳嗽反射 有时有助于将异物咳出 如不能咳出 立即送医院 固体异物必须立即送医院 六 气管 支气管异物 多见于学龄前儿童 进食时哭闹 嬉笑 以及将异物玩具含入口中 当哭笑 惊恐而深吸气时 易将异物吸入气管 也有因成人强迫小儿吃药引起 当异物进行喉部 由于声门的保护性作用 发生剧烈咳嗽 或出现青紫窒息 支气管异物以右侧为多 时间长引起肺不张 肺气肿 脓胸 出现发热 咳嗽 咳痰等症状 急救处理 支气管或气管异物自然咳出的机会只有1 4 必须立即送医院处理 七 食管异物 多见于1 5岁小儿 由于将异物如纽扣 硬币 别针等放入口内玩耍时误吞 或饮食时不慎将枣核 骨碎片等吞入 表现为哽噎 疼痛 吞咽时加剧或吞咽困难 大的异物向前压迫气管而引起呛咳 喘鸣和呼吸困难 如继发食管炎引起发热等症状 异物一旦穿越食管刺入大血管 可发生严重后果 致命性大出血 异物较大或带有锐角不能通过幽门时 可引起幽门梗阻或嵌顿或刺入肠壁 有发生肠梗阻 肠穿孔等危险 急救处理 1 严重者立即送医院处理 不能强行下咽异物 2 表面光滑较小的异物通过食管后入胃 可进食大量芹菜 韭菜等多种纤维食物 促进异物随大便排出 连续检查大便3日 观察是否有异物排出 七 灼伤 是由高温物质所引起的小儿皮肤和组织损伤 常见开水 热汤 暖气管或煤炉等因素所致小儿烫伤或烧伤 1 烫伤面积的估算 严重程度取决于面积和深度 对面积和深度做出正确判断 能估计愈后和选择适当的救治方法 最简便方法是手掌法 以患儿手掌为标准 五指并拢时手掌面积为全身面积的1 五指分开时为1 25 以此来推算患儿灼伤面积 2 烫伤程度估计 轻度 总面积在5 以下的 度灼伤 中度 面积在5 15 以下的 度灼伤或 以下 度灼伤 重度 总面积在15 25 或 度灼伤在5 10 灼伤面积不到15 但伴下列情况也属重度灼伤 休克者 有严重创伤或合并化学中毒 严重呼吸道烧伤 婴儿5 以上的面部灼伤 电击伤 化学腐蚀伤 放射线灼伤 特重度 总面积在25 以上或 度灼伤在10 以上 急救处理 1 立即清除造成灼伤的原因 如火焰灼伤 迅速将小儿脱离火场 扑灭火焰 对热汤 热饭烫伤小儿 应立即脱去热液浸湿的衣服 不易脱去时 切忌强行撕拉 用剪刀破撕开 充分暴露创面 2 创面充分暴露后 立即用凉水或冷开水反复冲洗 手足灼伤将手足浸泡在凉水中 30分钟后可减轻疼痛 千万不可随意在灼伤的创面上乱抹肥皂水 牙膏 酱油 消炎粉之类的东西 3 对创面较小的 度灼伤 就地在保健室处理 创面经生理盐水冲洗后 可涂抹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